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错跟纳帕海门票哪个好

回复CARROT洋葱的图片:哇 这么大的转经筒 得多少人转呀?
回复多情雍错:其实一个人慢慢拉 也拉的动的
回复CARROT洋葱的图片:
回复CARROT洋葱的图片:
香格里拉酒店挑选攻略
独克宗古城
23%的游客选择住这里,该区域共有156
家酒店。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
香格里拉县
20%的游客选择住这里,该区域共有154
家酒店。这里是香格里拉的中心区域,有很多的星级酒店您好: | 
> 看到了一篇不错的游记,拿来与大家共赏。其实我一直有当行者的冲
阅读 533|回复 6
看到了一篇不错的游记,拿来与大家共赏。其实我一直有当行者的冲动,只是还没遇到合适。。。
穿越最后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根据现有的古文物及历史文献资料,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抗日战争中,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
所谓茶马古道,绝不仅仅是一条悠然轻松的旅游路线,也不是一首充满浪漫情调的诗,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有诗,却是一首不乏血汗交揉气息的沉重的诗。它是穿越横断山脉的神经与血脉,是以无数双穿草鞋的脚丈量出来的绵延不绝的里程,是汉民的茶和藏区的马在市的必经之途,也是古老的过去与现代化的今天相互衔接的有形见证。
-摘自“茶马古道”
福利|必读|低价|抢票|
驴子:余头,阿广,老木,(三个帅GG)和我(菜驴)
路线:预计路线是穿越怒江大峡谷到迪麻洛经孔雀垭口翻碧罗雪山
到梅里雪山,预计全部行程10天
   在余头他们出发的前两天我才加入,没有多经考虑和准备,
  不过一顿饭的工夫我就被忽悠得答应和他们同行。装备一个也没有,当天下午去七星街买了登山鞋,凉鞋,水杯,速干裤,口袋裤,厚袜子,PURELAND的睡袋,防潮垫,冲锋衣还有扎绒从阿观(丽江游牧户外的店主)的店子里租来。所有买的东西里除了登山鞋是正品以外,其他的都是假的(据说丽江买不到正品)
   食物:
   气罐8瓶,压缩饼干,巧克力,紫菜,火腿肠,午餐肉,糖果,咖啡,奶粉,茶,榨菜,牛肉干, 辣椒酱(非常有用)等等
   药品:各类药品,消炎,抗菌,外涂内服等等。
   印象最深的东西:避孕套
   当他们在药店里吆喝着要避孕套的时候我想我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避孕套居然能在户外发挥那么多的作用。老驴们可能都知道,不过对于我来说却是件太奇怪的事情。 现在先埋个伏笔,新驴不防猜猜看它都干什么用。
   当我们在七星街逛户外店买装备买药品的时候,有一种很充实的感觉。我是个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也不喜欢把一切都计划的那么好。我喜欢未来是不可揣摩,不可预料,看不到会发生什么的。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会遇到什么。
   在出发的前一天,我们把装好的包背进阿观的店里,重新分配物品。当我踏进店里,看见门口两个大包差点从楼梯上摔下去。掂了下包包纹丝不动,我想那个包可能和我差不多一样重。想到背着这些包包走那么远的路心里开始有点打鼓,接着听他们在说晚上睡觉要轮着守夜,一路上还要防着狼,蛇,蚂蝗,要砍柴烧火做饭等等。我开始意识到这次出行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雨崩比起来不过是场毛毛雨了。越是这样反而越向往,虽然我很菜可是我不怕。
   晚上大家都住到余头家里去,23号早晨8:30到下关的车票已经买好。阿广因为工作上的原因要晚两天,我们在六库等他赶来。余头的邻居是怒江的傈僳族老阿妈,吃过晚饭余头妈吗带我们去她那里问路线情况。
   我费劲听着她的江边话,再从余头老木的表情中猜测证实。老妈妈说得让我心都凉了,她一听我们要走怒江,翻高黎贡山就连忙摆手说去不得。说山上都是老虎,而且是孟加拉虎,晚上睡觉的时候狼都围着帐篷打转,路上好多好多的蚂蝗。在山上大小便要拉着树枝不然就会掉下去,山上的海拔有六七千。有人大便后摘了树叶擦屁股,结果抓了一条毒蛇;
   她还说走这条路是会要命的,一路上有好多地方只有遛索才能过得去,而这所谓的遛索安全系数很低很低,她们亲眼见过无数的人掉进江里喂雨。
   最悲惨的消息是她说我们走的那条路线已经下了三个月的雨了。我一边停一边摸着自己的胳膊,感觉那些小虫已经钻到了我的骨头里喝我的血,一边吸冷气打冷战。我们几个四目相对,笑的无奈而自嘲。
   再看余头的妈妈,我想最担心的人就是她了,从她的眼神和表情中我能看出她有多不想让余头走这条线路。可怜天下父母心那~~
   终于告别了老阿妈走了出来,感觉整个士气都被打沉了。老木和余头问我是不是后悔了,不敢去了,我没有犹豫地摇了摇头。不是不害怕,不是不担心,虽然也许我是听了之后最受打击的人,只不过我既然说过要去那么绝对不会当逃兵。
   大家商量了下决定还是要去再买雪套还有大量的风油精。在买雪套的店里,正巧碰到一个人刚从那条线路回来,他的说辞和那个老阿妈恰恰相反,徒步只需要两天半,沿路风景很不错,天气也非常好没有下雨。看来这些东西只有你亲身体会了才知道到底怎么样,正如“小马过河”一样,水到底深不深只有进了河里才知道。
车票价格:丽江到下关是50元,下关到六库是37元。
   8:30到大理下关的车我们差点没赶上,三个人背着大背包傻乎乎的,不过这样的背包很能满足我做为一头新驴的虚荣心。在路上才发现丽江的修得真的很好,过了丽江路面立刻就坑坑洼洼。11:50到达下关,我们在车上商量到了大理说要吃段式炒饭,结果一下车到了客运站就听见人在喊“六库,六库”,赶早不如赶巧,匆忙买了票搭上了12:00去往六库的车。
   在大理很多人在卖麻子,吃起来还是蛮香的。可惜在车上我们只吃这些是不够安抚饥饿的肚子。一边想着我们的段式炒饭,一边嚼着奥克力饼干充饥,终于在无聊中于下午6:00到达六库 。
   背着包在找宾馆入住,没走几步就发现背包真的是很重,被它压得真的像头驴,只知道埋头走路。我在想背着这个包爬山一定终身难忘吧。我可怜的水壶还没有发挥作用就已经在车上被摔了一个坑。感觉还没出发就搞得挺狼狈的。
   六库宾馆标间的价格大多在150左右。最后住进了交通宾馆,70元的标间,里边条件还可以,而且可以多住几个人。交通宾馆靠近客运站,去哪里都比较方便。六库城内打车是5元,不打表,在江内跑哪里都是5元。在江西有一座比较高的寺庙,很大很大的佛像,远远就可以看得到。怒江横惯城内,把六库分为江西和江东。
   晚饭是在一家牛肉馆里吃的,价格便宜味道又好。正巧老板知道包车人的电话,谈好价格第二天去片马。
   第一天,时间基本花在车上,很平静。
  5月24日
   六库到片马,有中巴大巴前往,单程车票为40元。不过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了包车,240元来回。
   盘山而上,越走越高。一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原始森林,高山杜鹃。怒江的山山势磅礴,不仰头肯定是看不到山顶的。走到高处感觉就是在云里行走了,到处都是云雾缭绕,寒风里空气凌冽。一棵棵松树傲立挺拔在悬崖峭壁上。这里到处都是比迎山松更让人心怀崇敬的云杉。
   所以我一直奇怪,为什么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来。是不是他没有来过云南?云南像这样的山太多太多,云南的风景壮丽得无法用言语形容。比起五岳有过而无不及,除却丰富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种类,风格各异的民族风情和特色,让云南有着超常规的吸引力。
   车行山涧的时候总是感慨这座山就是被这条公路给破坏了,可是如果没有这条公路我们又怎么能够领略到这样的风景呢?正好象很多古朴原始的地方就是因为被开发而失去了原有的特点,但是如果未被发现我们又怎么能够去赞叹大自然的杰作?
   六库到片马镇约有一百公里左右,车程三到四个小时。因为中间有大段的路面是石板路,所以速度就会慢很多,而且很颠。片马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那里有大量驼峰航线坠落的美军飞机,二则是因为那里是中缅交界。
   片马镇的英雄纪念碑门票10元,不过我们去的时候没人在门口就溜着进去了。里边停着一加坠毁的飞机。日,高黎贡山的中航C-53号坠毁于泸水县片马镇,后来被当地人发现后迁移到了现在的博物馆。
   第一次看到坠毁的飞机,有点毛骨悚然。发动机扭曲得只剩下一半,机翼残缺不全,中间一截子完全没有了,机身发着灰青的颜色,冷冷的。这么一架曾经在驼峰航线上飞来飞去的东西 ,现在就这样难看狼狈悲惨静静地躺在这里。历史,这就是历史,一架飞机的历史,一个时代的缩影,时间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缄口不言。
   “以后还敢坐飞机么?”
   “有什么不敢,人之命,天注定”
   离开博物馆,去往中缅边境。到了边防站,可以找驻扎的人陪同下去看到缅甸的国门。缅甸有国门我们这边却光秃秃的,据说马上就要建国门了。想想也是,好歹中国也是个大国,连个国门也没有寒酸了点。
   在那个界碑前边我们拍照,老木就直冲人家国门走去,被随同的边防兵大喝一声站住。哈~~~原来他想撒尿在人家国界留纪念~~~  
早晨5点多,等到了阿广,我们前往匹河。8:30出发,10:00左右到达飞来石。
   飞来石故名思义就是从天上飞来的石头。很传奇地从山顶上掉到一所小学里,挨着房子的屋檐,结果只砸坏了几张瓦。据说半夜里有个老师上厕所,黑灯瞎火走过他经常走的地方,结果一头撞到了石头上,:)
   余头在怒江的朋友在飞来石接我们前往贡山,中午停靠在鹿马登乡吃饭。正好赶巧有集市,看到了那些穿着民族服饰的傈僳人,只不过很多人脚上都没有穿鞋。他们几个告诉我这些人是从山上下来的,没钱买鞋习惯了光脚如果给他鞋他反而不习惯。
   从匹河赶往贡山,沿路好多的吊索桥。我见第一座的时候激动不已,本来都昏昏欲睡了一看到吊桥就嚷着要去拍照。看玉观音的时候就对那种长长的吊桥心往已久了,这次终于可以在上边走走了。后来发现,一路上这样的桥不计其数`````真过足了瘾。
   然后就看到了传说中的遛索,只是看着别人遛我已经屏住呼吸觉得恐怖了。所谓的遛索,就是拿个类似于草席的东西兜住屁股,上边挂着绳子,绳子接着滑轮,滑轮接着遛索。手挂在绳子上,滋溜一下就划到了江对面。
   老木吵着要去遛,可是10块钱遛来回,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太危险了。后来老木想想过去肯定是没问题,就怕在遛到江对面没胆量再回来,再加上我们三个的极力反对,终于作罢。
   米俄洛村的石月亮不仅是个风景点同时还是余头的出生地。在一座座相连的山脉间突然出现了一个洞,有点滑稽,嘿嘿,反正我就是这么想的。
   其实石月亮是两座山对扣在一起,并不是真的有个洞,在远处看来好象是一座山中间有个窟窿一样,等车绕到侧面和背面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个月亮消失了。
   一路经过的村落名字都很奇怪,沿路还有一种厥类植物,叫木沙 椤,据说是恐龙吃的。
   在经过拉马底村---旺基独村---古当村--普拉底村---木腊村--齐郎当村--牛朗当村---贡山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怒江第一湾,可惜在公路上拍不到全景。
   怒江第一湾像欧米咖一样的形状,在中间有片田地还有村落,像个世外桃源被江水隔离。老木为了拍到全景爬了半个小时的山坡,结果还划破了小腿,所以照片来之不易啊!!再次向老木表示感谢,:)
   快到丙中洛的时候居然还要买门票,不过因为余头的朋友我们又免了一次。丙中洛,是前往秋那桶的必经之地,也是那些偏远山区里进货的唯一来源。
   在丙中烙我们打了三把铁刀,我们住了最后一晚的标间,没有意识到明天等待我们的将会是原计划的流产,也没有想到今天居然成了与外界联系的最后一天~~~~~
   从丙中洛出发去秋那桶时间是越早越好,因为沿途的景色大多是逆光,要拍照不太好拍。可以徒步也可以搭车。
   在8点多钟的时候我们经过甲生村教堂,白色的屋顶在朝阳的映衬下像被渡了一层光辉一样闪着圣洁的光~~~那张照片由阿广拍下来,被我们称赞为最经典的一张。
   再向前走没多远就到了石门关,两座巨山劈开江水所以称之为石门关,因为太开阔相机拍不出来“门”的感觉。从石门关出来大概20-30分钟有个名叫五里村的景色很不错,可以在那里牺牲胶卷。
   在路上我发现了一种好东西,就是页岩。薄薄一层的片装石岩,家家户户用它来做房顶,头一次看见这么薄这么脆的岩石。沿路还看到了大理石,沿江还有许多水磨房。水磨房也是蛮好玩的,这里的村落都靠着江,所以他们用水来发电,自制水磨房,发动机等等,不用交电费,全村都用这里的水来供电。
   背着沉重的大包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碰到了一辆农用车,我们就搭车前往秋那桶。站在车兜后边紧紧抓住栏杆,好象随时都会被垫出去一样。左边悬崖下是滚滚怒江,右边是伸进车里能挂到脸的树枝。就这样一路颠簸到了秋那桶,快到秋那桶的时候车不能再往前进,我们四个只得背包前进。
   阿广走在最前边,突然转身一脸严肃的警告我们,“不许告诉别人我们是搭车来的”众人先是一楞,继而狂笑不止。
   到秋那桶之后,只有一家可供住宿的地方,即阿白家(余贵生),每人10块。秋那桶大部分信天主教,居民多为藏族和怒族。
   秋那桶的景色我就不多描述了,那些照片都比文字更能说明问题。我要说的是从秋那桶开始,我们的原计划就彻底流产了。
   阿白说大雪封山,迪麻洛那条线是走不了了,如果不想原路返回,就只有从察瓦龙那里翻山到德钦,前后需要六天。他说那条路是大转经的路,那几个大男人一听大转经即刻就兴奋起来,再也没有犹豫也没多问几个人就决定了我们接下来的路线。这一改变不要紧,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秋那桶境地开始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了,所以我们没有来得及告诉外界这些变故。总以为再走几天就可以打电话了,却没想到一走就是7天,越走越偏远~~~
   大转,每个人一辈子都不太可能走上一次的,有这样的机会难怪乎我们会这样的草率~~~
   大转,转山是藏族人的一种特殊信仰方式。在无数的画面上见过这些虔诚的教徒们三步一磕四步一跪的在山路中,有时候甚至是大规模成群的在叩首。他们要用他们身心的累与疲惫去表达他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这样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可能是我们这些没有宗教信仰的汉族所不能够体会但却又觉得异常神秘的。
   没想到,走了大转,更没想到这条线路不仅仅是大转,还是茶马古道,还是三江并流~~~~而且是最后的茶马古道,6月1日就通了汽车,我们是最后一批徒步穿越的人~~
   这一切,仿佛是老天安排的~~~
   义教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总觉得想为那些孩子们做点什么。可是在这次出行中,我的好多看法与观点都与以前不一样了。当然这要归功于他们三个人对我的洗脑。
   我和他们三个人是出发前两天才认识的,彼此缺乏了解,并不像他们一样是好几年的哥们。所以在他们的眼中我弱弱的外表代表着我弱弱的脑袋瓜,缺乏生活经验,不能吃苦不懂生活。他们甚至说,等我走不动了就背我走算了,反正我和包包差不多一样重。(这个MM的体重只有可怜巴巴的80来斤)
   没反驳,虽然我是没吃过什么苦但是也绝对不是他们所想象如千金小姐一般。只是心里对自己说,一定不要拖他们的后腿,就是爬也要爬回去。
   我想义教,被他们几个好好讽刺和挖苦了一番。可能太多的人把义教想得既高尚又浪漫,可能他们以为我也是这样的一种人,是小女孩理想化的一种表现。
   轮番轰炸,让我措手不及,才发现许多问题是我确实没有想到的。我的人生阅历还不能够让我真正理解到生活二字的含义。
   问题一:去到偏远的山村,你一个女教师是不是让全村的男人都心猿意马,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白的女人,等你一年回来的时候,肚子大了都不知道是谁的。
   我在听到问题的时候说实在不行了我就买避孕套啊,他们鄙视得耻笑我,你以为他们会用?
   我有点寒~~~
   问题二:外边世界对本地的冲击。用他们的话说“别因为你自己的私人愿望而去祸害本来宁静和谐的地方”
   数码相机,笔记本,甚至到护肤品,卫生巾,这些已经是生活必需品的东西在要去义教的地方可能会引起许多骚动。激发了它们的欲望与渴望,还有不平衡感。青壮年急于走出山区,剩下的是老人小孩子,出去的不会再回来,文化在不断流失直到泯灭。
   说实话,我呆不了一辈子,我匆匆一年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可是等我走了之后,那些孩子怎么办~~那已经开启的通往外界的道路由谁来引导~~~~
   去做一个好人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人~~
   坚持一年不难做到,难的是坚持一辈子在那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下~~~~
   我知道自己做不到,我只是个普通人,我能做到的只有那么一点。既然不能坚持,还不如不要开始,不然就是不负责任。
   问题三:我这样的生活阅历还不足以去应付那里的情况,也不足能够做一名老师。老师不仅仅需要的是文化,好的老师更要指引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作用。
   老木说: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每个人生下来都有自己的位置,不要试图去找不属于你自己的位置。
   那么我,我属于哪里呢?我不知道,我回哪里去呢,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因为我找不到归属。
   接着余头给我洗脑,那句话和他当时认真的表情我终身难忘。
   “这里的人如果看见生下来个像你这么样的,哭都要哭死了”
   注解:本人比较瘦弱。他的意思是生我这样的不能干活不能种地,父母会哭死的。
   我头一次发现在大自然在土地面前,我是这么没用。
   他们三人最后的结论:如果这次你能够走下来,才合格去做义教。
   被洗脑的第二天,我一直低头走路,没有说话。是因为感觉到很沉重,感觉到很多现实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渺小~~~
   那些在车上遇到挖山药的人,上山几十天才能挖到几十块钱。生长在平原上的我头一次看到麦地在那么陡的斜坡上耕种,我都生怕那牛摔下来,也是头一次发现同一片地里有黄的有青的麦子,所以他们收割都是手动摘麦穗~~他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些都是现实
   即使如此,每到一个村落我都会到当地的小学去看。
  这里的小学:
   秋那桶的小学叫嘎干堂小学,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这里的孩子上学不用交学费和学杂费。一共有四个年级,四个老师,两间教室,巴掌地的校园。
  这里的老师:
   我去的时候,只有一个老师在,他姓张,调在这里一年了,怒族人。他告诉我说他很寂寞很无聊~~~~买东西都要去丙中洛,但是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在独龙江,一年才能出去一次,出去一次就要走10天~~~~张老师30岁,还是未婚。张老师每天的娱乐就是打牌喝酒他说每天喝的不多就10来斤(自酿酒度数只有20来度)。
  这里的校舍:
   我不能相信我的眼睛,石板上记录着:
   嘎干堂小学:
   开工---98年1月
   峻工---98年9月
   土建经费: 38.44万元
   土建投资:25.5万元
   这样的投资和这样的校舍怎样也无法画上等号~~~
   秋那桶的夜黑得伸手不见无指,一点也不夸张,我把手放在眼睛面前却什么也看不见。
   早晨9:00出发,雇了两匹马来驮背包。阿白因为有事情,所以由他的弟弟阿平做向导。阿平会说藏语,怒语,独龙语,傈僳语,当然还有汉语,所以我们跟着他方便了不少。
   沿路有很多从山顶急冲而下的瀑布,还有山泉,野果。有一种黄色的果子叫黄拍,酸酸甜甜,好吃得很。沿着怒江而上,在峡谷中穿越,吃着味美的野果,喝着甘甜的泉水,我感觉跟春游一样,兴奋地说这样的路我走几天都没事情(后来才发现自己太没经验了)
   我们走的是一段本来可以通车的土路,感觉这样徒步有点SB。两个小时左右居然看见了塌方,山上的落石把路面挡了个严严实实像个小山包一样。呵呵,彻底是徒步走穿越滇藏交界了。
   注:一般路线是由察瓦龙开始的。
  中午1:00左右在滇藏交界的地方休息,才发现老木的双脚都磨出了很大的水泡。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出门在外鞋子一定要舒适合脚,一边同情得看着老木一边庆幸自己出发前买的COLEMAN穿起来很舒服。:)
   太阳毒辣起来,我开始汗流浃背。他们几个男人就开始光背行走了,这个时候我发现做个女的真是不容易啊,那么大热的天我里边穿一件短袖,外边还罩一件快干,袖子放下来搭住手,领子扣起来围着脖子,帽檐拉低盖着脸不够,还要再加一副眼镜。一边走还一边涂防晒霜。他们几个看着我的全副武装笑得都不行了,我装做感觉不到自己的傻,埋头一直往前冲。
   徒步第一天,没有太大的感觉,只有那么一点点累,可能对于我来说一切都还是很新奇。5:30我们到达西藏林芝地区的松塔(以后就不说哪个区了直接说地名)安营扎寨。
   忘记说了,在一本功略上看到有写“喝着5元的健力宝,看着远处的雪山”时我狂想喝健力宝,这种最早在中国流行的易拉罐式饮料我有N久没见过了。在秋那桶没找到只喝到了冒牌的珍珠奶茶,在松塔的小卖部里终于了却了我的心愿。这里不仅可以喝到健力宝还有红牛!!
   我们的腐败之旅,喝红牛,吃鸡吃鱼,一路跟黄鼠狼一样,哈。自己带的干粮倒没吃多少。不过走路那么辛苦,吃一定要吃好啊。
   烧火作饭,阿平用树枝削成的卫生筷还真挺好用。我们围坐在地上一起吃了牛肉烧土豆,米饭还有紫菜汤。吃完饭居然还煮了咖啡和牛奶,奢侈吧。可惜这是我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炉子还有喝咖啡。
   吃完饭洗碗的时候我又学了一招,余头教我用柴火灰来洗碗洗锅,用麦结杆刷,还真得挺去油,洗得干干净净。
   睡在小卖部旁边木头搭成的地上,没有用帐篷。这虽然不是我第一次睡睡袋却是我第一次在野外露营,即使睡在他们中间还是有点怕怕。
   头顶盖屋顶的塑料带哗啦哗啦响,我困得要死却还是时不时惊叫一声。一会又听老木说有只狗一只蹲在那里瞪着我们,眼睛绿绿的。一会又听他突然一惊,叫“余头,余头,狗上来了”,一晚上,我被吓得不清,迷迷糊糊都没睡好。可怜了余头和阿广被我们两个胆小的人折磨,真是人吓人吓死人。
   哈哈~~~~~
  关于上厕所:
   做女的真不容易,男的在哪里只要转个身就能解决问题,女的却不能。
   到一个地方,我总是会问厕所在哪里~~~
> 看到了一篇不错的游记,拿来与大家共赏。其实我一直有当行者的冲
( Ctrl + Enter 快速发表)
免费获取无增项报价
累计人报名
热点楼盘论坛
热门楼盘推荐
社区热点社会星光大道毕业旅行之跨过彩云到南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毕业旅行之跨过彩云到南方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图片最多上传9张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
图呦,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拉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