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连幕卷夜火官网杂星回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今河南灵宝县)人,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欢迎各位 ,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宋之问籍贯:
汾州(今山西汾阳)性别:
汉族国籍:
中国出生年月:
公元650年去世年月:
公元713年职业:
诗人代表作品:
《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题大庾岭北驿》、《度大庾岭》
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712年),并无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著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上元二年(675年),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宋之问进士及第,登临“龙门”,踏上了仕进正途。宋之问春风得意之日,已是武则天皇后实握朝政之时。武后承应“贞观”,励精图治,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问以才名与被召分直内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参军。永隆二年(681年),又与杨炯同入崇文馆充学士。天授元年(690年)秋,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敕召宋之问与杨炯分直于洛阳西入阁。15年间,宋之问很快由从九品殿中内教跻身五品学士,为世人钦慕。唐朝学士之职,以文学言语被天子顾问,出入侍从,礼遇尤宠。家世低微的宋之问以此更是感恩耀荣,视为得秩于禄的捷径与保障。他在《奉敕从游九龙潭寻宴安平王别序》中说:“下官少怀微尚,早事灵丘,践畴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树,情可何之。”典型地表白了他的这种心态。武后雅好文词乐章,宋之问巧思文华取幸。一次游洛阳龙门,武后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后赐锦袍。及宋之问《龙门应制》诗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称善”武后夺东方虬锦袍转赐给他。此中予夺,既反映了武后对靡丽颂德诗风的提倡,也表现了宋之问这时的创作方向,对他的声名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武周时期,宋之问不仅扈从武后朝会游豫,而且奉承武后近幸的媚臣外戚宴乐优游,自感“志事仅得,形骸两忘。”这样的追求和生活使他逐渐沉溺和堕落,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政治漩涡中。宋之问在武后晚年先后转任尚书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媚臣、兄弟“雅爱其才”,召他与好友、阎朝隐、沈佺期、王无竞、尹元凯及李适、富嘉谟、刘允济等文士预修。宋之问与阎士隐等多代工张赋篇入集,倾心媚附。书成,于长安二年( 703年)迁司礼主簿。神龙元年( 705年)正月,宰相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宋之问与杜审言等友皆遭贬谪。宋之问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诸事艰难,慕念昔荣,次年春便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张伸之与王同皎等谋诛宰相(时张柬之被贬),后使人告密,擢任鸿胪主簿,“由是深为义士所讥”。景龙元年( 707年)七月,太子杀武三思父子后死事,宋之问上表歌颂武氏父子功德,请造唐中宗神武颂碑,探获赏识,于次年迁考功员外郎,并与杜审言、武平一、沈佺期、阎朝隐等首选修文馆直学士,“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其时朝廷朋党争立,由于他倾附安乐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进言中宗.于景龙三年( 7O9年)将他下迁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长史。唐中宗年间的政治动荡及个人宠辱无常的经历,使宋之问感触良深,而由朽烂陈腐的宫廷来到清新秀丽的水乡,也使他开始涤净心灵,境界升华。他在越州写的《祭禹庙文》,在真诚歌颂了大禹治水、救灾拯民的千古圣德之后写道:“先王为心,享是明德。后之从政,忌斯好佞。酌镜水而励清,援竹箭以自直;谒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苏息。”反映了这种思想情感上的转变。因此,他在越州登山涉险,访察民生,“颇自力为政”诗歌创作也开始转入了健康清新的轨道,“流布京师,人人传讽。”但是,就在宋之问开始走上“新生”之路的时候,又一次宫廷政变将他逼上了绝境。景云元年( 710年)六月,临海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以宋之问尝附二张及武三思诏流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后以赦改桂州。先天元年( 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结束了最后的人生旅程。宋之问政治上无足称道,品行也多有可讥,但却是知名当世的诗人。由于宫廷诗人的局限,代笔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浅,他的诗文不少是歌颂功德、粉饰太平、浮华空泛之作,但随着颠簸人生,接触社会,历练生活,他也创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杨炯死后写的《祭杨盈川文》,采用四四制式,字字有声,句句,内容言简辞切,悲凉真挚,催人泪下,与他代笔写的《为宗尚书祭梁宣王文》、《为宗尚书兄弟祭鲁忠王文》等相比,文华情感,殊若天壤。作为文人,宋之问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弃,不仅表现在其对待政治趋炎附势的态度上,也表现在一桩广为流传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爱好文字,一日宋之问见其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宋之问于是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被称作“因诗杀人”。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于神龙元年(705)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新唐书》记载他匿居友人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与冉祖雍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故太平公主甚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受贿,便下迁为汴州长史,未知又改越州长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颇自力为政”,景龙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而《新唐书》则说:“赐死桂州。”
宋之问有一个外甥名叫刘希夷,与宋之问年龄相仿,中过进士但无心仕途,也是一位诗人。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题为《代悲白头翁》的诗,诗云:“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生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宋之问看到外甥这首尚未公之于众的诗后,赞不绝口,尤其喜爱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宋之问请求外甥将这首诗让给自己,刘希夷起初答应了,可不久又反悔,因为他实在难以割爱。宋之问恼羞成怒,为了将此诗据为己有,竟然命令家奴用土袋将外甥活活压死,可怜才华横溢的诗人刘希夷去世时还不到30岁。于是在《全唐诗》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刘希夷名下,收录了这首诗,题为《代悲白头翁》;在宋之问名下,也收录了这首诗,只是改了一下标题,将“洛阳女儿惜颜色”一句中的“洛阳”二字改成了“幽闺”,其余诗句一模一样。
唐中宗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复位,深得武则天宠爱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杀,宋之问作为张氏兄弟的党羽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参军。没过多长时间,他难以忍受岭南蛮荒之地的生活,竟然瞒着朝廷,偷偷逃回了洛阳,藏匿于好友张仲之家中。当时虽然武则天已死,但武姓残余势力仍在,武三思等人依然声势显赫,包括张仲之在内的一些朝廷大臣对此愤恨不已。一天,张仲之正与人密谋杀掉武三思,宋之问听到后立即派侄子前去告发,结果张仲之全家被杀。宋之问卖友求荣,依附武三思,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阳一事没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其所作所为,为时人所不齿。
武则天大权在握后,由于宋之问经常写一些歌功颂德的诗逗得武则天眉开眼笑,因此得以任用。宋之问曾被任命为尚方监丞,负责管理各工种的制造、供应、生产等政务,不久又进入奉宸院,担任左奉宸内供奉的官职。奉宸院说穿了就是武则天的后宫,里面供养的尽是一些从各地挑选而来的年轻美貌的男子,以备女皇享用。据说宋之问“伟仪貌,雄于辩”,自然是奉宸院的合适人选。当时武则天的男宠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人倚仗女皇的宠爱,飞扬跋扈,权倾一时,连、武三思等朝廷重臣都巴结他俩。宋之问不甘落后,放下文人的自尊和清高,竭力巴结张氏兄弟,极尽谄媚之能事,据说还替张氏兄弟提过尿壶。作为左奉宸内供奉,宋之问做梦都渴望像张氏兄弟那样得到武则天的宠爱,爬上女皇的龙床,于是来了个毛遂自荐,写了一首艳诗献给女皇。武则天读后赞不绝口,待宋之问离开后,却对身边人说:“这个宋之问,的确是难遇之才,只是他口臭熏人,让朕。” 由于口臭,宋之问的美梦化作了泡影。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唐·宋之问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 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侍宴瑶池夕,归途笳吹繁。
《夏日仙萼亭应制》
唐·宋之问 高岭逼星河,乘舆此日过。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 睿藻光岩穴,宸襟洽薜萝。悠然小天下,归路满笙歌。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唐·宋之问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唐·宋之问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
唐·宋之问 闰月再重阳,仙舆历宝坊。帝歌云稍白,御酒菊犹黄。 风铎喧行漏,天花拂舞行。豫游多景福,梵宇日生光。
《麟趾殿侍宴应制》
唐·宋之问 北阙层城峻,西宫复道悬。乘舆历万户,置酒望三川。 花柳含丹日,山河入绮筵。欲知陪赏处,空外有飞烟。
《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
唐·宋之问 广乐张前殿,重裘感圣心。砌蓂霜月尽,庭树雪云深。 旧渥骖宸御,慈恩忝翰林。微臣一何幸,再得听瑶琴。
《幸少林寺应制》
唐·宋之问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岩流。 空乐繁行漏,香烟薄彩斿。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丘。
《幸岳寺应制》
唐·宋之问 暂幸珠筵地,俱怜石濑清。泛流张翠幕,拂迥挂红旌。 雅曲龙调管,芳樽蚁泛觥。陪欢玉座晚,复得听金声。
《扈从登封途中作》
唐·宋之问 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 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扈从良可赋,终乏掞天才。
《扈从登封告成颂》
唐·宋之问 复道开行殿,钩陈列禁兵。和风吹鼓角,佳气动旗旌。 后骑回天苑,前山入御营。万方俱下拜,相与乐升平。
《松山岭应制》
唐·宋之问 翼翼高旌转,锵锵凤辇飞。尘销清跸路,云湿从臣衣。 白羽摇丹壑,天营逼翠微。芳声耀今古,四海警宸威。
《缑山庙》
唐·宋之问 王子宾仙去,飘飖笙鹤飞。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 天路何其远,人间此会稀。空歌日云幕,霜月渐微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得微字》
唐·宋之问 水府沦幽壑,星轺下紫微。鸟惊司仆驭,花落侍臣衣。 芳树摇春晚,晴云绕座飞。淮王正留客,不醉归。
《寿阳王花烛图(一作沈佺期诗)》
唐·宋之问 仙媛乘龙日,天孙捧雁来。可怜桃李树,更绕凤凰台。 烛照香车入,花临宝扇开。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
《江南曲》
唐·宋之问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 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待君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牛女(一作沈佺期诗)》
唐·宋之问 粉席秋期缓,针楼别怨多。奔龙争渡月,飞鹊乱填河。 失喜先临镜,含羞未解罗。谁能留夜色,来夕倍还梭。
《冬夜寓直麟阁(一作王维诗)》
唐·宋之问 直事披三省,重关闭七门。广庭怜雪净,深屋喜炉温。 月幌花虚馥,风窗竹暗喧。东山白云意,兹夕寄琴尊。
《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唐·宋之问 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函谷青山外,昆池落日边。东京杨柳陌,少别已经年。
《陆浑山庄》
唐·宋之问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蓝田山庄》
唐·宋之问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
《春日山家(一作春泉洗药)》
唐·宋之问 今日游何处,春泉洗药归。悠然紫芝曲,昼掩白云扉。 鱼乐偏寻藻,人闲屡采薇。丘中无俗事,身世两相违。
《春日宴宋主簿山亭得寒字》
唐·宋之问 公子正邀欢,林亭春未兰。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窗覆垂杨暖,阶侵瀑水寒。帝城归路直,留兴接鹓鸾。
《江亭晚望》
宋之问 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秋晚游普耀寺》
宋之问 薄暮曲江头,仁祠暂可留。山形无隐霁,野色遍呈秋。 荷覆香泉密,藤缘宝树幽。平生厌尘事,过此忽悠悠。
《答李司户夔》
宋之问 远方来下客,輶轩摄使臣。弄琴宜在夜,倾酒贵逢春。 驷马留孤馆,双鱼赠故人。明朝散云雨,遥仰德为邻。
《寄天台司马道士》
宋之问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 旧游惜疏旷,微尚日磷缁。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
《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
宋之问 (及还而不相遇)入卫期之子,吁嗟不少留。情人去何处,淇水日悠悠。 恒碣青云断,衡漳白露秋。知君心许国,不是爱封侯。
《过函谷关》
宋之问 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 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送朔方何侍郎》
宋之问 闻道云中使,乘骢往复还。河兵守阳月,塞虏失阴山。 拜职尝随骠,铭功不让班。旋闻受降日,歌舞入萧关。
《送田道士使蜀投龙》
宋之问 风驭忽泠然,云台路几千。蜀门峰势断,巴字水形连。 人隔壶中地,龙游洞里天。赠言回驭日,图画彼山川。
《送许州宋司马赴任》
宋之问 颍郡水东流,荀陈兄弟游。偏伤兹日远,独向聚星州。 河润在明德,人康非外求。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送赵司马赴蜀州》
宋之问 饯子西南望,烟绵剑道微。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 职拜舆方远,仙成履会归。定知和氏璧,遥掩玉轮辉。
《送永昌萧赞府》
宋之问 柳变曲江头,送君函谷游。弄琴宽别意,酌醴醉春愁。 恋本亦何极,赠言微所求。莫令金谷水,不入故园流。
《送李侍御》
宋之问 行李恋庭闱,乘轺振彩衣。南登指吴服,北走出秦畿。 去国夏云断,还乡秋雁飞。旋闻郡计入,更有使臣归。
《饯湖州薛司马》
宋之问 别驾促严程,离筵多故情。交深季作友,义重伯为兄。 镇静移吴俗,风流在汉京。会看陈仲举,从此拜公卿。
《送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送武进郑明府》
宋之问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北谢苍龙去,南随黄鹄飞。 夏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甿谣岂云远,从此庆缁衣。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
宋之问 帝忧河朔郡,南发海陵仓。坐叹青春别,逶迤碧水长。 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为问东山桂,无人何自芳。
《留别之望舍弟》
宋之问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西驰巴岭徼,东去洛阳滨。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谁怜散花萼,独赴日南春。
《汉江宴别》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移杳若仙。秋虹映晚日,江鹤弄晴烟。 积水浮冠盖,遥风逐管弦。嬉游不可极,留恨此山川。
《初发荆府赠长史》
宋之问 仍随五马谪,载与两禽奔。 明主无由见,群公莫与言。幸君逢圣日,何惜理虞翻。
《晚泊湘江》
宋之问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过蛮洞》
宋之问 越岭千重合,蛮溪十里斜。竹迷樵子径,萍匝钓人家。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谁怜在荒外,孤赏足云霞。
《经梧州》
宋之问 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 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渡吴江别王长史》宋之问 倚棹望兹川,销魂独黯然。乡连江北树,云断日南天。 剑别龙初没,书成雁不传。离舟意无限,催渡复催年。《泛镜湖南溪》宋之问 乘兴入幽栖,舟行日向低。岩花候冬发,谷鸟作春啼。 沓嶂开天小,丛篁夹路迷。犹闻可怜处,更在若邪溪。《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游韶州广界寺》宋之问 影殿临丹壑,香台隐翠霞。巢飞衔象鸟,砌蹋雨空花。 宝铎摇初霁,金池映晚沙。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宿清远峡山寺》宋之问 香岫悬金刹,飞泉届石门。空山唯习静,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寥寥隔尘市,何异武陵源。《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度大庾岭》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端州别袁侍郎》宋之问 合浦途未极,端溪行暂临。泪来空泣脸,愁至不知心。 客醉山月静,猿啼江树深。明朝共分手,之子爱千金。《过史正议宅》宋之问 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 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不见隐,空馀江海滨。《梁宣王挽词三首》宋之问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 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金精何日闭,玉匣此时开。东望连吾子,南瞻近帝台。 地形龟食报,坟土燕衔来。可叹虞歌夕,纷纷骑吹回。像设千年在,平生万事违。彩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 垄日寒无影,郊云冻不飞。君王留此地,驷马欲何归。《鲁忠王挽词三首》宋之问 同盟会五月,归葬出三条。日惨咸阳树,天寒渭水桥。 稍看朱鹭转,尚识紫骝骄。寂寂泉台恨,从兹罢玉箫。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 人悲槐里月,马踏槿原霜。别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长。树羽迎朝日,撞钟望早霞。故人悲宿草,中使惨晨笳。 气有冲天剑,星无犯斗槎。唯馀孔公宅,长接鲁王家。《范阳王挽词二首》宋之问 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 宾吊翻成鹤,人亡惜喻龟。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二首》宋之问 韦门旌旧德,班氏业前书。谪去因丞相,归来为婕妤。 周原乌相冢,越岭雁随车。冥漠辞昭代,空怜赋子虚。绿车随帝子,青琐翊宸机。昔枉朝歌骑,今虚夕拜闱。 柳河凄挽曲,薤露湿灵衣。一厝穷泉闭,双鸾遂不飞。《药》宋之问 有卉秘神仙,君臣有礼焉。忻当苦口喻,不畏入肠偏。 功成日,神农定品年。丹成如可待,鸡犬自闻天。《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宋之问 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萸房陈宝席,菊蕊散花台。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送沙门泓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宋之问 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 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何日纡真果,还来入帝乡。《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宋之问 年光竹里遍,春色杏间遥。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飞花随蝶舞,艳曲伴莺娇。今日陪欢豫,还疑陟紫霄。《咏笛》宋之问 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 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卷52_65 《咏钟》宋之问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岂惟恒待扣,金簴有馀清。斋《花落(一作沈佺期诗。题云梅花落)》宋之问 铁骑几时回,金闺怨早梅。雪寒花已落,风暖叶还开。 夕逐新春管,香迎小岁杯。盛时何足贵,书里报轮台。《旅宿淮阳亭口号》宋之问 日暮风亭上,悠悠旅思多。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 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兴来谁与语,劳者自为歌。《内题赋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诗。题云巫山高)》宋之问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恋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王昭君(一作沈佺期诗)》宋之问 非君惜鸾殿,非妾妒娥眉。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 嫁来胡地日,不并汉宫时。辛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铜雀台(一作沈佺期诗)》宋之问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台。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宋之问 巫山峰十二,环合象昭回。俯听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落,瀑水日边来。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望月有怀(一作康庭芝诗,一作沈佺期诗)》宋之问 天使下西楼,含光万里秋。台前似挂镜,帘外如悬钩。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佳期应借问,为报大刀头。《驾出长安(一作王昌龄诗)》宋之问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 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饯中书侍郎来济(一作太宗诗)》宋之问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 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对青山别路长。 却将分手沾襟泪,还用持添离席觞。《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宋之问 青门路接凤凰台,素浐宸游龙骑来。涧草自迎香辇合, 岩花应待御筵开。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递南山作寿杯。 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欢明主赐金回。《三阳宫侍宴应制得幽字》宋之问 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岩边树色含风冷, 石上泉声带雨秋。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 微臣昔忝方明御,今日还陪八骏游。《》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唐朝文学家
镜花缘人物&古詩欣賞&
&&&&&&&&&&&&&&&&&&&&&&&&&&&&&&&
紅樓夢詩詞
一帆風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
恐哭損殘年 告爹娘 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 離合豈無緣
從今分兩地 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牽連
太虛幻境引子
春夢隨雲散 飛花逐水流
寄言眾兒女 何必覓閑愁
氣質美如蘭 才華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間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 視綺羅俗厭
卻不知太高人愈妒 過潔世同嫌
可嘆這 青燈古殿人將老
辜負了 紅粉朱樓春色闌
到頭來 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願
好一似 無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須 王孫公子嘆無緣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 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 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 孝順兒孫誰見了
畫梁春盡落香塵
擅風情 秉月貌 便是敗家的根本
箕裘頹墮皆從敬 家事消亡首罪寧
宿孽總因情
豈是繡絨殘吐 卷起半簾香霧
纖手自拈來 空使鵑啼燕妒
且住 且住 莫使春光別去
漢苑零星有限 隋堤點綴無窮
三春事業付東風 明月梨花一夢
幾處落紅庭院 誰家香雪簾櫳
江南江北一般同 偏是離人恨重
彈琴酌酒喜堪儔 几案婷婷點綴幽
隔坐香分三徑露 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 圃冷斜陽憶舊遊
傲世也因同氣味 春風桃李未淹留
林黛玉葬花詞
花謝花飛飛滿天 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繫飄春榭 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 愁緒滿懷無著處
手把花鋤出繡窗 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 哪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 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 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 卻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 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 階前愁煞葬花人
獨把花鋤偷洒淚 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 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儂底事倍傷神 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 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亭外悲歌發 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 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儂此日生雙翼 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 何處有香坵
未若錦囊收艷骨 一坯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 強於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 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 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 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是閬苑仙葩 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 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 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 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 一個是鏡中花
浪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經得秋流到冬盡 春流到夏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
霽月難逢 彩雲易散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風流靈巧招人怨 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枉自溫柔和順 空云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 誰知公子無緣
根並荷花一莖香&
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鄉
&金陵十二釵正冊
(寶釵 和 黛玉)
可嘆停機德 誰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二十年來辨是非 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怎及初春景
虎兕相逢大夢歸
才自清明志自高 生與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
千里東風一夢遙
富貴又何為 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 湘江水逝楚雲飛
欲潔何曾潔 云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子係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
勘破三春景不長 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
獨臥青燈古佛旁
凡鳥偏從末世來 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勢敗休云貴 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桃李春風結子完 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與他人作笑談
情天情海幻情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
造舋開端實在寧
空掛纖纖縷 徒垂絡絡絲
也難綰繫也難羈 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落去君休惜 飛來我自知
鶯愁蝶倦晚芳時 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喜榮華正好 恨無常又到
眼睜睜 把萬事全拋
蕩悠悠 把芳魂消耗
望家鄉 路遠山高
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
兒命已入黃泉 天倫呵 須要退步抽身早
秋窗風雨夕
秋花慘淡秋草黃 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 哪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 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 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 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 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 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 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 已教淚洒窗紗濕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
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嚥不下玉粒金波噎滿喉
照不盡菱花鏡裏形容瘦
展不開的眉頭
捱不明的更漏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
流不斷的綠水悠悠
紅樓夢引子
開辟鴻蒙 誰為情種 都只為風月情濃
奈何天 傷懷日 寂寥時 試遣愚衷
因此上 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
紅樓夢序詩
浮生著甚苦奔忙 盛席華筵終散場
悲喜千般同幻夢 古今一夢盡荒唐
慢言紅袖啼痕重 更有情痴抱恨長
字字看來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尋常
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 家業凋零
富貴的 金銀散盡
有恩的 死裡逃生
無情的 分明報應
欠命的 命已還
欠淚的 淚已盡
冤冤相報實非輕 分離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問前生 老來富貴也真僥幸
看破的 遁入空門
痴迷的 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粉墮百花洲 香殘燕子樓 一團團逐隊成毬
飄泊亦如人命薄 空繾綣 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 韶華竟白頭 嘆今生誰捨誰收
嫁與東風春不管 憑爾去 忍淹留
桃花簾外東風軟 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 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 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帘外仍開舊 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憐人花亦愁 隔帘消息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 庭前春色倍傷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 斜日欄杆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泣 茜裙偷旁桃花立
桃花桃葉亂紛紛 花綻新紅葉凝碧
霧裡煙封一萬株 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 春酣愈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進水來 香泉飲蘸胭脂冷
胭脂鮮艷何相類 花之顏色人之淚
若將人淚比桃花 淚自長流花自媚
淚眼觀花淚易乾 淚乾春盡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 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 寂寞簾櫳空月痕
留余慶 留余慶 忽遇恩人
幸娘親 幸娘親 積得陰功
勸人生 濟困扶窮 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減 上有蒼穹
欲訊秋情眾莫知 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 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 鴻歸蟄病可相思
莫言舉世無談者 解語何妨片語時
《寄生草》
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尹﹐
肆行無礙憑來去。
茫茫說甚悲愁喜﹖
紛紛說甚親疏密﹖
從前碌碌卻因何﹖
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
鏡里恩情 更那堪夢里功名
那美韶華去之何迅 再休提繡帳鴛衾
只這帶珠冠 披鳳襖 也抵不了無常性命
雖說是 人生莫受老來貧 也須要陰騭積兒孫
氣昂昂頭戴簪纓 光燦燦胸懸金印
威赫赫爵祿高登 昏慘慘黃泉路近
問古來將相可還存 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 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 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 到底意難平
閑趁霜晴試一遊 酒杯藥盞莫淹留
霜前月下誰家種 欄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 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 休負今朝掛杖頭
中山狼 無情獸 全不念當日根由
一味的驕奢淫蕩貪還構
覷著那 侯門艷質同蒲柳
作賤的 公府千金似下流
嘆芳魂艷魄 一載蕩悠悠
露凝霜重漸傾欹 宴賞才過小雪時
蒂有余香金淡泊 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蟄聲切 萬里寒雲雁陣遲
明歲秋分知再會 暫時分手莫相思
詩餘戲筆不知狂 豈是丹青費較量
聚葉潑成千點墨 攢花染出几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 跳脫秋生腕底香
莫認東籬閑采掇 粘屏聊以慰重陽
池塘一夜秋風冷 吹散芰荷紅玉影
蓼花菱葉不勝愁 重露繁霜壓纖梗
不聞永晝敲棋聲 燕泥點點污棋枰
古人惜別憐朋友 況我今當手足情
籬畔秋酣一覺清 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先非慕莊生蝶 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 驚回故故惱蟄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 衰草寒煙無限情
秋光疊疊複重重 潛度偷移三徑中
窗隔疏燈描遠近 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流照魂應駐 霜印傳神夢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 憑誰醉眼認朦朧
將那三春看破 桃紅柳綠待如何
把這韶華打滅 覓那清淡天和
說什麼 天上夭桃盛 雲中杏蕊多
到頭來 誰把秋捱過
則看那 白楊村裡人嗚咽 青楓林下鬼吟哦
更兼著 連天衰草遮墳墓
這的是 昨貧今富人勞碌 春榮秋謝花折磨
似這般 生關死劫誰能躲
聞說道 西方寶樹喚婆娑 上結著長生果
斜陽寒草帶重門 苔翠盈鋪雨后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 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 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縞仙能羽化 多情伴我詠黃昏
詠白海棠 湘雲
神仙昨日降都門 種得蘭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 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 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 肯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階通蘿薛門 也宜牆腳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 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乾風裡淚 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訴 無那虛廊夜色昏
詠白海棠 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 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縷魂
玉窟仙人縫縞袂 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 倦倚西風夜已昏
秋容淺淡映重門 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 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 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 清砧怨笛送黃昏
詠白海棠 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 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 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 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憑清潔 不語婷婷日又昏
無賴詩魔昏曉侵 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 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 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 千古高風說到今
別圃移來貴比金 一叢淺淡一叢深
蕭疏籬畔科頭坐 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去更無君傲世 算來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負 相對原宜惜寸陰
攜鋤秋圃自移來 籬畔庭前處處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 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 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 好和井徑絕塵埃
襁褓中 父母嘆雙亡 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
幸生來 英豪闊大寬宏量 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好一似 霽月光風耀玉堂
廝配得才貌仙郎 博得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
終久是雲散高唐 水涸湘江
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 何必枉悲傷
《寄生草》&
《魯智深醉鬧五台山》 (寶釵所點戲)
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
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
沒緣法﹐轉眼分離乍。
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那裡討煙蓑雨笠捲單行﹖
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悵望西風抱悶思 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 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 寥寥坐聽晚砧痴
誰憐我為黃花病 慰語重陽會有期
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 死後性空靈
家富人寧 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 蕩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 似大廈傾 昏慘慘 似燈將盡
呀 一場歡喜忽悲辛 嘆人世終難定
白玉堂前風解舞 東風捲得均勻
蜂圍蝶陣亂紛紛
幾曾隨逝水 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 任他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頻借力 送我上青雲
瓶供籬栽日日忙 折來休認鏡中妝
長安公子因花癖 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 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時人眼 拍手憑他笑路旁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眼空蓄淚淚空垂 暗撒閑拋卻為誰
尺幅鮫綃勞解贈 叫人焉能不傷悲
拋珠滾玉只偷潸 鎮日無心鎮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 任他點點與斑斑
彩線難收面上珠 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識香痕漬也無
薛濤十離詩
&&&&&&&&&&&&&&&&&&&&
「犬離主」&&&&&&&&&&&&&&&&&&&&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淨主人憐
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珠離掌」
皎潔圓月內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
只緣一點玷相穢,不得終宵在掌中。
「筆離手」&
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
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裡擎。&&&
「魚離池」
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綸鉤
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遊。
「馬離廄」&
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曾到日東西
為驚玉貌郎君墜,不得華軒更一嘶。&
「鷹離革」
爪利如鋒眼似鈴,平原捉兔稱高情
無端竄向情雲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鸚鵡離籠」
隴西獨自一孤身,飛來飛去上錦茵
都因出草無方便,不得籠中再喚人。&
「竹離亭」
蓊鬱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
為緣春筍鑽牆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燕離巢」&
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
銜泥穢污珊瑚枕,不得樑間更壘巢。
「鏡離臺」&
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裴回
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臺。
&&&&&&&&&&&&&&&&&&&&&&&&&&&&&&&&&&&&&&&&&
千家詩...千家詩卷一 五言絕句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 王 維
獨坐幽篁裏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訪袁拾遺不遇
洛陽訪才子 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草 何如此地春
君家在何處 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 或恐是同鄉
-------- 王禹偁
映門淮水綠 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 春潮夜夜深
-------- 儲光羲
大道直如髮 春來佳氣多 五陵貴公子 雙雙嗚玉珂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觀永樂公主入番
--------- 孫 逖
邊地鶯花少 年來未覺新 美人天上落 龍塞始應春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冷艷全欺雪 餘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 吹向玉階飛
小苑鶯歌歇 長門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 翠輦不曾過
題袁氏別業
主人不相識 偶坐為林泉 莫謾愁沽酒 囊中自有錢
------- 楊
趙氏連城璧 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 明月滿前川
送朱大入秦
遊人五陵去 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 平生一片心
落日五湖遊 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 誰與問東流
-------- 高 適
尚有綈袍贈 應憐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 猶作布衣看
避賢初罷相 樂聖且銜杯 為問門前客 今朝幾個來
燕趙悲歌士 相逢劇孟家 寸心言不盡 前路日將斜
江行望匡廬
咫尺愁風雨 匡廬不可登 祇疑雲霧窟 猶有六朝僧
------- 韋應物
林中觀易罷 溪上對鷗閒 楚俗饒詞客 何人最往還
--------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秋夜寄丘員外
-------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 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應未眠
-------- 耿 湋
返照入閭巷 憂來誰共語 古道少人行 秋風動禾黍
輦路生秋草 上林花滿枝 憑高何限意 無復侍臣知
尋隱者不遇
--------賈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 蘇 頲
北風吹北雲 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 秋聲不可聞
客心爭日月 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 先至洛陽城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白髮三千丈 離愁似箇長 不知明鏡裏 何處得秋霜
漢廷榮巧宦 雲閣薄邊功 可憐驄馬使 白首為誰雄
答五陵太守
-------- 王昌齡
仗劍行千里 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 不負信陵恩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強欲登高去 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 應傍戰場開
花枝出建章 鳳管發昭陽 借問承恩者 雙蛾幾許長
歲月人間促 煙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 更得幾回過
沅湘流不盡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起 蕭蕭楓樹林
此地別燕丹 壯士髮衝冠 昔時人已沒 今日水猶寒
----------
知有前期在 難分此夜中 無將故人酒 不及石尤風
偶來松樹下 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 寒盡不知年
千家詩卷二
-------- 程 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宵 ----- 蘇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沈沈。
城東早春 -----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纔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夜 ---- 王安石
金爐香盡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蘇
淡月疏星遶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閶闔千門萬戶開,三郎沈醉打毬回;九齡已老韓休死,無復明朝諫疏來。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殿上袞衣明日月,硯中旗影動龍蛇;縱橫禮樂三千字,獨對丹墀日未斜。
行盡江南數十程,曉風殘月入華清;朝元閣上西風急,都入長楊作雨聲。
平 調 詞 ----- 李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鄭
酴醾香夢怯春寒,翠掩重門燕子閒;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說到常山。
句 ----- 杜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 蘇 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粧。
明 ------ 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明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對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 韓 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南 春 -------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遊小園不值
應嫌屐齒印蒼苔,十扣柴扉九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 李 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屏 ---------
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裏閒;說與旁人渾不解,杖藜攜酒看芝山。
--------- 杜 甫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慶全菴桃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玄都觀桃花
-------- 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影 --------
重重疊疊上瑤臺 幾度呼童掃不開
&&&&&&&&&&&&&&&&
剛被太陽收拾去 卻教明月送將來
--------- 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 直塹回塘灩灩時
&&&&&&&&&&&&&&&&
細數落花因坐久 緩尋芳草得歸遲
上 ---------
花開紅樹亂鶯啼 草長平湖白鷺飛
&&&&&&&&&&&&&&&&
風日平和人意好 夕陽簫鼓幾船歸
興 -------- 杜
糝徑楊花鋪白氈 點溪荷葉疊青錢 (疊一作累)
&&&&&&&&&&&
筍根稚子無人見 沙上鳧雛傍母眠 (筍一作竹,稚一作雉)
晴 --------
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後全無葉底花
&&&&&&&&&&&&
蜂蜨紛紛過牆去 卻疑春色在鄰家(蜂蜨紛紛一作蛺蝶飛來)
暮 ------------
門外無人問落花 綠陰冉冉遍天涯
&&&&&&&&&&
林鶯啼到無聲處 青草池塘獨聽蛙
花 -------
連理枝頭花正開 妒花風雨便相催
&&&&&&&&&&&&
願教青帝常為主 莫遣紛紛點翠苔
春暮遊小園
--------- 王 淇
一從梅粉褪殘粧 塗抹新紅上海棠&&
&&&&&&&&&&&&&
開到荼蘼花事了 絲絲天棘出莓牆
梭--------
擲柳遷喬太有情 交交時作弄機聲
&&&&&&&&&&&&&
洛陽三月花如錦 多少工夫織得成
----------
雙雙瓦雀行書案 點點楊花入硯池
&&&&&&&&&&&&&&&
閒坐小窗讀周易 不知春去幾多時
山 ------------
終日昏昏醉夢間 忽聞春盡強登山
&&&&&&&&&&&&&&
因過竹院逢僧話 又得浮生半日閒
婦 吟 ---------
子規啼徹四更時 起視蠶稠怕葉稀
&&&&&&&&&&&
不信樓頭楊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歸
春 ---------
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 楊萬里
準擬今春樂事濃 依然枉卻一東風 (濃一作醲,然一作前)
&&&&&&&&&&&&&&&&&&&&&&&&&&&&
年年不帶看花眼
不是愁中即病中 (眼一作福)
------- 王 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 小簷日日燕飛來
&&&&&&&&&&&&
子規夜半猶啼血 不信東風喚不回
三月晦日送春
三月正當三十日 春風別我苦吟身 (春風一作風光)
&&&&&&&&&&&&&&&&
共君今夜不須睡 未過曉鐘猶是春
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分明
&&&&&&&&&&&&&&
更無柳絮因風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
---------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閒敲棋子落燈花
初夏睡起 ---------
梅子流酸濺齒牙 芭蕉分綠上窗紗
&&&&&&&&&&&&&&&&&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
-------- 曾 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汛盡卻山行
&&&&&&&&&&&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景 -------朱淑貞
竹搖清影罩幽窗 兩兩時禽噪夕陽
&&&&&&&&&&&
謝卻海棠飛盡絮 困人天氣日初長
乳鴨池塘水淺深 熟梅天氣半晴陰
&&&&&&&&&&&
東園載酒西園醉 摘盡枇杷一樹金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欄一作闌)
&&&&&&&&&&
清風明月無人管 并作南來一味涼 (并一作併)
山居夏日 ---------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家 ----------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裏雨如煙
&&&&&&&&&&&&&&
鄉村四月閒人少 纔了蠶桑又插田
榴 花 -------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間時見子初成
&&&&&&&&&&&&
可憐此地無車馬 顛倒蒼苔落絳英
晚 -----雷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檐 ---------
茅檐常掃淨無苔 花木成蹊手自栽&
&&&&&&&&&&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烏 衣 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一為遷客去長沙 西望長安不見家
&&&&&&&&&&&&&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 程 顥
南去北來休便休 白蘋吹盡楚江秋
&&&&&&&&&&&&&
道人不是悲秋客 一任晚山相對愁
月------- 程
清溪流過碧山頭 空水澄鮮一色秋
&&&&&&&&&&&&
隔斷紅塵三十里 白雲紅葉雨悠悠
夕 ------- 楊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幾多
秋 -------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
夕 --------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
天街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 杜 牧
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獨上江樓思悄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來玩月人何在 風景依稀似去年
西湖(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曉出淨慈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湖上初雨-------
水光瀲灩晴初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初一作偏、方)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粧濃抹總相宜
入直--------
綠槐夾道集昏鴉 敕使傳宣坐賜茶
歸到玉堂清不寐 月鉤初上紫薇花
---------蔡
紙屏石枕竹方床 手倦拋書午夢長
&&&&&&&&&&&&&
睡起莞然成獨笑 數聲漁笛在滄浪
-----------洪咨夔
禁門深鎖寂無譁 濃墨淋漓兩相麻
&&&&&&&&&&&&&&
唱徹五更天未曉 一墀月浸紫薇花
竹樓&&&&&&
---------李嘉祐
傲吏身閒笑五侯 西江取竹起高樓
&&&&&&&&&&
南風不用蒲葵扇 紗帽閒眠對水鷗
直中書省---------
絲綸閣下文章靜 鐘鼓樓中刻漏長
&&&&&&&&&&
獨坐黃昏誰是伴 紫薇花對紫薇郎
-----------朱 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佪
&&&&&&&&&&&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 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冷泉亭---------------
一泓清可沁詩脾 冷暖年來只自知 (沁一作浸)
&&&&&&&&&&&&
流出西湖載歌舞 回頭不似在山時 (暖一作煖,似一作是)
-----------------蘇 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寒夜------------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 尋常一樣窗前月
纔有梅花便不同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 百尺樓臺水接天
&&&&&&&&&&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裏鬥嬋娟
-------------王
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
只因誤識林和靖 惹得詩人說到今
--------------白玉蟾
南枝纔放兩三花 雪裏吟香弄粉些
&&&&&&&&&&&&&
淡淡著煙濃著月 深深籠水淺籠沙
-------其一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擱一作閣)
&&&&&&&&&&&&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 -------其二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並作十分春
-----------牧 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
&&&&&&&&&&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簑衣臥月明
------------杜 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
瀟湘何事等閒回 水碧沙明兩岸苔
&&&&&&&&&&
二十五絃彈夜月 不勝清怨卻飛來
題壁--------
一團茅草亂蓬蓬 驀地燒天驀地空
&&&&&&&&&&
爭似滿爐煨榾柮 漫騰騰地煖烘烘
千家詩卷三 五言律詩
幸蜀回至劍門
劍閣橫雲峻 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 丹嶂五丁開
灌木縈旗轉 仙雲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 嗟爾勒銘才
和晉陵陸承相
------- 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 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 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 歸思欲沾巾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
北斗掛城邊 南山倚殿前 雲標金闕迥 樹杪玉堂懸
半嶺通佳氣 中峰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 長此戴堯天
春夜別友人
------ 陳子昂
銀燭吐清煙 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 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 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
長寧公主東莊侍宴
別業臨青甸 鳴鑾降紫霄 長筵鵷鷺集 仙管鳳凰調
樹接南山近 煙含北渚遙 承恩咸已醉 戀賞未還鑣
恩賜麗正殿書院賜宴應制得林字
---- 張 說
東壁圖書府 西園翰墨林 誦詩聞國政 講易見天心
位竊和羹重 恩叨醉酒深 載歌春興曲 情竭為知音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斑馬鳴
送友人入蜀
見說蠶叢路 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 雲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 春流遶蜀城 升沈應已定 不必問君平
次北固山下
------ 王 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湖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別業居幽處 到來生隱心 南山當戶牖 澧水映園林
竹覆經冬雪 庭昏未夕陰 寥寥人境外 閒坐聽春禽
花隱掖垣暮 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 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 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 數問夜如何
題玄武禪師屋壁
何年顧虎頭 滿壁畫滄州 赤日石林氣 青天江海流
錫飛常近鶴 杯渡不驚鷗 似得廬山路 真隨惠遠遊
太乙近天都 連山到海隅 白雲迴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何處宿 隔水問樵夫
寄左省杜拾遺
聯步趨丹陛 分曹限紫薇 曉隨天仗入 暮惹御香歸
白髮悲花落 青雲羡鳥飛 聖朝無闕事 自覺諫書稀
高閣逼諸天 登臨近日邊 晴開萬井樹 愁看五陵煙
檻外低秦嶺 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淨理 常願奉金仙
登兗州城樓
------ 杜 甫
東郡趨庭日 南樓縱目初 浮雲連海岱 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魯殿餘 從來多古意 臨眺獨躊躇
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 勃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君王行出將 書記遠從征 祖帳連河闕 軍麾動洛城
旌旗朝朔氣 笳吹夜邊聲 坐覺煙塵掃 秋風古北平
扈從登封途中作
帳殿鬱崔嵬 仙遊實壯哉 曉雲連幕捲 夜火雜星回
谷晴千旗出 山鳴萬乘來 扈遊良可賦 終乏掞天才
題義公禪房
-------- 孟浩然
義公習禪寂 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 階前眾壑深
夕陽連雨足 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淨 方知不染心
醉後贈張久旭
世上謾相識 此翁殊不然 興來書自聖 醉後語尤顛
白髮老閒事 青雲在目前 床頭一壺酒 能更幾回眠
浩劫因王造 平臺訪古遊 綵雲蕭史駐 文字魯恭留
宮闕通群帝 乾坤到十洲 人傳有笙鶴 時過北山頭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
方丈渾連水 天台總映雲 人間長見畫 老去恨空聞
范蠡舟偏小 王喬鶴不群 此生隨萬物 何處出塵氛
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隨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月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江南旅情-------
楚山不可極 歸路但蕭條 海色晴看雨 江聲夜聽潮
劍留南斗近 書寄北風遙 為報空潭橘 無媒寄洛橋
香剎夜忘歸 松清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 珠繫比丘衣
白日傳心淨 青蓮喻法微 天花落不盡 處處鳥銜飛
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惟聞鐘磬音
題松汀驛-----
山色遠含空 蒼茫澤國東 海明先見日 江白迥聞風
鳥道高原去 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 不在五湖中
路自中峰上 盤回出薜蘿 到江吳地盡 隔岸越山多
古木叢青靄 遙天浸白波 下方城郭近 鐘磬雜笙歌
-------- 王 績
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惟落暉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送別崔著作東征
金天方肅殺 白露始專征 王師非樂戰 之子慎佳兵
海氣侵南部 邊風掃北平 莫賣盧龍塞 歸邀麟閣名
攜妓納涼晚際遇雨
落日放船好 輕風生浪遲 竹深留客處 荷淨納涼時
公子調冰水 佳人雪藕絲 片雲頭上黑 應是雨催詩
雨來沾席上 風急打船頭 越女紅裙濕 燕姬翠黛愁
纜侵堤柳繫 幔卷浪花浮 歸路翻蕭颯 陂塘五月秋
宿雲門寺閣
香閣東山下 煙花象外幽 懸燈千嶂夕 卷幔五湖秋
畫壁餘鴻雁 紗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 夢與白雲遊 (餘一作飛)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江城如畫裏 山色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 雙橋落彩虹(色一作曉、晚)
人煙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 臨風懷謝公
--------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羡魚情
--------王 維
不知香積寺 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禪制毒龍
送鄭侍御謫閩中
------ 高 適
謫去君無恨 閩中我舊過 大都秋雁少 只是夜猿多
東路雲山合 南天瘴癘和 自當逢雨露 行矣順風波
----- 杜 甫
鳳林戈未息 魚海路常難 候火雲峰峻 懸軍幕井乾
風連西極動 月過北庭寒 故老思飛將 何時議築壇
廟 --------
禹廟空山裡 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 古屋畫龍蛇
雲氣生虛壁 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 疏鑿控三巴 (聲一作深)
秦川朝望迥 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淨 逶迤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 寒色五陵松 有客歸歟歎 淒其霜露濃
同王徵君洞庭有懷
----- 張 謂
八月洞庭秋 瀟湘水北流 還家萬里夢 為客五湖愁
不用開書帙 偏宜上酒樓 故人京洛滿 何日復同遊
渡揚子江------
桂楫中流望 空波兩岸明 林開揚子驛 山出潤州城
海盡邊陰靜 江寒朔吹生 更聞楓葉下 淅瀝度秋聲
------- 張 說
涼風吹夜雨 蕭瑟動寒林 正有高堂宴 能忘遲暮心
軍中宜劍舞 塞上重笳音 不作邊城將 誰知恩遇深
千家詩卷四
&&&&&&&&&&& 七言律詩
早朝大明宮----
銀燭朝天紫陌長 禁城春色曉蒼蒼
&&&&&&&&&&&&
千條弱柳垂青鎖 百囀流鶯繞建章
劍佩聲隨玉墀步 衣冠身惹御爐香
&&&&&&&&&&&&
共沐恩波鳳池上 朝朝染翰侍君王
和賈舍人早朝--------
五夜漏聲催曉箭 九重春色醉仙桃&
&&&&&&&&&&&
旌旗日暖龍蛇動 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煙攜滿袖 詩成珠玉在揮毫
&&&&&&&&&&&
欲知世掌絲綸美 池上于今有鳳毛&
和賈舍人早朝
-----------王 維
絳幘雞人報曉籌 尚衣方進翠雲裘
&&&&&&&&&&&&
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纔臨仙掌動 香煙欲傍袞龍浮
&&&&&&&&&&&&
朝罷須裁五色詔 佩聲歸到鳳池頭&
和賈舍人早朝
---------岑 參
雞鳴紫陌曙光寒 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 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乾
獨有鳳凰池上客 陽春一曲和皆難
------------蔡 襄
高列千峰寶炬森 端門方喜翠華臨
&&&&&&&&&&&
宸遊不為三元夜 樂事還同萬眾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 人間和氣閣春陰
&&&&&&&&&&&
要知盡慶華封祝 四十年來惠愛深&
上元應制------------
雪消華月滿仙臺 萬燭當樓寶扇開
&&&&&&&&&&&
雙鳳雲中扶輦下 六鰲海上駕山來
鎬京春酒霑周宴 汾水秋風陋漢才
&&&&&&&&&&&
一曲昇平人盡樂 君王又進紫霞杯&
侍宴-----------
皇家貴主好神仙 別業初開雲漢邊
&&&&&&&&&&&
山出盡如鳴鳳嶺 池成不讓飲龍川
粧樓翠幌教春住 舞閣金鋪借日懸
&&&&&&&&&&&&
侍從乘輿來此地 稱觴獻壽樂鈞天
----------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見花
&&&&&&&&&&
殘雪壓枝猶有橘 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啼雁生鄉思 病入新年感物華
&&&&&&&&&&
曾是洛陽花下客 野芳雖晚不須嗟
----------邵 雍
頭上花枝照酒卮 酒卮中有好花枝
&&&&&&&&&&
身經兩世太平日 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復筋骸粗康健 那堪時節正芳菲
&&&&&&&&&&
酒涵花影紅光溜 爭忍花前不醉歸
---------晏 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 峽雲無跡任西東
&&&&&&&&&&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 一番蕭瑟禁煙中
&&&&&&&&&&
魚書欲寄何由達 水遠山長處處同
-----------趙
寂寂柴門村落裏 也教插柳紀年華
&&&&&&&&&&
禁煙不到粵人國 上塚亦攜龐老家
漢寢唐陵無麥飯 山谿野徑有梨花
&&&&&&&&&&
一樽竟藉青苔臥 莫管城頭奏暮笳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塚只生愁
&&&&&&&&&&
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 士甘焚死不公侯
&&&&&&&&&&
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坵
-----------高 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門祭埽各紛然
&&&&&&&&&&&
紙灰飛作白蝴蜨 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塚上 夜歸兒女笑燈前
&&&&&&&&&&
人生有酒須當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程 顥
芳原綠野恣行事 春入遙山碧四圍
&&&&&&&&&&&&&
興逐亂紅穿柳巷 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 只恐風花一片飛&
&&&&&&&&&&&&&&
況是清明好天氣 不妨遊衍莫忘歸
鞦韆--------
畫架雙裁翠絡偏 佳人春戲小樓前
&&&&&&&&&&&&&&&&
飄揚血色裙拖地 斷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潤霑紅杏雨 綵繩斜挂綠楊煙
&&&&&&&&&&&&&&&
下來閒處從容立 疑是蟾宮謫降仙
--------其一 杜 甫
一片花飛減卻春 風飄萬點正愁人
&&&&&&&&&&&
且看欲盡花經眼 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 苑邊高塚臥麒麟&
&&&&&&&&&&&&
細推物理須行樂 何用浮名絆此身&
&&&&&&&&&&&
------------其二 杜 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頭盡醉歸
&&&&&&&&&&&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
傳語風光共流轉 暫時相賞莫相違&
----------崔 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 塗
水流花謝兩無情 送盡東風過楚城
&&&&&&&&&&&&
蝴蝶夢中家萬里 杜鵑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 華髮春催兩鬢生
&&&&&&&&&&&&
自是不歸歸便得 五湖煙景有誰爭
---------韋應物
去年花裏逢君別 今日花開又一年&
&&&&&&&&&&&&
世事茫茫難自料 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錢
&&&&&&&&&&&&&
聞道欲來相問訊 西樓望月幾回圓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惟藥物 微軀此外更何求
...........張耒
長夏江村風日清 簷牙燕雀已生成
&&&&&&&&&&&
蝶衣曬粉花枝午 蛛網添絲屋角晴
落落疏簾邀月影 嘈嘈虛枕納溪聲
&&&&&&&&&&&
久斑兩鬢如霜雪 直欲樵漁過此生
..........王 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 蒸藜炊黍餉東菑
&&&&&&&&&&
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 松下清齋折露葵
&&&&&&&&&&
野老與人爭席罷 海鷗何事更相疑
...........黃庭堅
插棘編籬謹護持 養成寒碧映漣漪
&&&&&&&&&&&
清風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 放梢初見影離離
&&&&&&&&&&
歸閒我欲頻來此 枕簟仍教到處隨
表兄話舊..........
夜合花開香滿庭 夜深微雨醉初醒
&&&&&&&&&&&
遠書珍重何由達 舊事淒涼不可聽&
去日兒童皆長大 昔年親友半凋零
&&&&&&&&&&&
明朝又是孤舟別 愁見河橋酒幔青
--------程
閒來無事不從容 睡覺東窗日已紅
&&&&&&&&&&&
萬物靜觀皆自得 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風雲變態中
&&&&&&&&&&&
富貴不淫貧賤樂 男兒到此是豪雄
遊月殿........
月坡堤上四徘徊 北有中天百尺臺
&&&&&&&&&&&
萬物已隨秋氣改 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雲影閒相照 林下泉聲靜自來
&&&&&&&&&&&
世事無端何足計 但逢佳節約重陪
秋興.........
玉露凋傷楓樹林 巫山巫峽氣蕭森
&&&&&&&&&&&
江間波浪兼天湧 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 孤舟一繫故園心
&&&&&&&&&&&
寒衣處處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 ............其二
千家山郭靜朝暉 日日江樓坐翠微
&&&&&&&&&&&
信宿漁人還泛泛 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 劉向傳經心事違
&&&&&&&&&&&
同學少年多不賤 五陵裘馬自輕肥
&&& ............其三
蓬萊宮闕對南山 承露金莖霄漢間
&&&&&&&&&&
西望瑤池降王母 東來紫氣滿函關
雲移雉尾開宮扇 日繞龍鱗識聖顏
&&&&&&&&&&
一臥滄江驚歲晚 幾回青鎖點朝班
&&&&&&&&&&
......其四 杜
昆明池水漢時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夜月 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飄菰米沉雲黑 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塞極天惟鳥道 江湖滿地一漁翁
..........戴復古
滿船明月浸虛空 綠水無痕夜氣沖
&&&&&&&&&&
詩思浮沈檣影裡 夢魂搖曳櫓聲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 鴻雁悲鳴紅蓼風
&&&&&&&&&&
數點漁燈依古岸 斷橋垂露滴梧桐
--------趙 嘏
雲物凄涼拂曙流 漢家宮闕動高秋
&&&&&&&& 殘星幾點雁橫塞
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豔半開籬菊靜 紅衣落盡渚蓮愁
&&&&&&&& 鱸魚正美不歸去
空戴南冠學楚囚
...........杜
火雲猶未歛奇峰 欹枕初驚一葉風
&&&&&&&&&&&&&
幾處園林蕭瑟裡 誰家砧杵寂寥中
蟬聲斷續悲殘月 螢燄高低照暮空
&&&&&&&&&&&&&&
賦就金門期再獻 夜深搔首歎飛蓬
...........李 朴
皓魄當空寶鏡升 雲間仙籟寂無聲
&&&&&&&&&&
平分秋色一輪滿 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 妖蟆休向眼前生
&&&&&&&&&&
靈槎擬約同攜手 更待銀河澈底清
九日藍耕會飲......
老去悲秋強自寬 興來今日盡君歡
&&&&&&&&&&
羞將短髮還吹帽 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 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 醉把茱萸仔細看
秋思........
利欲驅人萬火牛 江湖浪跡一沙鷗
&&&&&&&&&&
日長似歲閒方覺 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殘深巷月 梧桐搖落故園秋
&&&&&&&&&&
欲舒老眼無高處 安得元龍百尺樓
與朱山人.......
杜 甫.....
錦里先生烏角巾 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 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纔深四五尺 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門月色新
.........趙
誰家吹笛畫樓中 斷續聲隨斷續風
&&&&&&&&&&&
響遏行雲橫碧落 清和冷月到簾櫳
興來三弄有桓子 賦就一篇懷馬融
&&&&&&&&&&
曲罷不知人在否 餘音嘹喨尚飄空
冬景..........
晴窗早覺愛朝曦 竹外秋聲漸作威
&&&&&&&&&&&
命僕安排新暖閣 呼童熨貼舊寒衣
葉浮嫩綠酒初熟 橙切香黃蟹正肥
&&&&&&&&&&&
蓉菊滿園皆可羨 賞心從此莫相違
冬景........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衝寒欲放梅
&&&&&&&&&&&
雲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林 逋
眾芳搖落獨鮮妍 占斷風情向小園
&&&&&&&&&&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蜨如知合斷魂
&&&&&&&&&&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樽
...........韓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陽路八千
本為聖朝除弊政 敢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邊
........王
干戈未定欲何之 一事無成兩鬢絲
&&&&&&&&&&
蹤跡大綱王粲傳 情懷小樣杜陵詩
鶺鴒音斷人千里 烏鵲巢寒月一枝
&&&&&&&&&&&
安得中山千日酒 酩然直到太平時&
歸隱.........
十年蹤跡走紅塵 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綬縱榮爭及睡 朱門雖富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 悶聽笙歌聒醉人
攜取舊書歸舊隱 野花啼鳥一般春
時世行.......
夫因兵亂守蓬茅 麻紵裙衫鬢髮焦
&&&&&&&& 桑柘廢來猶納稅
田園荒盡尚徵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 旋砍生柴帶葉燒
&&&&&&&& 任是深山最深處
也應無計避征徭&
送天師......
霜落芝城柳影疏 殷勤送客出鄱湖
&&&&&&& 黃金甲鎖雷霆印
紅錦韜纏日月符
天上曉行騎隻鶴 人間夜宿解雙鳧
&&&&&&&&&&&
匆匆歸到神仙府 為問蟠桃熟也無
都督僉事楊文慶征南
......明太祖
大將南征膽氣豪 腰懸秋水呂虔刀
&&&&&&&& 雷鳴甲冑乾坤淨
風動旌旗日月高
世上麒麟終有種 穴中螻蟻竟何逃
&&&&&&&& 名標銅柱歸來日
庭院春深聽伯勞
........明世宗
大將南征膽氣豪 腰橫秋水雁翎刀
風吹鼉鼓山河動 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 穴中螻蟻豈能逃
&&&&&&&&&&&&&&&&
太平待詔歸來日&
朕與先生解戰袍
*二十四詩品* 唐 司空圖 著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非強,來之無窮。
 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閱音修篁,美曰載歸。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窈窕深谷,時見美人。碧桃滿樹,風日水濱。柳陰路曲,流鶯比鄰。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綠衫野屋,落日氣清。脫巾獨步,時聞鳥聲。鴻雁不來,之子遠行。所思不遠,若為平生。海風碧雲,夜渚月明。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彼浩劫,窅然空蹤。月出東斗,好風相從。太華夜碧,人聞清鐘。虛佇神素,脫然畦封。黃、唐在獨,落落玄宗。
 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雲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如礦出金,如鉛出銀。超心業冶,絕愛緇磷。空潭瀉春,古鏡照神。體素儲潔,乘月返真。載瞻星辰,載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行神如空,行氣如虹。巫峽千尋,走雲連風。飲真茹強,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謂存雄。天地與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實,御之以終。
 神存富貴,始輕黃金。濃盡必枯,淡者屢深。霧餘水畔,紅杏在林。月明華屋,畫橋碧陰。金尊酒滿,伴客彈琴。取之自足,良殫美。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真與不奪,強得易貧。幽人空山,過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己,若不堪憂。是有真宰,與之沉浮。如滿綠酒,花時反秋。悠悠空塵,忽忽海漚。淺深聚散,萬取一收。
 觀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氣,處得以狂。天風浪浪,海山蒼蒼。真力彌滿,萬象在旁。前招三辰,後引鳳凰。曉策六鼇,濯足扶桑。
 欲返不盡,相期與來。明漪絕底,奇花初胎。青春鸚鵡,楊柳樓臺。碧山人來,清酒深杯。生氣遠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誰與裁。
 是有真跡,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開,清露未晞。要路愈遠,幽行為遲。語不欲犯,思不欲癡。猶春於綠,明月雪時。
 惟性所宅,真取不羈。控物自富,與率為期。築室松下,脫帽看詩。但知旦暮,不辨何時。倘然適意,豈必有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滿竹,隔溪漁舟。可人如玉,步屧尋幽。載瞻載止,空碧悠悠。神出古異,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氣之秋。
 登彼太行,翠繞羊腸。杳靄流玉,悠悠花香。力之於時,聲之於羌。似往已迴,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鵬風翱翔。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取語甚直,計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見道心。清澗之曲,碧松之陰。一客荷樵,一客聽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大風捲水,林木為摧。適苦欲死,招憩不來。百歲如流,富貴冷灰。大道日喪,若為雄才。壯士拂劍,浩然彌哀。蕭蕭落葉,漏雨蒼苔。
 絕佇靈素,少迴清真。如覓水影,如寫陽春。風雲變態,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塵。離形得似,庶幾斯人。
 匪神之靈,匪幾之微。如將白雲,清風與歸。遠引若至,臨之已非。少有道契,終與俗違。亂山喬木,碧苔芳暉。誦之思之,其聲愈希。
 落落欲往,矯矯不群。緱山之鶴,華頂之雲。高人畫中,令色絪縕。御風蓬葉,汎彼無垠。如不可執,如將有聞。識者已領,期之愈分。
 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何如尊酒,日往煙蘿。花覆茅檐,疏雨相過。倒酒既盡,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若納水流,如轉丸珠。夫豈可道,假體如愚。荒荒坤軸,悠悠天樞。載要其端,載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無。來往千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夜火潘春春全套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