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北伐军战袍独立师师长昊淮

百年名校斯民小学拍摄宣传片《斯民荣光》
日 05:15 来源:学校大全编辑:admin
在一所民居的墙壁上,我们至今还能清楚地看到清光绪年间,在这里就读的学子取得优异成绩的捷报;厢房天井内有一惜字亭,当时凡写过字的纸,要在这惜字亭烧毁,不可将写过字的纸到处乱丢,足可见尊重知识,尊重为知识付出的努力。 一百多年前,浙江诸暨的群山环抱之间,有这么一所学校。她依会稽山而建,东白湖是她的明眸,松涛做她的衣裳,迎着晨曦那阵阵的书声,则是她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咏叹。历史不断前行,教育不断前行,文化不断前行……这,是斯民的荣光,是中国乡村小学教育的荣光,更是中国教育的荣光。 这是正在拍摄中的宣传片《斯民荣光》中的一组镜头与台词。 斯民小学历经百年风雨,开办新学之先河,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栋梁英才,光上“教授榜”的就有百余名,古生物学家斯行健、教育家斯霞、历史学家斯维至、国民党上将蒋鼎文、曾任北伐军独立师师长并营救过周恩来的斯励、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斯华龄等是其中的佼佼者。斯民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一个缩影,其发展对于中国初级教育的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近年来,又凭其超前的办学理念,选择了走书法特色办学之路,2006学年斯民小学被诸暨市教委评定为书法特色学校。2010学年,被评定为绍兴市书法特色学校、浙江省书法特色学校,成为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创作基地,浙艺书画院实验基地。该校总结书法教育的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书法乐园和国学基地为实现目标,开辟扬国学文化创和雅校园的道路。 这个精致雅美的文化教育宣传片,由中视金影(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摄制,据毛沁萍副总经理介绍,届时将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放,并参加国际电影节评奖活动。
本文上传:吴瑞贤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绍兴幼儿园:
绍兴小学:
绍兴初中:
绍兴高中:
绍兴大学:[转载]揭秘黄埔军校有哪一百零八位将领?(组图)
黄埔一百零八将,是指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中的108位军事人才。
三十六官佐
&&&&&&&&&&&&&&&&&&
&&&&&&&&&&&&&&&&&&&&&&&&&&&&
孙中山与蒋介石在一起
1、孙中山()广东香山人,黄埔军校总理,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中国国民党总理,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
2、蒋介石()浙江丰化人,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总统,国民党军统帅,特级上将。
&&&&&&&&&&&&&&
&&&&&&&&&&&&&&&&&&&&&&&
&蒋介石、何应钦、廖仲恺与孙中山的合影
3、廖仲恺()广东惠阳人,黄埔军校第一任党代表,国民党左派领袖。
4、李济琛()广西苍梧人,黄埔军校副校长,教练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5、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共和国总理。
6、邵力子()浙江绍兴人,黄埔军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早年加入共产党,后为国民党党员,共和国政务委员,民革中央常委。
7、汪精卫()浙江绍兴人,黄埔军校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上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议会议长,叛逃投日后任国民政府主席,汉奸头目。
8、方鼎英()湖南新化人,黄埔军校教育长,代理校长,国民革命军中将,北伐军第三军团总指挥,国民革命军新编十三军军长。解放后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9、何应钦()贵州兴义人,黄埔军校军事总教官,教育长,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谋总长,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台湾“国防部长”,“行政院长”。
10、王柏龄()江苏扬州人,黄埔军校教授部主任,教育长,参谋长,国民党中将,北伐军总预备队指挥官,教导师师长,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
11、邓演达()广东惠阳人,黄埔军校教练部副主任,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总干事。后被蒋枪杀。
12、陈诚()浙江青田人,黄埔军校特别官佐,炮兵科长,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总参谋长,行政院长,国民党副总裁,台湾“副总统”。
13、包惠僧()湖北黄冈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早年加入共产党(中共一大代表),后脱党,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内政部参事,户政司长;建国后任国务院参事。
14、顾祝同()江苏涟水人,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管理部主任;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三战区司令长官,台湾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代“国防部长”。
15、聂荣臻()四川江津人,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6、张治中()安徽巢县人,黄埔军校入伍,任总队代理总队长,军官团团长,教育长,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早年加入国民党;后加入民革,湖南、新疆省主席,军委会政治部长,国共和谈国民党首席代表;解放后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17、叶剑英()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8、陈继承()江苏靖江人,黄埔军校教官,教育长,国民党陆军中将,一军军长,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
19、陈果夫()浙江吴兴人,黄埔军校招生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
20、刘峙()江西吉安人,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官,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
21、严重()湖北麻城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厅长。
22、蒋鼎文()浙江诸暨人,黄埔军校学生队区队长,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国民党西安行营主任,一战区司令长官。
23、钱大钧()江苏吴县人,黄埔军校兵器教官,参谋处长,国民党陆军上将,淞沪警备总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
24、鲁易()湖南常德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共产党员,国民革命军少将,北伐军一军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副主任。
25、熊雄()江西宜丰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共产党员,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
26、李宗仁()广西临桂人,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65年由美国回到大陆定居。
27、毛泽覃()湖南湘潭人,毛泽东之弟,黄埔军校政治部科员,共产党员,工农红军独立师师长。
28、恽代英()江苏武进人,生于武昌,黄埔军校政治部总教官,北伐军中央独立师党代表,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
29、萧楚女()湖北汉阳人,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专职教员,中共中央特派员。
30、白崇禧()广西临桂人,黄埔军校校务委员,保定军校毕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政府参谋总长,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
31、周佛海()湖南沅陵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原国民党陆军上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叛国后任伪行政院副院长、上海市长。
32、缪斌()江苏无锡人,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原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江苏省民政厅长,叛国投敌后任汪伪政府立法院副院长。
33、张国焘()江西萍乡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中共一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事部长,红军总政委,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1938年叛党投蒋,任国民党六大中央执委。
34、张申府()河北献县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共产党员,后退党加入民主同盟,解放后为全国政协委员。
35、陈毅()四川乐至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共武汉分校党委书记,新四军代军长,三野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36、高语罕()安徽寿县人,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因托派被开除党籍,曾任安徽党务学校负责人,中共出席国民党“二大”党团书记。
七十二弟子
1、陈赓()湖南湘乡人,黄埔一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二野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黄埔三杰之一)
2、蒋先云()湖南新田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黄埔军校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国民革命军11军77团团长,中共黄埔军校特支书记。(黄埔三杰之一)
3、蔡炳炎()安徽合肥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1军3师8团团长,1师参谋长兼开封警备司令,国民党18军67师201旅旅长;抗日时牺牲,追赠陆军中将。
4、蔡申熙()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11军24师参谋长,共产党员,八一南昌起义后人工农红军25军军长。
5、廖运泽()安徽寿县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大队四队队长,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96军军长,20集团军副总司令,回大陆后人江苏政协副主席。
6、陈明仁()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五期队长,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第1兵团司令,起义后任解放军上将,解放军四野21兵团司令员。
7、邓文仪()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政治部代主任,国民党陆军中将,国防部政工局局长,复兴社助理书记。
8、曾扩情()四川威远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大学政治部主任。
9、杜聿明()陕西米脂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2兵团司令官。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在淮海战场上自杀殉职未果被解放军俘虏。
10、范汉杰()广东大埔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育处长,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东北“剿总”副总司令。
11、酆悌()湖南湘阴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政训处处长,国民党陆军少将,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复兴社书记。尊蒋令火烧长沙,做替罪羊与黄埔三期的文重孚一起被蒋处决。
12、桂永清()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导总队长,国民党一级上将,海军总司令,台湾“国防部”参谋总长。
13、关麟征()陕西户县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育长、校长,国民党陆军中将,陆军总司令。
14、贺仲寒()湖南岳阳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军委会政训处长,政治部一厅厅长,台湾“交通部长”(黄埔三杰之一)
15、侯镜如()河南永城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17兵团司令。
16、胡宗南()浙江孝丰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国民党一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绥靖公署主任,台湾澎湖列岛防守司令官。
17、黄维()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毕业,原国民党陆军中将,12兵团司令官。
18、徐向前()山西五台人,黄埔一期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黄埔同学会会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19、李之龙()湖北沔阳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海军局局长兼“中山舰”舰长,共产党员。
20、李默庵()湖南长沙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32集团军总司令,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1991年初他回国定居,1995年6月,接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21、郑洞国()湖南石门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一兵团司令。
22、许继慎()安徽六安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笔者最佩服的人之一)
23、刘勘()湖南桃源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追赠上将,36集团军司令,整编29军军长。
24、宋希濂()湖南湘乡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14兵团司令官。
25、左权()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共产党员,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日,他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
26、宣侠父(),浙江诸暨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8集团军高参。日,宣侠父在西安被国民党军统特务秘密绑架杀害。周恩来三次向蒋介石追查宣侠父的下落,答复说:“宣侠父是我的学生,他背叛了我,是我下令杀掉的。”
27、唐澍()河北易县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西北工农革命军总指挥。
28、王尔琢()湖北石门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
29、周士第()海南琼海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红二方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防空军司令员。
30、张耀明()陕西临潼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第4集团军总司令兼38军军长,黄埔军校校长。
31、阎揆要()陕西佳县人,黄埔一期毕业,解放军一野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32、邱清泉()浙江永嘉人,黄埔二期毕业,国民党追赠上将,国民党第2兵团司令官。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在淮海战场上自杀殉职。时年四十七岁。
33、廖昂()四川资中人,黄埔二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整编76师师长。
34、卢德铭()四川自贡人,黄埔二期毕业,共产党员,工农红1军1师总指挥;参加过秋收起义。
35、余洒度()湖南平江人,黄埔二期毕业,先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工农红军第1军1师师长,国民党少将,61军政训处长。
36、覃异之()广西宜山人,黄埔二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第8集团军副司令官兼52军军长。
37、郑介民()海南文昌人,黄埔二期毕业,国民党追赠陆军一级上将,军统局局长,台湾“国家安全局”局长。
38、周逸群()贵州铜仁人,黄埔二期毕业,共产党员,红二军团政委。
39、陈修和(1897~)四川乐至人,黄埔三期毕业,原国民党陆军中将,陈毅元帅的堂兄,著名兵工专家,国民党联勤总部90兵工厂厂长,解放后任沈阳兵工厂厂长,国务院参事。
40、戴安谰()安徽无为人,黄埔三期毕业,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国民党第5军200师师长。
41、姜镜堂()湖北英山人,黄埔三期毕业,共产党员,红4军12师政委,中共皖西特委常委兼军委书记。
42、康泽()四川安岳人,黄埔三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内政部青年训导主任,复兴社中央书记长。
43、毛人凤()浙江江山人,黄埔三期(潮州分校一期)肄业。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国民党军统局副局长,台湾“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情报局局长。
44、王耀武()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毕业,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74军(整编74师前身),24集团军总司令,4方面军总司令官。
45、常乾坤()山西垣曲人,黄埔三期毕业,共产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局局长,空军副司令。
46、段德昌()湖南南县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红6军军长。
47、郭化若()又名郭俊英,福建福州人,黄埔四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红1方面军代参谋长,毛泽东的军事秘书,三野9兵团政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48、李弥()云南腾冲人,黄埔四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底13兵团司令官兼8军军长。
49、刘志丹()陕西保安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红28军军长。
50、林彪()原名林育容,湖北黄冈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抗大校长,解放军四野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后叛党叛国被开除党籍。
51、张灵甫()陕西长安人,黄埔四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师长,有国民党“王牌军”之称。抗日名将,1947年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击毙(一说自杀)。
52、唐生明()湖南东安人,黄埔四期毕业,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兵团副司令官。北伐名将唐生智的弟弟。抗战时期曾受蒋密令去上海与日本人秘密接触。大陆解放后去香港经商。1954年回到北京,任国务院参事。他是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届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他奔波于港、澳与大陆之间,为开展对外贸易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贡献了力量。
53、吴起舞()湖南桃园人,黄埔四期毕业,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军校最后一任政治部主任。
54、曾中生()在校名曾钟圣,湖南资兴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红四方面军参谋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理论家。1933年8月在"肃反"中被逮捕并遭长期监禁,1935年8月在四川理番县被张国焘秘密杀害。
55、谢晋元()广东焦岭人,黄埔四期毕业,国民党追赠陆军少将,国民党第88师524团团长。
56、彭士量()湖南浏阳人,黄埔四期毕业,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国民党第73军暂编5师师长。
57、李运昌(1908~)即李方歧,河北乐亭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冀东抗日根据地创建者之一,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司令,热河军区司令员。黄埔校友会第四任会长。
58、伍中豪()湖南耒阳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红一军团12军军长。井时期毛泽东的三骁将之一(另两员,一是林彪,一是黄公略)。
59、许光达()在校名叫许德华,湖南长沙人,黄埔五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60、邱行湘(1908~)江苏溧阳人,黄埔五期毕业,国民党陆军少将,国民党整编206师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
61、赵尚志()辽宁朝阳人,黄埔五期毕业,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兼7师师长,第2陆军总指挥。
62、郭如瑰()四川铜梁人,黄埔五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晚年重新加入共产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第22兵团司令官兼72军军长。
63、廖运周()安徽凤台人,黄埔五期毕业,共产党员,民革成员,国民党陆军少将,国民党85军110师师长,解放军少将,解放军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共产党安排在国民党队伍中的一枚棋子。淮海战役中,带队起义,为战役的顺利进行贡献巨大。
64、陶铸()湖南祁阳人,黄埔五期毕业,共产党员,广州军区政委,国务院副总理。
65、郑庭笈(1905~)广东文昌人,黄埔五期毕业,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第49军军长。
66、赵一曼()女,四川宜宾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六期肄业,共产党员,巾帼英雄,东北人民革命军3军1师2团政委。
67、廖耀湘()湖南邵阳人,黄埔六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第9兵团司令官。
68、戴笠()浙江象山人,黄埔六期肄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军统局代局长,复兴社特务处处长。臭名卓著的特务头子。因飞机失事死亡。(一说被蒋暗杀)。
69、罗瑞卿()四川南光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六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共和国公安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
70、孙明瑾()江苏宿迁人,黄埔六期毕业,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国民党陆军预10师师长。
71、王诤()原名吴人鉴,江苏武进人,黄埔六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72、程子华()原名程世杰,山西解县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六期肄业,共产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13兵团司令员。(摘自红潮网)
来源:王南方的博客
欢迎朋友来访欢迎点评留言
欢迎加关注加博友&
我的更多文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黄埔军校名将一览
下载积分:1588
内容提示:黄埔军校名将一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0:13:4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黄埔军校名将一览
官方公共微信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 内容阅读
1988o湖南省黄浦军校同学会成立
  来源:新闻信息中心 
时间:日  
作者:罗桂秋 阅读:
  日, 湖南省黄浦军校同学会成立。据调查,是年全省还有黄浦军校学员10000多人,当年加入同学会的4400多人。
  日,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林上元,湖南省领导和老同志石玉珍、王四连、刘晓、佟英等与来自全省各地的黄埔同学代表欢聚一堂,庆祝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0周年。
  日,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李蓉专程看望了84岁高龄、戎马一生的戴锷将军。戴锷将军毕业于黄埔军校二十一期,1949年10月随国民党部队离开大陆去了台湾,退役前为国民党陆军中将,现任怀化市台联副会长。
  日至7日,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民革湖南省委、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以及部分爱心企业负责人一道到长沙、湘潭等地看望慰问抗战老兵,送上新春的祝福,还给每位老兵送去慰问信、慰问金和油米等过年物资。
  日,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赴沅陵专程看望戴锷将军。
  2014年5月,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大型主题报道活动进入两湖。5月13日,湖南省委统战部领导、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李蓉与参访团的黄浦军校学员座谈。
  日,由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湖南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湖南黄埔人物摄影展在湖南省图书馆举行。
  日,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彭军良等在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丁文贞的陪同下,登门看望慰问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陈扬钊,向陈老转达了湖南省委统战部领导和广东省委统战部领导对他的问候和祝福,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1985 年,根据中央统战部文件精神,武汉黄埔军校同学会领导来湘协商成立黄埔同学组织问题,湖南省委统战部、省政协经与有关方面和相关人士充分酝酿协商,并报湖南省委同意,武汉黄埔军校同学会湖南联络组于1985 年12 月上旬成立。该联络组由湖南省委统战部领导,省政协管理。湖南联络组由刘公武、文于一、蔡杞材、姜亚勋、赵可夫、苏本善、黄鹤、熊新民、程杰、肖学良10 人组成,由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苏本善任组长,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程杰任副组长,配备了邹品元、刘俙两位专职干部,聘请了数名黄埔同学为工作人员,并于12 月11 日正式在省政府第一招待所挂牌办公。
  1986 年,湖南省委统战部、省政协发文和部署,各地州市县开展对黄埔同学的普查摸底,初步查出全省健在的黄埔同学有10000多人,数量居各省之冠。湖南省根据武汉黄埔军校同学会二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决议和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指示精神,经省委同意,于1988 年1 月7 日召开黄埔军校湖南省同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会议即成立大会,将武汉黄埔军校同学会湖南联络组改名为&黄埔军校湖南省同学会&,会长姜亚勋,顾问刘公武、唐有章、黄克虎、文于一、蔡杞材、赵可夫、黄鹤、熊新民、肖学良,副会长张尔令(兼秘书长)、苏本善、程杰。同年11 月,姜亚勋会长因病辞职,省委统战部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报省委同意,由原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本会顾问黄克虎代理会长并在理事会上当选会长。
  1989 年9 月,遵照中央统战部指示,&黄埔军校湖南省同学会&更名为&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省委统战部于10 月9 日发出通知,将地、县两级联络组统一更名为&黄埔军校同学会&,至此,完成了由联络组改为同学会的历史进程。
  日,在庆祝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黎原、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亲笔题词,对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0周年表示祝贺。
  日,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召开三届四次理事会,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李微微出席大会并讲话。她在讲话中希望黄埔军校同学会继续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充分发挥黄埔同学的优势,充分运用&天下黄埔是一家&的情结,通过各种途径,多做争取在湘台商台胞、海内外台胞的团结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促进祖国统一做出新的贡献。她还希望黄埔同学会认真倾听黄埔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把黄埔军校同学会真正建设成&黄埔同学之家&。据悉,目前湖南还有黄埔同学近千人,平均年龄86岁,人数居全国第一。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三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研究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选举史穆为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三届四次理事会会长。
  三届三次理事会以来,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共接待台湾及海外黄埔同学15批114人次,结识了67位新朋友,扩大了对外联络的工作面。收到来信305件,接待来访250人次,妥善处理问题245起。
  日,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召开四届二次理事会,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刘权出席。省黄埔同学代表、黄埔后代代表及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处等人员参加会议。
  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黄埔同学的桥梁和纽带,自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统战部的直接领导下,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贯彻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和会章宗旨,加强组织建设,开展宣传教育,深入联络交往,充分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的积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自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以来,就与台湾黄埔校友的交流紧密。湖南是对台大省,湖南到台湾的各种人员大概50万,在全国都算是比较突出的,而且湖南在台湾的高层也不少,如马英九、刘兆玄、宋楚瑜等。
  &无湘不成军&,是说湖南跟黄埔军校渊源极深,黄埔一期至二十三期的4万多学员中,有30%是湖南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湖南到台湾的人也自然就非常多了。
  台湾的湖南籍老兵众多,如戴锷将军是金门防卫司令部副司令,黄埔二十一期生,他1987年军衔至国民党中将,原本可以升到上将,但1987年恰逢大陆开放台胞探亲,国民党规定将领需退役后才能回大陆探亲。戴锷的母亲在湖南,那时他已经40多年没与母亲相见了,戴锷将军四处打探,当听闻母亲健在的消息后,他毅然放弃晋升上将的机会退役,于1989年回到湖南见了母亲最后一面,其母在一个月后离世。戴锷当时说他是&近乡情更怯&,40多年离开家乡,有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感触。他后来在湖南定居,对家乡特别有感情,设立了&戴锷奖学金&,每年给当地考上重点大学的学子捐助,还成立了湖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
  黄埔军校是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可以说一部黄埔军校史就浓缩着20世纪中国革命史。有人说,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国共两党的军队,也就没有国共两党后来的大发展。的确,黄埔军校造就了中国现代史上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政治巨人和骁勇善战的军事将领。国共两党半个多世纪的合作与分裂,不仅是黄埔军人的戎马倥偬沉浮荣辱,他们的传奇经历和军政生涯,更是同中华民族的兴衰、中国社会的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物转星移、岁月沧桑,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走过了整整90年的征程。
  黄埔军校长沙分校。1927年2月成立,校址在长沙小吴门外教厂坪,校长石醉六,教育长余范传,共产党员夏曦担任政治部主任,政治教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或国民党左派。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讨伐唐生智,程潜进驻该分校,将部分学生迁往南京,其余学生于1928年5月毕业,毕业后长沙分校停办。
  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是1984年6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它是团结、联络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纽带和桥梁。其宗旨为:发扬黄埔精神,联系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黄埔军校同学会对黄埔军校同学的身份是这样认定的:第一,1924年后在黄埔成立的陆军军官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及其分校的学生;第二,在大陆办的一至二十三期的中央军校学生;第三,在台湾办的二十四期以后各期中央军校学生;第四,冠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各种训练班的学生。根据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规,符合上述条件的才是黄埔同学,才能通过自愿申请、经理事会同意等方式,登记成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员。
  相关连接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全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政府迁台时迁至台湾高雄凤山。
黄埔军校校门
  历史沿革。
  日,陆军军官学校于广州市长洲岛正式成立,通称黄埔军校。
  1927年,黄埔军校迁至武汉,宁汉合流后,又迁校至南京。
  1928年3月,黄埔军校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1937年8月,因抗日战争,黄埔军校迁出南京。
  1938年11月,黄埔军校迁抵成都。
  1946年1月,黄埔军校改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学校国有化。
  1949年12月,黄埔军校二十三期大部分学员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
  1950年10月,黄埔军校以&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名义在高雄县凤山市复校,并续办二十四期为黄埔军校延续。
  1988年1月,黄埔军校广州旧址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70周年,大陆邮电部发行纪念邮票1枚,面值20分,票面为黄埔军校大门全景。是年,台湾的中华邮政亦发行邮票1枚,票面为黄埔军校大门。
  日,台湾当局的国防部长李杰与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参观&黄埔军校八十周年史迹展&。
  日,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日,由黄埔军校同学会、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共同编辑的《黄埔风云人物》专题邮品纪念册在北京首发,收入50余枚有关黄埔军校人物、历史事件的邮票。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来自台湾各地的万名黄埔军校校友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主要过程。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决议建立军官学校,选址于广州黄埔。关于校长人选,最初决定为程潜,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但蒋介石不愿在程潜之下,跑到上海消极对抗,并派张静江找孙中山说情,孙中山才在5月3日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在此过程中,蒋介石曾辞去军校筹备委员长一职。辞职原因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除众所公认的财政问题外,蒋介石辞职的深层次原因是对广东政局的现状、尤其是对自己在国民党改组以后未能得到相当的地位和权力强烈不满。蒋对一些革命的根本问题,如联俄、联共等,思想上有保留,又不宜公开说出,便在行动上采取消极态度。蒋介石辞职,有不满意职位低微的原因,也有玩弄&以退为进&的政治权术的意味。军校成立后,以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随后,任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后为周恩来)、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的负责工作。
  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1924年5月,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5月5日开始入学。6月16日,举行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他要求学员&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还宣布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此训词,其后成为国民党党歌及军校校歌,并由陈祖康谱曲,该校歌从黄埔五期开始传唱至今。
  日,黄埔军校成立&青年军人社&,廖仲恺任社长,2月1日该社刊物《青年军人》第一期出版。
  1926年,根据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原陆军军官学校扩大改组,于同年3月正式命名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日,国民党中央先决定在两湖书院旧址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后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员移往武昌就读。12月,又决定将黄埔五期炮兵、工兵科移来武昌就读。革命家宋绮云、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文学家谢冰莹,都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毕业的。郭沫若曾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教官等职。黄埔军校最初有许多从苏联来的教员,但在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与共产党关系破裂,这些苏联教员都离开了。
  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3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校歌被明定为中华民国国歌的歌词。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三所黄埔军校。在武汉,3月22日,武汉国民政府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决定将武汉分校扩大改组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展讨蒋斗争。&七&一五&政变后,黄埔五期学员被迫毕业离校,军校整体改编为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团长由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兼任),成为后来广州起义主力,武汉军校暂时解散。
  1927年9月,宁汉合流后黄埔军校迁往南京,由蒋介石决定自行成立(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誓反共。在广州的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依然开办。
  1928年5月,由副校长李济深决定将学校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校只剩下718人坚持至毕业,其余散往武汉、南京等地,称黄埔六期生。
  日在南京,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名义,改学校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并陆续成立潮州、洛阳、长沙、武汉、江西、广州、成都、昆明、南宁、西安、新疆等多所分校。第七期学生毕业后,1930年9月,学校被要求停办。
  1931年3月,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名义明令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主要培养国民党陆军高级军官。建国后的海军少将张学思,历史学家黄仁宇都是中央军校毕业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军校学员由南京出发,经九江、武汉、铜梁,至1938年11月到达成都。16个月期间,学校四易其地,学生长途跋涉,栉风沐雨,艰苦备尝,均能安之若泰。迁校期间,因前方作战部队缺乏,十一、十二及十三期先后提前毕业,且于沿途在各地招收十四、十五两期学生。黄埔军校在抗日战争中成了培养抗日官兵的大本营,各期毕业生都一律开赴抗日前线参战。抗战胜利后,实行军校改制,于1946年元旦后改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名义上国有化,隶属陆军总部,校长蒋介石改任名誉校长,由关麟征升任校长。
  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决定在高雄凤山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直属成都总校,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第十分校。
  1949年12月,蒋介石下令将台湾籍学生和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子弟200余人空运到台湾。当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成都,学校停办,共办二十三期。
  年。从第一期到第二十三期,军校共培养32万各级军官,其中1924年到1929年共培养了七期13000余人。这些人中的多数形成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黄埔系&。
  1927年4月至1937年7月,是&黄埔系&的初步形成时期。在抗战时期,&黄埔系&全面形成,其骨干纷纷当上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乃至战区司令长官,从而完成了&黄埔系&在军界的接班部署 。后来居上的黄埔一期生杜聿明(时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以悍将著称的黄埔第三期领跑者王耀武(时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职务&越跑越慢&的黄埔一期生郑洞国(时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在国民党空军系统内,黄埔生更是独占鳌头 。抗战初期,为了培养更多的空军预备飞行人员,决定成立空军军士学校,出任教育长的是黄埔第一期的王叔铭。王曾于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去苏联深造,1931年秋回国脱党转投蒋介石。1940年接替周志柔,长期担任中央空军学校教育长,国民党的空军人员大多出自其门下 。
  1949年12月,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台北市,其后日蒋介石代表国民党政府宣布:&陆军官校,为革命军基本人才培植的基地,与建军建国的前途有莫大之关系,早就应该恢复。校长一职,不能以任何人兼任,所以在校长人选未定之前,军校的名称不愿恢复。这次任命罗友伦同志为校长,正式恢复军校。&同年10月,黄埔军校以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所在的台湾高雄县凤山市维武路1号以&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的名称被重新建立,并续办第二十四期作为黄埔军校的继续,至2004年已办至七十三期,现任校长是陈良沛将军,&中国陆军军官学校&是迁往台湾十二所在台复校的大陆大学之一。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育,另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凤山,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办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黄埔军校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黄埔军校一百零八将。是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中的108位军事、政治人才,由&三十六官佐&与&七十二弟子&组成。
  三十六官佐名单:
  1、孙文()又名孙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黄埔军校总理,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总理,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
  2、蒋中正()又名蒋介石,浙江奉化人,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国民革命军特级上将,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总统。
  3、廖仲恺()广东惠阳人,黄埔军校第一任党代表,国民党左派领袖。
  4、李济琛()广西苍梧人,黄埔军校副校长,教练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5、周恩来()江苏淮安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6、邵力子()浙江绍兴人,黄埔军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早年加入共产党,后来加入国民党,共和国政务委员,民革中央常委。
  7、汪精卫()浙江绍兴人,黄埔军校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上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议会议长,叛逃投日后任国民政府主席,汉奸头目。
  8、方鼎英()湖南新化人,黄埔军校教育长,代理校长,国民革命军中将,北伐军第三军团总指挥,国民革命军新编十三军军长。解放后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9、何应钦()贵州兴义人,黄埔军校军事总教官,教育长,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谋总长,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台湾国防部长,行政院长。
  10、王柏龄()江苏扬州人,黄埔军校教授部主任,教育长,参谋长,国民党中将,北伐军总预备队指挥官,教导师师长,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
  11、邓演达()广东惠阳人,黄埔军校教练部副主任,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总干事,后被蒋介石枪杀。
  12、陈诚()浙江青田人,黄埔军校特别官佐,炮兵科长,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总参谋长,行政院长,国民党副总裁,台湾副总统。
  13、包惠僧()湖北黄冈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早年加入共产党(中共一大代表),后脱党,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内政部参事,户政司长。解放后任国务院参事。
  14、顾祝同()江苏涟水人,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管理部主任。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三战区司令长官,台湾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代国防部长。
  15、聂荣臻()四川江津人,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6、张治中()安徽巢县人,黄埔军校入伍,任总队代理总队长,军官团团长,教育长,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早年加入国民党,后加入民革,湖南、新疆省主席,军委会政治部长,国共和谈国民党首席代表,解放后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17、叶剑英()广东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人,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8、陈继承()江苏靖江人,黄埔军校教官,教育长,国民党陆军中将,一军军长,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
  19、陈果夫()浙江吴兴人,黄埔军校招生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
  20、刘 峙 ()江西吉安人,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官,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
  21、严 重 ()湖北麻城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厅长。
  22、蒋鼎文()浙江诸暨人,黄埔军校学生队区队长,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国民党西安行营主任,一战区司令长官。
  23、钱大钧()江苏吴县人,黄埔军校兵器教官,参谋处长,国民党陆军上将,淞沪警备总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
  24、鲁 易 ()湖南常德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共产党员,国民革命军少将,北伐军一军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副主任。
  25、熊 雄 ()江西宜丰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共产党员,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
  26、李宗仁()广西临桂人,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65年从美国回大陆定居。
  27、毛泽覃()湖南湘潭人,毛泽东之弟,黄埔军校政治部科员,共产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师师长。
  28、恽代英()江苏武进人,生于武昌,黄埔军校政治部总教官,北伐军中央独立师党代表,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
  29、萧楚女()湖北汉阳人,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专职教员,中共中央特派员。
  30、白崇禧()广西临桂人,黄埔军校校务委员,保定军校毕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政府参谋总长,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
  31、周佛海()湖南沅陵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原国民党陆军上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叛国后任汪伪政府行政院副院长、上海市长。
  32、缪 斌 ()江苏无锡人,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原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江苏省民政厅长,叛国投敌后任汪伪政府立法院副院长。
  33、张国焘()江西萍乡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中共一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事部长,红军总政委,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1938年叛党投蒋,任国民党六大中央执委。
  34、张申府()河北献县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共产党员,后退党加入民主同盟,解放后为全国政协委员。
  35、陈 毅 ()四川乐至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共武汉分校党委书记,新四军代军长,三野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36、高语罕()安徽寿县人,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因托派被开除党籍,曾任安徽党务学校负责人,中共出席国民党&二大&党团书记。
  七十二弟子名单:
  1、陈 赓()湖南湘乡人,黄埔一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二野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黄埔三杰之一。
  2、蒋先云()湖南新田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黄埔军校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国民革命军11军77团团长,中共黄埔军校特支书记,黄埔三杰之一。
  3、蔡炳炎()安徽合肥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1军3师8团团长,1师参谋长兼开封警备司令,国民党18军67师201旅旅长,抗日时牺牲,追赠陆军中将。
  4、蔡申熙()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11军24师参谋长,共产党员,八一南昌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25军军长。
  5、廖运泽()安徽寿县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大队四队队长,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96军军长,20集团军副总司令,回大陆后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6、陈明仁()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五期队长,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第1兵团司令,起义后任解放军上将,解放军四野21兵团司令员。
  7、邓文仪()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政治部代主任,国民党陆军中将,国防部政工局局长,复兴社助理书记。
  8、曾扩情()四川威远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大学政治部主任。
  9、杜聿明()陕西米脂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2兵团司令官。1949年于淮海战场被俘,日,杜聿明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共和国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
  10、范汉杰()广东大埔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育处长,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东北&剿总&副总司令。
  11、酆 悌 ()湖南湘阴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政训处处长,国民党陆军少将,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复兴社书记。尊蒋介石命令火烧长沙,做替罪羊与黄埔三期的文重孚一起被蒋处决。
  12、桂永清()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导总队长,国民党一级上将,海军总司令,台湾国防部参谋总长。
  13、关麟征()陕西户县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育长、校长,国民党陆军中将,陆军总司令。
  14、贺仲寒()湖南岳阳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军委会政训处长,政治部一厅厅长,台湾交通部部长,黄埔三杰之一。
  15、侯镜如()河南永城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17兵团司令。
  16、胡宗南()浙江孝丰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国民党一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绥靖公署主任,台湾澎湖列岛防守司令官。
  17、黄 维 ()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12兵团司令官。
  18、徐向前()山西五台人,黄埔一期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19、李之龙()湖北沔阳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海军局局长兼&中山舰&舰长,共产党员。
  20、李默庵()湖南长沙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32集团军总司令,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1991年初回国定居,1995年6月接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21、郑洞国()湖南石门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1兵团司令。
  22、许继慎()安徽六安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
  23、刘 勘 ()湖南桃源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追赠上将,36集团军司令,整编29军军长。
  24、宋希濂()湖南湘乡人,黄埔一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14兵团司令官。
  25、左 权 ()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共产党员,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
  26、宣侠父(),浙江诸暨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8集团军高参。日,宣侠父在西安被国民党军统特务秘密绑架杀害。周恩来三次向蒋介石追查宣侠父的下落,蒋答复说:&宣侠父是我的学生,他背叛了我,是我下令杀掉的。&
  27、唐 澍 ()河北易县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西北工农革命军总指挥。
  28、王尔琢()湖北石门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
  29、周士第()海南琼海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红二方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防空军司令员。
  30、张耀明()陕西临潼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第4集团军总司令兼38军军长,黄埔军校校长 。
  31、阎揆要()陕西佳县人,黄埔一期毕业,解放军一野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32、邱清泉()浙江永嘉人,黄埔二期毕业,国民党追赠上将,国民党第2兵团司令官。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在淮海战场上自杀殉职,时年四十七岁。
  33、廖 昂 ()四川资中人,黄埔二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整编76师师长。
  34、卢德铭()四川自贡人,黄埔二期毕业,共产党员,工农红军第1军1师总指挥,参加过秋收起义。
  35、余洒度()湖南平江人,黄埔二期毕业,先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工农红军第1军1师师长,国民党少将,61军政训处长。
  36、覃异之()广西宜山人,黄埔二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党陆军中将,第8集团军副司令官兼52军军长。
  37、郑介民()海南文昌人,黄埔二期毕业,国民党追赠陆军一级上将,军统局局长,台湾国家安全局局长。
  38、周逸群()贵州铜仁人,黄埔二期毕业,共产党员,红二军团政委。
  39、陈修和()四川乐至人,黄埔三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陈毅元帅的堂兄,著名兵工专家,国民党联勤总部90兵工厂厂长。解放后任沈阳兵工厂厂长,国务院参事。
  40、戴安谰()安徽无为人,黄埔三期毕业,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国民党第5军200师师长。
  41、姜镜堂()湖北英山人,黄埔三期毕业,共产党员,红四军12师政委,中共皖西特委常委兼军委书记。
  42、康 泽 ()四川安岳人,黄埔三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内政部青年训导主任,复兴社中央书记。
  43、毛人凤()浙江江山人,黄埔三期(潮州分校一期)肄业。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国民党军统局副局长,台湾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情报局局长。
  44、王耀武()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74军(整编74师前身)军长、24集团军总司令,四方面军总司令官。
  45、常乾坤()山西垣曲人,黄埔三期毕业,共产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局局长,空军副司令。
  46、段德昌()湖南南县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红6军军长。
  47、郭化若()又名郭俊英,福建福州人,黄埔四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毛泽东的军事秘书,三野9兵团政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48、李 弥 ()云南腾冲人,黄埔四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第13兵团司令官兼8军军长。
  49、刘志丹()陕西保安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红28军军长。
  50、林 彪 ()原名林育容,湖北黄冈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抗大校长,解放军四野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后叛党叛国被开除党籍。
  51、张灵甫()陕西长安人,黄埔四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师长,有国民党&王牌军&之称,抗日名将,1947年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击毙(一说自杀)。
  52、唐生明()湖南东安人,黄埔四期毕业,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兵团副司令官,北伐名将唐生智的弟弟。抗战时期曾受蒋密令去上海与日本人秘密接触,解放后去香港经商,1954年回到北京,任国务院参事。他是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届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他奔波于港、澳与大陆之间,为开展对外贸易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贡献了力量。
  53、吴起舞()湖南桃源人,黄埔四期毕业,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军校最后一任政治部主任。
  54、曾中生()在校名曾钟圣,湖南资兴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红四方面军参谋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理论家。1933年8月在&肃反&中被逮捕并遭长期监禁,1935年8月在四川理番县被张国焘秘密杀害。
  55、谢晋元()广东焦岭人,黄埔四期毕业,国民党追赠陆军少将,国民党第88师524团团长。
  56、彭士量()湖南浏阳人,黄埔四期毕业,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国民党第73军暂编5师师长。
  57、李运昌()即李方歧,河北乐亭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冀东抗日根据地创建者之一,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司令,热河军区司令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第四任会长。
  58、伍中豪()湖南耒阳人,黄埔四期毕业,共产党员,红一军团12军军长,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三员骁将之一(另两员:一是林彪,二是黄公略)。
  59、许光达()在校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黄埔五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60、邱行湘()江苏溧阳人,黄埔五期毕业,国民党陆军少将,国民党整编206师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
  61、赵尚志()辽宁朝阳人,黄埔五期毕业,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兼7师师长,第2陆军总指挥。
  62、郭如瑰()重庆铜梁人,黄埔五期毕业,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晚年重新加入共产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第22兵团司令官兼72军军长。
  63、廖运周()安徽凤台人,黄埔五期毕业,共产党员,民革成员,国民党陆军少将,国民党85军110师师长,解放军少将,解放军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共产党安排在国民党队伍中的一枚棋子,淮海战役中,带队起义,为战役的顺利进行贡献巨大。
  64、陶 铸 ()湖南祁阳人,黄埔五期毕业,共产党员,广州军区政委,国务院副总理。
  65、郑庭笈()海南文昌人,黄埔五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第49军军长。
  66、赵一曼()女,四川宜宾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六期肄业,共产党员,巾帼英雄,东北人民革命军3军1师2团政委。
  67、廖耀湘()湖南邵阳人,黄埔六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第9兵团司令官。
  68、戴 笠 ()浙江江山人,黄埔六期肄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军统局代局长,复兴社特务处处长,臭名昭著的特务头子,因飞机失事死亡,(一说被蒋暗杀)。
  69、罗瑞卿()四川南充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六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共和国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
  70、孙明瑾()江苏宿迁人,黄埔六期毕业,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国民党陆军预10师师长。
  71、王 诤 ()原名吴人鉴,江苏武进人,黄埔六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72、程子华()原名程世杰,山西解县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六期肄业,共产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13兵团司令员。
[编辑:gjy]
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培训会在长沙召开省政府与中兴通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西藏山南党政代表团来湘考察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湘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色北伐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