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分裂对近代国共两党合作形式有何影响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研究--《燕山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研究
【摘要】:第一次国共合作关系是由国共两党在共产国际的促成下共同努力建成的。两党关系在建立之初就受到来自国民党方面的破坏。国民党内老右派分子最先开始破坏合作,经过了三次比较大的反共浪潮后,最终由新右派完全分裂了合作。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国民党想利用共产党改组它本身,以求重新焕发党的活力,实现三民主义的奋斗目标;共产党想依靠国民党来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促使民主革命的目标早日实现。合作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的。
本次合作没有有效的合作机制。共产党方面靠组织纪律和来自于共产国际的压力来维持这种党内合作,国民党方面靠领袖权威来推行。所以在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各种反共活动高潮迭起。因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一次没有牢固基础的策略性合作。
中国革命中统一战线发挥着极大作用。中共在合作过程中处理两党关系的策略很不成熟,未能正确把握中国特殊国情下阶级关系的变化规律,不能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各种问题,成为导致合作失败的重要因素。
国共关系的变化深受中国社会矛盾性质的影响,分裂是必然的结果。土地问题、党内合作方式、中共深受共产国际错误指导的影响的右倾做法是导致分裂的最重要因素。
本次合作在工农运动、国共两党自身的发展、国民革命的胜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程看,“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是最明显的特征。国共两党必须加强合作,才能发展自己,振兴民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K262【目录】:
摘要5-6ABSTRACT6-10第1章 绪论10-15 1.1 课题背景10 1.2 研究意义10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1.3.1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11-12
1.3.2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2-14 1.4 研究方法14-15第2章 合作初期的两党关系15-24 2.1 国共合作正式确立时的两党关系15-16
2.1.1 合作初期国民党对与中共合作的态度15
2.1.2 合作初期中共对与国民党合作的态度15-16 2.2 国民党内派别问题对两党关系的影响16-19
2.2.1 右派问题对两党关系的影响16-18
2.2.2 中派、左派对两党关系的影响18-19 2.3 两党合作第一阶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9-21
2.3.1 国共两党党员的发展和党组织的建立19-20
2.3.2 军校建设与军事斗争的胜利20-21 2.4 中共与国民党成功合作的原因21-22 2.5 本期两党关系的历史启示22-23 2.6 本章小结23-24第3章 新老右派交织破坏下的两党关系24-41 3.1 国民党内新右派对两党关系的初次破坏24-25 3.2 新老右派联合对两党关系的再次破坏25-31
3.2.1 刺杀廖仲恺对两党合作关系造成的损害25-26
3.2.2 西山会议派对两党合作关系的破坏26-28
3.2.3 中共对与各阶级合作问题的认识28-31 3.3 新右派对两党关系的第三次破坏及中共维持合作的努力31-35
3.3.1 中山舰事件与整理党务案对合作关系的影响31-34
3.3.2 中共对合作的继续坚持34-35 3.4 中共的合作策略及经验35-38
3.4.1 中山舰事件前中共处理与国民党关系的策略35-37
3.4.2 中山舰事件后中共处理与国民党关系的策略37-38 3.5 本期两党关系的历史启示38-39 3.6 本章小结39-41第4章 合作后期的两党关系41-50 4.1 “四一二”叛变是合作破裂的开始41-42 4.2 中共“五大”对形势的误判42-43 4.3 “四一二”后国共继续合作的可能性43-44
4.3.1 中共与武汉国民政府合作的可能性43-44
4.3.2 武汉国民政府与中共合作的风险44 4.4 “七一五”分共导致国共关系的完全破裂44-45 4.5 合作后期中共的策略45-46 4.6 首次合作对中共方面的历史教训46-47 4.7 本期两党关系的历史启示47-48 4.8 本章小结48-50结论50-52参考文献52-5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4-55致谢55-56作者简介5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进;;[J];党史文苑;2008年08期
肖甡;;[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02期
祝彦;;[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05期
肖甡;[J];近代史研究;1987年03期
金冲及;[J];近代史研究;2004年06期
杨奎松;;[J];近代史研究;2007年03期
杨天宏;;[J];近代史研究;2010年06期
王奇生;;[J];历史研究;2008年03期
沈建中;;[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10期
杨德志;;[J];兰台世界;2010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汤奇学,陈宝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张允熠,郝良华;[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杨荣华;[J];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吴汉全;;[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王国梁;;[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齐卫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张燕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章征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高正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高盛源;余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寒冰;项佐涛;;[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黄大熹;;[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周成平;;[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张寿春;;[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季甄馥;;[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鲁振祥;;[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梅良勇;魏瑞香;;[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曹前发;;[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王哲;;[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刘林元;;[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东;[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祁冰;[D];辽宁大学;2010年
韩艳涛;[D];南开大学;2010年
郑林华;[D];南开大学;2010年
陈红娟;[D];南开大学;2010年
李海燕;[D];山东大学;2010年
蔺淑英;[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陈勇军;[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张卫莉;[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璐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李婷;[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秦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齐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高岚;[D];湘潭大学;2010年
沈赋涵;[D];湘潭大学;2010年
付延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崔国军;[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聂苗;[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张红卫;[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德福;[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苏维初,华路,徐有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1994年Z1期
彭厚文;[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杨乃良;[J];广西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王若飞;[J];近代史研究;1981年01期
杨奎松;[J];近代史研究;2001年03期
杨奎松;[J];近代史研究;2002年04期
金冲及;[J];近代史研究;2004年06期
杨奎松;[J];近代史研究;1999年02期
尚红娟;;[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军;[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马建离;[J];山东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何理;[J];近代史研究;1983年03期
罗辉权;[J];武汉文史资料;1999年06期
谢军,刘莉;[J];世纪桥;2004年01期
孟庆春;;[J];高校社科信息;1997年04期
林修敏;[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相云霞;[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兰丽影;;[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杨虹;[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观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王关兴;;[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王观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陈伟平;;[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梁化奎;;[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张秋实;;[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梁化奎;;[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斯特拉霍夫;;[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陶季邑;;[A];竹林里风雷——中共琼崖一大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9年
张寿春;;[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郑德荣;[N];光明日报;2011年
刘志平;[N];重庆日报;2011年
黄加来;[N];中国档案报;2005年
阿元;[N];中国档案报;2005年
李公明;[N];东方早报;2011年
沈寂;[N];学习时报;2008年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王松堂 陈金龙;[N];光明日报;2011年
舟自横;[N];牡丹江日报;2008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 李蓉;[N];光明日报;2011年
王永清;[N];战士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华;[D];吉林大学;2010年
刘向东;[D];郑州大学;2012年
张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蔡丽;[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汪澎;[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王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邓运山;[D];湖南大学;2012年
王才友;[D];复旦大学;2011年
董平;[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杨卫民;[D];上海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蛟;[D];燕山大学;2012年
刘佳妮;[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赵静;[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王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杨泰龙;[D];湘潭大学;2013年
李冬华;[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刘涵;[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王志;[D];天津大学;2011年
李志玲;[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欧丽娜;[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2011年考研政治《史纲》押题:建国前国共关系演变
万学海文【
--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共两党关系演变专题
一、国共两党关系变化
1、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合作。
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影响:基本消灭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国共第一次合作
1).合作的原因
①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而凶残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二七惨案的发生,使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②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的政党,在民主革命的目标上两党可以达成共识;国民党在社会上有一定威信,又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国民党的领导人孙中山真诚欢迎共产党同他合作。
③共产国际极力促进国共合作。
2).合作的方式
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内合作的方式,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一方式。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
①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使统一战线有了统一的组织形式,便于领导革命。
②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有影响力的大党,这种形式能为国民党所接受,有利于国民党的改组。
③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既有利于以合法身份开展革命活动,也有利于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使革命统一战线建立起来,推动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开展。
4).合作的重要成果
①1924年,建立了黄埔军校,在大革命期间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②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创办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广东等省的农民运动逐渐发展起来。
③1925年,各地工人纷纷罢工,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④由于革命运动的发展,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⑤国共两党合作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⑥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并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5).国共合作的破裂
①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
孙中山逝世后,以邹鲁、谢持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破坏国共合作,在上海另立&中央&,与广州的国民党中央相对抗。进行排斥共产党,争夺领导权的活动。
1926年,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1926年,蒋介石提出了&整理党务案&,把共产党人排挤出国民党中央领导机关,也打击了国民党左派人士。此后,蒋介石充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务,夺取了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
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合作开始破裂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中国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蒋介石右派集团公开投靠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敌人。大革命在蒋介石控制地区遭到失败,国共合作在局部地区破裂。
③&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合作完全破裂
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正式决定同中国共产党决裂。汪精卫等以&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为口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大屠杀。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2、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十年对抗--分裂
原因: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影响: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
1).中共的武装起义和&工农武装割据&
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为此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②从1927年到1932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创了井冈山、湘赣、湘鄂赣、鄂豫皖、闽浙赣、洪湖、湘鄂边、赣南、闽西、左右江等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展开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③从1930年到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先后进行了五次反&围剿&斗争。
2).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围剿&
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三次反革命&围剿&;1933年2月,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1933年10月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接着又对长征的红军实行围追堵截。
3).国共从内战到和平
①原因:a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国内阶级矛盾下降;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c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满,纷纷举起抗日反蒋旗帜。
②国共对抗结束的标志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3、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合作
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影响: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①主要原因: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从属地位。
②主要过程:a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式。d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e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f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g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国共配合作战
在太原会战中,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思想。
3).国民党的反共活动
①原因:a日本的政治诱降。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和发展。c反共反人民是国民党的基本立场,是由其阶级性质决定的。
②表现:a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反动方针。b1939年冬至1940年春,胡宗南部队进攻陕甘宁边区,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c1941年,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d在国统区,国民党大力发展特务组织,专门从事残害共产党员、抗日群众和民主人士的罪恶活动。
4〕.中共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
①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合作。
②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军事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坚决予以回击,打退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③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罪行,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继续坚持抗日战争;揭露了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④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⑤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了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4、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两党的再次对抗--分裂
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
影响: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1〕.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斗争
①重庆谈判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为了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中共中央派毛泽东等到重庆同国民党举行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国民党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通过这场斗争,中国共产党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②政协会议上的斗争: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围绕政权问题和军队问题,国共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③围绕&制宪国大&的斗争:1946年秋,蒋介石下令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并制定了伪宪法。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将拒绝参加。
④国共关系彻底破裂:1947年春,蒋介石限令中共撤销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闭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至此,和谈之门被国民党当局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⑤北平谈判斗争:1949年1月,代总统李宗仁表示愿意和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为实现和平,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在蒋介石操纵下,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被彻底揭穿。
2〕.国共两党之间的军事较量
①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先后向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②粉碎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经过八个月的作战,人民军队歼敌70多万,国民党全面进攻的计划被粉碎。
③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西北野战军采取&蘑菇&战术,通过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等战役,歼敌3万余人。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74师3万余人。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④解放军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豫陕鄂地区;陈毅、粟裕率领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三路大军向中原地区展开战略反攻,其他解放区也转入反攻。
⑤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⑥渡江战役: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接着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
国共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合作-对抗的过程,决定国共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是国共两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两党都适时调整政策,进行合作。由于国共两党性质有着本质区别,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合作只是暂时的。
&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携手,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编辑:毕威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最热万象VIP&&&&&&&&&&&&
高三历史国共两党及其相互关系
新课程高三历史第二轮热点复习单元讲座专题三:国共两党及其相互关系  【命题趋向】  国共两党关系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由于高考逐步侧重经济史、文化史的考查,因此作为政治史内容的国共两党关系在考查力度上有所下降,一般以客观题为主。受时事政治的影响,2005年江苏、广东高考历史卷中出现过主观题。随着2005年4月底和5月初"连宋登陆"成为现实,关于国共两党关系曲折发展的历程及其今后发展趋势问题开始大幅度升温,极有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焦点。复习重点:国共两党的建立及其性质、影响。国共两党和一、二次合作的酝酿及主要经历、形成标志、取得的成果、重大事件、破裂原因及其启示。导致国共两党关系破裂的大事及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两岸关系由对峙隔绝到交流加强的原因和表现。其中国共两次合作及海峡两岸交流加强是重点。【考点透视】  本专题考点知识可以整合为同盟会、国民党、中共成立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国共两党合作与对峙的关系演变,即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酝酿,年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发展与破裂,年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年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发展与破裂,年国共两党的决战,1949~现在国共两党的隔海对峙。  (一)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共成立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党派成立时间性质指导思想影响中国同盟会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旧三民主义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新阶段。同盟会的纲领、组织发动、军事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组织、群众和军事基础。1911年武昌起义暴发,点燃辛亥革命的导火线。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部分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民权主义的主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对政党政治的幻想使之日益涣散国民党1912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革命政党旧三民主义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企图走民主共和、政党政治的道路。"宋案"、二次革命被镇压、国民党被解散,标志着政党政治幻想破灭。国民党为维护共和制度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虽然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但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新型列产阶级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她提出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她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及其相互关系时期党派地位相互关系国民革命时期(1924到1927)国民党主导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开始。国民党被改组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形成合作的关系,共产党员可以民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保持个人在政治、组织、思想上的独立性。但由于中共没有在领导权问题上提出要求,从而在国民革命中处于从属地位,而国民党处于主导地位。1925年,国民党分裂为左派和右派,左派坚持执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右派通过1926年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篡夺革命领导权。中共一些领导人为维护统一战线,对右派的行动一再退让,终致1927年的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共产党从属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执政党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国民党承认了中共及其军队的合法地位,中共承认了国民政府的执政地位。两党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合作抗日。国民党在下面战场上进行抗战,执行片面抗战路线;为抑制不断壮大的中共及其武装,掀起三次反共高潮,但均被中共击退。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进行抗战,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广泛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配合下面战场;运用"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用"整风运动"实现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高度统一;在抗战中日益壮大,并在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在抗战中壮大的人民军队及解放区政权,一直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承认共产党在野党  (三)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比较表次数第一次时间1924年1月到1927年7月形成原因①一战后列强加紧对华侵略,五四运动促使民族意识觉醒。②必要性:中共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③可能性: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④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形成过程①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合作。②1924年国民党一大,合作正式形成。③1927年四一二政变,初步破裂;七一五政变,完全破裂方式党内合作合作中的重大事件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如黄埔军校建立,国民会议运动等。②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如五卅运动,广东、湖南农民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等。③促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如两次东征,国民革命政府成立等。④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如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上海解放等参加阶层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破裂原因①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②中共对军事工作缺乏重视。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④两党政治理念上的根本不同合作教训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支持武装斗争。③必须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合作功绩①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②扩大了中共的影响。③广大群众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  次数第二次时间1937年9月到1947年春形成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意识再次被激发。②中共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及时调整策略,促成了合作。③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迹的推动。④英美在华利益及国民党统治受到日本的威胁形成过程①九一八事迹后,中共通电全国。②中共同由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③《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中共合作方针提出。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迹促成合作初步形成。④七七事迹、八一三事迹后,1937年9月合作正式形成方式党外合作合作中的重大事件①太原会战中的两党合作。②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敌后战场配合下面战场。《论持久战》提出持久抗战方针。③国民党由防御阶段的积极抗战到相持阶段的消极抗战。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中共为维护统一战线的斗争。④1944年夏的局部反攻。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⑤1945年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合作表面维持。⑥1947年春,国民党关闭和谈大门,合作完全破裂参加阶层全中华民族中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极少数的汉奸卖国贼除外)破裂原因①直接原因是蒋介石奉行专制、独裁、反共的政策。②根本原因是两党政治理念的根本不同。③日本投降,主要矛盾发生变化。④美国势力介入中国内政合作教训①全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是最主要的教训。群众运动必须有革命武装的支持和中共的领导。②民族矛盾的尖锐以及中共的成熟领导。③统治利益是国民政府参加抗战与发动内战的根本原因。④美国支持取得重大成果是外部原因,也是合作破裂重要的外部原因合作功绩①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四)国共两党政权的对峙及其影响名称时间主要表现影响国共两党十年对峙1927年7月到1936年12月①由合作走向对峙:1927年7月到1936年12月,表现为屠杀与反屠镣、"围剿"与反"围剿"的对峙。②由对峙走向合作:1936年12月到1937年9月,表现为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共产党的抗日宣言,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中共"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迹的和平解决①促使中共在斗争中成熟。②客观上为日本侵华造成可乘之机国共两党的决战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5年8月到1946年6月,表现为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旧政协会议召开,中共两党关系的最终破裂。②两党内战:1946年6月到1949年9月,表现为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北平和谈、渡江战役、南京解放、解放全中国等①改变中国、东亚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②美国控制中国的阴谋破产。③造成国民党败退台湾  (五)"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完全统一  1.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1)1949年10月到1987年底,由坚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转变为"和平解放台湾"。(2)由"解放台湾"转变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①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②1981年1月,叶剑英提出九条对台方针。③1982年1月,邓小平把"九条方针"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④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这一伟大构想,成为基本国策。⑤年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成果。⑥2005年"连宋登陆",国共两党政治交流获得突破。  2.海峡两岸的对峙与交流(1)1949年到1978年底,海峡两岸处于长期隔绝、对峙状态。(2)1979年以后,两岸逐渐和缓,交流得到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但岛内分裂势力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活动,严重阻碍着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3)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连宋登陆"彻底结束了两岸关系因内战造成的人民之间的意识形成隔阂,重新衔接台湾与中国大陆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中国大陆和平发展增加了政治领域包容和解的社会氛围,以及增强了两岸民意遏制岛内"台独"活动的意志和力量。【解题指导】联系与比较  从纵向来看,要求学生掌握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从更深的层面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从横向来看,要求学生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对抗与决战的国际背景,台湾与大陆分裂的国际背景,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乃至政治交流加强的国际背景。规律方法总结  1.对国共两党建立及其影响的规律性认识(1)国共两党都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阶级关系发生变动和国际形势变化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2)国共两党的建立都推动了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斗争水平的提高,都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影响深远。  2.对国共关系曲折发展的成因的规律性认识(1)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的激发是促成国共两次合作的重要原因,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政治理念的不同。(2)两党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也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3.对国共关系发展过程的规律性认识(1)年,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大革命时期的"合作"、土地革命时期的"分裂"、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解放战争时期的"分裂"四个阶段。(2)规律性认识:"分则两伤","合则两利"。基本经验,积极推进目前已出现的和解新气氛,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中国人自己的问题,"求大同,存小异","一国两制",完成统一。热点问题关注  "连宋登陆"表明国共两党在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是一致的,因此,2006年高考的考查侧重将是:①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成因、政策调整、重大事件和成果。②"一国两制"政策的酝酿和正式提出及对港、澳问题成功运用的作用。③与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与逝世80周年、一二?九运动70周年相关的时事热点,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西安事变70周年相关的国共关系的曲折演变及对和平解决两岸问题提供的经验教训和启示。④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台湾与祖国关系的演变及国际势力对台湾地位的态度。⑤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系。总之,对国共两党关系的考查主要以积极的、正向的、亲密的合作等考查为主。【专题训练与高考预测】一、单项选择题  年,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据此回答1~4题。1.1921年,中共首先选择同国民党合作,主要是由于国民党
)A.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B.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C.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D.领导人欢迎合作2.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它是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一致D.它是在中共的帮助下制定的3.下图是国民党一大期间代表合影,其中有孙中山、林柏渠等来自不同阶层的代表,下列分析最能够说明图片的是(
)A.会议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 B.会议确定国共合作基础C.会议创建革命的人民武装 D.会议有较广泛的阶级性4.国民革命同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②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
③群众基础的扩大
④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深化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年,国共两党经历了十年的对峙。据此回答5~8题。5.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批评中共的领导人加入国民党不是去做主人,而只是做客人,始终无当主人的决心。这实际上是
)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批评当时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C.指责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国情 D.遣责武汉国民政府的背叛6.1933年,国共两党出现合作的趋向,其表现在
)A.察哈尔抗战和福建事变 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C.国民政府支持东北抗联 D.瓦窑堡会议精神在国军中获得认同7.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界同胞、党派和军队捐弃前嫌,抵御外侮,是因为
)A.中共修改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中国需要倾全国力量抗日救国C.中国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 D.中共重新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8.西安事变之所以成为国共由对峙走向合作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
)A.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B.美国扶植蒋介石阴谋实现C.国民党放弃了反共的根本立场 D.国民党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1937年9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据此回答9~18题。9.1937年,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提出了四项保证,其中有"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说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说明共产党的坦荡胸怀C.国民政府性质已发生变化 D.团结抗战的需要10.抗战进入相持阶级以后,导致国民党在五届五中全会上政策发生转变的外部条件是(
)A.人民力量迅猛增长 B.四大家庭财力膨胀C.正面战场大致稳定 D.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11.以下图片中,能够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12.1939年中共发表文告:"企图以个人或少数人的私利,来代替和掩盖全国和全民族的最高利益,认为个人或少数人的私利就等于全国家全民族的利益是根本错误的。"这一文告主要是针对
)A.日本近卫声明
B.王明"左"倾路线C.国民党的反动倾向 D.汪伪政权建立13.1941年3月,在国民参政会上蒋介石表示皖南事变不牵涉党派政治,保证以后决无剿共军事。这实质说明
)A.皖南事变纯属军事问题 B.国民党反共高潮已被打退C.国共关系趋于改善 D.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14.抗战期间,中共处理国共关系的根本着眼点是
)A.坚决反击顽固派进攻 B.争取中间力量支持C.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 D.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5.抗战时期中共制定的下列政策或提出的口号,为巩固统一战线的是
①减租减息政策②建立三三制政权
③提出团结、进步、抗战口号
④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6.1940年,毛泽东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中间势力"是指
①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②民族资产阶级
③官僚资产阶级
④开明绅士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7.蒋介石集团不敢与共产党彻底决裂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抗日要求高涨 B.日本改变对国民党的政策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18.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其主要原因是
)A.全中华民族的浴血奋战 B.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C.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D.英美苏等国的援助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虽然经过几次重要谈判,但最终破裂。据此回答19~22题。19.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C.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 D.美国主张国共和平解决20.抗战结束以后,美国一方面派代表调停国共两党和平解决一方面却给予国民党大批援助并组成了两千多人的军事顾问团。说明
①国民党与美国人之间存在着矛盾
②美国调停是虚,帮助国民党备战是实
③战后美国对中国企图加以控制
④美国要求中国接受的民主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1.中国共产党提出八项条件并与国民党在北平进行和平谈判的出发点是 (
)A.逼近蒋介石下台
B.借机集结兵力渡江C.争取民主力量
D.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22.1945年的重庆谈判和1949年的北平谈判都是由国民党首先提出来的,企图在于(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B.在政治斗争中争取主动C.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D.争取时间准备继续打内战二、非选择题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
从1937年2月至8月,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抗州、庐山和南京四地进行了六次谈判。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国民族既已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材料三
年,叶剑英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联络国民党上层人士,并多次参与同国民党谈判。1939年2月,叶剑英参与创办的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副教育长,讲授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宣传持久战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史》  材料四
看图片                    图1
日,国共两党要人
1937年8月,周恩来、朱德与     共祭皇帝陵
国民党共商国际问题                                          图3 红军改编后举行抗日宣誓
图4 陈毅团结江苏丹阳的开明人士抗日  请回答:(1)中共是在什么背景之下提出《合作宣言》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3)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了哪些问题?(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四则材料与抗战胜利之间的关系?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毛泽东、蒋介石和美国特使赫尔利在重庆的合影                      材料二
(1957年蒋介石委派宋宜山赴大陆与周恩来等交谈,周恩来等人向宋转达了以下几点)(一)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二)台湾为中国政府统辖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三)台湾地区的政务仍由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前往干预,而国民党可派人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务的领导。(四)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不容许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  材料三
观察下列图片                  
图1 台湾民众到澳门祭祀妈祖庙
图2 2001年台湾船只从金门直航厦门                      材料四
胡锦涛主席会见连战、宋楚瑜                                        请回答:(1)材料一图片涉及的重大事件叫什么?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共对台政策的核心是什么?(3)材料二这些主张是否实现?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4)材料三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国共两党关系改善的原因。(5)从材料一、二、四中,我们能得出哪些看法和认识?25.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两党合作对峙交替,最终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请回答:(1)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制约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用事实简要说明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政局的影响。【参考答案】1.A
16.D17.D
22.D点拨:第10题,因为此时日本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改变侵华方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第15题,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召开的。第18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中华民族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共同奋斗的结果。第22题,A、B、C都是重庆谈判的特点。23.(1)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2)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做出重大让步,表示遵守三民主义;国共两党多次谈判磋商;八一三事变后,日本要灭亡中国;蒋介石表示以民族利益为重,抵抗暴力,承认中共合法地位。(3)两党有着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在外敌入侵之时必须合作。抗战爆发前后,国共两党多次进行谈判和亲密接触。两党均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4)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基础,中共竭力维护合作是统一战线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全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24.(1)重庆谈判。国民党迫于国际国内的压力,内战的准备尚未完成。中共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团结教育人民。(2)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反对外来干涉。(3)没有。国民党政权在美国支持下拒绝合作,中共出现"左"倾错误,国际形势的影响。(4)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原因:两岸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血脉相连,不可分割;国际形势的不断缓和;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台独"势力日益遭到全中华民族的反对;中共"一国两制"的影响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及影响的不断扩大。(5)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共同的心理素质、亲情、血缘、文化是海峡两岸人民不能分离的根基。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反对"台独",谋求台湾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互信互助,再造和平双赢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25.(1)从对抗到合作,再到对抗,两党之间矛盾与斗争始终存在。(2)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是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重要原因。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3)第一次对峙,导致十年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第二次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战胜利。第二次对抗,经过三年多内战,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新中国诞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代国共两党合作形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