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国古代避邪宝物使用的避邪物

&&&&&&&&&&&&&&&&
三岛的制纸、今治的毛巾产业都是从昔日的铜精炼、和纸、绵织物发展而来 的。此外,砥部烧(陶器)、伊予絣(丝绸)、菊间瓦等传统工艺也流传至 今。爱媛县的蜜桔栽培名列第一,南予地区的珍珠养殖在日本也有一定的影 响。地理与气候  爱媛县北部有高绳半岛,其东侧有新居滨、今治平原。西侧有松山平原。 濑户内海内有防予、芸予两岛诸岛。西端有细长突出的佐田岬半岛。气候为 濑户内式气候,温暖少雨。观光与民俗  松山市的道后温泉传说是景行、齐明、天智天皇、圣德太子洗浴过的地 方,作为古老的温泉,享有很高的威望。在松山古城附近的街市上有二百余 座诗碑。北部的濑户内海国立公园有著名的多岛海风光。大三岛的大山祇神 社里收集有日本全国 80%以上的武具文物。足摺宇和海国立公园的海岸线和 溪谷、石鎚国定公园的山岳宗教信仰山石鎚山和面河溪都是有名的观光地。 宇和岛市的和灵神社大祭以及南予地区的祭祀都离不开舞“牛鬼”。所 谓牛鬼,颜面为鬼,身体为牛,脖长约三米左右,全身覆盖红色的长毛,要 三十多个人才能舞动它的长脖子。和灵神社大祭为祈祷渔业丰收的祭典,除 了舞牛鬼以外,还有神舆彩车海上游行等活动。另外宇和岛每年都要举办斗牛大会,吸引许多人前往观战。  松山市兴居岛的船舞、北条市鹿岛的练桨舞,起源于古时伊予水军凯旋 时,当地民众跳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刚勇强悍。除此以外,还有新居滨祭、 大山祇神社的单人相扑,五十崎町的风筝比赛等等。高知县县徽:将高知的三个日文假名“■”和“■■”图形化。旧国名:士佐。 县名由来:被神镜川和江口川挟制的城下町河内,为避开与水灾有缘的“河”字,取名高知,后成为县名。  县花:山桃花。县树:杉。县鸟:八色鸟。面积:7107 平方公里(日本 全国第 17 位)。人口:839800 人(日本全国第 42 位)。人口密度:118 人(日本全国第 44 位)。人口增长率:1%(日本全国第 40 位)。市町村数:9 市 25 町 19 村。县厅所在地:高知市(312253 人)。明治维新的原动力  高知县位于四国南部,面对太平洋。北部连绵不断的四国山地将高知县 与其他县分隔开来。因此,古时候与佐渡、隐岐同为流放之地。使士佐扬名 的是纪贯之的《士佐日记》。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以朱子学为基础的南学就是一例。近代中期出身士佐的学者贺茂真渊的国学 在日本广为流传,使尊王思想有了发展,成为推翻幕府统治的指导思想。日 本幕府末期,士佐还先后涌现出诸如坂本龙马、后藤象二郎、中岡慎太郎、 板垣退助等著名维新人士。  高知县的平原地区有许多塑料大棚,当地气候温暖,利用这一优势,大 力推广蔬菜栽培。特别是茄子、柿子椒的生产居日本第一、二位。大部分销 往关西、关东地区。  士佐名产鲣鱼的产量年年减少。为此,该县近年大力发展面向南太平洋、 印度洋的鲣鱼、金枪鱼捕获业。产量为日本之首。自古以来士佐的鲣鱼干就  是闻名日本的土特产。地理与气候  连结东西的四国山地一直延伸至海洋。除高知、中村平原以外,高知县 大部分为山地。东有室户岬。西有足摺山。中央地区有士佐湾。高知县为太 平洋岸气候。受黑潮的影响,冬季仍很温暖。但北部山区冬季比较寒冷。夏 季台风较多。是日本有数的多雨县之一。观光与民俗  从足摺岬、室户岬可眺望太平洋。到处是茂密的亚热带植物,一派南国 风光。足摺岬位于足摺宇和海国立公园的中心位置。从那里的龙串可以观赏 造礁珊瑚。西部有美丽的沉降海岸。有发达的海岸段丘的室户岬被指定为室 户阿南海岸国定公园。高知市内有高知城和桂浜。西部的中村市是由一位名 叫一条教房的人模仿京都,在中世纪建造的小城市。  在高知县、爱媛县广泛流传的大刀踊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身穿日本 和服的男性,两人一组,约十组以上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挥舞真刀剑起舞。 舞蹈是专为县内神社祭祀活动服务的。因地区不同也有称其为花取踊、花取 大刀踊的。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士佐市西宫八幡宫的大刀踊。  除此以外,高知市士佐神社的志那祢祭,是古传船祭。将神舆、鉾、神 马以及鲣鱼干供在御船上,以祈求渔业丰收。每年同祈年祭、新尝祭同时进 行。室户市的御田祭为田乐能的古传形式,是祈求稻谷丰收的祭典活动。自日本江户时代高知县内就风行一种称为“犬合”的斗犬活动。斗犬用的狗不同于士佐犬,是以日本犬为母本,以外国犬为父本的杂交犬。斗犬中 的优胜者被精心打扮大相扑横纲的模样,在马街上与观众见面,斗犬鸣叫或 逃走则意味着认输。高知县还流行“箸拳”的赌博游戏。这种游戏一般在酒宴上进行。两人一组,猜对方手中有几支筷子,败者饮酒为罚。福岡县县徽:将县花梅花图形化。旧国名:筑前、筑后、丰前。  县名由来:1601 年黑田长政建舞鹤町,将其作为城下町。福岡意味着当 地是黑田氏的发祥地,即备前福岡。县花:梅花。县树:杜鹃。县鸟:黄莺。面积:4958 平方公里(日本全国第 29 位)。人口: 4719225 人(日本全国第 9 位)。人口密度:952 人(日 本全国第 7 位)。人口增长率:3.6%(日本全国第 13 位)。市町村数:22市 67 町 8 村。县厅所在地:福岡市(1160402 人)。九州地区的中心  福岡县位于日本九州地区北部,北有玄界滩,东有周防滩,西南面临有 明海。由于福岡县有良港博多、门司,与我国和朝鲜很近,加之经关门海峡 可与本州相连,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福岡县自古以来就是九州地区的重要 工商贸据点。古时,日本统治者曾将太宰府设在福岡地区,除了满足防卫、 外交上的需要以外,还在于更好地统治、控制整个九州地区。位于福岡县县 内的北九州工业地区有著名的八幡制铁所,该制铁所建于日本明治时代,为 推动日本工业现代化发挥过巨大作用。福岡县内纵横交错的交通线,将九州 与本州联接起来,作为九州地区的大门,福岡县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今天的福岡县其发展主要依靠钢铁工业。1960 年能源革命导致筑丰煤田  封采。福岡县作为工业区的作用曾有所下降。如今,县工业中心为北九州市 的洞海湾周围地区,除此之外,大牟田市的化学工业、久留米市的橡胶工业 也较有名。另外,县内的传统工艺品博多织(和服用面料)和久留米絣(同 前)驰名日本。地理与气候  位于福岡县中央部东西走向的筑紫山地,由于山地断层运动的影响,多 数地块呈断裂状,因此地形十分复杂。概括说来,北有福岡、直方平原。南 面的筑后川下游地区有筑紫平原。因此低地较辽阔。当地为太平洋气候,由 于受对马海流的影响,气候温暖。冬季西北风强劲。平原地区少雨。观光与民俗  由商业町博多和旧城下町福岡组成的福岡市内,有福岡古城址、大濠公 园、箱崎宫、香椎宫、玄海国定公园海中道、出土倭金印的志贺岛、元寇防 卫城旧址等,是全县的观光中心。福岡县境内还有北九州和耶马日田英彦山 两个国定公园。县南的柳川市是著名的水乡,风景宜人。福岡市的大型民间祭典很多。比较著名的有 1 月的裸祭,5 月的博多祭,7 月的博多祇园山笠等,主要以祭祀福神惠比须、大黑为主,祈求神降福于 人间。祇园山笠是栉田神社的祭典,人们抬着高 16 米的豪华山笠彩舆,共分6 组竞相奔跑,看哪一组最先到达终点。另外位于筑后川中游的杷木町每年都要举办“泥打祭”,人们将河泥挖出,根据河泥和泥汤的情况占卜一年的 凶吉。福岡县的太宰府天满宫神社祭祀着日本的学问神菅原道真。每年神社都要举行谎替神事和丢鬼祭。谎替神事要求参加者在黑暗中手拿木鱼,口中呼 喊“谎替、谎替”,相互交换木鱼,以求让一年中的谎言变成现实。谎替祭 典结束后,接着要进行驱鬼祭典“丢鬼”。佐贺县  县徽。将繁荣的佐贺“力”形化,由三个“力”组成县徽:旧国名:肥 前。县名由来:佐贺县内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小河渠。将表示水边砂地的日语假名“■■”引申为“■■”(佐贺),县名由此诞生。 县花:楠树花。县树:楠树。县鸟:喜鹊。面积:2433 平方公里(日本全国第 42 位)。人口:880018 人(日本全国第 41 位)。人口密度:362 人(日本全国第 15 位)。人口增长率:1.7%(日本全国第 34 位)。市町村数:7 市 36 町 6 村。县厅所在地:佐贺市。大陆文化的接点  佐贺县位于九州的西北部,北有玄界滩,南面有明海。与朝鲜半岛颇近。 基山的基肄古城是古代日本的国防重地。中世纪松浦党曾在玄界海滩沿岸与 元军交过战。玄海町的名护古城是丰臣秀吉出兵朝鲜的基地和兵站。近代后 期地处佐贺平原的锅岛藩不断强大起来,锅岛藩从长崎吸收西方的技术,成 为明治维新的生力军。  佐贺县最有名的是称为唐津烧、有田烧和伊万里烧的陶器。唐津烧为古 代烧制技术,有田和伊万里烧是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将朝鲜技术 引入日本的产物。烧制的陶器都是出色的艺术品,成为佐贺县的主要产业, 同时也向国外出口。佐贺平原与熊本平原同为九州地区的主要大米产地。单  位面积产量居日本第一。除大米外,佐贺的特产还有嬉野茶、桔子、有明海 的紫菜。在佐贺县的东松浦半岛还有原子能发电厂。地理与气候  佐贺县概括起来大致由四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北部的筑紫山地、南部 的佐贺平原、西北部的东松浦半岛、西南部的多良岳。佐贺平原位于筑紫平 原的西半部,其中的 1/3 为有明海的排水造田地。由于雨水较少,灌溉设施 较发达,佐贺县为太平洋岸气候,比较温暖。观光与民俗  佐贺县北部的唐津市有日本三大松林之一的虹松林以及镜山。东松浦半 岛有呼子町七釜海岸奇观,与唐津市一样,成为玄海国定公园的中心。此外, 嬉野、武雄是佐贺县著名的温泉观光地。  假面风流是日本鎌仓时代至江户时代流行的传统假面集体舞。如今,作 为祈求丰收的民俗活动在佐贺县、长崎以及福岡县一带流行。鹿岛市的假面 风流颇具代表性。人们头戴鬼面具,在钲、鼓的伴奏下群起而舞之。据说日 本战国时代,日本武士曾以假面风流为伪装,奇袭敌手,使敌人大败而归。 荒踊是旧武雄藩的武士舞蹈。传说旧时武雄藩的武士被敌人包围后,大 家一起跳起荒踊,未动一枪一炮就冲出敌人包围。舞蹈均由男性参加,场面宏伟。长崎县县徽:将长崎港鹤形化。旧国名:肥前、壱岐、对马。 县名由来:古时的荒僻渔村,于 16 世纪由长崎甚右卫门开发为港口,县名定为长崎。  县花:杜鹃花。县树:山茶树、日本扁柏。县鸟:鸳鸯。面积:4111 平 方公里(日本全国第 37 位)。人口:1593966 人(日本全国第 26 位)。人 口密度:388 人(日本全国第 14 位)。人口增长率:0.2%(日本全国第 44 位)。市町村数:8 市 70 町 1 村。县厅所在地:长崎市(449382 人)。吸收海外文化的窗口  长崎县是位于九州西北地区的海洋县,它与我国、朝鲜很近。由于地理 位置特殊,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吸收大陆文化的窗口。上古时代壱岐、对马就 是对外航渡基地。中世纪当地是倭寇的中心集结地,曾给我国和朝鲜造成极 大危害。平户、长崎还是南蛮贸易的据点。近代由于日本一度推行锁国政策, 长崎的出岛曾为日本唯一的贸易进出口港。在接受西方文明方面发挥过巨大 的历史作用。  历史上,长崎的造船业就十分有名。日本明治时代后期,长崎与佐世保 共同支撑日本造船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造船业不景气,长崎的造船业也 受到沉重打击。长崎港也是日本有名的远洋渔业基地,自古以来水产业就很 发达。此外,对马的浅茅湾、大村湾是日本著名的珍珠养殖地。地理与气候  长崎县由北松浦、西彼杵、岛原、长崎等半岛和壱岐、对马、平户岛、 五岛列岛等岛屿(岛屿数为日本第一)组成。全县几乎没有大的平原和河流。 当地为太平洋岸气候,由于暖流对对马海流的影响,气候温暖。观光与民俗长崎市是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这里有因迫害日本基督徒而闻名的浦上、大浦天守堂,还有崇福寺、出岛遗址等等。长崎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料理 和民俗活动。1945 年 8 月浦上成了原子弹爆炸的中心地区。日本的西海国立 公园也在长崎县内,那里有九十九岛和平户岛,当地的海岸风景在日本也很 著名。除此之外,有云仙火山和带温泉的云仙天草国立公园。因历史上岛原 之乱而闻名的原城城址、壱岐、对马国定公园也都在长崎县境内。  长崎奥昆奇是诹访神社的秋祭,据说是日本三大祭之一。长崎奥昆奇首 先从伞鉾舞开始,接下来有龙舞、唐人船、鲸潮吹等,集中国、西欧风格于 一身,场面豪华。奥昆奇也在佐世保、岛原、平户等各市举行。  风行于北九州各地的盂兰盆(鬼节)送鬼祭典,也影响到长崎市、大村、 岛原、壱岐等地。8 月 13 日到墓地献灯,8 月 15 日各户人家制作精灵船,夜 晚点上灯流放到海上,构成盛夏夜晚的风景诗。熊本县县徽:将第一个假名“■”字变为九州的图形。旧国名:肥后。 县名由来:在现在的熊本市茶臼山,有古城熊本城。熊本县的县名据说来自古熊本城。  县花:龙胆草。县树:樟树。县鸟:云雀。面积:7407 平方公里(日本 全国第 15 位)。人口:1837750 人(日本全国第 22 位)。人口密度:248 人(日本全国第 28 位)。人口增长率:2.6%(日本全国第 20 位)。市町村 数:11 市 66 町 21 村。县厅所在地:熊本市(555722 人)。火山之国  熊本县位于九州中央西部,北九州与南九州的接壤处。由于地理上的原 因,熊本自古以来就是九州地区的政治中心。熊本县的东北部有阿苏火山,西南部有不知火海(八代海)。因为有这两座陆地火山和海上火山,古时就有“火国”的说法。 “顽固一徹”是熊本县的方言,据说它集中概括了熊本人的个性。火国的大自然,使当地人特别具有反抗和批判精神。例如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天草之乱、明治维新以后出现的复古攘夷主义的神风连之乱都是由熊本人挑起 的。八代平原的灯心草栽培很有名气,产量约占日本全国总产量的七成左右。它是制作塌塌米的优质材料。熊本平原除出产稻米以外,也是日本有名 的露地白兰瓜和西瓜的产地。此外,天草诸岛盛产柑桔,阿苏地区是牧草丰 盛的牧业区。水俣市是化学工业区,过去曾因工厂向八代海排放有机水银, 使当地人患水俣病,成为震惊日本的社会问题。地理与气候  熊本县的东北部有阿苏山,那里有世界级的破火山口。东部有九州山地。 从山地流出白川、绿川以及被称为日本三大激流之一的球磨川。下游地区有 熊本、八代平原,白川、绿川和球磨川从这里注入岛原湾、八代海(不知火 海)。八代海以西有天岛诸岛。当地为太平洋岸气候,气候温暖,只有山区 寒冷多雨。观光与民俗  熊本的阿苏国立公园拥有壮观的山岳风光和温泉。云仙天草国立公园则 有美丽的沉降海岸和切支丹(16 世纪传到日本的天主教)遗迹。阿苏、云仙 天草国立公园再加上大分县的别府温泉组成日本最受欢迎的旅游路线。    熊本阿苏神社的御田植神幸祭是阿苏地区最大的民间祭祀活动。大型彩 车开路,随后是宇奈利(头上顶着供品的女人),还有孩子们组成的长长的 队列。他们分别装扮成田乐、田男、田女和牛头人身的怪样子,从街道上通 过。彩车通过时,围观的人们争着把手中的禾苗投向车顶,以祈求丰收,人 们还要唱田歌,跳神乐舞,场面十分热烈。  熊本的山鹿灯笼祭和京都的祇园祭、德岛的阿波舞并称日本三大夏祭。 届时成千的女性头顶闪亮的金纸灯笼,给夏日的夜晚增添了光彩,她们手中 拿着纸扇,随音乐翩翩起舞。这种金纸灯笼是用和纸和浆糊制成的,传说始于 15 世纪。近年来能做这种纸灯笼的人越来越少,为了防止失传,熊本县特 意设立了“纸工艺中心”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大分县县徽:将大分的“大”字图形化。旧国名:丰前、丰后。 县名由来:大分平原自古以来多水田,人称“大田”,这与“大分”的发音相同。  县花:梅花。县树:梅树。县鸟:白眼鸟。面积:6337 平方公里(日本 全国第 22 位)。人口:1250217 人(日本全国第 33 位)。人口密度:197 人(日本全国第 33 位)。人口增长率:1.7%(日本全国第 33 位)。市町 村数: 11 市 36 町 11 村。县厅所在地:大分市(390105 人)。宗教文化浓厚的地区  大分县位于九州东北部。北有濑户内海的周防滩和丰后水道。因有濑户 内海的航运,与奈良、京都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属文化发达地区。特别是在 宗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日本人称大分县建在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的坟墓 上。大分的宇佐神宫是日本八幡神宫的总部。早在日本平安时代这里的八幡 信仰就与天台宗结合,以国东半岛为中心,创立了日本独特的佛教文化,如 今当地仍有许多的古寺、石佛。日本战国时代大分曾一度受切支丹(16 世纪 传入日本的天主教)大名(诸侯)的统治,大分市成为切支丹的一大中心。 自从大分市被指定为新产业城市以来,钢铁、石油、化学工业的厂家纷 纷来临海地区安营扎寨。大分市是继北九州市之后兴起的又一个工业城市。 此外,大分县积极推广“一村一品运动”,比较著名的有日田杉、丰后牛、香菇加工。地理与气候  大分县境内有面对周防滩的中津平原、别府湾以南的大分平原。山地占 了全县土地的大部分。北有九重连山、耶马溪溶岩台地、国东半岛等火山区, 南有包括石灰岩地带在内的九州山地。大分县大部为太平洋岸气候,除山地 外气候温暖。北半部包括有濑户内式气候,雨水较少。观光与民俗  大分县有代表性的观光地是别府和耶马溪。别府市同日本东部地区的热 海同为有代表性的国际温泉城市。被喻为“别府八汤”的温泉群也是九州的 观光据点。从别府到九重连山,再去饭田高原的温泉群,最后去阿苏火山, 是日本人向往的旅游路线。耶马溪也是九州一大奇景,它与英彦山、水乡日 田一道被指定为日本国定公园。此外,大分县的国东半岛和臼杵市是观赏佛 教遗址和石佛的好去处。大分县自古以来就是宗教活动十分活跃的县,为此,今天县内仍保留了许多的宗教祭祀活动。修正鬼会就是其中之一。这项祭祀活动在国东町的岩 户寺、成佛寺,丰后高田市的天念寺举行,传说修正鬼会起源于日本朝廷的 追傩仪式。一般在修正会结束之后,还要举行捉鬼和祈祷五谷丰收、息灾延 命的活动,在火把的照耀下鬼与僧人的扮演者们在一起跳舞,场面十分壮观。 此外,中津市的古要神社每年举办傀儡子(木偶)舞。传说它是日本最 古老的乡土艺术。由木偶表演细男舞和神相扑。大分市万弘寺的集市相传已 有一千年的历史,它是以物换物的交换市场,由于买卖双方都容易耍手腕,因此当地的日本人也称它为“欺骗市场”。 大分县的国东半岛过去曾盛产塌塌米的原料七岛兰。如今当地盛产蜜桔。自从东海岸地区兴建了大分机场以后,代表日本尖端技术的大企业纷纷 来当地落户,蜜桔田中工厂林立,构成一处新的风景线。宫崎县县徽:表示欣欣向荣的县势。旧国名:日向。 县名由来:过去当地原野辽阔。在日语中原野的发音与宫崎大致相同,故因此而得名。 县花:文殊兰。县树:盆栽观赏植物。县鸟:山雀。面积:7735 平方公里(日本全国第 14 位)。人口: 1175547 人(日本全国第 35 位)。人口密度:152 人(日本全国第 40 位)。人口增长率:2.1%(日本全国第 28 位)。 市町村数:9 市 28 町 7 村。县厅所在地:宫崎市(279118 人)。日出之国  宫崎县位于日本九州东南部,面向太平洋的日向滩。东面有海,三面环 山,由于与外界的联系较少,因此独特的风俗习惯、方言和传说都被完整地 保留下来。特别是北部的高千穗町、西南部雾岛群山中的高千穗峰,有两处 与日本天孙降临传说有关的遗迹。当地还流传许多关于日本建国的神话和传 说。宫崎县中央地区有西都原古坟群,有大量的遗迹和古坟被保留下来。由于宫崎县气候温暖,适宜蔬菜栽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当地就盛产蔬菜。战后,由于运输条件有了很大改观,蔬菜又有了很大发展,特别 是辣椒产量居日本第一。除此以外,当地还出产饫肥杉和蘑菇。县的北部地 区为工业地带,有化学、纸浆工厂,近年来电子工业厂家在当地建的工厂也 渐渐多了起来。地理与气候  宫崎县的大部分地区为山地。平原仅为海岸沿岸地区。从北向西,有祖 母山、倾山、市房山等九州山地。西南有雾岛火山群。大淀川在中游地区开 辟了都城盆地,在下游地区开辟了宫崎平原。宫崎县为太平洋岸气候,多雨, 冬季也很温暖。观光与民俗  宫崎县境内除雾岛屋久国立公园以外,还有四个国定公园。这些公园都 与山或海有关系,例如被喻为南国宫崎之代表的日南海岸,不仅有被太平洋 波涛浸蚀后造成的海岸风光,还有繁茂的亚热带植物,景色宜人。  宫崎的高千穗町仍保留着古时的夜神乐——岩户神乐。每年从 11 月末至 来年 2 月左右,町内各村都要举办庆祝收获、祈祷来年五谷丰登的活动。头 戴神乐面具的舞手,伴随 33 段神乐彻夜舞蹈。围观的人们也踩着神乐鼓的鼓 点,扭动身体,并故意与身旁的人撞来撞去,大家还在一起唱神乐歌。在与  之西邻的五濑町祇园神社内,也有类似的岩户神乐表演。 宫崎的新年也很有意思。除夕那一天,当地人习惯在大门口和院子里铺上一层白砂。元旦那一天,化了妆的男女,穿上滑稽的服装,到各户兜售饭 勺、炊帚。自元旦开始第 7 日是为当年满七岁的孩子祈求无病息灾的日子,第 14 天则是孩子们的天下,街 上的孩子成群地涌入各家各户,打打闹闹十分 热闹。据说可以给各户带来好运气。鹿儿岛县 县徽:将全县的地形图形化。中央的圆圈为樱岛。旧国名:萨摩、大隅。 县名由来:鹿儿岛古称樱岛。日语的“崖”发音与“鹿儿”相同。四面有“崖”的岛,就成了鹿儿岛。 县花:三山雾岛花。县树:凤梨树。县鸟:蓝噪鹛。面积:9164 平方公里(日本全国第 10 位)。人口: 1819258 人(日本全国第 23 位)。人口密 度:199 人(日本全国第 31 位)。人口增长率:1.9%(日本全国第 30 位)。 市町村数:14 市 73 町 9 村。县厅所在地:鹿儿岛市(530496 人)。萨摩隼人与文明开化  鹿儿岛由九州本岛南部和与南部海洋相连的萨南诸岛组成。古时为熊袭 人、隼人居住地。从日本鎌仓时代至明治维新的 700 年间,当地一直被岛津 氏族所统治,培育“萨摩隼人”的尚武习气。由于鹿儿岛位于日本通往大陆 的航线之上,所以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很多。自从葡萄牙人在种子岛登陆以 后,当地人又很快吸收了南蛮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日本明治维 新时,重要的维新派人士西乡隆盛等就出自鹿儿岛地区,这些人成为日本文 明开化的先驱人物。自日本江户时代起岛上就开始种植红薯,红薯成为鹿儿岛的特产,如今产量约占日本全国总产量的四成以上。除农业生产外,岛上的畜产业也很发 达,其中猪和小鸡(供烤鸡用的嫩鸡)的产量居日本第一。除此以外,岛上 的茶叶产量仅次于静岡县,樱岛萝卜、国分烟叶也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鹿 儿岛的枕崎、山川、串木野是远洋渔业基地,那里产的鲣鱼干自古以来就享 有盛名。萨南诸岛属亚热带气候,适宜甘蔗、凤梨生长,这里产的甘蔗、凤 梨在日本有很高的知名度。地理与气候  鹿儿岛西有萨摩半岛,东有大隅半岛,中央部有鹿儿岛湾深入其中。中 部南北走向有雾岛山、樱岛、开闻岳等火山排列。由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台地 广阔。鹿儿岛为太平洋岸气候,温暖多雨。萨南诸岛为亚热带性气候。台风 常袭击当地,为灾害多发地。观光与民俗  雾岛屋久国立公园的观光重点鹿儿岛市有“东方那不勒斯”之称。从城 山远眺鹿儿岛湾、樱岛,海岸风景美不胜收。被原始杉林覆盖的屋久岛、奄 美群岛国定公园内的大岛以及与论岛的亚热带风光和海岸风光都是十分迷人 的。  由于鹿儿岛县自古远离中央,所以古时的许多民间祭典和风俗习惯都流 传下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插秧祭。祭典活动以隼人町的鹿儿岛神宫、 日吉町的八幡神社为中心展开。身穿白色服装的男人们进入水田,一边喊“塞 白特白”一边把水田里的泥巴抛向围观的人们,最后满身泥巴的人们聚集在  一起跳插秧舞。除插秧祭以外,加世田市的武士踊、川内市的十五夜的大纲 引、德之岛的斗牛等也是具有悠远历史的大型民间祭典。  不少日本人认为红薯最初是在鹿儿岛栽培成功的。实际上最初栽培红薯 的是琉球(冲绳县)。哥伦布从美洲大陆带回红薯,后经菲律宾、中国传入 琉球。1609 年岛津氏从琉球引进红薯,于是红薯栽培在九州地区得到普及。 特别是鹿儿岛的台地缺水,土质不适宜种植别的作物,所以红薯在萨摩藩(今 鹿儿岛)内得以大力推广。日本享保大饥馑时,萨摩没有一个人饿死,完全 得益于红薯。所以当地流行一句话“红薯救了萨摩”。冲绳县县徽:将海和冲绳的第一个罗马字头“O”图形化。旧国名:无。 县名由来:“■■”(冲)为海的意思。“■”为鱼的意思。“■■”为场所。意思是“能捕到许多鱼的地方”。 县花:梯菇。县树:琉球松。县鸟:啄木鸟。面积:2254 平方公里(日本全国第 44 位)。人口:1179115 人(日本全国第 34 位)。人口密度:
523 人(日本全国第 11 位)。人口增长率: 6.6%(日本全国第 6 位)。市町 村数:10 市 15 町 28 村。县厅所在地:那霸市(303680 人)。日本的热带地区  冲绳县位于日本列岛西南部,自古以来就是与中国通航的中继地。中世 纪曾是一度繁荣的琉球王国,位于中国与日本之间,积极从事对华、对日贸 易,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17 世纪初叶,岛津藩入侵琉球,并占领了这 个地方,从此冲绳成为日本对中国贸易的窗口。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冲绳 成为美军对日军的决战战场,据说死了 25 万人。战后,美军接管了冲绳,1972 年归还日本,但仍在当地保留了大量的军事基地。由于冲绳与中国、东南亚 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至今仍是美军远东军事战略要地。自从冲绳归还日本以后,不论从产业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以“与本土看齐”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但彻底改造“基地依存型”经济的确 存在不少困难。当地特产凤梨和甘蔗因受到进口产品的排挤,产业开发进展 缓慢。地理与气候  冲绳有亚热带风光。西表国立公园内有西表岛和竹富岛。西表岛的山猫 是珍稀动物。竹富岛则被称为“民俗宝库”。那霸市有守礼门等琉球王国的 遗迹。  冲绳的盂兰盆祭典很有特色。例如臼太鼓,扮成神的年轻人到各家访问 进行神与人的交流。据说这一祭典还保留了古代新尝祭的许多仪式。另一个 海神祭则是祈愿渔业丰收的祭典。另外,当地还有“爬龙”祭,传说来自中 国。许多在日本本土早已失传的古代民俗,如鬼饼、清明祭等,在岛上仍然 存在。  冲绳的传统工艺品包括芭蕉布、宫古上布和壶屋烧(陶器)。特别是有 “南国特产”之称的和服面料红型,据说受到加贺染的影响。它还是琉球宫 廷乐剧的背景布。  第三章民族性格 热爱自然  日本列岛处于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四面环海,海岸线所及之处都有不少 佳境。列岛火山纵横交错,构成众多的山脉,山中点缀不少河川、湖沼、溪 谷、瀑布。狭长的列岛中从西南到东北动物、植物种类繁多,四季可看到各 种各样的景观。生活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的日本人,深深热爱大自然, 对自然充满很高的兴趣。日本列岛的气温、气象变化比较大,所以日本人的 感觉比较敏感。与此同时,台风、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使 日本民族养成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  日本姑娘的和服绚丽多彩。日本的秋景很美,将美丽的秋景染在和服上, 利用自然的美色装点自己,这是日本姑娘的特长。从印着大朵的菊、樱、梅、 牡丹图案的绉绸、友禅染(染上花鸟、草木山水等花纹的一种缎子)、素花 缎子做的腰带到木履的带子都装饰着自然界草木花的图案。就连颜色的名字 也取自大自然。日本的不少传统色名,集中反映了日本人的色彩观、自然观 和文化特点。日本色彩研究所的一位学者曾说过:“木贼色、海松色是其他 民族难以想像的日本色名。从为数众多的花草树木中挑选色名,也许是日本 人情绪和美意识的反映。”利用动植物、自然景观作色名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樱色、棣棠色、桃色、葡萄色、黄栌色、木兰色、朽叶色、鸨色、鸠羽 鼠、曙色、空色、山吹色、萌黄色等等。日本妇女的和服也多采纳重樱、重 梅、重棣棠等四季鲜花的图案。也有的采用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案、唐草、龟 甲、七宝图图案,腰背上则绣上蔓藤花花样。穿上这样的和服给人以优雅的 感觉。日本人的家徽也多用植物来表示。如天皇家的家徽是“菊”与“桐”。 德川家的家徽是“葵”。此外还有用桔梗、樱、梅、牡丹、藤、松作家徽的。 日本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其中与自然界各物名称有关的大约占总数的 一半以上。以植物名为例有牡丹饼、御楸是最有名气的日本式点心。另外还 有松风、红梅烧、矶松、桃山、山茶饼、瞿麦饼??。以植物以外的自然景 致命名的有洲滨、时雨、越之雪、落雁、盐龟、细石??。还有取形于花木 的,如松叶形、菊花形、梅花形等等。日本名酒“菊正宗”、“樱正宗”、 “剑菱”、“山川”等均取名于大自然。日本人烹制鱼类食品时也离不开植 物。做好的生鱼片和醋拌生鱼片都盛在垫着竹叶的盘子里。送牡丹饼的时候, 双重食品提盒内一定得垫上南天竹叶,据说这样作可以消毒。过去日本有一 句俗话“叶碗叶膳”。饭碗周围用金线描绘花木图案。日本漆器、陶器的图 案自然也以草木花鸟为主。装茶道用茶抹茶的茶罐是枣形的,日本民间习惯称匙羹为“莲花”。 日本人的居住环境也强调与自然的协调。参观日本式庭院,坐在日本式会客厅里,品尝日本茶肴,使人感到日本人始终与自然环境融洽地结合在一 起。就连饭馆的名字也充满自然情趣。例如“红叶馆”内的单间以“菊室”、 “梅室”、“樱室”相称。穿着艳丽和服的女招待周旋于其间,如果问起她 们的名字也多为“阿花”、“阿松”、“阿梅”“阿菊”、“阿蝶”之类。 用植物形容美人也是日本民族的特点之一,如用樱花、管茅、白萝卜形容美人。 日本人的插花术、造园术、山水盆景术别具一格,其绘画着色也十分注重花木的本色。飞鸟的自然动态,尽量追求自然的真实性。西式插花法讲究 把花枝、花叶去掉,只将花儿插入瓶中。日本式插花按照自然搭配的原则, 讲究“活花方式”,将带枝叶的花艺术地插在瓶里或者盘里,尽量保持花卉 的自然美。将自然景色收入一盆之中的盆栽也是日本人擅长的艺术表现手 法。日本的许多文学作品基本上是以对自然的感觉为基调的。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如果没有叙景部分,就失去了《源氏物语》的价值。该书描写 居住在六条院的女性有的喜欢春天,有的喜欢秋天,所以她们的性格也因此 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日本人认为秋风使人联想到“孤独和清冷”。春风则 使人联想起“温柔、暖融融”。日本的和歌词汇都有一定的传统规律,每一 首连歌都能使人联想起一种自然景致。日本俳句也利用 17 个字的小诗表现特 定自然环境中个人的心境。  日本人有赏花、赏月、赏雪的习惯。春天的鲜花、秋天的红叶往往使诗 人们诗性大发。日本人隐居时往往要搞盆栽,并从和歌、插花的乐趣中求得 安慰。日本人厌世时,大致脱离世俗,拼命写诗歌,以求达到高雅的精神境 界,或者摆脱讨厌的人事关系,走到花、鸟、风、月中去,使自己从苦闷中 解脱出来。尊重自然,尊重现实是日本文化一大特点。单纯、质朴是日本文化的坚实基础。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日本建筑。 尽管日本的寺院建筑采用了中国寺院建筑的格式,采纳了繁琐式建筑手法,建筑规模宏大。但是,日本人生活的基础——民宅建筑从古至今始终保持纯日本式风格。这种风格是建立在彻底尊重自然和现实的基础上的。日本 式建筑用材多为原始木料,日本人擅长将大自然纳入庭院建筑构图部分。开 放式的房屋建筑,与自然浑为一体,与自然保持协调关系是日本建筑的特点。 在日本建筑用材几乎全部使用木头,可以说日本人对木材的浓厚兴趣超 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很不欣赏木材的故乡——森林。 也许日本人对森林的认识未能摆脱原始人对森林的恐惧感。他们认为森林深 邃、幽远,是神秘的或者是妖气十足的,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诗歌,几乎没有赞美森林的。  日本人知道在城市里建造盆景式的公园,却不愿在城市里建森林公园。 中世纪的日本人曾模仿欧洲城市在江户城中建立了“仿自然森林”的山内。 然而,直到今天,日本人对森林的兴趣仍然不大。日本人对色彩的认识能够体现日本人固有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日本最古老的书之一《古事记》多次提到白、黑、青、赤四种颜色,却很少提及黄、绿、褐、茶。除了黄泉以外,几乎没有用过黄字。大概原始时 代的日本人仅仅用黑、赤、白、青的对称表示色彩体系。到了《万叶集》时 代,开始大量使用黄、绿色彩名称,例如提到用黄土粉染衣服。还有一首歌 提到用红土粉染衣服。黄叶即枫叶,可见当时的日本人对黄与红的区别还不 明显。一般说来《万叶集》中出现的色彩种类很少,有人作了一个统计,其 中提到青 80 次。除白、黑以外,青名列第一。如香青、佐青、青海原、青香 具山、青旗、青渊、青角发、青柳等。第二位赤,书中提到赤和明共 67 次。如赤帛、赤驹、茜根、明星、赤橿等。第三位鲜红,共提到 36 次。如吴蓝、 罗红、红等。《万叶集》用金形容秋,有“金风”、“白风”为例,这显然 受到中国色彩观的影响。按照传统日本人是用黄形容秋天的。可以想像《万 叶集》时代是以应季花草、树叶之色为染色基础的。后来,由于中国染色法 的传入,色彩的名称才逐渐抽象化了。  日本学者城户幡太郎的《国语表现学》系统地分析了日本人的色彩表现。 他将日语中的色彩名称进行分类,划出植物色类(如嫩草色)、动物色类(如 莺色)、矿物色类(如铁色)。在分类的基础上,统计百分比,最后得出结 论,植物色类所占比例居首位。十分有趣的是,色彩的植物色类与矿物色类 所占的比例日语为 35%比 10%。而英语则为 27%比 34%。比较而言英国人 往往比其他欧洲人处于优越的自然环境之中,他们对自然风物有比较敏锐的 感觉,所以使用的植物类色名往往多出其他欧洲民族,尽管如此,相比结果 日本语中植物类色名比重多于英语,可见日本人喜爱草木的说法并不是没有 根据的。  日本保留了一些传统的耕作方法。最主要的是水田耕作法。农民根据一 年当中水稻的生长规律,将一年分为几个节气,而每个节气又形成了相应的 年节活动。水田耕作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包括信仰(宗教)成分。日本 农民根据常日、祭日的交替,组织、安排自己的生活。为了农作物茁壮成长, 每逢祭日,他们都要虔诚地祈愿。几乎每一个农业节气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 对于日本农民来说,“平日”与“祭日”的区别是十分严格的。因为他们认 为这将关系到一年当中农作物是否可以获得丰收。随着城市化不断深入,农 业祭祀逐渐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生活在城市里与农业毫无关系的人们参加年 节祭祀,仅仅是为了享受一下风土人情。过去与农民耕作密切相关的信仰, 如今已经完全抽象化、一般化了。大概是由于以上因素,促使日本人养成了 对季节变换十分敏感、喜爱花草树鸟的传统习惯。生活在季节风区域内的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也是特殊的“季风式”的,即宽容、忍从。日本列岛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之中,每逢台风季节,台风暴雨 猛烈袭击列岛。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大的地区之一。这种大雨、大 雪的双重自然现象可称为热带、寒带的双重性格。水稻以及各种各样的热带 蔬菜,麦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寒带蔬菜都需要必要的雨、雪和阳光的哺育。台 风可以吹掉庄稼的花蕊,会给人类带来威胁。日本时常遭受台风袭击,台风 那种季节性的、突发的双重性,形成日本人生活的双重性。湿润的气候丰富 了日本人的食物,同时它又以洪水、暴风的形式威胁日本民族。所以在日本 人宽容、忍从的双重性格中又加入了热带的、寒带的、季节性的、突发的特 殊成分。  日本人是以特殊的形式接受季风影响的。首先它既是热带的,又是寒带 的。既不长期地表现为单调的热带情感,也不长期地表现为单调的寒带情感, 而是始终处于丰富的变化,持久的惬静的感情之中。第二便是季节性和突发 性。它既不仅仅限于单纯的季节的、规则的变化,也不仅仅限于单纯的、突 发的、偶然的变化,而是变化的每一个瞬间都包含着相对的规律性。总而言 之,日本人十分擅长感情的流露。这种感情中孕育着持久的变化。这种持久 的变化的瞬间又包含着突发性。这种活泼的感情中包含着隐藏在反抗和突发 的昂扬中的娴静、即冷静中的激情、战斗性的淡泊。日本人喜欢用樱花的潇洒、松树的柔韧、野草的顽强比喻人的性格。可见在日本人性格、情操形成的过程中,植物等自然物质起着一定的作用。 日本有松国之称。全国各地都有松分布。松与日本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经常成为和歌、俳句的咏颂对象。门松(新年时日本人在门前树立的装饰用 松树或松枝)、松饰、松吹(一种民间艺术)、松内、松七日、取松、引松、 过松、送松、松帚等都与日本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此外,日本春季有松绿、 松蕊、松花粉,夏季有松叶散、秋有松叶落、冬有松风时雨、松叶酒、立门 松等说法。  对于日本的民族宗教来说,松是至关重要的。松被尊为至高无尚的神木。 直到今天日本国内还保留着影松的信仰。即神灵与佛可以投影在松树上。还 有一些地区习惯将松枝插在墓前,祈祷死者之灵成为神仙。这种松枝被称作 松佛。松佛作为神灵的替身接受祭祀。日本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松的传说。 日本古典文学中的高砂松、住吉松、武隈松、曾根松、姉叶松、唐崎松、磐 代松都是比较著名的。此外,三保的松林、舞子松林、筑前的千代松林、唐 津的虹松林、安浓的松林都曾是和歌中提到过的著名地方。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十分喜爱松树,因此它有许多别称。别名包括无色草、 翁草、千枝草、千代木、十千代草、寿草、夕阳草等。对于松,志贺重昂在 他的《日本风景论》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日本人总是把樱花比作本民族 性格的代表。樱花固然美丽,花瓣很快地飞落,显示其多情,受人悯惜。然 而,樱花忽而烂漫,忽而散落,不抗风,不耐雨,突然狼藉,化为春泥,不 如用松柏科植物比喻日本人的性格。松柏独立寒秋而不凋零,铮铮躯干直刺 青天,承受数千钧重量的枝干,烈风孤凌,扶持自守,节操隽迈,超越庸庸 之植物之上。”大约在公元 700 年左右,梅由中国传入日本。当时的梅花以白色为主。后来梅在民间逐渐普及,珍品由白梅变为红梅。 到了中世纪,日本人对梅的兴趣趋于多样化。到了近代,梅花鉴赏已经完全大众化,一般人可在自家庭院内赏梅,梅的品种也已发展为白梅、红梅、飞梅、纶旨梅、薮梅、黄梅、莺宿梅等等。 梅干几乎是所有日本人都喜爱的食品。梅干是一种晒制食品。将盐水浸过的梅子晒干便可制成。最初的梅干仅为药用,正式成为食品则是从日本江户时代开始的。《本朝食谱》(1679 年)写道:“卤梅法:采收半生半熟者 洗净用盐数升,二三日渗渍之,待盐水浸透后,曝于日下,至暮复渍入前汁 之中,翌日取出再曝于日下。经数日梅干汁尽皮皱色红润,取来藏于瓷壶中, 以大圆细润者为上品,以小圆黄枯者为下品。”“紫苏处处有人家田圃栽之, 与梅干同腌藏,则其汁香红,同渍者亦香红可爱,经年者为上乘。”日本江 户末期,人们纷纷种植梅树,制作梅干成了不少日本人家的家庭副业。从中 国传入的供人观赏的梅,居然为日本人开辟了一条生财之路。  桃树原产中国,古时传入日本。日语中桃字的发音与真实、百相同。自 古以来,日本人就有用桃驱邪的风俗。  古时桃花、桃子、桃仁是诸侯向日本朝廷进奉的贡品。到了 17 世纪,桃 已经同三月三雏祭(女儿节)结合起来。当时的文学作品《源平盛衰记》中 就有“三月举办桃花宴(曲水宴)正值桃花盛开之时”的记载。可见曲水宴 与桃花有不解之缘。《仙云钞》有五个传统节日用花、三月三用桃花??” 的记载,可见当时的桃花也成为一种室内装饰用花。此外,江户、京都、大 阪的三都雏祭(三月三)已正式成为女孩子的节日了。    日本著名的童话故事《桃太郎》完成于 17 世纪,这部作品在日本至今仍 脸炙人口。  日本列岛蜿蜒数千公里,几乎到处都可找到樱的足迹。过去,日本民间 流传一句谚语“花要樱花,人要武士”。意喻樱花为花中第一者,武士为四 民第一者。当时,武士与樱花几乎成了同意语。  赏花的习俗最初是通过中国的诗文传入日本的。古代樱花除供人观赏 外,更多的则是为了占卜。古代日本人站在山上远眺开在山间的樱花,根据 樱花估计一年稻谷的收成。如果樱花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就意味着不佳的 结局。人们迫切希望观花时,樱花不要落下。这种心情大量地反映在文学作 品中。古代的日本农民始终对樱抱有一种特殊心情,即又喜又忧。忧的是繁 花似锦的樱花不知何时就要凋零。直到今天,日本民间仍流传着《田歌》。 这首歌的歌词便是古代镇花祭的歌词。总之,古时樱花作为农业祭祀的重要 组成部分,被农民用来卜占一年的吉凶祸福。  日本人赏樱花,除了远眺之外,还折花戴在头上或者带回家去插在花瓶 里装饰房间。随着赏樱的习俗不断普及,民间创造出一种称为花合(一种纸 牌游戏)。参加游戏的人分成左右两组,人们出示纸牌,根据上面的樱花图 案,当场作和歌决定优劣。值得一提的是,樱花能同庶民的情趣结合,吉野金峰山的咒术者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修行者们将大本营吉野金峰山上的樱花树作为神树。选择樱 作神木实属一个创举。它同以往人们为日本的神灵们选择的附身松、杉、桧 等常青树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不仅如此,吉野山上所有的樱树都被视为降临 人间的神树。而在其它场合神灵则被限定降临在某一棵特定的神树上。总之 樱花自古以来就被日本人视为美的象征,当作一种美丽无比的花来鉴赏。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至今中年以上的日本人仍然认为菊和樱是日本精神的象征。 菊原产中国。菊花逐渐成为日本国花的历史。这可证明日本文化、日本精神形成的全过程。  日本平安朝的宫廷贵族、文人墨客大力推崇菊花之美,当时已有一些宫 廷仪式和传统节会与菊有关。例如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菊节。这一天, 天皇在宫中设宴款待群臣。我国自汉代起就有饮菊酒的习俗。饮菊酒的习惯 也传入了极力模仿唐制的日本。日本平安朝初期,九月九的宴会已成为每年 的惯例。九月九重阳这一天,皇太子以下诸公卿臣僚到紫宸殿参拜。天皇召 集博士们赋诗探韵,最后天皇还将赐宴群臣。赐下来的酒必定是菊酒,杯也 称菊杯。10 月份朝廷还将设残菊宴,观赏菊花。宫廷内大兴爱菊之风,贵族 们也栽菊、赏菊。观菊会向更加广泛的社会阶层发展。  日本的菊花分大菊、中菊、小菊。所谓大菊是指馥郁之香和轮廓明显的 一朵一朵的菊花。而中菊、小菊则作垂盆和盆栽之用。日本人不喜欢菊的正 常花形,有意将它们弄成千姿百态、风韵各异的造型花,其中比较有名的菊 花品种有江户菊、伊势菊、嵯峨菊、美浓菊、肥后菊等等。  日本民间工艺菊人偶久负盛名。人偶艺人制作的穿着印有菊花图案的和 服的歌舞伎人偶赢得广大日本人的喜爱。  自古以来日本各地均有竹子分布。竹子除了被人们当作竹编、建筑材料 以外,晚春初夏之时破土而出的竹笋也是日本人喜爱的天然食品。同时它作 为一种装饰品,种在庭院里,婀娜的风姿可供人欣赏。据《古事记》记载,  当时的人将竹梳视为一种咒具。投竹梳以避鬼邪。《万叶集》中也多次提到 “竹五(竹球),它也是一种咒具。竹五即是将竹子切成小段,然后串连起 来的项圈,是神灵寄宿之地。有关竹取翁的传说,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妇 孺皆知。有趣的是竹取翁传说在日本竟有两个版本。一个出自《万叶集》中 有关竹取翁的传说。另一个则出自《竹取物语》。竹取翁故事的基本梗概是 一位老公公以砍竹为生。一日忽然发现竹林中有一竹子发光。只见那竹子的 竹筒内有三寸小儿。老公公将小儿带回家中抚养,从此二人相依为命,生活 美满幸福。  日本人的生活中,动物崇拜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许多平常的动物成为日 本人追求美好人格,祈求幸福美满的对象。  在日本的许多名胜古迹、神社寺庙都可以看到人称鬼门关镇守神的山王 权限(权限为由菩萨化身而来日本神)的使者猴子。  日本人古时视东北方为大不吉的鬼门。应在建筑物的东北角供奉神明以 避灾祸。而日文“猿”(■■)的发音与驱除邪魔的“去■”相同,于是人 们便将猴子视为镇守鬼门之神的使者,并塑像祭拜。  最早有史料可考的神猴像是立于京都比叡山山麓的“日吉神”。由此而 发展至日本各地的日吉神社、日枝神社、山王神社立了许多猴子神像。东京 的日支神社神猴像就比较有名。但目前最有名的则是京都皇宫城墙东角的木 雕猴像。除了猴神像之外,还有一个著名的猴雕像就是三只象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猴子。日文称之为“庚申信仰”。 庚申指的是具有神力可驱除病魔的青面金刚神。相传这是源自中国道教的传说:在庚申之夜睡着的人,其体内的三尸虫会脱离,登上天庭,向天帝告知他所藏之人的罪状,此人便会折寿。为此日本人发展出在庚申之夜为祭 祀青面金刚佛而彻夜不眠的习俗。日本人称其为“庚申待”,并设立刻有青 面金刚佛及三猴的庚申塔碑,以祈求延命招福,并告诫人们要谨言慎行。狛犬是放置在日本神社前,为镇社避邪之用,类似狮子又像狗的雕像。既有庞然大物,也有小巧玲珑型的。神貌各异,造型不一。 日本爱知县的爱知陶瓷资料馆中,收藏着两百多只来自日本各地的陶瓷狛犬。  陶瓷狛犬大多出产于窑业鼎盛的尾张、美浓一带,其他地方则不多见。 镇社用狛犬多为石雕之庞然大物,历史悠远。而陶瓷狛犬则在日本鎌仓时代 后期才开始制造。与镇社避邪的大型狛犬有所不同,陶瓷制狛犬为庶民百姓 祈神或还愿时奉献给神社的献礼。  初期多为精悍无比的山犬造型,随着时代演变则造型逐渐柔顺亲和,到 了日本江户时代,原来不见性别的狛犬有了雄雌的性别区分。  在日本,有关长野县光前寺灵犬早太郎的传说一直传颂至今。传说光前 寺饲养的灵犬早太郎经过恶战,终于将为祸远州(今静岡县)的怪物驱逐出 境,但自己也受了重伤,回到寺内后不久便气绝身亡。人们感念灵犬,为它 立碑造墓,奉为神明。如今光前寺已成为南信州的名胜古迹。  此外,被尊为“犬鸣不动”的大阪七宝泷寺及■木县崇真寺的“犬切不 动”、福井县窗安寺的“犬刺不动”等都尊奉灵犬为“不动尊者”并加以祭 祀。在日本,与密宗关系密切的修验道世界,普通信奉山神。传说日本真言宗的开山祖师空海大师在高野山开基时,曾以两只灵犬为前导。而弘扬天台 宗的圆仁大师,早期渡唐求法时,也因灵犬的引导而逃过危难。  不仅佛寺如此,埼玉县三峰神社也流传着神社开山祖日光法印大师得到 白色巨犬的引导而入深山修行的事迹。当大师一心一意悟得神道时,更有神 犬群聚护侍,此后灵犬的信仰深植民间。  日本人认为狗并不只是和人生活在一起,它们同时也是神、佛身边的神 物。“狗是连接阴阳两界的神物”。  所谓“岩田带”是指日本孕妇在怀孕 5 至 7 个月的时候,挑选戍日捆扎 在肚子上的白色或红白相间的带子。  古时因生活困难,日本民间因无力养育而杀害初生婴儿的恶行时有发 生。而孕妇扎上岩田带就等于告诉邻里,决不残害婴儿。而且在医学尚不发 达的年代里,分娩对于女性来说是生死大事,除了祈求神庇护外别无良策。 人们见狗总是安产并多子,而且小狗又都健壮易养,所以祈求能同狗一般顺 利生产。于是在戍日(犬日)扎上祈求顺产的岩田带。  位于日本东京日本桥的天水宫,因祭祀着安产之神及灵犬,所以每逢戍 日都会涌进大批求取岩田带的女性,神社因此喧哗异常。  犬张子对东京人来说,是最亲密的玩具了。日语广辞苑中有关犬张子的 说明如下:狗形状的纸制玩具。被认为具有驱除邪魔的效力。因此多摆放在 卧室,因此又称御伽犬或宿直犬。为什么日本人认为狗能驱除邪魔,保佑人们呢?《日本书纪》中记载:天皇身边有狗头人身之物,能如狗般怒吼。唤作“狗人”,他实际上是天皇 的贴身护卫。日本人始终认为狗是和人类最亲近的兽类,可以替人类驱逐外 来敌人而保护人类。进而相信神犬能赶走病魔,守护幼儿免于病痛。因此日 本人喜欢把用纸糊成的狗置于幼儿身边,以保佑幼儿。这类纸糊玩具原本只作为平安符之用,脸部最初描绘成幼童的脸型,后来才逐渐演变成描绘着小狗模样的吉祥物玩具。 东京、浅草寺内的小店里也出售背着大眼竹箩筐的吉祥物犬张子。日本人喜将它放在初生婴儿枕边,保佑婴儿不受惊吓,不伤风、不鼻塞,实际上就是一种护身符。  秋田县的犬子祭已有 360 年以上的历史,是农历正月盛大的民间庆典活 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大门前摆放用糯米捏成的“犬子”。据说这种犬子 起源于著名的秋田犬。传说古时候一位藩主在赶走袭扰民宅的强盗后,为求 强盗不再来犯,于是命令百姓捏制糯米狗向神佛祈求保佑。后来逐渐演变成 用糯米“犬子”守护家门的习俗。  日本人认为狗可爱而善解人意,忠诚于主人,服从性强,是应受赞扬的 美德。忠犬哈七的故事在日本广为流传。哈七是一条老年秋田犬,它苦守旧 屋七年,盼望辞世的主人归来,直到它死去。哈七念主报恩,忍耐、忠诚、 强韧、勤劳的性格被奉为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征。  可以说日本人对猫也情有独钟。在日本几乎到处可以看到招福猫的身 影。关于招福猫的起源,应以东京豪德寺因猫而出名的传说最为古老。  16 世纪豪德寺只是一座荒凉的小寺院。寺院里有一只花猫,得到主持的 宠爱。穷主持常将仅有的食物分一半给它吃。一天,一群衣着华丽的武士狩猎归来,经过寺院。他们对主持说:“刚才经过寺院门口,有只猫蹲在门口,高举着爪子,像在招手,邀请我们入内 休息。”主持便引众武士入内庭奉茶,骤然间大雨倾盆。避雨期间,主持向 众人介绍佛法,使武士们深受教育,当下表示归依三宝的决心。  在这些武士中有一人后来当了大官。他向豪德捐了大量的土地、金钱等, 为今天豪德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依照那只招来好运的花猫制成的“招福 猫”,后来也成为深受日本人喜爱的吉祥物。  传说 16 世纪中后期,有两家妓院分别在门口摆了“金猫”与“银猫”, 以招揽嫖客。据说两家都生意兴隆。于是日本的花街柳巷兴起了摆招福猫的 风习。  16 世纪的日本江户时代,人们还习惯称神女为猫,他们认为神女身上具 有猫既神秘又妖魅的双重性格。  花柳界在门口摆设招福猫的习俗确立以后,浅草观音寺境内也开始出售 象征心想事成的陶瓷招福猫。于是招福猫深入民间,并与日本各地的民俗信 仰相结合,产生出各种不同表情,代表不同意义的多样化的招福猫。  如今日本的招福猫既有土、陶、陶瓷制品,也有纸制品。猫的种类以花 猫为主,黑猫也不少。  据说猫举左右手(爪)表示的意思不同。佛教经典认为左手不洁,主张 招福猫举右手。但一般大众认为“右手招财,左手招人”。不论举哪只手都 是招福。也有人主张右手持金鎚(金)。左手握食物。在日本往往因地区不同,对猫儿手势的解释也不同。京都地区的解释是黑猫招客,白猫招福。所以,日本的生意人酷爱黑猫。做白天生意的猫举右 手,做夜间买卖的举左手。此外,手举得高过耳朵的猫儿预示将招来更大、 更远的福与客人。而手未举过耳朵的猫儿,表示只招小福和附近的客人而已。 日本人认为猫是随佛教弘法的船只,由大陆引进日本的外来神。当年弘 法船只满载着贵重的经典和书籍,为了防范鼠害,猫就成为航海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守护神。  最初,这种具有神秘性的猫深受王公贵族的宠爱。渐渐地它们又流入民 间。根据一份历史文献的记载:日本文政年间( 年)一只会捕老 鼠的猫,价钱等于一匹马的五倍。足见当时猫的珍贵。猫捉老鼠的能力,也 是养蚕农家所仰仗的神力。一些无能力获取猫的蚕农,只得在蚕室内贴上猫 画,当作蚕宝宝的守护神。这种风俗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日本人以船的守护神的名义,将猫由大陆引进日本后,猫依然扮演守护神的角色,直至升华为招福猫神。从这里也足可窥见日本人价值观之一斑。 由于日本四面环海,日本人除对动物中的猴、犬、猫等大为推崇外,对海洋中的鱼类也崇拜。  在日本的生鱼片料理店,一盘鲷鱼拼盘的价格在 7000 日元左右,被视为 高级菜肴。  鲷鱼为了产卵,每年 4 月底从外海大量涌进濑户内海。日本人习惯称这 时的鲷鱼为“樱鲷”。这时的鲷鱼由于荷尔蒙分泌的原因,全身变成红色, 因此,又被称为婚姻色。渔季在广岛还可以看到“浮鲷”的有趣现象。大量 鲷鱼从外海进入日本,一个叫能地的地方,由深水突然向浅水地带跃进,所 以,毫无准备的鲷鱼纷纷浮出水面,场面十分壮观。  鲷鱼之所以成为日本料理的珍贵材料,是因为它的发音与日语“祝贺” 的发音相同。另外应季的鲷鱼全身呈红色,这恰与同一季节盛开的樱花同色,  因此,使对季节变化十分敏感的日本人对它格外喜爱。 鲷鱼料理是日本婚庆宴、各种盛大贺宴所不可缺少的菜肴。客人来了,若用鲷鱼招待就足以证明对客人的尊敬。日本人喜欢钓鲷鱼,据说钓到鲷鱼 的人当年有好运,特别是做买卖的人,如果钓到鲷鱼,是生意兴隆的好兆头, 他们会欣喜若狂的。总之,形态美丽、名字优美、味道鲜美的鲷鱼是日本人 最喜爱的一种鱼。  日本人饮食生活中最离不开的鱼大概是鲣鱼了。鲣鱼除烹调入菜外,用 鲣鱼干制成的木鱼刨成的木松,是今天日本人作汤,凉拌菜的必备之物。  鲣鱼是栖息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暖热带水区的鱼类,那里水温较 高,海水清澈。每年 3 月鲣鱼来到日本四国,4 月游至纪伊关岛海湾、5 月向 东海关东海湾回游,尔后向北方游去。10 月再次南下。  日本战国时代,鲣鱼被称为“胜负鱼”很受武士们的欢迎。关于鲣鱼, 日本的《本朝食鉴》(1695 年)这样写道:“士佐纪伊产味厚肉肥。制木鱼 为上品。若生食则易饱。阿波伊势之鲣鱼则次之。骏豆相武所产,味浅肉脆, 生食为上品,制木鱼味不足且欠薄。房总陆奥则次之。”此外,该书还提到: “肉有深红、浅红之分,深红色味必厚。背部两侧肉中各有黑血肉一条,称 血合。味不及红肉。生食之可和之以芥醋汁或和之以冷盐酒,俗称刺身。以 生鲜者为最佳”。大约在 15 世纪初,日本人发明了用鲣鱼制木鱼的方法。首先将鲣鱼的头、尾去掉,剥开鱼肚,剔除鱼骨,将鱼身一分为二,再分切成两三段。用 大锅煮熟后捞出,晾晒 30 日,用鲸皮研磨至发亮,便成木鱼。木鱼易于长期 保存,是举行各类仪式聚宴的必备品。日本西部地区正月料理中必有盐渍■鱼。这种习俗恰与东部地区必有盐渍鲑鱼形成鲜明对照。日本人称■鱼为出世鱼,多作为贺礼互相馈赠。 根据日本《本朝食鉴》介绍“■后所产为上品,越中所产次之。昔日闻之,■鱼结队由东北洋向西南海游之,至■后海上之时,恰为鱼肥脂多之时,味道甚为鲜美。因此奉为上品”。  ■鱼为温海鱼类,略喜冷水,当海水温度降至 14°~19°之时,它们便 结队来到日本海,回游产卵、索饵。■鱼一生要更换几次名字。据《和汉三 才图会》介绍:“ 6 月五六寸者名为津波须。西国称其为和加奈。油煎之以 蓼醋沾食之。9 月 1 尺左右者名白眼。10 月近 2 尺者名■、江东称其为伊奈 多,为刺身(生鱼片)之材料,和芥醋以食之最美。”又见“仲冬,长约三 四尺者为最大,名■”。“此鱼由幼至老时时改名。初在江海,渐入大洋。 结伴而行,由东北海至西海对州,终其一生。尤如出世升进之态,称之为大 鱼。贵贱相赠,为岁末之嘉视之物。”正因为■鱼的以上特点,日本人把它 奉为“出世鱼”。昔日,不论武士家,还是一般庶民都很喜爱大个的■鱼, 特别是作为馈赠品,是最受欢迎的。  如前所述鲑鱼也是日本人喜爱的鱼类。古时候,由于日本人不了解鱼类 的回游性,眼见鲑鱼定期从大海游回河川,深感鲑鱼的神秘。这种原始的心 理,导致了鱼崇拜和鱼神崇拜。在日本鲑神信仰的分布比较广泛。根据石川 县辛鲑宫神社社史记载,昔日当地人拾辛鲑当作氏族神供奉,这些辛鲑变成 各种各样的妖怪袭扰百姓,后来更发展到食人的地步。后来行基菩萨降服了 辛鲑,被降服的辛鲑成为大名持命神继续受到当地人的崇拜。离辛鲑宫神社 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神明宫神社,当地人盛传,每年 11 月 15 日举行祭祀时,  必有两条死鲑鱼漂至神社附近小河的石头岸上。吃了死鱼,必得恶疾,这种 信仰一直流传至今。位于京都地区的大原明神神社,祖传秘史中有这样的记 载:昔日鲑鱼保护当地人已达数千年之久,大神迁座的时候,天儿屋根命神 巡视神宫地段,从水门渊底浮出了金鲑。它说守护这块地方已逾千年,它劝 大神不要迁移,当地才是他应镇座的灵地。由于这样的传说,当地人认为, 有凶事的时候鲑鱼会浮出水面。他们把鲑视为飞龙峰明神定期祭祀,如今仍 有禁食鲑鱼的习俗。  千叶县的山仓神社每年都要举办鲑祭。届时人们集中在神殿,在笙的伴 奏下,衣着整洁的神职人员双手捧着盛有五六尾鲑鱼的三宝奉至神前,诵颂 祝辞,并举行祓禊仪式。传说这一仪式起源于 16 世纪。有一年的 11 月份, 山仓村一带瘟疫流行,许多人相继死去。人们没有办法,只得求助神灵。此 时恰好来了布教的弘法大师。大师见状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祈祷山仓大神,于 是瘟疫的势头减弱,满愿那一天,竟全部消失。村民们欣喜若狂,但不知用 何物感谢山仓大神和弘法大师。这时流经村子的栗山川忽然水声大作,只见 河中有几尾大鲑。于是村人将大鲑捕获,献给大神,并请大师美餐了一顿。 从那时至今,当地每年 12 月 7 日都要举办鲑祭,以表示感谢之情,这个习俗 一直延续至今。为了产卵,由大海回归河川的鲑鱼都是雌雄同行的,据说产卵后雌鱼、雄鱼都将死去。届时雌鱼在前面产卵,雄鱼紧随其后,为鱼卵授精,场面悲 壮。一本名叫《北越雪谱》的古书赞美了鲑鱼夫妇通往天国的美丽而惨烈的 爱。“男鱼追随女鱼,为了孩子帮助女鱼。使人望之赞叹??”。鲑鱼为后 代,夫妇共同努力,面对死亡一直是日本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的永恒题材之 一。日本人历来一直把鳗鱼视为滋补、强身的食品。17 世纪,日本人已经用鳗鱼制寿司(米饭团子)。后来又相继涌现了烤鳗鱼串。最早创造烤鳗鱼串 的是近江宇治川一带地区。当地人将整条鳗放在火上烤,然后涂抹上用酒、 酱、糖调好的汁。这种烤鳗称为“宇治丸”。后来这种料理传入江户地区(今 东京),江户人对它进行了改造,创造了江户口味的烤鳗鱼串。于是江户上 野和深川八幡门一带鳗鱼料理屋鳞次栉比。但是,对于当时的庶民来说它还 属于奢侈品,价格很高。18 世纪,日本出现了土用鳗的习俗。所谓土用就是 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 18 天。特别指立秋前 18 天、三伏天。在这些 特定的日子食烤鳗鱼可滋补身子,顺利入春、入夏、入秋和入冬。据《明和 誌》记载:“近来大兴土用丑日之俗。寒中丑日抹红,丑日食鳗,寒暑皆有 合家聚合之日。”这里所指的是立夏、立冬前 18 天逢丑的日子。日本风俗, 立夏前丑日吃烤鳗鱼,立冬前丑日女人抹口红,吃烤鳗鱼。由于鳗鱼较少, 有时也用鳝鱼、海鳗代替。思维方式  谈起日本人思维的特点,大概有以下几点:1.从属、单纯;2.融合、同 化;3.现实、实践;4.乐天、明快;5.宽容、温和;6.敬虔、重礼节;7.纤 巧、艺术。但日本人缺乏理论思维,思维受派阀影响,处于闭锁状态。日本 人善于模仿,缺少独创精神,情绪不够稳定。中村元在《东洋人的思维方法》中指出:“在日本人的思维方法之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原封不动地肯定为了生存所处的自然环境或者是各种客观条 件。他们往往把所有客观现象视为绝对的东西。”明治以后的日本学者称这 种思维形态为“现象即实在论”。古代日本神观的特点是,相信世间许多事 物都存在神灵。他们习惯将人间神以外的各种神也都一并人格化、祖神化。 日本的神社便起源于这种思维方式。同时,日本人在接受佛教影响的问题上 也持同样的态度。日本人依据这种思维方法接受、消化佛教哲学。从中国传 入日本的哲学思想唯识论有各种各样的系统。日本人没有接受强调空洞理法 的正确唯识论,而单单接受了强调现象(世俗道理)面的唯识论。就佛学而 言,日本的天台学不同于中国的天台学。由日本古代天台学者创造的教学体 系,尽管沿用了中国佛教术语,但根本思想却有所不同。日本天台学的特点 在于重视“事(物)超过重视理(论)”。就儒学而言,日本的儒学家并没 有全盘接受理气二元论,而仅仅成了唯气论者。谣曲《游行柳》、《杜若》、《西行樱》中有关草木成佛、蝴蝶成佛的说法都基于肯定现实的思想。以上 提到的日本人的这种特点,就是在自然科学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仍旧保留 下来。例如,日本人习惯在“水”、“茶”等字的前面加上敬语“御”字, 在日常会话中时常对事物使用敬语的民族,可能只有日本。这种习惯称呼法 大概起源于对世间万物的客观存在的承认及对它们的神圣性的承认。日本人 这种喜爱大自然的思维方法与日本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关。处于季风地带的日 本列岛,其自然环境与其说是与人作对的、压迫人的,倒不如说是与人相融 洽的,使人感到亲切的。日本人不是处于与自然对立的角度,而是始终处于 与自然一体的角度看问题。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把现世比作秽土,将来 世比作乐土。只有日本的民族宗教(原始神道)承认现世的价值。日本人将 中国传入的佛教变为以现世为中心的宗教。强调“即身成佛”的道理。尽管日本人宗派的、派阀的倾向十分明显,但他们从来不同持不同意见的人力争。在处理社会现实问题方面,他们始终采取一种稳妥的政策。神佛 合体、接受佛教使其成为本民族的宗教,尽量减少佛教同神道的摩擦。容忍现实的现实主义思维方式造成了日本人精神生活中的两个独特的思考态度。一是折衷主义的思考态度。一个是个别主义的思考态度。这两者绝 不是毫无关系的个体。日本人默默地承受现实给予的一切。即使有时出现相互矛盾或者完全对立的事物和现象,他们竟也会同时承认这种完全矛盾或者对立的现象及事 物,不怀疑、不拒绝。由于日本人彼此间富有宽容、姑息的感情,所以他们 能够面对各种各样的思想,而保持极其融洽的立场。但是,这种 A 不在 B,B 不在 C,模棱两可的态度,很难引起理论上的争论,因此也很难获得真理, 使日本人陷入无理论或者反理论的境地,最终导致无组织的反科学主义、直 观主义、行动主义。在某种极端的场合,还会导致接近神秘主义。战争期间 大力鼓吹的“日本式世界观”、“日本主义哲学”均属于这种神秘的机会主 义。  外国人来到日本,使他们惊叹不已的是,一个日本人竟能够同时接受几 种信仰。按照日本人的习惯,在神社举行婚礼,用儒教的道德规范指导日常 生活,死后葬在佛教寺院内的墓地。如果是知识分子的话,他很可能还信仰 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他们从不怀疑各种宗教和世界观在自己的头脑中是否 能够和平共处。这曾使外国人怀疑日本是否有真正的宗教。折衷主义对日本学术界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近代儒学、朱子学、阳明学、国粹学均在日本兴盛起来,由此出现了折衷主义学派。他们主张广采 诸学派之所长,避其所短。就学问的本质而言内容重于形式。至今日本学术 界仍然沿用折衷主义学派的称呼。  日本人普遍使用一种特殊的思考方式,即始终根据个别的、特殊的信仰 认识真理。天皇意识形态就是这种个别主义思考方式的典型。战争中日本人 所犯的错误并不能说与这个个别主义的认识毫无关系。  日本语回答否定式的问题时,习惯同西文完全不同。例如“您知道了吗”? “是,不知道。”实际上,日本人并不是就事论事地回答,而是针对对方的 回答,首先用“是”表示一下我听到了这句话,然后再回答实质性的问题。 日本人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便造成日本语敬语层次十分复杂的局 面。实际上,日本人使用名称代名词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对方的身份以及 与自己的亲疏关系。除了人称代词以外,就连名词和动词的使用,也讲究适 当的分寸。中村元称它为“会话中的礼仪”。尽管其他一些东方国家在封建 制度十分发达的阶段,曾经使用过这种方式,但都未曾达到日本的程度。对 于日本人来说,人伦共同体的存在往往优先于个人的存在。在认识自己之前, 必须认识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今天的日本人会毫无意识地考虑到座次的问题。一本名叫《日本人的权 威感》的书中谈到座次的先后顺序。“(1)首先注重信仰的作用。除了神事、 佛事仪式以外,日常会见也总是将专职神官、僧侣安排在上座。这种习惯大 概承袭了古代的风俗。(2)根据职位安排座次。发布命令者往往坐上座。(3) 根据财产的多少决定尊卑,安排座次。(4)根据年龄安排座次。这里的年龄 还意味着社会经历、社会经验等等”。日本人通过这种形式确定日本人的社 会地位。在由完全封闭的人伦组织构成的水稻耕作民的社会共同体中,有十 分严格的规矩,任何人都不可能打破它。日本人的道德观及道德规范只不过 是理念化了的共同体习俗。所以,尽管日本人十分重视发展闭锁的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人伦组织——家和体现主从关系、姻缘关系的国家的道德规范,但 每个日本人却缺乏从个人的角度对道德的认识。公元 7 世纪以后,佛教传入 日本。本来主张平等、否认阶级身份区别的佛教理论在日本竟变成了强调主 从关系的教理。公元 15 世纪日本茶道兴起,开始它以鼓吹新兴都市大商人的 商业、职业伦理为主。随着时代的推移,它逐渐向近代封建社会的身份制度、 武士的统治政策妥协。近代,儒教在建立武家政权的过程中,在理论建树方 面发挥过很大的作用。这种理论注重人伦组织往往超过注重真理,真理只有 在能使人伦组织合法化、合理化的时候才被承认。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今。这里借用中根千枝的论述:“明治以来直到今 天,日本式经营管理一贯站在‘企业即人’的立场。经营者与职工以工作为 媒介,缔结一种契约关系。正如经营者经常说的那样,是靠‘主从姻缘结合 起来的伙伴’。这种关系甚至可以同夫妻关系相匹敌。这种强迫的集团一体 感形成了自我封闭的环境,产生很强的孤立性。同时它还酿制固定的家风(格)、社风(格)。它成为各个小集团的标志,进一步促成集团化的形成。 此外,也形成了家人和外人有差别的概念。人们往往把处好与‘家人’的关 系当作头等重要的大事。”  罗斯·本尼迪克特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日本人喜欢吵架,同时又很 温顺。他们既是军国主义的,又是审美的。既是放荡不羁的,又是很讲礼貌 的。既顽固,又很顺从。既是忠实的,又是不忠实的。既是勇敢的,又是歇  斯底里的。既是保守的,又是欢迎新东西的。”本尼迪克特的这本《菊花与 刀》翻译介绍到日本的时候,曾经遭到保守派的批判。但是,几十年过去了, 人们不得不给他很高的学术地位。正因为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以人与人的关 系为基础的,所以他们往往忽视制约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普遍秩序。只要对他 的关系网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他们什么事都可以干,并且,对罪恶 缺乏认识。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避邪之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