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后代侍从肖维权

蒋介石的侍从室到底有多牛?
  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人们一谈到“蒋介石侍从室”,当官的会肃然起敬,老百姓也会谈虎色变。这是因为,蒋介石侍从室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政治中心,是国民党所有党政军机关都要俯首听命的“太上皇”,是国民党政权中所有权贵显要都伸长脖子注目仰视的“圣殿”,是影响整个华夏大地历史进程的许多重大事件的策划之地。  蒋介石深谙用人之术  侍从室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能量,能起这样大的作用?说穿了,唯一的原因是它服务的对象是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最大的独裁者——蒋介石。  1936年1月,蒋介石对侍从室进行了重大改组,成立了侍从室第一处和第二处,简称“侍一处”、“侍二处”。1940年又成立了“侍三处”。这三个处都直属蒋介石个人领导,都是“通天”的。而这三个处的主任,都是国民党的军政大员,非同凡响。例如当过侍一处主任的张治中,曾当过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湖北省政府主席,中将加上将衔(这是国民党军衔的一个阶级,低于二级上将,高于中将)。难怪他就任之后,侍从室通电各战区司令长官,郑重其事地宣告:“委座看重侍从室,特派张治中为主任。”  此外,担任过侍一处主任的还有钱大钧、林蔚、贺耀祖等,都是国民党政权的风云人物。  侍二处主任陈布雷,被称为蒋介石的“文胆”。早在1927年,他就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正式进入决策中心。后来又兼任过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中央执行委员。对他这个侍二处主任,连孔祥熙这样的皇亲国戚都不敢怠慢,常常对人宣扬说:“你晓得委员长名字底下,还有一串字咧!侍秘二是最有效的。”这位掌管国民党财政大权的“财神爷”,见了蒋介石署名的电报后,还要看看下面的一串字,只要见到陈布雷的“侍秘二”,就立刻付钱,不敢稍有得罪。  还有一个侍三处,主任是陈果夫。“蒋家天下陈家党”。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掌管着国民党的党权,是臭名昭著的C.C派首领。陈果夫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与此同时,他还兼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三处主任。  三个处的主任都直接听命于蒋介石,这可以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于一人之手,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三人之间还可以互相制约,亦便于蒋介石的驾驭。看来蒋介石是深谙用人之“术”的。  侍从室干预“司法独立”  侍从室的触角伸得很长,许多事情都要介入,甚至对标榜“司法独立”的法院也要干预,也要指手画脚。  1942年,在重庆出了一件大案,曾轰动山城。事情是这样的:中央信托局运输处林世良,勾结大成商行的章德武,大搞走私活动。一次从仰光到昆明一下子走私价值3000多万元的商品,林世良从中渔利1000多万元。谁知事机不密,被军统局侦知。军统本来就想把缉私这块“肥肉”从孔家手中攫取过来,遂向蒋介石状告孔祥熙。  这时抗战正处于最困难时期。广大群众生活艰辛,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多少人啼饥号寒。“家无隔夜粮,路有冻死骨”,可谓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而林世良之流竟大发“国难财”,舆论哗然,国人皆曰可杀。司法机关慑于民意,准备将林世良判处死刑。  但林世良可不是一般人物,而是个有很硬背景和后台的特殊人物。他的后台就是蒋介石的大舅子、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以及孔夫人宋霭龄。这位孔夫人是当时“第一夫人”宋美龄的大姐,嗜财如命,搜刮钱财不择手段。而做走私生意在当时是捞钱的一条捷径,孔夫人和她的大公子孔令侃岂肯放过。林世良先当过孔祥熙家的管家,后来又替孔祥熙家族做走私生意,西药、五金、卡车、建材,以至鸦片、吗啡等毒品都拼命走私,毫无顾忌。万一林世良在临死前将走私内幕和盘托出,孔、宋岂不要大丢面子?权衡再三,孔、宋二人决定“运动”法院使其从轻判处林世良无期徒刑。法院当然不敢得罪孔“国舅”和宋“皇姐”。按照孔、宋的要求,将案件呈报到了侍从室,待蒋介石“核准”后即行办理。  侍从室里的“智囊”们看到案件报告后,进行了议论。权衡结果,陈布雷、于达、唐纵等人在呈批件上拟了个“判处死刑”的意见。蒋介石犹豫再三,最后下决心宁肯开罪“国舅”和“皇姐”,也不愿动摇自己统治的根基,于是同意了侍从室的签呈,下令将林世良枪决。(据《打入蒋介石侍从室》&夏继诚&文&&李云贵&荐)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揭秘:周恩来如何安插人手&打入蒋介石侍从室?
日17:58&&&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推出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夏继诚撰写的《打入蒋介石侍从室》一书。本书作者通过多次采访当事人和历年所积累的资料,记述了段伯宇、段仲宇两兄弟打入国民党统治机构的核心――蒋介石侍从室的传奇经历。以下为本书节选。(孙琳)  周恩来高瞻远瞩,向段伯宇提出:你要想办法打入到蒋介石那里去  周恩来于日离开重庆,到浙、皖、赣、湘、桂视察了两个半月后,于5月1日飞返重庆。  这时,重庆的政治气氛已经逆转,反共声浪甚嚣尘上。其原因是,1月间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会后散发了《异党问题处置办法》、《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一系列秘密文件,加紧了反共活动。这次会议还决定设立作为党、政、军最高权力机构的国防最高委员会,蒋介石任委员长,并规定“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对于党政军一切事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这等于昭告天下:蒋介石要进一步强化他的独裁统治了。  无论是前方传来的消息,或是段伯宇从战地党政委员会获得的情报,都表明国内政治局势日益恶化,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事件不断加剧。例如山东的秦启荣部一手挑起了博山事件,袭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惨杀指战员400余人;河北的国民党军一部突然袭击博野县八路军分区司令部,在安国活埋共产党员多名,在束鹿包围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个连,杀害指战员21人。  共产党人和抗日军民的血在流淌,反共的黑暗逆流在增长。周恩来面对这样的形势,忧心如焚。  但是,蒋介石出于争取苏联、美国援助的需要,还不愿和共产党彻底决裂。他还要在表面上维持着和共产党合作抗日的统战关系。因此,如何影响蒋介石左右的进步分子,反对那些落后分子,特别是怎样经过抗战将领及有正义感的元老,造成进步的集团来影响蒋介石,就成为周恩来处理和蒋介石关系时的一个侧重点。  一天,周恩来让周怡通知段伯宇前来见面。  段伯宇老人向笔者详细介绍了当年周恩来副主席接见他的情景。  周恩来首先询问了段伯宇父亲段云峰的情况以及他和蒋介石、李济深的关系。  段伯宇简要汇报了父亲的历史情况,说他老人家和蒋介石是保定军校同学,同期不同班,但老人家和蒋介石合不大来,所以到重庆后也不愿出来做事。他老人家和李济深是陆军大学同学,李济深比他高一班。李济深汤山蒙难时,他曾联络了一些陆大同学设法营救过李济深。  说到这里,段伯宇还熟练地背诵了李济深在汤山被囚时写的一首诗:“丢了将军印,问渠何所之?汤山容憩影,独坐静敲棋。”又背了李济深写的七律《国难抒怀》给周恩来听。李济深的诗是这样写的:“国难方殷寇正强,存亡续绝费商量。可怜责任成虚负,到处游观没主张。风景纵佳游兴减,江山依旧主无常。应知巢覆无完卵,几度登临几断肠。”&
(责任编辑:孙琳)
推荐此新闻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密码:&&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历次党代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的老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