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兔年五九月初九出生的人命运子 时出生的女主人我家缺西南角怎么办?

塔尔寺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佛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莲花山,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是藏传佛教“善规派”(俗称“黄教”,又音译为“格鲁派”)的圣地,也是这一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 (1357——1419) 的诞生地。
相传宗喀巴大师诞生时其母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了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自然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迹牟尼神像的一种),“衮本”(十万身像)的名称就源广泛于此。宗喀巴去西藏学法6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了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他回家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一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香萨阿切在众信徒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之后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宗教建筑物。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建一小禅房。1577年(明万历五年)又在此基础上建弥勒殿,由于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人们将其称为塔尔寺,这便是塔尔寺汉族名称的由来。    塔尔寺还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和欠巴扎仓,研习佛学和藏语言、文字、天文、历史、医药、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于1827年(清道光七年),创建该寺的印经院,所印藏文经典及各种著述畅销各地。塔尔寺还收藏着多达万件的珍贵文物。四百多年来,所珍藏的各种玉器、铜器、银器、珊瑚、景泰蓝制品、古式钟表、高级餐具、饰物、象牙、竹木雕刻等文物,可以说是塔尔寺“三绝”之外的又一绝了。塔尔寺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4次全寺性的大型法会,称之为“四大观经”,是寺僧向诸佛菩萨献供、祈愿、诵经的法事活动。会上,除进行固定的宗教仪式外,还有跳欠、晒佛、转金佛等活动,尤以跳欠和晒大佛活动最引人注目。此外还有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圆寂的“燃灯五供节”和年终的送瘟神活动,吸引了不少香客游人。    塔尔寺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体现了数百年来汉、藏文化的交融和民族的团结合作,是藏、汉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61年3月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由于人民政府历年来的拨款修葺,使这座蜚声中外的古刹焕发了新的光彩,成为青海省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塔尔寺三绝    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人们称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 酥油花是用酥油塑制而成。酥油晶莹洁白,松软细腻,容易调合各种颜料,塑成各种珍奇的艺术花朵。塔尔寺的酥油花集塑雕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内容也丰富多彩。有花红叶绿的百花异草,有千姿百态的珍禽异兽,有景色壮丽的山水图画,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还有许多取材于历史和神话传说的故事等。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塔尔寺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会。届时,喇嘛们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摆到寺外广场,让成千上万的人们观赏。许多人为了一睹酥油花的丰彩,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塔尔寺参加灯会。    壁画:是各个殿宇墙壁上绘画,它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的染料采用天然矿物质原料,因此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特点。塔尔寺的壁画属喇嘛教画派,因此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画面构想巧妙,布署适然,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手法细腻。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内容大都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塔尔寺的堆绣制作精细,构图生动别致,色泽繁富绮丽,为美术界所称道。 每年的四大法会: 第一次法会叫正月祈愿大法会,农历正月初八到十八举行,农历正月十四午间跳金刚怖畏护法舞,农历正月十五上午浴佛,农历正月十五晚间举办大型酥油花展览。    第二次法会叫四月法会,农历四月初八至十五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出家、涅磐的法会,农历四月十四午间跳金刚怖畏护法舞,农历四月十五上午晒大佛,农历四月十五下午跳马首金刚怖畏护法舞。    第三次法会叫六月法会,农历初三至初九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三转法轮"的大法会,农历六月初七上午晒大佛,农历六月初七下午跳马头明王护法舞,农历六月初八上午转经佛(转寺院外围一周),下午跳马头明王护法舞。    第四次叫九月法会,农历九月二十至二十六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降凡的大法会,有跳桑坚、拜佛等活动,其中农历九月二十二全天全天开放所有佛殿拜佛,农历九月二十三午间跳马首金刚护法舞。    塔尔寺每年另有两次小法会:纪念宗喀巴"圆寂"的小法会,又称"燃灯节",自农历十月二十二开始举行,共九天。僧众诵经表达对宗喀巴的赞颂和祈祷,从农历十月二十五开始,全寺房顶连续点酥油灯五天,僧众在屋顶高声诵经并奏长号,万盏灯火如灿烂繁星,把整个寺院照得通明,气氛肃穆庄严。年终祈祷法会,农历十二月十三至十二月二十七举行,内容是辞旧岁,迎新年,祝福来年吉祥如意,万事祥和。 另1:佛祖释迎牟尼在古印度的一棵菩提树下修成正果,成为佛教创始人。因此,菩提树是一种神圣的佛的象征,如果寺院中生长有菩提树,那么,这个寺院的地位和知名度将会大大提高。 & &
相传,宗喀巴大师出生时,其母剪脐带时有殷红甘露滴到地上,渗人土中,数年后在此长出一株白菩提树,枝叶繁茂,馥郁香味四溢,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显示出一尊狮子吼佛像(即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宗喀巴大师母亲香萨阿切,为纪念宗喀巴为佛教做出的重大贡献,按照宗喀巴来信旨意,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的雏形。菩提树根部向外蔓延,在今大金瓦殿前生长出来,1992—1996年维修大金瓦殿时,人们亲眼目睹了从大金瓦殿向外延伸的菩提树根部。 & &
据传,祈寿殿(又称长寿殿)于1717年建成,七世达赖喇嘛率僧众举行盛大开光法会时,汇集了宗喀巴大师的佑灵,诸佛菩萨的慈慧,在开光烧祭的法坛处生长出一棵自然显现文字的菩提树。这棵树时至今日,不断繁衍生长,在其周围又生长出树根连在一起的11棵 菩提树。每当夏季,菩提树枝叶茂密,郁郁葱葱,浓荫遮日,开花时,芳香四溢,令人陶醉,故该殿又得名“花寺”。如果你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会在每片叶子上看到一尊狮子,如果能得到一片飘落下来的树叶,则能祛病禳灾,树下有一块巨石,上面被信徒们涂满了酥油,贴满了硬币。据说宗喀巴之母,当年从清泉背水回来总要倚此石少憩,故称“憩石”
另2:“班禅”的全称叫做“班禅额尔多尼”,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和藏传佛教两大领袖之一的称号。“班”是古印度梵文“班智达”的略称,“禅”是藏语“大”的意思,“额尔德尼”是满语“珍宝”的意思。十世班禅法名为“确吉坚赞”,即“法幢”的意思。十世班禅是当代杰出的藏传佛教领袖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于日诞生在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乡一个农民家庭。1941年被认定为九世班禅的转世灵童。1949年6月,经国民政府批准为十世班禅。8月在塔尔寺举行了坐床大典。 说到塔尔寺,就不得不说说一代宗师宗咯巴,另3: 公元1357年藏历十月十日,宗咯巴诞生在今湟中县鲁沙尔镇东南的一个牧民家中。50年后,他创立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广大藏族人民称他是第二个释迦牟尼,出于对他的极大尊重,尊称为宗咯巴,意思是湟水河畔的人。 & &
宗咯巴7岁时到今青海省化隆县的夏琼寺出家,步入佛门,取法名为罗桑扎巴。意思是善慧名扬。16岁时,宗咯巴赴西藏深造。到西藏后,他四处朝拜各派 名寺,寻访高僧大德,虚心求教,刻苦学习。在他22岁那年,他母亲托人给他带去一封书信和一束白发,盼望他能回家见见面,而他担心路途遥远,会影响学业,就撞破鼻腔用鼻血画了张自己的画像,连同一副狮子吼佛像和一封信带给母亲和姐姐,在信中他对母亲说:“若在我出生的地方,用十万尊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作为胎藏,建造一座佛塔, 就如同见到儿子的面”他母亲在众乡亲的帮助下,用绸缎把印有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作为胎藏,建造一座莲聚宝塔。后来人们在塔的周围建起了寺院。因先有塔后有寺,所以这座寺院被人们称做“塔尔寺”。 宗咯巴在西藏苦读经书,系统地掌握了藏传佛教显宗和密宗所有各派教法,并在噶丹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从1388年开始,他改戴桃形尖顶黄色僧帽,这种帽子叫“班夏”,是只有在印度获得班智达即学者称号的人才能戴。从此,宗咯巴更加广泛地进行宗教活动,受徒讲经,著书立说,被誉为“百部论主”。1409年藏历正月,宗咯巴在西藏拉萨举办了万人祈愿大法会,被公认为西藏佛教界的领袖。同年,又在今拉萨东面的达孜县建起了甘丹寺,从而形成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使西藏佛教再度兴起。格鲁派后来逐渐成为在整个藏区占统治地位的佛教派别。 公元1419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宗咯巴大师在甘丹寺圆寂。后来,每年这一天,整个藏族地区每家每户都点灯纪念这位伟大的佛教领袖,形成了传统的“燃灯节”。
提到青海、藏传佛教、英雄这几个字眼,就必须要说到一个传奇人物:格萨尔王! 格萨尔王,相传是连花生大师的化身,一生戌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名扬四海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史诗英雄格萨尔王生于公元1038年,殁于公元1119年,享年81岁。格萨尔自幼家贫,于现阿须、打滚乡放牧,由于叔父间离,母子泊外,相依为命。16岁赛马选王并登位,遂进住岭国都城森周达泽宗并娶珠姆为妻。格萨尔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岭国领土始归一统。格萨尔去世后,岭葱家族将都城森周达泽宗改为家庙;其显威迭事和赫赫功绩昭示后人不断。岭葱土司翁青曲加于公元1790年在今阿须的熊坝协苏雅给康多修建了“格萨尔王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原址处重建为“格萨尔王纪念堂”。格萨尔纪念堂64根梁柱、16根通天柱构成主体构架,四周以墙相围,堂正中塑格萨尔王骏马驰骋的巨像,背塑十三畏马战神,正墙左右方塑岭国十二大佛,其左右两边分立将士如云及烈女翩翩。整个纪念堂庄重典雅,雄奇壮观,实乃凭吊览古的盛殿。
格萨尔王是古代藏族人民的英雄,他降魔驱害造福藏族人民的光辉业绩,早在十至十一世纪,就在我国有雪域之称的西藏草原、风光绮丽的青海湖边、巍峨的日月山下、丝绸古道的陇原大地、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美丽的孙雀之乡云南等省区民间广泛流传,至今人民依然怀念歌颂着这位民族英雄。
在很早以前,岭国出一个穷孩子,起名叫角如,这个孩子在奇异境界里诞生和长大成人。在岭国英雄云集,赛马争夺王位时,力战群雄,得胜称王,尊号为格萨尔。藏语称甲吾格萨尔纳特或格萨尔阿种。格萨尔王一生,充满着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惊涛骇浪,为了铲除人间的祸患和弱肉强食的不合理现象,他受命降临凡界,镇伏了食人的妖魔,驱逐了掳掠百姓的侵略者,并和他的叔父晁同——叛国投敌的奸贼展开毫不妥协的斗争,赢得了部落的自由和平与幸福。
德格为格萨尔王传说最集中的地区,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格萨尔英雄典故传说,单就格萨尔及30员大将的各种活动而命名的就有许多处。
格萨尔王于公元11世纪前后诞生于今四川甘孜州德格县的阿须草原,那时的西藏正处于战乱纷争之中。自从公元9世纪时朗达玛统治的吐蕃王朝结束以后,整个吐蕃处于群雄割据、各霸一方、相互掠夺征战的分裂局面,在雪域高原上出现了各自为政、互不相属的许多邦国和部落。广大藏族人民生活在战乱频繁、杀伐相继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厌恶战乱、反对掠夺、盼望和平,期待有一个能为百姓造福、完成统一和平大业的英雄人物出现,带领他们过上像以前佛法兴盛时的和平安康、幸福美满、如天人般快乐的日子。在广大藏族人民的热切期盼中,莲花生大师的化身——英勇威武、神通广大、天下无敌的大英雄格萨尔王诞生了,他带领由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化身的、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八十位大将降妖除魔、惩强扶弱、救护生灵,完成了统一和平的大业,使善良的百姓重新过上了太平安定、富足快乐的幸福日子。
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满怀着对民族英雄格萨尔王的深切热爱,千百年来不断地吟唱着对格萨尔王的崇敬和赞美,汇成了一部饮誉世界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这部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英雄史诗,得到了“当今世界惟一活着的最长的史诗”和“东方《伊利亚特》”的最高褒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
藏族人民抒发对格萨尔王的无比热爱和赞颂的另一种方式是跳格萨尔藏戏。格萨尔藏戏的发源地在佐钦寺。格萨尔藏戏是第五世佐钦法王土登·曲吉多吉于19世纪末创编的。现存于佐钦寺的80多具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面具,是第五世佐钦法王根据自己的清静显现而制作,从那时到现在,西藏其他各寺庙、各地方的格萨尔藏戏面具造型都是以佐钦寺的面具作为参照制作的。格萨尔藏戏在戏曲的编排上除了具有浓郁的西藏地方戏曲特色之外,第五世佐钦法王还将藏传佛教的金刚舞融入其中,使得格萨尔藏戏不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教育性,还有殊胜的加持力。从此,格萨尔藏戏从佐钦寺开始传扬到青海等各地的佐钦寺分支寺庙,然后逐渐传播到藏区各地,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佐钦寺还曾出现过许多格萨尔文化的专家学者,其中最著名的有第一世佐钦法王白玛仁增、佐钦巴珠仁波切、堪钦白玛班扎、米旁仁波切和第五世佐钦法王。第一世佐钦法王著述了《格萨尔王传》中的分部本《岭分达色财宝》;巴珠仁波切著述了分部本《辛丹之争》;堪钦白玛班扎著述了《雪山水晶宗》;米旁仁波切编写了格萨尔王护法经并创作了《岭舞之歌》等赞颂格萨尔王的、脍炙人口的诗歌;第五世佐钦法王编写了格萨尔王护法经并创编了格萨尔藏戏。
与格萨尔王有着极深渊源的佐钦寺,在每年的藏历2月1日,僧众们都要于清晨念诵格萨尔王的仪轨,白天跳格萨尔藏戏。佐钦寺的格萨尔藏戏堪称历史最悠久、最为标准,因此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信众前往观看。
格萨尔王不仅是藏族人民心中永远的民族英雄,也是莲花生大师化身的大护法,他以慈悲、智慧和大力护佑着芸芸众生,使其脱离痛苦和灾难。愿所有听到格萨尔王名号的众生和平安康、幸福快乐! 再来说说史诗《格萨尔》 藏族英雄史诗,世界上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产生于藏族氏族社会开始解体、奴隶制政权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公元10世纪后,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并开始广泛流传。这部巨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涉及藏族古代历史、地理、军事、宗教、医学等各方面,极富科学价值。作为格萨尔发祥地之一的青海省,经过40 余年的搜集、翻译、整理,已发掘出120多部,诗行达100万行,字数达1300多万字。其出场人物3000多,塑造的形象鲜明的主要人物80余人。史诗为说唱体,结构严谨,文字朴实,语言生动,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部极具神奇色彩的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自成一门独特的“格学”体系,享有很高的荣誉,而且引起国外广泛关注,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堪与荷马史诗相媲美。目前有20多个国家有专门机构从事搜集、翻译、研究,已译成英、法、德、日、俄、印度、蒙古等国文字。国内也已出版藏、汉、蒙文版本数十部,并搬上舞台和影视屏幕。全省有说唱艺人55人,仅才让旺堆就能说唱120部。出名的学者有桑热嘉措、才旦夏茸、华甲、杨质夫、纳朝玺、钟秀生、何建勋、吴均、祁万秀等人。
格萨尔王是莲花生大师的心子。法王如意宝自传中常有提及格萨尔王,格萨尔王也是法王如意宝祈祷的护法神。 历史研究者称千年藏族英雄格萨尔确有其人【北京科技报】 生在四川阿须草原,金马鞍、狮龙宫殿等相继被发现 传说中,从诞生之日起,他就为民除害,造福百姓;8岁时运用法力让狮子搬运石料垒墙,神龙神虎修建屋顶,从而修筑宫殿……流传千年的传奇人物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
他究竟是文人笔下虚构出来的人物,还是历史上确有原型?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存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近日,长期从事《格萨尔》研究工作的学者丹尼活佛非常肯定地通过媒体透露,藏族英雄格萨尔真实存在过。青藏高原遗迹让部分学者相信格萨尔确有其人。 中国《格萨尔》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所所长角巴东主研究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进行了详细介绍。 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格萨尔,是《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公。在说唱艺人的传唱中,一千多年以前,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格萨尔是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大英雄,是抑强扶弱、除暴安良、降妖伏魔、救护生灵的象征。 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对格萨尔是否真实存在却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近日,有专家透露,藏族英雄格萨尔真实存在过。 那么,在青藏高原上,究竟有多少遗迹见证了这位英雄千年? 格萨尔诞生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阿须草原 角巴东主是中国《格萨尔》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他告诉记者,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阿须草原便是格萨尔的诞生地。 《格萨尔王传》“英雄诞生”中有记载,格萨尔王的出生地“名叫吉苏雅格康多,两水交汇潺潺响,两岩相对如箭羽,两个草坪如铺毡。前山大鹏如凝布窝,后山青岩如碧玉峰,右山如同母虎吼,左山矛峰是红岩。” 2002年,《格萨尔》千年纪念之际,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出现了一位位“格学”专家。专家们对这里实地考察发现,所载与现今这里阿须乡的协苏亚给康多(即吉苏雅格康多)的地貌完全吻合。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18个县里都有格萨尔王生活和战斗过的遗迹、遗址,仅他出生的德格县就有120多处。这里保存着格萨尔的古都森周达泽宗,八帮寺藏仍保留有格萨尔用过的宝刀,宝刀上还有着金雕铸的画符…… 千年前检阅军队的台子至今仍在,牧民们称之为点将台 龙灯大草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被当地牧民称为“格萨尔通”。这里的人们还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当时,格萨尔王曾在土台上搭建了一顶全藏区最大的帐篷,把他的妃子珠姆和父母接来居住。每天早上,他要在台上检阅军队。龙灯草原的珠姆措,是传说中格萨尔王的爱妻珠姆洗头发的地方,这里又被称为翡翠海。如今,格萨尔检阅军队的台子就在靠近翡翠海的草地上。这是一个长、宽各为53米、高1米的规则土台,当地的牧民亲切地称它为点将台。 青海省达那寺内存有格萨尔用过的物件,金马鞍并非传说 角巴东主研究员介绍,格萨尔虽然出生地在四川省的德格县,但其主要活动区域却在青海省的果洛、玉树地区。这些地区同样大量存有格萨尔生前的遗迹和他曾使用过的物件。 青海省囊谦县的达那寺中保留有格萨尔曾经戴过的毡帽和曾经使用过的盾牌,另外还有他手下将军们的头盔和铠甲碎片。在达那寺右侧的高山上,甚至完整地保留着格萨尔与手下30名将军的灵塔。经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通过碳十四测定,这些灵塔的建筑年代有千年之久;这恰好与格萨尔在此活动的时间相符。 据称,这个达那寺正是格萨尔的家寺。 相传,格萨尔的物件中有金马鞍。不过,在达那寺保存的文物中,人们见到了马鞍的踪迹,却始终没有发现金马鞍。 难道金马鞍只是传说?“在西藏的昌都地区类乌齐寺,的确藏有格萨尔的金马鞍。”角巴东主肯定地说。据他介绍,除此之外,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布楞寺里也发现了一个金马鞍和宝刀。 狮子搬运石料垒墙,神龙神虎修建屋顶;“狮龙宫殿”遗址被发现 传说中,8岁的格萨尔运用法力,神奇地让很多小狮子搬运石料垒砌围墙,又让神龙神虎修建屋顶;从而修筑了一座宫殿。于是,宫殿被命名为“狮龙宫殿”。 神奇的“狮龙宫殿”究竟在哪里? 角巴东主研究员说,人们终于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玛麦玉龙松多草原找到“狮龙宫殿”的遗址,并按照传说中宫殿模样进行了重建———宫殿金顶红墙,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普通的民居。“宫殿除了供奉格萨尔的塑像之外,还供奉着他的两位夫人以及手下30位将军的塑像,另外收藏有据说是格萨尔曾经使用过的盔甲、宝刀等文物。” 角巴东主说,一些证据可以证明格萨尔的确存在过,不过,人们对于这位藏族地区的大英雄、救护生灵的王者的象征太过崇拜,因此在《格萨尔王传》中,他的一些事迹被进行了夸张,这些夸张主要来自民间的说唱。
黄河,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下面说说黄河和江河源文化。 ============================================================== 江河源文化并非专指长江黄河源头地方的文化,而是指覆盖72.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13.25%的青海省的文化。为什么不名之“青海文化”呢?在几千年历史上,“青海”指的是面积4583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以上的一个大咸水湖。汉代称西海、仙海、卑禾羌海,南北朝时称青海,藏语称措温波,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日国民政府议决青海建为行省时,依照命名通例,以其境内这个烟波浩淼的大湖之名用以名省,称青海省。如果用“青海文化”一词,容易使人产生歧义和误解。为什么不名之“黄河上游文化”呢?从地域概念上看,黄河上游是指从巴颜喀拉山麓黄河源头开始,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共长3472公里,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包括上源地区、峡谷地区和平原地区。如果用“黄河上游文化”一词,显然名实不符。何况长江和澜沧江的源头也在玉树州境内呢?两江一河的源头在此,使青海省有“中华水塔”之称。澜沧江顺横断山脉沟壑南下,经过云南流到邻国,下游称湄公河。长江、黄河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曲折跌宕,“万里飘玉带”和“远上白云间”,奔流东下,汇入大海,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这样看来,这里不仅是“中华水塔”,也是“中华文化之塔”,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发祥地之一。?
然而江河源文化地没有与她相连的河西文化、陇原文化、河套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等那样被世人所详知。其故何在?主要是由于其地理位置远离中国文化中心。研究中国史、东方史的国内外学人偏重中国内地,忽略青藏高原大陆腹地,以致对有异常辉煌地位的青海地区忽视了。日本学者松田寿男早已发出过类似的感慨。于是这一大片圣洁神秘的文化好似躲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一样,沉寂了百年千年。用两句成语“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来形容她,也许更为恰当。前一句说她不为人知,静处深闺;后一句说她机遇到来,迅跑前进。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江河源文化的特异芬芳应该适时展现于世人面前了。?
江河源文化覆盖区域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四川的包围之中,而且是各民族的交通要道。贯穿东西的丝绸之路从她的身边走过。从北方草原越过河西,经过河源,渡过黄河,走“河南道”,经甘南州,顺岷江而南下,也是一条文化走廊和民族走廊。这两条走廊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北方草原的交汇地带构成一个中国西部大地上的交通十字。几千年来,许多民族东来西去,南来北往,走的就是这个大十字,青海就在这个五岔路口发挥着重大的独特作用。也可用下列比方:假如把她作为一位仰卧的巨人来看,头顶中亚,右手抵西藏和川西的高山巨壑,左手抵河套和北方草原,左脚延伸到黄河中下游,右脚置于长江流域,从益州直下荆州、扬州。在广袤的中华大地或亚洲大陆上,自古以来起十字路口作用的地方可以指出不少,但像青海这样在上古史、中古史上起五岔路口作用的地方,实属罕见。历史上许多民族迁徙互动,吸纳融合,多文化碰撞和交融,多文化共生和共荣,离不开这一头枕高原、脚踏平地及牧业区和农业区交汇的广阔地区。江河源文化之所以具有独特地位及独特性格和作用,就是由此产生的。
年保玉则峰位于我省东南部,属巴颜喀拉山脉,主峰海拔为5369米,当地牧民誉为神山,年年朝拜。磕拜一周,约为130公里。 ▲高原蕴圣洁,历史呈奇异?
江河源文化的独特性主要由于其文化生态环境和历史的独特性所熔铸。包括: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民族社会组织,这三个层次构成一个浑然一体的文化生态综合体。凝昊天昆仑之灵气,聚九曲黄河之神韵,外形苍莽,内涵深邃,形成下述社会文化类型和形态。?
(一)两类生业,多种文化。青海省由河湟谷地、河曲草原、环湖草原、噶斯草原、青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等几个区域组成。东北部农业区占地面积4.05%,居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7%。这里是地势偏低(海拔米)、气候较暖、水源丰沛的河源农业区,是西北黄土高原农耕区的西部延伸,是全省精华所在。雪山、盐泽、冰川、戈壁等无人居住区占全省面积38%,达4.18亿亩,这些地方充满了让人驰骋想象的神话传说。全省草原面积占53.5%,有5.78亿亩,33%的人口居住在牧区。另外,林地约占5%,虽有人居住,但数量有限。据此理解:河湟农业区是内地农耕文化的西进边沿;广大牧业区地广人稀,由于处在从东北、内蒙、新疆、西藏而青海的半环形相的广袤牧业地带,这里必然成为游牧民族驰骋的走廊,历史上许多民族在这里成为匆匆过客或短暂居留,或定居长住,多种文化在这里争奇斗艳,交汇重叠,怎么能不奇异芬芳呢?只是在传统历史上一直被看作西陲边塞,荒漠寂寥,当然就难免“零落成泥”了。唐代诗人柳中庸不是有“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的诗句吗?对此不妨说是受“中原中心论”的影响所至吧!?
(二)众多民族,谁主沉浮。对于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的远古居民,我们只他们与华北人种相同。其余尚需进一步考古发掘。据考古发掘表明,新石器时代当地居民已大显辉煌了。仰韶文化西延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已有四万多件出土,这里可以说是“彩陶王”。陶盆之精美、数量之繁多,足令世人刮目相看。当时居民的族属,目前尚难定论。
战国之后,这里就成为古代羌人的栖息之地。据《后汉书·西羌传》所载,以无弋爰剑为首领的诸羌的大本营,就在河湟地区,时有羌人部落150个,其中26个部落在湟水中下游,9种到河湟以外,52种衰落,依附他部;89种保留部落组织。可是,他们没有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仍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两汉魏晋,历四百年,汉羌角逐,相当激烈,羌族日衰,大量外迁,汉文化兴盛崛起。河湟地区封建化,谁主沉浮,看来羌人不行,汉族也难。《西羌传》说:“(敌寇)略定矣,而汉祚亦衰焉”!何其难也?十六国和南北朝约280年,氐、羌、羯(小月氏东迁演变为羯)、匈奴别部卢水胡,主要是鲜卑人大展风采。汉族衰微了,羌人进一步外迁或依从于鲜卑。各少数民族纷纷从后台走上前台,仿效汉制,建国称王,加速汉化,羌地跨入封建化。然而隋唐统一,他们都销声匿迹了。在青海草原建国350年的吐谷浑,公元663年在唐蕃争雄中被吐蕃并灭了。隋唐时这里民族友好佳话不断,公主和亲,互市立碑。唐代,汉人守疆在此,蕃人守疆也在此。一泓青海湖,留下多少“天阴雨湿声啾啾”的诗篇。从公元755年后,汉族又一次衰微了,吐蕃族兴盛了,直至蒙元统一。总之,这里历史上统一时间短,分裂时间长。公元1247年后整个高原才纳入统一政权之下。明代控御力弱,西海蒙古与明争战长达近百年。清代雍正以后,农牧区各地方才稳定地统一起来,发展起来,于今不到300年。当今六个世居民族,汉族占58%,应该是主体民族,但牧区面积太大,当主体不容易。藏族占20%,虽然多于其他兄弟民族,也只占两成而已。回族占14%,土族占3.4%,撒拉族占1.6%,蒙古族占1.3%,其他族也有一些。由此看来,只能是汉族为首,共主沉浮,多元平衡,贯通古今哪一个民族也不能主导青海历史和文化。经过若干世纪的交汇,各个民族都不是原来的模样了。试看,元代的西宁州土人与土族不是一模一样,明代以后的“嘉西蕃”也值得认真研究。由上观之,清晰地看到江河源文化历史上呈现出一条主线:族体众多,有来有往,有分有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多元一体,一统中华。?
(三)两个区段,八个单元。历史学家认为:除去历史,没有文化。研究文化应向历史中求索。这里的历史以13世纪蒙元统一为界线,可分成前后两大区段。其一,上古文化,在中国西部曾经大放异彩。1973年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精美舞蹈盆,引起了世人的震惊。年同德宗日又出土了两个精美彩陶盆,该地位于黄河弯曲处南边,距西宁340公里,属于“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地方,不能不令世人再惊叹一番。再者,西藏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卡若文化,晚于马家窑,但经济类型相同,都种植粟类作物。河湟文化早已辐射去了,不能因为缺乏文字史料而否定了事实。中华龙文化蟠卧在河洛和渭河,东进西伸,伏羲、黄帝、炎帝的故里都在西北,通过河湟西上昆仑和雪域,直至帕米尔。其二,两汉时代,汉文化伸进河湟,羌人或改从定居,或西迁再西迁,或南下演变成纳西、么佬、彝族等。茂州汶县成了羌族的栖息之地。日月山以西难于农耕,适宜于牧业文化繁衍生息。其三,西晋永嘉之乱以后至隋代统一约有280年,五胡纷争,青海也不例外,河湟陇右被多个民族争来争去。这个时期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纽带作用的是慕容鲜卑吐谷浑族(下文再述)。牧歌马总马,乃时代特色。其四,自隋朝建立到唐代安史之乱约180年,汉族再次进到河湟,但扎的根没有汉代深。杨氏、李氏王室是鲜卑化了的汉族,从亲缘上、情缘上对吐谷浑有偏爱,几度和。吐蕃在西藏兴起,与唐朝几乎同时兴同时衰,长期争雄,时而和亲时而争战。安史之乱后,汉族再次衰落,吐蕃占领河陇上百年,数十万唐人藏化了,青南党项、多弭等羌部藏化了。吐谷浑亡国后,一部分(6个东岱)成为吐蕃属民;数千帐随王室东迁,受唐朝封爵续国,后来基本汉化;一部分守险自保于祁连山南北,后来演变为新的族体土族。北宋时末人啸聚,在不少吐谷浑人唐人藏化基础上,藏区部落林立的情况下,角厮罗政权传世三代,延续百年。宋朝虽曾进军河湟,改青唐城为西宁州,但为时不久,即转为金和西夏争夺约90年。自公元755年至13世纪初500年,藏文化曾经群芳占魁。?
13世纪蒙元统一,河湟和牧业区农牧分治,促进了牧区封建化。塞北牧业文化在青海广大牧区历经羌、鲜卑而藏化之后,渗入胡化即霍尔化文化。土族诞生,回族、撒拉族由大迁徙而定居发祥,至今约700年了。此乃其一。明朝时期,蒙古人大量北去;汉族军民大批涌进,在河湟和黄河南农业区渐居多数;土族让开河湟通道,退居南北两厢;多民族世居格局基本形成。其间明蒙斗争颇为激烈,西宁地区作为西北边卫,战火连绵。此乃其二。清朝进一步统一蒙藏地区。清初,和硕特汗国雄峙青藏高原约80年。雍正以后河湟实行府县制,牧区实行王公制和千百户制。绿营兵取代军事卫所制,原卫所军户转化为农户。藏传佛教、伊斯兰教进一步发展。封建性社会经济文化稳定发展,于今约280年。此乃其三。晚清和民国时期社会发展迟滞。1929年初建立青海省。1949年后在风雷激荡中青海全省跃进到社会主义。当今世居民族6个,通行五种语言(汉、藏、蒙古、土、撒拉语,)三种文字(汉、藏、蒙古),两大宗教(少数人信仰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外,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信从者众多,并分若干教派)。综合言之,有四个族系及相关文化,即汉族系、羌藏族系、鲜卑蒙古土族系、突厥伊斯兰系。上述情况与西部诸民族的过去和未来或直接或间接地有许多渊源和关联。多元文化,多姿多彩,但多元平衡委实不易呵!
▲东西南北通道,诞育藏传佛教?
(一)五岔路口作用,千年遗失王国。上文提到的五岔路口作用,主要体现在吐谷浑王国历史上。对于吐谷浑部如何从辽东而西迁南迁,如何建国青海以及兴衰和灭国、播迁等历史,已有专文专著,言之颇详。但是对她的历史作用往往估计不足。公元663年以后吐谷浑王诺曷钵及其部落先迁浩门河之南,又迁灵州改名安乐州,传世100余年,到公元798年慕容复袭封,未几“封嗣绝矣”。他们以武威南青咀喇嘛湾(即阳晖谷)为先莹,宁夏同心县韦州乡也有王族墓葬,先后出土墓志10方。留在青海的王族以吐蕃属下邦国的建制(有自己的部落和可汗、组织结构)又存在约200年。这个已消失的“王国”于1982年后在都兰县(蒙语“温暖”)发现了他们的墓群,有数千座,分布在夏日哈河、察罕乌苏河、柴达木河流域和黑山地区,东西蜿蜒百多公里。省文物部门经过十余年的发掘,已破解了不少谜团。这片沉寂的土地不再沉默了,开始陈述被掩埋的历史,展现公元663年以后的画卷。?
大量考古资料说明,西藏的古文明应归属东亚文明体系,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同高原东部氐羌系统文化和北方草原系统文化以及华夏文化发生密切关系。都兰墓葬出土的陶器、漆器、铜镜、钱币和大量丝织品,都能说明这一点。?
从交通史料来看,我国古代通往中亚、欧洲的陆路交通的东段,在秦汉时已基本形成。一是从关中过陇山,经河西走廊进西域,即“河西路”;一是从关中或河洛北上,经阴山之南西行居延海进西域,即“居延路”或“草原路”。汉武帝开河西,列四郡后,河西路兴盛成为主干线。青海位于河西走廊南面,秦汉以前,这里的羌人与蒙古草原和黄河、长江流域的交通已经存在。由此向西,经柴达木盆地到女若羌,即“青海路”,其后称“吐谷浑路”,汉代也已存在。公元4世纪后,国内政治形势分成南北两方,吐谷浑族像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在青海土地上生根发芽,安全的环境和艰辛磨难中养成的勇气,使他们走向强盛,与南朝通好,与北朝相安,与隋唐联姻,与各方互市,4世纪末至7世纪上半叶这里在联结东西南北各民族交往中,起了重要作用。如:公元399年法显从长安经今兰州、西宁北行过大通、门源、穿斗拔谷到张掖,绕过纷争之武威,循河西路西行天竺;公元420年昙无竭(法勇)是从关中出发经今兰州、乐都、西宁进入柴达木西行的;公元559年乾陀罗人?那崛多东来中国,经新疆和田,进入柴达木,到西宁、乐都东去长安。值得一提的是公元518年的宋云等由洛阳西去取经,也经今乐都、西宁、湟源、越日月山到吐谷浑伏俟城西行到鄯善。去中亚。宋云等人走这条路并非出于好奇,而是出于旅途方便。当时吐谷浑处于昌盛时期,伏连筹在位。从公元490年至517年每年都与北魏通贡市,有时一年二次至三次。公元518年两次通贡市,此后若干年也如此。公元504年、505年、516年、517年都与建都今南京的南朝梁通使往来。此前,从公元430年开始吐谷浑即与南朝宋和齐通使往来。总之,青海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贸易往来有长足发展。有力证据还可从《北周书》中《异域传》和《史宁传》中找见。公元553年吐谷浑王夸吕遣使到黄河下游定都邺城的北齐,返回途中在凉州以西遭到北周凉州刺史史宁的袭击,吐谷浑高级将领和官员率领的裔队被俘,数以万计的丝绢被没收,还有“商胡”240人,他们是伊朗系商人。这说明:(1)吐谷浑与东魏、北齐通使贸易,横切河西走廊北入柔然,然后东行;(2)吐谷浑庞大商队,驼骡600头,由重臣仆射、将军率领,绸绢为主要商货,且有西域商胡240人,吐谷浑作为东西贸易、南北交往中继和向导的作用乃名副其实;(3)商胡从西域走青海路到黄河下游贸易,青海路的作用能低估吗??
此外,西域厌哒(滑国)、龟兹、于阗与南朝梁通使频繁,走青海道转河南道入蜀东下,吐谷浑人充当译员和向导。历代吐谷浑贵族通汉语汉文,多读书传。中介人至少通晓鲜卑语、汉语和西域有关语言。当然在东西各地佛教迷漫气氛下,吐谷浑人也信佛教,如慕利延世子琼对释慧览(酒泉人,俗姓成)师事,并出资在成都修建左军事寺使之住持。由此可见,对佛教在文化交流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应予特别关注。循此审视,藏族在河陇和西域的活动是公元663年并灭吐谷浑以后展开的。简言之,在吐蕃活动的广大舞台上,青海成了垫脚石。?
(二)河湟垫脚基石,诞育藏传佛教。当今学术界皆知藏族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多方面,与藏传佛都有剪不断的关系。藏文内容如何呢?周希武在《玉树调查记》中说“皆经典,罕历史”,依然是宗教。那么,藏传佛教诞生于何地呢?不在卫藏,而在河湟。
一般认为公元978年。也是“后弘期”开始之年。此前,始于7世纪中叶佛教传入西藏,至达磨禁佛约200年,为“前弘期”。公元839年达磨赞普下令禁佛,封闭拆毁寺院,焚毁佛经,镇压僧人。据说有藏饶赛等三名僧人(后人尊称三贤哲)用牲口驮上经书逃亡阿里,当地也在禁佛,再向北逃到今新疆。因民族和语言不同,又往东走到河湟。这里离吐蕃本土偏远,而且达磨于公元842年被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刺杀,吐蕃王朝已经崩溃,他们便住下来从事宗教活动。今循化县黄河北岸加苏尔村藏族人穆苏赛拔,原信本教,公元911年随藏绕赛出家信佛。按规定,出家授戒师应有十名出家10年以上僧人在场,情况特殊,也不得少于五人。除上述三人外,又请了两位汉族僧人,共襄佛事。穆苏赛拔即后弘期高僧喇钦·贡巴绕赛,有些汉书译作意明大师,成为“后弘鼻祖”。喇钦足迹到过甘州(张掖),在今化隆金源乡丹斗地方定居,凿崖为洞,开始宗教活动,还在今互助红崖子沟口白马寺弘法。丹斗成为安多地区的佛教中心。达磨死后,王室分裂,连年征战,无复统一,各地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原王室后裔、西藏山南桑耶寺主意希坚赞立志发展佛教,建立封建统治。派遣卢梅、楚臣喜饶等十人(卫地5人、藏地3人),时在公元970年左右。十人学成返回,在卫藏、康区建立了一批寺院,吸收门徒,传播佛教,后弘期开始。佛教与本教相互吸收融合,用藏文译经藏语弘法,政教合一,俗称喇嘛教,今通称藏传佛教。关于藏传佛教中影响深远广泛的格鲁派(即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本是湟中县鲁沙尔人。众人知之,不再赘述了。?
总之,作为江河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河湟文化,“实为首被教化之地”,不仅在东西南北网络交错文化构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整个高原藏区文化中包括卫藏、康区、安多等地域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 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河”字在秦汉以前基本上是黄河的专称,而河流称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经》曰:“昆仑山,纵广万里,高万一千里,去蒿山五万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环其墟。”)先秦的文献中找不到黄河一词,成书于汉武帝征和年间的《史记》全篇也不见黄河的说法。据学者李鄂荣考证,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县”的释文里。黄河的“黄”字用来描述河水的浑浊,这在古书中也早有记载:战国时期的《左传·襄公八年》郑国的子驷引《逸周诗》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尔雅·释水》记有“河出昆仑,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黄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数量众多的水泊和海子组成,在阳光照耀下星宿海的无数湖沼光彩夺目,如同孔雀开屏,十分美丽壮观,因而当地的藏族居民把这一段黄河称作“玛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肃省“玛曲”县即以此河段命名。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但真正源头所在现在依然存有争议。历史上人们对黄河源头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尚书·禹贡》曾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积石”在现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的阿尼玛卿山,离黄河源头还有距离。《山海经》、《尔雅》有河出昆仑的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有黄河发源于于阗,东流至盐泽,再潜行地下,南出为河源的说法(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这些说法都不确切,但却延续到隋唐。
隋唐以后人们逐渐对黄河河源建立了正确的认识。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灭吐谷浑后置河源郡,即现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表明人们已知黄河发源于此。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为平定吐谷浑叛乱,将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领人马到达星宿海一带,《新唐书》载他们“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唐宋以来,长期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头。
至元代人们开始对对黄河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实等人勘察黄河河源,对星宿海一带作了详细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据都实的调查写成《河源志》一书,明确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该处有“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余”。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锡、舒兰探黄河河源。他们到达星宿海,发现星宿海上源还有三条河流,但并未追至源头。拉锡、舒兰归京后绘有《河源图》,舒兰还写有《河源记》。康熙末年组织全国性的地形测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胜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区进行测量,此行“逾河源,涉万里”,回京后将测量结果绘入《皇舆全览图》。此次测绘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绘制出来。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门侍卫阿弥达“恭祭河源”。阿弥达到达星宿海以西300里处,对星宿海上源三条河流进行了实地勘查,认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
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西方探险者和地理学家深入青藏高原进行考察活动,他们也曾到达河源地区搜集自然、人文资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国人窦脱勒、敖伦,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士纳可、科兹洛夫,德国人费士勒、台裴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黄河源头进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在项立志、董在华率领下,对黄河河源进行了数月勘查。河源勘查队认定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雅合拉达合泽山是它的源头,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这一结果与前人考察结果不相吻合,在学术界引起争论,但黄河发源于约古宗列曲的说法广为流传。1978年,青海省邀请中央和地方有关科研专业人员,再次对黄河源头和扎陵、鄂陵两湖进行实地勘查,确认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学者杨联康徒步考察了黄河全程。他认为黄河最远源流是始于巴颜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长于约古宗列曲30.5千米,长于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树立了黄河源标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条支流分别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于最北部,发源于查哈西拉山,河长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断流。约古宗列曲位于星宿海西,在三条上源中居中,发源于约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为宽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为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河流终年有水。约古宗列曲与卡日曲汇合成黄河源头最初的河道玛曲,然后注入星宿海。根据十万分之一航测地图测量,卡日曲比约古列宗曲长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积为3126平方千米,约古宗列曲流域面积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汇合处附近,测得卡日曲流量为6.3立方米/秒,测得约古宗列曲流量为2.5立方米/秒。据此1978年的黄河源头考察认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 ============================================================== 黄河上游相关资料 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上游河段全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51.3%。上游河段总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为10‰;河段汇入的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条,径流量占全河的54%;上游河段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来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上游河道受阿尼玛卿山、西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弯曲。黄河上游根据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为河源段、峡谷段和冲积平原三部分。
从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贵德龙羊峡以上部分为河源段。河源段从卡日曲始,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玛多,绕过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穿过龙羊峡到达青海贵德。该段河流大部分流经于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回,两岸多为湖泊、沼泽、草滩,水质较清,水流稳定,产水量大。河段内有扎陵湖、鄂陵湖,两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别为47亿立方米和108亿立方米,为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玛多至甘肃玛曲区间,黄河流经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宽阔,间或有几段峡谷。甘肃玛曲至青海贵德龙羊峡区间,黄河流经高山峡谷,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发源于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该段内汇入黄河。
从青海龙羊峡到宁夏青铜峡部分为峡谷段。该段河道流经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质的不同,形成峡谷和宽谷相间的形势:在坚硬的片麻岩、花岗岩及南山系变质岩地段形成峡谷,在疏松的砂页岩、红色岩系地段形成宽谷。该段有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八盘峡、青铜峡等20个峡谷,峡谷两岸均为悬崖峭壁,河床狭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该段贵德至兰州间,是黄河三个支流集中区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汇入,使黄河水量大增。龙羊峡至宁夏下河沿的干流河段是黄河水力资源的“富矿”区,也是中国重点开发建设的水电基地之一。
从宁夏青铜峡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部分为冲积平原段。黄河出青铜峡后,沿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北边界向东北方向流动,然后向东直抵河口镇。沿河所经区域大部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无支流注入,干流河床平缓,水流缓慢,两岸有大片冲积平原,即著名的银川平原与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灾害。河套平原西起宁夏下河沿,东至内蒙古河口镇,长达900千米,宽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黄灌区,灌溉历史悠久,自古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最后来说说青海的历史吧! ============================================================== 考古工作者在柴达木盆地小柴旦湖滨沙砾层中,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沱沱河沿和可可西里地区采集到一批打制石器,经孢粉分析为距今2——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遗物。黑马河发现距今1.7万年的古人类遗址。距今6800年中石器时代贵南拉乙亥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铜石并用时代的齐家文化,青铜时代的辛店文化,以及诺木洪、卡约土著文化等古代文化遗存广泛分布于河湟地区。充分显示了青海高原不仅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而且有着灿烂的远古文化久远的多民族发展历史。 & &
先秦时代,青海高原居住着羌戎各部。羌和戎是当时对西部居民的泛称。戎居东而羌偏西。战国以来主要有无弋爱剑为首的西羌各部活动,河湟一带则是活动的中心地区,由狩猎、畜牧业转向农业。 & &
秦代,因地处边外地,“兵不西行,故种人得以繁息”。青海安定的环境,使羌人得到较大的繁衍和发展。 & &
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汉武帝为截断芜人与匈奴之间联系,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兵河湟,筑西平亭,设立临羌县和破羌县,移民实边。 & &
公元前61年(汉宣帝神爵元年),后将军赵充国平羌安边,实行屯田,设七县。中原大批汉民迁来农垦,汉羌杂居,促进河湟地区农业的发展。西汉末,王莽在今海晏县三角城设西海郡,置太守,下设五县。青海东部地区正式纳人中原封建王朝郡县制中。 & &
三国时,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在原西平亭故城基础上修筑西平城。 & &
公元4世纪初,吐谷浑人迁人青海,和当地的汉羌人杂居相处,发展经济,繁殖人口,建立了吐谷浑国,其范围东西3000余里,南北千余里,在青海建立封建割据政权达350多年,开辟丝绸之路南线吐谷浑道,为沟通东西方交通作出了贡献。 & &
隋唐时期,汉族第二次大量迁人青海。隋炀帝发动了对吐谷浑的征讨战争,公元609年灭吐谷浑,设西海郡和河源郡,控制了青海湖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后,建立吐蕃王朝,建都逻些(拉萨),并东进控制了青海境内吐谷浑、乙弗勿诸族部落,统治近200年。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建立汉藏甥舅关系。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金成公主嫁吐蕃赞普弃隶缩赞。唐蕃之间200多年的频繁来往,青海成为当时唐朝国都长安和吐蕃国都逻些之间的交通要道,即闻名中外的唐蕃古道。唐朝先进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技术不断传人青海。 & &
北宋,以青唐城(今西宁)为中心的哺厮日罗政权统治河湟洮岷等地区近百年,在保持原吐蕃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使青海东部地区经济和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青唐城成为中原通达西域各国的枢纽,茶马互市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公元1099年改青唐为鄯州,1104年改鄯州为西宁州,是“西宁”这一名称见于青海历史之始,并沿用至今。 & &
公元13世纪,蒙古族进人河湟地区,推行土司制度。湟水流域各县均受制于西宁州,西宁州归设在甘州的甘肃行省管辖。成吉思汗的大力支持,蒙古王室在青海藏区推行政教合一制,僧俗并用,使藏传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这一时期,回族大量迁人,撒拉族定居于青海东部循化街子一带。 & &
明朝,汉族第三次大批迁人青海。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西宁州旧城址基础上建筑新城垣。茶马互市制度更趋完善,设立茶马司,管理内地茶叶与青海牧区马匹的交换事宜。 17世纪,固始汗控制青海。公元1643年冬,李自成农民军贺锦部攻下西宁,翌年贺部撤走。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朝政府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又册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正式承认其地方汗国地位,使他在青海、西藏的统治地位合法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青海蒙古诸台吉在达什巴图尔率领下,归服清朝,被封以亲王、贝勒公等爵位。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又册封后藏五世班禅喇嘛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初年,清政府平定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后,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立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理蒙古族、藏族事务。蒙古族划编26旗,藏区推行千百户制度,划定各个部落。东部农业区则设县修城,驻兵置戍。清朝末年,青海穆斯林群众曾经多次举行反清武装斗争。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了民国。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官。从此,马氏家族统治青海近40年。1929年1月青海正式建省,治设西宁。1949年全省辖1市、19 县、1设治局。部分牧区仍保持王公千百户制度。1999年底,全省辖1个省辖市,6个自治州,1个地区、51个县级行政单位。 早在2万年前青海就有人居住,商周时代形成了羌部落,史称“西羌”。据商朝甲骨文记载,商高宗武丁出兵征伐西羌,占领了青海东部大片地区。
古代青海东部属于中原王朝统治,汉时曾设西海郡、河源郡、湟源郡、金城郡,控制了今天的青海贵南、贵德以及西宁和湟源等地,还设立护羌校尉。两晋时期,羌人趁中原混乱,建立吐谷浑帝国,除了青海以外,还控制了甘肃一些地区,统治了青海足足300年。隋朝时,隋炀帝西征伐吐谷浑,在大业五年(609年)击溃吐谷浑,吐谷浑首领被生擒,从此隋朝控制了青海全境。唐朝时,吐蕃灭吐谷浑,占领了青海地区。青海其他地区则属古羌国。早在西周时期,就与中原地区发生了政治、经济联系。并且与秦朝来往密切。到了汉初,又分裂成分为先零、烧当、发羌、党项等部。
11世纪初,青海东部拥立吐蕃普约后裔为王,称唃厮啰,号为宗喀王,建都青唐(今西宁)。史称青唐王国。12世纪初,北宋力量到达河湟地区,并将鄯州改为西宁州,于是西宁名称开始使用。13世纪初,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经临洮进占西宁州,并在河州(今临夏县)设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当时牧区推行土司制度。这时,在蒙古帝国的支持下,藏传佛教在青海逐渐盛行起来,并建立了许多寺院。
青海蒙古族在明代由新疆迁来,其首领顾实汗,牧于青海湖周围、柴达木盆地及黄河河曲一带,势颇强盛。17世纪,顾实汗控制青海,对西藏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清政府派员册封顾实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使顾实汗在青、藏的统治地位合法化。清雍正帝平息顾实之孙和硕亲王罗布藏丹津后,改西宁卫为府,设西宁县、碾伯县和大通卫。由驻西宁大臣直辖管理。这项措施为后来青海建省铺平了道路。
民国时期,军阀马步芳势力开始深入到青海。直到1949年,马氏家族统治了整整40年。1928年青海省成立。
吼吼,今天是什么日子?homework deadline? 中华历史真是博大精深,看不过来啦,就等你路上给我们讲故事了~~
呵呵,碰巧了。 我已经在一楼标示了目录,可以找自己兴趣的内容看。 这些信息非常凌乱,花费了很多时间才整理出来的。
辛苦啦,给你带好吃的哈
行程最后会来到西宁东关清真寺。 ============================================================== 闻名遐迩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市十多万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在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兰州桥门清真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西北四大清真寺。其建筑风格也是典型的中国殿堂式建筑,它位于西宁市繁华的东关大街南侧的闹市区,每天来往人群川流不息,行人莫不为这座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恢宏的气势和肃穆的氛围所吸引。    清真大寺建于明洪武年间(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占地总面积为13602平方米,建筑物雄伟壮观,具有中国古老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特色。大寺的原正门,即“前三门”,座南朝北,是一大两小的绿色西式大门,高十米,宽为十五米,门顶横幅匾额上镶有金光闪闪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八个大字(前三门现处在清真大寺临街楼房之前)。    进了“前三门”,约三十多米处,在数十阶花岗石的台墩上耸立着五个平顶拱形门,称为“中五门”,高近十米,宽为二十一米。九八年清真大寺改建时,于“中五门”前修了带有新正门的三层主楼一幢,与原中五门、大殿处同一中轴线,正门主楼下设五圆拱门,楼顶两侧各建一高达60米的圆拱顶式宣礼塔,楼底设地下停车场;主楼临街一侧为六层商贸综合大楼,南侧建五层楼,作为寺管委会办公室、会客室、宿舍、教室、餐厅等。    “中五门”南北两侧矗立着两座宣礼塔,行人顺石台阶拾级而上,只见重门和宣礼塔碑壁上规则而又清晰地分布着嵌铁字图案(象征吉祥福寿长久),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再往前走,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方整齐清净的大青砖场地,每到此地,人们都觉得置身于清净的殿堂了。南北是两座老式木楼,北楼为接待室、藏经室、会议室等,南楼为阿訇进修班教室、学员宿舍、教研室等。南楼背面为男女沐浴室和殡葬室。两楼中间是面积为4490平方米的大院。大院西面,是座落在石基之上的礼拜大殿。大殿面积为1136平方米,以及殿顶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明脊暗卷”式古老宫殿的建筑风格,俗称“凤凰单展翅”,给人留下古老苍劲的印象。其外形砖木结构,外壁全用大青砖砌成,坚实牢固,饱经风霜,完好无损。前廊两侧各种图案精雕细刻,殿脊中心竖有三个金黄色经筒,灿烂夺目。殿门两侧是砖制九扇屏,上面是精巧的花草砖雕图,其工艺至今看来仍然是融古朴庄重、典雅清秀于一炉的艺术珍品。殿堂门口及殿堂里面的地面皆铺以木板,更增添了几分庄重和朴素。    寺院的整体布局以前门、重门、大殿特殊的双重门次第而进,所以显出三门端正、持重,五门挺秀,宣礼塔拔地高耸,两厢楼挺秀屹立。大殿更以凝重、庄严、端庄、古朴为特点,为寺院增添一种肃穆的气氛。立于大殿殿脊中央的三个镏金经筒和宣礼塔六角顶上安装的两个镏金经筒,遥遥相对,相映成辉,在整体建筑群的碧绿色琉璃瓦的映衬下,越发显出独有的气韵,有如天造地设一般。中午,在和煦阳光的照射下,更能显出迷人的景色,使人留连忘返。    大殿门廊上原有很多匾额和对联,都曾是伊斯兰文化的真实记载,只可惜在十年动乱时毁于一旦。历史上,东关清真大寺历来是经堂教育的场所。不仅在西宁,而且西北乃至豫、皖、湘、鄂、川、滇、粤、沪等地都受了它的影响。早在1938年《边声》创刊号署名“浩”题为“西宁”的文章就说:“此不谓东关回族同胞之信仰寄托地,亦为西宁回族最高之学府,四川、陕西各地回族同胞来此求学者不乏其人。”马万福自1916年来到西宁后,即以“尊经革俗”、“凭经立教”为宗旨,尽生平学识,致力于讲学,使得伊斯兰教影响逐步扩大,宗教上层人士如古铭瑞等许多哈智也纷纷改宗伊赫瓦尼,于是,伊赫瓦尼教派迅速发展。以后此派在全国许多省区都有广泛的传播,在该派所开展的经堂教育中,除传授阿拉伯文以外,还授以汉语文,这对于提高回族的文化素养以及增进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加强民族团结都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马万福个人的不懈努力及马麒、马步芳的支持下,伊赫瓦尼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建立了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在全省及邻近地区的海乙寺。 (未完待续)
9 位于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境内,距玛多县城约40多公里,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发源后,经星宿海和玛曲河(又名孔雀河),首先注入扎陵湖。扎陵湖东西长,南北窄,酷似一只美丽的大贝壳,镶嵌在黄河上,湖的面积达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9米,蓄水量为46亿立方米。扎陵湖水色碧澄发亮,湖心偏南是黄河的主流线,看上去,仿佛是一条宽宽的乳黄色的带子,将湖面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清澈碧绿,另一半微微发白,所以叫“白色的长湖”。扎陵湖的西南角,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3个面积1至2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栖息着大量水鸟,所以又称“鸟岛”。这里的鸟大都是候鸟,每年春天,数以万计的大雁、鱼欧等鸟类从印度半岛飞到这里繁衍生息。
黄河在扎陵湖经过一番回旋之后,在巴颜郎玛山南面,进入一条300多米宽的很长的河谷,河水在这里分成九股道,散乱地穿过峡谷,流入鄂陵湖。
鄂陵湖位于扎陵湖之东。鄂陵湖与扎陵湖的形状恰好相反,鄂陵湖东西窄、南北长,犹如一个很大的宝葫芦。湖的面积为628平方公里,比扎陵湖大1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最深可达30多米,蓄水量为107亿立方米,相当于扎陵湖的一倍多。鄂陵湖水色极为清澈,呈深绿色,天晴日丽时,天上的云彩,周围的山岭,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因此叫“蓝色的长湖”。
十分有趣的是,扎陵湖有供鸟类栖息的岛屿,而鄂陵湖有一个专供鸟儿们会餐的天然场所,人称“小西湖”,又称“鱼餐厅”。原来,每年春天,黄河源头冰消雪融,河水上涨,鄂陵湖的水漫过一道堤岸流入小西湖,湖中的鱼儿也跟着游进来。待到冰雪化尽,水源枯竭时,湖水断流,并开始大量蒸发,潮水迅速下降,鱼儿开始死亡,而且被风浪推到岸边的沙滩上。鸟儿们吃鱼不需要化费力气去捕,只要到小西湖随便入座,就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鸟儿最多的时候,飞翔在上空的鸟群遮天蔽日,“嘎嘎”的鸣叫声,几里以外都能听到。
鄂陵湖烟波浩淼,波澜壮阔。上午,湖面风平浪静,纤萝不动;下午常常天气剧变,大风骤起,平静的湖面波涛汹涌,浪花拍岸。有时,还会出现天昏地暗的景象,一会儿象连片的黑色藏帐,旌旗猎猎,人声鼎沸,据说,这是当年吐蕃松赞干布在此迎候文成公主时的盛大场面;一会儿又变成点点白色的风帐,由远而近,景象极为壮观。
扎陵湖和鄂陵湖海拔4300多米,比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高出一千多米,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湖泊。这里地势高寒、潮湿,地域辽阔,牧草丰美,自然景观奇妙,是难得的旅游观光胜地。盛夏季节,碧空如洗,苍穹无垠,玻璃般的天幕上,不时地飘荡着樱桃似的朵朵白云,天是那样蓝,云是那样白,山是那样青。蓝天白云之下,起伏连绵的青山和褶褶闪亮的碧波,交相掩映,分外妖娆。数以万计的天鹅、大雁、野鸭、鱼鸥等在平如明镜的湖面上嘻戏飞翔,数不清的牛羊象点点珍珠在翡翠般的湖畔滚动,令人心醉。
现在,扎陵湖和鄂陵湖地区,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牧业基地和渔业生产基地。 (未完成,待补充、待整理)
1、历史文化: 史册记载表明,贵德县历史悠久,古文化灿烂绚丽。从西汉(公元前60年)起,贵德已正式列入中央王朝的建制体系。以后历朝历代均在此有所建制。    从已挖掘的文化遗址看,境内有“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仰韶文化”、“昆仑文化”、“唐汪文化”、“黄河文化”等早期人类文化遗产,汉唐古堡、明清楼阁也记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1985年文物管理处在贵德县挖掘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58处,其中省级保护的遗址17处,有唐加里遗址(青铜)、藏盖古城(唐)、玉皇阁(明)、白马寺(清)等;县级保护的遗址36处,有尕次古城(汉)、毕家寺城堡(元)、古城廓(明)等。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砍砸器、石刀、石铲;青铜时期的陶罐;汉代的铁铧、铜印、五铢钱;元代的古钟;明代的必里卫户所印、金牌信符、宣德铜炉等。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唐番古道在境内交错延伸,是当年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境内西汉神爵二年开辟了河关县(今贵德县)至金域(兰州)道,东汉建初二年开辟了从临羌至归义(今尕让)城驿道,晋南北朝时土谷浑开辟了贵德至河州驿道,清乾隆三年开辟了贵德西宁驿道。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汉和帝永无五年,在今贵德河西贺尔加附近的黄河上建造了用数舟连接的浮桥。 境内还蕴藏着一批新生代的古生物化石,品种繁多,稀奇珍贵。化石有乳齿象、三趾马、披毛犀、大唇犀、西藏鼠、鼠兔、鱼类等。特别是在河西乡吾路口同一地点,发掘出土了多个乳齿象化石,其中一个比较完好。考古学家指出,在同一地点发现多个乳齿象化石,其中一个比较完好。考古学家指出,在同一地点发现多个乳齿象化石,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如此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贵德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它们是人类的瑰宝。 2、民俗风情 贵德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独特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文化。 社火是汉民族群众性的大型娱乐活动,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开路灯、龙灯、杨林、狮子、旱般、拉花姐、八大光棍、眉户戏等。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是民间演社火的日子,为春节增添热闹的气氛。 贵德藏族舞蹈主要有古老的集体舞蹈,动作既粗犷又优美,表情奔放,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河西乡下排村的藏舞颇负盛名,已被收入《中国舞蹈集成》青海分卷内。佛教寺院的宗教舞蹈,藏语称“羌姆”,汉语称为“跳神”、“跳官经”。其内容多取保护寺院安宁、驱邪降魔、祝愿地方风调雨顺、人畜两旺、五谷丰登之意。跳神活动每年在农历正月、十月的寺院法会上举行,舞姿时而粗犷奔放,时而细腻婀娜,气氛庄严肃穆。 每年四月末至五月初举办的“梨花艺术节”,是县内规模较大的群众游园会。届时伴着漫天的梨花芬芳,游客络绎不绝,于梨园、林地和河边,欣赏怒放的梨花、唱歌、跳舞、啜饮,充分表现了生活的美满与乐趣。在梨花节上,还有物资交流、商贸洽谈等活动,节日规模盛大。    一年一度的六月会,旧称丰登会,是集文体活动与物资交流为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活动,在农历六月二十左右举行。农历六月是高原的黄金季节,此时的贵德树木成荫,绿草成茵,会期则商贾云集。浪会的人成群结队而来,使这里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六月六的滴水崖是贵德的沐浴节,其活动别具风情。滴水崖是位于河东乡黄河南岸的一处沙石崖头,隔河与虎头崖相望,崖下常年滴水不断,被誉为神崖滴水。民间传说六月六这天用崖水洗浴可驱瘟除病,所以这天汉、藏群众纷拥而来,接水洗浴,并取水回家。人们在浴后则三五成群席地而坐,举杯劝酌,引吭高歌,造出一片花儿、拉尹的海洋。 贵德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万历十八年增修,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城墙内的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又经清朝道光、光绪年间扩建重修,形成今日之规模,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60平方米。
   东半部建有文庙,供奉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关岳庙,又称马祖庙,俗称武庙,供奉关羽、岳飞、马祖三尊神像;万寿观(玉皇阁)供奉玉皇大帝、文昌诸神位。西半部建有大佛寺、城隍庙和图书馆,有待维修和重建。    据玉皇阁碑记载: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阁的底部以夯土筑实,外用青砖镶砌而成,上建三层歇山顶楼阁,内有梯级直达阁顶,通高28米,雕梁画栋,半拱飞檐,展示古代建筑艺术成就。    贵德古城及玉皇阁组成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复杂多变,木作精美细腻,碑刻、壁画为珍贵史料,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旅游观赏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贵德县西河滩,地处黄河南岸,东接河阴,西至下排,南面村落密聚,园田如画,地势狭长,绵延成带。滩内垂柳含烟,绿杨叠翠,泉水潺潺,回荡左右,百鸟集林,鸣声上下。所谓“贵德由来风光好,佳景荟萃西河滩”。一年一度的六月二十二的“拉伊”会,就在这著名的风景区内举行。这个驰名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拉伊”会,原是从群众祈神活动的母胎上发展起来的。自明清时代起,贵德早就盛行着六月二十二的祈神活动。这项活动以城隍庙和毕家寺为中心,包括周屯、王屯、刘屯、河东、河阴、河西等广大地区的群众,他们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举行大规模的诵经降香活动。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贵德来了一位名叫吴世瑾的县长,他利用祈神机会,诱导群众,开展文娱活动,便在西河滩兴建娱乐场所。经过一番规划,修了一座大型戏台,开凿了一座人工池,修建了八角亭和飞机亭(亭形似飞机),开辟了许多娱乐场地。竣工之后,招来群众浏览,许多歌手唱家到这里聚会赛歌,以藏族情歌“拉伊”为主,西河滩会逐渐形成“拉伊”会。    “拉伊”会举行之日,周围百数十里内外的群众,从四面八方向这里云集。各族妇女打扮得花枝招展。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这里的“拉伊”会在午后逐渐聚集起来,傍晚进入高潮。藏族青年男女,邀朋请友,约会相识,结伴聚集,相与赛歌,常常以十三四人的小摊子为竞赛单位,东一摊,西一摊,摊摊相隔十来步,一摊摊地聚合起来,拉开场地,摆开战场。游人多的一年,小摊子多达30个左右,平常年份也不少于十五六个。摊子的多少,以上年和当年庄稼丰收与否为转移。每个小摊子中,男女相偕,虽两性多少要求不等,但得大致相差不多。赛歌开始,一男一女,双方站起,怀中取出酒瓶,谁先唱,就将酒瓶递给先唱者,饮上一大口酒,便悠悠扬扬唱起“拉伊”来。唱毕,向对方献给酒瓶,喝一大口酒,便对唱一支“拉伊”。这一对唱毕,另一对接唱。他们比内容、比抒情、比声嗓、比唱腔、比机敏、比即兴编唱之才。一旦歌家脱颖而出,迅速改变对唱形式,众人便集中力量和唱家比赛,许多新崛起的唱家,战胜一摊,再去战一摊,夺取会场上“拉伊”的魁首。而年年夺魁的大都是女性,所谓“女唱家压会场,千万人喜洋洋”。她们大都是不识字的文学家,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如诸葛亮舌战群儒,锋芒凌厉,咄咄逼人。每到傍晚时分,各摊子的唱家逐渐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赛歌群。清脆婉转的歌声、喝彩声、鼓掌声、口哨声、黄河的咆哮声交织在一起,响彻西河滩上空,组成一组全民欢乐的交响乐章。    如今,这个“拉伊”会,已发展成为长达三四天的大型物资交流会,又成为各种综合文艺的一次大汇演。看吧!各种商贩把西河滩划分为有规则的临时市场,各种物资源运入,陈设在活动的柜台中。饭馆栉比鳞次,排列成街,面食肉肴,大献烹调技艺,为游客充分提供了就食之便。州县歌舞团的歌舞中,特别用藏语演唱有关格萨尔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至于外地赶来的马戏团,曲艺演唱者,各种文艺展览等到处出现。游人密集,形成洪流,大有“车击毂、人摩肩”的辐辏景象。此时的“拉伊”会,既有音乐伴奏,又有录音机的重播,歌手精神大振,幽美的歌声此起彼伏,使整个西河滩沉浸在欢乐海洋中。
如有不详,请大家帮忙补充补充,谢谢。
真强啊~!虽然通读极其疲惫,但这是最强的资料了! 辛苦了~
你在朝着出书的方向进发
小鹿说的非常客观,你考虑一下吧。
靠 太长了 直接看回贴了~
哈哈我也是 怎么记住啊 太恐怖了!! 不过真的巨强!超赞~ 顶一个~
这个要慢慢潜心研读,辛苦鸟!
真详细,画了不少心血吧
谢谢鸟各位,小弟不过花些时间将网上一些信息加以裁减拼凑而已。
补充点的塔尔寺的资料,为拍摄做准备 & & 塔尔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湟水河之滨的莲花山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八个白色的佛塔,呈东西向一字排开,犹如一个个高大威武的勇士,守卫着这块佛教净土。塔尔寺最著名的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随处可见,每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都蕴涵一个美妙的宗教传说,凝聚着一种文化和智慧的结晶。 & & 大金瓦殿是塔尔寺的主殿,也是寺中最辉煌的建筑,顶部覆盖的均为镏金瓦,金光四射,在大殿内上下贯通的天井中,矗立着宗喀巴纪念塔。小金瓦寺是寺中的护法神殿,寺前矗立着为纪念九世班禅讲授时轮大灌顶法而建造的时轮塔。此塔造型别致,玲珑挺拔,古雅秀丽。
抄收! 不知道到时候高反情况会严重到什么地步,要不然可以在玛多至两湖区域进行一下民风考察。
这篇paper写得很认真哦~ Appreciate for ur time and effort~
哇 lz好强 现在过来拜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生证明公证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