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舞蹈课前热身做三角立有什么用呢?

-人民网主站检索
<body onload="init('
新闻全文新闻标题&&&&&&&&&&&&&&&&&&&&
     
&&& 商代前期。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兵器,长40.8厘米, 刃宽25.5厘米, 湖北省博物馆藏。
&&& 商代晚期,高18.7cm,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胄亦称头盔,是古代战争中保护头部的用具。
&&& 商后期。&长32.7厘米,宽34.5厘米,重46千克。1966年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兵器。短直扁平内,平肩,阑有长方形双穿孔,援两侧有棱脊,弧形对两角外侈。援部镂雕人面纹,双目圆睁,张口露牙,王字形鼻,粗弯眉。两面口部两侧各有铭文“酗亚”两字,为氏族族徽。
&&&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早期。盛酒器。高27.5厘米,口径10.7厘米。1980年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七号墓出土,现藏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扁圆体、斜肩、高提梁,主纹高浮雕,上饰夔纹,折角立雕两牛首,两端立雕磊羊首,盖钮小兽相背,盖面饰卷角饕餮纹,盖绷和颈部饰顾首夔纹,中加小兽首。整体呈示卓越的铸造技术,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精品。
&&& 商代晚期。通高22.5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器口弧曲,前后尖锐,圆卵形腹,一侧有牛首鋬,三尖锥状足,有盖,半环形钮。盖面及器腹饰兽面纹和云雷纹。器、盖对铭。
&&& 商殷时期 。1976年 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37.3cm。重4.4kg。酒器。这是目前所知商代铜器中最大的爵。质地厚重,制作较精。宽流,尖尾,伞顶立柱,兽首〓,三棱形足。流、尾下部和器腹均有扉棱。纹饰有饕餮纹、夔纹、鸟纹、蕉叶纹、三角形纹等。内壁面有铭文&妇好&二字。形制和大小略同的妇好爵,出土二件。
&&& 商晚期。1976年出土于安南安阳妇好墓。容酒器。方彝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古文献和铜器铭文中本无此称,名称系后人所定。青铜制,其形是高方身,带盖,盖上有钮,盖与钮皆形似屋顶。腹有直,有曲,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上出。方彝盛行于商及西周。件器物底中部有铭文“妇好”二字,此器无自名,因由两个方彝并列构成,后定名为妇好“偶方彝”。
&&&& 通高60厘米,口长88.2厘米,口宽17.5厘米。长方身,有盖,盖似屋顶,顶端置钮,盖饰兽面纹、鸟纹;斜肩,前后肩中心装饰有浮雕兽首,两侧肩饰有浮雕的长鼻兽;鼓腹,腹两侧有附耳;自下收束,长方形圈足每面饰有缺口。通体饰兽纹、鸟纹、龙纹,精美富丽。
&&& 西周早期 。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 。1965 年于陕
西省 宝鸡 县贾村 塬出土。高 38.8 厘米,口径28.8厘米。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 。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内底铸有铭文 12行、122字,残损3字,记述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与《尚书·召诰》 、《逸周书·度邑》等古代文献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铭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王赏赐何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训诫勉励的文告。藏于宝鸡市博物馆。
&&& 商代晚期。长44厘米。1959年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山西省博物馆藏。龙形觥是一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文物,因其形象酷似龙而得名。1959年,这件文物在山西省石楼县被发掘出土,后被证实是商代青铜器,距今3600年到3100年之间。据考古专家介绍,这件青铜器被铸造出来之后,其模具就被毁掉,所以是一件孤品。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古代用兽角做成的酒器,看来这一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至少画面上所展示的觥绝对不是用兽角制成。
&&&& 3000多年前的山西这片土地究竟是什么样子,由此可见一斑。首先,名曰龙形,实则取形于鳄鱼,既然工匠可以铸造出如此形状的酒器,说明当地有鳄鱼生存,可见那时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比较温和,其自然条件足以让鳄鱼生存;其次,一件酒器竟然铸造得如此精致,可见商代人对酒情有独衷,所以有“商人好酒”的说法;从这件器物的工艺看,早在3000多年以前,商代人的青铜器铸造业已经非常发达,工艺堪称一流。
&&& 夏晚期。高27.2厘米,口径1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敞口,沿颈,鼓腹,下承三空锥足。器口设一对钉关矮柱,口沿有一周加厚的唇边。颈部也钉纹,上下以弦纹为栏。
&&& 西周早期。美国弗尔美术馆藏 通高34.1厘米,口长19.3厘米,寬17.7厘米 。1929年河南洛阳马坡出土。四阿式盖和盖纽,侈口束颈腹微鼓,盖和腹部饰大兽面,颈饰双体龙纹,圈足饰凤鸟,盖底各铭187字,记周公明保賞賜矢令,矢令乃作器頌扬。
&&& 西周早期,长37.2cm。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周原博物馆藏。斗是挹取酒浆的用具,常与觥、方彝等大中型盛酒器伴随出土。
&&& 西周早期。长126厘米。1926年陕西宝鸡斗鸡台出土。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禁是承放酒尊、卣、觥等器物的案子。禁面上有三个间距相等的椭圆形孔,沿边有一周突起的子口,这是放置三个有圈足的青铜祭器,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由此可知,宗庙中祭器的排列,三具分左、中、右:这一点上,商周礼制有某些相似之处。
&&& 商代晚期。通高19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侈口,束颈,鼓腹,圈足,有盖,四坡形盖钮。通体以雷纹为地,自盖至足有四条扉棱,盖面饰龙纹,器壁饰鸮纹,圈足饰兽面纹。器内有铭文,但漫漶无法辨识。
&&& 商代中期。高16.5厘米。湖北博物馆藏。1974年出土于湖北黄陂盘龙城。觚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和宴享时的一种饮酒器,常与爵伴随出土。
&&& 商晚期。出土于湖南省衡阳。原件器高7.4厘米,长19厘米。原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盛酒器,此觥作水牛形状,盖上置一立虎。前有流以注酒。牛首下饰夔纹,胸饰饕餮纹,躯两侧饰大凤鸟纹。纹饰精美,是一件将造型与实物融为一体的艺术精品。中国古代一般以牛为祭祀牺牲,所以这件牛形觥称为牺觥。
&&& 商代晚期。通高18.5厘米,口长12厘米,寬20.8厘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传河南安阳出土,橢圆体,敛口鼓腹,矮圈足,管状流,兽首貫耳。盖作人面形,细眉圆眼,阔鼻大嘴,有双角、皱紋。器身饰龙纹,作为人面之耳,环绕于下腹部,並有两爪从人面下合抱于流两侧,空隙饰龙纹,圈足饰云纹。整器表面現人面龙身,匠心独特。
&&& 夏晚期。残高20.6厘米,口长16.3厘米。上海博物馆收藏。礼器。祭祀和宴亨时用以饮酒。凹弧形敞口,两端尖锐上翘,器身长而扁,外鼓假腹上有圆孔,三棱形足残,腹饰弦纹、乳钉纹,斜置的管形流上有二曲尺形饰。
&&& 商代中期。高20.6 cm。1974年河南灵宝东桥出土。灵宝市文化馆藏。瓿,与罍一样,用以盛放酒水。
&&& 商代中期,高36.9 cm。1981年陕西城固龙头镇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罍是古代大型储酒器,兼可盛水。
&&& 西周中期,高12.2cm。1961年陕西长安张家坡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 商代晚期。通高36厘米 通长46.5厘米。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盛酒器,器身奇特,前部似牛呈立兽状,头上有卷曲的犄角,中脊至尾为卷龙纹,后部呈鸟状,足为两蹄两爪,尾部有兽首形扳。通体饰细腻精致的纹饰,盖内与器身内均有“司母辛”三字铭文。
&&& 商代后期。 实物高58.3厘米 口长52.4厘米 ,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被誉为“十大国宝”之一。1938年湖南宁乡月山铺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方口,大沿,长顶,高圈足。口沿下饰蕉叶纹,下为蘧纹带。自肩至足四隅为四羊,各露前半身,形象逼真。肩上有隆起龙纹,龙首在羊首间,圈足在羊蹄间饰倒蘧纹。造型动静结合,寓雄奇于秀美之间,可谓巧夺天工。
&&& 商代晚期。高10.7 cm。1934年河南安阳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缶与罍一样,是古代大型储酒器。
&&& 西周中期。象尊通高21厘米,长38厘米,腹深13.8厘米,重3.5公斤。象尊为一站立状大象。大象身体肥硕,四足粗壮有力,有一种特别的稳定感。象鼻卷曲高挑。象口微启,露出象牙。象目炯炯有神,象耳竖起,象尾自然下垂。象身躯中空以容纳酒水,象鼻翻卷为流,以便倾注。象脊正中开有酒水注入的方口,有拱形方盖。方盖上设有两个稍大的环形钮,“8”形链把方盖和象身连在一起,使方盖不致脱落。角尊后臀、前胛处饰有雷纹填地的凤鸟团花纹共4组。两组凤鸟团花纹之间用两组上下倒置的四个大小相叠的三角形图案相隔,疏而不繁。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 西周中期(公元前900-800年)。长75.2cm,此器为立虎形,体势雄健,尾粗而卷,身体略向后倾,作跃跃欲扑状。其背上有长方形口。器身后有卷曲形花纹。据记载,虎形尊应为周人常用之器,但现在发现的虎形尊极少,故此器具显得十分珍贵。现藏于美国费利尔美术馆。
&&& 春秋晚期。周人所谓的“禁”,可能有禁戒饮酒的意思。它主要用作尊、卣、觚类酒器的器座。铜禁在传世器和考古中都很少发现,此件是禁类青铜器中的精品。禁高28厘米、长107厘米、宽47厘米,1978年于河南省淅川县下寺出土,现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这件禁的装饰繁密而复杂,实属罕见。长方形禁体的四边和四个侧面装饰着多层立体透雕云纹,禁面当中留一长方形平整光亮的素面。
  禁足是由十只蹲伏的虎形动物构成,它们等距排列,用上翘的尾部支撑着禁体。在禁足之间的禁侧面,排列着十二条龙头怪兽,这些怪兽头朝禁面攀附在四侧,也是等距排列。怪兽的头部和尾部也都有镂雕的云纹。禁器整体如同群龙拱卫。此件可称得上是禁类青铜器中的精品。
&&& 商代晚期,高35.8cm。1990年河南安阳郭家庄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卣是古代盛酒,用于祭祀和宴享等隆重场合。
&&& 商代晚期,高29.3cm。1980年河南安阳大司空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斝是古代贵族用来温酒和盛酒举行祼礼(将酒洒于地上)的用具。
&&& 西汉,高11.2cm。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
&&& 春秋早期,75.5厘米。1978年陕西宝鸡太公庙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镈是一种大型打击乐器,出现在西周晚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是贵族宴享和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
&&& 商代后期。通高75.5厘米,鼓面直径39.5厘米,重42.5千克。鼓面无纹饰,上端作皮层形覆钉于鼓腔之上,中心立一枕形冠,冠中有一穿孔,鼓身下部承有矩形圈足座。通体饰单线雷纹组成的兽面纹,鼓边缘有模仿木腔皮鼓的三周乳钉纹。这是至今发现最早的、国内惟一的仿木腔皮鼓形铜鼓。
&&&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又称钟或执钟,流行于商晚期。它的形体似铃而大,口部呈凹弧形,器体横截面为阔叶状,两侧角尖锐,底部设中空短柄,可置木段以便手执。根据文献记载,铙是一种军乐,在退军时指示停止击鼓。
&&& 春秋时期。高71厘米。1959年湖南宁乡老粮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甬精壮,中间与钲腔相通,旋宽厚,鼓饰兽面纹,两侧置倒立的龙纹,左右各有一卷鼻象纹,钲部粗线条加刻云雷纹,两铣及腹沿饰浮雕的虎纹、鱼纹,间饰火纹,甬饰雷纹,有两火纹有如兽目,旋上有起翘的耳形纹饰。
&&& 西周中期。通高24厘米,宽13厘米,1974年陕西蓝田红门寺出土,蓝田县文物管理所藏。此钟属于西周中晚期习见形制,长腔宝甬,有旋斡,鼓部较狭。纂部和隧部饰雷纹,右鼓有鸟形双音标志。两栾、钲间及顶端两侧铸铭文三十九字,内容未完。铭文云:“用作朕皇祖应侯大林钟”,“王归自成周应侯见工遗王与周辛未王格于康”。
&&&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晚期。祭祀和宴享时盛食器。高19.8厘米,口长28.3厘米。1977年陕西省扶风县云塘村出土。现藏陕西周原博物馆。长方形,侈口,上下可卸置。沿口重环纹,腹部环带纹,圆足垂鳞纹,盖顶大窃曲纹。盖与器合处有兽首形卡。器通体碧绿,规整大方,古雅优美。盖器对铭61字,记载伯公父择吉金,铸器盛放五谷,以祈长寿多福。
&&& 通高36.2厘米,上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18.65公斤。“错”,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案”,是古人所用小桌,漆制案面已朽。此案周身饰错金银花纹。下部有两牡两牝四只侧卧的梅花鹿环列,四肢蜷曲,驮一圆环形底座。中间部分于环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条神龙,分向四方。四龙独首双尾。龙身蟠环纠结之间四面各有一凤,引颈长鸣,展翅欲飞。上部龙顶斗拱承一方形案框,斗拱和案框饰勾连云纹。
此案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一幅特殊的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 。这件方案案面原为漆板,已腐朽不存,仅留铜案座。它的造型内收而外敞,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一幅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突破了商、周(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256年)以来青铜器动物造型以浮雕或圆雕为主的传统手法。另外,四只龙头上各有一个斗拱,第一次以实物面貌生动再现出战国(公元前486年-公元前256年)时期的斗拱造型。1974年冬,平山县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西周中期(约公元前900-800年)饪食器。陕西扶风法门寺任家村出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器是西周时代极为重要的青铜器,也是历史著汞,众所周知的重器。鼎造型庄严厚重,口沿下变形兽面纹,腹饰宽的波曲纹,线条浑流畅,腹内壁著铭文290字,铭文之间皆有线相隔,顾铭文内容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克用美国扬其祖师父的巧
绩,赞美它的谦虚的品质。宁静的性格和美好的德行,能辅助王室和国家管理的相当好,明智的周王想列克的先祖的功绩,于是提拔他的纱为近臣,提任传达周天子命令的重要职务,第二段是周王重申对克官职的任命,并赏赐礼服,土地和奴隶,克鼎的铭文历来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资料。
&&& 西周中期(约公元前900-800年)饪食器。陕西扶风法门寺任家村出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器是西周时代极为重要的青铜器,也是历史著汞,众所周知的重器。鼎造型庄严厚重,口沿下变形兽面纹,腹饰宽的波曲纹,线条浑流畅,腹内壁著铭文290字,铭文之间皆有线相隔,顾铭文内容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克用美国扬其祖师父的巧
绩,赞美它的谦虚的品质。宁静的性格和美好的德行,能辅助王室和国家管理的相当好,明智的周王想列克的先祖的功绩,于是提拔他的纱为近臣,提任传达周天子命令的重要职务,第二段是周王重申对克官职的任命,并赏赐礼服,土地和奴隶,克鼎的铭文历来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资料。
&&& 西周周康王时期。鼎高100.8cm,口径78.3cm米,重153.3公斤,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内容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国,周代忌酒面与,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时记载给盂的赏赐相传此鼎於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为该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间左宗堂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1951年潘氏后人捐献国家。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是现存西周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异凝重、雄奇恣放质朴平宝等数类。大盂鼎属於瑰凝重这一类,铭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大盂鼎居首位。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大盂鼎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 商代晚期。 通高29.5cm,口径25 cm。 一九七六年河南安阳小屯五号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直耳,折沿方唇,圆腹圜底,圆柱形实心足,腹部有扉棱六条,饰兽面纹与龙纹各三组,两者相互间隔。兽口向下,以扉棱作鼻粱,咧口巨角;龙纹与鼎足相对应,每组两龙,头相对,头后有钝角,身尾较短,作站立状。均以雷纹为地。腹下部饰蝉纹一八个,蝉头向上,外框三角形纹,填以雷纹。足上端饰云纹一周,下接三角形纹三个。口下内壁有铭文二字。
&&& 西汉。高43公分。199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云南省博物馆藏。
&&&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簋是盛放煮熟的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它出现于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代晚期,饪食礼器的重要性日益显露,鼎簋之属均有增加。这件簋的造型采用当时流行的无耳簋式样,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外撇。颈饰3兽首,颈、腹、足各饰蕉叶纹、鸟纹、乳钉纹,精细秀美,腹内底铸1字铭文。
&&& 商代中期,高105cm。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甗是蒸饭器,上部用以盛米,下部用以盛水,中间有箅通汽以蒸。
&&& 西周早期。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 ,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 , 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当空,与《尚书·武成》、《淮南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西周中期。通高22.2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这件簋的造型别致,甚为罕见。另有表制大小相同的五年琱生簋,早年流失美国,现藏耶鲁大学博物馆,较此完整。器体侈口浅腹,腹壁较直,底稍收敛,圈足高于器体而外撇。鸟兽形双耳较粗壮,五年簋耳下有外折的垂珥,长度与耳相当,六年簋垂珥殘损。通体饰宽带组成的变体兽纹。器底铸铭文十一行一百零五字,内容与五年簋前后衔接。该簋记述琱生与其父辈公氏之附庸土田杀减应贡的田赋,请求君氏减免并得到职掌的伯氏同意。此簋则记述拟减免部分应缴的积获得解决。由于两簋铭文都提到召伯虎参与其事,过去曾将其命名为“召伯虎簋”,实际上作器者为琱生,因而久已订正为“琱生簋”。
&&& 西周晚期器物。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口沿上耸立着两只高大的耳朵,半球状深腹,腹下三只兽蹄形足敦实有力,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毛公鼎内腹部的499个字铭文,是迄今为止西周青铜器上最长的铭文。
&&& 西汉,高13.5cm。1976年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 商代晚期。高41.3厘米,口径40.2厘米,重41.8公斤。1935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盂是一种大型盛饭器,兼可盛水。它与簋配合使用,簋中的饭取自盂中。寝小室盂侈口敛足,附耳圈足,有盖,盖纽作四瓣花苞状。铭文字数有四个:寝小室盂。
&&& 商代晚期。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于湖南宁乡出土。
&&& 长方形体、二直耳、四柱足。器四角有较高的扉棱。器腹四面各高浮雕出形象相同的人面,人面方圆、高颧骨、隆鼻、宽嘴、双目圆视、双眉下弯、双耳卷曲。腹内壁铸铭文“大禾”二字,字体宏伟有力。人面纹方鼎的用途可能与祭天祈求丰收有关。此鼎器形雄伟,在装饰上又以人面为饰,更为孤例。人面的形象极为奇异,给观者一种望而生畏、冷艳怪诞的感觉,是一件匠心独运的青铜器精品。
&&& 商代早期。高31.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4850克。铸造于公元前14~前11世纪,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兽面纹扁足鼎的纹饰极为精美,它腹部饰长鼻兽纹,兽目处于图案的中间,省略了头部的其它特征,前面有一个长卷鼻,后部的尾和长鼻一样,相应地向下卷曲。这种卷鼻和卷尾的对称形式,在兽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从图案的结构来看,却又相当调和,反映了设计者对图案规律的熟谙
?商代中期,高13.4cm。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豆是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皿。
&&& 商代晚期,高24.7cm。传1946年河南安阳高楼庄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 商中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高23.7厘米,口径24.8厘米。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 敛口,折沿,鼓腹,圈足。簋是盛放蒸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皿。在祭礼时和宴享时与鼎配合,以使用多少表示贵族身份等级。
&&& 春秋早期。高22.5厘米。1985年内蒙古宁城小黑石沟出土。宁城县博物馆藏。
&&& 西周早期。长33.5厘米,宽18厘米,高14.5厘米。辽宁义县花尔楼窑藏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器作几形,几面为长方浅槽状,下连相对的凹字形板足。板足间空档两端,各一扁形小铃。板足面饰雷纹地的兽面纹。
&&& 司母戊方鼎, 是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文丁时期的遗物, 高133 厘米, 重达875公斤, 口长110厘米, 宽78厘米, 足高46厘米, 厚6厘米。大方鼎腹壁内铸有“司母戊”三字铭文。司有解释为祠的, 就是祭祀的意思, 戊应是商王文丁母亲的庙号.原來這只大方鼎是文丁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的一个专用鼎, 难怪它的体形如此庞大了。
&&& 西周早期,长26cm,上海博物馆藏。匕的用途主要是挹取饭食和牲肉。
&&& 夏代晚期。网格纹鼎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此器为敛口、折沿、环耳,空心四棱锥状足,腹饰一周带状网络纹,是迄今所见时代最早的铜鼎。1987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刖人守门方鼎通高17.7厘米,口横11.9厘米,口纵9.2厘米,腹深6.3厘米,重1.6公斤。双附耳,器口为钝角长方形。四角各有一个立体卷尾龙。全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口沿下装饰云雷纹衬底的窃曲纹。下层是一炉体,左右两侧开小方窗。正面为可以开合的两扇小门,一门上饰一兽钮,另一门侧键部是一刖刑奴隶作守门状。刖刑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酷刑,就是把脚砍掉。刖刑奴隶形象是西周奴隶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实物资料。炉底镂有5个小方孔,可以从左、右背后、下4个方向出烟。背面是镂空窃曲纹,可以通风助燃。炉内可烧木炭,使鼎内的食物保持温度,是一种温食之器。四个鼎足为四兽足,下部四角饰立体隼鸟。此鼎造型奇妙,装饰和实用相结合,颇具匠心,既是一件实用器,也是一件艺术品。
商代晚期。高22.4厘米。1987年河南安阳郑家庄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鬲是鼎一类的烹饪器器,三足中空。
&&& 西周中期。传世铜器虢季子白盘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 虢季子白盘是青铜器中的瑰宝,其流传极富传奇色彩。此盘自道光年间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喂马,后县令以数钱据为己有。几经动荡,此盘被刘铭传觅得,极为珍惜。在其后几十年内,凯觎此盘者不乏其人,刘氏后人将盘重埋地下,远避他乡。解放后,刘肃将此盘掘出献给国家。自此,虢季子白盘才得以重放异彩,供世人欣赏。
&&& 史墙盘,西周中期青铜器。为微氏家族中名墙者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名。1976年12月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庄白铜器窖藏中。现存陕西周原扶风文管所。盘铭记述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家世之事,对于研究西周的历史极为重要。铭文所记述的西周历史至穆王止,因此一般认为此器属共王时期。
&&& 盘通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深8.6厘米。圈足,双附耳。腹饰垂冠分尾长鸟纹,圈足饰窃曲纹,均用云雷纹填地。盘铭在腹内底部,铭文为18行、284字,其中重文、合文3字。内容可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歌颂文王至穆王的功德;后半部为墙自叙其家族自远祖以来历事周王朝的历史。微氏家族世代为周王室的史官,有人认为即微子之后,乃商之遗民。文献所载武王灭殷以后,微子启降周,并使其子来见周武王,即铭文中的“雩武王既?殷,微史刺祖迺来见武王”。至乙祖时出仕于周,为周王腹心之臣。铭文最末说明,墙为赞扬其先祖并祈求多福,而作器以为纪念。
&&& 西周晚期。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西周青铜器文物珍品——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曾轰动一时。而这块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为夨,又称作夨人盘。传清乾隆初年于陕西凤翔出土。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 。圆形 ,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内容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述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并详记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后记载举行盟誓的经过。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清康熙时,扬州徐约齐以重金购自歙州程氏,后又归於扬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铸此盘,也有铭文拓本传世。嘉庆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寿时,新任两江总督阿毓宝从扬州盐商购得此盘贡入内府。历经道、咸、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逊清内务府清查时,发现於养心殿库房。1935年《散氏盘》随清宫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宫博物院,抗战时曾南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战国时代。上为一盘,盘下三轮,可拖行,前轮以两兽头为饰,形状奇特,甚为少见。通高15.8厘米春秋晚期.1957年出土于江苏武进淹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盥洗器。由盘、三轮和双兽组成。盘敞口、浅腹、圈足,盘周饰编织纹。圈足下另装三轮,每轮有六根辐条,三轮皆能转动,其中一轮上有回首双兽与圈足相连,兽首有冠身饰鳞纹、三角纹等,作饮水状。此盘构细巧妙,是吴越青铜器中具有浓厚地域风格和时代特征的器物。
&&& 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曾侯乙尊盘融尊盘于一体,出土时尊置于盘上拆开来是两件器物,极其别致。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又统一。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从而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
&&& 夏代晚期,高24.5cm。1987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盉是用来盛水的礼器。与酒器组合,是以水来调和酒味浓淡,与盘组合,用于盥沐。
&&& 春秋晚期,高40cm。1958年湖北宜城安乐坨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 西周中期,高20.5cm。1975年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岐山县博物馆藏。匜也是一种水器,商周时贵族们宴前饭后要举行沃盥之礼,沃盥时用匜往手是浇水,以盘承接废水。
&&& 商代晚期,高47.5cm。1956年湖南石门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 春秋晚期,高45cm。传河南辉县出土,上海博物馆藏。鉴是一种大型盛水器,兼可盛冰。在铜鉴没有盛行的时候,古人常以鉴盛水照容貌。
  西汉,高3.5cm。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西汉,高40cm,199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江川县文物管理所藏。
  西汉,高26cm。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是古代贵族焚香用具。炉内燃烧香料,使室内充满香气。
  春秋晚期,高160cm。1989年山西太原金胜村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战国早期,高17cm。1982年浙江绍兴坡塘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商代晚期,高262厘米。1986年四川文汉三星堆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战国中期,高58.8cm。1977年河北平山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器身圆形直筒,平底,下有三只奇兽承托。器外表饰变形蟠虺纹并衬以细雷纹地,中间腰部有一道宽带纹,宽带纹上方两侧各有一兽面衔环铺首。底侧边刻有“左(使)车(库),工蔡”五字。器下底部为三只昂首挺立的独角瑞兽等距离环列,并以右侧背承托筒形器。承器之兽可能是《释兽》中所说的麒麟。此器内外无烧薰痕,未盛食物也无油迹,实际用途有待深入研究。然而其造型奇特、挺拔、稳重,尤其是独角兽的姿态,充分表现着强健与力量之美。
  西汉,高9cm。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云南省博物馆藏。 [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有一长方形房屋,[悬山]顶,顶部用交叉的长条形木片覆盖,左、右前三壁有墙板,前壁墙板上开一小窗,窗内供一人头。房屋左右两端各立一圆柱,柱头斜出一小柱,上承檐头,圆柱上悬挂牛头。房屋前有栏杆,其上放置猪腿、等食品。栏杆与房屋前壁之间形成一较宽的走廊,廊之右侧跪四人,前置一案,案上有食物,似为祭品。案前另有四人,作舞蹈状。舞者旁有三人,其中一人击铜鼓。房前壁小窗下置一铜鼓,鼓前蹲一犬,犬旁跪一人。走廊左右各坐五人,走廊前又有八人,其中一人吹葫芦笙。下层正中置一梯,梯左侧四人,其中一人作燃薪待炊状;一人双手捧物;二人踞坐。梯右侧有二牛、二马,其中一马拴于柱上,旁有一人席地而坐。
  商代(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晚期。祭祀神人像。高13.5厘米,高10厘米。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现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圆头顶,头戴辫索状圆箍。粗眉,大眼,高鼻,宽口,圆耳廓,外缘三孔,短颈前面铸成侧三角形。该头像对研究古代马蜀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秦,高125cm。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园出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战国中期,高82.9cm。1977年河北平山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战国晚期,高25.8cm。1964年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河北省博物馆研究所藏。
  西汉,高15.3cm。1966年西安关南小巷出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藏。
  战国晚期,高22cm,1970年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河北文物研究所藏。
  夏代晚期,长14.2厘米。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这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
  东汉,高46cm。1980年江苏邗江甘泉广陵王墓出土,南京博物馆藏。
  西汉,高53 cm。1985年山西朔州照十八庄出土,山西平朔考古队藏。
  战国中期,高66.4cm。1977年河北平山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战国前期,高63.2cm。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青铜,是用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青铜具有硬度大、铸造性好、耐腐蚀,因而适于制作工具、武器、日用器及雕塑艺术品。用青铜铸造的器物即青铜器,是人类最先广泛使用的金属器。继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之后,青铜器的普遍使用带领人类进了了一个新的时代——青铜时代。
&&&中国已知最早的青铜器,是甘肃东乡林家出土的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小刀,年代约为公元前2700年。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青铜时代。
中国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制作精湛,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化,同时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亮的瑰宝。
中国青铜器主要分布在华夏民族早先居住的地区,即古代的中原地区,包括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区。除此之外,古代的偏远地区,从东北到广东、从西藏到东海渔岛都有发现青铜器。同可见,青铜器在古代被广泛使用。
按时间划分,中国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时期:
中国青铜器萌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近年来,在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河南、河北的龙山文化和甘肃的齐家文化遗址中,都陆续发现了早期青铜器和冶铜遗迹,标明这个时期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这个时期由于冶炼技术尚处在初创阶段,铸造工艺简单幼稚,只有用单面范铸造的一些锥、刀、斧、凿、指环、铜镜等小件器物与装饰品。
夏代到商代前期是育成期,这时人们除能铸造工具、兵器以外,还能用多块陶范拼合铸造空腔的容器,器类除酒器之外,食器、水器也出现了,器特上也铸有花纹、个别的还有一两个字的铭文。这个时期的青铜制品多朴实无饰,就是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等等的几何文饰,绝无三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感。
商代后期至西周早期是鼎盛期。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种类繁多,形状瑰异,制作工艺精湛。此时,青铜器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而达到了高峰。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蝉纹,也商代、西周常见的花纹,到了春秋,还有变形的蝉纹。
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是转变期。这个时期由于商文化因素的消失,青铜器的的造型、纹饰、铭文内容和铭文书体都强烈的表现出周文化的艺术风格。
&&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是更新期。春秋中期开始,中国青铜器出现了第二次高潮。随着奴隶制的“礼崩乐坏”,新兴地主级走上历史舞台,青铜器向着实用的方向发展,礼器减少,陪嫁、观赏和日常生活用器增多。器物造型精巧实用,纹饰规整精细。鎏金、错金银、错红铜、细线雕刻等新兴工艺相继出现和镶嵌技术的发达,使得青铜器更加华美富丽。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体到某些青铜器,精美的作品还是不少的。
秦汉时期是衰落期。由于冶铁技术的飞猛发达,青铜时代随之走向末落,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而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
中国青铜器的大宗是青铜礼器,这与中国古代青铜器鼎盛时期即商周时期的历史特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中国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特征。“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中国青铜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铸有铭文,这些文字,现在一般叫金文。对于历史学者而言起着证史、补史的作用。
中国青铜器的铭文,文字以铸成者为多。凹入的字样,称为阴文,少数文字凸起,称阳文。商代和西周,可以说铭文都是铸成的,只有极个别用锋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西周晚期,开始出现完全是刻成的铭文。战国中期,大多数铭文已经是刻制的,连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汉墓的三件极为典重的礼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异常圆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人认为青铜器极其牢固,铭文可以传流不朽,因此要长期流传的事项必须铸在青铜物之上。因此,铭文已成为今天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
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一个突出特征,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中国古代青铜制造多用合范法,这与外国使用的失蜡法有很大的区别。失蜡法的范可以用几次,产生一批形状花纹完全一样的青铜制品来,而合范法则一范则只做一件,青铜礼器中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器物,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无疑增加了中国青铜器的艺术观赏价值。
&&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和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随后发展出来毋需分铸的失蜡法工艺技术,无疑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大进步。
&&在青铜器上加以镶嵌以增加美观,这种技术很早就出现了。镶嵌的材料,第一种是绿松石,这种绿色的宝石,至今仍应用在首饰上。第二种是玉,有玉援戈,玉叶的矛,玉刃的斧钺等。第三种陨铁,如铁刃铜钺,铁援铜刃,经鉴定,铁刃均为硕铁。第四种是嵌红铜,用红铜来组成兽形花纹。春秋战国时也有用金、银来镶嵌装饰的青铜器。
&&东周时代,冶铸技术发展较高,出现了制造青铜器的技术总结性文献《考工记》。书中对制作钟鼎、斧斤、弋戟等各种器物所用青铜中铜锡的比例作了详细的规定。
&&& 红山文化,前3000年。此器,曲长42.2cm;绿玉,有褐色斑点,呈勾曲状,构思独特,造型精彩,制作风精纯。吻部微翘,背须微翻,尾部微勾,构成三点不等式均衡;阴刻线简洁直率,画龙点睛;打磨润泽流畅,藏锋掩尾,柔中寓刚。腰部打对穿孔,可作佩系之用,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精华之作。为傅忠谟旧藏。
&&& 台湾日月坊藏。此器,长7.2cm,青玉质。半圆雕,颇似一只爬虫。头部有穿孔,既作眼目又作穿系用。背部有波状弦纹起伏,尾部微翘又收。
&&& 民间收藏。此器长6.2cm,绿玉,故也有称之为玉猪龙。有考证认为此造型为龙的雏形或称最早的龙。随着科学发掘和考古研究的推进,红山文化类型的特征愈加显著,以动物为原型的的玉制品占了较大成分,此器尤为典型。此类作品多随形就料制成,打眼,拉割,打洼;钻眼多呈大小蜂腰状。兽形玉制品已成为红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代表性形象。
&&& 民间收藏。此器高7.7cm,黄绿色玉。红山文化多分布在我国北部地区,玉雕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更具地域性特征,依托早期神话、图腾崇拜为创作原型。色质润黄,构思颇为怪异,整体形似双首人,左右基本对称,有着高高脑袋或帽饰,并有一对超凡的大耳,突现出简洁夸张的艺术风格。
&&& 良渚文化,前2000年左右。此器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浙江省余杭县反山出土。此器直径8.2cm色质乳黄,有褐黄色斑点。内圈缓平,外圈凸现四块饰以龙首纹样方状体,造型尤为特别。双圈眼,眼球突起,眉呈花叶状扬起;阴刻菱形鼻,嘴平直,下露齿牙,为良渚玉器精口。
&&& 天渡楼收藏。此器高26.5cm,玉质灰青,有褐黄色斑点。中心对穿圆孔,孔心有台阶痕。方柱体,上宽下窄,共分十一节。每节四角饰以以棱角为中轴左右展开的神面,像一组组四方守望之神。神面额头部以平行细横线饰以冠饰;圈眼,嘴部凸显。线刻刚柔相济,琢磨光滑细腻,是良渚玉器中的珍品。
&&& 江苏省常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此器直径22cm,玉呈黄绿色,有褐色、灰色斑点及条纹。圆饼状,譬体厚薄不匀,周边较薄,中有对穿孔,有台阶痕。面层打磨光细。为良渚文化时期较具代表性而多有发现的器形。
&&& 台湾蓝田山房藏。此器长7.1cm,灰白玉质。作镂空雕,纹饰以五官的错位组合,中间似两只大眼,眼角、眼珠镂空,下孔似鼻或嘴;上左右以仰面朝天的侧状双脸。构思独特,制作古朴简略,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 龙山文化,前3000-前2000年。此器直径12cm,玉质呈酒红色,有通透感。素面,有浅弧痕。涡旋飞出三面齿状形,又称为牙璧、旋玑。形制较为独特。吴大征旧藏。
&&& 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考古工作队藏,山东省临朐县出土。此器高23cm。簪首玉质乳白,有褐斑;镂空雕蟠螭纹,中轴线左右对称,嵌绿松石扁珠两粒;下端榫接竹节纹簪柄,工艺精湛,色彩搭配和谐,堪称巧夺天工。应为龙山文化晚期代表性作品。
&&& 石家河文化或夏文化,台湾震旦文教基金会藏。此器高7cm,白玉质。神像作半侧面状,帽饰部分有穿系孔,可作佩挂。额头微突,长发及肩,饱鼻厚唇,有较强的写实性。工艺手法富于变化
&&& 石家河文化或夏文化,台湾养德堂藏。此器高9.5cm,白玉质,有浅黄沁斑。像作正面人头形,五官摆布基本准确。头部装饰物造型奇特,头顶镂空雕冠状饰,上有凤鸟形;耳硕大,有双环;嘴左右角刻弧线,以强调冷峻的表情。长颈,下有穿系孔。刻琢线面分明,手法纯熟,是新石器时代的佳作。
&&& 商,前17世纪-前11世纪。此玦直径9cm,河南妇好墓出土。此器为黄玉,质地纯良稀见。龙形曲卷,首部镂刻齿口,尾部镂刻卷尾;身腰外侧刻牙,仿佛鳞片,有张力;内侧以压地法刻凸形圈。圈开窄口,故称为玦,是有缺口的镯或环。龙身有琢磨留下的弦痕,可见其工艺具有浓郁的原始野性之美。
&&& 此佩高7cm,现藏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此器为青白玉质,有褐色斑皮。中轴左右呈对称状,顶部有穿孔,供佩挂用。程式化手法刻阴阳线:并行双阴线起阳线,线条富于韵律感。整体打磨光润,局部打磨有起伏。形制图案有徽章化倾向。
&&& 此类为商或西周作品,现藏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这些玉琮大小不等。琮为外方内圆型器。《周礼》说:“以玉作六器……以黄琮礼地。”玉器的使用是先人识别不同等级、身份的一种标志。新石器时代为其盛行期,到商、周衰退:多为简化了的小型制作,素面、矮小,简陋为其特征。
&&& 高11.5cm,现藏江西省博物馆。江西新淦出土。通体枣红色,色纯厚。圆雕,侧身人形,作蹲坐状;头顶鸟状冠物,鸟形鼻、嘴,臣字形眼;下颌突出有须。双臂曲握,戴臂环、手镯,冠下有三节活环链,下腹左右侧雕羽翅,臀部作鳞甲状。似土著居民形象,极富传奇色彩。
&&& 长13.6cm,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玉色黄绿,有褐色斑点。片状,浅浮雕。体态呈弓形,头侧弯,作顾盼状;冠镂空,叠落成簇;翅微展,似迎风浮动;长尾双分飘逸,有阳线数根助形勾其夸大略。有穿孔作佩挂,首尾相呼应。堪称玉器中的极品之作。
&&& 长25cm,海外收藏。有黄褐色沁斑。形扁薄,三角形锋尖,微上翘,中脊线微突,边刃稍弧,尾平直,有钻孔。形制坚韧锐利。
&&& 长9.7cm,民间收藏。黄褐色玉,有灰斑。眼稍突,嘴以线刻画;颈以双凸弦纹饰,背微弯,尾弯翘,腹下饰分节线;肢紧收,爪作钩状。打磨圆润,体态修长。
&&& 高7.5cm,现藏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玉质青黄。形弯弓状,头部对穿眼,作佩戴用。阴线斜纹刻鱼鳍,鳍间作弧形U字槽,生动活泼。此类作品颇多出土,说明早期先民对它的普遍钟爱。
&&& 夏,约前22世纪-前17世纪。此璋为灰褐色玉,长32.4cm,现藏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说文》:“半圭为璋。”此器上宽下窄,打磨精细。平日
身上部平素,有不明显的切割痕,刃部呈弧状,圆角。下端阴刻弦纹,刻线果断有力;弦纹似来源于刀具手握部位的捆绑出戟。有穿孔。
&&& 此器高7.1cm,现藏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玉质不辨,灰白斑皮。呈倒梯形,扁平,四边出齿状饰。图纹呈左右对称状,浅浮雕琢,以下端中心位置的饕餮纹面为主轴,左右逐层叠起蟠虺纹、鳞纹、绳纹、勾云纹饰,纵横交错,互为呼应,似龙蟠虎踞,又似卷云漫天,蔚为奇观。琢线碾磨堪称精绝。上下有穿系孔。为春秋晚期的经典之作。
&&& 此器长4.2cm,现藏山西考古研究所。青白色玉,有褐斑。也称玉蝶,椭圆形,光素无纹。有圆孔可套拇指,用以拉弓箭,有扳机突于器身,用以控弦。扳下有切割痕。为狩猎用具。后演化为饰品。
&&& 此器长8.8cm,宝鸡茹家庄出土。白玉质,双面雕。直援式戈身,双面刃,略弧,尖端呈三角刃。阑部造型奇异,饰背向凤鸟首二,头顶冠状花饰,呈花叶状外展;凤鸟头部下方有短榫,可作铆接装配用。为古代玉器之衡见品类。
&&& 此器长6.8cm,长安县张家坡村出土。青绿色,玉质纯润。双面工,纹饰相同。作正侧面人像二,人首龙身,盘发高结,眉粗眼大鼻突。下端又作龙凤连体,呈托状,龙卷纹,凤首勾垂。有对穿孔二。构思奇异,做工流畅,为西周玉器之代表性作品。
&&& 此器直径8.8cm,扶冈县黄堆出土。青玉质,有褐斑。双面雕龙纹。龙两条,首尾相追,阴阳线交错更叠,图案形如流水旋涡,生生不息。
&&& 此器长8.6cm,现藏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玉呈青黄,半通透,光感强。片状,作龙形,龙独角,鼻勾卷,回首探望。拱腰,尾翻卷,尾翼上翘,足勾卧,侧翼卷出。通体作虺云纹。双面工同。
&&& 此器直径8.2cm,现藏南京博物院。安徽省寿县出土。白玉,质地坚密有光泽,褐色沁。片状双圈环,镂空作双环三结,绳纹打洼规整有序,形态古雅秀丽,两面工同。
&&& 此器长9.6cm,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青褐色玉,抛磨光亮。梯形,扁平,左右上三边圆滑,握柄部边沿刻索纹,内刻卷云纹,中有棱形饰。下压地镂琢梳齿二十三根,上留切割痕,底线平。正背两面纹同。
&&& 此器高5cm,民间收藏。白玉质,黄褐色浸斑。镂空作活环,一龙二凤首尾相连,互为环套,随身佩戴,会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中环为龙形,嘴突起,利齿,眉骨高突。左右环作凤鸟形,嘴类鹦鹉。龙凤皆作阴线纹身,双面相同。做工文秀,构思特别。
&&& 战国,前475—前221年。此器直径6.4cm,现藏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平山县出土。黄褐色玉,前透明状。以圆环为轴心,旋状饰镂雕三龙纹。圆环刻绞丝纹,龙作爬形状,回首,弓身,尾垂翘,龙身作鳞纹、云纹、绞丝纹。两面工同。
&&& 此器高9cm,现藏上海博物馆。玉呈黄褐色。片状,作妇人舞姿,上曳袖过首及肩,下曳袖过腰及膝,裙摆掩足呈飘旋状。线刻脸部眉目,结发有型,长发披卷于双肩,衣褶简略飘飘然。大有动态写生之神韵,开玉器创作之新风。
&&& 周,前11世纪—前256年。《说文》:“戚,钺也。”原型应为砍砸工具。此器长7cm,色牙白,透浅红色;略作梯形,弧刃稍出边,两边出齿状扉棱,面平;中部作大圆孔。从其刃部的光整来看,它应非实用具,而是作典仪等象征性用途。现藏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
角闪石亦称软玉,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
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
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硬度为6.75-7度,比重3.2-3.3。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辉石类是在清代初年天三桂追击南明永历皇帝进入并控制了云南及缅甸北部盛产翡翠的矿区之后方才正式进入中国并流行起来,被中国玉匠大量采用。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据《山海经》记载,中国产玉的地点有两百余处。经过数千年的开采利用,有的玉矿已枯竭,但一些著名玉矿至今仍在大量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尽的原料。中国最著名的产玉地是新疆和田。和田玉蕴量最富,色泽最艳,品质最优,价格最昂,是中国古代玉器原料的重要来源,历代皇室都爱用和田玉碾器。除和田玉外,甘肃的酒泉玉,陕西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和密县玉,辽宁的岫岩玉等,也是中国玉器的常用原料。
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它已经超越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按此标准,古人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真玉(角闪石)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
玉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可分为7个时期。
①原始社会美石时期(前5000~前2000)。这一时期玉器所用的玉石都是就地取材。属于蛇纹石、透闪石、阳起石等美石,因而称为美石时期。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以不同深浅绿色和草黄色的蛇纹石琢治成龙、云、马蹄、龟、鸟等形状的器具,具有雄壮豪放的北方风格。良渚文化玉器大多以透闪石、阳起石等为原料,做成大型的琮、璧,另有冠饰、带钩以及鱼、龟、鸟等形状的器具。玉琮已有微微凹陷的弧面,并在上面浅刻细如发丝的云纹?、鸟纹和兽面纹,具有清秀的南方风格。这些玉器标志着美石玉器已经脱离了石器,成为独立的手工艺品。
②夏、商、西周时期。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用新疆和田玉琢治成的玉器,揭开了以和田玉为主要原料的中国玉器史的第一章。商代王室的玉作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玉器生产中心。商代玉器在继承红山、良渚文化传统玉器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它以象征性、装饰性的艺术手法琢治了大量的玉琮、玉璧等祭祀礼器,帝王和贵族们所执的玉圭、玉璋以及玉龙、玉象、玉虎、玉鱼、玉蚕、玉蝉和玉人等佩饰品。玉人在造型上,突出表现头部的眼、口、齿,并施用圆润婉转的阳线或双沟阴线加以刻画,有着浓厚的装饰趣味。玉鱼则施以简洁的阴线勾勒,形态生动。这些艺术手法对后世的玉器有着深远的影响。西周时期的玉器以片状为主,造型夸张,装饰简练,线条遒劲流畅,形成独特的风格。
③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在各诸侯国的都邑纷纷兴起。河南洛阳金村东周墓出土的玉器非常精美,代表当时的艺术水平。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安徽寿县蔡侯墓、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国墓、河北平山中山国王墓等出土的玉器,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玉器由繁缛趋向华丽。河南辉县魏国墓出土的大玉璜是由7片碧玉、两个鎏金饕餮头组成,中间连以铜片。玉片上琢治卧马、蟠螭、云纹等,并熟练地运用了镂空技法。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玉珮以5块大小不同的玉分别琢治为夔龙、夔凤等镂空的13块玉片和24个玉环,相互勾连成套环玉珮,这件玉器设计精心周密,制作巧妙,是战国初期的瑰宝。
④秦、汉、魏晋南北时期。秦汉玉器发展迅速,并以西汉河北满城刘胜墓、西汉昭帝平陵(陕西咸阳)、元帝渭陵(陕西咸阳)、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河北定州)、中山穆王刘畅墓(河北定州)和南越王墓(广州)等出土的玉器为代表,有镂空白玉仙人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龙螭乳丁纹玉璧、鸡心玉珮、玉人、角形玉环以及玉具剑等。这些玉器玉质莹润,琢制精巧,气韵生动,姿态自如,陪葬的玉器还有玉枕、玉衣、玉璜等。东汉时的玉器由西汉富有动势、立体感强的艺术手法逐渐转变为平面、线刻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魏晋南北时代的玉器基本上继承了东汉玉器的风格,制作较为简单。
⑤隋唐、五代和宋、辽、金时期。隋代玉器遗存甚少。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盏,质地温润,金与玉互为衬托,显得富丽、典雅。唐代玉器大多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如出土的青玉人物椭圆杯、青玉云形杯以及玉双鹿寿带、玉双凤等都是优秀的作品。五代玉器很少,其中主要是成都王建墓出土的玉带板(体现官职的腰玉饰),为西蜀王室玉器作坊所制。宋代玉器在继承唐代风格上,又有所发展。北京房山石椁墓出土的玉双鹤衔草、玉镂竹节等饰件以及江西上饶南宋墓出土的人物玉带板,反映宋代玉器具有形神兼备的风格。辽金玉器多由汉族工匠制作,并以狩猎为主要题材,具有塞北的风格。
⑥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新疆的玉器大量销往内地?,使玉器生产得到空前发展??。元代的代表性作品“渎山大玉海玉瓮”,成于蒙古至元二年(1265),瓮口为椭圆形,高70厘米,直径135厘米,壁厚22厘米,膛深55厘米,重约3500千克。玉瓮周身为浮雕的海浪和海龙、海马、海猪、海鹿、海犀牛等怪兽,海浪激起旋涡,怪兽神态生动,整个作品气势磅礴,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传世玉器,也是极其珍贵的文物,现陈列于北京团城玉瓮亭内。各种镂空、多层次的玉帽顶(元代流行大沿瓜顶帽,以玉器饰于帽顶)、玉押(玉制的签押符号)是元代玉器的新品种。明代初期的玉器风格同元代厚重古朴的风格相似。至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形成工整细致、一丝不苟的风格,尤以御用监制作的玉器更为典型。嘉靖、万历年间(),玉器制作渐趋繁琐,帝王使用的玉器大多镶嵌金银、宝石,以显示豪华富贵。清代初期的玉器趋于严谨、精巧。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玉器制作进入繁荣时期?,约持续半个世纪,成为中国玉器史上的鼎盛时期。清代玉器具有华丽、典雅的艺术风格。最典型的玉器是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内的“大禹治水玉山”,高约3米,径围约2米,重约5000千克。宫廷陈设的玉器,如玉尊、玉鼎、玉瓶、玉屏以及各种玉山、玉兽等艺术品也比前期更为繁多。具有阿拉伯艺术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风格独特,一是薄胎,二是镶嵌金银丝和宝石,在乾隆年间()进入宫廷后,得到清高宗的赞赏,并令工匠仿制。随之北京民间作坊也开始仿制,并广为流传。道光年间(),玉器工艺开始走向衰落。
⑦现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玉器有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产地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主,并各具特色。北京玉器,风格浑厚、雅丽、端庄。著名的匠师有潘秉衡、何荣、刘德盈、王树森,被称为北京玉器四杰。潘秉衡首创有故事情节的人物作品,以风景或套环的链条作陪衬,并擅长制作薄胎玉器和镶嵌金银丝、宝石玉器。何荣擅长神佛、仕女,其作品在东南亚颇负声誉。刘德盈擅长花卉,尤其以珊瑚琢治的花卉更为独特。王树森技艺全面,如人物、花卉、鸟兽、神佛等作品都能巧用原料,使之小中见大,薄中见厚,平中见凸,充分发挥了玉器技艺的特长。上海玉器以仿青铜器为特色?,造型端庄,风格古雅。广州玉器在传统的手镯、戒指、玉坠、耳环等品种基础上,借鉴象牙球的技艺,于1978年琢治成功18层的吊链双狮子母玉球,各层都能转动自如。江苏扬州玉器以玉山见长,而苏州玉器擅长运用镂空技法。此外,辽宁锦州、抚顺、岫岩等地除了岫岩玉外,也以当地的玛瑙、琥珀琢治为玉器。甘肃酒泉夜光杯、黑龙江玛瑙工艺品也都是著名的品种。
中国玉器按用途一般分为6类。
①装饰类。有玉坠、玉珥(耳环)、玉带、步摇、簪花、帽冠玉饰、玉珮、笄珈等。
②祭祀类。有玉璧、玉琮、玉圭等。
③殉葬类。有玉衣以金丝缀连无数玉片而成)、玉蝉、玉枕等。
④礼仪类。有镇圭、玉笏等,其中镇圭长约40厘米,上尖下方,以山为纹饰,为帝王所执。寓意镇安天下。
⑤陈设类。有人物、神佛、龙凤、鸟兽等题材的艺术欣赏品,以及炉、鼎、熏等仿古器皿。
⑥生活用品类。有乐器(玉箫、玉磬、玉笛)、文房用具(笔架、水洗、砚、镇尺、玉函)、碗、钵、梳、钩、帘、筷等。
玉器欣赏网/art/yqjs/yqjs.htm
秦汉唐陶器
&&& 东汉,公元25—220年。此陶井,高40cm,1966年出土于西安西郊,现茂西安市文物库房。
& & 此陶亭高54.5 cm,陕西西安新筑乡三里西村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 东汉,公元25—220年。此陶灶长26cm,高11.5 cm,1966年出土于西安西郊,现茂西安市文物库房。
&&& 此陶楼高136cm,天津静海县出土,现藏天津历史博物馆。
&&& 此陶楼高72cm,1979年湖北云梦出土,现藏云梦博物馆。
&&& 此陶仓高高284cm,现藏故宫博物馆。
&&& 此陶器高14.5cm,长23.5 cm。1961年出土于陕西乾县,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 秦,前221年—前206年。此陶仓高27cm,1974年出土于陕西秦始皇陵园,现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 唐,公元618—907年,此陶碓高31cm,出土于西安高陵,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 汉,前206—公元220年。此壶为西汉时物品,高28 cm。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夏商周时代陶器
&&& 春秋,前770—前476。。此鼎高14.7 cm,1979年江西贵溪县崖墓出土,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 商,约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此陶斝高27 cm,河南郑州二里岗出土,现藏河南考古研究所。
&&& 夏,前22世纪末—约前17世纪初)。此陶鼎高29cm,河南淅川县下王岗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 战国,前475—前221。此陶壶高70.2 cm,1964年北京昌平松园村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陶器
&&& 高13.5cm。1954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现藏西安半坡博物馆。
&&& 北辛文化(前5000-前4000)。此器通高37.5cm。1978年出土于山东滕县北辛遗址,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磁山文化,前6000-前5000。此器高16.5cm,1978年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 大地湾文化(前6000-前5000)。此碗高7cm。出土于甘肃秦安县大地湾一期遗址,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 此钵高12.5cm。甘肃秦安县一期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 此器高16cm。年山东兖州王因遗址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此杯高7.8cm。出土于山东泰安县大汶口遗址,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 此器高22cm,长25cm。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县大汶口遗址。
&&& 此器高59.5cm。出土于山东莒县陵阳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 大汶口文化(前4000-前2000)。此器高33.5cm。出土于江苏坯县大墩子遗址,现藏南京博物馆。
&&& 大溪文化(前4000-前3000)。此器高7.5cm。1979年湖南安乡汤家沟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 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3000)。此器通高11.7cm,1977年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 卡若文化(前3000-前2000)。1977年西藏昌都县卡若遗址出土,现藏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 良渚文化,前2000年左右。此器高15cm,1983年上海青浦县福泉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现藏博物馆。
&&& 此器高19cm。1984年山东临沂县湖台遗址出土,现藏临沂博物馆。
&&& 龙山文化(前3000-前2000)。此器高14.8cm。年陕西长安县客省庄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此器高39cm。1960年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马家浜文化(前3200-前2000)。此器高15.8cm,现藏上海博物馆。
& 马家窑文化(前3250-前28800)。此器高25.5cm,1971年甘肃陇西县吕家坪出土,现藏甘肃博物馆。
&&& 裴李岗文化(前6000-前5000),此器高22cm,河南新郑县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
&&& 裴李岗文化(前6000-前5000),此器高22cm,河南新郑县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
&&& 齐家文化,前2200-前1900年。此器口径5.8cm,甘肃庄浪县罗家庄出土,现苦恼庄浪县文化馆。
&&& 屈家岭文化(前3000-前2000)。年湖北京山县屈家岭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崧泽文化,前2000年。此器高21cm,1990年浙江嘉兴大坟遗址出土,现藏嘉兴市博物馆。
&&& 夏家店下层文化,前年。此器高26cm,年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墓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新石器时代中期,前4000年。此器通高11.5cm,1990年湖北枣阳县雕龙碑遗址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薛家冈文化(前3100-前2900)。此器高15cm。1979年安徽潜山薛家冈遗址出土,现藏安徽考古研究所。
&&& 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年。此壶高15.6cm,出土于陕西宝鸡首岭,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釜高10.9cm,灶高15.8cm,年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 1979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妾寨,现藏西安半坡博物馆。
&&& 高23cm,底径6.3cm。现藏西安半坡博物馆。
&&& 口径15.5cm,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王岗遗址,现藏河南博物馆。
&&& 高22.6cm。1975年陕西武功县游风遗址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 此鼎高35.8cm。1958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 宗日文化,前3300—前2000年。此器高12.5cm,1995年出土于青海同德县巴沟乡宗日遗址,现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9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制陶工艺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所需原料要选择含铁量高、粘性适度、可塑性强的粘土,一般还要在粘土中加羼和料(石英、长石、砂石粉末、草木灰、碎陶片末等),目的是增强陶土的成型性能和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提高成品率。原料配制以后,须进行粉碎,以减少其中的颗粒度,使坯泥细腻。捏练和陈腐是原料加工的最后工序,以增强坯泥的可塑性。二是坯体的成型和修饰。成型方法主要有手制法和轮制法两种,手制陶器最常见的是泥条盘筑法。先将泥坯搓捏成泥条,由底部螺旋向上盘绕,直至口沿,用手和木拍里外抹平,便制成了各种器型。小型陶器则可用手直接捏塑而成。某些特殊的器形(如鬲)往往采用局部模制的方法。轮制法是将泥料放在快速转动的陶车上,两手随着轮盘的转动,塑拉出器形。再经打磨修饰,便成为待烧的坯体。坯体晾干后,才能入窑焙烧。如制彩陶,需在焙烧前先上彩绘。
&&入窑焙烧是制陶器的关键工序,烧成温度一般为800~1000℃。最初人们可能在平地上堆放柴草,将坯体放在其上点火烧制,这种方法由于火力不集中达不到一定温度,致使所烧陶器质量差,成品率低。后来人们便发明了陶窑,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新石器时代的陶窑主要有横穴式窑和竖穴式窑两种。横穴式窑较典型,它由火口、火膛、火道、窑室和窑箅组成,窑室呈圆形,底上有窑箅,箅上有许多火孔,由火膛进入的火焰,经火道和火孔到达窑室。竖穴窑的窑室在火膛之上,火膛是口小底大的袋状坑,有多股垂直的火道通向窑室。横穴式窑和竖穴式窑在陕西半坡、河南陕县庙底沟、安阳范家庄、河北邯郸涧沟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
根据考古发掘材料及其研究,我国陶器的发明和应用,已有近万年的历史。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年的遗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如在江西万年县、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年的陶器碎片。
我国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质地粗糙,厚薄不等,掺杂有大小不等的石英粒粒,质松易碎。用以烧制这些陶器的原料都是就地取土。根据这些陶片中存在的矿物,以及测量少数陶片的烧成温度,可以确定这些陶器的烧成温度大致在700°C。在这些遗址中没有发现窑炉遗迹,可以推断是平地堆烧的。器型都是用盘筑或手工捏成型的罐、钵之类的小型陶器。虽然这些陶器原料粗糙、造型简单、烧成温度低,但这毕竟是人类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器物的尝试,它大大地改进了原始人的生活质量。
&&陶器种类很多,有灰陶、红陶、彩陶、黑陶、白陶、釉陶等。陶器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制陶原料中含有呈色元素和烧窑后期人们能够改变、控制火焰的性质所致。
&&&灰陶是在烧窑后期,采用还原焰,使制陶原料中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在这种情况下,烧成的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灰陶是人们日用陶器中最多的一种,质地较疏松、粗糙。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灰陶为主。
红陶是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的,质地较坚硬细致。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最精美的陶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堪称其代表作。彩陶花纹是陶坯未入窑焙烧前,用铁、锰等颜料在坯体上绘画纹饰,入窑后用氧化焰烧成。彩绘牢固地结合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彩陶上的纹饰有变化多端的植物纹、形态各异的动物纹和几何形纹饰等。常见的器皿有饮食器、贮藏器和吸水器。如钵、碗、盆、盘、杯、罐、瓶等。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制作精美,纹饰带有浓厚的生活情趣。青海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生动地描绘了五人一组的集体舞场面,堪称彩陶精品。还有一种彩陶是在陶器烧成后进行彩绘的,称“烧后彩绘陶”,彩色易剥落。秦始皇陵兵马俑即为彩绘陶。
制陶工艺的珍品是黑陶,这种陶器器壁薄如蛋壳而坚硬厚度仅1—3毫米,表面漆黑有光。在焙烧时,前期采用氧化焰,烧窑快结束时用浓烟薰翳(这时火焰是还原焰),经短时间渗透,便呈现黑色。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烧制这种陶器的关键工艺是在烧成后期,用泥封窑顶,同时渗水入窑,烟熏渗碳
白陶是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
在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人们还创烧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称釉陶。常见的有两种,一是胎呈灰色,胎质坚硬,器表带有灰色透明青釉,烧成温度达1200℃的釉陶。其物理性能已接近瓷器,原料为高岭土,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属声。因此称这种釉陶为原始青瓷。另一种是胎呈红色,表面施绿、黄、黄褐色的低温釉,釉料中有铅作助熔剂,因之称铅釉陶器。在西汉晚期已经出现。唐三彩便是低温釉陶。
一万年前,原始窑烧制时,由于陶坯与大量空气接触烧成的陶器为红色,成为红陶。七千年前,在陶坯表面用红、白、黑等绘纹形图案,入窑烧制后花纹附着于器物表面,称彩陶。
&&距今5、6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当时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制陶业以比较发达,已发掘的陶窑遗址大部分在村落附近,表明为部落集体所有。烧制陶器的黏土是经选择具有一定塑性的黏土。陶器基本上是手制成型,也有部分小型器件采用模制。到了仰韶后期开始出现慢轮修整。普遍使用陶窑烧制陶器。在陶窑中陶器不再直接在火焰上烧烤,火力也比较均匀,减少了陶器的龟裂和变形。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最能反映当时制陶水平的是细泥彩陶。它表面呈红色,里表磨光,且造型独特,可见当时的制陶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此外这些陶器上还绘有生动逼真美丽的图案,这充分表现了绘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原始社会先民生活和生产的可靠信息。
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后期,在江南和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一种印纹硬陶,称为印纹陶文化。由于原料中酸性氧化物相对增加,因此烧成温度达1100°C。到了商代印纹硬陶开始大量生产,它吸水率外型美观、坚硬耐用,成为深受欢迎的陶器品种。
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
陶器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
&&& 战国时期,口径24.6cm,通高12.2cm。1975年湖北江陵县雨台山354号墓出土。现藏湖北荆州博物馆。
&&& 战国时期,高12.4cm。1993年湖北江陵县枣林铺绿化街1号墓出土。现藏湖北江陵县博物馆。
&&& 秦,杯口长15.9cm,通宽13.1cm,高5cm。1986年湖北江陵县岳山15号墓出土。现藏湖北江陵县博物馆。
&&& 战国时期,口径27.1cm,高5.1cm。1982年湖北江陵县马山1号墓出土。现藏湖北荆州博物馆。
&&& 战国时期,鼓径38.4cm,通高86cm。1988年湖北江陵县枣林铺1号墓出土。现藏湖北沙市博物馆。
&&& 战国时期,高22.8cm,盘径16.1cm。1986年湖北江陵县雨台山18号墓出土。现藏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
&&& 战国时期,鹿长32.2cm,通高29.1cm,鼓径11.2cm。1993年湖北江陵县楚墓出土。现藏湖北沙市博物馆。
&&& 战国时期,长51.8cm,屏宽3cm,座宽12cm,通高15cm。1965年湖北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口长17.6cm,通宽15.4cm,高5cm。1995年湖北江陵县纪城楚墓出土。现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战国时期,口径25.8cm,通高12cm。1975年湖北江陵县雨台山297墓出土。现藏湖北省荆州博物馆。
&&& 战国时期,长15.7cm,通宽10cm,高3.3cm。1982年湖北江陵县马山1号墓出土。现藏湖北荆州博物馆。
&&& 战国时期,面板通高23.5cm,上宽22cm,下宽18cm。1965年湖北江陵县沙1号楚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盘径18.2cm,通高20.5cm。1975年湖北江陵县雨台山427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荆州埔物馆。
&&& 战国时期,长43cm,宽15cm,通高20cm。1986年湖北江陵县雨台山56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战国时期,直径27.9cm,通高10.8cm。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通长17.6cm,宽14cm,通高9.2cm。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通长46.8cm。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通长71.5cm,宽25.6cm,通高19.6cm。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长69cm,通高37cm。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口长11.7cm,宽8.2cm,通高8.3cm。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长10.3cm,宽6.4cm,高6.4cm。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早期,长24.7cm。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长249cm,宽127cm,高132cm。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长320cm,宽210cm,高219cm。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长60.6cm,宽21.3cm,高51.3cm。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春秋时期,长24.8cm,宽19cm。1988年湖北当阳县赵巷4号墓出土。现藏湖北宜昌市博物馆。
&&& 战国时期,口径长21cm,宽18cm,通高39.4cm。1992年湖北老河口安岗2号墓出土。现藏湖北老河口市博物馆。
&&& 战国时期,直径17.2cm,厚0.15cm。1992年湖北老河口安岗2号墓出土。现藏湖北老河口市博物馆。
&&& 秦代,直径长14.8cm,高16cm。1978年湖北云梦睡虎地45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战国时期,口径20cm,通高34cm。1978年湖北云梦珍珠坡1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
&&& 战国时期,腹径26.6cm,通高28cm。1978年湖北云梦珍珠坡1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
&&& 秦代,高13.3cm,高16cm。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9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像陶瓷、丝绸一样,中国漆器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中国漆器工艺是古老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代的金银平脱,宋代的一色漆器,元代的雕漆,明代的百宝嵌,清代的脱胎漆器等,都是各代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
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漆器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首先须制作胎体。胎为木制,偶尔也用陶瓷、铜或其它材料,也有用固化的漆直接刻制而不用胎。胎体完成,漆器艺人运用多种技法对表面进行装饰。漆器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抛光到可与瓷器媲美。漆层在潮湿条件下干燥,固化后非常坚硬,有耐酸、耐碱、耐磨的特性。
我国为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在中国,漆之为用,已经有近万年的历史;大约在七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制造漆器了。《韩非子·十过》篇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根据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朱漆木碗和朱漆筒,经过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发现其涂料为天然漆。夏代之后,漆器品种渐多,在战国时期,漆器业独领风骚,形成长达五个世纪的空前繁荣。据记载,庄子年轻时曾经做过管理漆业的小官。战国时漆器生产规模已经很大,被国家列入重要的经济收入,并设专人管理。漆器不仅用于装饰家具、器皿、文具和艺术品,而且还应用于乐器、丧葬用具、兵器等,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铜器。当时的漆器虽然很昂贵,但光亮洁净、易洗、体轻、隔热、耐腐,并嵌饰彩绘,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多件。这些漆器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为精彩的,而且品类全,器型大,风格古朴,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
&&早期漆器一般在简单木、竹胎上髹涂,既可防腐,也可用于装饰。随着漆工艺的发展,逐步出现在各种器物上彩绘、描金、戗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图案的作法,还有的在漆器上镶嵌金、银、铜、螺钿、玉牙及宝石,以组成华丽的花纹,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
&&汉代漆器也是以黑红为主色。作为漆器的鼎盛期,漆器品种又增加了盒、盘、匣案、耳环、碟碗、筐、箱、尺、唾壶、面罩、棋盘、凳子、危、几等,同时,还开创了新的工艺技法,如多彩、针刻、铜扣、贴金片、玳瑁片、镶嵌、堆漆等。漆器图案根据不同的器物,以粗率简练的线条或繁褥复杂的构图表现,增强人或动物的动感与力度。黑红互置的色彩产生光亮、优美的特殊效果。在红与黑交织的画面上,形成富有音乐感的瑰丽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个人神共在、流动飞扬、变幻神奇的神话般的世界。
到了明清两代,中国漆器发展到了全盛时期。漆工艺与建筑、家具、陈设相结合,并由实用转向陈设装饰领域,进入了以斑斓、复饰、填嵌、纹间等技法为基本工艺的千变万化的新时代。明代雕漆,初以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西塘张成、杨茂为榜样,由张成的儿子张德刚与包亮主持内廷果园厂官办漆作的生产。成化、弘治年间内廷雕漆,器胎变薄,花纹疏朗,标志西塘派雕漆已进入尾声。云南大理为另一雕漆产地,名漆工现仅知王松一人。至嘉靖年间,云南雕漆始进入内廷,取代西塘派,使内廷雕漆为之一变。其特点为刀不藏锋、棱不磨熟。明末清初雕漆艺术一度失传,至乾隆四年由雕竹名匠封歧刻样,苏州织造漆作仿制成功,宫廷用雕漆亦大多由苏州制做。扬州雕漆有螺钿、百宝嵌等品种,所制漆器花纹纤细且五彩缤纷。名工有王国琛、卢映之、夏漆工等,后者尤善制仿古剔红漆器。苏、扬两地漆作毁于清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战中。福州漆器以脱胎见长,色泽华美,器体轻巧,系由名工沈诏安用传统夹□法所创。
现代漆器工艺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扬州、上海、重庆、福建、山西平遥、贵州大方、甘肃天水、江西宜春、陕西凤翔等地。其中,北京雕漆是在木胎或铜胎上髹饰数十层甚至上百层,再进行浮雕,色彩以朱红为主,风格富丽华贵。江苏扬州漆器以镶嵌螺钿为特色,在光线照映下,非常精美。福建脱胎漆器,以其色泽光亮、轻巧美观、不怕水浸、耐温耐酸碱腐蚀为点。
&&&&&&&&&&&&&&&&&&&&&&&&&&&&
&&&&&&&&&&&&&&&&&&&&&&&&&&&&&&&&&&&&&&&&&&&&&&&&&&郧阳师专中文系新闻0702班彭璟制作 &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儿舞蹈课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