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叫什么名字?

儿歌里面有一句爸爸挣钱呀德波德波德。都是为了你呀。歌曲名是什么?
14-01-07 &匿名提问 发布有一个小品,大概意思是小孩学习了你我她三个词,回家后爸爸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个小品叫什么名字?_百度宝宝知道郭德纲相声里有一段说于谦的爸爸戴背背佳的。那段相声叫什么名字?
郭德纲相声里有一段说于谦的爸爸戴背背佳的。那段相声叫什么名字?
美丽人生郭:谢谢,感谢大家给我一个人的掌声… 于:咱这可是两个人在表演。 郭:再拍是给你拍的……没人拍。 于:谁说没人拍,这不这么多人鼓掌呢么。 郭:人来得真不少。 于:就是。 郭:有好几万人 于:也没那么多。 郭:好几个姓万的 于:这么个好几万人啊 郭:来这么多人干什么来的呢 于:啊 郭:都是看您来的 于:那可不敢 郭:看看您,北京德云社著名相声演员——驴谦。 于:驴谦啊~~ 郭:嗨,说错了,于谦。于字大伙都会写 于:就是 郭:左边一个马右边一个户…… 于:还是驴啊 郭:于老师,好人!! 于:不是 郭:真是好人!! 于:真的不是。 郭:放眼整个北京相声界,再想找出一个跟于老师,相提并论的,没有! 于:您这意思跟我比的都没有了 郭:恩~只能从古人里边,找出几个出类拔萃的,跟您一样 于:从古人里边找??都有谁呀? 郭:比如说,东汉,有一个叫蔡伦的 于:哦~发明造纸术的那位,高人啊 郭:蔡伦跟于老师,一样! 于:还有吗 郭:司马迁 于:写史记,更是高人 郭:恩,司马迁跟于老师,一样 于:还有 郭:明朝,有一个,郑和 于:下西洋 郭:郑和跟于老师,一样 于:还有 郭:东方不败!(于拦截)李宇春!!!! 于:你别瞎说我告诉你,一会警察逮你来 郭:一样…… 于:那不一样 郭:于老师前两天身体不好,生病住院 于:有这么一回事 郭:北京晚报都登了,说著名相声演员于谦,因病住院,咽炎 于:有那么一点小名气 郭:你要是别的行当,这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们,“别骂我们说相声的!”这叫叫门,“算我没说”你说北京晚报也是,咽炎住院北京晚报都登了这上哪说理去, 于:就是 郭:咽炎是病吗? 于:也不是什么大病 郭:现在好多人得咽炎 于:咽炎也很常见 郭:就连好多古人也得咽炎 于:古人得咽炎?都有谁啊 郭:李莲英! 于:李莲英得咽炎??怎么 郭:阉完了发炎…… 于:这么一个咽炎啊 郭:于老师刚从手术室推出来,身体很不好,但是精神不错(兰花指)“没事!” 于:这还没事?还俩手?? 郭:所以今天我能和于总管站在一起…… 于:什么于总管 郭:大内总管嘛 于:我跟他不是一地方 郭:那是,他是作坊你是协和做的 于:一边去 郭:于老师这个人人特别好,和我关系也特别好,三天两头看不见我就想他,闲来无事在网吧上网,搜搜于谦的消息吧 于:网上有我不少消息 郭:尤其是于老师的照片,在网上很火,公安局网监大队明令禁止 于:那是我照片吗 郭:你们起什么哄?我没看够200张,所以今天和于冠希老师站在一起… 于:你怎么把我姓都给改了 郭:我还上过你的那个…嫖客 于:您还上过我的嫖客??那咱俩得认干姐妹了… 郭:什么话呀!!你很三俗 于:你不说我想的起来吗 郭:那是什么 于:博客 郭:我在那博客上一看,诶哟,那么多人点你呀 于:那么多人点我,像话吗 郭:(用手指点)这不是点你吗 于:嗨,您说错了,点击 郭:点你就是点鸡?? 于:越说越不像话了,点击率 郭:怎么还绿呀 于:说不清楚了跟你 郭:于老师人很好,我很崇拜他,他就是我的偶像,我要从各方面先后他学习,于老师养活一小花猫,咱也养一个,于老师养一只狗,咱也养一个。于老师狗好,棕狮,大脑袋这么大个,咱们养一个,京巴跟博美的串,脑袋跟蒜似的,屁股跟南瓜似的,于老师的狗,叫脸 于:脸大的叫脸 郭:咱们这个叫屁股吧 于:也不会起名字 郭:过了两个月,于老师腻了,于老师不要脸了于:怎么那么别扭啊 郭:咱们接着养,过了一年,火~~~~长这么大个,有一天于老师跟我走对脸,于老师哭了,“这我要还养活那狗多好” 于:怎么 郭:“我的脸比屁股还大” 于:什么话呀 郭:于老师买衣服,咱看着,咱也买,于老师买一衬衫,粉色的衬衣,上面画着黑白线,于老师买裤子,大红的裤子,上面画着粉色的莲花,翠绿的花瓣,于老师买鞋,据黄色的皮鞋版青色的鞋帮,上面画着黑白芝麻 于:我穿这一身估计得枪毙 郭:与老师买帽子去了,与老师买一绿帽子 于:您呢 郭:咱们庆祝吧 于:哦这个您不学了 郭:于老师热爱生命热爱运动,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最喜欢的是那个裸奔, 于:裸奔是运动吗 郭:他跟那德云社那李斌,奔友 于:奔友?? 郭:俩人家住的也近,闲着没事李斌找于谦去,于谦好面,那好酒好菜招待,酒足饭饱之后,李斌出主意:“裸奔吧,打赌100块钱,不敢去就说”说完嗖~出去了。绕小区跑一圈,回来了.“拿钱”于老师急了,“我还没跑呢”嗖~也出去了,刚跑半圈,过来四个居委会老头:你要脸吗,刚才出去一次没逮住你怎么又来了 于:看准了再逮 郭:这都真事 于:什么真事! 郭:于老师热爱生命热爱运动 于:这样的运动我不爱 郭:非常喜欢那游泳 于:这倒是真的 郭:有事没事常叫上我,游泳去——不去! 于:怎么不去呀 郭:有人在那里撒尿 于:这么恶心 郭:止不住谁糖尿病!,万一再齁住我怎么办 于:甜的啊 郭:自己游泳去了,下午三点给我打电话:德刚你带钱来赎我吧,尿尿让人逮住了… 于:我还真干那事呀 郭:把他赎出来之后,我问他:你可真够可以的,有一万人在里边撒尿都没逮住怎么光逮住你了?“嗨,别提了,他们都在池子里尿,我在池子外尿…… 于:我怎么那么缺心眼啊 郭:过两天又给我打电话,德刚你再来赎我来吧,尿尿又让人逮住了。赎出来我说你疯了?,他说我这回是在池子里尿,这不前两天刚罚完钱,我生气,我一着急一上火,尿出来的尿是黄的,我这回是一边游一边尿,戴红箍的看见了:“逮那个飞机拉线的!” 于:那是我吗 郭:后来我们都告诉他,不能再在游泳池游泳了,北京各大游泳池贴着你相片,于谦与狗不得入内 于:游泳池也通缉我啊 郭:实在没办法,咱上郊区游去,找到了一个风景如画四季如春的地方,怀柔。这回没人来了吧?这回没人通缉我了吧? 于:没了,游吧 郭:有~~~~人~~~~吗~~~~ 于:你非得喊点人过来呀,快游啊 郭:没人来脱衣服,军大衣脱了 于:我冬天来的?? 郭:西装 于:我穿正装啊 郭:毛衣 于:我穿的够严实的 郭:领带 于:我还打领带 郭:衬衣(表演脱胸罩) 于:你等会你等会,没有这么开玩笑的,你说清楚这是什么 郭:背背佳! 于:我穿背背佳干什么呀 郭:腰疼。 于:腰疼就穿背背佳?? 郭:上面都脱完了,脱下面:马靴脱了 于:我骑马去的啊 郭:裤子脱了。 线裤 三层保暖 秋裤 毛裤 于:毛裤穿秋裤里头?? 郭:雨裤 于:我穿雨裤啊 郭:毛线内裤 于:你才穿毛线内裤呢 郭:这解刺痒 于:没它不刺痒 郭:(脱高筒袜) 于:你等会,要是这个刚才那个就不是背背佳了 郭:脱完游吧(学王八) 歘~~~歘~~~歘~~~ 于:这什么姿势 郭:一会,恩?太阳出来了,上岸晒晒后背吧 于:王八呀 郭:不许美化自己 于:这还美化那 郭:就在这时候,过来仨女的,许你来游就许人家来,于老师急坏了,他光着身子呢,那么多东西一座库穿上不行呀,就在这时旁边有一个水桶,与老师可算得到救命稻草了,慌忙把那个挡在身前,这三个女的过来跳着脚的骂街:“没羞没臊,臭流氓”,于老师急了,“没看我拿桶挡着么”“废话,你看那桶有底吗!”于:去你的吧~
其他回答 (4)
其实相声的垫话 哪一段都可以的 背背佳这个垫话 我从N个相声中都听见过。
美丽人生&&&
恩& 老郭的相声很灵活,这一段可以加到任何一个段子里,很随机,老郭的相声很少有完全照着台词来的,现场砸挂的很多,能够与时俱进,就拿李鹤彪打人,你只要台词有打人二字他会立刻就会把打人事件这段加进去,相信台词中没这段,就是捧哏的无意说到了,这就是台风稳健,当然这点新演员是不能及的,赵本山也是,春晚上也私自改词,曾让宋丹丹史料未及,幸亏反映快,没出错~~~
呵呵呵,说多了!!
额。。。这个哪都有,不过是个小包袱而已。最早的应用于去年的“你”字相声系列里的《你得锻炼》,当时砸挂的对象是于谦,最近的相声多是返场里的运用,砸挂的对象有于谦也有于谦的父亲,多和章鱼保罗用到一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相声小品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笑话幽默高瞻远瞩放眼全球
每天学英语
想进步,请坚持参与每天学英语活动!
每天一词:
最新社区精华帖子
走遍美国教学版
哈利学前班[英语儿歌]
海绵宝宝 英文版
风中的女王第1季
经典学习方法
文章资料目录导航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资源播放平台,如果站内部分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Copyright &
大耳朵英语 & | 京公网安备 20
&&&大耳朵在线聊天蔡文姬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蔡文姬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蔡邕
汉朝末年,各诸侯拥兵自重,最后被董卓控制了朝政。 
后来,曹操假借汉献帝之口,伪造了密诏,杀了董卓,并将他的尸体扔在了光天化日之下,让过路的老百姓羞辱唾弃。 
蔡邕是当时的名士,以前和曹操及董卓的关系很好。如今,他见董卓人已经死了,而且亲离朋散,想到旧日的交情,不免难过。他不顾曹操的禁令,一个人趴在董卓的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一举动吓得周围看热闹的人四散奔逃。 
曹操得知以后,不由勃然大怒。心想,蔡邕呀蔡邕,你真是不长眼神,我刚刚夺过大权,还没稳定,你竟敢当众和我唱对台戏。于是,他下令赐蔡邕一死,并且命人到他家里把人都抓起来,发配到边远荒凉的地方。 
蔡邕有个女儿,叫蔡文姬,名琰,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学识渊博,能言善辩,而且精通音乐。当时她的丈夫刚刚去世,而她又没为夫家生下一儿半子,正在娘家修养。她父亲出事的时候,蔡文姬正在家里弹琴。听到下人来通报,说父亲去哀悼董卓之后,她不由得仰天长叹了一声,心想,大难就要来临了。 
果然,曹操的大兵飞奔而来,将蔡府团团围住。全府上下,不分男女,不论老幼,全被捆了起来,被推到了前院,稍有怠慢,就被乱棍打得皮开肉绽。 
当时,汉朝北方边境极不太平,胡人经常兴兵前来侵犯。他们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将里面的老百姓残杀殆尽,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一队队胡兵的马背边上悬挂着一串串男人的脑袋,而马后面驮着他们抢来的女人。 
蔡文姬在被发配到北方的路上,遇到了胡兵,被抓住成了俘虏。在和其她被俘的女人一起被押向北方的时候,一路上,她们看到到处都是尸横遍野,恶臭熏天。 
到了匈奴以后,因为蔡文姬能文善琴,被南匈奴王看中,当了他老婆,在那里一住就是十二年,生下了两个男孩。蔡文姬人在匈奴的时候,日夜思念着远在中原的亲人,整天以泪洗面,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凄惨哀绝的《胡笳十八拍》。该曲广为流传,最后流入了中原,其忧怨哀伤的曲调让曹操听了以后也深受感动。曹操回想起自己当年对蔡家的绝情,不由得羞愧难当。他派人来到了匈奴,想用金璧把蔡文姬赎回来。 
南匈奴王一方面希望与曹操保持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贪恋那些金璧,考虑再三,最后答应将蔡文姬送回中原。 
蔡文姬在临走的时候,她的两个儿子跪倒在地上,抱住文姬的双腿,放声大哭:“娘,您要去哪里啊?大家都说您要回中原,您还回来吗?您平常是那样仁慈,今天为什么就这么狠心?我们还没有长大成人,您怎么就撒手不管我们了呢?” 
听了这些话,蔡文姬只觉得肝肠寸断,神情恍惚,她抚摸着两个儿子的脑袋,痛苦流涕,“为娘又能如何呢?当初你父亲强行把我抢来,今天又是他强行将我送回去,为娘又如何能作得了主呢?” 
这时,那些和蔡文姬一起被从中原抓来的姐妹们来给她送行,她们跪在地上,哀嚎着哭道,“为什么只有文姬你一个人可以回到中原,而我们却要老死在这荒凉的异乡,永远没有机会再见亲人一面了。”此情此景,连马都悲伤得忘记了走路,车夫赶车都忘记了转弯。围观的人更是互相抱着痛哭起来。 
回到中原以后,曹操将蔡文姬好好安慰了一番。看到她孤身一人,曹操下令要将文姬嫁给一个叫董祀的读书人,并征求她的意见。 
文姬冷冷地说道:“当初你和我父亲是至交,为了悼念董卓一事,你杀了我父亲,发配了我家人,至今我还不知道他们究竟还在不在人间。十二年后,我已为人母,你又用金璧强行将我们母子拆散,把我接回了中原。我已经不是我了,还有什么事情能由我自己决定呢?既然你意以决,又何必来征求我的意见呢?一席话说得曹操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后来蔡文姬一直老死在了中原,她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只能以书信往来,一生再为谋面.
蔡邕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记》的唱词,说的是蔡怕偕中状元后,不认发妻赵五娘,别娶丞相之女,可说是厚诬古人。东汉时根本没有状元,也没有别娶丞相之女这回事。对此南宋陆游曾感叹系之他说:“身后是非谁管得,隔村听唱蔡中郎。” 

蔡邕不可能中状元,但他的才学在当时得到举世公认却是事实。汉灵帝时、他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的不绝于途。这些石碑在动乱中,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有字迹的石块,经人鉴定就是当年蔡邕的手书,称为“熹平石经”,现在珍藏在历史博物馆中。 

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讲:“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除《嘉平石经》外,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严然是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资,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东汉政府的腐败,终于酿成了黄中军大起义,使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扩大。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被吕布所杀。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马日碑更说:“伯喈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 但终免不了一死,徒然的给人留下许多议论的话题,说他“文同三闾,孝齐参骞。”在文学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参和阂子骛,当然讲坏话的也不少。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当初细君与解忧嫁给乌孙国王,王昭君嫁给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的占尽了身份,但由于是远适异域,产生出无限的凄凉,何况蔡文姬还是被掳掠呢!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当然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在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气的时侯,就能想到过去的种种,尤其是在志得意满的时侯,在这回忆中,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想至、老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当他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被捞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现在一旦要结束十二年的膻肉酪浆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力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啪》非常盛行,据传中原的这种风尚还是从她最后一个丈夫董祀开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唐朝人李颀发出这样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的,在她却不能两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卫护下回到故乡陈留郡,但断壁残垣,已无栖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这年她三十五岁,这年是公元208年,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坎坷的命运似乎紧跟着这个可怜的孤女,毫不放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大夫,各路驿使坐满一堂,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对在座的说:“蔡伯偕之女在外,诸君谅皆风闻她的才名,今为诸君见之!” 

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语意哀酸的讲清来由,在座宾客都交相诧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为之奈何?”蔡文姬恳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说罢又是叩头。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有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归来以后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就蔡文姬而言,饱经离乱忧伤,已经是残花败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其难地接纳了她,董祀犯罪当死,何尝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产生的叛逆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呢?蔡文姬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劲,要为丈夫开脱,终于以父亲的关系,激起曹操的怜悯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学也是振古烁今的,这样的人就特别的爱书,尤其是难得一见的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当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立即说:“既然如此,可命十名书吏到尊府抄录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 “妾闻男女有别,礼不授亲,乞给草笔,真草唯命。”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见蔡文姬的才情。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蔡文姬一生三嫁,在被掠到南匈奴之前,曾远嫁河东卫家,卫家是河东世族,她的丈夫卫仲道更是大学出色的士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离开卫家回到老家。她最后嫁给董祀,也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关于她的婚姻,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是这样说的: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盛称蔡文姬的资质与修为,想不到一个博学多才的好女子,命运是如此凄惨,婚姻生活如此不幸。蔡文姬一生坎坷,大致已如上述。有人认为:蔡文姬受辱虏庭,诞育胡子,文辞有余,节烈不足,又另当别论。
其他回答 (2)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音乐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他的名字叫父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