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名字两个字的名字,为什么到李世民是三个字

  (618—645年1月5日),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干坤之意。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封恒山王。唐太宗即位,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承乾特加宠幸十馀岁、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称心。太宗知道后大怒杀称心。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贞观十七年(643),承乾与汉王李元昌、、李安俨、杜荷(之子)、赵节(长广公主之子)等密谋Z反,未成,被纥干承基告密,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  唐太宗必须面对现实。李泰当太子,皇子李承乾和李治都会送命;李治当太子,李承乾和李泰都可平安。太宗在太子李承乾被废以后没有选立魏王李泰,是不希望让后世子孙看到储君之位可以依靠所谓经营而得。  李治,小名“雉奴”,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唐太宗一共有14个儿子,在李治前面,不仅有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而且有四子李泰,均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长。在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的传统当中,嫡长子具有特殊的优越。李治以皇九子的身份能够最终被立为皇太子且能继承大统,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明君无肖子  一代明君唐太宗十分重视培养太子,然而事与愿违,他初立的太子并非理想的储君。到贞观晚年,废立太子成了唐太宗政治生涯中最烦心的一件事。  荒唐太子爷  李承乾是唐太宗的嫡长子,武德二年生于长安承乾殿,因而命名。武德九年(626)十月,太宗刚刚即位,便将年仅8岁的李承乾立为太子。幼年的李承乾聪明伶俐,太宗对他很是喜欢,并选择德高望重的大臣做他的老师,严格教导。一开始,李承乾积极上进,能识大体,颇得太宗和朝廷大臣的好评。太宗不在京城时,常常让他代理政事。但李承乾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自幼养尊处优,喜好声色,慢慢地,沾染了不少坏习惯,生活日益荒唐颓废。  据史书记载,太子李承乾曾让人铸造了一个近两米高的铜炉和一口巨大无比的锅,雇用逃亡的政F奴隶偷盗老百姓的牲畜。李承乾亲自把那些偷来的牲畜放在大锅里煮,然后跟他的手下分着吃。李承乾喜欢说突厥语、穿突厥衣服,他还特别挑选面貌像突厥的侍从,每五人组成一个部落,把头发梳成小辫,身穿羊皮,到草地上牧羊。有时还玩“假死”的游戏。他对自己的手下说: “假设我是可汗,现在死了,你们仿效突厥的风俗,来办丧事。”然后像死人一样躺到地上,大家一起放声大哭,骑到马上,环绕着“尸体”奔走,并依照突厥风俗,用刀割破自己的脸。李承乾对这种游戏乐此不疲,还说:“有朝一日我统治帝国,一定要率数万骑兵,到金城(今甘肃兰州)以西打猎,然后把头发解开(汉人束发),去当突厥人,投靠阿史那思摩,如果他给我一个将军当,我一定不会比别人干得差。”  李承乾所说的阿史那思摩,是突厥阿史那部的酋长。李承乾身为大唐王朝储君,竟然公开表示要在得天下之后去做突厥酋长的部下。即使这番话纯属戏言,也可以说讲得过于离谱,至少不合储君的特殊身份,不能不引起太宗的恼怒。  李承乾跟叔父李元昌关系很好,常常一起出去游玩。有时李承乾把左右侍从官员及卫士分作两队,二人各率一队,大家身披毛毡缝制的铠甲,手拿竹枪竹刀,扎营列阵,冲锋厮杀,枪刺刀砍,把流血受伤当作娱乐。有不听从命令的,就把他绑在树上毒打一阵,不少卫士因此而丧命。李承乾常常叫嚣:“要是我当了皇帝,就在御花园设一个万人营,跟汉王(李元昌)分别指挥,观赏士兵肉搏战斗,岂不快乐!”又说:“我当皇帝,一定要尽情享受所有乐趣,有人规劝,立即诛杀,杀了数百人之后,那些进谏的人就不敢再说话了。”  李承乾的言行,不仅荒谬,而且与太宗的想法与期望背道而驰。李氏家族虽然以武力得天下,但是,逆取而以顺守之,以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之。此中道理,太宗自然十分清楚。所以,执政以来,他偃武修文、制礼作乐、尊贤重士、修养百姓。而李承乾对太宗的举措似乎并没有什么了解,他对此不感兴趣,喜好的依然是胡人风俗与战阵斯杀。分页:1/3页&&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
·····
·····
·····
·····
说起王维,凡是读过点书的,都知道他,尤其是他的“大很多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往往不是栽在大江大浪上,而从一个贫困之地的县令起家,一步步升迁为皇帝倚重的封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出身名门,世家河东,词坛称雄,风当年三月,隋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和其子裴行俨率众在虎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1932年,12岁的山口淑子亲历“平顶山惨案”,针对抚顺明朝在当时是拥有世界最强大舰队的帝国,曾以巨大的热刘嫖是西汉汉文帝和窦皇后的唯一女儿,也是史料记载较(选自韩复渠之子的回忆录)几乎所有的传闻都确认:父濮兰德记载了74岁李鸿章的形象:“我从议院出来时,突然公元前521年,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去世,享年40岁,孔子岳飞被供奉于庙宇,享千年的烟火;秦桧被铸成铁人,在岳科举是田园经济的铁屋上一个缥缈的天窗。天窗的存在,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满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一败涂地,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辛亥前后,清廷拥有组织严密、武装到牙齿的数十万新式十七世纪后半期的沙俄,经济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越1938年1月,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汉书·苏武传》里“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在提到宋朝历史的时候,杨家将是不能不提到的。在历史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刘璋担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马定夫,又名马镇西,号马丁,1915年出生于山西省榆社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风和村人(即牛埠窦来庚,字峰山,中华武林“太乙门”的掌门之人,抗战滇西抗日反攻作战之前,中国军队从未从日军手中夺取过李克己是孙立人将军的爱将,日至12月29日,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为了策应缅北方面中国驻印军反攻在红军将领中,张琴秋是唯一的女性。虽然邓颖超、蔡畅谢翰文(),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又名谢常德善,1912年出生在江苏省邳县(原山东省峄县)一个贫崔曙光,原名崔世荣,幼名天怀,参加革命后化名铁匠,郭国言(),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如果没有《西游记》,“唐僧取经”应该不可能成为中国元宝的样子,大家都很熟悉。过年前,我们去买年画,财随着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常现在饮食领域制假最突出,好多小作坊购置了专业的生产日夜,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传出。国共之间开晋惠公(?―前637年),姬姓,晋氏,名夷吾,晋献公之子1939年5月,日本为实现入侵苏联的北进计划,向位于中蒙孙子曰:兵者,诡道也。特种作战就成为历代军事家研究1941年7月德军在巴巴洛萨行动开始后,在北部及中部战线雁门之围,是隋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斯役导致隋炀帝在罗贯中的笔下,关羽成了武圣,也为其虚构了不少战绩公元73年,班超以假司马的身份,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三国赵云贵为五虎上将之一,以其智勇双全留名于世,尤南平国的建立,最大的贡献者当然是开国君主高季兴。而1944年秋,美军在菲律宾登陆。日本恐切断其南洋能源与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又称韩非子,韩国(今河南省日,考古学家和科学家对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屈原,吴国造剑最出名的人叫干将,他是欧冶子的师弟,曾与欧吴王僚被专诸刺杀了,死的不明不白。专诸也被吴王僚的吴王阖闾最后怎么死的?阖闾墓在哪春秋战国时期先人的名吴王阖闾[hélǘ](?―公元前496年),一作阖庐,姬姓,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繁荣、百家争鸣,因有“诸子百家”之今天的中国人好读“心灵鸡汤”。鸡汤读物这种东西,以《菜根谭》名句:1.风不留声雁不留影风来疏竹,风过而大家往往看到的西游记中托塔李天王是这样的形象:那么张恨水(日-日),原名心远,恨水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第三代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十二神之豫让这个人名气很大,在春秋战国的侠士刺客名单上,他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是东晋现代人晚上可以用电照明,看看电视,上上网,或者去电“小人物不得好活,大人物不得好死”,这话是我说的,移动阅读时代,微信红利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短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李渊到底是不是李世民的父亲?_百度知道
李渊到底是不是李世民的父亲?
想要了解一下历史?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啊 李渊嫡出的只有4个 :就是我们熟知的建成,世民,玄霸(这个早夭),元吉。
世民是老二 补充:李渊嫡出的有4个,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这个早夭),李元吉。
庶出的比较著名的有一个叫智云(万氏所生,也就是后来的万贵妃),后来起兵的时候李建成不带着他走(理由是他比较小,但是他只比元吉小一岁),所以被阴世师所杀,仅14岁。
李渊晚年多宠,所以小儿子很多。“上晚年多宠,小王且二十人”(《资治通鉴》)能够考知名字的有17人。
荆王元景,莫嫔所出,李渊第六子。
汉王元昌,孙嫔所出,李渊第七子。ms在贞观年间还兴风作浪,帮着不懂事的太子大侄儿,造皇帝二哥的反来着。所以儿子多了真麻烦。。。。。。
酆(feng一声)王元亨,尹德妃所出,李渊第八子。
周王元方,张氏所出,李渊第九子...
是。但是攻陷洛阳之后,在战利品和土地的分配问题上,李世民因功而骄,杵逆李渊的旨意,使李渊对他疏远了。李渊对裴寂说:“这孩子在外面领兵打仗的时间太久,被他身边的那些人都教坏了,已经不再是我原来的那个儿子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李渊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李世民的几个兄弟叫元成 元吉 元霸 他为什么不叫李元什么呢?_百度知道
为什么李世民的几个兄弟叫元成 元吉 元霸 他为什么不叫李元什么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太子李建成 秦王李世民
齐王李元吉 怀王李玄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位为了避讳才改为李元霸)
其实这很难说的!李渊的儿子虽然大多数都是李元&某&,但是那是后来的儿子!好像之前的3个儿子名字都没元字!所以很难断定 李渊的儿子是&元&字!没有元字的可能是李渊个人的爱好!如隐太子李建成太宗李世民。 卫怀王李玄霸
。楚哀王李智云。豳王→虢庄王李凤。魏王→燕王→鲁王李灵夔。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大多是一个字的!那他们又是什么字辈的呢?其实字辈在某些朝代,或某个皇帝上是不那么重视的!到了明清之后才逐渐确定!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李世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帖子主题:篡改历史从李世民开始?
共&968&个阅读者&
军号:7436006 工分:124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篡改历史从李世民开始?
文章提交者: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是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中国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但是,众所周知,李世民得到皇位的手段不太光明正大,所以人们便怀疑他在开国的历史纪录中做了手脚,有意渲染自己开国伟业之君的高大形象,同时贬低父、兄、弟的功绩。李世民的“标准照”
在正史中,李世民被描绘成建立唐王朝的绝对策划者和构建者,而他最终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也属正当防卫。但是一直有人质疑,正史中的李世民的“标准照”是被美化过的。我们先来看看正史中的李世民是怎样的。李世民出生于一个胡汉混血的贵族世家。其父,自称是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而实际上,李渊很可能是在自己的族谱上做了手脚。目前通常的看法是,李家是北魏弘农太守李初古拔的后裔。李初古拔是鲜卑族,其后代跟汉族通婚,到李渊的祖父李虎时已经是胡汉混血。李虎是李家发迹的开端,西魏时位列八柱国之一,北周初追封唐国公,后来李渊袭封唐国公。李渊的母亲独孤氏与北周明帝独孤、独孤皇后均为八柱国之一独孤信之女,也是鲜卑族,其妻窦氏也是胡族血统。窦氏共生四子,长子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元霸(早死),四子元吉。《旧唐书》称,李世民出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足足待了三天才离去。《新唐书》则称,他母亲只打了个哈欠就生了他,毫无一般孕妇的阵痛。这两件事无疑是为了表现李世民的异秉而编造的。李世民的异秉还有其他。史书称,他四岁的时候,有一个自称善于察人面相的相士,见到李渊,惊道:“公是贵人啊,且有贵子。”等见到李世民后更惊道:“此小儿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貌,只须年近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说完后,相士便神秘消失了。而后李渊依“济世安民”之意,以“世民”名之,李世民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这李世民却也不负其名,自幼便显出聪睿之资,思虑深远,遇事常能果断处之,平日里则不拘小节,言行举止之间,有种不似常人的气度。-午后书社-大业十一年(615年),在雁门(今山西代县)被突厥围困,帝国各路军队急忙去援救,屯卫将军云定兴就是一路。行动前,营内站出了一名英姿少年,这个少年从容地对云定兴说:“如今前去救援,必得大张旗鼓才行。”接着他又侃侃道出理由:“始毕可汗敢倾全国的军队围困我们天子,必是仗着仓促之间,我们无从救援。现在我们若大张军容,数十里之内幡旗相续,夜间则击鼓相应,突厥军定会以为我们四方救兵已云集而至,惊惧之间,必然撤围而去。不然的话,敌众我寡,去打硬仗,只会吃眼前亏。”云定兴稍加思索,立刻采纳了少年的建议,果然吓走了突厥大军。这个英姿少年就是十八岁的李世民。少年李世民首次崭露头角,便显示了他不凡的军事眼光和英雄胆识。隋炀帝末期,外与高丽的战争欲罢不能,内则危机四伏,群贼蜂起,帝国形势一泻千里。风云骤变之际,李渊亦被推到了举旗造反的路上。正史载,李渊谋反是被李世民逼的。当时李世民与大臣刘文静先商量好起兵,然后告诉李渊,李渊闻之大惊,最后迫于形势,不得不勉强从之。正史中还称,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也因此得罪了身为太子的哥哥李建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军一举击败窦建德,逼降王世充,从而扬名天下,威震四海。太子李建成见李世民勋业日盛,感到对自己继承帝位的威胁越来越大,于是利用自己的太子之位,与弟弟李元吉联手处处排挤李世民。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李元吉借突厥进兵之机,谋划着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兵力。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密谋,于六月四日在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上朝时行至玄武门,发现异常,急忙转身返回。这时,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皇之中转身张弓,连发三箭,都没射中李世民。李世民还射,太子李建成中箭身亡。李元吉也被李世民的部将尉迟恭射死。唐高祖李渊听闻此事大惊失色,与裴寂等大臣商议,有大臣提议:“建成、元吉本就没有参与起义,因为自己无功于天下而嫉妒秦王功高,狼狈为奸。现在秦王讨伐并诛杀他们,陛下可趁势将国事交给秦王。”李渊听从建议,三天后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让位,自称太上皇。就这样,李世民通过“玄武门兵变”登上帝位。几个质疑
质疑一:李渊太原起兵是自愿还是被迫?关于李渊举兵反隋是被李世民所迫的说法,不少后世史学家都提出过质疑。他自称十八岁举义兵,也是一种有意的时间误导。事实上,无论从史料记载还是常理推断,李渊身处乱世,戎马半生,官场捭阖不倒,绝不可能是个窝囊废。相反,李家一朝举旗,是李渊经过了数年经营的结果。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高祖慎之又慎,迟回而不迫起,故秦王之阴结豪杰,高祖不知也。非不知也,王勇而有为,而高祖坚忍自持,姑且听之而以镇静之也。”也就是说,当天下乱势之中,李渊沉稳持重、深谋远虑,是太原起兵的主持者,是主角;而李世民则是“阴结豪杰”、勇而有为的得力助手,是积极的配角。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李家举旗的过程。温大雅是在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记室参军,他撰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是李渊太原起兵的最原始记载。据该书所载,早在大业九年(613年),李渊与宇文士及在涿郡(今北京)“密论时事”,可见当时已生出反隋的念头。不久助隋炀帝称帝的大功臣杨素之子杨玄感起兵反隋,当时李渊为弘化郡(郡治在今甘肃庆阳)留守,握有关右(函谷关以西)十三郡兵,大舅子窦抗劝他起兵,李渊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所以没有同意。杨玄感起兵被平定后,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依旧如火如荼,并迅速席卷全国。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因大将军李浑门族强盛,又因一句“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尽诛李浑及其宗族。李渊跟李浑处于相似的处境,此时恰有夏侯端劝他起兵,李渊对他的话深表认同。至此,其反隋之心已公开表露,只是等待时机。大业十二年(616年)底,突厥乘李渊南下镇压起义军之机,攻取他管辖下的马邑(今山西朔县)。隋炀帝怪罪于李渊,命人前去囚捕李渊,后来或许是考虑到东都形势的紧张,隋炀帝又很快下令赦免了李渊。当时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尚在河东,力量分散,不是起兵的绝佳时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李渊除了起兵已别无选择。书中记载,当时李渊对李世民说:“隋朝气数将尽,我李家奉承天命,本该现在起兵,只是你们三兄弟尚未聚集。”于是李渊命李建成于河东潜结英俊,李世民于晋阳密招豪友,为起兵招揽人才。紧接着李建成、李元吉和李渊的女婿柴绍陆续到达太原。与此同时,李渊命晋阳令刘文静等人四处征兵。当时李渊身边有两个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这二人实际上是隋炀帝派来监视李渊的角色,自然成为李渊起兵的障碍。这年夏天,李渊借口此二人勾结突厥,杀之。解决了内部障碍,李渊还要应对突厥的威胁。突厥是当时北方一支比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力量。隋末的许多起事者,都曾向突厥称臣,如刘武周、窦建德、梁师都、高开道等。一方面是为了不使突厥成为捣乱的敌人,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突厥壮大自己的声势。李渊也选择了拉拢突厥的政策,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既取得了突厥的支持,亦解除了受突厥攻击的后顾之忧。李渊所用的联络人是晋阳令刘文静。当时有不识时务者如西河郡(治今山西汾阳县)丞高德儒坚决反对李渊起兵,李渊命建成、世民两兄弟前去攻打,又命太史令温大有同行。临行,李渊对温大有说:“此次的胜败关系着反隋大业的成败,我儿年少,所以才请你参谋军事。”言语之间,李渊显然是谋大局者,而李世民尚是一个被父亲寄予厚望,又不能让人完全放心的有为青年。李建成、李世民无愧于将门之后,兄弟二人与众人同甘共苦,身先士卒,很快就攻下西河。城破后,李家军对城内军民秋毫无犯,只杀了高德儒,兵民闻之大悦。自发兵至返回,前后仅九日。李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像这样用兵,足可横行天下!”
随后,李渊认为时机成熟,于是以年方十五的三子李元吉留守太原,自己亲自统领三万人开向关中。同时发布檄文,宣布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西突厥阿史那部首领阿史那大奈,也率领众人配合李渊南下,拉开了李唐争夺天下的大幕。当时李建成二十九岁,李世民二十岁,皆是活力四射、矫健勇武的年龄。但李渊无疑是绝对的主角。那么,正史中为什么如此贬低李渊、李建成以及李元吉呢?应该是李世民有意为之。李世民并非隋炀帝之流的昏庸无良之辈,他通过玄武门政变,由次子而入继大统,这种行动不合乎法统和伦理,不足以垂范后世。因此,李世民称帝后便试图篡改史实。贞观史臣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大肆铺陈李世民在武德年间的功劳,竭力抹杀太子建成的成绩,贬低高祖李渊的作用。又把晋阳起兵的密谋描绘为李世民的精心策划,而李渊则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历史经过这样的描述,李世民便是开创李唐霸业的首功之人,皇位本来就应该是他的,李渊退位后,也就理应由他继承皇位。李世民改写历史的努力结果是:五代修《旧唐书》、北宋修《新唐书》,皆为其误导。而《资治通鉴》亦延续了两书的主要结论。李渊算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倒霉开国皇帝。其他的开国鼻祖往往都被自己的子孙描述得英明盖世、威震寰宇,然而李渊却是例外。为了突出儿子的英明,老爹只好受点委屈了。在儿子的万丈光芒之下,李渊留在历史中的身影,显然被平庸化了。质疑二:玄武门之变是被动还是主动每一个鼎盛王朝都是踏着一条鲜血和白骨铺成的路而来。李世民就是通过发动“玄武门政变”,残杀自家兄弟,不光彩地登上帝王宝座。不过,李世民不是个不讲人伦的人,因此,可以想象,“玄武门政变”是李世民一个解不开的心结。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李世民冒天下之大不韪,打破了历代皇帝不能调阅记录自己言行的《起居注》的惯例,成为日后修订历史的重要疑点。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就明确地指出,《太宗文皇帝实录》中关于玄武门之变的部分不可轻信。时至今日,经过千余年时间的冲刷,“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早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而人们面对那千年的历史迷雾时,依然充满探求欲。揭开这层迷雾,首先应该对太子李建成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历来史书所记载的李建成,阴险狡诈,好色贪功,让位于襟怀磊落、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实属应该,否则中国就不可能有大唐盛世。然而,透过历史的重重浓雾,我们隐约看到,李建成与上述形象是有很大距离的。首先要说的是李建成的能力。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李家起兵之前,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并肩作战,所起的作用不相上下。李渊晋阳起兵之后,李建成西渡黄河,攻克隋都长安。随后李世民攻下王世充占领的洛阳。当时,长安的战略地位并不亚于洛阳,甚至犹有过之。李建成在战争初期即占据长安,顿时使唐军成为最有希望问鼎中原的一支割据力量。此后,蜀地的势力不得不下决心依附于唐,西秦霸王薛举被切断在西北成为孤军,王世充占据的洛阳以西也成了死路,当时蠢蠢欲动的突厥更是不得不顾忌强大的唐军,以及坚固的长安城而按兵不动。随后,李建成又与夏王窦建德相持,将当时气势正盛的夏军挡在太原之外,军功与李世民相比毫不逊色。虽说李世民更善于用奇兵,并且有虎牢一战的经典战例,但是并不能就此认定李建成的军事能力比李世民差很多。李世民的军功高于李建成,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李建成是太子,后来只镇守长安,没有太多上战场的机会。这样的人物历史上比比皆是,诸如隋炀帝的哥哥杨勇、康熙两立两废的太子胤礽,等等。再看李建成的人品。史书上最不堪的记载大概就是其与父亲的妃子通奸。有史书说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即玄武门之变当年)密奏高祖,说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但李渊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这一点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就算李渊脾气再好,也不会窝囊到让此事不了了之,并且到对当事人继续宠幸的地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含糊道“宫禁深秘,莫能明也”,或许这条罪名本就是莫须有的。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稗史小说中,李建成搞内斗的智慧并不高明。虽然他一直以阴谋家的身份出现,但其阴谋却屡屡失败,而弟弟则一举成功。这一点让人不能不认为,李建成根本不擅长窝里斗。事实上,李建成不断排挤李世民,起初确实不完全是他的本意,其三弟李元吉在背后点了不少邪火。后来感受到了威胁,才开始主动地排挤这个弟弟。反过来再看李世民。正史中,李世民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可谓一忍再忍,直至忍无可忍,是忠义孝悌的道德典范。那么,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究竟是否真的一直在被动地忍让呢?似乎不是,相反,根据史书的记载,李世民确有代替李建成的想法。根据史书记载,武德四年,李世民攻打洛阳前带房玄龄拜访了远知道士,远知预言:“你将作太平天子,愿自惜。”李世民对此话非常重视,当年攻下洛阳后,他招贤纳士,设天策府、文学馆,俨然君王气派。大概此时他已坚定了夺位于建成的决心。当时大臣封德彝便注意到,李世民自恃功勋卓著,不太甘心居于太子之下。可见,在与李建成、李元吉的斗争中,李世民于情于理都处在主动出击的位置。只是,李建成得到了弟弟李元吉以及后宫、朝中多数高官,甚至父亲的支持,李世民不可避免地处于弱势地位。形势要求李世民必须不断示弱退让,保存实力,营造环境,以求一击必杀。史书中有一件事让人生疑。突厥退兵后,李渊命兄弟三人进行骑马射箭比赛,一分胜负,李建成将一匹劣马给了李世民,结果劣马失蹄三次,李世民都适时跳离马背,免于遭殃。此事疑点重重,更像是李世民设的陷阱,理由有三:第一,李世民与李建成明争暗斗多时,如何会让李建成为自己挑马?第二,李建成明知李世民久历沙场,骑术高超,不可能不识蹶弓劣马,却在父亲和众目睽睽之下使出这等拙劣手段,他的智商会如此之低吗?第三,李世民即便碍于情面骑上劣马,一蹶即当换骑,如何三蹶?只能理解为,李世民故意放大事态,让父皇和大臣看到李建成是有意加害于他。玄武门之变前两三天的一件事,也是决定性的事件,疑点更大。当天,李建成、李元吉招李世民入宫宴饮,给他喝了毒酒,结果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数斗”,却大难不死。更不可思议的是,“吐血数升”的李世民,竟然在几天后就生龙活虎地出现在玄武门前,力挽强弓射杀了长兄李建成。用现在话说,这真是把读者当白痴了。由上可以判定,我们从史书中看到的李世民是被施以重彩的,费心费力为他上妆的,应该就是他手下主管编修《国史》《实录》的房玄龄等人。当然,李建成也主动出击过。面对日益增加的秦王势力,太子李建成无疑比任何人都要焦虑。他的对策就是分化、瓦解秦王府的文武将佐,企图孤立李世民,再一举消灭他。然而,李世民的策略要高出一筹,他将计就计,让手下假装离开长安再偷偷潜回天策府。之后他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收买了许多东宫势力下的要人,其中两人在玄武门之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王晊,他在玄武门之变前一两天向李世民密奏说“李建成、李元吉正在密谋害秦王”,结果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召集部下策划政变;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人物是玄武门总领常何。正是由于常何的合作,李世民才能够伏兵玄武门,袭杀李建成、李元吉。而这个常何早在洛阳之战时便追随李世民,后虽曾跟随李建成征讨河北,但入长安却是奉李世民之令。由此,不由得让人怀疑,常何是李世民处心积虑埋在建成身边的一颗棋子。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资料,仅见于房玄龄等人删改的《国史》、编修的《实录》,后来的新旧《唐书》等正史均取材于此。在稗史中竟然找不到其他有价值的资料,不能不叹服李世民与其史官心思之缜密。只可惜,事实再怎么掩盖,总会露出些端倪,一点一滴留之后世,真相也就这样一点点重新见光。李世民篡改历史对后世的治史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自此,历代正史收归官修,像太史公一样的个人修史,在原则上不被允许,称为“稗史”,相关文简不受国家的保护。而官修史书的最大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切以当局的利益为重,统一思想,删益由人。中国的史书自从收为官修之后,除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外,再未有散发生命力的作品。而之前,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未曾掩盖历史,司马迁则是千古史笔千古文章,班固、范晔虽然稍逊也是直道而为,陈寿虽有私于魏也还未曾昧心删改。自唐太宗开始,史家之风开始败坏。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篡改历史从李世民开始?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04895 工分:19
左箭头-小图标
5楼& 有意掩盖真相始于孔子,大规模篡改历史始于唐太宗。 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有必要知道真相吗?去研究一下李世明为什么能够使唐朝强大不是更有意义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34076 工分:38806
左箭头-小图标
这很正常~~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54084 工分:1232
左箭头-小图标
11楼&因为找不到其他说法,所以这史料就是编造的?楼主,我知道这是转帖。你转这样的东西,有什么目的?上面几个还有相信的? 这种人也就这水准,你还指望他们能开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506020 工分:86968
左箭头-小图标
杀兄之说是后人编写的新旧唐书说的,可这两本书不是唐朝编的,也就是软禁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7886 工分:50520
左箭头-小图标
因为找不到其他说法,所以这史料就是编造的?楼主,我知道这是转帖。你转这样的东西,有什么目的?上面几个还有相信的?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98257 工分:6307
左箭头-小图标
2楼&从汉武帝开始的。司马迁就是不同意按照汉武帝的意思篡改历史,就被汉武帝“咔嚓”掉了。胡说,太史公被“咔嚓 ”是因为李陵之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36006 工分:12420
左箭头-小图标
8楼&只要有这能力你就不想篡改下?焚书坑儒就不算篡改了?
当权者 篡改这些东西不无聊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04084 工分:119
左箭头-小图标
只要有这能力你就不想篡改下?焚书坑儒就不算篡改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79702 工分:2520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拿破仑··波拿巴别忘了,三国蜀汉根本不设史官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29252 工分:72116
左箭头-小图标
明朝对元代历史篡改的更甚,连元代皇帝的葬地“起辇谷”在哪里都没记载,害得后人到处乱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90205 工分:112
左箭头-小图标
有意掩盖真相始于孔子,大规模篡改历史始于唐太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36006 工分:12420
左箭头-小图标
2楼&从汉武帝开始的。司马迁就是不同意按照汉武帝的意思篡改历史,就被汉武帝“咔嚓”掉了。
但是李世民改的似乎更狠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5806 工分:69167
左箭头-小图标
从汉武帝开始的。司马迁就是不同意按照汉武帝的意思篡改历史,就被汉武帝“咔嚓”掉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4条记录]&分页:
&对篡改历史从李世民开始?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个字的名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