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有关对联以及沁阳名胜古迹的对联

有关河南名胜古迹的诗词对联_百度知道
有关河南名胜古迹的诗词对联
提问者采纳
精忠彪炳启后贤,热血挥洒遍寰宇; 忠臣不二二忠臣南阳医圣祠 法崇仲圣思常沛 医学长沙自有真 汲县比干庙 以忠爱为心,匡时句出惊风雨,痌瘝在抱; 为生民请命; 百世流芳,警世诗成泣鬼神。 汤阴岳飞庙 千古奇冤。 邓县二忠祠 国士无双双国士,国步多艰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名胜古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于名胜古迹的对联
> 关于名胜古迹的对联
关于名胜古迹的对联
&&&&来源:春节对联
  北京故宫楹联
  龙游凤舞中天瑞
  风和日朗大地春
  北京中南海静谷楹联
  胜赏寄云岩万象总输奇秀
  清阴留竹柏四时不改茏葱
  北京中南海跨桥联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园峤水中央
  北京颐和园邪颐乐殿联
  珠玉九天元音谐乐律
  笙簧六籍太室饫镆觞
  颐和园知春堂联
  七宝栏杆千岁古
  十洲烟景四时花
  颐和园涵远堂联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颐和园戴日腾愉联
  松柏霭长春画图集庆
  蓬莱依胜境结构灵光
  颐和园澄爽斋联
  芝砌春光尘池夏气
  菊含秋馥桂映冬荣
  颐和园宜芸馆联
  绕阶苔痕初染碧
  隔帘花气静闻香
  云南黑龙潭联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昆明海心亭联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滇池太华寺联
  一幅湖山来眼底
  万家忧乐注心头
  近华浦联
  曾经沧海难为水
  欲上高楼且泊舟
  昆明龙门对
  仰笑宛离天尺五
  凭临恰在水中央
  云南五华书院联(尹楚珍书)
  鱼跃龙飞活泼泼地
  日华云烂乱漫漫天
  昆明大观楼联
  千秋怀抱三杯酒
  万里云上一水楼
  太原晋祠难老泉亭前联
  昼夜不舍
  天地同流
  晋祠&别一洞天&联
  石磴登云原有路
  洞门迎旭别开天
  晋祠圣母殿联
  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
  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圣母殿联
  沛泽共汾川十里稻畦流碧玉
  剪圭分参野千年桐荫普黎m
  晋祠圣母殿联
  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
  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冽冽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
  海州云台山寺联(常建极书)
  世外凭临一面峰峦三面海
  云中结构二分人力几分天
  杭州西冷印社后门石坊联
  高风振千古
  印学话西泠
  杭州飞来峰联
  飞峰一动不如一静
  念佛求人不如求已
  西湖冷泉亭飞来峰对(俞曲园撰)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对俞曲园联(左宗棠撰)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西湖白公祠对(阮芸台集李白句)
  但是人家有遗爱
  曾将诗句结风流
  青田石门洞联
  似洞非洞造成仙洞
  无门有门是为佛门
  浙江贡院联(阮文达撰)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孤山放鹤亭联(林则徐题)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梅花转不孤
  灵隐寺天王殿联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岳坟前对
  千秋冤案莫须有
  百战忠魂归去来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辨伪真
  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
  墓门凄碧草似也非也看跪此一双顽铁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
  秦某题秦桧跪像
  人从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岳庙联
  遗迹镇栖霞洒泪重瞻新庙貌
  大旗悬落日撼山愿学古军容
  杭州藕香居茶室联(集东坡名)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碧波寺联(僧契盈题)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西湖平湖秋月联
  万顷湖平长似镜
  四时月好最宜秋
  平湖秋月联(骆成骧撰)
  穿牖而来夏晶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邮前山明月后山山
  西湖天下景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潼关城楼联
  华岳三峰凭槛立
  黄河九曲抱关来
  华山玉泉院联(严长明题)
  三峰三霄通宝掌千秋留藓迹
  一岳一石作金天万里矗莲花
  马嵬坡联(毕秋帆题)
  莺花尚恋霓裳影
  环佩空归月夜魂
  马嵬坡联(毕秋帆题)
  谷风如诉旧愁来蜀道秦川过客重谈杨李氏
  墓粉还将秋色补雨尘云梦伤心何似汉唐陵
  兰州五泉山联(梁章巨题)
  佛地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
  清泉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
  平凉六盘山联
  峰高华岳三千丈
  险居秦关百二重
  河南南阳城楼联
  真人白水生文叔
  名士青山卧武侯
  中岳嵩山联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 华 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氵厘)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三贤祠联(李白、杜甫、高适)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
  两间容啸傲青天明月此三人
  普陀普济寺联(苏曼殊书)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湖南岳阳楼联
  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
  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
  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长沙三闾大夫祠(屈原)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武汉晴川阁联
  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倒金尊却喜青山排闼至
  川原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来
  武汉黄鹤楼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太白亭联(仙枣亭)
  宛然海上三山貌矣安期先我亭前探枣实
  犹是江城五月仙乎太白与君笛里听梅花
  滕王阁联(李春园题)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滕王阁联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江西庐山天池联
  天上有池能作雨
  人间无地不逢年
  江西百花洲联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浮影日悠悠
  百一峰阁联(梁章矩题)
  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题福州涌泉寺山门弥勒佛
  日日(扌匝)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 坐 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来由
  杭州西湖三雅园联
  有山皆图画
  无水无文章
  西湖楼外楼联
  屈醒陶醉随斟酌
  春韭秋绿入品题
  上海豫园明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豫园点春堂联
  桂馥兰芬水流山静
  花明柳媚日郎风清
  苏州狮子林门联
  吴会名园此第一
  云林画本旧无双
  苏州拙政园联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虎丘花神庙联
  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
  二下四番花信吹香七里山塘
  网师园联
  雨雨风风暖圾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虎丘三笑亭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沧浪亭联(梁章矩集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欧阳修)
  近水遥山皆有情(苏子美)
  扬州蜀冈鉴真纪念堂内联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扬州水明楼联
  盈手水光寒不湿
  入帘花气梦难忘
  扬州迎月楼联(赵子昂)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扬州濯清堂联
  十分春水双檐影
  百叶莲花七里香
  扬州平山堂联
  几堆江上画图山繁华自昔试看奢如大业令人讪笑令人悲哀应有些逸兴雅怀才领得
  廿四桥头萧声月色
  一派竹西歌吹路传诵于今必须大似庐陵方可遨游方可啸咏切莫是花浊酒便当了
  六一翁后余韵流风
  江阴南阳歧徐霞客故居联
  曾有霞仙居北坨
  依然虹影卧南阳
  扬州乐善庵联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西东
  南京太平天国龙凤殿联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太白楼联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南京明中山王故邸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山西解州关帝庙春秋楼内联
  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
  赤面青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春秋楼大门楹联
  圣德服中外大节共山河不变
  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
  春秋楼上对
  北斗在当头帘箔开时应挂斗
  南山来对面春秋阅罢且看山
  山西永济首阳二仙庙联
  竟开宇宙争端薇蕨馨香惭对墨胎义士
  阅尽苍桑变局河山带砺难比雷首佳城
  荆门州当阳县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山西芮城永乐镇门楼砖联
  楼傍三秦看岳色苍苍久矣扩开眼界
  地邻九曲听河声浩浩诚哉荡涤胸襟
  山西永乐镇&峨眉&攒&秀&联
  化日同游永乐还微普开乐
  桃花满径玉溪疑是武陵溪
  山西应县木塔对联
  拔地攀天四面云山拱一柱
  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层霄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楹联
  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
  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
  杭州西湖湖心亭联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题济南大明湖(刘金门题)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刘备陵联
  一g土尚巍然问它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山东泰山壶天阁联(廷璐题)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造绝顶千重尚多福地
  泰山岱庙联
  揽月居然凌上界
  H云便要洒齐州
  黄山玉屏楼联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离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趵突泉联(石琢堂书)
  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关天培庙联(林则徐)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坛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见面如生
  四川桂湖联
  风月无边遥望秦川八百里
  江山如画古称天府第一湖
  三苏祠楹联(苏洵、苏轼、苏辙)
  宦迹渺难寻只恃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邛崃卓文君井联
  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寻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
  天涯知己本难逢最堪怜录绮传情白头兴怨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
  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武侯祠联(赵藩书)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湖北石首秀林山刘备与孙夫人合祠联
  锦绣江山半壁雄人敌吴魏
  风云儿女千秋佳话掩甘糜
  沈葆桢题杜甫草堂联
  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于立群补书顾复初题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成都望江楼大门对联
  此女校书旧日枇杷门巷
  为古天府第一郊外公园
  望江楼门联
  一水绕当门滚滚浪分岷岭雪
  双扉开对廓熙熙人乐锦楼春
  薛涛井联
  古井平涵修竹影
  新诗快马浣花笺
  薛涛井联(武介康题)
  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第
  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祠堂
  濯锦楼联(顾复初题)
  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引兴此登楼
  望江楼楹联
  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瞩高瞻则见玉垒云开峨眉月朗夔门日射剑阁烟消郁郁葱葱助全
  蜀山川钟灵毓秀
  临井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词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
  川俊杰播美扬修
  崇丽阁长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
  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
  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
  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
  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如长歌短赋、抛撒些幽恨闲愁、
  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
  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台湾彰化县秀水乡乌面将军庙联
  乌威圣德万古流芳英烈将
  玉面神光千秋垂泽崇仁军
  台湾彰化县八堡川林先生庙联
  八谷无恙万民欢稼穑
  堡垒永存千载念先生
  河北省通州河楼联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山东济南大明湖二联
  地占百湾多是水
  楼无一面不当山
  舟行着色屏风里
  人在回文锦字中
  济南趵突泉二联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空洞洞天、作飞飞响
  活泼泼地、故源源来
  济南历下亭二联
  有鹤松皆古
  无花地亦香
  有亭翼然,纤尘不染。
  高山仰止,清光大来。
  泰山楼
  一日无心出
  群山不敢高
  泰山雨花院
  雨不崇朝遍天下
  花随流水到人间
  泰山南天门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南岳衡山南天门对联
  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
  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广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天,目空今古?
  五百里故侯安在,愧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文天祥祠对联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禹王庙联
  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
  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
  山海关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更多有关请点击:
关于名胜古迹的对联相关推荐和兖州名胜古迹有关的诗词对联_百度知道
和兖州名胜古迹有关的诗词对联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金口坝位于兖州城东泗河上,是著名的水利工程设施。如一条巨龙横卧于碧波,挡住泗河水使之西流,灌溉农田。坝体全以巨石砌成,两石之间以铁扣连接,金口(扣)之名由此而来。据考证,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居所距坝不远,他和杜甫赋诗相别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中的“石门”中的“石门”,就是金口坝。
青莲阁 位于兖州城东金口坝之北的泗河西岸。是为纪念李白而建的一幢阁楼,两层三间,砖木结构,初建无可考。明代嘉靖年间知县李知茂重修,后倾圮。清道光年间邑令冯云宛鸟 重建,阁内奉祀除李白外,还配有李白儿女。
阁重建落成后,冯云宛鸟 在阁门外题一对联:
乘兴偶凭栏 问泗水长流 何殊昔日
欲吟还搁笔 有先生在上 不敢题诗
另外,兖州邑人张性梓还写了一首《青莲阁落成》,诗云:
沉香亭子...
金口坝被誉为“金口秋波”。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赋诗云: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李白家居兖州,《鲁东门泛舟》作于青莲阁下: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八  景  诗  清·仲宏道
                   玉河烟柳
     御沟流水玉河通,柳色人烟一望中。绮阁夕阳连幕翠,画楼春晚带霞红。
     招风落絮飞将尽,听雨鸣鹂语未终。
独坐小桥浑欲醉,从驺催赴鲁城东。
                   石佛灵泉
     停辔垂柳问古泉,澄潭清冷沛桑田。青风荫我能忘俗,老桧依人似解禅。
石佛袈裟传自鲁,灵符蝌蚪不知年。登临罢即还高枕,畏向空山听杜鹃。                   兴隆塔影
     峥嵘塔与白云齐,影落灵光古殿低。翠色独凝洙水北,风声遥应岱峰西。
     碧苔渐蚀开皇字,黄绢犹留学士题。多少俳徊游子意,凭高闲数暮鸦栖。                   舞雩春风
     艳阳天假文章日,舞雩千秋气象同。浅浅桃花红入座,依微柳色绿当丛。
     何时童冠邀连袂,懒向春风再理桐。为想家山归未得,鲁门怅望峄阳东。                   南楼夕月
     荒台无复古南楼,胜地空存月影幽。静树参差疑待晓,鸡虫恍惚欲传秋。
     浮云不共先生住,细草还同杰句留。 遥忆当年临眺意,应知杯酒杜陵愁。
              
                   泗水流芳
              对不起,字数超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名胜古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名胜古迹的对联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根据下列..
  名胜古迹的对联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文化名人【第(4)联写一个人即可】。(1)允矣斯文,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   大哉夫子,合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2)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3)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4)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孔子;(2)诸葛亮;(3)欧阳修;(4)苏轼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名胜古迹的对联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根据下列..”主要考查你对&&对联,文史常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对联文史常识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  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1、独特性和普遍性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2、寄生性和包容性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3、实用性和艺术性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4、通俗性和高雅性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5、严肃性和游戏性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联分类:按用途分类1.通用联——春联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按字数分类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按修辞技巧分类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按联语来源分类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按内容分类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写对联要求与禁忌:特点: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形式: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1、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2、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3、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4、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联律: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1、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所以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一人千古;千古一人。2、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3、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4、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5、平仄相谐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6、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禁忌:口诀: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一忌合掌】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一副对联,必须上下比的词语异义相配,才算合格。在作联时,有人误认“词类相对”,以为上下联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第一大忌。比如:五湖传喜讯;四海送佳音。“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义词。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就没意义了。【二忌重】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请看:百鸟鸣春歌盛世;一龙降世兆丰年。两个世字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三忌失对欠平衡】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例如:奥运精神传友谊;圣火辉煌映和谐。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第四失替应留意】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五为乱脚】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比如:九州迎圣火;百载圆一梦。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六孤平】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第七切记三平尾】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八忌上重下边轻】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比如:听铁马声声关山入梦;看银钩笔笔书画萦心。此联立意很好,可以用“银钩笔笔”对“铁马声声”,“书画萦心”对“关山入梦”气势上就大大减弱,明显的气势不足,有损整副对联的美感。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九忌初学用癖典】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使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癖典,使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联眼:“联眼”指在联句中对意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字词。联眼在联句中可能是一个单独的字,也可能是一个词组,或复合词组。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首创“联眼”单词,并在“在天联评”中首次采用刻性和严肃性。毛泽东1958年参观武侯祠时,对此联看得很细,予以高度评价。史上趣对:(1)李白戏权臣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2)吕蒙正不平则鸣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3)花甲串对1924年,岁在甲子,60年一遇,甚为难得,云南丽江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口征对,并说,谁能对出下联,愿以薄礼相酬。这上联是个串“花”对: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和秀才以为这是难对,非十天半月不会有人对得上。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原来举人王树和在这一夜之间便对出了串“甲”的下联:甲箓翻看灵甲目,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鳖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和秀才一定要送酬礼,王举人坚决不受,一时传为佳话。文史常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文化典籍等。(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应用文的常用格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易误解的文史常识:(1)“先母”“先父”已作古 “生母”一词意思就是“生身母亲”,与自己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生母”一词通常是在有相对词出现的场合下对举使用,很少单独出现。同“生母”相对的词有“嫡母”、“庶母”“继母”、“养母”、“过继母亲”等。过去,男子可以有妻有妾,正妻所生的子女称自己父亲的妾为“庶母”,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妻子为“嫡母”;男子已有子女而后续娶,原有的子女称父亲续娶的妻子为“继母”或“后母”。当然,这些都是书面语言,至于口头的称呼,往往会因地域、方言、习惯及其它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含义则不会有太大出入。 而“先母”则与之有所区别。“先母”一般出现在社交场合,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已谢世的母亲时所用的敬词,即“我的已经逝世的母亲”,因此,“先母”必须是第一人称用语。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使用这个词语。不论出于多么敬重的心情,称呼别人去世的母亲都是不能使用“先母”这个称呼的。“先父”的使用与此相同。对此不可不慎。 (2)“家父”“令尊”是两人说起敬称,有句话需要记住,那就是“家大舍小令他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譬如说到自己的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譬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此来表示谦虚。而说到别人的家人,譬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示尊敬。因此,“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很明显,“家父”、“家母”与“令尊”、“令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家父”仅作子女对别人谦称自己父亲之用,别人万万用不得。“令尊”中的“令”,含有美好义,是称对方亲人时的敬词,万万不可用在自己身上。敬词与谦词互相对应(如“令尊”与“家父”)却不可互相替代,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时时记在在心上。 (3)“美轮美奂”房屋好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其用法。常见于报刊之中的成语“美轮美奂”,就经常被用错或写错。“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日: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奂,言众多。”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例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贼,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奂美轮的汉奸住宅付之一炬。”可是,就是这么明确的写法和用法,很多人却写错、用错。先从写法上说,这个词其正确的写法是“美轮美奂”,有时也写作“美奂美轮”。因为并列结构型词语的词序,前后调换并不影响整体语义。另外,当“轮奂”连用,也可写作“轮焕”;焕,则有“焕然一新”之用法。如白居易《和望晓》诗有云:“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写成了“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等,这些都是错的。其次,从用法上来讲,“美轮美奂”是一种美,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严格的规范。它专指建筑物之众多、高大、华美,而不是其它形式的美。有人这样写道:“导游带着大家游览了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千手观音》舞蹈美轮美奂,感动了全国观众。”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描写女性貌美时,也敢用“美轮美奂”来形容。造成这些错误用法的原因在于,把一个只能用于建筑的特定成语,任意扩大范围,运用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了。虽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变化发展很快,但是也不能因为很多人用错,就可以宽容地认为其词形词义可以改变。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时代发展,就借助让词语“发挥更大作用”的名义乱用。(4)“莘莘学子”多少人首先从读错“莘莘”来说,这个字的确有两个发音,然而,“莘莘学子”中的“莘”字应当读“shen(阴平)”,而不是记者口中发出的“xin”。其次是“莘莘学子”一词的使用错误问题。有很多词语,人们大体上经常看到或者使用,但是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用错。“莘莘学子”四个字连在一起,像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比较宽泛。“莘莘”出自《国语·晋语四》:“周诗日:莘莘征夫,每怀靡及。”《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均释其为“众多”之意,这样,“莘莘学子”应是“众多的学子”。如同上面提到的那个错误标题一样,下面的例句也是因为不太理解“莘莘”之意而出了错,在“莘莘学子”前加了“一大批”、“许许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学子”后面加上了个“们”字,造成了词意重复的错误。例如: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许许多多来自中国的莘莘学子共同为祖国祈祷;一大批莘莘学子走出校门,成为祖国的建设者;莘莘学子们站在主席台下,聆听校长的讲话。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错误用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莘莘学子”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因为“学子”和“莘莘”连用,意思就是“众多的学生”了,所以就不能再加“一些”、“每一位”这类词了。再用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例如: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用法都是错误的。点拨:文史常识的掌握没有捷径,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辨别和识记才能准确、灵活运用,主要的考查题型也比较灵活。其中单选题、填空题、问答题、连线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和判断题、改错题都有涉及。中国古代主要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发现相似题
与“名胜古迹的对联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根据下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82051070189669264951543344994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与名胜古迹有关的对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