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死人葬礼把鬼魂捡个王子带回家家怎么办

结婚不到百天参加葬礼-55BBS 我爱购物网
&&结婚不到百天参加葬礼
结婚不到百天参加葬礼
从风俗和迷信上讲是不可以的,犯克、犯忌,新人百天内不参加葬礼,同样身上戴孝的人100天内不参加新人婚礼。这些都是风俗习惯或者带有迷信色彩,最好问问家里大人吧,如果他们不在乎这些,不忌讳这些,你和配偶去参加葬礼也没什么的
9条其他回答
尊敬的**领导: (空两格)您好! (空两格)因为参加奶奶去世百天的葬,作为晚辈在礼节上应该尽孝。所以我特地向您请假一天,前去为**亲人送葬。希望予以批准!学生感激不尽! (空多于二格不到中缝的位置)此致! (不用空格)敬礼
一般情况是可以的,但有些地方有些风俗习惯是不行的,你可以根据你所在地的风俗来决定,祝福你。你在分享别人的幸福的时候同样也会得到幸
当然是出殡了,只有出殡了以后才能举行祭日  出殡?是丧俗中的大礼,也称“发引”。在老天津卫人眼里,看这家阔不阔,儿女孝不孝以及社会地位高低,看出殡的规模便可知道。人们把出殡的隆重与否不仅看成是死者的衰荣,也看作是生者的显赫。  出殡前一天夜里,全家及挚友守灵不睡,谓之“伴宿”。从停灵到出殡的时间各家不同,一般依财力而定。最长的停灵于“七七”即49天后下葬;贫穷市民人家,入殓后就就择日清晨抬往坟地下葬,叫“起五更抬”。?  出殡时间有早、晚两种。早殡在上午10点以前,目的是省钱;晚殡则在10点以后,要招待亲朋,摆设酒席饭菜,因此开销较大,一般能晾杠的家庭都出晚殡。出殡时间由阴阳生择定,出殡前一小时(通常在午时)要由武官主持祭门仪式,既请与自家有交谊且官职显赫有影响的武官站在茶房铺好的红地毯上,在门外大声吆喝一番,并在马路上朝门上看,放铁炮(后改鞭炮)6响祭门。此时,僧、道诵经,吹鼓手也随之在阴阳生指挥下奏乐,孝子跪于门里过道儿烧一张门神纸。武官祭门的目的是请门神爷放鬼魂出去,否则棺材动不了,鬼也出不去。武官祭门与文官点主一样受尊重,死者家属也要派专人用车接送,事毕同样送去一桌酒席致谢。  起灵前,要将棺木的材头钉钉死,钉时,孝子要喊“躲钉”。死者家人要用扫帚、细布等轻扫、轻拭棺材,谓之“扫材土”,这时茶房要让全家人高喊“留财”取谐音之吉,以祈求死者把财产、财运留传给后人。 起灵时要放鞭炮,死者次子将架在棺材下的凳子踹翻,并用柴禾棒将事先备好的一小陶碟击碎,名曰“摔牢盆”(现今是将瓷碗摔碎,越碎越好)。留在家里的亲友,把贴在宅门口的门报儿撕下。?  民国以前,大出殡讲究八大抬,即诰封亭(民国以后取消,成为七大抬)、铭旌、影亭、官轿、花亭、灯亭、灵亭(或家庙)、香炉。另有4张桌子,即香兽桌、朝服桌、古玩桌、鲜花桌,以及香谱、雪柳等各种执事一应俱全。这些均在赁货铺租赁。?  出殡时抬棺及各仪仗执事之人,是在杠房雇佣的。棺木上绑有大旗杆,外罩绣有花、鱼、云罗、伞盖等图案的棺罩。杠夫有8人、16人、32人、64人之分别。64人者称“六十四杠”。仪仗多是白底蓝黑图案,杠夫穿绿底圆点衣服,戴绿色高帽。  出殡序列十分严格,不能错位。通常由茶房安排。出殡队伍最前面是8杆红色旗,4面龙头铜锣,4把遮阳红伞,4把绿扇、金瓜、钺斧,朝天蹬、八大抬、四大桌,鹤童虎判和顶盔挂甲面目狰狞的2个开路鬼――方相、方弼兄弟的扎彩(其一手持三节棍、一手高擎七节鞭)、雪柳(雪柳的多少也看丧家主人花钱多少而定,有的可达标1百多棵)。执事后棺轿前为宾客,同辈按岁数大小排列,年长者居前。最初,以重孙、孙、大孝子、二孝子等顺序排列,后来,长子扛魂幡引导在前,次子等孝男、孙辈持哭丧棒依次向后排列。用一块白布,一端系于杠前,一端由大孝子牵于肩,诸孝子依次摞布在肩,随杠哭泣而行,谓之“扫灵”。哭丧棒的制作也有讲究,丧父用竹子为杖,取父之节在外;丧母则要用梧桐木为杖,取母之节在内。其后为棺轿。女眷们则要坐在棺后的车轿上,一路嚎陶大哭。这时长媳要抱定一陶罐,亦称“匣食罐”,内放饭菜,下葬时由孝男放置死者头前。若长子先其父亡故,长孙(津俗谓之“承重孙”)则要顶替其父扛幡引导于前,其叔父辈排列其后,抱罐者也是长孙媳妇。最后面是僧、道、尼唪经队伍,一组被称为“一棚”,棚越多越隆重,越显示丧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大部分棚经都是丧家出资雇佣的,也有亲朋赠送的。?  还有些显贵豪门,出大殡时,为炫耀豪富权势,请来军乐队,一路吹打,与僧、道念经相伴。同时,还请当时的军政权贵、在野名人,写来许多匾额,与亲友所送挽联、诔词、挽诗和横匾一并用数座五彩亭抬着,完全成为宣传本家权势的场面。?  殡仪队伍路过城门或桥梁时,要撒纸钱,谓之“撒路钱”。目的是打点孤魂野鬼,不要难为死者,使其能尽早到达“乐土”。殡仪队伍在中途的一定地点要停下来,因要抬棺到墓地光靠64名杠夫是不够的,必须中途轮换着抬,这样就得需要128人,一般人家都置办不起。所以,一旦走出城区就将各种仪仗、执事、棚经以及亲友及其女眷一并打发回去,只留直系孝男孝女,也叫“落蒇儿”。棺材或装车拉着或改用小杠抬着直至坟地,俗称“送葬下洼”,本主牌用官轿抬回,谓之回灵。棺到墓地,须用木钉将材身和材盖封牢,称之“下材钉”。下钉前,先由孝子举斧,象征性地在材上敲几下,并喊“爸(或娘)‘留财’”。?  下葬? 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挖穴深埋,填土后堆成坟头,叫“下葬”。穴位由阴阳生按照“五行”、“八卦”、“三元”、“四象”的方位派人刨好坟坑,内铺黄缎子,安放由香斗抱来的福寿果,四角各置一钱,撒五谷杂粮,其中黑豆较多,据说可以驱邪。棺材入土后,孝子把幡插在坟头上,插3下,拨3下,这样后辈可升官发财;另一种是棺材埋地下,上面四周扎苇把,外面随形培士,叫“浮厝”,这种方式只限于一些客死天津者,为便于以后迁回原籍,所以棺材大都较薄、较轻;材头探出很短,称为“行棺”。?  下葬后,一般都要在坟前立一长方形石质墓碑,碑文男女有别,若死者为父亲则写“先考×××府君之墓”或“先严×××府君之墓”;若死者为母亲则写“先妣×门×氏太夫人之墓”。墓碑的碑阳书写格式与铭旌、本主牌相同。碑阳上刻龙纹,中间为“流芳千古”、“名垂千古”等。碑阴写法不一,有刻“生卒年月日”,亦有刻行述者,即把生平、功德、为人、事迹写成传记。?  下葬后,要在坟前将纸钱、扎彩一并焚烧,每人都咬一口随身带来的小馒头,再吐到坟地里,差不多一个时辰后,就可离开坟地回家了。这时须将所穿孝服撕开一个口子,意为“活口”,以取吉利。进家门时要迈火盆,跨板凳,并在口中含块冰糖,这些都是防止把外面的晦气、鬼魂带回到家中。进家门后,大家还要争相抢吃小馒头和在坟前供过的供品,认为吃供果可长寿。孝男孝女们将白孝服脱下,换上灰色的。晚间要请僧、道诵经、烧纸并在灵位前上香添祭品。?  民国初期,男人丧偶后若不想续弦者,为妻送殡时则要身穿素服,头戴礼帽,手拿平身杖。娘家人见到姑爷这身装束,定会马上替孩子给姑爷磕头,意思是谢姑爷,并含孩子以后有福,不会受后娘虐待了。?  圆坟 是一种祭奠形式。在葬后3日举行,家属都要到坟前行圆坟礼,为坟培土。还要烧纸钱、上供品,并由死者孙子、孙女(童男童女)绕坟正转3圈,反转3圈,谓之“开门”。人们认为开门后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叙述衷肠,死者也可接到晚辈们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钱、食物等,在阴间生活富足,不愁钱花。?  圆坟后,丧礼基本结束。但在葬后三七、五七、七七、六十日时均设祭。五七时,必须由孝子亲手焚烧纸糊的彩人。据说以此可减轻死者生前罪过。六十日焚烧纸糊的船轿,传说可使死者的灵魂渡过混河。除此,在死者的诞日、祭日(一周年不得去上坟)和清明节等,晚辈再到坟前祭奠。其它祭祖活动几乎都在家中之灵牌儿前进行。?  老人死后,民权通行棺木土葬,丧葬习俗因死者年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少亡者除富豪人家备在棺木外,一般不备棺木;中年死亡者其礼仪也较简单。礼仪较繁者属老丧。老人死亡后,要经过置办棺木,制做寿衣、入殓、报庙、守灵、报丧、戴孝、吊唁、出殡、追祭、圆坟等程序,还要过一七、五七、百天、周年、二年、三年等祭日。建国后,国家提倡火葬,丧事从俭,但旧俗扰存。本县回族葬俗按伊斯兰教规规定,死者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戏,须速葬,薄葬。停尸不得超过三天,不陪葬衣物,一律土葬。殡葬之前,要“砌墓”,置办“经匣”。殡葬之日,由阿訇主持殡葬仪式,诵经超度。尔后子侄把,“榻布”放在架子上,亲朋随着送行,女子一般不送葬。丧葬期间,死者家属不设宴待客,远道亲朋,以便饭待之。死者殡葬后七天、四十天、百天、周年、二十年、四十年为祭莫日,俗称“做日子”。祭日请阿訇诵经缅怀死者,本地俗称“走坟”
葬礼电影-《礼仪师的乐章Departures》原本在东京交响乐团担任大提琴首的大悟(本木雅弘饰),因为乐团突然解散而放弃演奏之路,带著妻子美香(广末凉子饰),回到自己的家乡找工作,误打误撞的成为礼仪师,从一开始的恐惧排斥,经历过风风雨雨,渐渐的自信地投入工作,并获得众人尊敬。爱上新郎"The
Planner"玛丽是一位婚礼策划专家,她有事业心,工作认真又很能干,她非常清楚的知道如何策划一场完美而特别的婚礼。就在她日夜为安排他人婚礼而奔忙时,一天,一名粗犷而富有男性魅力的绅士艾迪来到了玛丽的身边。经过短暂的交往,正当玛丽认定艾迪就是自己一直期待的梦中情人时,却发现他是自己的顾客!结婚大作战Bride 好姐妹丽芙和艾玛是不折不扣的结婚控。两人从孩提时代就常常跑到亲友的婚礼上玩过家家的游戏,并各自许愿长大后的婚礼一定要在纽约的婚庆NO.1百年奢 华九点举行。二十年过去了,已过适婚年龄的丽芙和艾玛都将步入婚姻的殿堂,但令她们懊恼的是,负责统计日期的女牧师圣玛利亚,竟错将两人的婚礼安排在同一天---这意味着她们中的一位必须作出让步,选择推迟结婚或是到别家酒店举行婚礼。丽芙是业内彪悍的律师,做的最多的事便是争取权益。艾玛则是一名优秀教师,教授最多的词是为梦想奋斗,执拗的两人下决心互不相让。终于,在这双好友撕破脸的谩骂声中,一场不可避免的结婚擂台也拉开了帷幕
原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1: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也叫:做七)。目前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坟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现在只烧单数,烧大七)。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3: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的意义:人死到阴曹地府后,共有十位王官(阴府之检察官)和四位审判官,其职是:将亡者提询,以生前所作所为,善善、恶恶、加以侦讯,共有十位王官,掌理十殿,首先要过前七殿:第一殿秦广明王、第二殿楚江明王、第三殿宋帝明王、第四殿伍官明王、第五殿阎罗帝君、第六殿卞城明王、第七殿泰山明王、儿女烧七,希望父母在阴间能安然舒适,过王顺利。做七拜明王,查其生前|“善”的行迹,四十九天后移送阴曹法院经四审,每十日为一旬,调审一次:一审,(头旬,第五十九天)崔氏判官;二审,(二旬,第六十九天)李氏判官;三审,(三旬,第七十九天)韩氏判官;四审,(四旬,八十九天)杨氏判官;再过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烧百天(叫做短百天,长周年),再拜,第八殿平政明王、烧一周年拜,第九殿都市明王、烧三周年拜,转轮明王后、决定如何投生,转入来世。具体日期算法,例如:老人于日逝世。(以下为公历时间)一七月07日(一般为01月05日的原坟所代替)三七月21日五七月04日七七月18日百日月09日(实际天数是第九十九天,也有短百日的含义)一周年祭、三周年祭要按祭日来算。葬礼俗多循古礼,晚清时代丧服、丧期均遵《文公家礼》(朱熹所撰,又称《朱子家礼》)。大致程序为:长辈弥留之际,子孙必须到场送终,如果父母死时子女不在身边,不仅亲友责其不孝,子女也会感到终身遗憾和愧疚。死者断气(即《家礼》中所说的“初终”)后,立即烧钱纸,称为“落气纸”;在死者身旁点一盏油灯,称“长明灯”。家中及时确立丧主等经办丧事的人员。亲属按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戴孝服,按旧制应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而实际生活中多披白色头巾,以头巾之长短、系头巾之麻线的粗细和颜色来分别,但统言之披麻戴孝。鞋则用白布覆盖,根据辈份点缀一点红绿。一面派人购制棺木(许多有条件的老人生前就已置办了寿材),一面通知亲友前来参加葬礼,一般人家口头通报,富家大户发讣告,讣告有一定格式。然后为死者洗澡,“前三后四”,即用湿毛巾在死者胸前抹三下,背后抹四下,穿戴寿衣寿帽,并在其右手放入一根棍棒或柳树枝,上串一烧饼,称“打狗棒”。覆衾死者身上,脸上则覆盖白布(即《家礼》中所说“小殓”)。设祭,哭丧,守灵。一般摊尸半天到三天不等,家中必要到场的人到齐后即将死者放入棺材(即《家礼》中所说的“大殓”),亦设奠,家人嚎哭。钉棺盖时孝子在一旁高喊“某某躲钉!”此时成服,设祭堂,早晚奠,接受亲友吊丧。在家中办理这些事情的同时,派人外出择定墓地,挖好墓穴。出殡(俗称“上山”)日,请道士做斋,为死者开路。棺木一般有八人抬,路远的还要有八人替换。棺木出门时要摔碎一只碗或钵。出门后前面有人擎铭旌,丢纸钱(俗称“买路钱”),中间有孙子或重孙骑坐在棺木上,后面孝子贤孙、亲戚朋友依此跟进,徐徐向墓地进发。棺停墓穴旁,先用稻草烧墓穴,谓之“暖井”,有的还杀一只公鸡将鸡血洒在墓穴周围。棺木放在墓穴后,孝子先撒一把土,然后土工填埋,堆成新坟。三天后亲人再至墓地上坟添土,称为“复三”或“复山”、“复土”。武汉三镇和周边地区丧葬礼俗大致相同,所不同者,汉口商家丧礼,讲究奢华,所置棺椁要选择花板中心有菊花者,墙板厚至尺许,每年要加漆一道。入殓时陪葬品丰厚,多以珠宝玉器殉葬。题主仪式上,往往请地位显贵者题点木主。葬前延请地理先生看风水,选择牛眠吉地,下葬则要请算命先生占卜时日。有部分人家丧事循古礼不修佛事,而举行祭奠。大部分人家丧事还是要做佛事,一般要延请和尚在家念经三至五、七日,送殡仪仗中方相明器以巧为能,亭彩幡帐以多为贵。小户人家请不起和尚,但仍要请人唱孝歌,因此汉口出现了一种专门唱孝歌的行业,业此者在其门上悬挂“悲乐堂”招牌,其鼓盆之歌,几令人绝倒。贫困户棺椁极平常,有十二圆花的就很好了。最穷苦人家甚至买不起棺木,到自新善堂板棺局去乞求施舍薄棺。该局每年施舍无算。殓后计算日支与死时相冲,则要预设祭仪,关门掩户,全家躲避他处,称“回殃”,认为亡者回家时会带回殃神。回殃又称“回煞”,届时必用芦秆作梯,靠在屋檐上,说亡人由此而下地回家,有的人家还撒灰在地上以验亡者足迹。屋中设有筵席,等待死者回来享用。次日如发现灰上有痕迹,就以为是亡魂昨夜回家了,其实是偷荤猫、鼠留下的行迹也说不定。更有甚者,请道士驱煞,送走殃神,俗称“赶鬼”。人死至七日称“头七”,然后逢七日有“二七”、“三七”以至“七七”或“十七”,民间认为每七日死者要过一阎罗,故请僧道诵经、焚楮,以为“超度”。逢七日,必以竹为箱形,糊以纸,里面装钱纸,谓之“篑”,或装纸袋内,谓之“包袱”,或包袱上书写死者姓名,生殁时日。时人认为“不经之甚”,但相沿成俗,莫之或易,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有烧包袱的。民国时期丧礼无五服详制,丧服亦无定数,礼义之家以及乡民丧服丧期仍遵旧制,当局亦不过问。租界不准举行丧礼,人死必先报验,限三日内出柩,不得久延,所以要想举行传统丧礼,必移柩华界,灵柩出行前须先照会租界当局。办丧事本来是极其悲伤的事情,但必设盛馔宴请吊丧宾客,否则遭人讪笑。乞丐有时也来凑热闹,但亦讲道理。如果丧家不作吊宴客,他们并不来骚扰。如果丧家宴请吊丧宾客,他们就来了,来后听主人安排,并不强索强要,有的地方,乞丐还来参加抬棺材,自己虽有要事也莫敢辞,条件是须丧家跪接,事后管一餐饭,并不要酬金。死去的亲人送上山后,孝子要供灵守孝。一个月内不能剃头,不参加外面喜庆活动。守孝一般三个年头,第一年农历新年祭祀活动最为隆重,俗称“新年”或“馨香”。亲友、邻里则都要来给亡者送香烛、燃鞭炮“拜年”。而在黄陂,家有新丧者,其亲友必于除夕携烛一对、冥钱一扎,来灵前叩头辞岁,示哀恋之意。这些实际是丧礼中吊祭活动的一种延伸。孝子在新年的三天不能出门拜年,但在黄陂等地农村,年前有新丧者,孝子要穿白袍墨套、戴无纬空梁冠,以服内兄弟二人穿白袍作陪,到亲戚家叩首谢孝,称为“管新灵”。守孝之家,门上春联不用红纸,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用黄纸,第三年用绿纸。此俗现在仍有,但一般都用黄纸,不论年头。在黄陂则有所不同,凡有亲丧者,必以蓝纸写一“服”字贴于门首,门对用白纸,其对文大半均曰“守孝难还礼,思亲免贺年”。三年孝满除服,要请和尚做法事或请道士做道场,超度亡灵。此时可将灵牌、条幅连同孝服、孝鞋一并焚烧,俗称“烧灵”。每年清明节、中元节、过年(在年前)都要祭奠死者和祖先。分庙祭和山头祭。庙祭是在祠堂进行,没有祠堂的,就在家祭祀,到墓地上坟。从前富裕人家要烧91斤纸钱,表示对死者“九死一生还”的寄托,还要点9柱香、9支红烛,供奉的食物必须有肉包子和烧饼,以使死者在生还转世步出阴间时免受恶狗的缠噬。清乾嘉时代的一首竹枝词描写了汉阳龟山、月湖一带上坟的盛况:“轿帘开处见双鬟,结伴来从大别山。一路纸钱飞不断,大家同是上坟还。”从前对于墓地的选择十分注意地势与环境,阴宅风水迷信根深蒂固。为找到一块牛眠吉壤以供亡者安息,并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要请地理先生审慎勘测,妥而后葬。由于择地需要时日,人死后不能早日入土,停棺不葬者十分普遍,甚至将灵柩停放中堂数年不葬,或迁厝寺观、善堂、会馆、公所的厝屋。久历寒暑,易生朽蠹,兵燹频仍,易遭破坏,不特生者于心不忍,更会影响周围环境。20世纪30年代以后,这种停棺不葬的现象在各地逐渐减少。此风减杀的原因有:(1)经过舆论宣传,士大夫劝诫,民众逐渐认识到葬亲只求高旷地与干净土而已,无所谓天星峦头之说。迷信渐为破除,已不再拘于风水时日;(2)因时局不宁,水火兵燹,恐生意外,抓紧举行安葬;(3)政府取缔厝棺,提倡公墓。此俗的革除,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与死人为邻,以停柩为累的不正常现象。民国时期,政府制订新式丧礼,但难以推广普及,官方和民间团体不得不转而求其次,对传统丧葬礼俗中影响突出、危害严重的弊端加以禁革。取缔停柩,设立公墓,是政府的禁革措施之一。民国以前,武汉除专葬外国死者的万国公墓和专葬教会死者的教会公墓外,中国人只有义冢而无公墓,义冢管理不善,往往变成乱葬岗,有碍市容卫生。民国年间,一方面加强义冢的规划与管理,一方面学习西方葬俗建立公墓。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内政部公布《公墓条例》,要求各市、县政府于市村附近选择适宜地点设立公共墓地。1929年4月又颁布《取缔停枢暂行章程》,规定所有厝棺和田亩内之坟墓均迁葬公墓。根据这两个文件精神,各省分别制定了实施办法。从《湖北省设置公墓实施办法》和《湖北省取缔厝棺及坟墓办法》的条文看,城市公墓由市政机关设置,各县公墓由县长督饬保长按照实际情况,分保或联合数保设置。公墓用地依(1)公有荒山;(2)公有山;(3)私有荒山;(4)私有山;(5)公有旷地;(6)私有旷地次序选择,若选用私有山地,得依法征收,付给地价。公墓分甲乙丙丁四种规格,主管机关得视其财力选定种类设置之。公墓内分收费区与免费区,免费以赤贫为限。公墓由主管机关雇用管理人员。公墓设置完成后,除法令特许者外,无论何人不得于公墓外营葬。厝棺应于当地公墓完成后3个月内迁葬公墓,外籍厝棺不愿葬在本地者应迁回原籍。在田亩中营葬之坟墓应于当地公墓完成后1年内适葬公墓,墓主表示不愿迁葬或未遵限迁葬者,得按所占田亩面积课以墓地税。无主之厝棺及坟墓采取平夷、迁并或火葬的办法酌情处理。凡有关古迹名胜及与国家有功绩者之墓不在迁葬之列,并应加强保护。根据以上规定,武汉三镇逐渐建立自由公墓区,并在1934年经湖北省政府决定,兴建公共墓园,埋葬国民政府批准的公葬烈士、乡贤和上层人物。1936年又由武昌市政府决定,筹建了汉阳、武昌两座公墓,埋葬普通市民。公墓的设置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改革。取缔有碍观瞻、污染环境、且充斥风水迷信的厝棺停柩,取缔占用农田、破坏土地资源的坟墓,铲除城市内外的乱葬岗,建立环境幽静、文明卫生、整齐划一、便于管理的公共墓园,这一切,从人们易于接受的方面为丧葬礼俗的进一步变革奠定了基
我们这里老人说不要去,怕冲了喜!
非要去的话,记得不要多逗留,拜了就走,而且不要回头看
婴儿降生100天为“百日”,古称“百”,又称“百岁”、“百禄”。 旧时,民间以为,婴儿长至百日,基本摆脱早夭之患,有了长大成人的希望,同时,在我国文化观念中,“百”含有圆满的象征意义,所以民间在这一天往往进行庆贺,叫“过百岁”、“过百日”等。过百岁的习俗至少在宋代已经流行。俗语道“一个月红孩儿,两个月毛孩儿,三个月看孩儿”,说明婴儿长到三个多月时更惹人喜爱。“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B。”(《东京梦华录》)”。“B”:视。百B,即“三个月看孩儿”之时。华夏民族是一个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拥有从出生礼、成年礼、婚礼、成长礼到葬礼的完整的生命礼仪体系。经过了十月之久的长长的酝酿,婴儿的哭声终于终结了父母忐忑的猜想,骄傲地宣布着一个全新生命的到来。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大人们为了表达对新生命的爱意、对新生命的祝福,就以各种仪式来为孩子祈福。这就是出生礼。 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由几种礼仪组成,婴儿诞生,有诞生礼三日后,有三朝礼出生一月,为满月礼出生百天,行百日礼一周岁时,行周岁礼 这样,对一个新生命的迎接过程,才算完成了
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尚不敢优遇原日军中的高级将佐,许多地方和机构还对这帮人持排斥、整肃态度。包括冈村在内的这批人在日本受到冷遇,却在台湾受到了欢迎。当时,许多日本旧军人纷纷举家迁居到台湾谋求出路,一则台湾有50年属于日本“领土”的历史,语言和生活习惯等均能适应;二则国民党到台湾后想重整旗鼓,也需要他们之中的“各类人才”。国民党在大陆失败,蒋介石为了重振旗鼓,培养所谓“中坚干部”,在台北市郊阳明山成立了“革命实践研究院”,并亲自兼任院长。该院不仅培训党政干部,还设有军官训练团培训各级军事干部,冈村宁次等一些原日军将佐被聘请为高级军事教官,他本人还有该院的“顾问”头衔。  对自己能获得“无罪释放”和日本投降后200多万日军、日侨能顺利从中国返回国内,冈村对国民党一直感恩不忘。他称自己出于“报恩”的目的,先后介绍和组织过他所熟识的百余位老部下,到台湾帮助训练国民党军队,而这些人由于找到了饭碗和“用武之地”,也非常卖力地去干。例如,50年代驻台湾新竹的国民党第32师,经他们的严格训练,成为当时台湾的第一流部队,蒋介石检阅后曾夸奖其为“模范师”。  冈村多次去台湾讲学、访问,每次都受到国民党当局何应钦、汤恩伯等人的热情接待。后来,有一次何应钦以私人名义赴日活动,受到日本政府的冷淡,冈村闻知后即召集老部下举行欢迎会。冈村致欢迎同时,因为过于激动,竟失声痛哭,何应钦也老泪盈眶。冈村称何是“对日本人了解最深的友人”,称赞何“多年的亲日态度,早为日本国民所周知”。并历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来证实何应钦如何“爱护和友好日本”。对日本政府忘恩负义简慢何应钦,他指责道:“何将军对于日本及日本人深具理解与同情,尤于战争结束时曾经竭力为日本人谋求福利,何将军此次来访,我国政府及国民却未能公开表示谢忱,以酬厚意!尽管我们是一个战败国,仍属遗憾之至!”  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军国主义思潮也在社会上进一步抬头。冈村等一批战前法西斯将佐的生活境遇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也搬进了在东京的新居。这时,许多政界名流和魏德迈之类的“国际友人”,时常来拜访他。日本自卫队的军官还慕名常来向他请教问题,着实令他欢喜了一阵。  可是,好景不长。1962年4月,他此时唯一的儿子忠正暴死,时年仅49岁。忠正的生母星野理枝死后,便跟着祖母阿定生活,由于祖母的溺爱和仗着有一个步步高升的父亲,他一直不思上进。从冈村日记里的零散记载中可以看出,冈村并不喜欢他。但是,他的晚年毕竟需要有儿子来照顾。忠正之死,对冈村的打击很大,这一年冈村已经78岁了,身边除了有老伴加藤及几个孙辈外,就再没有其他骨肉亲人了。早年,他最喜欢的武正夭折于上海,而现在忠正又先他一步死去,莫不是上苍的报应?一想到这儿,他常常不禁老泪纵横。  1963年初,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请冈村整理自己的日记和撰写个人回忆录,以“启示”自卫队青年干部。接受这件事情后,他在老部下宫崎周一等人的协助下,于同年4月份开始动笔。为了宣扬“日本精神”和以他的立场去“说清历史事实”,他压抑下失子的痛苦和时而发作的肺病的折磨,用了两年的心血撰写完毕。  不过,他生前并没有来得及看到它出版面世。以“右翼首相”著称的佐藤荣作第二次上台组阁后,才于1969年底决定公开出版它。这在当时的中日关系上是件大事,日中国《人民日报》专门就此发表述评称:“佐藤政府疯狂反华,公然出版几年前死去的战犯冈村宁次回忆录,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妄图重温其‘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可见,冈村的回忆录在日本近邻国家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引起极大义愤。  回忆录写完了,冈村宁次感到自己走进了人生终点。1966年9月,他的心脏突然发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去,时年82岁。  冈村宁次死后的葬仪倒是颇为隆重。日本政府和防卫厅首脑表示“沉重哀悼”;许多右翼团体和旧军人为他执幡送葬;远在台湾的他生前一些故友旧交,也专程来参加葬礼;报纸、电台还纷纷作了报道。正是:一生罪孽深重,至死未改初衷;晚年境遇不妙,厚葬聊补最终。  冈村宁次年表  日 生于东京市四谷区坂町,为德川幕府武士后裔。  1898年8月 入东京陆军幼年学校,毕业后考入陆军士官学校。  1904年10月 由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毕业,被授以步兵少尉,任步兵第1联队补充队小队长。  1905年4月
转任步兵第49联队,参加日俄战争。  1907年12月 晋升为步兵中尉,调任陆军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队区队长。  1910年12月 入陆军大学深造。次年4月,与星野理枝结婚。  1913年11月 由陆军大学第25期毕业,任步兵第1联队大尉中队长。  1914年8月 调任参谋本部战史课参谋。次年2月,为编纂日德战史被派赴青岛搜集资料,此系他第一次踏入中国土地。  1917年2月 被担任北洋政府军事顾问的青木宣纯中将选为助手,此后在北京工作两年多。  1919年7月 晋升为步兵少佐,调至陆军省新闻班工作。  1921年6月 赴欧美考察,并于同年10月在德国与小(口克)敏四郎、东条英机等立志“改革”的青年军官,结成“巴登巴登盟约”。  1923年3月 转任参谋本部中国课参谋,同年8月晋升为步兵中佐。  1924年1月 抵上海任日本领事馆武官。次年底,被孙传芳聘为军事顾问。  1926年1月 其妻理枝病故,卒年35岁。  1927年3月 回国。同年7月晋升为步兵大佐,转任步兵第6联队联队长。  1928年5月 济南事件发生,率第6联队前去增援,但驻扎于青岛。8月,由青岛调回参谋本部任战史课长。1930年8月 转任陆军省人事局补任课长。  1932年1月 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2月,任日本“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4月,晋升为陆军少将;8月,转凋到中国东北任关东军副参谋长。  1933年1月 指挥关东军进攻热河等地。5月,代表日方签订《塘沽协定》。  1935年3月 调任参谋本部第2部(情报)部长。  1936年3月 晋升为陆军中将,并就任第2师团师团长。  1937年1月 与加藤结婚。4月,率第2师团赴东北。  1937年7月 芦沟桥事变发生,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8年7月 由中国东北调至华中,担任日第11军司令官,指挥进攻武汉等。  1940年3月 回国任军事参议官。转年4月,晋升为陆军大将。  1941年7月 就任日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此后,指挥日伪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多次“扫荡”作战。  日 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6月 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受到重创,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转入盟军之手。  1944年1月 为了加强中国大陆的日军与南洋日军的联系,日大本营制定打通平汉、粤汉和湘桂铁路的“1号作战”具体计划。4月一5月,冈村指挥华北日军发动河南作战一占领郑州、洛阳。  1944年8月 转任日第6方面军司令官,指挥日军进攻广西。11月,相继占领桂林、柳州、南宁等地。  1944年11月下旬 就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指挥除东北和台湾之外的全部侵华日军。  1945年3月下旬至4月底 命令以日第12军为主力,发动老河口作战,并占领豫西鄂北一些重要城镇。  19454月下旬至6月上旬 令第6方面军发动芷江战役,遭到挫败。  日 中、美、英三国《波茨坦公告》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 美国于6日在广岛投下第1颗原子弹;8日,苏联宣布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9日零时起百万苏军向中国东北突入;9日上午,美国向长崎投下第2颗原子弹。  10日,日本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发表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 盟国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日 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冈村宁次代表其“中国派遣军”和驻台湾、越南北部的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  日至1948年3月底 冈村先后以“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长官”和“联络班长”等名义,被中国政府软禁在南京,除协助遣返日军、日侨外,还充当国民党军事当局的秘密军事顾问。  1948年3月底 被解往上海候审。1948年8月中旬 被正式送进上海战犯监狱,但不久以“保外就医”名义被监视居住于上海黄渡路秘密住所。  1949年2月 被国民党军事法庭审判为“无罪释放”,旋即返回国内。  1950年底 被蒋介石聘为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高级教官,此后多次到台湾讲学、访问。同年,还担任日本右翼势力“日本战友会”副会长等。  1962年4月长子 冈村忠正病死,时年49岁。  1963年4月 应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要求,抱病整理个人日记和撰写回忆录,于1965年初完成。  1966年9月 病死,卒年82岁
圆坟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圆坟,是一种祭奠形式。在葬后3日举行,家属都要到坟前行圆坟礼,为坟培土。还要烧纸钱、上供品,并由死者孙子、孙女(童男童女)绕坟正转3圈,反转3圈,谓之“开门”。人们认为开门后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叙述衷肠,死者也可接到晚辈们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钱、食物等,在阴间生活富足,不愁钱花。圆坟后,丧礼基本结束。目录圆坟简介丧礼过程基本的丧葬礼仪不同年代的葬礼习俗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葬礼习俗圆坟简介丧礼过程基本的丧葬礼仪不同年代的葬礼习俗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葬礼习俗展开 编辑本段圆坟简介丧礼过程圆坟,是一种祭奠形式。在葬后3日举行,家属都要到坟前行圆坟礼,为坟培土。还要烧纸钱、上供品,并由死者孙子、孙女(童男童女)绕坟正转3圈,反转3圈,谓之“开门”。人们认为开门后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叙述衷肠,死者也可接到晚辈们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钱、食物等,在阴间生活富足,不愁钱花。把坟丘加高,堆实,看上去俨然新坟一样。然后,在亡者的碑前摆上祭品。所谓祭品也因人而异,像瓜果梨桃、饺子、包子、馒头、点心之类。而且不管亡者会不会喝酒,总要摆上一壶酒,摆上酒杯,斟满,洒祭一番。会抽烟的亡者,自然还要供上一包烟卷。有其他特别食品爱好的,也当记着供上。然后,还要在坟前烧化一些阴币纸钱,一边烧,一边介绍仍活在阳世上的家人情况,如经济情况,日子过得怎么样,谁谁谁结婚了,谁谁谁生孩子了,生个啥,谁谁谁离婚了,谁谁谁当上官了,谁谁谁考上大学了--总之,诉说一些让亡者放心的话。感情脆弱的,自然会触景生情,悲从中来,放声恸哭一场。当然,那种由于亡者撒手人寰,而导致家庭经济每况愈下者,就哭得更惨了。 在清明鬼节的祭祀者当中,也不乏一些知识分子,其中老者居多(年轻的知识分子活得太忙,甚至忘掉了死亡的程序)。他们一般并不放声哭祭。圆过坟,上完供,便盘腿坐在坟前,瞅着坟碑抽烟,回忆一些同死者的生前往事,感慨一番人世的炎凉。潇洒的,还自带酒菜,与无形的亡者共酌一番,说一些慨惊风流的文士之语。基本的丧葬礼仪圆坟后,丧礼基本结束。但在葬后三七、五七、七七、六十日时均设祭。五七时,必须由孝子亲手焚烧纸糊的彩人。据说以此可减轻死者生前罪过。六十日焚烧纸糊的船轿,传说可使死者的灵魂渡过混河。除此,在死者的诞日、祭日(一周年不得去上坟)和清明节等,晚辈再到坟前祭奠。其它祭祖活动几乎都在家中之灵牌儿前进行。? 孝子要守孝制,服孝3期,每期9个月[1],共27个月。以后改为1年或100天。服孝期间(一般在百日内)不剃头、刮脸、剪指甲、饮酒、夫妻同房、外出等,逢春节或亲友举办庆典,亦不拜礼和庆贺(至今,若家中有丧事,第一年春节不许去各家拜年)。家中女眷也要素妆。特别是出殡前,家中一定不能有孕妇生产。编辑本段不同年代的葬礼习俗20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以后,佩戴黑纱的习俗在旧城居民中开始流行。但这种黑纱的佩戴是在死者下葬以后开始。30年代末,市内出现马拉的四轮灵车,因其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到40年代开始在中等人家流行。有钱有势的大家族仍采用由“六十四杠”的棺轿送葬,讲究大出殡,以显示其地位和满足上等人的虚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提倡火葬,倡导“厚养薄葬”。但此时至70年代初这段时间仍有土葬风俗,属于两种丧葬制度并存时期。丧葬礼俗开始变革,孝服的缝制趋于简单化,只需戴孝帽、系孝带,孝鞋也只须简单用白布封上即可;葬后百日内只要求戴黑纱;妇女在此期间稍忌艳丽服色和浓施脂粉;停尸起灵的时间也缩短到3天;亲友邻里送礼一般送花圈,至于马、牛、轿、车等扎彩几乎绝迹。这样,从服丧到圆坟,仅1周时间便可以结束整个丧礼,节约了大量的精力和开支。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彻底废除土葬,除少数民族外,汉民族全部实行火葬。火葬的实行本已简化了土葬中的繁琐仪礼,但随着市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和世俗的心态变化,旧有的丧礼又被搬到了火葬的礼仪中。特别是从80年代末开始,在城乡农民和市民阶层中又兴起了大讲排场、铺张攀比之风。虽然停尸起灵的时间仍是3天,但办扎彩、穿重孝、诵经(多为放录音)、送路等形式有所抬头,一度曾被禁止的送花圈习俗又被演变为送花篮,并以门前花篮的多少来显示地位、财势和人缘好坏。在这部分人中,一是出于对死者的怀念,不惜花钱以减轻失去亲人的哀痛,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谓“解解疼”;另一种是大办丧事炫耀自己特别是有些属于平日并不太孝顺的子女也有这种作法,即人们所说的“活着不孝死了孝”。1987年6月,天津市制定了《殡葬管理暂行办法》。1992年6月,颁布了《天津市殡葬管理办法》,对殡葬依法实施管理,体现了行政法规对民俗的引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家族墓地的消亡,国有公墓不断增加,为火葬后的骨灰存放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同时,存放方式也不断更新,种类繁多。人们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思想意识,自由选择骨灰的存放方式。骨灰存放的方式有骨灰墙、骨灰亭、骨灰塔、骨灰存放室等。此外,还有骨灰植树葬和骨灰下葬立碑墓地等,这种方法似乎来源于传统的“入土为安”的思想。近年来兴起的骨灰海葬也逐渐为人们接受。编辑本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葬礼习俗总之,祭奠死去的亲人,选择什么方式,受经济、文化等个人素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应该说,悼念亲人,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应该提倡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革除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礼俗,使丧葬礼仪这一传统文化朝着积极、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朋友要带回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