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资治通鉴白话版能使我们了解哪一段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

读了资治通鉴能使我们了解哪一段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_百度知道
读了资治通鉴能使我们了解哪一段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
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事件为目,共294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主要以时间为纲,历时19年完成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我强烈顶记录,比后来的汉明白了不是一点半点,时间不是很充裕。当然,但优势记录这个词,因为它会涉及的历史跨度,该事件在它的相对接近纪录意识来描述,叙事更细(原谅我忽略了千年记录前面的部分)我第一次看镜子感觉更好
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欲置诸怀,见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责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198材料三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秦王赢政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3分)(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成今日之功”的原因。(3分)(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原因。(4分)-乐乐题库
& 商业的发展知识点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习题详情
28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4.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欲置诸怀,见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责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198材料三&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秦王赢政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3分)(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成今日之功”的原因。(3分)(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原因。(4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练习历史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商业的发展
与“【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相似的题目:
《醒世恒言》叙变:明朝浙江淳索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成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这反映了明朝资本主义的萌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身份和地位得到提升
(13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来可轻议。”——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卷四(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6分)材料二(康熙)无论是平定三藩的战争,还是平定噶尔丹,或者是收复台湾的战争,康熙,号以一国之力对付一个地方力量,虽然胜利也来之不易,但并没有改变宏观的历史格局……其次,康熙的国内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但他的政策缺乏创新,基本上都是沿用前人的做法……而且,康熙本人热爱数学、自然科学、西方技术,却没有将之向全国推广的热情,使中国丧失了一个大规模接受西方文明的良机。总的来说,康熙是一个有成就的帝王,但并非一个扭转了历史发展方向的人物。——《影响世界的100个帝王排行榜》(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康熙帝“不是一个扭转历史发展方向的人”。(6分)(3)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1分)&&&&
乔万尼•阿瑞吉说:“……以中国南方广东的行商和北方山西的晋商为例,就会发现这两部分商人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不但晋商在蒙古、俄罗斯、欧洲和日本有很大的国际投资,而且广东行商还曾经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建设。”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我国商界已具备了资本输出能力晋商操纵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商界参与国际性的商业贸易活动活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欲置诸怀,见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责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198材料三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秦王赢政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3分)(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成今日之功”的原因。(3分)(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原因。(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欲置诸怀,见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责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198材料三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秦王赢政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3分)(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成今日之功”的原因。(3分)(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原因。(4分)”相似的习题。我们读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下列历史人物不可能同时在此两本历史书籍中出现的是(   )A.商鞅     &#xa..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我们读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下列历史人物不可能同时在此两本历史书籍中出现的是(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曹操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还没有其它同学作出答案,大家都期待你的解答点击查看答案解释还没有其它同学作出答案,大家都期待你的解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治通鉴 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