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国乱世古城探宝随唐时被称为

当前位置: 〉
中日学者古城共话隋唐帝国荣与衰
| 作者:肖翔
日本明治大学教授气贺泽保规、复旦大学副教授孙英刚昨日现身西安,与读者畅谈隋唐时代的荣与衰。肖翔/摄
人民网西安7月25日电(肖翔)24日晚,一场名为“隋唐时代:世界帝国的荣与衰”的读书讲座在古城西安某书城悄然展开。《讲谈社 中国的历史》系列丛书之《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作者、日本明治大学教授气贺泽保规和复旦大学副教授孙英刚作为嘉宾出席讲座,与西安读者共话隋唐时代的荣耀与衰落。
气贺泽保规对隋朝的历史颇为重视,他特别肯定了隋朝初年在制度建设上的成就,认为高熲、苏威等人大刀阔斧的变革奠定了隋朝开皇之治的基础,并特别强调佛教对于巩固隋朝统治的意义。除了畅谈盛唐的开放、包容、自由与强盛,气贺泽保规还用流利的中文讲解了耀眼光环下唐帝国内部的衰变和瓦解历程,并分析了“唐宋变革论”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提及武则天时,气贺泽保规将其与同时期其他东亚国家的女性政权做出对比,而孙英刚则从社会学角度肯定了唐朝女性的地位,并认为现代女性应从唐代女性的自信、独立中有所启示。
与一般中国教科书或断代史不同,《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一书对于唐代花街柳巷、长安和洛阳的城市景观、武则天与唐代女性、城市的发展与丝绸之路、隋唐国家的军事与兵制等都有专门的叙述。
人物介绍:
气贺泽保规,日本长野县人。先后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同校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东洋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佛教大学副教授、富山大学教授,1995年起至今任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明治大学东亚石刻研究所所长;曾任日本唐代史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史。
孙英刚,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获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 1)知识、信仰与中古政治合法性——重点讨论阴阳五行、天文占卜、祥瑞灾异等术数知识和中古政治宣传、政治思想的关系; 2)9世纪以前的中国佛教史——集中讨论佛教王权观及佛教对中古社会生活的影响; 3)长安——中古都市史,集中讨论宗教影响下的长安日常生活; 4)国外汉学及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理论。
扫一扫二维码 加“微观上海”微信号1. (3分)清秀婉丽,清瘦狭长,风景迷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答出3点即可)
2. (4分)如:打比方--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列数字--瘦西湖公园位于古城扬州的西北部,总面积103.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 49.9公顷。作比较--诗人的妙喻,绝妙地表现了扬州瘦西湖纤秀、苗条、俊俏的风韵,从而同杭州西湖雍容、圆润、丰腴的丰姿有别。(能写出两例即可,只写说明方法,不加以说明得1分。)
3. (4分)既交代了瘦西湖得名的由来(2分),又写出了瘦西湖纤秀、苗条、俊俏的特征(2分)。
4.(4分)称呼1分,能细致有序的介绍某一处景点即可得3分。语句通顺1分。
试题分析:文章写瘦西湖风景之美:“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纤秀、苗条、俊俏的风韵,从而同杭州西湖雍容、圆润、丰腴的丰姿有别”,写了瘦西湖形态特征:“瘦西湖清瘦狭长”,写了瘦西湖文化丰蕴:“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
考点:文意理解,概括要点。
点评:本题有难度,文章写瘦西湖的几个特点是交叉在一起的,不好概括。概括要点,要了解文章所叙述的事物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特点多的,要逐一概括。
试题分析:文中说明方法种多,举例、列数字、引用、打比方、摹状貌,举例时要说明此说明方法表达了说明对象什么特点。
考点:说明方法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说明方法是说明文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学习时要了解说明文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注意彼此之间的区别,不要出现判断错误,比如“打比方”,就是比喻,而“作比较”就是对比,一是“喻”,一是“比”,是不同的。
试题分析:从文章语言的特点和说明的目的两方面说明,注意所引诗句中“故应唤作瘦西湖”与说明对象的关系。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有明确有文字信息可供分析。这类生动说明文的特点是语言生动,说明方法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感色彩。学习这类说明文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有益处。
试题分析:内容上要点明瘦西湖名称,提及风景特点和历史文化,语言要生动,有鼓动性,有吸引力,要用对话式的语言,要表达热情的邀请。
考点:语言实际运用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平时训练较少,不了解导游词的写法。语言在于运用,要将所学的语言方面的知识运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才能熟悉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平时要多学习实用文体的写作。
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黄山风景区2002年、2005年和2009年三次调高门票价格。旺季价格从每日次80元涨到现在每张票230元,调整的理由是,有利于保护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有利于景区可持续发展。瘦西湖风景区2006年、2010年、2012年、2013年门票由60元涨到150元,每次涨价的理由是景区又进行了新的景点设置和旧景点的修缮。山东孔庙等景点的涨价理由则为同是5A景区不涨价有点丢脸。材料二:被称为中国最美小城的凤凰古城,一直以来实行的是景区不收费,景点收费的经营模式。 4月10日,凤凰古城开始实行新的门票政策,每一位进入湖南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的游客,不论是否参观古城内的景点,都得交门票费148元。几天前,凤凰古城迎来了自售票以来的第一个周末,然而并没有出现以往周末游客众多的场面,就连以往爆满的家庭旅馆,入住率也不到五成,还有近三成未营业。 材料三:据统计,全国不含港澳台一共有130家5A级景区,在100以上的以及高于200元的已经46.2%,接近一半在100元以上。中国2011年人均月收入约两千元,但是大部分5A级景区的价格超过百元,达到月均收入的5%,甚至10%门票价格的上涨绝不意味着仅仅是价格的上涨,而是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根本不再有机会进入到5A级或者是4A级,或者不错的景区当中。【小题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小题2】白岩松说公园到底姓不姓公,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你是否赞成公园涨价这一行为?(3分)&&&&&&&&&&&&&&&&&&&&&&&&&&&&&&&&&&&&&&&&&&&&&&&&&&&&&&&&&&&&&&&&&&&&&&&&&&&&&&&&&&&&&&&&&&&&&&&&&&&&&&&&&&&&&&&&&&&&&&&&&&&&&&&&&&&&&&&&&&&&&&&&&&&&&&&&&&&&&&&&&&【小题3】清明节期间,很多风景区采取知识竞猜游戏来免除门票,比如黄鹤楼景区规定如果竞猜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免收全家的门票,这一举措新鲜有趣,如果瘦西湖也采用了这一游戏规则,你打算给其出两道怎样的题目,并给出答案。(2分)问题1:&&&&&&&&&&&&&&&&&&&&&&&&&&&&&&&&&&&&&&&&&&&&&&&&&&&&&&&&&&&&&&&&&&&&&&&答案1:&&&&&&&&&&&&&&&&&&&&&&&&&&&&&&&&&&&&&&&&&&&&&&&&&&&&&&&&&&&&&&&&&&&&&&&问题2:&&&&&&&&&&&&&&&&&&&&&&&&&&&&&&&&&&&&&&&&&&&&&&&&&&&&&&&&&&&&&&&&&&&&&&答案2:&&&&&&&&&&&&&&&&&&&&&&&&&&&&&&&&&&&&&&&&&&&&&&&&&&&&&&&&&&&&&&&&&&&&&&&&&【小题4】倘若你在游览景区时,发现有同学不爱护环境随手乱抛乱扔,你打算怎样劝说他呢?(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瘦西湖公园》,完成小题。(15分)①瘦西湖公园位于古城扬州的西北部,总面积103.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 49.9公顷。瘦西湖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时,因其绕长春岭(即小金山),又称长春湖。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②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③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④“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一个"瘦"字,可谓是点睛之笔。诗人的妙喻,绝妙地表现了扬州瘦西湖纤秀、苗条、俊俏的风韵,从而同杭州西湖雍容、圆润、丰腴的丰姿有别。⑤瘦西湖清瘦狭长,水面长约4公里,宽不及100米。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历次经营沟通,运用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向北至蜀岗平山堂、观音山止。湖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⑥瘦西湖园林以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著称于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瘦西湖为我国著名的湖上园林,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荷蒲薰风、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水云胜概、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景区,虹桥等景点,俨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虹桥建于明末,是座红栏木桥,现为石砌拱桥。这儿满湖的荷花与夹岸的垂杨,映着两岸的曲栏雕柱。正如清王士桢诗所云:“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花看人影太匆匆。”⑦瘦西湖的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多姿。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根据有关资料改写)【小题1】这篇文章介绍了瘦西湖的哪些特点?(3分)【小题2】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出两例加以说明。(4分)【小题3】文章第④段引用清代钱塘诗人汪沆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有何作用?(4分)【小题4】假如你是瘦西湖公园的导游,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为其中一个景点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50字)(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省(集团)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语言应用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黄山风景区2002年、2005年和2009年三次调高门票价格。旺季价格从每日次80元涨到现在每张票230元,调整的理由是,有利于保护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有利于景区可持续发展。瘦西湖风景区2006年、2010年、2012年、2013年门票由60元涨到150元,每次涨价的理由是景区又进行了新的景点设置和旧景点的修缮。山东孔庙等景点的涨价理由则为同是5A景区不涨价有点丢脸。
材料二:被称为中国最美小城的凤凰古城,一直以来实行的是景区不收费,景点收费的经营模式。 4月10日,凤凰古城开始实行新的门票政策,每一位进入湖南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的游客,不论是否参观古城内的景点,都得交门票费148元。几天前,凤凰古城迎来了自售票以来的第一个周末,然而并没有出现以往周末游客众多的场面,就连以往爆满的家庭旅馆,入住率也不到五成,还有近三成未营业。
材料三:据统计,全国不含港澳台一共有130家5A级景区,在100以上的以及高于200元的已经46.2%,接近一半在100元以上。中国2011年人均月收入约两千元,但是大部分5A级景区的价格超过百元,达到月均收入的5%,甚至10%门票价格的上涨绝不意味着仅仅是价格的上涨,而是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根本不再有机会进入到5A级或者是4A级,或者不错的景区当中。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
2.白岩松说公园到底姓不姓公,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你是否赞成公园涨价这一行为?(3分)
&&&&&&&&&&&&&&&&&&&&&&&&&&&&&&&&&&&&&&&&&&&&&&&&&&&&&&&&&&&&&&&&&&&&&&&&&&&&&&&&&
&&&&&&&&&&&&&&&&&&&&&&&&&&&&&&&&&&&&&&&&&&&&&&&&&&&&&&&&&&&&&&&&&&&&&&&&&&&&&&&&&
3.清明节期间,很多风景区采取知识竞猜游戏来免除门票,比如黄鹤楼景区规定如果竞猜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免收全家的门票,这一举措新鲜有趣,如果瘦西湖也采用了这一游戏规则,你打算给其出两道怎样的题目,并给出答案。(2分)
问题1:&&&&&&&&&&&&&&&&&&&&&&&&&&&&&&&&&&&&&&&&&&&&&&&&&&&&&&&&&&&&&&&&&&&&&&&
答案1:&&&&&&&&&&&&&&&&&&&&&&&&&&&&&&&&&&&&&&&&&&&&&&&&&&&&&&&&&&&&&&&&&&&&&&&
问题2:&&&&&&&&&&&&&&&&&&&&&&&&&&&&&&&&&&&&&&&&&&&&&&&&&&&&&&&&&&&&&&&&&&&&&&
答案2:&&&&&&&&&&&&&&&&&&&&&&&&&&&&&&&&&&&&&&&&&&&&&&&&&&&&&&&&&&&&&&&&&&&&&&&&&
4.倘若你在游览景区时,发现有同学不爱护环境随手乱抛乱扔,你打算怎样劝说他呢?(3分)
&&&&&&&&&&&&&&&&&&&&&&&&&&&&&&&&&&&&&&&&&&&&&&&&&&&&&&&&&&&&&&&&&&&&&&&&&&&&&&&&&&
&&&&&&&&&&&&&&&&&&&&&&&&&&&&&&&&&&&&&&&&&&&&&&&&&&&&&&&&&&&&&&&&&&&&&&&&&&&&&&到扶阳古城仰隋唐遗韵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商务进行时
&&&&&&&&&&&&&&&&&&&&西安启夏门:隋唐郊祀官员常从这里进出&|&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启夏门遗址在陕师大东门外的翠华路一带
  唐城名门
  启夏门是隋唐长安城郭城南面偏东门,门外有许多郊祀的祭坛,隋唐天坛圆丘就在启夏门外,所以当时郊祀的官员常从此门进进出出。唐昭宗还曾从启夏门出逃。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启夏门遗址的具体位置了,西北大学李健超教授论证,启夏门应当在陕师大东门外的翠华路一带。
  迎接夏天的第一个门
  启夏门北对郭城北面兴安门,城门上有楼,门下有3门道。建于隋初。1958年陕西省文管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中说,启夏门位置在今西安南郊陕西师范大学以东约30米处,西距明德门1550米(1963年中科院考古所西安唐城发掘队《唐代长安城考古记略》中认为明德门至启夏门1473.5米),门东西长35米,南北宽15米,面积525平方米,文中记载,当时启夏门基两边的夯土还保存完整,中间瓦片、砖块堆积颇厚。
  隋唐长安城门的名称大多包含吉祥美好之意,比如明德门、开远门等,而“启夏”二字的意思初看起来并不好理解。西北大学教授张永禄告诉记者,史料中并没有对启夏门名称的具体解释,“我查阅了《辞源》《辞海》,其中&启&的意思是开启、迎接。同时,在中国古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隋代设计和建设长安城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很明显的,举几个例子,郭城东墙最中间的门叫做春明门,再比如,郭城西墙中间的门叫金光门,而金色正是秋天的颜色,而代表夏天的赤帝坛,则在郭城南墙的安化门外。启夏门是郭城南墙的最东门,也可以说是从&春天&到&夏天&的第一个门。根据以上证据,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启夏门的意思,就是开启、迎接夏天的第一个城门。”
  门外有许多祭坛
  古人重视祭祀,相信天人合一,认为天上日月星辰的变化昭示着地上的人事变化,长安作为隋唐两代的都城,城外的祭祀郊坛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庙坛之一就是启夏门外的圆丘坛了。圆丘是祭天之坛,所以又称为天坛。张永禄教授说,天坛建于隋初,根据古代“天圆地方”之说,建成圆形。圆丘坛高三丈二尺多,分为四层,每层各高八尺一寸。最上层广五丈,第二层广十丈,第三层广十五丈,最下层广二十丈。上层设昊天上帝神座,二层设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薇五方帝与日、月七座,三层设五星以下官五十五座,四层设二十八宿以下中官一百三十五座,坛下外壝之内,设外官一百十二座,外壝之外,设众星三百六十座。每逢皇帝登基或遇冬至、正月上辛(正月上旬的辛日即8日)、孟夏(阴历四月)等,皇帝都要亲自率百官“郊祀”于圆丘,以祭天和祈祷丰年。隋唐圆丘坛遗址在今西安南郊陕西师范大学南的天坛路以南,其圆形的土丘遗址仍然存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的这座隋唐圆丘被专家称为“天下第一坛”,从隋初到唐末,圜丘沿用了314年,隋文帝以及唐代的21位皇帝都曾在此进行过隆重的祭天礼仪。从时间上来说,园丘比北京天坛早了近一千年,从形制上来说,西安圆丘共有四层,而北京天坛则只有三层,所以,不论从哪个方面说,启夏门外的这座隋唐圆丘都无愧于“天下第一坛”的称号。
  除了圆丘,启夏门外还有很多座祭坛。《隋书》记载,隋代的雩坛,在“国南十三里启夏门外道左”。高一丈,周长一百二十尺。雩读“鱼”音,古人把求雨的祭祀形式称为“雩”。雩坛上设有五方上帝之神位,京师孟夏干旱,就在此祈雨。唐代仍沿用隋代的雩坛。《旧唐书》中记载,孟夏之时,龙星出现,就要在雩坛祭祀五方上帝,若旱情严重,就要“大雩”。
  启夏门外还有寿星坛和太一坛。寿星坛是祭祀老人星的地方,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立。古时寿星指天上的老人星,每年八月秋分时,就要祭祀老人星及角、亢等七宿,以祈福寿。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建祭祀诸星宿中最尊者太一星的太一坛,位于启夏门东。启夏门外西南二里还有百神坛、灵星坛。《旧唐书》载:“季冬寅日,蜡祭百神于南郊。”古代称年终的祭祀为腊祭。灵星有称天田星,古人认为这颗星主稼穑,相传其为神农。每年仲秋的月份郊祀灵星,以祈祷五谷丰登。张永禄教授说,因为启夏门外的祭坛特别多,所以郊祀的官员常在此门进进出出。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七月,驻守在山西的河东节度使立克用以讨伐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及华州节度使韩建称兵犯阙之罪为名,率兵入关,在朝邑击败了王行瑜的弟弟,同州节度使王行约和左军指挥使王行实。王行约兄弟逃回长安,欲劫持昭宗逃奔邠州。于是两军在长安城内互相攻杀,火焚宫门,烟雾蔽天。唐昭宗在禁军的护卫下,紧急逃出启夏门避乱,并一路逃往南山莎城镇(在今长安区东南)。
唐长安城示意图启夏门
  古城门遗址今在何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岁利告诉记者,1958年的《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表明,启夏门遗址就在陕西师范大学东门附近,当时夯土台还非常明显。不过,那一带开发的比较早,《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记载,1957年起,就开始拓建翠华路。如今,启夏门遗址早已在城市的发展中被淹没了。
  为了调查启夏门遗址的位置,记者分别给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博物馆以及基建处打了电话,工作人员均表示,并没有校内的资料显示启夏门遗址是在陕师大的校园内,其中基建处的一位姓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陕师大东门附近一直是校内的教师公寓所在地,那一带的房屋很多是在解放初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由于年代久远,并没有留下关于那里有城门遗址的相关资料。
  于是,记者来到了陕西师范大学,想通过实地调查来寻找有关启夏门位置的蛛丝马迹。在师大校园中询问,很多学子都没有听说过“启夏门”,只有一些年纪稍长的老师告诉记者,启夏门遗址可能在师大校园东北部的“启夏苑”宾馆附近,那里地势较高,可能过去有土堆。而陕师大东门在启夏苑东南约200多米处,记者看到,东门内校园里的路面要明显低于门外的翠华路路面,这是否因为翠华路曾有土台遗迹,而高于旁边的地基呢?现在已不得而知。
  在1958年《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的附图中可以看到,瓦胡同村就在启夏门遗址南面偏东不远处,其位置就在今陕师大东门东南方向的雁南三路街南,那么,瓦胡同村中是否有村民能说清启夏门遗址的夯土台究竟位于何处呢?于是,记者来到瓦胡同村所在地,但是如今这里已经没有村庄,而成了一片正在建设的大型工地。一位附近的住户告诉记者,瓦胡同村的村民都已经迁走,而安居楼还没有建成,所以还没有回迁,目前很难找到村里的村民。
  在实地考察之后,记者就启夏门遗址的确切地点,采访了西北大学教授李健超,他年轻时曾亲自考察过启夏门遗址。李教授说:“从长安城西南角遗址,向东经过长安南面三门安化门、明德门、启夏门,直至长安城东南角,均在同一纬度上(37&87'N)。民国时,西京筹备委员会于1932年测图清绘了一幅1∶1万的地图,这幅地图很精确,地图上标出了启夏门遗址所在位置,不过,时过境迁,现在西安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我考证,启夏门的位置应该在与明德门遗址一条东西线上的翠华路上,或者稍向东一点,因为翠华路的位置基本与隋唐长安城启夏门(兴安门)大街重合。”
  按照李健超教授所说,记者在地图上将唐城墙遗址公园与明德门遗址连成一线,并向东延伸,发现与明德门遗址相距约1.5公里处,位于陕师大教师干部教育学院大楼东侧的翠华路上,这里也正在师大东门旁边,距启夏苑宾馆也不远。不过,这里究竟是否是启夏门遗址真正的位置,还需要进一步探测和论证。
  采访中,有许多陕师大的师生都表示,若陕师大附近或校园里真有唐代的启夏门遗址,应该立上石碑或标牌,让过往行人和生活在这里的人,能了解和感知西安的历史。
  (编辑:程红)[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热点民族文化
推荐民族文化
最新民族文化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乱世古城探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