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列表哪位皇帝给放在井里

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戊戌变法发生在清朝哪个皇帝时期?
戊戌变法发生在清朝哪个皇帝时期?
09-03-25 & 发布
作为一个年轻发奋的君主,光绪皇帝以社稷为重,推行变法,不轻易退缩妥协, 以求自保; 反而在关键时刻, 为了变法信念,置生死安危于度外。这已经超出了一位傀儡帝王的行为价值选择, 即使从人格上看也是值得称道的。也许, 身为帝王, 百年来他受尽冷落和责难, 甚至有人指责他“懦弱无能”,但作为一个人, 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先驱者, 他的人格是显示出一定亮色的, 是不必讳言的。变法的最终结果是失败了, 但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 启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 在经济上, 光绪接受了维新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在文化教育方面, 开办学堂, 改革科举制度, 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 这就使知识分子扩大了眼界, 给长久封闭的国家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光绪皇帝不愧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效仿西方来变革中国的开明皇帝。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清朝皇帝服饰有哪些?清朝皇帝服饰种类及蕴意
日 20:25&&&编辑:徐亚军&&&来源:趣历史
我要分享:0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范畴,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一等,平时较多穿着。  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一条;腰帷绣行龙五条襞积(折裥处)前后各绣团龙九条;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  古时称帝王之位为九五之尊。九、五两数,通常象征着高贵。清朝皇帝的龙袍绣有九条金龙,位置分别为前胸和后背分别有一条正金龙,下面前后分别有两条行金龙,肩部左右两侧分别有一条金龙,右面内襟里面还有一条行金龙。每件龙袍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条龙,恰好与九五之数相吻合。  龙袍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上面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崖”,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龙袍上除了龙纹,还有十二章纹样,其中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祥云、蝙蝠等。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镇;龙取其变;华虫取其文、会绘;宗彝取其孝;藻取其洁;火取其明;粉米取其养;黼若斧形,取其断;黻为两己相背,取其辩。这些各具含义的纹样装饰于帝王的服装,喻示帝王如日月星辰,光照大地;如龙,应机布教,善于变化;如山,行云布雨,镇重四方;如华虫之彩,文明有德;如宗彝,有知深浅之智,威猛之德;如水藻,被水涤荡,清爽洁净;如火苗,炎炎日上;如粉米,供人生存,为万物之依赖;如斧,切割果断;如两己相背,君臣相济共事。”总之,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  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龙袍以明黄色为主,圆领,右大襟,马蹄袖,有扣绊。龙袍的做工有刺绣、缂丝之分,其中缂丝工艺相对复杂,工艺上称为“连经断纬”。这种缂丝工艺在中国流传已久,宋代时多用于其他装饰之上,到清代多用于服饰,后因缂丝工艺消耗工时过长,所以多用于龙袍之上。  鉴别清代龙袍主要从做工、面料和纹样三大方面来看。首先,龙袍的做工相当精细,所用线也非平常我们所见到的金线或者丝线,尤其缂丝工艺目前很难仿造。其次,清代宫廷服饰衣料的生产大多来自江南三织造,即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极少部分由京内织染局织造。江宁(南京)善于织金妆彩以及倭缎、神帛的织造;苏州的缂丝、刺绣工艺最精;湖丝的品质最为优良,如绫、罗、纺、绉、绸等多由杭州织造。最后,龙袍上的纹样以及所在的位置也绝对不能有丝毫差错,这些纹样多限于皇帝服饰  穿着龙袍有什么规定&&  清代对龙袍的穿戴有严格规定:一般龙袍之外需套衮服,头戴吉服冠,胸前挂朝珠,腰系吉服带,脚蹬皂靴。我们从咸丰四年《穿戴档》可以窥见清代皇帝在不同场合及不同时辰所穿服装的不同。  “正月初一日,元旦令节。上戴黑狐皮缎台朝冠,穿黄缂(音同克)丝面白狐膁(音同浅)接青白膁朝袍、黄面黑狐皮芝麻花朝端罩,戴东珠朝珠系自鸣钟,束金镶珠松石四块瓦圆朝带,穿蓝缎毡耪帮狼皮里皂靴。  卯正三刻……朝冠、朝袍、端罩、朝珠、朝带、蓝皂靴下来,换戴大毛貂尾缎台苍龙教子正珠珠顶冠,穿黄缂丝面黑狐金龙袍、黄面黑狐皮芝麻花褂,戴正珠朝珠系内殿,束金镶红蓝宝石线钮带挂带挎,穿青缎毡耪羊皮里皂靴毕,上同皇后等位看戏……  正月初二日,祭新月神。上戴大毛貂尾缎台苍龙教子正珠珠顶冠,穿黄缂丝面青白赚金龙袍、石青缂丝面黑狐赚金龙褂,戴菩提朝珠系里边,束金带头线钮带挂带挎,穿青缎毡磅羊皮里皂靴。  正月初四日,坤宁宫还愿。上戴大毛本色貂皮缎台正珠珠顶冠,穿蓝缂丝面天马皮金龙袍、石青缂丝面乌云豹金龙褂,戴血珀朝珠系里边,束金镶红蓝宝石线钮带挂带挎,穿青缎毡里皂靴。  正月初五日,上戴大毛本色貂皮缎台正珠蛛预冠,穿黄缎绣二色金面天马皮金加L貂皮黄面褂,戴蓝宝石朝珠系内殿,束金带头线钮带挂带挎,穿青缎毡里皂靴。是日,执炉太监冠张进忠、带张进喜。办事后,珠顶冠下来,换戴小毛熏貂缎台冠。  正月初十日,上戴中毛熏貂缎台正珠珠顶冠,穿蓝缂丝四色金面天马皮金龙袍、貂皮黄面褂,戴金镶松石斋戒牌,戴蓝宝石朝珠系内殿,粘同镶珠三块瓦线鞋带,穿青缎毡里皂靴。办事、进早膳毕。  是日,执炉太监袍口韩得禄、冠口潘喜,引至乾清宫月台上,侍卫接炉,引至太和殿看阅祝版早,到乾清宫见大人毕,至养心殿拜佛毕,至弘德殿少坐。外边奏请至坛内阅视,还斋宫,见大人。晚膳后,金龙袍、三块瓦带下来,换蓝江绸面青白袍,束金镶碧玡口线钮带”。  从正月初一至初十日皇帝的穿戴记载,我们得知:  首先,三大节及大祀等重大场合要穿朝服,但在大典及祭祀过后,在卯正三刻要换下朝袍,穿龙袍。很显然,龙袍是仅次于朝服的皇帝服装。  其次,清代祭祀分大祀、中祀和群祀,皇帝所穿龙袍,除清《会典》规定的明黄色外,一些中祀及坤宁宫还愿等场合,穿蓝色龙袍。由此可见,皇帝在不同的活动场所,穿用龙袍的颜色也是不同的。  再有,龙袍外套龙褂或各种皮质的黄面褂、腰系三块瓦带或束金镶各种宝石的线钮带等,都与清《会典》规定有出入。  在这里我们可知,冬季龙袍外穿皮褂或龙褂,其他季节龙袍外穿衮服。“皇帝吉服带,色用明黄,镂金版四,方圆随所御….””也就是四块瓦吉服带。但在实际使用中,三块瓦及线带更加常见。而龙袍的装饰,则是随着典礼和祭祀活动的不同,佩挂不同质地的朝珠。
我要分享: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E都市立场。
E都市新闻手机版~
火速扫描精彩猛料,你懂的!清朝文字狱发生在哪个皇帝在位时?_百度知道
清朝文字狱发生在哪个皇帝在位时?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被杀人数之多可想而知,仅庄廷鑨《明史》一案,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文字狱历朝皆有文字狱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就有10多起较大的文字狱,但以清朝最多,罗织成罪,“所诛不下千余人”,据记载,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遭满门抄斩乃至株连九族的重罪。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
没有哪个皇帝,不是因为手下说错话就杀了的,这是广义的文字狱,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为最不分上下。
康熙朝 南山诗集案
雍正朝的最严重 乾隆朝的就比较多但 觉得不怎么靠谱了
顺治帝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兴文字狱12次,雍正帝兴文字狱17次,乾隆帝兴文字狱130多次。
顺治年间就已经开始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都很严重
雍正在位时,尤其是康熙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有,乾隆最厉害
顺治。乾隆时候最厉害。
康乾都有,贯穿整个清朝
顺治时就有,康熙,乾隆雍正都发生过
顺治时就有了文字狱,康熙时得到了发展,雍正,乾隆时发展至顶峰
康乾时代都有
康熙,盛行乾隆
当然是顺治的时候
雍正的时候闹得最凶
顺治时就有了
发生在爱新觉罗福临皇帝在位时
雍正和乾隆
其他类似问题
文字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清朝皇帝那个结婚最早-55BBS 我爱购物网
&&清朝皇帝那个结婚最早
清朝皇帝那个结婚最早
知道槭裁辞宕幕实鬯赖脑缏铮课腋嬖V你把清朝皇帝都是近亲结婚,这是很有危害的,危害一呆呆传下去,到了末期就积聚很深,皇帝都很虚弱,根本不可能有后代
8条其他回答
哦。楼主你能给多少分呢?先回答第六个问题。康熙年间的大臣有那些,可以这么回答你,你知道你所在的城市人的姓名吗?一:皇帝的妃嫔是从满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中所有13到16岁的女孩子中选出来的。三年一选,没有出阁的女孩子必须去应选。秀女是从满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内务府包衣里选出来的。有没有被指婚,要看当时时政的需要,也有指婚的,也有皇帝自己选的。如光绪皇帝的皇后和瑾妃(她的妹妹是珍妃)都是慈禧太后指婚的,光绪皇帝的珍妃是自己选的。二:被皇帝选中的秀女,那叫临幸。临幸完了以后,如果怀孕就可以弄个妃嫔当当。如果没有怀孕,若干日以后,就被皇帝忘了。只有皇后和皇帝结婚是有婚礼的。其他的妃嫔没有。妃嫔在皇帝和皇后结婚的前一天入宫,晚上和皇帝圆房,为的是不让皇帝在和皇后大婚的那天晚上手生。三:只有皇帝和皇后大婚才有婚礼仪式,其他人没有。四:皇帝和皇后大婚,现由钦天监选好吉日,皇上和皇后大婚的早上,有命官和命妇,文武大臣,替皇帝去皇后府里接亲。皇上在宫里等,具体在那个宫殿,是当时定的,没有准地。三品一下在京官员在午门外跪接皇后。五:不用问了。八大觉罗姓。八大铁帽子王。呵呵。都是自己打的。小生学历有限,也不知道对不对。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给分吧
古代皇帝尤其是那些登基较早的娃娃皇帝或少年天子,他们大婚时的年龄相对要小一些,一般在十六七岁。然而,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不足十六岁就大婚的皇帝,如清朝康熙皇帝十四岁大婚,西汉昭帝刘弗陵十二岁大婚,当然,这都是政治需要。更有甚者,北周静帝宇文阐、元朝宁宗懿U质班大婚时年仅七岁,堪称成为中国历代皇帝大婚史上的两道奇观。宇文阐和懿U质班,虽然朝代不同,民族不同,但他们的婚姻步调却相当一致。其一,他们都是七岁登基;其二,他们都是七岁大婚。虽然同是七岁,但还是有些差别。据《元史》记载,懿U质班生于泰定三年(1326)三月,至顺三年(1322)十月即位,同月册立答里也忒迷失为皇后。而据《北史》记载,宇文阐生于建德二年(573)六月,大象元年(579)二月即位,七月立司马令姬为皇后。二者比较,懿U质班六周岁零七个月做了新郎,宇文阐六周岁零一个月成为丈夫,宇文阐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大婚时年龄最小的皇帝。宇文阐(573-581),原名宇文衍,北周宣帝宇文S长子。大象元年(579)正月,宇文阐被立为皇太子。二月,宇文S禅位于宇文阐,做起了太上皇。当年七月,宇文S将司马令姬册立为宇文阐的皇后。北周皇室属鲜卑族,尽管鲜卑族有早婚的传统,但宇文S之所以急于给儿子操办大婚,笔者认为还有三个原因。其一,宇文S荒淫无度,身体垮塌,自知不久于世,临死前想了结这桩心愿。其二,宇文S同时拥有五位皇后,他急着给儿子立皇后,应该说是这种“皇后情结”在作怪。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以此削弱杨坚的势力
清朝皇室是满族人,主要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对汉族的人伦观比较淡化,虽然入关后渐渐融入汉文化中,但是还是有姑侄姨同嫁一帝的事情,一方面是民族习俗,另一方面清朝皇帝一般为了巩固皇权而近亲结婚,这是清朝末代皇帝子嗣越来越少的一个主要原因。满族本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入关后皇子们渐渐淡化尚武的思想,身为皇子皇孙,锦衣玉食更减少身体的锻炼,身体多病,清朝末代几个皇帝都有这样那样的疾病,以至于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留下子嗣
光绪载哪盖资谴褥蟮那酌妹茫 他又娶了慈禧太后亲弟弟桂祥之女,所以光绪帝与隆裕是表姐弟的关系,二人乃是近亲结婚。现在人们都知道近亲不能结婚,但在清代,皇室近亲结婚不是什么稀奇事。 无后谜 光绪 长期疾病缠身  同治皇帝载淳十九周岁死去,身后没有留下一男半女。他死亡年龄太早,没留下子嗣尚可理解,但光绪娶有一位皇后、两名妃子,身边还有成群的妙龄宫女,却未生育儿女,就难以交代了。 光绪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性生活还是有较大自由度的,尤其与他宠爱的珍妃,婚姻生活堪称甜美。叶赫那拉氏入主后宫几十年,光绪对她虽没兴趣,但也绝不是没有行夫妻之事。光绪帝的绝后可能与生理、心理都有一定的关系。 光绪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之下,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心理受到严重摧残。加之受近亲婚配和祖辈乱伦婚配的影响,身体很差,头痛、痨症、脊骨痛等多种疾病缠身。尤其是长期所患的遗精病,是他丧失生育能力的重要原因  清宫档案存有光绪帝自书的《病原》:“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且有无梦不举即自遗泄之时,冬天较甚。近数年遗泄较少者,并非渐愈,乃系肾经亏损太甚,无力发泄之故。”光绪患有如此疾病,想要延续龙脉难上加难  溥仪 离婚风波不断  溥仪的绝后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因其性无能而不能生育,《末代皇帝的后半生》和《末代太监孙耀庭传》的作者贾英华收集到溥仪当年的病历,其中有完整的记载:“患者(溥仪)于30年前任皇帝时就有阳痿,一直在求治,疗效欠佳……有吸烟嗜好,曾三次结婚,均未生育。” 溥仪的淑妃文秀闹离婚、婉容皇后与人私通都与末代皇帝不能人道有很大关系。他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也曾因此跟他闹离婚,但在溥仪下跪拿刀抹脖子的要挟下作罢。而末代皇妃李玉琴却说溥仪生理上没问题 1957年元旦前夕,她去抚顺战犯管理所看望溥仪。临行前的那晚,她被留在了溥仪的房间里。她说:“溥仪在那个环境里,好像头一次和女人过那种生活。是他给我脱的衣服。待事情完了,他还喃喃地说,没想到这么好,还说这一次不一定怀上孩子。” 探讨爱新觉罗氏皇族的最后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宣统为什么没有生育,难度显然很大。那个时代的御医没有留下直接的医学资料,于是,三位清帝都未生育的历史真相成为一团疑云,至今使人迷惑不解。  婚姻链 姑姑侄女共侍一夫成常事  皇太极改国号“大清”后, 册封的五宫后妃都来自蒙古博尔济锦家族。其中三位漂亮的后妃论辈分是姑侄。 先是姑姑博尔济锦氏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嫁给当时为贝勒的皇太极,后尊称为孝端文皇后,生了三个女儿;接着,天命十年(1625年)春,她年仅十三岁的侄女又嫁给当时仍为贝勒的皇太极,后被封为永福宫庄妃,生了顺治帝福临,还生了三个女儿,后被尊称为孝庄文皇后;之后,天聪八年(1634年),她的另一个26岁的侄女,也就是庄妃的亲姐姐,也嫁给了继承汗位多年的皇太极,被封为宸妃。 皇太极之子顺治与其父亲一样,也是近亲婚配或乱伦婚配:孝庄文皇后的两个侄女,都嫁给了顺治帝,一个封为皇后( 另一个封为淑惠妃。 顺治帝娶的这两个妻子,是他同一个亲舅舅的两个女儿,都是他的表妹。后来,孝庄文皇后的一个侄孙女,又嫁给顺治为妻,后被封为孝惠章皇后。顺治不仅娶了两个表妹,还娶了表侄女为妻。 宣统退位后娶的皇后婉容,本为皇室贝勒毓朗之外孙女。毓朗之父溥煦与溥仪是刚出五服的同宗兄弟(溥煦为清高宗长子定安亲王璜之玄孙)。 名词解释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在古代, 民间流传着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所谓的三宫,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 三宫最早是指诸侯所居之处,而天子后妃所居曰六宫。周代的后妃制规定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说法的源头 清代宫闱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康熙皇帝时期。规定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六宫,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俱无定数,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  清朝的皇帝中,康熙帝的后妃最多,共有55位,光绪帝后妃最少,只有3位。所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只是个笼统的说法 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内芳嘉园11号,有一座青砖灰瓦、朱漆大门的漂亮院落,门内建有照壁、水池,院内有两架长势旺劲的紫藤萝,一株尚能结果的秋海棠。闲置在墙边的抱石门墩、废弃在屋角的剥落砖雕,似乎还能让人寻觅到这里昔日作为公爵府邸的遗迹  在这座典型的中国古代套院的大门上高悬着一块由爱新觉罗?毓垣所书“桂公府”三个大字的匾额。当年,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两位大清皇后,即慈禧和隆裕。一门两皇后、两世皇国丈的特殊身份,也使居住在这座“桂公府”里的叶赫那拉家族门庭显赫。后世清史专家也将这座“桂公府”称为“清末两代皇后的凤凰窝”
清朝的末代皇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皇帝。  溥仪生于1906年,是光绪皇帝之侄,醇亲王载沣之子。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相隔一天的时间内先后死去。不满3岁的溥仪继承帝位,次年改年号为“宣统”,由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革命巨浪席卷全国。日,清廷被迫宣布溥仪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了,从此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政权。按袁世凯拟定的对清皇室的《优待条例》,溥仪退位后皇帝“尊号仍存不变”,“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并“暂居宫禁”,因而溥仪退位后,故宫内除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划归民国外,其余地方仍归清皇室所有。溥仪退位后念念不忘复辟,日,他在张勋等人的拥戴下,宣布复辟。在全国人民的一片讨伐声中,复辟失败,7月12日溥仪不得不再次宣布退位。1924年,接受革命影响的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占领北京。11月5日采取断然措施,废除溥仪的皇帝称号,限令“即日移出宫禁”。第二年,溥仪潜入天津,继续从事复辟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侵略者的秘密护持下去东北,次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导演下,当上伪满洲国的所谓执政,1934年3月又改称皇帝,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1945年日本投降,他在逃往日本途中于8月17日被苏军俘获,1950年8月被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将他释放。随着溥仪的立场和人生态度的变化,他由皇帝被改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1964年,他担任了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著有《我的前半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不断的改朝换代,出现了许多末代皇帝。那些末代皇帝不是被杀就是自杀,都没落个好下场。唯有溥仪例外,以公民的身份幸福地度过了晚年的美好时光。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和李淑贤女士在日结婚,建立了新的美满家庭。一位外宾曾经问他:“你不以为过去当过皇帝而有自豪感吗?”他答道:“皇帝,这是我认为最可耻的称号,自豪的是我今天成了一名中国公民。”  但是,新生活刚刚开始不久,罪恶的病魔――肾癌就潜入他的身体,使他在日凌晨与世长辞,终年60岁
清朝的末代皇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皇帝。
溥仪生于1906年,是光绪皇帝之侄,醇亲王载沣之子。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相隔一天的时间内先后死去。不满3岁的溥仪继承帝位,次年改年号为“宣统”,由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革命巨浪席卷全国。日,清廷被迫宣布溥仪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了,从此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政权。按袁世凯拟定的对清皇室的《优待条例》,溥仪退位后皇帝“尊号仍存不变”,“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并“暂居宫禁”,因而溥仪退位后,故宫内除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划归民国外,其余地方仍归清皇室所有。溥仪退位后念念不忘复辟,日,他在张勋等人的拥戴下,宣布复辟。在全国人民的一片讨伐声中,复辟失败,7月12日溥仪不得不再次宣布退位。1924年,接受革命影响的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占领北京。11月5日采取断然措施,废除溥仪的皇帝称号,限令“即日移出宫禁”。第二年,溥仪潜入天津,继续从事复辟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侵略者的秘密护持下去东北,次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导演下,当上伪满洲国的所谓执政,1934年3月又改称皇帝,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1945年日本投降,他在逃往日本途中于8月17日被苏军俘获,1950年8月被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将他释放。随着溥仪的立场和人生态度的变化,他由皇帝被改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1964年,他担任了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著有《我的前半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不断的改朝换代,出现了许多末代皇帝。那些末代皇帝不是被杀就是自杀,都没落个好下场。唯有溥仪例外,以公民的身份幸福地度过了晚年的美好时光。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和李淑贤女士在日结婚,建立了新的美满家庭。一位外宾曾经问他:“你不以为过去当过皇帝而有自豪感吗?”他答道:“皇帝,这是我认为最可耻的称号,自豪的是我今天成了一名中国公民。”
但是,新生活刚刚开始不久,罪恶的病魔――肾癌就潜入他的身体,使他在日凌晨与世长辞,终年60岁。
清末代皇帝、伪“满洲国”皇帝。姓爱新觉罗,字浩然。满族。醇亲王载沣之子。日,3岁时被立为嗣皇帝,授载沣为摄政王,年号“宣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登基不满3年的溥仪由隆裕太后于2月12日代行颁布《退位诏书》。根据清室退位优待条件规定,不废帝号,仍居宫禁。日,溥仪在紫禁城召见张勋,接受他的奏请,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但只做了12天皇帝,随着张勋的失败而被迫退位(见张勋复辟)。1924年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后,摄政内阁决定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皇帝称号并将其驱逐出宫。溥仪先搬进原醇王府,不久逃入日本公使馆。1925年2月由日本便衣警察护送到天津日租界,继续进行复辟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侵华日军的策划下潜往东北。次年3月,当上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又改称伪“满洲帝国”皇帝,改元“康德”。溥仪于1935年4月和1940年6月,以伪“满洲国”皇帝的身分,先后两次访问日本。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溥仪于8月17日逃往日本途中被苏军俘获,押到西伯利亚,在集中营里关押五年。1950年8月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战犯一起被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先后在哈尔滨和抚顺两个战犯管理所关押10年,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日在北京病逝。著有《我的前半生》。
清朝十二个皇帝,大家在影视剧当中,发现这十二个皇帝有不同的提法。他有名字,有庙号,有谥号,有年号,还有称大行皇帝,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怎么样?所以我想一个一个说一下。 先说“庙号”,清朝十二个皇帝,除了宣统以外,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庙号是什么意思? 辞海里庙号有一个解释,它这么说:“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其后历代封建帝王,都有庙号。”就是说庙号起源于殷代,一直到清朝,庙号的特点是皇帝死了之后才有,皇帝死之后他要进太庙,或者家庙,奉先殿。庙里头有一个神主,一个木牌位来祭祀他,这里头要给他一个称号,叫做庙号。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庙号“太祖”,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庙号“太宗”,第三个皇帝顺治庙号“世祖”,第四个皇帝康熙庙号“圣祖”,第五个皇帝雍正庙号“世宗”,第六个皇帝乾隆庙号“高宗”,第七个皇帝嘉庆庙号“仁宗”,第八个皇帝道光庙号“宣宗”,第九个皇帝咸丰庙号“文宗”,第十个皇帝,同治庙号“穆宗”,第十一个皇帝光绪庙号“德宗”,在清朝如果把皇帝的庙号说错了,那是要犯弥天大罪。譬如说努尔哈赤地庙号是太祖,如果说错了,那算最大的不敬,宣统因为他退位之后是民国了,所以他就没有庙号。
谥号。清朝十二个皇帝除了宣统,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谥号,什么叫谥号? 辞海对谥号有一个解释,说:“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就是皇帝死了之后要给他一个评价,给他一个称号,叫做谥号。谥号是有严格规定的,太祖努尔哈赤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第二太宗皇太极谥号“文皇帝”,第三,顺治谥号“章皇帝”,第四,康熙谥号“仁皇帝”,第五,雍正谥号“宪皇帝”,第六,乾隆谥号“纯皇帝”,第七,嘉庆谥号“睿皇帝”,第八,道光谥号“成皇帝”,第九,咸丰谥号“显皇帝”,第十,同治谥号“毅皇帝”,第十一,光绪谥号“景皇帝”,十二,宣统没有谥号,这个谥号在当时称谓上是不能错的,必须严格规定,我说这都是简称,全称很长的。你譬如说清太祖努尔哈赤,他的全称29个字,全称是这样的,是“太祖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二十九个字,这二十九个字在当时来说,写他的册文、他的生日和祭日,在庙上祭祀的时候,书写一个字不能错,如果错了,官员或者受到惩罚或者革职,甚至于论斩,这二十九个字是清朝所有皇帝里头字数最多的,其他有的二十七个字等等。那这二十九个字不好记,努尔哈赤最关键是五个字,就是“太祖高皇帝”,实际上属于他的就是三个字因为“皇帝”那两个字每人都有,单独属于努尔哈赤的“太祖高”,就是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这是他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的特点,这个“高”字很重要,孝慈高皇后她有“高”,就说她是高皇帝的皇后,这是皇帝的谥号。
年号。在过去没有公元纪年,那怎么来纪年呢?从殷代开始用干支纪年,譬如说甲午年,戊戌年,辛酉年,己巳年等等。干支纪年有一个缺陷,就是六十年一轮回,当代人可能只碰到一个甲午,顶多碰到两个甲午,120年,人类历史长河,中国历史长河有文字记载几千年,那若干个甲子怎么办?所以后来又想了个办法,就叫做帝王纪年,每个帝王他要有年号来纪年。那清朝皇帝年号纪年,太祖年号“天命”,太宗皇太极的年号“天聪”和“崇德”,底下就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就是我上次讲过的,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就是十二个。但是有一条,就是皇太极两个年号,先叫“天聪”,后叫“崇德”,所以清朝十二个皇帝,有十三个年号。过去把一个年号叫一朝,这样清朝十二个皇帝就出现了十三朝,所以《清宫十三朝演义》就是说的十三朝,但是年号是十三,皇帝是十二个。清朝的年号,因为康熙它是年号,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都是年号,可是我们现在就一说康熙就不是年号,就变成这个人了。严格说起来康熙是年号,玄烨是他的名字,那康熙这皇帝怎么办?严格说起来应该说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但是已经习惯了,约定俗成,一说康熙也可以代表年号,也可以代表这皇帝了。既然大家约定俗成了,也就只好这样了。
再说大行皇帝,大家看电视剧经常提到大行皇帝,怎么回事?就是这个皇帝死了,入土之前,新的皇帝还没有举行登极大典,这个时候已经死了这个皇帝怎么称呼?他死了,有个称呼叫“大行皇帝”,活着的时候,皇帝如果电视剧上出现大行皇帝,那在当时肯定是要杀头了,他正活着做皇帝,你说他死了,你当然要杀头了。所以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和大行皇帝,这些称谓在当时是绝对不可以随便叫的,是有一定规矩的,这是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湖北十郾市有一个中学生叫胡U程,他给我来封信,他说我看清史的记载,每个皇帝的谥号都有两个字,一个是“天”字,一个是“运”字,他在信上都排列出来了,很有意思,我念一下大家听一听。太祖承天广运,太宗应天兴国,这是一个例外,世祖体天隆运,圣祖合天弘运,世宗敬天昌运,高宗法天隆运,仁宗受天兴运,宣宗效天符运,文宗协天翊运,穆宗继天开运,德宗同天崇运,都带一个“天”一个“运”,就是皇太极例外,有“天”缺一个“运”字,因为当时还不太规范。为什么?天很重要,清朝很重视天,努尔哈赤年号叫 “天命”,重视天。《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共有83875个字,其中“天”字出现312次,就说明重视天,他的运气从哪儿来?他们认为从天而来,奉天承运,所以每一个皇帝谥号里面都带某天某运,这是清朝谥号的一个特点。
皇帝名讳。清朝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但是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一个阶段就是天天顺,就是天命、天聪、顺治,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这三朝名字没有避讳。努尔哈赤朝在考进士的时候,“努尔哈赤”分着写都不避讳,太宗皇太极时期,“皇太极”这三个字考试的时候,写都不用避讳。顺治的名字叫“福临”,写的时候也不避讳,但是有一条,《实录》、《玉牒》等官书出现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这个名字的时候,上面盖一个黄签,上面贴一个黄签,把它盖住,就是表示避讳的意思,字并不改。这个原因,就是清朝初期主要是满洲文化,汉化不是很深。所以不是特别严格强调皇帝名字的避讳,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康、雍、乾三朝,康熙、雍正三朝大量接触了汉族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就实行皇帝的名讳,就是牵扯到皇帝名字的时候,要避讳,读音、写字都要避讳。譬如说康熙,康熙的名字叫“玄烨”,就是这个“玄”字在康熙年间,凡是写“玄”字不可以这样写,你要考进士答卷,“玄”字这么写肯定名落孙山,怎么写呢?最后这笔讳缺,避讳不写,这一点不写,“玄”字这还比较简单,就是一个“玄”字,麻烦在哪儿呢?就是凡是带“玄”字偏旁的字,“火”字偏旁,“玉”字偏旁,“弓”字,“金”字,“氵”,“ 丝”字等等,凡是带“玄”字偏旁的字一律都要避讳,最后这一点,叫讳缺,缺这笔,如果不缺,那么您这进士肯定就考不中,这是“玄”字。玄烨还有个“烨”字怎么办,康熙名字玄烨这个“烨”,左边一个“火”字,右面一个中华的“华”字,繁体字的,写“玄”字的时候最后这笔讳缺,缺了,“烨”字最后这一笔、这一竖不能写。所以在清朝康熙和康熙以后,凡是写“玄”“烨”的时候,必须把“玄”字这点讳,把“烨”字最后这笔讳了,这叫皇帝名讳,这是康熙。那雍正呢?大家知道雍正的名字叫“胤G”,就是这个“胤”,赵匡胤这个“胤”,雍正朝“胤”字不可以这么写,康熙朝可以,雍正朝不可以,那怎么写呢?把最后那一笔讳了,最后这一笔不写,他“胤”“G”两个字,还有“G”字呢?“胤G”正式写的时候,“胤”最后这笔讳缺,“G”最后这点讳缺,不能写。这是在雍正朝,雍正朝之前的刻的书写的字都不要改,因为往前改那就没完了,就是从雍正登上皇位那天开始,“胤”“G”这两个字就要避讳了。那有人问了为什么雍正叫“胤G”,他那几个兄弟都不叫“胤”呢?允K,允祉,允_,允T,都是“允”呢?雍正时候做一个规定,这个“胤” 字只许雍正用,他几个兄弟凡是这个“胤”字都改了,都改成“允”,这不就避讳了吗,这是雍正朝。乾隆朝,乾隆的名字叫“弘历”,就是这个“弘”,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这样写的。我小时候有一个学校,叫“弘达学院”,发达的“达”,它就没这个点,我当时就不明白,这个字怎么没这个点,那时侯很小,后来大了就明白了,它把这个讳给避了,避讳,“历”字也换一个写法,这是康、雍、乾这三朝皇帝的避讳,就是缺末笔。
第三个阶段就是嘉道,嘉庆的名字叫“永琰”,道光的名字叫“绵宁”,在这个时候,乾隆做了一个规定,他按汉族的排辈,大家知道孔子的后裔不是排辈吗!孟子的后代不也排辈吗,乾隆说爱新觉罗的后代要排辈,他就给排了,从乾隆以后“永、绵、奕、载”,“溥、毓、恒、启”是后加的,凡是乾隆儿子辈都得带“永”字,孙子辈都得带“绵”字,一代一代往下推,底下问题就来了,那乾隆的儿子是“永”字辈,乾隆的继位人就是嘉庆,他的名字叫“永琰”,乾隆就考虑一个问题,这个“永”字是经常写的,经常用,那天下所有的 “永”字避讳起来这事情就比较复杂,乾隆想了个办法把这个“永”字改了,改成“J琰”,这个字不常用,避讳起来就简单一点。但是在写的时候,还要避讳末一笔,“琰”字也要换一个写法,就是比完全天下所有人都避讳的“永”字就相对来说简化了一点,这是嘉庆。道光,道光大家知道道光他是属于“绵”字辈,“永、绵、奕、载”,“绵”字辈,皇帝又说了“绵”是老百姓衣服里头必须用的字,经常用的字,那天下所有“绵”字都避讳的话,就比较复杂,说改一下,皇帝把这个字变通一下,变成一个不常用的字,音相近,“F” 这样相近。这样,天下所有的“绵”字都可以不避了,那“F”字你写的时候也不能这样写,皇帝再要做文章、出书、考试碰到这个“F”字的时候,这一点不写,这一点敬避,“”字呢,也要做一个变通,变成一横一竖,它原来是宝盖头下面一个“心”字,到这个时候,“心”字改成了一横一撇,这样来敬避一下,这是第三个时期,嘉道时期。
第四个时期,就是咸、同、光、宣,咸丰大家知道叫“奕}”,“永、绵、奕、载”,“奕}”,这个时候又简化了,皇帝的名字是两个字,奕},第一个字不避讳了,就避讳第二个字,就避讳这个“}”字,“}”字怎么避讳呢?就缺末笔,最后这一笔不写了,讳缺,叫避讳,把它缺这一笔,就写成奕}就可以了,这是比原来又简化了一点。咸丰之后就是同治,同治的名字叫载淳。我们讲了叫“永、绵、奕、载”。载淳,还是第一个字不避讳,只避讳第二个字,第二个字,载淳的“淳”跟“亨”字读那个音,换一个写法,载淳的“淳 ”这么写,这么来表示避讳。再底下就是光绪,“永、绵、奕、载”嘛,光绪是“载”字辈,光绪的载灿薪性模霸亍弊植槐芑洌捅芑渥詈笳飧鲎郑飧鲎衷趺幢芑淠兀烤褪潜芑渥詈笠槐省!翱凇弊植环饪冢庖强季偃耍冀浚3兜秸飧鲎郑绻嘈戳艘槐剩隙ㄕ饨俊⒕偃硕伎疾簧希馐枪庑鳌P常辰袖咭牵故堑谝桓鲎植槐芑洌诙鲎直芑洹!耙恰弊郑诙鲎衷趺幢芑淠兀谢淙蹦┍剩詈笳庖黄膊恍础U馐乔宄实勖直芑浞肿髡饷此母鼋锥危旱谝桓鼋锥尉褪翘焯焖痴馊植槐芑渲皇窃凇队耠骸贰妒德肌返戎匾『希厦嫣弦桓龌魄诙鍪逼诰褪强怠⒂骸⑶谋芑洹5谌鍪逼谑羌巍⒌溃囊桓鲎郑浔省5谒母鍪逼诰褪窍獭⑼⒐狻⑿实勖至礁鲎郑谝桓鲎植槐埽诙鲎秩弊詈笠槐省
皇帝的名讳在当时来说造成很多的不便,当时有人因为疏忽了,忘了避讳,有的遭到申斥,有的遭到革职,考试的,落榜,甚至有论斩之罪。但是从学术研究角度也有好处,你譬如说康熙皇帝叫“玄烨”,这个“玄”字,康熙前天命、天聪、顺治都不避讳,第一次出现避讳是康熙朝,所以先出现避讳“玄”字。这个书最早出版那就是康熙朝,不会早于康熙。你譬如说有个叫《康熙顺天府志》,那这部书是什么时候的?时间不一样,有人说是明朝的,有人说是清朝的,清朝的,还有人说是光绪的,怎么来断定这个书的时代。原因很多了,其中一个就是凡是玄烨那个“玄”都避讳,所有带“玄”字偏旁全都避讳,全书一共避讳70处,那就可以断定这个书不是明朝的书,是清朝的书。清朝的书,不是努尔哈赤时期,不是皇太极时期,也不是顺治时期,最早就是康熙时期,这是它的上限,那它的下限呢?下限也可能是光绪,因为从康熙之后,到宣统之前凡是“玄”字都必须避,都必须避讳。那这书上还有啊,它收录材料最晚的时间是康熙二十四年,这样,上限是康熙元年,下限是康熙二十四年,就大体上可以确定这一部《顺天府志》是康熙元年,到康熙二十四年之间的书,是康熙朝的《顺天府志》,如果没有这个名讳,皇帝的名讳这个书的时间断代上就会有更多的困难,所以学者们利用皇帝的名讳来有助于学术研究。另外对历史的了解很有用,譬如说皇宫的后门,明朝叫做“玄武门”,“玄”字和康熙玄烨的“玄”犯了避讳,所以康熙朝就改成神武门,我们现在都知道,故宫的后门是神武门,是康熙时候改的。譬如说北京现在有个叫做广安门,明朝没有,明朝叫广宁门,道光皇帝名字叫绵宁,这个“宁”字犯了道光皇帝名讳了,所以道光朝改“广宁门”为“广安门”,那就可以断定“广宁门”改“广安门”,时间应当在道光朝。
12、宣统皇帝 溥仪一生几经波折,他是醇亲王载沣之子,却被慈禧皇太后立为皇太子,在光绪帝逝后即了帝位。他在位3年间,由载沣任摄政王。载沣摄政期间,在政治上罢免袁世凯,成立皇族内阁,继续加强满族贵族的统治;经济上,通过买办盛宣怀大借外债,以挽救清王朝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但终究挽救不了清王朝覆灭的命运。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声中,由隆裕皇太后主持召开了御前会议,最后于日宣布宣统帝退位。此后,溥仪除1917年在张勋导演的复辟活动中当了13天的短命皇帝之外,大部分时间是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紫禁城内,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时期,他学习“四书”、“五经”,还请了外籍教师庄士敦讲授英文。1924年,冯玉祥利用直、奉军阀混战之机,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将溥仪赶出了皇宫。溥仪出宫后先居住醇亲王府,后在天津张园度过了长达8年的寓公生活。这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由于随侍左右的清朝遗老、遗少的影响,溥仪逐渐滋生了对国民政府的刻骨仇恨,时刻梦想着复辟大清王朝,并为达到这一目的积极进行准备。1932年溥仪在日本侵略势力扶持下逃往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抗战胜利后,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后移送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在管理所人员的教育帮助下,溥仪对自已过去所犯的罪行有了反省和认识。他通过学习和改造,完成了从皇帝到公民的转变。1959年被中央人民政府首批特赦释放。1964年,溥仪在痛悔自己半生罪恶之余,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长篇纪传作品《我的前半生》,出版后得到了广泛好评。同年,出席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并当选为政协委员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广泛使用应该是在明代,明太祖于加强中央集权不遗余力,自然少不了这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的气势。太祖以为自己的统治出至天意,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明代礼仪明文规定,亲王,群臣上表笺,都得有“皇天眷命,统驭万方”,“承天受命,君师宇内”等字样,节日朝贺须用“奉天永昌”,皇帝郊祀称自己为“嗣天子臣”,其使用的音乐头一句就是“荷蒙天地兮,君主华夷。” 皇帝结婚的纳采制词首句也是“朕承天序”,皇帝的宝玺则有皇帝奉天之宝,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等等。而对于民间的祭拜天地行为严加管制。明会典卷165“亵渎神明”条目规定,如果民间私下告天拜斗,则为亵渎神明,须杖70。清承明制,其诏书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中间诏示内容,最后一般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结尾。诏书以外,清代还有制辞(即制书)其开头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云云。到了1912年,随着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也终于终结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王妃皇后,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与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   有的学者认为,后金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由于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份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但1937年之前康德伪皇帝在伪满洲国最后一次整体的修缮了家族谱系,所有宗室、觉罗都罗列其上,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后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根据原先存留下来的碟谱和东北辽中新民地区的情况又由家族族长带领修缮了谱系,《爱新觉罗宗谱密雅纳支》每十年系统修订一次,已经成为定规。经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批准,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恢复了家庙,每年的阴历五月十三举行家族内祭祀。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  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肇",有的为"罗"等等。  爱新觉罗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当中,有一位最有才华的人物,名叫爱新觉罗恒强,据说是宗室里面最出色的一位青年代表人物,只是详细资料不详,是怡亲王之后,汉名叫吕强,此姓的由来据说是按皇宫的宫去掉了帽子而为吕而来!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皇帝陵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