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升的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是谁发明的相比,其先进性表现在哪里?

[活字印刷术发明时间]中国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A、西汉、隋B、隋唐、北宋C、西汉、南朝D、东汉、西晋_试卷分析-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活字印刷术发明时间]中国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A、西汉、隋B、隋唐、北宋C、西汉、南朝D、东汉、西晋[活字印刷术发明时间]中国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A、西汉、隋B、隋唐、北宋C、西汉、南朝D、东汉、西晋作者:www.niubb.net&&来源:&&时间: 08:30:25阅读:所属专栏: 中国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 ]A、西汉、隋B、隋唐、北宋 C、西汉、南朝 D、东汉、西晋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西省期末题B考点:考点名称: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雕版印刷: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其法是将图画或者文字反刻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然后印墨印刷。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印的《金刚经》残卷,卷首有图,刻印精美,现存于伦敦博物馆中。唐代发明的印刷术,以后逐渐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化做出了伟大贡献。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影印图片:雕版印刷的盛行:大约在7世纪中期,已经有了雕版印的佛像。8世纪80年代,有了,有了作为商人纳税凭据用的“印纸”。长庆四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写的序文中说道,有人拿白纸的写本在街头叫卖或者换取酒茶。到文宗太和年间,四川和江淮一带民间已经每岁“以板印历日”,在市场出售,以致不等朝廷颁布下来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可见在唐后期雕版印刷已经相当发达。考点名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所以推广很快。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欧洲直到400年后才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特点:经济省时节省雕版费用,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意义:1、传播:东传至朝鲜、日本,西传至埃及和欧洲,逐渐发展成为金属活字印刷。2、意义:(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做用。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毕升:相比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的优点:雕版印刷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没有了作用。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欢迎您转载分享:推荐:相关试卷分析热点试卷分析与隋唐相比,宋元最主要的特点是[]A.影响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练习题及答案
与隋唐相比,宋元最主要的特点是
[     ]
A.影响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B.使我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C.传统科技落后于世界D.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一年级历史试题“与隋唐相比,宋元最主要的特点是[]A.影响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沈括和《梦溪笔谈》、
郭守敬和《授时历》、
指南针和火药的运用、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历史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活字印刷术: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所以推广很快。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欧洲直到400年后才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特点:经济省时节省雕版费用,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意义:1、传播:东传至朝鲜、日本,西传至埃及和欧洲,逐渐发展成为金属活字印刷。2、意义:(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做用。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毕升: 相比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的优点:雕版印刷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没有了作用。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考点名称:
《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在该书中,作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自然科学所达到的辉煌成就,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和工程技术等十分广泛的领域,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重视。沈括的成就:1.编著《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的时期的许多科学成就,在我国世界科技史上都有重要地位。2.沈括重视人民群众在发展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布衣毕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就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的。3.突出贡献是在天文学。沈括提倡改革历日制度,他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统一起来的历日制度称为“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沈括: 
考点名称:
郭守敬:郭守敬是在元代一位在天文、水数学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他经过实地测验、精密的计算和综合研究,在宋代的历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授时历》。《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和地球绕太阳的周期只差26秒,同现在公用的阳历相同,比西方早了300年。《授时历》实行了364年。是我国古代推算最精确、使用最久的历法。郭守敬: 
考点名称:
指南针和火药的运用:宋代时,制成了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有相关记载,唐朝末年开始运用于军事,宋代广泛应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1.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2.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3.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4.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指南针的应用:早在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13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意义:指南针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全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的应用:火药的起源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事情开始应用与军事,北宋时期,政府在东京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知道火药和火器。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指南针: 国外伟人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评价:国外的伟人们对中国的四大发明给予了高度评价,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导师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虽然没有提到造纸术,但是正是它为印刷术的产生和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与隋唐相比,宋元最主要的特点是[]A.影响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关于毕升大峡谷漂流与印刷术,你还知道哪些 - 91股票网
关于毕升大峡谷漂流与印刷术,你还知道哪些
毕升以前关于印刷术的事_百度知道
毕升以前关于印刷术的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它是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秦国的石刻。  7,官职或机构。这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表示姓名,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的印刷术、印刷术《公羊传》,多用于印刷佛像、印染技术对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在纸没有出现之前。这种技术可能早于秦汉,将印章盖在泥上。秦始皇出巡,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佛教徒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历时8年、碑石拓印技术对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很有启发作用,出现雕版印刷术、《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印文均刻成反体,蘸上墨汁。古人发现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把染料改成墨。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两件印花纱就是用凸纹板印的。后来特别是魏晋六朝时、隋唐之际(7世纪左右)。汉灵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议朝廷,有阴文,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印刷术 印章。结果使其广为流传,用染料印在布上,称为泥封,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有人趁看管不严或无人看管时,再加上我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施给僧尼信众,而上溯至战国、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这种技术就可能用于印刷方面,用软槌轻打。纸张出现之后,全部刻成。中国的印花板有凸纹板和镂空板两种.5×13。  1,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只要把布改成纸、拓印。在敦煌石室中就有唐代凸板和镂空板纸印的佛像。  6,共20、阳文之别,石碑盛行,就成为雕版印刷品了,印出来的东西、宽90,自用或出售、《礼记》,玄奘曾用回锋纸印普贤像,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写好之后。  2.9万字。于是拓印就出现了,用绳扎好,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春秋》,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可靠、厚20厘米,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  4。据记载在北齐时(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做得很大、《尚书》.5)有120个字的大木印了。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很多人争相抄写,雕版印刷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唐初、拓片是印刷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初唐在今陕西凤翔发现了十个石鼓。  5。东汉以后,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了四寸见方(13,碑的正反面皆刻字、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分刻于46块石碑上每碑高175,泥封演变为纸封。3、《周易》,历史很早、经咒,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一般只有几个字,容字5000,相互融合,在纸上轻轻拍打。纸发明后印章在先秦时就有。刻石的发明
其他类似问题
印刷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活字印刷术——毕升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档、课件类技术资料,转载请联系作者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活字印刷术——毕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00年。你知道毕升所使用..
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00年。你知道毕升所使用的活字是以下哪种?
A.陶活字B.木活字C.金属活字D.石刻活字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山东省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00年。你知道毕升所使用..”主要考查你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所以推广很快。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欧洲直到400年后才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特点:经济省时节省雕版费用,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意义:1、传播:东传至朝鲜、日本,西传至埃及和欧洲,逐渐发展成为金属活字印刷。2、意义:(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做用。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毕升:&相比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的优点:雕版印刷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没有了作用。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发现相似题
与“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00年。你知道毕升所使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184知识点梳理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的概况:(1)造纸术:概况:a. 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b.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c.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评价: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人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印刷术:概况:a.--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刚经》b.--北宋毕昇发明,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是泥活字,后来出现了木活字、金属活字c.外传--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评价: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3)火药:概况:a. 唐代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最早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b. 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c.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评价: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4)指南针:概况:a. 战国:司南b. 北宋:指南针发明,用于航海c.13世纪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评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明的时代。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3、文学艺术(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春秋时期创立(孔子及其主要学说)→战国时期发展(孟子与荀子及其学说)→西汉确立独尊地位(董仲舒及其大一统思想)→南北朝时期出现危机→宋明儒学的创新(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明清时期遭到批判(代表人物及主张)(2)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艺术成就,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a.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反映贵族平民的生活。b.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其特点为句式自由灵活;代表:屈原--《离骚》c.汉赋: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是一种带韵散文。如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d.唐诗: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 e、宋词:繁荣原因: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② 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
③“长短句”能灵活地表达情感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代表: 婉约派--柳永 《雨霖霖》;李清照豪放派--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陆游f、元散曲:背景: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g、明清小说:社会背景:① 商品经济的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② 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③ 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 ④ 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
⑤ 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成就:①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② “ &/%E8%A7%86%E9%A2%91/%E4%B8%89%E8%A8%80%E4%BA%8C%E6%8B%8D.wmv&三言 &/%E8%A7%86%E9%A2%91/%E4%B8%89%E8%A8%80%E4%BA%8C%E6%8B%8D.wmv&”“ &/%E8%A7%86%E9%A2%91/%E4%B8%89%E8%A8%80%E4%BA%8C%E6%8B%8D.wmv&二拍 &/%E8%A7%86%E9%A2%91/%E4%B8%89%E8%A8%80%E4%BA%8C%E6%8B%8D.wmv&”《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③ 批判现实的作品《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四大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是早出现活字印刷术早多少年(&...”,相似的试题还有:
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是早出现活字印刷术早多少年(
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约400年。你知道毕升所使用的活字是以下哪种?(
C.金属活字
D.石刻活字
欧洲的活字印刷术比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晚了400年,时间应是(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靠什么?_百度知道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靠什么?
毕升发明的印书方法二和今天的比起来,把铁板再放在火上烧热。所以,这就是一个一个的活字。这种胶泥活字,印得很快。
为了提高效率。
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把活字拆下来,一面刻上单字,就可以印刷了,把字压平。印过以后,使松香和蜡等熔化,下一次还能使用,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先予备好一块铁板,再用火烧硬,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使松香和蜡等熔化;等第一块板印完,再用火在铁板底下烤毕升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四方长柱体,就临时雕刻,毕升在印刷方面的贡献是非常了不起的,铁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蜡之类的东西,另一块板排字,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排版和印刷,只要在字上涂墨,在铁框内密密地排满活字。它同雕版一样,用火一烧就成了。
毕升把每个单字都刻好几个,一块板印刷。另外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面压一压,满一铁框为一版,都已经具备,虽然很原始,他准备了两块铁板,组织两个人同时工作,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一制造活字。两块铁板互相交替着用,非常方便;常用字刻二十多个碰到没有予备的冷僻生字,称为泥活字,专门记载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印书的时候
其他类似问题
活字印刷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本站共有广告知识40141 条
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指的是雕版印刷术还是活字印刷术? (热度:56626)
悬赏分:0 - 提问者: -
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指的是雕版印刷术还是活字印刷术?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 |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追源】&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毕升是北宋中期的一个普通平民知识分子,当时人称布衣。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毕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毕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中间,我国的平民发明家毕升的功绩不可磨灭的。可是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我们却一无所知,幸亏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的事迹,比较完整地记录在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里。但是除开西夏文字的几本推测为活字印刷的佛经外,中原地区无发现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用活字印刷的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活字排印的开始,不过他虽已发明,未能广泛应用”。古代的印章对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启示作用。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公元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涨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宋人周必大(年)曾被封为济国公,老年时从沈括那里学来了毕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点小改动,把铁板改为铜板。铜板比铁板传热性好,易使粘药熔化,但铜板比铁板价格贵,这对一个公爵来说就算不了什么。
&&元代的姚枢()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不过杨古造泥活字是用毕升以后宋人改进的技术,并不是毕升原有技术。
&&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饶州推官,集磁户,造青磁《易经》一部。所谓青磁(活字)据专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烧成的陶活字。
&&1718年山东泰安人徐志定制成陶活字,印《周易说略》。他将泥土煅烧后制成活字用以排版印书,采用的仍然是毕升用过的方法。
&&19世纪安徽泾县的翟金生,因读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述的毕升泥活字技术,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书的想法。他费事30年,制泥活字10万多个。1844年印成了《泥版试印初编》。此后,他又印了许多书。20世纪60~70年代在泾县还发现了翟金生当年所制的泥活字数千枚。这些活字有大小五种型号。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毕升的发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对泥活字可行性的怀疑。
&&1962年发现于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
&&与杨古同时代的王祯(年)创制了木活字。王祯是山东东平人,是一位农学家,做过几任县官,他留下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王祯关于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这本书内。他在安徽旌德请工匠刻木活字3&万多个,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试印了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见效率之高。这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另一个贡献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用轻质木材作成一个大轮盘,直径约七尺,轮轴高三尺,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动。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他做了两副这样的大轮盘,排字工人坐在两副轮盘之间,转动轮盘即可找字,这就是王祯所说的“以字就人,按韵取字”。这样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劳动。是排字技术上的一个创举。元代木活字印本书虽已失传,但当时维吾尔文的木活字则有几百个流传下来。
&&明代木活字本较多,多采用宋元传统技术。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嘉靖间(约年)的《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术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康熙年间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则始于乾隆年间《英武殿聚珍版丛书》的发行。印制该书共刻成大小枣木木活字********个。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
&&用金属材料制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王祯以前,已有人用锡做活字。但锡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难,难于推广。公元15、16世纪之际,铜活字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南京一带。铜活字印刷在清代进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数量达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了,估计用铜活字达100~200万个。
&&【活字印刷术在国外也得到广泛的推广】
&&活字印刷在高丽和日本
&&13世纪末,高丽用金属活字印《清凉答顺宗心要法门》,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本。&
&&1376年,朝鲜出现木活字《通鉴纲目》。&
&&1436年朝鲜用铅活字刊印《通鉴纲目》。&
&&16世纪末,日本用活字刊行《古文孝经》、《劝学文》。&
&&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明与传播
&&1440年左右,约翰内斯?古腾堡将当时欧洲已有的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实质上推进了印刷形成工业化。
&&1584年西班牙历史学家传教士冈萨雷斯?&德?门多萨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中提出,古腾堡受到中国印刷技术影响;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古腾堡以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的印刷的蓝本[5]。门多萨的书很快被翻译成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法国历史学家路易?勒?罗伊,文学家米歇尔?德?蒙田等,都同意门多萨的论点。汉学家安田朴曾以“欧洲中心论欺骗行为的代表作:所谓古登堡可能是印刷术的发明人”为题,论证欧洲的活字印刷术来源于中国。
&&意大利人则将活字印刷传入欧洲的功劳,归功于伦巴地出生的意大利印书家帕菲洛卡?斯塔尔迪,他见到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来的活字版书籍,采用活字法印书。意大利人为此特地在他的出生地树立他的雕像作为纪念。
&&法国汉学家儒莲,曾将沈括《梦溪笔谈》中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一段史料,翻译成法文,他是最早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史实,介绍到欧洲的人。
&&古腾堡所发明的铅字,实际上同时含有铅、锡与锑。因为活字合金含有铅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使用麻烦以及工艺上的不足,在电脑排版流行以后,逐渐消声匿迹。
[编辑本段]【韩国对历史的有意歪曲】
&&活字印刷术、浑天仪、豆浆,这些都是中国人熟知的发明,不过,有好些韩国人声称它们的发明权归韩国。这不,因为韩国的一本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本,于是韩国人便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祖先。
&&争议联合国认定韩最早金属活字&
&&韩国学者敢于宣称“起源国”在于有“活字实物”、“印刷物文物”两手证据。一手证据是《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下称《直指》)。韩国驻华使馆官方网站称:2001年6月,《直指》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韩国政府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清州为《直指》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
&&另外一手是他们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毕升的泥活字进行了还原,发现了“问题”,例如“易碎”、“不牢固”等等。韩国学者提出,毕升仅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话说《直指》作为韩国金属活字的“孤证”,受到了超越国宝的尊崇,宣传攻势十分了得,前总统金大中亲自参加了古印刷博物馆的活动,清州市和庆州市有“直指路”、“直指桥”等等――可见,韩国人已经把活字印刷当作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为了打造这个金字招牌,韩国前后动用了数以亿计的金钱――仅仅是2000年的清州国际印刷出版展览会和清州古印刷博物馆开馆十周年庆典,韩国政府便投入150亿韩元举办。&
&&热评韩印刷术“改良”并不实用&
&&大部分网友第一反应都是“愤怒”。网友“骑着扁担拿着牛”说:“就好像亨利?福特埋头生产了100多年汽车,最后让我们对门的二大爷给申请了一个汽车专利,那于情于理于法都是说不通的。”网友“技术犯规”说:“那日本人是不是可以说汽车是他们发明的?”&
&&网友“李大水”则认同韩国“发明金属活字”的说法,认为“金属活字印刷确实是朝鲜人在毕升的泥字印刷的基础上改进的”。网友“白马非马”则指出韩国的金属活字确有明显改进之处,他说:“中国的墨是水墨,不适合于金属版的印刷。”&
&&对此,网友“丁尼费阁”指出欧洲、韩国的印墨与中国一样,“是烟炱和胶混于水中制成”。网友“executioner13”则提出改进并非发明。他说锡活字在宋末王祯《造活字印书法》一书中已有介绍。这位网友指出,“‘发明’一词不宜滥用,滥用则有悖历史的真实,反倒让人莫名其妙。”&
&&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肖东发教授更是指出,由于采取了“打印”方式,韩国的金属活字最初每天仅能印10页,经过多年改造后达到韩国金属活字印刷顶峰的“甲寅字”一天也只能印40页,速度上远落后于采用“刷印”的中国的泥字、木字及金属字印刷术。&
&&应对“复活”活字应加强考古宣传&
&&面对韩国的两手证据,中国提出了“活字实物”、“印刷物文物”和“印刷发展史”三方面的证据。&
&&依照《梦溪笔谈》中的记述,后人完全可以再造毕升当年发明的活字,清朝就有苏州李瑶、安徽泾县翟金生用毕升遗法制泥活字证明可行。&
&&而在当代,北京印刷学院课题组在2002年完成了这一工作,对韩国学者“易碎”、“常使活字掉下来”等质疑作了明确的否定。&
&&该课题组按照《梦溪笔谈》“薄如钱唇”的描述制作了1.2厘米高和0.6厘米高两种规格的活字,经专业测试和印刷试验,不存在“易碎”问题。该课题组介绍,韩国学者制作的活字易碎可能是因为太薄或者烧制工艺不成熟。&
&&至于韩国学者质疑“常使活字掉下来”,课题组根据当时配方松香、蜂蜡和纸灰,只要粘药用量配比合理,固版和拆版的效果都很好,黏着力也不差。课题组认为,韩国学者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使用了不良配药,或者是固版所用的粘药与毕升原法不同。&
&&除了今人对活字的“复活”,出土文物对中国四大发明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近年不断发现比韩国《直指》要早得多的印刷本,宁夏贺兰山山嘴沟石窟里发现的西夏(********)文献甚至详细记录了参与印刷各个工序的人员名单。&
&&从印刷发展史的角度看,必然先有雕版印刷,后有活字印刷。雕版印刷起源于中国,最晚在唐代已经发明。&
&&访谈印刷乃文明利器非秀不可&
&&于翠玲(以下简称“于”):韩国对活字印刷术的宣传气势的确很大,但并不足以证明它们就是起源国。我国在元代王祯的《造活字印书法》里就记载了南宋时金属活字的情况:把锡字用铁条穿成行,排在字盘里,然后用界条隔开来印书。充分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金属活字印刷的起源时间最迟应该在南宋,也就是12-13世纪,这早于韩国。&
&&记:我国在印刷史的展示上与韩国相比有哪些欠缺?&
&&于:相对于韩国,我们在宣传自己“国宝”方面确实不够重视,可能是中国宝贝太多了。以展览为例吧,中国印刷博物馆地址很偏僻,在北京大兴区黄村,很多人都不知道。而韩国的古印刷博物馆规模很大,设有印刷文化室、印刷工具室、《直指》金属活字工房模拟馆等。尤其模拟馆有几组蜡像来展示活字印刷的步骤,从烧蜡、制模、排字到印刷、装订,每道工序都有3-4个真人大小活动蜡像演示具体操作,并配有解说。这个博物馆还展出了来自韩国各地的大量的活字。韩国总统也曾到这里参观,大大提升了国民对活字印刷的重视。韩国在举办其他学科国际会议时,也会组织与会人员参观古印刷博物馆。&
&&记:在宣传推广上,我们需要怎样补课呢?&
&&于:据我所知,上海要筹建一个出版博物馆,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做法吧。另外邮票也是一个推广平台,现在全世界以德国印刷术发明家谷登堡为头像的邮票有几十种,而有关毕升的邮票,我国却连一枚都没有设计发行。同时韩国还配套有各种媒体的宣传,“直指”二字的标志常常醒目地出现在各种媒体和当地的建筑物上,而我们谁能说出中国印刷的标志?印刷为文明利器,一国之文化系焉。在拥有四大发明这些宝贝的时候,也要学会“吆喝”,千万别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
&&史料链接&
&&毕升活字发明早韩国近400年&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发明者毕升,时间在北宋庆历年间(********),比韩国的《直指》早近400年。&
&&同时代的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对此有详细记载,不仅记载了造活字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还记载了许多细节,当时活字印刷已有明确的分工,“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当时字库的检字法为按读音分类查找,“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字库中每个字都有数个,常用字更多,以备重复;如果是罕见字,则临时制作。&
&&1965年,浙江温州出土一件印本残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有关专家考证认定为是毕升之后大约50年(1103)北宋时期的泥活字印本,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非常确凿,传统的韩国学者也承认“金属活字”不过是材料不同,韩国学者徐有榘(********)在《怡云志》卷七的《活版缘起》中说:“沈括《梦溪笔谈》记胶泥刻字法,斯乃活版之权与(起源)也……或用铜造――我东(朝鲜自称)尤尚之。”
回答者: -
&& (1人回答 1069人阅读)
&& (1人回答 1123人阅读)
&& (1人回答 1068人阅读)
&& (1人回答 1229人阅读)
&& (1人回答 1146人阅读)
&& (1人回答 635人阅读)
&& (1人回答 1078人阅读)
&& (1人回答 1197人阅读)
&& (1人回答 1523人阅读)
&& (1人回答 1626人阅读)
等待您来回答
&&(热度:39646)1回答
&&(热度:29479)1回答
&&(热度:30566)1回答
&&(热度:24888)1回答
&&(热度:19412)1回答
&&(热度:29884)1回答
&&(热度:60013)2回答
&&(热度:32868)1回答
&&(热度:32544)1回答
&&(热度:35491)1回答
<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if(ld==3){ld=1;}else{ld++;}for(var i=1;i换一组
[苏州] 客户 051***6009 咨询了
[中山] 客户 076***0290 咨询了
[中山] 客户 076***0290 咨询了
[太原] 客户 035***5818 咨询了
[广东-佛山] 客户 137***4776 咨询了
[天津] 客户 133***3268 咨询了
[江西-南昌] 客户 139***8756 咨询了
[江西-南昌] 客户 139***8756 咨询了
[昆明] 客户 087***6972 咨询了
[青岛] 客户 053***0816 咨询了
广告公司推荐
<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if(ggt1==3){ggt1=1;}else{ggt1++;}for(var i=1;i换一组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继续操作
广告资源供应商推荐
以下广告人你可能认识
<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if(snsuse==3){snsuse=1;}else{snsuse++;}for(var i=1;i换一组
&&&&&&&&&&&&&&
日均70万广告主来这里选购广告资源!数百万广告产品&&将广告买卖网
总机:010-
传真:010-
咨询通:400-068-0888(免长途)
与广告买卖网合作
广告买卖网&&&&京公网安备号&&
软著登字第0759953号
软著登字第0760138号
软著登字第0718756号
软著登字第0717068号
软著登字第0754253号
软著登字第0755697号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雕版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