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其一 诗歌的颈联是如何照应前文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您的位置:&&
&&2015届湖北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3部分 第14单元《古代诗歌阅读》
2015届湖北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3部分 第14单元《古代诗歌阅读》
地区:湖北
上传人:Cdgn****@
版本:通用
类型:期中/期末
下载扣点:1点
上传时间:
已有6073人下载该资源
2015届湖北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3部分 第14单元《古代诗歌阅读》
第14单元 古代诗歌阅读 《考试说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主要是针对阅读古代诗歌而拟定的。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湖北卷我们发现诗歌鉴赏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从体裁来看诗、词、曲都有涉及。以诗词为主曲只是偶尔出现。从内容上看这些诗、词、曲的题材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题画寓志、咏史怀古等多种以写景抒情类作品为多。从作品的时代来看各时代都有选用但以唐宋时期的作4.从选材来看以选一首诗歌为主也有选两首诗歌对比鉴赏的。从题型来看以简答题的方式考查。从考查重点来看涉及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两个子考点的试题最多对鉴赏形象、语言的考查通常融入到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综观近几年考情高考湖北卷中古代诗歌鉴赏题相对稳定今后可能不会有大的改变。 一、(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临 江 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3分)(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试题解读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第(1)小题可先参看标题和注释梳理词作的内容最后依题作答。这首词的大意是:还记得当年在金銮殿一起及第在繁华的首都春风得意。到如今年事已高官职微小流落天涯十年歧路白白辜负曲江之花。听说阆山和阆苑相通楼高却看不见你的家。一片孤城中寒气逼人1分。解答第(2)小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飘逸&的风格。飘逸就是飘洒闲逸的意境和情致。体现在诗歌里应该是想象奇特、虚实结合的方法。 前一句由阆山想到天上仙境后一句联想到未来。时空转换挥洒自如灵动飘逸。  参考答案:(1)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2)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飘逸挥洒自如。二、(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鹊 桥 仙陆 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洲烟雨〕指长满草、烟雨空③〔镜湖〕即鉴湖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试题解读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表达了自己理想成空的惆怅失落之情;后两句中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中原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  参考答案:那些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试题解读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角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我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予吗?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  参考答案: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三、(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辛弃疾【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2分)(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试题解读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1)问的是诗歌意象的内涵。&兰&&蕙&&菊&三个意象对于学生来说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在高中阶段的古诗中(比如屈原的、陶渊明的)多次出现。根据注释作者在这里引用屈原的诗句撷取&滋兰&&树蕙&&秋菊&等意象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节情操。抓住此要点概括&兰&&蕙&&菊&三种意2)体现了江西命题回归教材的特色。考查典故的出处和表达的情思首先要熟悉这两个典故。&听我楚狂声&典出《论语&微子》(《先秦诸子选读》)说的是楚国隐士接舆曾唱歌当面讽刺孔子迷于从政疲于奔走《论语》因称接舆为&楚狂&。词人运用这个典故目的是为了抒发他虽有满腔&长恨&而又无人理解的悲愤一个&狂&字更是表达出词人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典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人教版必修5)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叶社会动乱政治黑暗而他本人又&质性自然&不慕荣利1)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四、(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九日和韩魏公苏 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 ②〔金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试题解读本题取材苏洵的诗苏洵为四川文人凸显出四川地域元素。题(1)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联的&晚岁&指晚年、老年;&不才&是自谦的说法;&华发&&萧萧&与&金罍&相映照不平之气暗含其中;颔联用&延东阁&的典故写自己官卑职微难以有所作为。于是只好借酒浇愁但2)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明确&表达技巧&为&对比&降低了试题难度只须要指出有哪些对比再分析其表达效果(情感、主题)即可。颈联有三组对比:&佳&与&愁&久&与&偶&壮心&与&醉中&第三组对比稍难。回答时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对比的作用再举例分析最后总括。  参考答案:(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Ⅰ 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对这三类形象鉴赏的试题高考中都出现过。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歌是诗人表达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存在诗人的形象或影迹。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诗歌中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并作赏析。题:(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③〔熏风〕东南风。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试题解析此题从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角度命题2.鉴赏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送别诗、怀古诗、闺怨诗、爱情诗等题材的诗歌中诗人往往在诗中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写人来表达情感。题:(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 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试题解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形象。首联通过写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任职三年马很瘦来说明人非常清廉。颔联写他为偿还债务把佩剑都卖了任满后车载而归的仅有他的书说明他没有搜刮民脂民膏。后两联是虚写。颈联说如今他冒着风雪远游边地衣衫难敌风寒。尾联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馆二、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诗中的物象因注入了诗人的情感而作为&意象&出现在诗作中因而鉴赏这些形象(或说&意象&)就不能停留在表层而应更多地关注其内涵。鉴赏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题:(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  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颔联描绘2.鉴赏具有特定含意的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试题解析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意象)要对&月&这一形象进行赏析角度很多一般是先看形象的特点再看这一形象在诗中的特定含意以及作用。第一处是一轮明月悬于&空江&之上一个&来&字写出了&月&像是来与诗人为伴三、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高考试题中要(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试题解析对景物形象的考查涉及的范围较广有对自然环境进行赏析的有对景物形象(意象)进行赏析的有对景物构成的画面进行赏析的等等。这道题从题干要求来看第一问只要求把诗句中描写的景色描述出来就可以了属于对例1:(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 江 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思维导引本题是从鉴赏诗词中的主人公形象的角度命题的。&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两句写景是说主人公思念远在天涯的心上人彻夜难眠而山月却对主人公的满腹心事、满腔愁怨丝毫不解;她又临水看花风儿吹过落红片片无人问津无人怜惜更勾起了她的满腔愁绪。作者这样写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衬突出主2:(201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怀天经、智老[注]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思维导引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就必须全面理解诗句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筛选信息的方式把表现诗人形象的信息筛选出来再分点概括。这首诗的首联主要描写环境后三联最能体现诗人的形象。颔联主要表现诗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解答鉴赏诗歌形象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与技巧。下面一一列举实例对各类鉴赏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进行剖析。一、鉴赏人物形象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杨冠卿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注】①〔贾傅〕贾谊《过秦论》作者被贬长沙郁郁而终。 ②〔杨冠卿〕南宋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知广州以事罢免。词的上阕是从哪些方面评价贾谊的?思路点拨第一步首先要知人论世。从注释中看诗人为官不得志以事罢免&与贾谊&被贬长沙&有相似之处。第二步透过诗句揣摩诗人抒发的感情。上阕四句(以下各例&思路点拨&的最后一步均同此不再列出。)参考答案:①政治上正视社会现实奋笔直陈民生疾苦;②文学上才华横溢作品流传千古。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借助诗歌的注释了解作者经历及写作背景。抓住诗中关键的词句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句蕴含的意思。根据特4.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以下各例此要点略)二、鉴赏事物形象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按要求作答。木 芙 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思路点拨第一步结合相关诗句理解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先在第一首中找到诗人描绘&木芙蓉&的相关诗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意。诗歌对&木芙蓉&的描写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是霜后盛开历经小寒突出了它耐寒的特点;二是它与桃李不同一生开落任东风&突出了1.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意。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三、鉴赏景物形象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严 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思路点拨第一步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景物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前两句诗中有秋风、汉关、朔云、边月、西山。第二步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特点。这幅画展现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第三步根据情景氛围的特点来分析诗句的寓意(多数试题为结合景物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情感)。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也更具感染力。一首诗里面的词语并不多但创造的意境和蕴含的思想感情却非常丰富。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分析诗歌语言的精妙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注意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准确把握其深层含意;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一、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所谓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在一首作品中作者着意锤炼的某一个字或几个字往往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体现作者匠心的字。因此作品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也有其他词语。动词。题1:(2012&湖北卷)(文本《送邹明府游灵武》见第147页)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2:(2010&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 江 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试题解析这个&隔&是诗人着意锤炼的字。首先要理解&隔&的意思即隔断、阻隔之意其次要分析隔断、阻隔了什么。因为题干中有&双重意蕴&的提示就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从字面上看烟树&隔断的是词人希望看到的江东路这是客观事实;从后面的诗句上看隔断的就是路途遥远、无人传书的情感了。  参考答案:(客观)视觉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主观)情感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形容词。题(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试题解析嫩&是形容词初生柔弱的意思本来是用来形容质地的此处用来形容&凉&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给人一种轻微、新鲜、清爽的感觉。  参考答案:轻微、新鲜、清爽等。副词。题:(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子  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试题解析空&在诗中是副词本意是白白地、徒劳地。回答此题首先要弄清楚题干要求韵味&应就审美效果而言并非词义理解;其次要将该字放到整首诗中去鉴4.数量词。题: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试题解析此题要求鉴赏诗中数量词&一身&&六千里&&万死&&十二年&的作用。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5.叠音词。题: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东阳道中辛弃疾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注】①〔香篝渐觉水沉销〕借熏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香篝熏笼。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 ②〔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简要分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试题解析此题要求鉴赏叠词在诗歌中的作用与效果。一般来说诗歌中叠词的艺术效果有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用。内容上历历&写行进在道路上的一行人历历在目的状态萧萧&描摹马嘶叫的声音生动形象;形式上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音悦耳富二、鉴赏诗歌的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一种是全篇最精彩、最关键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 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试题解析此题要求赏析&诗眼&。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描绘了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营造了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无烦扰的寂静禅境的向往之情。诗歌第三联既描写幽静的山林景色又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宁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冷僻静寂之感2:(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 江 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2013&天津卷)(文本《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见第150页)&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试题解析此题是从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角度命题的。本题考查对语言风格的分析考生须对辛弃疾的语言风格有所了解。辛弃疾后期主要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失地难收的时期形成了豪放又悲慨的诗歌艺术风格。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中借典故抒发词人壮心不老、收复失地的壮怀。掌握了这些再参看注释当不例:(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送何遁山人归[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选自《宋诗精华录》)【注】①〔杜鹃〕又名子规。 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思维导引此题是从鉴赏诗歌的&炼字&的角度命题的。诗中&绿&字的运用与考生所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解答鉴赏诗歌语言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与技巧。下面一一列举实例对各类鉴赏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进行剖析。一、鉴赏炼字艺术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小 孤 山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思路点拨第一步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孤&在这里是&孤危&的意思与小孤山的&孤&字面相应。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指出其表现手法。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第三步指出其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表达作者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参考答案: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1.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并简练地表述其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二、鉴赏诗眼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注]遥有此寄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请对此诗中的&愁&字作简要赏析。思路点拨第一步突出该字(词)对主旨所起的作用。从诗的题目上看寄诗的对象并不在眼前是&闻&而有寄所以这个&愁&是怀想中的愁。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首句写诗人&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暮春景象次句更显出诗人对友人1.指出该字(词或句子)对主旨的表达所起的作用。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或句子)写了哪些内容。考虑该字(词或句子)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三、鉴赏语言风格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 干 曲 四 首(其一)崔 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略加分析。思路点拨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本诗的语言特色是:朴素自然明快清新。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何处住&&在横塘&描写女主人的语言;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围绕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等分析其在诗歌中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从高考命题角度与命题方式看一、鉴赏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并具体解说二是说明表达效果。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比、顶真、通感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①〔淮山〕淮河一带的远山。 ②〔淀〕即&靛&深蓝色染料。这首元曲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和&2.比拟。比拟包含拟人1)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得形象鲜活表意丰富生动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题:(2010&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定  林[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试题解析解此题分三部分作答:一是指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二是结合诗句加以分析三是指出表达效果(对情感表达上的好处)。考生如果注意到这两句诗中的&留云对宿&和&值月相寻&那么不难看出表现手法。至于表达效果结合前二句&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诗人流连忘返的情感也能够体会得到。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2)拟物。把人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武 陵 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用舟载这是否合乎逻辑?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试题解析3.夸张。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第一、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试题解析陆游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本诗表达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诗歌前两句以夸张手法写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雄伟壮4.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局部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或特征代本体或具体代抽象等。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 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5.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  夜朱淑真[注]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注】〔朱淑真〕宋代女诗人相传婚姻不遂抑郁而终。第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题解析这是一首闺怨诗表达了女诗人幽居的忧愁怨嗟、孤寂落寞。首句直奔诗题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次句紧承&无眠&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剪烛花以消遣。第三句转折一笔凉&字语意双关是全诗的诗眼。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梧桐缺处&暗含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参考答案:第三句的&凉&字语意双关既指天凉又指心境的凄凉。表达了诗人秋夜独守空房的孤寂与凄6.顶真。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句作下文的开头。主要作用是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题: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和亲的王昭君出塞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注】〔寒这段曲词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试题解析〔梅花酒〕写的是王昭君远嫁匈奴离别之后汉元帝的感受。那空旷的深秋原野在他的想象中是如此悲凉;当他回眸自视时他将面对的是更孤独寂寥的情景。这里写的景并非实景而是幻景是作者采用幻觉的形式作间接抒情透过这些景物所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或问题引入带动全篇;或中间设问承上启下;或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题: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蟾 宫 曲阿鲁威问人间谁是英本曲以设问开头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曲简析。试题解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开头一个设问提得十分突兀但作者笔锋一转把读者的目光引入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曹操、孙权、诸葛亮都是英雄。作者以大开大合之笔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了他们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大展抱负的宏愿。  参考答案:用设问句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文三个典故分层次地叙述三国英雄人物的8.反问。用疑问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用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题: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辛弃疾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注】①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②辛弃疾退隐带湖之初曾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中有&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之句。相传白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人称&忘机鸟&。上片&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试题解析词人闲居上饶带湖想沉醉自然物我两忘得到解脱却又无法排遣。最后假托与鸟儿对话表达自己在官场上遭受猜忌、倾轧的不满。再奇幻的天气再幽美的景色再闲适的山居生活都无二、鉴赏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等。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2012&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望 江 南[宋]李 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①〔玉花〕喻雪花。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试题解析要想把这个句子赏析好必须从诗句中的形象、语言入手体味出诗句所塑造的钓翁的形象特点对画面要形成整体印象;再从&冰散响&所描绘的声音特点及作用、&时振玉花空&的动作及作用上进行分析。句子中&但&(只)、&时&(时而)、&振&(抖动)的意思要理解对这样有助于理解诗句。  参考答案:&箬笠&&蓑衣&勾勒2.对比。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元]王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注]。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萼〕花萼。这里指花瓣。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试题解析从题干的要求看对写作手法的要求是要&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这就要从全词上去考虑这样才能与&简析作者的情感&这一要求结合在一起。如果从比喻(&雪花全似梅花萼&是对雪花形象的比喻3.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题: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清人冯浩评论此诗&有神无迹&的象征手法高妙无比请简析其作用。试题解析前两句诗情画意、生机无限读者以相似联想也许会意识到这是诗人青年时4.渲染。用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的表现手法对景物环境不惜笔墨作正面铺写。题:阅读下面的宋词然青 玉 案贺 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试题解析上阕是说美人的身影在横塘前款款离去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5.烘托。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显明突出。用于艺术创作与渲染不同烘托多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送 蜀 客雍 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试题解析要说明理由首先得掌握烘托手法的基本知识。第一首以伤春之景来写离别之情以哀景写哀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如何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抒情、描写、叙述、议论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抒情、描写是考查的重点。抒情方式。诗歌最大的特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题: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试题解析这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2)间接抒情。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其他的景、物、人、事来表达的。借景抒情。指的是借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琅 琊 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题解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之作。前两句写眼前所见之景有溪流水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等画面;后两句虚实相生既有眼前所见的山花从溪水中流出也有对溪水源头远近的猜想。诗人通过写景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喜爱之情和惜春之感后二句又富有宋诗的理趣之美。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兴八首(其一)杜 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前人评此诗后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样的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试题解析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诗的前两句2.描写方式。(1)虚实相生。实&指的是眼前的、现实的景(2010&广东卷)(文本《望江东》见第150页)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试题解析本题明确点明&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答题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实什么是虚再从内容上看这首词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本词把现实和想象很好地结合起来上片将眼前之景(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与梦中相见结合着写;下片把眼前事(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与想象着让秋雁传递书信结合着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阅读长诗《陌上桑》的开头部分然后回答问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描写突出了罗敷的美丽动人诗歌是怎样体现的?运用了什么3)动静结合。客观事物有动有静动和静是一对矛盾它们的相互漫成一首杜 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4)细节描写。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的作用。题: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注]。【注】〔灯花〕古人使用油灯照明灯芯长时间燃烧后会碳化结出的花状物叫&灯花&。本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来刻画诗人的心理?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试题解析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验。然而这首小诗却写得5)白描。白描主要用最朴素、最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实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题的作用。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田  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试题解析本诗四句写了四个场面似乎不见作者的情感态度但作者的情感态度又充满字里行间显示了高超的表现艺术。回答本题只要抓住题干中&没有一句议论四、鉴赏诗歌构思立意的技巧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构思技巧对于提高诗歌表现力有很大作用。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以小景传达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大  [注] 杜审言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注】〔大&吉庆&事允许百姓聚饮。王夫之称赞此诗的第三联妙在&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请你说说这两句诗是如何传神的。试题解析本诗的2.卒章显志。诗言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方式是指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诗歌要&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恰当运用这种结构方式可以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题: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马  嵬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诗的最后一联有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试题解析从章法上看本诗采用倒叙的手法。首联写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颔联和颈联写马嵬所发生的悲剧的经过;尾联点明题旨就章法上说也是对前六句的总结。尾联两句包含3.抑扬。抑扬就是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 山 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试题解析本题要求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首先要理4.借古讽今。诗(词)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诗(词)人自己思想情感的手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注】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 ②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③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其弦外之音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试题解析作者是中唐时代人写的却是三国的人和事但显然不是为写古而写古。诗5.托物言志。诗(词)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咏物和咏怀合二为一。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素蝶诗刘孝绰[注]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题解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所托之物是&素蝶&。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飞舞的情态同时运用了对比手40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联系到注释中说的刘孝绰&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可知&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例1:(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思维导引此题从鉴赏诗歌使用修辞手法角度命题。韦诗的第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比喻词&如&。赵诗的第一句中的&晕&是月光形成的光圈这里指月亮运用了借代的手法。赏析可以从内容与表达效果两方面来作答。  参考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以&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例2:(2013竹轩诗兴张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思维导引此题从鉴赏诗歌的语言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解答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与技巧。请看下面例子。例: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中吕〕山 坡 羊&道 情宋方壶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这首曲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思路点拨第一步准确地指出曲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这首元曲运用了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手法的内容。对比:诗人热爱青山白云连梦寐中也绝不会梦见功名利禄;他无限欣悦于简陋的茅斋和野花盛开的居住环境而对历代统治者争权夺利、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闹剧不感兴趣。用典:陋巷箪瓢化用的是颜回的典故。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何种旨趣。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1.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手法的内容。指出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Ⅳ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一般指对诗歌作品的主旨分析、背景分析、价值意义分析以及感情基调的把握。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借助对诗歌形象的分析联系写作背景等因素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片言只语就轻易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所谓&评价&大多是对写了什么、内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出判断。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1.送别抒怀诗。送别抒怀诗是高考命题选取较多的一类诗歌它的思想内(2013&湖北卷)(文本《临江仙》见第145页)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试题解析此题从概括送别抒怀情感角度命题。解答此题可先参看标题和注释梳理词作的内容最2.羁旅思乡诗。羁旅思乡诗通常表现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对家乡亲人、国都君主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难、宦游之艰。羁旅思乡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等。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月杜 甫万里瞿唐月【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试题解析从试题要求上看是考查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要从&表情&和&达意&两个方面作答但在答题时却不能就字说字应该联3.边塞征战诗。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所涉及内容主要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度破讷沙(其二)李 益破讷沙头雁正【注】①〔破讷沙〕沙漠名。 ②〔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诗。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试题解析通过诗中描写的大漠风光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边塞征战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诗的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后两句写边塞风景、战士甲衣。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1)边塞 (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情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4.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描写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题:(2012&福建卷)(文本《望江南》见第155页)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试题解析此题从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角度命题。分析时要抓住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作者5.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2011&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秦国怀古周 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试题解析此题从分析诗歌的思6.即景感怀诗。即景感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为&景&的触动而起的。这类诗作题材广泛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羁旅怀乡诗都可能是即景感怀之作但除了这些类别的诗歌外还有一些诗歌它们也是诗人面对眼前之景而生发的感慨之作所以一般就把这些(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琅 琊 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题解析此题从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把握诗人情感的角度命题。这是一首即景感怀的诗歌鉴赏本诗要细读诗文把握意象和意境的特点即可迅速概括出画面内容根据意象描写的意境特点可探求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能看到了几幅画面的生动美丽就能领会作者的快乐和悠然。本题所给的注解既能从某个角度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提示作用也能对正确理解诗人思想感情起干扰作用。我们要透彻地理解文本不能一看到&被贬&就&伤7.即事感怀诗。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注】〔蔡家亲〕表亲。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题解析此题从把握诗人情感角度命题。这是一首即事感怀的诗歌。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所构成的生活画面充满辛酸和悲哀。后四句写外弟卢纶来访留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诗的前半部分写独处之悲后半部分言相逢之喜。体味诗歌表达的情感要从题目、形象描述、抒情句、诗后的注释等方面综合去看。本诗题目中有&喜&&见&二8.咏物抒怀诗。咏物抒怀在中国诗歌中具有悠久的传统可以远溯到《诗经》时代。在古代诗歌中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诗人在细致描摹的同(2012&天津卷)(文本《野菊》见第147页)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试题解析此题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角度命题。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作者是借野菊以言志的。要理解作者的志趣对尾联的理解是关键。尾联说野菊嘲笑一些追随陶渊明的人还要到陶渊明那里寻觅高洁的品质。言外之意是野菊无须向人寻觅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高洁品格。这例:(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 鸪 天[宋]张 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 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 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 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思维导引从试题要求上看此题考查的是对重要词句的理解但实质还是要对诗歌的思想感情进行把握并结合词句具体分析。理解时先抓住&故乡惟有梦相随&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诗思乡之情是这首词的主旋律。再结合&夜来折得江头柳&一句中&柳&这个重要意象的离别之意理解远在异乡折柳更添高考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为提炼情感主旨和理解诗句意义等。一、提炼情感主旨例: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思路点拨第一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感受诗歌情感。此诗开门见山点出是在暮雨时分送别李胄前六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场景写了微雨、暮钟、远帆、归鸟等等都是包含沉重情感的景物为这次送别定下了感情基调。第二步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主旨。尾联的&无限&和&沾襟&是答题者1.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感受诗歌情感基调。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主旨。二、理解诗句意义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雨陈与义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注】①〔陈与义()〕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 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 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第二联两1.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自己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它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所谓&评价&是在分析概括之上的审视即是在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感情是否(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钓 船 归贺 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试题解析此题从评价诗歌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角度命题。&春深&点明暮春时节令人联想到百花落尽绿叶繁盛的景象词人借写绿之&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纯净。虽然岁月流逝容颜苍老故交渐少但词人依然怡然自得享受着田园之乐。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搞清了两个环境再联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注意题目&钓船归&的暗示抓住&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回归与隐居之乐&自然可例:(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醉  眠唐 庚[注]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贬谪惠州时所作。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思维导引本题从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角度命题。要理解&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这一联首先要联系诗歌前面的内容。诗歌描写了诗人在盛夏之时的日常起居生活意境幽美。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没有名利的诱惑没有人事的搅扰没有烦恼的萦绕这是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渲染更是对他自己精神状态的描写。第三联空间转换视角由山间转入房里承上&眠&字写。&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解答评价作者观点态度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与技巧。请看下面的例子。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  汉杜 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思路点拨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之作包含作者非常复杂的思想感情。从客观上看诗人已到暮年漂泊在外穷困潦倒且&百年多病&所以怨愤失望之情1.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相关链接】鉴赏评价古代诗歌是高考必考的内容。1:(2013&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客  从杜 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隐字〕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参考答案:(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2)&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例2:(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初见嵩山张 耒[注]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参考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写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参考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通过感受上面几道高考题现在我们来探讨整体鉴赏评价古代诗歌的一般规律。关注标题。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灵魂、核心常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鉴赏时可以根据诗歌标题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2013年山东卷的《山寺夜起》诗题中的&山寺&&夜&字点明作诗的地点、时间扣住&山寺&和&夜&就可知这首诗是写诗人夜宿山寺所见所闻所感。再如《客从》诗题直接点明了这首诗所要涉及的故事的引子&&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还如《初见嵩山》这首诗的诗题直接点明了诗所要描写的对象&嵩山&和诗的内容涉及的重点&初见&如果把标题和四8小题&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就会容易些。可见标题是诗歌信息最为集中的地方解题时应密切关注诗歌的标题。关注意象。写诗是为了抒情、言志而情和志是虚的须要借助于实物来传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景或物的自然属性来联系它所表达的和此景或物有关联的社会属性(即作者的情或志)而古代诗歌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些意象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社会属性。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典型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旨。通过诗中的形象我们就能拿住诗人跳动的脉搏。《初见嵩山》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诗人的情8小题的两个问题就不难了。同样解答第9小题&&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只要先看这句写的什么:这里有高峻的山峰有笼罩山峰的云雾;然后再看怎么写的:诗人用拟人的手法用&清瘦&形容山峰似乎山峰的面目是清瘦2)小题就容易多了。因此解题时应多关注诗歌的意象。3.关注作者。诗歌鉴赏讲究&知人论诗&即鉴赏评价诗歌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当时所处环境(写作背景)和作者写作的风格来解读诗歌。如《初见嵩山》的作者张耒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屡遭贬谪鞍马困顿却有着一种精神寄托这很自然地反映了古代文人和士大夫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如关注了这一点第9题就迎刃而解了。为便于鉴赏评价古代诗歌平时备考我们要做有心人多做归纳作家风格的工作。如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李白诗风的飘逸4.关注注释。注释是对诗歌写作的说明或提示。有的往往隐含着写作的动因、背景等重要信息诗出有因其因主要在作者写诗的背景上我们阅读鉴赏诗歌当然也应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有的对作者作了简介便于考生知人论诗阅读鉴赏诗歌时切不可放过。有的是对诗歌的标题、诗歌中的用典、生僻词语、地名、物名、人物等作5.关注题干。在诗歌鉴赏2013年四川卷的《九日和韩公》第(2)小题&&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志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题干已明确告诉我们本诗表现手法为&对比&只需我们指出有哪些对比再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再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的《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第8题&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细读这一题(资料&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见&附录&) 板块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阅读下面两首诗野  步 [宋]周 密麦垄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  步[清]赵 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分析两首诗分别刻画了怎样的野步者的形象。参考答案 第一首诗刻画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郊野的隐者形象。第二首诗刻画了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孤独凄凉的老者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注]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朱敦儒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参考答案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词人坚决放弃官场生活追求恬淡自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纳兰性德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塑造了一个情窦初开、对于爱情既向往又羞涩、急于表达自己的心情而又欲言又止的少女形象。&转过回廊叩玉钗&是细节描写细致描绘了少女轻叩玉钗的动作。通过这一细微的动作描写含蓄地表现了少女心怀幽情、娇羞难言的复杂心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房兵曹胡马杜 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注】①〔房兵曹〕不详为何人。〔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管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胡马〕产于西域的马。 ②〔大宛名〕大宛国的好马。大宛汉代西域国名盛产良马。 ③〔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 作者塑造了一匹瘦骨突出、两耳高耸、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的大宛名马的形象。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一 鹭 图刘 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 孤傲、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参考答案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卖花声&雨花台[清]朱彝尊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注】①〔雨花台〕即今南京雨花台。白门湾、大长干、小长干均在南京。 ②〔朱彝)〕清初词人。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词人主要写了衰柳、潮水、歌板、酒旗、鱼竿、秋草、燕子、斜阳等意象营造了衰败、冷清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 城 子秦 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便作〕纵使。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参考答案 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板块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最爱东山晴后雪[注]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参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泊钱塘[明]茅 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诗歌参考答案 &迸&在诗中用以形容树叶凋落之态。&迸&字显示了力量突显了自己离愁的沉重以致迸落了树叶。(或:从语音上看迸&字为去声发音急促而低沉让人觉得叶离母体有一种强力所致不是自然落叶而是断裂迸下。)有了这样的感觉每一片落叶都让诗人惊心动魄百感交集。∥&入&字化无形的乡梦为有形诗人的乡愁与钱塘江水融为一体如钱塘江水一样澎湃起伏永无休止。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沈记室夜别[南朝&梁]范 云桂水[注]澄夜氛楚山清晓云。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注】〔桂水〕指桂花开放时的江水。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澄&与&清&诗人借助它们传神地表现了流水和夜空的透明感与随之而来的幽冷氛围为悒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张可久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一句中懒&&慵&二字用得好请加以赏析。参考答案 此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念 奴 娇张孝祥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词中哪个字可以领起上片内容?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望&字领起上片内容。一个&望&字既刻画出送行者忧愁的神情又表现出对行者扬帆离去的无限依恋的愁苦心境抒发了离别的无奈和痛苦。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渔家傲引洪 适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 ②〔丙穴〕左思《蜀都赋》有&嘉鱼出于丙穴&句这里借指巨鱼生活的深渊。后人评价词中&从&字用得好分析为什么。参考答案 &从&是&任从&的意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孤  雁杜 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简要分析颔联中&一片&二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参考答案 &一片&与下句的&万重&相对照应标题的&孤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 萨 蛮陈 克赤栏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陈克的词评论家们或认为&格韵绝高&或认为&婉雅闲丽&。这首词是如何体现的?结合词参考答案 词的开头展开了一幅繁华绮丽的画卷:朱红栏干的桥梁横跨水面桥的尽头是一条笔直的长街。街的两旁嫩柳繁茂柔条披拂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摆着。这柳既娇且嫩。词的形象、意境婉转多姿用笔似淡但含蕴颇深。第二句从色彩比照中体现词婉转闲雅的风格。&金碧上青空&中&金碧&色浓青空&色淡用一个&上&字把它们联系起来。&花晴帘影红&更衬托出金碧楼中的旖旎温馨。词句格调高远情思闲雅。板块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客发苕溪[清]叶 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客心如水水如愁&这句是如何表现&愁&的?参考答案 此句运用比喻、顶真的修辞手法将客愁比喻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绵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落  叶修 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本诗最后一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松?其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魏]阮 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参考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野  望翁 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这首诗在构思上独具匠心结合诗句简要分参考答案 诗人没有按照一般写景状物的写法先写在水中见到青山的影子而是先写上山看水写水的悠远、清澈为最后写看山作了铺垫。&水底见青山&将水之清澈、山之翠绿都表现了出来又加&忽&字透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诗人巧妙地把看山安排在最显眼、最突出的尾句构思上独具匠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示 同 志刘克庄满身【注】①〔同袍〕语出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②〔二三子〕语出辛弃疾《贺新郎》:&&&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知我者二三子。&请简要分析颈联和尾联的表现手法。参考答案 颈联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这两句说历史上虽然有过不为名利所动、始终归隐不出的高洁之士但也不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伯牙绝弦图郑思肖[注]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注】〔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工诗善画宋亡后凡有所求皆不作渐绝诸侯。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①用典。借伯牙绝琴弦的典故写诗人自己家国兴亡的痛苦和悲哀。②比喻。&满地斜阳是此心&诗人把已近黄昏的满地夕阳的余晖比作自己&渐绝诸侯&的忠肝义胆和伯牙在子期死后毁琴绝弦的高尚情操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耿耿忠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寄  人张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参考答案 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梦中所见之景为虚写;后两句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为眼前所见之景为实写。一虚一实含蓄深厚曲折委婉表达了主人公对女子的思念之情和埋怨之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前两句在写景时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使用了渲染的手法。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木叶渐脱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清的气氛为诗人表达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板块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子  规[注]余 靖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注】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对旧制进行整顿和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被贬为陕西路宣抚使。当时诗人为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这首诗以子规自喻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本诗以子规自喻大声疾呼申诉自己的冤屈流露出一种自伤自惭、自怨自艾的感伤同时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与愤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蜀道后期张 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有人评论此诗说:&后期者不果前期也。此何干秋风而怨冀不相待?&诗别有趣而不关理&即此之谓。&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诗歌前两句写游子思归心情的急切在出使而尚未启程之时就预先计算好了归期。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家中的希望落空了。诗人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埋怨起催人思归的秋风来怨它不肯暂停脚步在此稍待时日却自顾自地北去竟抢先到达洛阳了。表达了诗人不能如期归家的怅惘和思念之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秋夜喜遇王处士王 绩北场芸藿[注]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注】〔芸藿〕锄豆。&芸&通&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溶溶明月和点点流萤衬托了静谧、安闲的山村秋夜的景象写出了从事农事活动归来的诗人与老朋友不期而遇的情形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柳宗元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注】①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 ②〔微〕指泉声细微。 ③〔机心〕机巧的本诗描绘了一幅秋晓南谷行吟图诗中句句有景景亦有情请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满地的黄叶、荒凉的山村、参天的古木、细微的泉水这些荒芜的景象的描写表达出诗人身处凄凉荒寂之境内心落寞孤愤的情感。尾联借写一只受惊的麋鹿忽然从身旁奔驰而去反映了诗人虽然表面上不在意仕途得失、无机巧之心却掩盖不了久贬穷居而无可奈何的心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淮上与友人别郑 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诗歌先通过描写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再通过描写与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以及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点 绛 唇[注] 韩 琦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愁?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注】此词是作者北镇大名等地时病起观景而作。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词人病体初愈、徘徊香径时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定 风 波李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识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注】①〔李以小词为后主所赏有《琼瑶集》。这首词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参考答案 这首词上阕通过描写烟霞、云水等意象借用范蠡典故表露了自己国亡不仕、归隐山水、五湖看春、不思尘世之志。下阕写词人设想隐逸湖中泛舟自适。以无人居住的花岛为邻以鸥鸟为伴洗却尘世的烦恼极赞隐士生涯的神秘高洁流露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情。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题乌江亭 [唐]杜 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 江 亭[宋]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1)这两参考答案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2)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参考答案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