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康熙怒斥群臣缅怀汤若望 当时对群臣说了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 你都不知道的事怎么能说别人不对的意思

慈禧平生最痛恨的一句话……
辽阔的明帝国中,大明门是唯一用国号命名的门,可谓“国门”,是皇朝正统所系。“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这副对联用来形容大明门,将皇帝、皇宫、皇朝、皇权推高到了极致。
承天门(天安门)作为皇城正门的时间并不长。乾隆中期以前的大约三个世纪里,皇城的正门,是承天门以南的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称中华门)。清朝入关以后,立即将大明门的牌匾摘下,翻过来刻上“大清门”。相比之下,承天门改名天安门就毫不急切,直到顺治八年(1651年)才下诏。据说民国初年改大清门为中华门时,把门匾摘下,本想翻过来接着用,一看却被清朝抢了先。于是只好另找一块门额,刻上“中华门”三个大字。
大明门是明代唯一用国号命名的“国门”,后更名为“大清门”“中华门”
大明门(大清门)的重要,还可以从其门联看出。这副门联是著名学者解缙写的。解缙(1369—1415年),江西吉水人,洪武进士,是个大才子、大学问家。永乐帝登极,受到重用,参与机务,任翰林学士、大学士,主持修纂《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他的故事后面还要讲,这里特别介绍他为大明门作的一副门联——
上联是:日月光天德;
下联是:山河壮帝居。
这副对联自然是歌颂皇帝、皇宫、皇朝和皇权的,但就文学层面来说,的确是一副气势磅礴、石破天惊的对联。因为:
其一,大气磅礴。仰望乾天的太阳与月亮,俯视坤地的山峦与江河,立地顶天,气贯寰宇,宏伟博大,无以复加。
其二,语言通俗。苍天对大地,日月对江河,天德对帝居,自然对社会,上下联,五双字,语言朴实,没用典故,简明晓畅,妇孺都懂。
其三,意境高远。日月之明光,山河之壮美,都为衬托大明而存在,将“天德”与“帝居”,扩充到天日之崇高,川流之长远。
然而,《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幅对联将皇帝、皇宫、皇朝、皇权推高到极致。
大明门虽然重要,但规制不高:和承天门(天安门)相比,没有城台,没有重檐,只开三门,平时闭而不开。之所以如此,大概是考虑到大明门居于承天门与正阳门之间,相邻两门,十分高大,中间门低,两边门高——缓和节奏,错落有致,南北平衡,总体和谐。1959年,中华门被拆除,“国门”记忆,日渐尘封。
在几百年前,国门是地位和荣耀的象征,是天朝正统所系,不仅为万民仰望,而且引发过激烈的斗争。下面我讲三个同大明门(大清门)有关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明嘉靖帝即位时,围绕通行大明门的礼仪,发生了震动朝野的“大礼议”。明正德帝死后无子,按“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制,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位。朱厚熜是兴献王的儿子,要从湖北安陆(今钟祥)来北京即位,年方十五。礼部按太子即位礼仪,请朱厚熜从东安门进皇城。他说:“皇兄遗诏里是说让我即位当皇帝的,礼部这么说算怎么回事!”他的车驾到城外,就是不进城。礼部没有办法,最后是由大明中门进入,到皇宫登极,年号为嘉靖,就是嘉靖皇帝。
第二个故事。当时,嘉靖帝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还健在。朱厚熜年纪小,又孝顺,对群臣说:“至亲莫若父母。”他的母亲也来京到了通州。礼部奏请“圣母至京,宜由东安门入”。走东安门入皇城?嘉靖帝不准;再议由大明门左侧门入,又不从;最后皇帝断然下旨:走大明门正中的门!正僵持着,嘉靖帝的母亲很生气,闹起脾气,拒不入京。嘉靖帝听了,痛哭不止,提出不想当皇帝了,要“奉母归”——母子都回湖北老家去!大臣们吓坏了,最后决定妥协一步:按照嘉靖皇帝的意思办。嘉靖帝的母亲这才从通州启程,由大明门正中门进入皇城,再进入宫城,同当了皇帝的儿子团聚。(《明史记事本末·大礼议》)
第三个故事。清朝在大清门也有故事。清朝后妃和明朝一样,只有皇后大婚时允许走大清门,其他妃嫔只许走紫禁城的后门——玄武门(康熙时改神武门)。相传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和婆母慈禧太后斗气,曾脱口而出说:“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言外之意——您不配!这句话如果属实,一定会深深刺痛慈禧太后的心。后来慈禧太后逼死儿媳,或许这句话埋下了一个祸根。
进入午门,就进入了紫禁城。
紫禁城占地72万余平方米,城墙高
10米,四隅有角楼,城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除午门外,紫禁城还有三座城门——东华门主要供二品以上(部级以上)官员出入,皇帝遗体出殡时也经过此门;西华门主要供帝后到西苑、西郊各园时出入;北面的玄武门(神武门)主要供帝后到景山、皇后祭先蚕,以及宫中其他人日常出入,清朝每三年一次挑选的秀女也走此门。
午门,坐北朝南,左右城墙向前伸出,平面呈“凹”字形。在高台之上,建有五座门楼——中为正楼,九间,重檐;东西各耸立阙阁两座,互相对应。正楼如凤身,阙阁如凤翅,像凤凰展翅,雄姿壮丽,所以叫五凤楼。
午门正楼形如凤身,阙阁形如凤翅,因此也叫五凤楼
&午门的功能是多元的,譬如:
(1)出入&
午门共有五个门洞,正面开有三个门洞。正面当中的正门,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后在大婚入宫时可以走一次。殿试考中鼎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出来时也可以走一次。其他如亲王、宰相,妃嫔、公主,皇子、皇孙,达官、显宦,都没有这种待遇,只能走两个侧门。其他文武官员,只能走两掖门——两掖门开于两侧的基座,从正面看不见,但从背面可以看见。就是说,故宫午门的门洞,正面看是三个,背面看是五个。大家参观故宫时,可以从正面和背面注意观察一下。午门两侧掖门,平时不开,只有在大朝的日子才开——文官走东掖门、武官走西掖门。
(2)政务&
明朝参加御门听政的官员,每日五更前在午门前集合,其他官员每月逢五日在午门前坐班;午门前、端门北的两侧朝房,有六部、六科官员在里面办公或值班。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多在午门前进行。
(3)礼仪&
朝廷重大贺礼,官员们要在午门望阙朝拜。遇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以及元旦(春节)、冬至、万寿(皇帝生日)、大婚等重大节日,都要在午门陈设卤簿仪仗。清代规定每年十月朔日(初一),在午门举行颁发历书仪式,称为“颁朔礼”;明清两代重大战争告捷,在午门举行“献俘礼”。
(4)外事&
朝鲜、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琉球等使臣进贡,礼品由礼部官员,在午门前呈送给皇帝;皇帝给使臣的赏赐,也在午门前领受。事毕,使臣门还可以观瞻午门,以领略皇朝的天威。
(5)防御&
门,本来就有防御的功能。午门除一般防御功能之外,还有防御水患的作用,如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六月、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闰六月,北京大雨水,午门前水深一尺多,于是关上午门,防止积水漫入宫中。
(6)其他&
午门城楼兼做仓库,如清代用于储藏《满文大藏经》的木刻经板等。临时活动,如清初汤若望与杨光先就天文历法争持不下,诏令二人在午门前进行日影观测,由大学士、尚书等验看。午门前有时还是重要的皇家和民间的节庆娱乐场所。我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元宵节的故事。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午门外扎“鳌山万岁灯”,与民同乐。这里我解释一下: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李白《猛虎行》诗曰:“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鳌山灯,古代元宵节一种巨大的灯景,就是把彩灯堆叠成一座山,像传说中巨鳌的形状,所以叫鳌山灯。永乐时的“鳌山万岁灯”,就是将成千上万盏彩灯,堆叠成山形,高十余层,形状像鳌山,用红、黄、蓝、白、绿、紫、青等各种彩色,结扎成灯,五彩缤纷,万众观看,眼花缭乱。
除鳌山灯之外,还有音乐歌舞。午门前,数百伶官奏乐,百艺群工演出,气氛热烈,喧闹异常。到二更时,永乐帝乘坐小轿,由乾清宫出来,到午门观鳌山灯,皇后、妃嫔、太监及大臣们随后,这时笙歌高奏,伎舞翩跹,灯火通明,花炮齐放,观灯活动达到高潮。尔后,皇帝回宫,市民百姓,犹如潮水,四面八方,拥向午门,观看鳌山灯火,共度元宵佳节。
据《皇明通纪》记载:“永乐十年(1412年)正月元宵,上赐百官宴,听臣民赴午门外,观鳌山三日。自是岁以为常。”就是说,从永乐十年开始,京城居民,元宵佳节,到午门前,观看灯火,连续三天。但到清朝,老百姓是不能到午门观灯的。灯节是北京城一年中的热闹节日,市民百姓,架松棚,缀彩缦,悬彩灯,放爆竹,放灯十昼夜。如今北京东城区“灯市口”,是市民买灯、观灯的场所。灯市口的地名,就是由元宵节的灯市而来。
第二个是端午节的故事。明朝人陆容记载:端午日,皇帝在午门外宴请百官,御赐食物粽子等糕点,还象征性地赐两杯酒。吃完粽子、喝完酒之后,品级低的官员退出,级别较高的文武大臣要陪驾去万岁山(俗称煤山),即景山,观看武臣射柳。观完射柳,皇帝还要陪母后到西苑(今中南海、北海),游览内湖,观看龙船,燃放爆竹。后来皇帝下令禁放花炮。正德帝开始罢百官端午宴会。嘉靖后期起,端午节的午门赐宴,就被取消了。
戏曲小说里,经常有“推出午门斩首”的故事。其实,在北京故宫,既没有在午门斩首的记载,也没有在午门斩首的事实,只有朝廷官员在午门被“杖毙”,也就是遭廷杖打死的记载。
据记载:明代先后廷杖大臣500多人次,死者甚众。最严重的是正德和嘉靖两朝。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正德朝。明朝第十任皇帝、正德帝朱厚照,两岁就做皇太子,十五岁继承皇位,在位十六年,三十一岁死。正德帝行为怪异,很不安分,喜欢游猎,离宫索居,堪称皇帝中的一“怪”。当时,西北有战事,他要御驾亲征,大臣们鉴于“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的惨痛教训,坚决反对。他执意孤行,亲自出征,得胜回朝,下诏加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他曾微服出巡,到居庸关,守关官员“闭关拒命”,他扫兴而回。于是,他又派亲信去守居庸关,然后深夜微服出关,终于得手。他往西北到过大同、榆林、绥德等地,往江南到过南京、镇江一带。时间少则几个月,最长达一年之久。朝廷没有了皇帝,皇帝的车驾也没有GPS定位,连内阁大学士都不知道皇帝到哪里去了。
正德帝朱厚照很不安分,离宫索居,堪称皇帝中的一“怪”
正德帝的出巡与荒唐,受到官员的谏阻。皇帝动怒,就对谏阻官员实行廷杖。正德二年(1507年)闰正月,廷杖言官艾洪等二十一人于阙下。二月,又廷杖御史王良臣等于午门。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正德帝又要出外巡游,大臣们集体阻谏,导致了一场君臣之间的激烈冲突。为了劝阻皇帝南巡,舒芬等谏议,遭到廷杖。
舒芬,江西进贤(今属南昌市)人,他有骨气,敢说话,“神玉立,负气峻厉,端居竟日无倦容”。舒芬等107人,上疏谏止正德帝外出巡游。正德皇帝震怒,命舒芬等“跪阙下五日,期满复杖之三十”。
舒芬等列队跪在午门外,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连续五天跪在午门之前。堂堂大明状元,罚跪在午门前,连续五日,成何体统!皇帝对大臣们的谏言置之不理。有一名官员名叫张英,见皇帝不理不睬,便“自刃以谏”,就是以自杀的方式,使皇帝接受大臣们的建议。幸亏在场的卫士眼疾手快,上前夺下了他手中的刀,张英才得以不死。正德皇帝仍然我行我素,对大臣们的谏阻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于是内阁大学士集体辞职。正德帝克制忍耐,对他们“温旨慰留”;他们也给皇帝一个面子,勉强答应继续留任。后来事情闹大,正德皇帝大发淫威,他下令对罚跪的舒芬等107名官员,在午门前实行廷杖。后来又增加了锦衣卫监狱的黄巩等39人,这样共有146人受廷杖,阙下杖死者11人。那位张英虽自杀未遂,最后却被正德帝“杖杀”了。舒芬受杖后,伤势很重,被抬到翰林院的院里。翰林院掌院学士(一把手)怕得罪上司,“命摽(bi&o)出之”,就是把他架出去!舒芬说:“吾官此,即死此耳!”他被贬官福建,裹着创伤,离京上路。
舒芬在廷杖中捡了一条命,熬到了嘉靖皇帝即位。“世宗即位,召复故官。”回了北京的舒芬不改诤臣气节,他会同杨慎等,为“大礼议”谏言,跪伏左顺门哭谏,又遭到嘉靖帝的廷杖,还被罚俸三月。不久母丧归里,病死于家,年四十四。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嘉靖朝。嘉靖三年(1524年),群臣争“大礼议”,又发生午门前大廷杖的悲剧。“大礼议”是怎么回事?明正德帝死后,他没有儿子,“兄终弟及”,堂弟朱厚熜(cōng)由藩王府入继帝位。朱厚熜家在湖北安陆(今钟祥),父亲是兴献王祐杬(已故)。他千里迢迢来京继位,登极时15岁,年号嘉靖。
嘉靖帝一登皇位,就发生了争议新皇帝生父尊号的事件,史书上叫作“大礼议”之争。争议的焦点是:明孝宗朱祐樘是厚熜的过继父亲,祐杬则是他的生身父亲,如何上尊号?大臣张璁等迎合帝意,议尊祐杬为皇考,孝宗(正德帝之父)为皇伯父。杨廷和等认为不合礼法,主张称孝宗为皇考,兴献王为皇叔父。这场争论,长达三年。嘉靖帝于嘉靖三年(1524年)追尊兴献王为皇考恭穆献皇帝。丰熙等反对的大臣200余人,在左顺门外跪伏高呼。皇帝派太监宣谕退下,从早到午,硬是不退。皇帝下令抓8人震慑一下。其他大臣,非但不退,反而大哭,声震阙廷。嘉靖帝大怒,命廷杖丰熙等五品以下官员134人,致死17人。受杖者裹疮吮血,痛苦嚎叫,填满牢狱,凄苦万状。朝廷官员因谏言遭到廷杖,《明史·刑法志》说:“公卿之辱,前此未有。”后到清朝,取消了对大臣的廷杖。
正德帝和嘉靖帝两个廷杖的故事,表面看来,直接胜利者是正德帝和嘉靖帝,但其最后失败者也是正德帝和嘉靖帝——正德帝拒谏巡游而在游幸时舟覆落水;嘉靖帝由胜而骄,祈求长生,悲剧而终。所以,最后的胜利者,不是昏君,不是荒淫,而是历史,是正义。
&&&&&&&&&&&&&&&&&&&&&&&&&&&&&&&&&&&&&&&&&&&&&&&&
——选自阎崇年《大故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慈禧平生最痛恨的一句话……
慈禧平生最痛恨的一句话……
辽阔的明帝国中,大明门是唯一用国号命名的门,可谓“国门”,是皇朝正统所系。“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这副对联用来形容大明门,将皇帝、皇宫、皇朝、皇权推高到了极致。
承天门(天安门)作为皇城正门的时间并不长。乾隆中期以前的大约三个世纪里,皇城的正门,是承天门以南的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称中华门)。清朝入关以后,立即将大明门的牌匾摘下,翻过来刻上“大清门”。相比之下,承天门改名天安门就毫不急切,直到顺治八年(1651年)才下诏。据说民国初年改大清门为中华门时,把门匾摘下,本想翻过来接着用,一看却被清朝抢了先。于是只好另找一块门额,刻上“中华门”三个大字。
大明门是明代唯一用国号命名的“国门”,后更名为“大清门”“中华门”
大明门(大清门)的重要,还可以从其门联看出。这副门联是著名学者解缙写的。解缙(1369—1415年),江西吉水人,洪武进士,是个大才子、大学问家。永乐帝登极,受到重用,参与机务,任翰林学士、大学士,主持修纂《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他的故事后面还要讲,这里特别介绍他为大明门作的一副门联——
上联是:日月光天德;
下联是:山河壮帝居。
这副对联自然是歌颂皇帝、皇宫、皇朝和皇权的,但就文学层面来说,的确是一副气势磅礴、石破天惊的对联。因为:
其一,大气磅礴。仰望乾天的太阳与月亮,俯视坤地的山峦与江河,立地顶天,气贯寰宇,宏伟博大,无以复加。
其二,语言通俗。苍天对大地,日月对江河,天德对帝居,自然对社会,上下联,五双字,语言朴实,没用典故,简明晓畅,妇孺都懂。
其三,意境高远。日月之明光,山河之壮美,都为衬托大明而存在,将“天德”与“帝居”,扩充到天日之崇高,川流之长远。
然而,《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幅对联将皇帝、皇宫、皇朝、皇权推高到极致。
大明门虽然重要,但规制不高:和承天门(天安门)相比,没有城台,没有重檐,只开三门,平时闭而不开。之所以如此,大概是考虑到大明门居于承天门与正阳门之间,相邻两门,十分高大,中间门低,两边门高——缓和节奏,错落有致,南北平衡,总体和谐。1959年,中华门被拆除,“国门”记忆,日渐尘封。
在几百年前,国门是地位和荣耀的象征,是天朝正统所系,不仅为万民仰望,而且引发过激烈的斗争。下面我讲三个同大明门(大清门)有关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明嘉靖帝即位时,围绕通行大明门的礼仪,发生了震动朝野的“大礼议”。明正德帝死后无子,按“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制,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位。朱厚熜是兴献王的儿子,要从湖北安陆(今钟祥)来北京即位,年方十五。礼部按太子即位礼仪,请朱厚熜从东安门进皇城。他说:“皇兄遗诏里是说让我即位当皇帝的,礼部这么说算怎么回事!”他的车驾到城外,就是不进城。礼部没有办法,最后是由大明中门进入,到皇宫登极,年号为嘉靖,就是嘉靖皇帝。
第二个故事。当时,嘉靖帝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还健在。朱厚熜年纪小,又孝顺,对群臣说:“至亲莫若父母。”他的母亲也来京到了通州。礼部奏请“圣母至京,宜由东安门入”。走东安门入皇城?嘉靖帝不准;再议由大明门左侧门入,又不从;最后皇帝断然下旨:走大明门正中的门!正僵持着,嘉靖帝的母亲很生气,闹起脾气,拒不入京。嘉靖帝听了,痛哭不止,提出不想当皇帝了,要“奉母归”——母子都回湖北老家去!大臣们吓坏了,最后决定妥协一步:按照嘉靖皇帝的意思办。嘉靖帝的母亲这才从通州启程,由大明门正中门进入皇城,再进入宫城,同当了皇帝的儿子团聚。(《明史记事本末·大礼议》)
第三个故事。清朝在大清门也有故事。清朝后妃和明朝一样,只有皇后大婚时允许走大清门,其他妃嫔只许走紫禁城的后门——玄武门(康熙时改神武门)。相传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和婆母慈禧太后斗气,曾脱口而出说:“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言外之意——您不配!这句话如果属实,一定会深深刺痛慈禧太后的心。后来慈禧太后逼死儿媳,或许这句话埋下了一个祸根。
进入午门,就进入了紫禁城。
紫禁城占地72万余平方米,城墙高
10米,四隅有角楼,城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除午门外,紫禁城还有三座城门——东华门主要供二品以上(部级以上)官员出入,皇帝遗体出殡时也经过此门;西华门主要供帝后到西苑、西郊各园时出入;北面的玄武门(神武门)主要供帝后到景山、皇后祭先蚕,以及宫中其他人日常出入,清朝每三年一次挑选的秀女也走此门。
午门,坐北朝南,左右城墙向前伸出,平面呈“凹”字形。在高台之上,建有五座门楼——中为正楼,九间,重檐;东西各耸立阙阁两座,互相对应。正楼如凤身,阙阁如凤翅,像凤凰展翅,雄姿壮丽,所以叫五凤楼。
午门正楼形如凤身,阙阁形如凤翅,因此也叫五凤楼
&午门的功能是多元的,譬如:
(1)出入&
午门共有五个门洞,正面开有三个门洞。正面当中的正门,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后在大婚入宫时可以走一次。殿试考中鼎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出来时也可以走一次。其他如亲王、宰相,妃嫔、公主,皇子、皇孙,达官、显宦,都没有这种待遇,只能走两个侧门。其他文武官员,只能走两掖门——两掖门开于两侧的基座,从正面看不见,但从背面可以看见。就是说,故宫午门的门洞,正面看是三个,背面看是五个。大家参观故宫时,可以从正面和背面注意观察一下。午门两侧掖门,平时不开,只有在大朝的日子才开——文官走东掖门、武官走西掖门。
(2)政务&
明朝参加御门听政的官员,每日五更前在午门前集合,其他官员每月逢五日在午门前坐班;午门前、端门北的两侧朝房,有六部、六科官员在里面办公或值班。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多在午门前进行。
(3)礼仪&
朝廷重大贺礼,官员们要在午门望阙朝拜。遇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以及元旦(春节)、冬至、万寿(皇帝生日)、大婚等重大节日,都要在午门陈设卤簿仪仗。清代规定每年十月朔日(初一),在午门举行颁发历书仪式,称为“颁朔礼”;明清两代重大战争告捷,在午门举行“献俘礼”。
(4)外事&
朝鲜、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琉球等使臣进贡,礼品由礼部官员,在午门前呈送给皇帝;皇帝给使臣的赏赐,也在午门前领受。事毕,使臣门还可以观瞻午门,以领略皇朝的天威。
(5)防御&
门,本来就有防御的功能。午门除一般防御功能之外,还有防御水患的作用,如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六月、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闰六月,北京大雨水,午门前水深一尺多,于是关上午门,防止积水漫入宫中。
(6)其他&
午门城楼兼做仓库,如清代用于储藏《满文大藏经》的木刻经板等。临时活动,如清初汤若望与杨光先就天文历法争持不下,诏令二人在午门前进行日影观测,由大学士、尚书等验看。午门前有时还是重要的皇家和民间的节庆娱乐场所。我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元宵节的故事。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午门外扎“鳌山万岁灯”,与民同乐。这里我解释一下: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李白《猛虎行》诗曰:“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鳌山灯,古代元宵节一种巨大的灯景,就是把彩灯堆叠成一座山,像传说中巨鳌的形状,所以叫鳌山灯。永乐时的“鳌山万岁灯”,就是将成千上万盏彩灯,堆叠成山形,高十余层,形状像鳌山,用红、黄、蓝、白、绿、紫、青等各种彩色,结扎成灯,五彩缤纷,万众观看,眼花缭乱。
除鳌山灯之外,还有音乐歌舞。午门前,数百伶官奏乐,百艺群工演出,气氛热烈,喧闹异常。到二更时,永乐帝乘坐小轿,由乾清宫出来,到午门观鳌山灯,皇后、妃嫔、太监及大臣们随后,这时笙歌高奏,伎舞翩跹,灯火通明,花炮齐放,观灯活动达到高潮。尔后,皇帝回宫,市民百姓,犹如潮水,四面八方,拥向午门,观看鳌山灯火,共度元宵佳节。
据《皇明通纪》记载:“永乐十年(1412年)正月元宵,上赐百官宴,听臣民赴午门外,观鳌山三日。自是岁以为常。”就是说,从永乐十年开始,京城居民,元宵佳节,到午门前,观看灯火,连续三天。但到清朝,老百姓是不能到午门观灯的。灯节是北京城一年中的热闹节日,市民百姓,架松棚,缀彩缦,悬彩灯,放爆竹,放灯十昼夜。如今北京东城区“灯市口”,是市民买灯、观灯的场所。灯市口的地名,就是由元宵节的灯市而来。
第二个是端午节的故事。明朝人陆容记载:端午日,皇帝在午门外宴请百官,御赐食物粽子等糕点,还象征性地赐两杯酒。吃完粽子、喝完酒之后,品级低的官员退出,级别较高的文武大臣要陪驾去万岁山(俗称煤山),即景山,观看武臣射柳。观完射柳,皇帝还要陪母后到西苑(今中南海、北海),游览内湖,观看龙船,燃放爆竹。后来皇帝下令禁放花炮。正德帝开始罢百官端午宴会。嘉靖后期起,端午节的午门赐宴,就被取消了。
戏曲小说里,经常有“推出午门斩首”的故事。其实,在北京故宫,既没有在午门斩首的记载,也没有在午门斩首的事实,只有朝廷官员在午门被“杖毙”,也就是遭廷杖打死的记载。
据记载:明代先后廷杖大臣500多人次,死者甚众。最严重的是正德和嘉靖两朝。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正德朝。明朝第十任皇帝、正德帝朱厚照,两岁就做皇太子,十五岁继承皇位,在位十六年,三十一岁死。正德帝行为怪异,很不安分,喜欢游猎,离宫索居,堪称皇帝中的一“怪”。当时,西北有战事,他要御驾亲征,大臣们鉴于“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的惨痛教训,坚决反对。他执意孤行,亲自出征,得胜回朝,下诏加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他曾微服出巡,到居庸关,守关官员“闭关拒命”,他扫兴而回。于是,他又派亲信去守居庸关,然后深夜微服出关,终于得手。他往西北到过大同、榆林、绥德等地,往江南到过南京、镇江一带。时间少则几个月,最长达一年之久。朝廷没有了皇帝,皇帝的车驾也没有GPS定位,连内阁大学士都不知道皇帝到哪里去了。
正德帝朱厚照很不安分,离宫索居,堪称皇帝中的一“怪”
正德帝的出巡与荒唐,受到官员的谏阻。皇帝动怒,就对谏阻官员实行廷杖。正德二年(1507年)闰正月,廷杖言官艾洪等二十一人于阙下。二月,又廷杖御史王良臣等于午门。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正德帝又要出外巡游,大臣们集体阻谏,导致了一场君臣之间的激烈冲突。为了劝阻皇帝南巡,舒芬等谏议,遭到廷杖。
舒芬,江西进贤(今属南昌市)人,他有骨气,敢说话,“神玉立,负气峻厉,端居竟日无倦容”。舒芬等107人,上疏谏止正德帝外出巡游。正德皇帝震怒,命舒芬等“跪阙下五日,期满复杖之三十”。
舒芬等列队跪在午门外,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连续五天跪在午门之前。堂堂大明状元,罚跪在午门前,连续五日,成何体统!皇帝对大臣们的谏言置之不理。有一名官员名叫张英,见皇帝不理不睬,便“自刃以谏”,就是以自杀的方式,使皇帝接受大臣们的建议。幸亏在场的卫士眼疾手快,上前夺下了他手中的刀,张英才得以不死。正德皇帝仍然我行我素,对大臣们的谏阻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于是内阁大学士集体辞职。正德帝克制忍耐,对他们“温旨慰留”;他们也给皇帝一个面子,勉强答应继续留任。后来事情闹大,正德皇帝大发淫威,他下令对罚跪的舒芬等107名官员,在午门前实行廷杖。后来又增加了锦衣卫监狱的黄巩等39人,这样共有146人受廷杖,阙下杖死者11人。那位张英虽自杀未遂,最后却被正德帝“杖杀”了。舒芬受杖后,伤势很重,被抬到翰林院的院里。翰林院掌院学士(一把手)怕得罪上司,“命摽(bi&o)出之”,就是把他架出去!舒芬说:“吾官此,即死此耳!”他被贬官福建,裹着创伤,离京上路。
舒芬在廷杖中捡了一条命,熬到了嘉靖皇帝即位。“世宗即位,召复故官。”回了北京的舒芬不改诤臣气节,他会同杨慎等,为“大礼议”谏言,跪伏左顺门哭谏,又遭到嘉靖帝的廷杖,还被罚俸三月。不久母丧归里,病死于家,年四十四。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嘉靖朝。嘉靖三年(1524年),群臣争“大礼议”,又发生午门前大廷杖的悲剧。“大礼议”是怎么回事?明正德帝死后,他没有儿子,“兄终弟及”,堂弟朱厚熜(cōng)由藩王府入继帝位。朱厚熜家在湖北安陆(今钟祥),父亲是兴献王祐杬(已故)。他千里迢迢来京继位,登极时15岁,年号嘉靖。
嘉靖帝一登皇位,就发生了争议新皇帝生父尊号的事件,史书上叫作“大礼议”之争。争议的焦点是:明孝宗朱祐樘是厚熜的过继父亲,祐杬则是他的生身父亲,如何上尊号?大臣张璁等迎合帝意,议尊祐杬为皇考,孝宗(正德帝之父)为皇伯父。杨廷和等认为不合礼法,主张称孝宗为皇考,兴献王为皇叔父。这场争论,长达三年。嘉靖帝于嘉靖三年(1524年)追尊兴献王为皇考恭穆献皇帝。丰熙等反对的大臣200余人,在左顺门外跪伏高呼。皇帝派太监宣谕退下,从早到午,硬是不退。皇帝下令抓8人震慑一下。其他大臣,非但不退,反而大哭,声震阙廷。嘉靖帝大怒,命廷杖丰熙等五品以下官员134人,致死17人。受杖者裹疮吮血,痛苦嚎叫,填满牢狱,凄苦万状。朝廷官员因谏言遭到廷杖,《明史·刑法志》说:“公卿之辱,前此未有。”后到清朝,取消了对大臣的廷杖。
正德帝和嘉靖帝两个廷杖的故事,表面看来,直接胜利者是正德帝和嘉靖帝,但其最后失败者也是正德帝和嘉靖帝——正德帝拒谏巡游而在游幸时舟覆落水;嘉靖帝由胜而骄,祈求长生,悲剧而终。所以,最后的胜利者,不是昏君,不是荒淫,而是历史,是正义。
&&&&&&&&&&&&&&&&&&&&&&&&&&&&&&&&&&&&&&&&&&&&&&&&
——选自阎崇年《大故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熙训斥群臣第几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