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监定水印木刻中国画对笔墨的要求

博宝艺术网推荐
博宝油画火热销售中..[转载]水印木刻很东方、很中国、很有意
&前一时期,中央电视台介绍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他对中国一直很友好,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中国通,也是钢琴家,他说中国人对西方的音乐有很高的鉴赏力,但是西方人不懂中国音乐,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想他大概是拿他的钢琴与中国古琴作比较,那差别可大了,就拿乐谱来说,钢琴有调(升C降B之类),有音符有指法,但是中国古琴却不同,有它记谱和弹奏的方法,虽然都是琴,但此琴非那琴,两者没得比,钢琴是世界性的,而古琴是中国的,弹的声音,曲调,情趣和演奏的方法完全不同,难怪他觉得有意思,这个有意思包含了什么不得而知,
我想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他是一位诗人,德文七个字母绝对翻译不了《疑是银河落九天》等七字中国古诗含义,如果是一位画家,他不一定理解中国画力透纸背,绵里裹针的艺术境界,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中国人不仅对西方音乐鉴赏力很高,对油画也不例外,中国人画油画懂油画的人很多,学习的基础是通过素描色彩的训练就可画油画,全世界美术爱好者都可以画,但是你要让外国人画的中国画得到中国人的欣赏和认可,我还没有看到过,也没有见到过学术水平高的评论中国画的文章,反之,中国人画的油画得到国外认可的不少,为何有如此现象?因为他们不理解中国画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读不懂中国画的原因是;画好中国画要认识世界上最难学的汉字,要懂书法、学古诗、、、、、、这对学中国画的外国人来说有难度,所以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外国人难懂中国的笔墨和功夫,看不懂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线条的力度,再看到书法和写意画的速度,多数西方人不理解也不知道,这几根线条背后下的功夫,这已经不是有意思了,而是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
而中国的水印木刻却是例外,它的表现语言能让外国人理解,但是许多画面效果又不知道是怎么印出来的,好像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这层面纱就包含了很多中国绘画的本土语言和中国元素。2008年中法文化年的压轴戏就是江苏省水印木刻展览应邀在法国巴黎展出,大家知道法国是绘画之都,你拿国画去虽然很中国,但多数人读不懂,你拿油画去,人家卢浮宫、凡尔赛宫有的是世界名画,但是他们却看中江苏水印木刻,江苏版画以水印木刻享誉中外美术界,其独特的水色气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美术界称“江苏水印画派”。难怪法国客人看了惊叹:没想到,江苏的水印版画这样精彩!画展后来又被邀请到欧洲其他国家展览,收到好评,早在1998年,江苏水印木刻在美国也同样收到了欢迎,说明西方人读得懂中国水印版画,这很有意思。
都知道中国文化的国粹有京剧、古诗、中国画、、、、、、但是多数人不知道这些国粹中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木刻,版画中最早出现的是木刻,木刻最早在中国,(这种刻印,就是版画制作,而且还是水印木刻,他是一种干纸水性颜料拓印。)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作用和地位的定位,应该远远超出木刻的本身,雕版木刻通过印刷,如经文,小说、插图、笺谱、画谱等等,、、、、、从一开始就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可以说没有中国的雕版木刻,就没有中国历史发展的今天!在中国绘画界,水印木刻是国油版中的小画种,可是没有哪一个画种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这很有意思吧?更有意思的是水印木刻影响了浮世绘、而浮世绘又影响了欧洲画坛!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国画意象对中国现代水印版画的影响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现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言:“意境产生于深入的认识对象和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段的不同既而造就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意境的表现更是与众不同;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受中国画的影响甚大,那种意境之境犹如国画中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之境。现代水印版画作品中陈琦先生的作品就传达着一种对世界、对生命的诠释,所以流露出的淡定和谐之韵让欣赏者陶醉、脱俗;其巧妙运用水的属性与墨融合将水墨雕刻于木板之上,精细慎密如工艺品,寓意如警语,意境如仙境。 中国论文网 /7/view-4129211.htm  关键词:意境;影响;现代;水印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01   一、对中国画意境的鉴赏   中国诗人王维曾说过“山水之中水墨为主”,水墨作为一种特殊的色相,代替物象的外在色彩,具有较高的精神性,致使笔墨形式退化为一种符号,惟意是求,真所谓“不在其色,而在其气”。   1.水墨画用笔用墨讲究笔情墨趣,用笔苍浑丰富,干湿并用,墨水交融使得黑白两级色在幻化中获得无限可能的灰度,从而形成可能奔放的世界,将血肉润泽合于自然之象。   2.简淡可以说是水墨的可贵之处。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浩渺的大江之上一叶扁舟,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大片空白即为江水的辽阔与垂钓者的悠闲,大胆的取舍剪裁,以大幅空白突出景观,无不流露出浓郁的诗意与显现出空濛的空间。水墨画的特殊审美诀窍即为记白当黑,空灵之美,因心造境。倪赞道:“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   3.水墨画讲究意象,弃形写神,画为心言,言为心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构成气韵之美。   二、对现代水印木刻艺术特色的阐述   (一)中国传统水印版画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的水印版画之所以能在民族危机之时得以传承与发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复制中国画,国画的创作特点便得以运用在水印版画创作之中,更包括意境之美的传达。像黄永玉、古元、李桦、等老辈版画家,从中国传统版画中借鉴,并在民族化的艺术形式之上研究创作,从著名版画作品《阿诗玛》、《玉带桥》等中都可以看到创新,并且在潜移默化之中伸手中国画意境的感染,艺术形式是我们的直观感觉,精神与情感生活的动力形式相一致。   (二)水印版画的独特性——刀木味与墨晕味   罗丹曾这样描述过绘画技法“毫无疑问,技法不过是种手段,但是轻视技法的艺术家是永远的也不会达到目的的”。当然水印木刻也不乏刀刻技法与印制技法,其中刀痕在继承传统水印木刻的前提下有所创新,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是的木刻工具的提高与增添,画面的刀痕效果更能显现出水印所需求的刀木味,刀痕如同绘画的笔触,“骨法用笔【刀】”已表现的淋漓尽致。   其次对于肌理的表现更上一层楼,木纹的效果被印制的出神入化,还有对水墨的运用堪称绝境,将水墨相融富与木板之上,犹如瞬间痕迹般忽而跃然纸上,其意境与国画意境有异曲同工之趣。   三、中国现代水印所流露出的中国画意境   (一)陈琦先生作品的感触   现代版画家陈琦先生的版画作品以平板水印为主,单色水墨晕染,当然也有淡彩。“宁静”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忘却现实生活的劳碌纷攘,用水印版画表现的水以绝对冷静的创作心态去创作,更似乎是对水印版画这种媒介的诠释,类似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式的脱俗。而画面自身大多明确保持均衡、整洁,又很合儒学尚“中庸”的审美尺度。   (二)当代水印版画的发展与国画的发展息息相联   随着现在视觉艺术表现手段的改变,中国传统的东西在遗失或是遗弃,该怎样取精舍糟,需要两者相互带动彼此共同发展与创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尽管中国现在水印版画的其艺术表现手段与特性同国画大相径庭,但所追求的意境之美大同小异。世俗质朴率真的的淳风之美,无不应对了张道一先生所总结的八个字:内容形式上的“、全、艳、健”与风格特色上的“粗、俗、野、土”的审美品格——单纯的形式感,真诚感情的流露;在当代中国版画中水印版画是中国民族样式的延伸,水印木刻即保留了水印技法中的清新滋润、含蓄自然的东方韵味,又发挥了创作版画中单纯洗练、强烈醒目的艺术特色。   罗丹曾说过“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从艺术中获得最感动的、最终的收获是一种艺术的心情与审美的想象,这种心情与想象源自于艺术的意境。现在水印版画正随着艺术领域的发展而追求着自己的意境之美,使之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万物息息相联,艺术领域里更是相通的,既而水印版画的意境之美与现在国画的意象之韵有着异曲同工之趣。   参考文献:   [1]成葆德.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弘扬.银川:宁县人民出版社,199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八十年代 朵云轩木刻水印 白石老人 鱼蟹图 立轴105*34cm
装裱形式:立轴
尺&&&&&寸:长105宽34(cm)
款识钤印:
售&&&&&&价:2000.00元
品&&&&&&相:
配送方式:挂号印刷品、快递、EMS、普通包裹&&&&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1件)
商品分类:
详细描述:
暂无详细描述。
挂号印刷品
每件能节省3元挂号费,但没有凭据易丢失、建议尽量挂号邮寄,如发生丢失,书店不承担任何责任;
方便快捷,货品若不是很贵重建议使用!视货品轻重,一般本埠(县)资费5元/件;外埠资费10-15元/件;
邮资以邮局实际称重计算为准, 国内基本资费计算;
邮资=每件挂号费3元+邮件包裹资费(每50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 按照寄递里程分区核订,具体标准参照《邮局国内普通邮件资费》);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16000.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画对笔墨的要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