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清朝的康熙陵墓被盗,其他朝代的康熙陵墓被盗都被盗光了吗?

历史上哪些皇帝的墓被盗过?
历史上哪些皇帝的墓被盗过?
历史上哪些皇帝的墓被盗过? 要全面的
补充:要全面的,从秦到清的都要
中国古代很多皇帝在位时威风无限,但死时他们的坟墓却都很可怜,可以说,绝大部分皇帝的陵墓都被挖掘和破坏了,一代英主康熙大帝,在民国时却被军阀弄的尸骨无存,还有明神宗,在文革时,他的陵墓被挖掘,最后他的尸骨被当作&封建阶级的代表而被烧掉了,唉,可悲可叹。
应该说那些皇帝的陵墓没被盗过,应为被盗的太多了。秦始皇的寝陵没有,因为里面有好多机关还有水银等有毒物质,历史上记载的不是很真实现代技术条件不允许进行开发,所以秦始皇寝陵里面的具体结构还是个迷,其次还有唐太宗的昭陵,高唐中和武则天的乾陵未被盗,还有由于元朝皇帝墓葬的方式很特别后人无法找寻也没有一个遭盗。
明十三陵的主体帝王寝陵还没被盗,只是一些陪葬陵被盗。清朝顺治,雍正,嘉庆在西陵的没被盗。其他朝代的帝王陵墓差不多都被盗了
其他回答 (8)
乾隆墓被盗 康熙墓被盗 慈禧墓被盗 慈禧乾隆墓被盗 康熙墓被盗了被盗的大墓 光绪墓被盗 乾隆墓被盗谜 雍正墓被盗
基本上都被盗过!除了李世明
历史上皇帝被盗的太多了
秦始皇的不是被陈胜 吴广 盗过 还有
汉武 帝的墓被张角的黄巾军挖过等等
喜欢的话好好查查
历代皇帝基本都被盗过,只是程度不一样。但是在历代皇帝中乾隆墓、慈禧墓是最惨的。
慈禧的墓被盗过
慈禧的墓被盗过

乾隆墓被盗 康熙墓被盗 慈禧墓被盗
基本上被盗过,除了汉文帝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帖子主题:顺治陵寝为何成为惟一未被盗掘的清朝陵墓
共&5535&个阅读者&
工&&分:254649排&&名:2263劳动点:109176排&&名:6486发帖数:4449
军号:1178341 头衔:铁雪牡丹
金币:188 枚
工分:254649
/ 排名:226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顺治陵寝为何成为惟一未被盗掘的清朝陵墓
文章提交者:yuanmingfei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顺治陵寝为何成为惟一未被盗掘的清朝陵墓关于董小宛入宫成为顺治皇帝宠妃的这一颇浪漫和悲壮的故事,清史未见片言只语,倒是众多的野史和笔记小说做了这样的记述:葬在清孝陵内的孝献皇后是秦淮名妓董小宛,明末清初战乱之际为江南名士冒辟疆所纳。二年,被早年由明降清,后成为南下清军主帅的洪承畴所强抢。洪氏本想自己霸占独享,因董小宛誓死不从,才将她送入皇宫,成了顺治帝的爱妃。从此,顺治对董氏恩宠有加,恍若长生殿前的与,爱得如醉如痴,大有连理比翼,生死同衾之势。未过多久,董小宛被封为淑妃,为六宫粉黛第一美人。洪承畴恐董小宛于己不利,便乘机向太后进言道:“昔睿王以荒于酒色,几至国政荒坠,赖天地祖宗神灵,使之早世殒命。今皇上亲政未几,便惑溺汉姬,致废常朝时日,老臣力劝,然皇上不听忠谏,并欲置老臣于死地。老臣命不足惜,其如大清宗庙社稷何?今能挽上意者,唯有太后。太后纵不念老臣之心,还不念太祖太宗创业之艰难乎?”太后听罢,悚然动容,问皇上所宠何人。将董小宛之事相告,只是中间隐去了自己进献一节。太后听后勃然大怒,立召顺治,在大加训斥后,疾令将董小宛遣送出宫。顺治帝一向唯母命是听,自不敢争辩,只好含泪遵命。于是,孝庄将董氏逼居西山玉泉寺。此为宫人获罪者遣谪之所,为的是让其寄寺学佛,斩断情根。后董小宛自西山失踪,无复再现。顺治帝悲痛欲绝,遂动了出家之念,改了平民装束,偷偷溜出,直奔五台山。当他到五台山后,和一癞和尚谈得颇为投机,便削发入寺修行去了。顺治临出宫时,已将后事做了安排。并写了一道上谕放置在御案上,太监们找不到皇上,便将这道上谕称为遗诏。谕诏中定玄烨为皇太子,持服二十七日后即帝位,又命四大臣辅政云云。此诏一传,各王公大臣异常惊疑,言昨日早朝皇上尚康健如恒,怎一夜之间就晏驾黄泉了?且遗诏中亦未说明病源,甚奇甚怪!一时朝野,有谓顺治因皇太后逼迫而服药自尽者,有云因感受时疫而暴崩者,有言因董妃之故而匿迹山野者。不管群臣有千般疑惑,万种猜测,当下还得照例哭临,扶8岁新主玄烨登基,次年改元康熙。顺治朝从此成为过眼云烟。几十年后,康熙大帝率部西征噶尔丹叛乱,大获全胜。志得意满之际,便想起五台山上的父皇,遂产生了前去看望的打算。当年顺治遁入空门后,在五台山绝顶处修了三间草房,终日念禅打坐。皇太后思儿甚切时,便带孙子康熙出京,以上五台山清凉寺进香为名,与儿子晤面。但当她每到清凉寺,却又见不到儿子的踪影,怕百姓生疑,不敢久留,只好对门空淌几滴相思之泪。后来太后年老体衰,已不能远行,便差人每年到五台山修庙,并密探暗访顺治帝的行踪,但至死亦未寻到。此时的康熙已到不惑之年,在胜利的喜悦中又动了父子天性,遂下旨南巡,临幸五台。待一行车马人流到五台山后,康熙将侍从留在山中,一人悄声不语地走进清凉寺,再由一老方丈领至山顶极峰处茅屋前,独自进屋面父。只见一白发老僧,静坐打禅,纹丝不动,宛若枯人朽木。望了许久,断定此人必是父皇,忍不住双膝跪到老人身前,泣哭不已地说道:“父皇,儿来了!”只见那老僧双目微睁,复又闭拢,其态如初,不再理会。康熙不禁热泪横流,停了半晌,不见老僧有何表示,只好悄然退出茅屋。临走时特嘱门外的方丈不准声张此事,以后要好生看待此老僧,必有重赏,方丈合掌点头连连称是。此时正值深秋,浮云古木,冷风扑面,空中雁阵,哀鸣远去,使人备感凄怆悲凉。康熙感慨万千,仰面目送天际浮云过雁,低头眺望深谷沟壑,深叹一声,闷头缓步下山离开五台。康熙离开五台山后,关于顺治出家并终了五台的传闻,在社会上越传越广。而那绝色美人董小宛,竟红颜薄命,好端端一个如花似玉美人,竟谢却红尘,不能不令芸芸众生扼腕叹息。时国子监祭酒、名士曾作《赞佛诗》,以咏顺治、董小宛之事。其诗有云:“双成明靓影徘徊,玉作屏风壁作台。薤露雕残千里草,清凉山下六龙来。”后人有附会其诗者说,其中“双成”及“千里草”字句,是暗指董妃,清凉山是五台山上一峰,是暗指世祖出家。康熙帝一生巡幸五台山共计五次,暗喻顺治帝和共来六次,即“清凉山下六龙来”一句。据传,康熙皇帝直到顺治帝老死五台山,方才不去,只是秘密派人将父皇生前使用的一把扇子、一双鞋子带回,埋入孝陵地宫,而作为顺治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有入葬陵寝。这个神奇的传说,随着野史和笔记小说的广泛传播,使许多人深信不疑,并发挥了神奇效用。以至在二百多年过后,清东陵遭到一次次惨不忍睹的洗劫时,顺治皇帝的孝陵成为所有陵寝中惟一没有遭到盗掘的陵墓。因为所有的盗掘者都知道,地宫中那把扇子和一双鞋子是不值得一盗的。这实在是顺治皇帝不幸之中的万幸!这个意外结局,也是顺治皇帝生前所料想不到的。
延伸阅读:
本帖已赚工分: 113本帖已赚金币: 0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顺治陵寝为何成为惟一未被盗掘的清朝陵墓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3088排&&名:0劳动点:14620排&&名:0发帖数:516
军号:134572
金币:4124 枚
/ 排名:8152
工分:230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苍之涛肆龙子
在第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uanmingfei
在第1楼的发言:顺治陵寝为何成为惟一未被盗掘的清朝陵墓
关于董小宛入宫成为顺治皇帝宠妃的这一颇浪漫和悲壮的故事,清史未见片言只语,倒是众多的野史和笔记小说做了这样的记述:
葬在清孝陵内的孝献皇后是秦淮名妓董小宛,明末清初战乱之际为江南名士冒辟疆所纳。顺治二年,被早年由明降清,后成为南下清军主帅的洪承畴所强抢。洪氏本想自己霸占独享,因董小宛誓死不从,才将她移花接木送入皇宫,成了顺治帝的爱妃。从此,顺治对董氏恩宠有加,恍若长生殿前的杨玉环与唐玄宗,爱得如醉如痴,大有连理比翼,生死同衾之势。未过多久,......
郑氏后人披露惊人新说:顺治皇帝被郑成功炮击身亡
氏后人披露惊人新说:顺治皇帝被郑成功炮击身亡20日,突然传出郑氏后人首次公布家传手抄本《延平王起义实录》,该手抄本披露了清世祖福临顺治皇帝死因的惊世新说,即顺治皇帝1661年2月被郑成功一炮轰毙于厦门。
顺治帝在厦门被炮轰而死史料记载:1660年5月,郑成功在南京打了败仗,退守厦门。满
清趁机派大将军达素集中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兵力攻打厦门郑成功的军队。经过激烈战斗,1661年2月,海门、高崎、钟宅三路清军都被郑成功军队击退。但是没有任何正史提及顺治参与此次南征,但这份手抄本却披露,顺治正是在这次战役中被炮击身亡。惊世之言共有三段当日记者在厦门大学台
湾研究所研究员邓孔昭的办公室里见到该手抄本的复印本。在这本手抄本复印件里,记者看到书中记载的惊世之言,共有三部分,现辑录如下:第一部分为:“有人密启藩主以高崎之战伪帝顺治实在思明港被炮击没,达素秘密而不敢宣,及京中查无下落,召达素回京,达虏惧罪自杀。
至是太子即位,宣顺治于正月崩者,伪虏之伎俩也。藩曰:余亦计之,但当时恍惚未敢再信。”该文的现代汉语即:有人密报郑成功,顺治皇帝是在厦门思明港被炮轰而死的,大将军达素不敢公布这一消息,京城中查不到顺治的下落,召达素回京,达素畏罪自杀。后太子即位,宣布顺治驾崩,这是朝廷掩盖的手段。郑成功说:“我也意识到了这点,但当时觉得恍恍惚惚,不敢相信。”第二部分为:“初太师在京屡以书谕藩招抚。藩不肯,然虏顺治亦不之罪也。至是顺治崩,执政者与太师有隙,遂对虏太子谏以藩能击崩主父,我皇岂不能杀害其父乎。虏太子纳之,至是新即位而太师遂遇害。”文中所说太师即南明太师郑芝龙降清后,初到北京时,
屡次写信劝郑成功投降都以失败告终,但顺治只是将他软禁,没有治罪,顺治死后,辅臣苏克萨哈与郑芝龙有仇,向太子建议:“郑成功可以用炮击死我们的先皇,皇上难道就不能处死他的父亲吗?”太子采纳了他的意见,即位不久后,郑芝龙就被处死。第三部分为:“报伪朝顺治崩,太子即位,是为康熙。藩喜曰,伪朝大丧,且达素新败,虏必无暇南顾矣,我当速取公夷为根本地,然后再图北征。”该文的大意解释了郑成功攻台时机的选择,说清廷顺治皇帝驾崩,太子即康熙皇帝登基,郑成功方大喜,清廷处于大丧期间而且达素新败,清廷根本无暇南顾,郑成功可以乘机攻取台
湾,作为根据地,然后作北征清廷的打算。这一点,
虽未直接点出顺治死因新说,但“达素新败”、“伪朝大丧”(郑氏政权的眼里,满
清为伪朝)也给支持新说者,提供了佐证。“炮毙”说法非空穴来风顺治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在闽南文史界一些人看来,并非空穴来风,他们从情理推论上为新论找出一些佐证。顺治存在亲征可能顺治对郑成功,一直是持拉拢态度,希望以招抚平乱。
《先王实录校注》记载,顺治曾写信给郑成功,信中批评多尔衮把郑芝龙扣押的行为,并向郑成功道歉。力图佐证新论方认为,在对待郑成功的问题上,顺治和多尔衮意见相左。顺治是位有心作为的皇帝,可以想像他对此的不满。随大军南下亲征。清军败退可能因顺治之死佐证新论方认为:顺治此次随军征讨郑成功,兵力上是占绝对优势的,而且清军有全国的大后方,郑军仅据当时一大陆死角死守,胜负似乎一判即明。但是清军何以却让郑军取得大捷,进而败退?应该是由于清军内部出现了重大变故所致。
而这个重大变故,是不是就是顺治之死呢?清史何以讳莫如深在清官方的史籍中,对顺治的日常行为都有详细的记载。而涉及死因,却只有“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丁巳,崩于养心殿,年二十四。”这样粗疏的记录。呵呵,内幕真是惊人,不过官方经过讨论,决定,顺治还是天花死的,不是殉情,也不是象他爷爷一样被明军的炮弹轰死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08553排&&名:942劳动点:10287排&&名:0发帖数:20259 军号:1215751 头衔:体育区特邀评论员 工分:408553
/ 排名:942
左箭头-小图标
野史看多了吧!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745排&&名:0劳动点:9754排&&名:0发帖数:2643 军号:757612 头衔:民主家族掌门人 工分:10745
左箭头-小图标
顺治有墓吗??好像没有吧。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82排&&名:0劳动点:381排&&名:0发帖数:161 军号:487471 工分:482
左箭头-小图标
没有任依据的胡说八道。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31排&&名:0劳动点:130排&&名:0发帖数:62 军号:1261302 工分:131
左箭头-小图标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041排&&名:0劳动点:2216排&&名:0发帖数:529 军号:630749 工分:3041
左箭头-小图标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8788排&&名:0劳动点:55排&&名:0发帖数:1057 军号:51712 工分:18788
左箭头-小图标
顺治是得天花死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55排&&名:0劳动点:91排&&名:0发帖数:80 军号:431128 工分:555
左箭头-小图标
沙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9条记录]&分页:
&对顺治陵寝为何成为惟一未被盗掘的清朝陵墓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清西陵 探寻清朝皇帝的陵墓_新浪旅游_新浪网
清西陵 探寻清朝皇帝的陵墓
  随洛桑丹曲、在路上、行走的影子,一起来了次自驾旅行,具体路线是北京――易县清西陵――紫荆关――乌龙沟长城――涞源――插箭岭――空中草原――蔚县――北京,全程约700公里左右。
  途经易县,但没有找到久负盛名的易水,或许早就消失了。我们早八点多就到了清西陵。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位于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这里埋葬着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
  清朝皇帝的陵墓本来是在河北遵化的东陵,从雍正开始另选址于易县,也就是现在的西陵。据说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东陵,但后来他又另选万年吉地。传闻他是因为夺位而无颜见父亲康熙,所以不愿葬在东陵。传说终归只是传说,经不起考证。
  清西陵很大,我们第一站是光绪的崇陵,这是我国现存帝陵中最后的一座。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
  崇陵规模不如雍正、嘉庆的陵墓那样庞大,没有大碑亭、石像生等建筑,但仍具有它的特色。整个陵寝根据守卫和祭祀的需要,建筑了五孔桥、巡房、牌楼门、神厨库、三路三孔桥、朝房、班房、隆恩门、燎炉、配殿、隆恩殿、三座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顶、地宫。
  高高的明楼是帝陵的标志性建筑。崇陵修建的时间并不长,刚好百年左右,所以各处的石刻都还很新。明楼后面便是宝顶,俗称“大坟头”。皇帝便埋在这下面。
  从崇陵出来,我们便到了西陵中规模最大的泰陵,这是雍正的陵墓。西陵以泰陵为中心,其余各陵分布在它的东西两侧。泰陵前面有长长的神道。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让我们大失所望,无论是数量,还是气势,比起明十三陵前的神道石像生差远了。神道前端的大红门的石牌坊则远胜十三陵。这三座石牌坊,都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形式,用青花石筑成,上刻有山、水、花、草、禽兽等图形,形态生动,被视为西陵建筑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除了泰陵,值得一提的便是道光皇帝的慕陵。慕陵的特点是规模小,没有方城、明楼、大碑亭、石象生等建筑,它以精致小巧的建筑模式、清丽淡雅的建筑风格、工艺卓绝的楠木雕龙成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据说慕陵之所以规模小,在于道光皇帝首开丢失疆土的先例,而在清帝祖训中,这是没有资格建神功颂德碑的。
  尽管慕陵规模小,但其实外“俭”内“奢”。慕陵的隆恩殿所有木构件全部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不饰彩绘,以楠木本色为基调,隆恩殿内天花板上有木雕龙714条,再加上东西配殿,三殿共有木雕龙1318条,十分精致。楠木硬度极高,迄今不用修缮。
  图文来自:新浪博主
清西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易县梁各庄西,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清西陵是一片丘陵地,周围群峦叠嶂,树茂林密,风景极佳。东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现抵滔滔东流的易水河。..
您还可以看看
摩洛哥,三毛和荷西成婚的地方,《北非谍影》故事发生...
作为西非富拉尼人的一个分支,尼日尔博罗罗人至今仍过着...
曾经梦绕“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惬意...
海浪声声,椰林婆娑,阳光洒在绵延不尽的海滩上...
热门新闻排行榜
旅游频道业务合作:010-8
客户服务热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公司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您有 条新提醒
说说你的问题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清朝皇帝有多少位?他们的陵墓是否全部被盗?专业人事详细讲解。_百度知道
清朝皇帝有多少位?他们的陵墓是否全部被盗?专业人事详细讲解。
提问者采纳
庙号圣祖。皇太极
葬于昭陵(今沈阳北陵)。未被盗过。入关之后的皇帝,庙号太宗。同治
葬于惠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未被盗过。道光
葬于慕陵(河北易县清西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光绪
葬于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努尔哈赤 葬于福陵(今沈阳东陵)。咸丰
葬于定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未被盗过。被军阀孙殿英所盗,庙号宣宗。未被盗过。未被盗过,庙号世宗。宣统
葬于清西陵华龙皇家陵园(公墓)未有庙号,庙号文宗,庙号世祖。雍正
葬于泰陵(河北易县清西陵)。乾隆
葬于裕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现今陵墓保存完好。未被盗过。康熙
葬于景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如果算上未入关前称帝的一共十二位,庙号仁宗。被盗,庙号高宗,庙号德宗。未被盗过,庙号穆宗,庙号太祖。未入关前称帝的皇帝清朝一共十位皇帝。嘉庆
葬于昌陵(河北易县清西陵)。未被盗过:顺治
葬于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清朝皇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清西陵是清朝爱新觉罗氏的家族陵墓吗?
本文行家:
&清西陵是清朝爱新觉罗氏家族的第二片皇家陵园,雍正年间,就修了风水围墙40多里,陵区周围禁界152里。后来,这个禁界不断扩大,到宣统朝,约有180里。在这片陵园里,有四座帝陵,三座后陵,三座妃陵,王爷和公主陵四座,总共葬入76人。&&&&&&&&&&&&&&&&&&&&&&&&&&&&& 清东陵是顺治亲自选定的风水宝地,懂风水的人无不交口称赞,“惊为吉壤”。顺治入葬孝陵后,康熙也接着入葬景陵。应该说从此后遵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昭穆之制”葬下去就可以了。但到了雍正皇帝时却打破了这个制度,没有和父亲康熙皇帝葬在一起,而是另辟了京西南易州泰宁山天平峪为西陵。图片 1&&&&&&&&&&&&&&&&&&&&&&&&& 雍正“惧父”康熙四十七年后,诸皇子争夺储位的斗争愈演愈烈,因为“夺嫡”,皇长子允提被囚,皇二子允礽两立两废,皇八子亦被降爵,最后皇十四子成为最有希望的人。&& &雍正在诸皇子之中,并不是得嗣君之望很大的人,但他为争夺储位的活动—刻未停,只是他不像他的兄弟们那样露骨,那样明目张胆地干,而是采取了隐蔽的方式,表面上尽量表示对康熙的孝心,以博取好感,暗中则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拉拢收买有权有势的朝内外大臣,窥测时机,在诸皇子内讧中很好地保全了自己,关键时刻,一举成功,登上了皇帝宝座。& 雍正继位,自清以降,传说很多,影响颇广。&&& 一种传说为篡改遗诏。据《清宫遗闻·清世宗袭位之异闻》记载:“圣祖&指康熙)弥留时手中遗诏曰:‘朕十四子即缵承大统’。世宗侦得遗诏所在,私改‘十’字为‘第’字,而后,一人进畅春园,不许他人进入。圣祖大怒,以枕击之。世宗跪而请罪,不久宣言圣祖上宾。世宗继位,改元雍正。”&&& 和这种说法略有不同的是说圣祖遗诏“传位十四子”,后来被胤稹和隆科多将遗诏中的“十”字上面加—横,下面加一钩,变成了“传位于四子”。改完之后,胤稹入寝宫向圣祖进了—碗人参汤,于是圣祖崩逝,胤稹便登基继位,改元雍正。这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 这种说法是没根据的,清代皇帝的遗诏都是用满文书写,根本不会出现汉字,谈何篡改?近年在大连图书馆发现了清代内阁大库档案中,有康熙朝的题本700多件,俱系满文,可为一佐证。而且,康熙临死之时,在场的有八个人,胤慎和隆科多是不可能有机会篡改遗诏的。&&& 据《东华录》卷二十四记载,康熙传帝位给胤稹是口述遗诏,康熙在畅春园内—口痰上不来,憋昏过去,迎光返照之时,连笔也拿不动了,允祉、允佑、允祀、允禟、允裪、允锇、允祥六位皇子和隆科多在御榻前听了康熙的口述遗诏,胤稹本人并未在场,而康熙传位给胤稹也不是临时的决定,应该说是酝酿已久了。首先,康熙想沿用汉族的传嫡传长的传统,皇长于允提非嫡出,而且搞阴谋魇胜之术陷害当时的太子允扔,所以被康熙幽禁。二子允扔是嫡出,康熙很喜欢他,一岁时就立为太子,但他长成后,结党营私,拉帮立派,甚至有谋害父皇的心思,被康熙两立两废。三子允祉不是嫡出,从小养于大臣家,才具平常,康熙从未有过要传位给他的意思。胤稹是第四子,又是嫡出,按正常情形,轮到他继位了。基次,康熙在胤稹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他,因此他的实际地位在当时高于其他皇子。康熙四十八年时,只有允促、允祉和胤稹三人为亲王,而允提、允祉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康熙当时已经有意地培养和锻炼胤稹了。很多记载表明,康熙命诸皇子参与国家大多和宫中事务,其中胤稹参加的最多,交他办的事情往往也最重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使康熙传位给胤稹,就是康熙十分喜欢孙子弘历(即胤稹的儿子,后来的乾隆皇帝)。康熙六十年(1721),也就是他临去世的头一年春天,康熙见到弘历,非常喜欢这个孙子便命送到宫中养育。康熙还曾传见弘历的生母钮钴禄氏,连连称她是“有福之人”,说弘历比自己的福还大。这时,祖孙三代,翁媳之间,融融睦睦,谈笑风生,确有天伦乐趣。那时,胤稹已经四十五六岁了,康熙看中了孙子,而立其父是有可能的。&&& 雍正的帝位不是谋夺的,为什么还惧怕已死的父亲呢?那是因为他当皇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干了杀兄屠弟,杀戮前大臣的事。&&& 雍正的两个哥哥允提和允扔都是被他幽禁而死的。&& &他对几个弟弟也不客气。允涵被他夺去兵权后派到东陵守陵思过。允搪被他囚禁到青海西宁,后派人用三条铁链锁拿返京,死于途中。允撰、允俄被囚禁了十几年,直到乾隆即位后才被放出。&&& 隆科多是康熙最为信任的重臣,康熙临死时,除了七个皇子外,大臣只有他一人在场。他并不倾向雍正,但当康熙遗诏传位给雍正时,他还是照实宣发。雍正继位后,第三年就革去了他步兵统领之职,次年罢尚书,五年时,以4l款罪被永远禁锢。对年羹尧他先是利用,后来罢官削职,直至令其自尽,连带其父兄也被罢官,其子和许多幕僚皆坐斩,亲属都充军到边塞给披甲人为奴。由于大肆杀戮兄弟和大臣,迷信思想很重的雍正担心葬在康熙身旁受到遣责、报复,所以要另辟陵园是可能的。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王德恒 出生于日 满族。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研究员。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现任FAB精彩企业集团专家顾问,SGS中外合资通用标准技术公司顾问,《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副总编。
长年从事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侧重旧石器时代研究和北方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和历史观点。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论著。代表作品有《顺治与鄂妃》、《大洋彼岸的龙雾》、《天根》、《殷虚龟甲历劫纪》、《北京的皇陵与王坟》、《金帝陵述略》、《壁画迷雾》《明清帝王与皇陵文化》、《大唐帝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乾隆陵墓被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