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聘姜太公遇文王 姻缘是历史真实的吗

您所在的位置: >>
>> 第三部分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第十九章 文王访贤(1)
&&&&文王姬昌苦于贤才难得,常到郊外借行围打猎消愁解闷。这天,他游猎归来,思念起父亲季历在世时,曾迫切盼望将来能得到一位贤臣辅佐他,使周国尽快强盛起来。他想着想着,老父亲竟飘然而至,身后还跟着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人。季历和颜悦色,对他说道:“你的心事我全知晓。不必着急,我给你带来了一位贤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通广大,智勇双全,定能帮你成就大业。”姬昌激动不已,刚要倒身下拜,却突然醒来,原来是做了一个梦。
&&&&周文王心情激动,睡意全消,赶忙派人叫来太史,讲明梦中之事。太史认真地卜了一卦,道:“主公,这可是吉祥之兆!”文王迫不及待,问:“是何吉兆?”太史道:“王爷明日到渭水之滨打猎,必有重大收获。这收获非螭非龙,非虎非罴,而是佐王的治国能臣!”文王听罢大喜。
&&&&第二天,姬昌按照太史的指点,带领大队人马出发。文有散宜生、太颠、闳夭等随从,武有南宫适、南宫达、侯来等保驾。太子姬发也随行其中。一行人马径直来到渭水边。观望之际,忽见一个中年樵夫在路边唱道:
&&&&内荒于色外荒禽,
&&&&醇酒作池肉作林;
&&&&成汤基业天数尽,
&&&&洗耳不听亡国音。
&&&&姬昌想:这山野樵夫,竟能唱出这等歌来,也许他就是自己寻找的贤人隐士,便下车施礼说:“敢问贤人,刚才所唱,可是你的大作?”
&&&&那樵夫认出文王,跪地作答道:“回大王,此歌非小民所作。前边有一溪,溪上有位老者,名唤姜尚,闲时常到河边,或泛舟,或垂钓,还不时作歌,自吟自唱。小民听得久了,便学会了几句,其实并不懂得歌中之意。”
&&&&文王道:“壮士请起,自去吧!”那樵夫叩首去了。
&&&&姬昌正在品味歌中之意,散宜生问道:“洗耳不听亡国音,出自何典?”文王讲道:“此乃尧王访贤故事。尧王有德,却生不肖之男。他恐失民望,便私行访贤,欲让其位。一日行到山僻幽静之乡,见有人倚溪转瓢取水。尧王问:‘贤者为何转瓢于水?’那人答:‘吾离是非之门,抛红尘之径,避处深林,怡然自得。平生愿足,一瓢何陋?’尧王听罢大喜,觉得此人忘富贵之荣,远是非之境,真乃仁杰!便对那人道:‘我乃帝尧,今见大贤有德,欲将天子之位让你,可否?’谁知那人听罢,却将小瓢拿起掷地,一脚踏得粉碎,又举两手掩耳跑到溪边,卧身洗涤双耳。正洗之间,有农人牵牛前来就饮,问:‘你耳中有多少秽污,只管洗涤?’那人开口作答道:‘方才帝尧让位于我,使我双耳秽污,故在此洗耳!’农人听罢,牵牛回头便往上游走。那人吃惊问:‘为何不饮此处?’农人道:‘水已被你洗污,如何再污耕牛之口?’你说可笑不可笑?”文武大臣听到这里,一齐放声大笑。
&&&&散宜生道:“尧王访贤,却遇怪人。惜哉!”
&&&&文王却说:“此人洗耳不听禅让之音,乃是怪人。今日作此歌者却道‘洗耳不听亡国音’,定是位贤者。我等今日访贤,正是应在此人身上!”
&&&&文王求贤心切,当即下令前往溪,去寻那位老者。他让大队人马停驻,只带太子姬发、谋臣散宜生、将军南宫适随王车前行。一行数人约莫走出三五里,忽见河中有一渔夫,头戴斗笠,划着小船,悠闲潇洒,风度翩翩。文王觉得这船上渔者定非寻常之辈,便下车来到河边。那渔夫却视而不见,一边荡桨,一边唱道:
&&&&龙兴云起虎生风,
&&&&伊尹傅说有奇功;
&&&&创业非独公侯子,
&&&&自古贤达辱而荣。
&&&&姬昌听了这歌,心中一惊,赶忙向渔人施礼道:“听先生所唱,歌韵清奇,词意深远。您就是隐居乡间的姜子牙吧?”那渔人答道:“小民虽姓姜,但不叫子牙,只是姜子牙的好友。若寻姜子牙不难,如今正在前面三五里处垂钓。”姬昌听了,喜出望外,匆匆告别了渔夫,乘车前行。
&&&&又走出约三五里,只见渭水河道拐了个弯,名曰溪。拐角处天然形成一汪清水,名曰兹泉。岸边林木疏朗,幽静无比。此处人迹罕至,果然是隐居小憩的好地方。姬昌老远就看到一位长者,正仪态消闲地坐在一块巨石上垂钓。
&&&&文王下了王车,正欲前行,将军南宫适说道:“问樵问渔,两次皆非贤人。事有一二,岂有再三之理?这次末将前去,先问他一个确实。果真为所寻之人,主公再去也不为迟。”
&&&&姬发道:“南宫将军相貌威严,又甲胄在身,让人见而生惧。不若让儿臣前去,更为方便!”
&&&&姬昌望着次子,心中生爱,面露微笑道:“吾儿言之有理,可速去速回!”
&&&&自从兄长伯邑考罹难之后,姬发便挑起太子重?,替父分忧。此次文王让他代身问贤,胸中便涌起一股浩然英气,定要为兄报仇,兴周灭殷。他疾步来到兹泉水边,悄悄站到垂钓者身后。深施一礼,朗声说道:“敢问长者,您可是大贤姜子牙?”那垂钓之人早已看清来人并非文王,手中并不停钓,口内却作歌道:
&&&&临溪,钓、钓、钓!
&&&&大鱼不到小鱼到。
&&&&姬发是何等聪明之人,怎会听不出歌中有弦外之音?他悄悄返身自退,疾步来到文王面前,将钓者的形态、答词一一回禀。
&&&&姬昌听罢,跌脚长叹道:“敬老一世,糊涂一时,吾之过也!这次你等不必前往,只我自去访贤。待到见我招手为号,可驱车前往相接。”说罢,朝垂钓者走去。
&&&&姬昌来到兹泉边,只见那老者目不斜视,旁若无人。文王此时还不认识姜子牙,但垂钓者却早在朝歌见过西伯姬昌。这位垂钓者正是姜尚!
&&&&姜尚已经认出造访者是姬昌,为了引起文王的注意,他故意把鱼钩提离水面三尺以上,钩上也不放鱼饵。
&&&&姬昌又走近一些,只听垂钓者念念有词道:
&&&&世人垂钓以诱饵,
&&&&老夫泪眼视空钩;
&&&&王公卿士无人识,
&&&&面对流水度春秋。
&&&&姬昌听罢,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人的鱼钩并不在水中,而在水面之上三尺有余,钩上也无鱼饵。文王越发感到这是位奇人,便走上前去,毕恭毕敬施礼道:“先生可就是隐士姜子牙吗?”那老者扭过头来,双目炯炯盯住文王,缓缓答道;“老朽姜子牙,不过是一介村野匹夫,并非隐居高士。”姬昌凝神一想,接话道:“别人临溪垂钓,均以诱饵钓于溪水之中。如先生这般钓法,能钓得上溪中游鱼吗?”
定价:¥36.00 当当价:¥26.00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小贴士: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按回车(ENTER)可返回该作品目录。鼠标双击滚屏
数据载入中 ...
您可以复制下面的内容,通过MSN或者QQ发送给朋友。
一起来阅读《姜太公:姜太公真实人生的史料和传说》吧!作者:焦安南
书籍简介:  本书以《尚书》《逸周书》《六韬》《史记》为基础,排除神话色彩的有关故事演义,选用表现姜子牙真实人生的史料和传说,还姜子牙的本来面目,描绘了这位“兵家鼻祖”、“百代宗师”近百年的重要活动。此外书中还涉及姜尚和他的子女姜场⒔妗⒁亟酢⑸倘荨⒚凡⒈雀伞⒒印⒎阎佟⑽涓Р⒓Х⒓小⒓У⒓]等众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及他们的主要事迹。文章架构清晰,场面宏大,情节跌宕,语言流畅,真实地反映商末周初中国历史的风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传记文学,更是一部商末周初的百年风云录。随着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姜子牙及其所创造的光辉业绩,重新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他的才智、胆略和传奇都能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启迪。
当当网免费试读此书地址:/book_527?ref=read-7-share  雷震子是是的儿子吗?中,说周文王路过某一山头,天上打雷就生出一个雷震子,不知道雷震子的亲生父亲母亲是谁?  雷震子简介  人物之一。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云中子弟子。面如青靛,发似朱砂,眼睛暴湛, 牙齿横生,出于脣外;身躯长有二丈。“两枚仙杏安天下,一条金棍定乾坤。  风雷两翅开先辈,变化千端起后昆。  眼似金铃通九地,发如紫草短三髡。  秘传玄妙真仙诀,炼就金刚体不昏。”  力大无穷,对待身怀异术之人战绩普通,然忠心为周,孝顺父亲,福缘深厚,是书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雷震子是谁的儿子?  雷震子是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他是周文王的第一百个儿子。传说,一次文王在雨中行军,突然听到一婴儿在啼哭,哭声如雷叫,文王叫人把婴儿抱来,看婴儿可怜无人照料,于是把这个婴儿收为义子,取名”雷震子“,并送到附近一所道观的一位道士那里寄养,让雷震子认这位道士为师父。雷震子长大一些后,由于偷吃山上的山果,长出了毛脸雷公嘴和翅膀。武王伐纣时,跟随伐纣大军,和等一同讨伐商纣。  雷震子并未被封神,肉身成圣,文中有言:"炼就金刚体不昏",与不死不灭还是有差别的,后来他归西方做金刚了。韦护是三教护法全真,哪吒是三坛海会大神,降妖除魔大元帅,文中已表述了。严格按照封神逻辑,雷震子没有成为神明,但随着道教的造神运动将其化入雷部,后来世俗将其与雷公形象等化。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
·····
·····
·····
·····
当年三月,隋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和其子裴行俨率众在虎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1932年,12岁的山口淑子亲历“平顶山惨案”,针对抚顺明朝在当时是拥有世界最强大舰队的帝国,曾以巨大的热刘嫖是西汉汉文帝和窦皇后的唯一女儿,也是史料记载较(选自韩复渠之子的回忆录)几乎所有的传闻都确认:父濮兰德记载了74岁李鸿章的形象:“我从议院出来时,突然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王近山,与小姨妹传出绯闻后,坚决汲黯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黄老思想的」实践者,贞观时期的名臣马周是苦孩子出身,史载他“少孤,家窭“九一八事变”后,日寇迅速侵占东北三省全境,又在上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满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一败涂地,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辛亥前后,清廷拥有组织严密、武装到牙齿的数十万新式十七世纪后半期的沙俄,经济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越1938年1月,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汉书·苏武传》里“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在提到宋朝历史的时候,杨家将是不能不提到的。在历史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刘璋担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陆逊为何不擒杀刘备,现在权威的解释,都云三国志的这有一种说法是唐朝并非是从隋炀帝手中夺得天下,而是在日《申报》等沪上大小报纸,刊登了张啸林的滇西抗日反攻作战之前,中国军队从未从日军手中夺取过李克己是孙立人将军的爱将,日至12月29日,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为了策应缅北方面中国驻印军反攻在红军将领中,张琴秋是唯一的女性。虽然邓颖超、蔡畅谢翰文(),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又名谢常德善,1912年出生在江苏省邳县(原山东省峄县)一个贫崔曙光,原名崔世荣,幼名天怀,参加革命后化名铁匠,郭国言(),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回民支队的司令是马本斋大家都知道,可是他的政委估计徐宝珊,原名许惟豫,学名文弼,乳名显万,夏云超(),国民革命第八路军胶东军区卫生现在饮食领域制假最突出,好多小作坊购置了专业的生产日夜,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传出。国共之间开晋惠公(?―前637年),姬姓,晋氏,名夷吾,晋献公之子1939年5月,日本为实现入侵苏联的北进计划,向位于中蒙孙子曰:兵者,诡道也。特种作战就成为历代军事家研究1941年7月德军在巴巴洛萨行动开始后,在北部及中部战线雁门之围,是隋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斯役导致隋炀帝在罗贯中的笔下,关羽成了武圣,也为其虚构了不少战绩唐太宗据说是个有道的明君,虽然为了皇位早年杀兄逼父假定孙悟空的综合实力是A,那么,下面这些妖怪都要超过菩提祖师在《西游记》中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引起了不公元73年,班超以假司马的身份,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三国赵云贵为五虎上将之一,以其智勇双全留名于世,尤南平国的建立,最大的贡献者当然是开国君主高季兴。而1944年秋,美军在菲律宾登陆。日本恐切断其南洋能源与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又称韩非子,韩国(今河南省日,考古学家和科学家对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屈原,吴国造剑最出名的人叫干将,他是欧冶子的师弟,曾与欧吴王僚被专诸刺杀了,死的不明不白。专诸也被吴王僚的吴王阖闾最后怎么死的?阖闾墓在哪春秋战国时期先人的名吴王阖闾[hélǘ](?―公元前496年),一作阖庐,姬姓,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繁荣、百家争鸣,因有“诸子百家”之今天的中国人好读“心灵鸡汤”。鸡汤读物这种东西,以《菜根谭》名句:1.风不留声雁不留影风来疏竹,风过而大家往往看到的西游记中托塔李天王是这样的形象:那么张恨水(日-日),原名心远,恨水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第三代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十二神之豫让这个人名气很大,在春秋战国的侠士刺客名单上,他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是东晋现代人晚上可以用电照明,看看电视,上上网,或者去电“小人物不得好活,大人物不得好死”,这话是我说的,移动阅读时代,微信红利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短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是贤明君主对待大才的态度,文王礼遇姜太公就是一例。请再举出历史上这样的一个例子是六年级古诗文
联系与拓展的课外阅读的 十八。 姜太公遇文王 的一题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是贤明君主对待大才的态度,文王礼遇姜太公就是一例。请再举出历史上这样的一个例子是六年级古诗文
联系与拓展的课外阅读的 十八。 姜太公遇文王 的一题
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是贤明君主对待大才的态度,文王礼遇姜太公就是一例。请再举出历史上这样的一个例子是六年级古诗文
联系与拓展的课外阅读的 十八。 姜太公遇文王 的一题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朱元璋请刘基
刘皇叔三顾茅庐请卧龙出山历史上真的有姜子牙这个人吗?_百度知道
历史上真的有姜子牙这个人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姜尚字子牙,是东方夷人。他祖先在舜时当过一方的部落酋长,曾协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以地为姓,故又称吕尚。夏以后,吕姓子孙繁衍分化,吕尚家穷了。吕尚是一位很有才能、很有抱负的人。但在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下,他怀才不遇。为生计,他曾经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在孟津街头开店卖酒。光阴似箭,一晃吕尚就成了七十多岁的老人,而抱负仍然不能实现。后来他听说西方周文王思贤若渴,便来到陕西岐山脚下,渭水河边。
关于吕尚遇文王的经过,《史记》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吕尚假装在磻溪钓鱼,期待着文王来临。这一天,文王出土打猎,路过磻溪,见到正在垂钓的吕尚,两人搭上话,越谈越投机。吕尚滔滔不绝地谈论着自己安邦治国的见解。文王无比钦佩,高兴地说;“您正是我祖上太公亶父所盼望的圣人呀!”从此吕尚又得了个“太公望”的别号。文王与吕尚同车而归,封吕尚为太师。另一种说,文王暗中集聚力量,企图反商,被崇侯虎发觉,报告给商纣王。纣王大怒,把文王抓起来关进梦里(今河南汤阴县北)。文王手下的大臣散宜生和闳夭知道吕尚很有本事,请他来,三人商议出一条妙计:搜寻美女、骏马、珍宝献给纣王,表示周对商的“忠诚”。贪婪的纣王果然中计,释放了文王。文王回国后拜吕尚为师。
吕尚给文王出主意,首先“修德以倾商政”。商纣王贪酒好猎不得人心;周文王便禁酒止猎,争取人心。商纣王肆意压榨百姓,人民困苦不堪;周文王则实行“裕民”政策,即有节制地征收租税,使人民有些积蓄,发生努力生产的兴趣。商纣王招诱奴隶,引起其它小国的怨恨;周文王就制定一条“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的法律,意思是:奴隶逃亡就大搜索,穿姬扁肯壮厩憋询铂墨“谁的奴隶归谁,不许藏匿逃亡奴隶。这样,大大提高了周在诸侯国中的地位。甚至虞、芮两国之君为争田地打官司,都愿跑到周来解决,因为他们都承认周文王是“仁人”。天下诸侯听说此事,都认为周文王是“受命之君”,有四十多国归顺了周。接着,吕尚替文王筹划向周围发展势力。周依次“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国”、“伐邗”、“伐崇侯虎”,这些都见于《史记·周本纪》。周原甲骨中还有“伐蜀”、“征巢”的记载,可见周不但向西,而且向南开拓疆土,势力直达江汉流域。周文王晚年,“天下三分,其二归周”,造成了包围商的形势,吕尚的计谋是成功的。
文王死后,武王继位,尊吕尚为“师尚父”,即“师之,尚之,父之”的意思。吕尚辅佐武王代纣。出师前,卜龟兆,不吉利,又赶上风雨暴至,诸侯们都很恐惧,只有吕尚认识到机不可失,坚决劝武主起兵。果然弄得商纣王措手不及,周灭掉了商。武王占领殷都后,把纣王储存在鹿台的钱和储藏在钜桥的粮散发给穷苦的百姓,并且为商朝的忠臣比干的墓添加封土,还释放了被纣王囚禁的箕子,从而深得民心。这些主张也大多出自吕尚。
周取代了商,武王为有效地统治幅员辽阔的疆土,采取“封建亲戚,以屏藩周”的政策。吕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县)。吕尚赴齐国,走得很缓慢。这天,他住在一家客店里。店里的人对吕尚说:“我听说时机是难得而易失的。您睡得这么安稳,大概不是赴国的人吧!吕尚听罢,连夜起床登程。黎明时分,他来到营丘。正赶上莱国夷人进攻营丘,吕尚及时击退莱人。这件事说明,吕尚虽然是开国元勋,但他没有居功自傲,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吕尚治理齐国,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采取简单适宜的政策,充分利用傍海的自然条件开发鱼盐资源,发展工商业,使人民安居乐业,使周朝在东方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统观吕尚的一生,他算得上商未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其他类似问题
姜子牙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姜太公渭水遇文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