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有什么特点

推荐出版社
购物车 0 件商品 共 ?0.0 元
“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出版日期:2006-07
字数:170000
开本:32开
包装:平装
定价:18.0
折扣:88折
蔚蓝价:?15.8
vip(2-3星):?15.5
svip(4-5星):?15.1
商品评论(0)
商品问答(0)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80.00
&&¥0.50
&&¥2.00
&&¥2.00
&&¥3.00
&&¥1.00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8.31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在线支付满48免快递费
ISBN:0出版时间:页数:204
包装:平装开本:32开字数:
《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简介:  本书是从19世纪初期和中期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为起点,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内部的困境与孕育的生机中探讨现代主义产生的精神机制,认为正是西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内部的困境孕育了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生。浪漫主义者不满于现实的各种丑恶现象,而他们又不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反抗和斗争,而是希望在精神世界上达到改造现实的目的,这就必然使浪漫主义文学陷人困境而被现实主义文学所超越;而现实主义文学的困境则是由于其过分注重现实和理性而陷入宗教的救世幻想中,因而也被迅猛发展的时代所超越。正是这种西方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使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得以在现实主义文学的温床中孕育出来。但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现实主义文学超越并不完全是一种对立关系,而是具有一种深刻的精神联系,这种精神联系体现在现实主义文学内部的反现实主义因素中,许多在传统文学中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其实在他们的作品中已蕴涵着现代性的因素,后来的现代主义作家正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获得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的。
《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作者简介:  高伟光,男,1966年12月生。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主要著作有:《世界文学》(编委),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帮情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外国文论简史》(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在《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目录:序绪论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提出和范围第一章 “前”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传统文学的困境 第二节 转折时期的文艺思潮 第三节 现实主义内部的反现实主义倾向第二章 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现代主义诗歌 第三节 现代主义小说 第四节 现代主义戏剧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诗歌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小说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戏剧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商品问答(0条)
暂时没有问答
本期限时抢购
抢购价:?3.501.0折
同类图书热卖榜
&20.6071折
&23.5049折
&18.5071折
&22.8060折
&27.4072折
&28.8036折
&23.4052折
&22.0049折
淘书推荐特价好书
&11.9036折
&18.6049折
&12.2049折
&13.7049折
&43.1049折
&24.0049折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从马原的小说创作看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先锋派小说的影响王雨海内容提要
马原小说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点: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随意性、非原则性、主体的失落。这此特点反映出马原的小说创作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先锋派其他作家和马原一样,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后现代主义消解终极价值和意义的理论观点。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它的虚无和颓废的灵光在中国当代文坛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印痕。
关键词 西方后现代主义
中国先锋派小说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之后50-60年代产生于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介绍到欧洲.80年代末形成为世界性的一场文化运动。目前己成为一种泛文化现象、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观念、一种文化思潮、一种叙述话语或风格、一种阅读或阐释代码、一种批评风尚等而被人们所理解。作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包括:不确定性、零散性、非原则性、无我性、无深度性、卑琐性、不可表现性、以及反讽、种类混杂、狂欢、构成主义、内在性等。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世界许多艺术世界的探索者和试验者.也为中国文学家们所关注.中国文学发展到80年代.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新局面。中国新时期作家同中国的经济革命家一样.有着极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急切希望让世界走进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他们积极引进世界文学的优秀创作经验以及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试图通过自己试验性的创作同世界文学的发展接轨.把中国文学推向世界。这一时期的结构主义小说、新潮小说.后新潮小说、先锋派小说大量借鉴和吸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马原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在他的创作中.包含了大量的后现代主义的因素。我们通过对马原小说的分析.就能清晰地看到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尤其是先锋派作家创作中留下的一道道印迹。
马原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较强的文木叙述的不确定性原则.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有着巨大的差异。在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中.作家以吸引读者.让读者同自己产生共鸣为其根本目的.艺术的真实性是他们创作的基本原则。而马原的小说创作却故意告诉读者自己作品内容的虚构与失真.在叙述过程中不断消解其意义与真实性。在《冈底斯的诱惑》中.马原开篇卷首就告诉读者:“信不信由你.打猎的故事本来是不能强要人相信的。”表现出对文本真实的无所谓态度。在小说的结尾.作者还不厌其烦地告诉读者.顿珠、顿月的故事包含了多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多少是无法估计的。这种写法同后现代主义标榜的不确定性是一致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罗兰?巴尔特就贬斥“可读性”作品.推崇“可写性”文木。作家不是去创作中主旨的作品而是在作品中随意地进行对意义的玩弄,使读者或批评家不可能以任何相同的方式阅读,只能靠想象去再创作。“作品并不意味任何一种东西,这种可写性本文(文本)作为一种后现代的形式,没有明确的意义,没有固定的所指词,相反,它是多元的和蔓延扩张的,是大推不可穷尽的能指词的聚合,是由各种代码或代码的碎片罗织起来的东西。这里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不存在所谓不可颠倒的结果,也不存在等级森严的本文(文本)层次”因而也无所谓意义或没有意义。“此马原的小说创作正是趋向于这一方向的。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7期
阅读数[10103]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