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小说最年轻的中将,组建了第一个天军,最后还和越南女兵档案小说打过战的是那本小说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号:
  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也可以解释为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古今中外的战争,概莫能外。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写成了《战争》一书。另有同名歌曲,让人们警示战争。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广义来说,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战争。蚂蚁和黑猩猩等等少数生物都有战争行为。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和文明始终交错,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催化和促进作用,又时刻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战争伴随社会的革命,带来新的格局。  古代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迁徙直接原因;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促成民族的独立和新生国家的诞生;国家内部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促成政权的更迭,如国共内战。除此之外,在西方,由于宗教信仰而发生宗教战争,如十字军东征、圣战等,也是常见的历史现象。  战争与武装冲突相比,对抗形式,战争表现为,一是残酷性,双方以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攻击另外一方;二是毁灭性,对抗的时候以一方消灭另外一方为代价;三是目的性,直至对方屈服、达到目的;四是持久性,常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几年或者数十几年,现代的高科技战争持续数月到几年。任何战争都经过了策划和准备。  史前战争  由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是群居生活,以几十人或几百人的部落形式来,而且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流还不太多,所以当时发生的战争都是十分小规模,与近代的战争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而且当时人类除了木材和石块外,还不懂得如何擅用其他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物质,以致史前战争使用的武器十分落后,所以很多时候就只是使用木棍和石斧来作战。  后来,人类为了捕杀一些大型和行动迅速的动物来维生,就发明了弓箭、枪矛和弹弓此等的攻击范围较远的武器。这为史前的战争带来了一种新革命。中国人民发明了火药也发明了火药武器;在西方学会制火药武器后战争形式又一次发生革命。  对战争的根本看法。包括对战争起源、战争根源、战争原因、战争本质、战争性质、战争目的、战争与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消灭战争的途径及战争与革命、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等观点。它对认识和指导战争具有重要作用。战争观是战争实践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受人们的认识能力和阶级立场的制约。战争在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的暴露程度,也对人们战争观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便有了对战争的不同看法。例如,有人认为战争是不祥之器,有人则说战争是万物之父;有人认为战争来自人及人的欲望,有人却说战争是对待尘世财产和事物的虚无状态;有人认为战争是死亡的拥抱,有人则说战争是一切事物的原始,等等。  马克思主义者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认识战争,提出了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战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不同阶级、民族、国家和政治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战争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和阻碍区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大类,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合起来,彻底消灭阶级剥削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才能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等等。  原因  在二战之前(包括二战),战争是由于参战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在战后,直至现在,大多是由于多极化与单极化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但以后因宗教文化民族冲突升华引发的战争将是主要原因(如:巴以冲突)。战争的根源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对战争状态的描述也有多种方式,现代国家主要从法律角度对战争进行描述。认为战争是交战国之间的一种特殊法律关系。这种战争状态通常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战争状态是法律状态,它往往是交战双方或一方宣战,但彼此之间并不一定有实际的战争冲突。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宣布战争状态。交战国家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它们之间就由和平关系转变为战争关系,战争法也同时开始适用。对战争的描述除从法律角度外,还可以从军事角度、政治角度等方面进行论述。  古云:“千百年来碗中羹,怨似深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半夜屠门声”。中国古籍称战争为争、战、征、伐、兵等。战国时期的兵书《吴子》中已有“战争”一词。历史上对战争及其产生根源有各种不同观点。自然主义战争学者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物本性,并认为战争是自然的和永恒的现象。宗教战争论者则认为战争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并用超自然力量解释战争起因。种族主义者则认为,战争的起因是优劣民族之间差别。近现代地缘主义政治学者则认为战争是基于地理环境,即为争夺一定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引起的。马尔萨斯主义者则认为,人口过剩和饥饿是战争的真正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既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的,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历史上有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有传统战争和现代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等多种类型。  理论  对战争问题的系统的理性认识。主要包括对战争产生、发展、消亡过程的揭示,对战争目的、性质和态度的阐述,对战争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自然条件等因素相互关系的论述,以及战略、战役、战术的理论原则等。战争理论是战争实践的指南,它来源于战争实践,受战争实践的检验,并随着战争和军事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和平时期,人们可以根据战略格局的变化和科学技术提供的材料,在过去战争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预测、军事演习和作战模拟等方法,研究提出新的战争理论。战争理论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鲜明的阶级性,它的先进与落后,对每一次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都有重大影响。人类社会经历了连绵不断的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理论。在中国,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最早的战争理论名著《孙子》,从战略高度论述了一系列带普遍性的战争规律和指导原则。随后,又有《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司马法》、《六韬》、《黄石公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等数以千计的兵书相继问世,表明了中国古代战争理论的丰富。在欧洲,从记述古代指导战争实践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战争的本质已有较系统的认识,一些史书、战争回忆录中也反映了这种对战争的理性认识。  C.von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A.H.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提出了一系列战争理论和作战指导原则,是资产阶级奠基性的战争理论名著。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著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战争,揭示战争的普遍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战争理论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撰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十大军事原则等一系列军事著作,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论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和指导规律,是中国革命战争理论的代表作。  目的  战争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任何战争都是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进行的,具体表现为战争的军事目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一般情况下,战争的一方达到预定目的后战争即终止;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任何一方都达不成战争的目的,通过妥协停止战争。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它是战争的根本目的,也是战争的本质。  战争政治目的是进行战争的阶级、民族和国家在政治上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战争的经济目的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战争的军事目的、政治目的、经济目的相互关联,融为一体。战争目的集中地表现为战争的政治目的,但达成战争的军事目的是达成政治目的的前提。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的经济目的往往潜在于战争的政治目的之中。不同战争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可能是各异的,但军事目的都是相同的。一场战争,只有达成军事目的,才能实现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不同类型的战争具有不同的目的。被压迫民族和被剥削阶级进行正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谋求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保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的非正义战争是为了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维护反动统治,为了侵略扩张和争夺霸权。  战争目的制约战争规模、时间、投入战争的力量和结局。战争双方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往往投入尽可能多的兵力兵器,力求在战争过程中转换力量对比,战争规模就可能扩大;如果战争一方迅速达成战争目的,战争时间就缩短。战争目的是主观的,但它必须建立在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达成战争目的与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条件、国际环境、指挥员的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军事目的  战争的军事目的是进行战争的阶级、民族、国家及其武装集团在军事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它是战争的根本目的,也是战争的本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一切战争行动的依据。从古到今,从技术到战术,从战役行动到战略行动,都贯彻战争的军事目的,它普及于战争的全体,贯彻于战争的始终。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不论采取什么作战方式、作战部署和作战原则,运用何种武器装备,敌对双方的一切斗争都是围绕着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展开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谋攻》)只是达成战争军事目的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以强大的实力优势为条件,使战争另一方意识到,如果对抗就会被消灭。  政治目的  战争的政治目的是进行战争的阶级、民族和国家在政治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都具有政治色彩,战争目的集中表现为战争的政治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其政治目的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中国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中国人民进行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都有鲜明的政治目的,而政治目的只有通过保存自己、壮大自己和消灭敌人才能达到。  经济目的  战争的经济目的是进行战争的阶级、民族和国家在经济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战争的经济目的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战争最终是为了达到某个阶级、政党、民族、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经济目的。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生存条件;奴隶主之间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奴隶、掠夺财富和兼并土地;封建地主阶级之间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掠夺财富,兼并土地,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资本主义列强进行的殖民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扩张领土,掠夺资源,倾销产品;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进行的或支持进行的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势力范围,争夺经济资源。  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花了1863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花了40000亿美元,朝鲜战争*****美元,越南战争7200亿美元,波斯湾战争1020亿美元,第四次阿以战争210亿美元,阿富汗战争1160亿美元,两伊战争1500亿美元,美国对南斯拉夫科索沃空袭费用是250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乱,战场上双方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大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多万人流离失所。  奴隶社会时期的战争及其景况是怎样的?  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生产力比原始社会有很大提高,剩余产品日益丰富,社会生活中为夺取财富和权力的战争现象也随之增多。  在古代各国,奴隶社会的经济主要以农业生产力主。当时,私有制已经确立,阶级已经形成,国家已经产生,军队已经出现。整个大地上,大小奴隶主占据着全部的土地,而众多的奴隶则被迫在田野耕作和从事其他劳动。奴隶们不占有生产资料,本身就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是从事生产的活动工具。奴隶主对他们可以随意打骂、买卖甚至杀害。困此,阶级矛盾逐步尖锐和激化。奴隶主之间,为了争夺奴隶、财宝和兼并土地,斗争也十分激烈。于是,在奴隶制国家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发生了许多战争。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战争大体可分五种类型。一是旧的氏族部落势力反对新生的奴隶制的战争;二是奴隶制国家为了自身的巩固和扩大而进行的战争;三是新兴的奴隶主推翻腐朽的奴隶主统治的战争;四是奴隶制国家分封的诸侯国之间进行兼并与争霸的战争;五是在奴隶制晚期新兴的封建势力推翻奴隶主统治的战争。这些战争最后导致了奴隶社会的瓦解。此外,在整个奴隶社会期间,还发生过不少奴隶的起义。例如,在中国,有公元前9世纪西周的“国人暴动”,公元前470年的“盗”跖起义,公元前301年的庄0起义。在古罗马,有公元前73~前71年的斯巴达克起义。这些起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奴隶主统治的基础,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创造了条件。  奴隶社会时期,进行战争的军队主要是陆军,少数国家已经有了水军或海军。陆军一般以车兵为主,所以,那时主要的作战形式是车战。交战时,双方选择平坦宽阔的战场,摆兵布阵,进攻者破阵,防御者守阵;击鼓进军,鸣金退兵,使用各色旌旗指示进退方向和队形变换。这就是古战场上“车辚辚、马萧萧”的威武雄壮场面。  当然,除了相互厮杀的野战之外,也有对城池的攻夺与防守,因而刺激了防御工事和筑城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万里长城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修建的。为了实现城池的攻守,随之也出现了攻守的器械和战术。  封建社会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  人类进入封建社会,战争的次数和规模都有新的发展。在此时期,农民是战争中的主要兵员,铁制冷兵器已成为主要武器。封建主定期征集农民服兵役;一旦发生战争,也采取临时征召或招募的办法扩充军队。所有封建国家,一般都有足以自卫的陆军;濒临海洋或有较大河川的国家,大都建有水军或海军。陆军中有步兵和骑兵,其规模和比例,各国有所差别。各国对铁制冷兵器的使用,大都时间很长。10世纪初期,中国开始把火药运用于军事。几个世纪以后,火药的使用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在封建社会时期,作战形式大多是骑战和步战,有些国家也发生过相当规模的海战或江湖水战。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战争中普遍使用了快速机动、远程挺进、迂回包围等战法。不过,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的军队体制和进行作战的特点,是不尽一样的。在中国,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后,为了对付游牧民族的侵犯,骑兵曾在征战中成为举足轻重的突击力量。而在封建王朝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时,为了守边保国和卫戍城池的需要,步兵的地位又相应地上升了。在欧洲,罗马军团的步兵曾经显示过巨大威力,直到民族之间征战频繁的4世纪后期,重骑兵才取代了罗马军团的步兵,从此骑兵在欧洲战场上称雄了大约1000年。当时,欧洲封建主的军队,主要由骑士组成。步兵在欧洲军队中的地位重新上升,已是开始大量使用火器的近代了。  封建社会时期的战争,无论是步战还是骑战,其胜负主要依赖于军队在战场上的直接拼杀,因而官兵的勇敢与技能,以及组织性和纪律性,成了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战场肉搏是作战中的重要特点。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战争产生了那些影响?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主要是指17~19世纪这一历史阶段。当时,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欧洲、北美一些国家,逐渐以集中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代替了分散、落后的小农生产,以雇佣剥削制代替了封建剥削制,使社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内对外进行战争分不开的。战争对于当时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资产阶级进行的革命战争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例如,英国革命时期的国内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和解放奴隶的战争,法国革命战争等,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其次,资本主义强国进行的殖民主义战争,使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如英、法、德、俄、日等国的大量殖民地,就是用大舰巨炮抢夺来的。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争夺地区统治权的战争而不断改变着势力范围。例如,17世纪英国与荷兰的战争,年英、普与法、奥、俄等国进行的“七年战争”等。都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某些变化。  这一时期,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大工业的出现,手工业时代逐渐转向机器,时代,资产阶级的军队不仅获得了大量兵员,而且装备了火枪火炮,从而使战争从冷兵器与火器并用,转变为主要使用火器。因此,这个时期的战争,特别是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战争和争夺地区统治权的战争,曾经给殖民地和参战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破坏和阻碍作用。  当然,战争还产生了另一种影响。它促成了人民的觉醒,为无产阶级进行武装起义和革命战争创造了条件。1848年巴黎工人举行“六月起义”,是无产阶级进行武装起义的尝试。  1871年法国工人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战争的序幕。  同时,随着战争的发展,军队建设不断加强,军事组织日益完善,军事学术和战争理论都有很大发展。例如,资产阶级比较普遍地实行了征兵制和预备兵制,采用了正规的军、师、旅、团、营、连的编制,制定了统一的操典、教范和条令,建立了庞大的正规的陆、海军等。军队还建立了各级司令部和总参谋部。  在这一时期的革命战争中,革命军以各兵种组成的独立的师或军为基础,创造了以散兵和步兵纵队相配合为基础的新的作战方法。为了指导战争,德国人克劳塞维茨撰写了《战争论》,总结了资产阶级进行战争的经验,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在军事思想上的进步精神,推动了军事思想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及时总结了当时无产阶级的武装斗争经验,全面地论证了有关战争的各种问题,为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战争创立了科学理论。这些都对后来的战争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帝国主义时代的战争表现为哪些类型?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人类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此时,帝国主义列强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和压迫加剧了,垄断资产阶级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剥削也加深了;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之间展开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列强之间的争夺,又与各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矛盾激化,世界动荡,引发了一系列战争。  回顾这些战争,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如1898年的美西战争,年的英布战争,年的日俄战争等。  二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如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是由法西斯国家所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以中、苏、美、英、法等国为主的人类进步势力,抵抗德、意、日法西斯反动势力的一场反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  四是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进行十月革命夺取了政权,随后又以革命战争保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国家、地区的人民,坚持反侵略的革命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独立的国家。二次大战结束后,有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民族解放战争,如朝鲜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战争,越南人民抗法、抗美战争,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反法战争,阿拉伯人民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战争,阿富汗人民、柬埔塞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等。民族解放战争的烽火至今不曾熄灭。  五是一些国家仍然出现的国内战争。在当前的时代,某些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新的国内形势和国际条件下又有新的发展。这些矛盾的发展,特别是民族矛盾的加深,有时无法和平协商解决,于是又导致了不同程度和规模的国内战争。在拉美和非洲的某些国家,在南斯拉夫,这种内战都已经出现了,有的目前仍在继续进行。  什么是常规战争?  常规战争是指使用常规武器进行的战争。它是同核战争相对而言的。所谓常规武器,即人类自有战争以来通常使用的那些武器,所以,过去发生的战争都是常规战争。在近代、现代的某些战争中,虽然有的国家使用过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但都规模不大,对战争进程和结局没有产生重大影响,而且立即遭到普遍谴责,因而这种战争仍属于常规战争范畴。  常规战争是随着常规武器的发展而发展的。冷兵器时代,刀对刀,矛对矛,交战双方距离很近,战争的组织指挥比较简单。近代作战主要使用火枪火炮,可以在几百米,上千米的距离内杀伤对方,战场规模显著扩大,作战指挥日益复杂。随着飞机、坦克、火炮以及各种舰艇的大量使用,战场范围进一步扩大,战争已成为诸军种、兵种相互协同的立体战,尤其当前,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推动下,不仅涌现出了各种常规的精确制导武器和武器火力控制系统,而且电子、激光、红外等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样就使常规战争具有了更多的新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地区性的常规战争一直没有间断过。超级大国虽然把准备核战争作为军事建设的重点,但同时也十分重视常规战争。  核战争理论是怎样产生的?  核战争是指使用核武器进行的战争。  自从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以后,其他一些大国也相继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核武器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因而核战争的理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了。  当前,有人把核战争分为核大战和有限核战争。所谓核大战,是指核大国及其联盟之间以战略核武器实施核突击,企图依赖它起决定性作用的战争,所谓有限核战争,指的是在一定地区内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战争,或是使用为数不多的核武器以突击数量有限的军事目标的战争。核战争的爆发,可能从战略核突击开始,也可能由常规战争升级而成。核战争的完成,可能是速决的,也可能是持久的。这取决于作战双方战略核袭击兵器的实力。  核战争以核武器作为主要毁伤手段。核武器所要打击的:一是军事目标,即摧毁对方的军事力量,瘫痪其指挥系统,削弱其抵抗能力;二是政治经济目标,即摧毁对方的政治经济中心,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削弱其战争潜力。  核战争在现今条件下有没有可能发生呢?由于超级大国拥有强大的核进攻力量,又以核威慑为基础谋求世界霸权,所以,核战争的危险性是存在的,但是,核战争的破坏力极大,任何一方发动核战争,必然会遭到另一方的核反击。核大战的结局,很可能是双方同归于尽。这种互相威胁的态势,是制约核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导致核战争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力量的对比,还要看核大国之间的矛盾性质,以及整个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可以肯定地说,任何核战争都会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谁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发动核战争,必将最终遭受失败。  全面战争与局部战争有什么区别?  全面战争是指进行全面动员,运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整体力量所进行的战争。它是同局部战争相对而言的。  关于全面战争的含义,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解释。我国军事理论把放手发动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看成是全面战争最主要的特点。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要坚持全民族的全面抗战,反对单纯政府的片面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把党的组织、人民政府、人民军队和各种抗日民众团体的力量组织起来,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条战线密切配合,形成协调一致的对敌斗争。这是真正的人民的全面的战争。进行这种战争,自然能够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进行各种类型的作战,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做到全力以赴,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国外对全面战争的解释,可举德国和美国为代表。德国K·希尔于1929年提出的“总体战”概念,就是全面战争的意思。1935年,E·鲁登道夫专门著书,阐述“总体战”的思想。按他的说法,“总体战”是指全体的、全面的战争,其主要特点,是以闪电式的突然袭击开始战争,并在决定性的地点造成必要的兵力兵器优势,集中主力用于歼灭敌人的武装力量;他认为,这种战争是全体的战争,参加战争的不仅有军队,而且还有全体人民;它又是全面的战争,因为交战国的全部领土都将变成战场。  实际上,全面战争的实质,就是综合国家的一切力量来进行战争;战争中不仅要消灭敌方的军队,而且要摧毁敌国的经济,屠杀敌国的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正是以这种“总体战”来发动侵略战争的,只不过并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  美国军方把“全面战争”解释为大国之间投入全部资源并危及一个主要交战国生存的武装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形成对峙局面,按当时的理解,美国所提的全面战争,显然是指美国和苏联之间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一旦爆发这种战争,势将导致新的世界大战。但在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原先的对手已经不复存在。  至于局部战争,是指在一定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所进行的战争。顾名思义,它是具有局限性的,即作战的目的有限,使用的武器和兵力有限,发生作用的范围也有限;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形势和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有的国家也把这种战争称为“有限战争”。  对大国来说,局部战争是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制的战争;而对中小国家来说,它也可能是全力以赴的战争。局部战争一旦发生,如果处理不当,也有可能发展为大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侵略朝鲜、越南的战争,几次中东战争,以及越南侵略柬埔寨、苏联侵略阿富汗的战争等,都属于局部战争。  全球战争何以必是联盟战争?  全球战争又称全面核战争,是指席卷整个地球的世界大战,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全面战争。“全球战争”这一术语,最先是由美国军事理论家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的,随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便把它与“全面核战争”并用。  全球战争既然是指世界大战,那它必将成为国家联盟之间运用武装暴力手段进行的全球性对抗。它与局部战争、有限战争不同,当然要涉及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广阔的领土。单个国家之间打不成全球战争。全球战争一旦爆发,那必然是联盟性的战争。  在全球战争过程中,双方势必最大限度地运用一切斗争形式,如武装斗争、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外交斗争、思想斗争等等,以求赢得战争的胜利,达到与世界许多国家利害攸关的重大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  什么是立体战争?  所谓立体战争,就是在地面(水面)、地下(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者交互进行的战争。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长期进行的是陆战或海战。直到进入20世纪,由于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开始用于军事目的,航空部队可以进行空中作战,立体战争才真正成为现实。  现今发生的战争,基本上都是立体战争。随着技术兵器的不断发展,例如导弹、核潜艇、宇航兵器等的使用,直升机的广泛运用,军队的机动能力将更大增强,立体战争的范围将会不断扩大。传统的陆战和海战,必将为全新的立体战争所取代。  闪击战还会发生吗?  闪击战也叫闪电战。它是集中大量的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进行闪电般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闪击战追求的目的,是要一举摧垮对方的抵抗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德国首先使用了闪击战。1939年9月~1940年6月,希特勒运用闪击战成功地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兰西等国。  1941年,他再次用闪击战进攻苏联,但在苏联军民的坚决抵抗下,最后终于失败。苏联在1945年进行对日战争时,也采用了闪击战样式。  根据历史的考察,闪击战理论主要来源于以下观点:德国军事家施利芬关于采取战略迂回和包围、实施速决歼敌的观点;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关于集中空军力量打击对方的重要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而取胜的观点;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关于组织几路强大的快速坦克纵队,在航空兵强有力的掩护下,深入敌军纵深,直捣敌军司令部,使敌人陷于瘫痪的观点。希特勒崇尚闪击战理论,主张先发制人,提出了集中陆军和空军,象漆黑的夜里突然闪电一样打击敌人的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闪击战仍然被某些国家看成是一种有效的战争样式。  特种战争是如何出现的?  特种战争是本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一种战争形式。它是专为对付人民游击战争而产生的;其作战方式是,由侵略性国家派出特种部队进驻被侵略国家,操纵那里的傀儡军队,协同对付进行反抗的人民游击运动。  1952年6月,美国开始组建特种部队,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反游击战的特种作战,为此而进行专门的装备和训练。  1961年,肯尼迪政府把特种作战作为推行“灵活反应战略”的一个重要措施。对越南南方发动了一场特种战争。美国军事顾问团(后改为军事援助司令部)直接领导了这场战争。它以美国派驻越南南方的特种部队为骨干,组织并指挥南越傀儡军和各反动组织,反对越南南方人民的革命游击战争。  特种作战依靠部队武器装备的精良和反动政府暂时掌权的有利条件,虽然能够造成很大的破坏,甚至取得某些局部性胜利,但它终究消灭不了革命的正义之师,无力扑灭人民游击战争的燎原烈火。美国在越南南方发动的特种战争,最后还是在越南人民革命力量的打击下失败了。  “高技术战争”真的可怕吗?  所谓高技术战争,是设想用现代最先进的和即将形成为作战武器的最新军事技术来进行的一种战争。  有些军事专家认为,军事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战斗力。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未来战争将更加依赖于新的军事技术。在高技术战争中,谁能使用更加先进的军事技术,谁就能够占有优势,取得胜利。  从目前情况看,在军事领域应用高技术,已经或将会取得多方面的惊人成果。这些高技术包括: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指挥与情报搜集职能的各种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远程精确制导武器,以及与这些武器相配套的新式目标捕捉系统;隐形武器系统,如隐形飞机和其他隐形装备等;可以改进弹道导弹与航空系统的新技术等;激光技术和激光武器系统;太空作战系统和军事卫星系统;等等。这些高技术一旦加入到兵器的行列,无疑会对战争产生种种新的影响。  目前,在有些局部战争中,已经将一些最新军事技术应用于作战实践。例如,美国在1986年空袭利比亚时,使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战设备和激光制导炸弹;在1989年12月入侵巴拿马的作战中,首次使用了F-117隐形飞机;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更充分发挥了军用软系统即C31系统和电子系统的作用。  当然,高技术并不是哪一家可以垄断的。如果双方都有高技术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所谓高技术战争也就不足为惧了。  “低强度战争”是怎么一回事?  “低强度战争”这个概念是美国提出来的。按照他们的说法,凡是界于和平与大部队交战之间的暴乱活动,有组织的恐怖活动,准军事犯罪活动,规模较大的破坏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活动等,都可称为“低强度冲突”。为制止和消除这些冲实而进行的斗争,即可称之为“低强度战争”。  美国人认为,在第三世界里,这种冲突是经常的、大量的,“敌人”无处不在,而且斗志顽强,因此,应将对付低强度冲突视为持久战,列人长远的国防计划。  如何进行低强度战争?美国有关专家提出:低强度冲突不能只靠国防部去对付,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外交人员、情报专家、农业专家、银行家、经济学家、水利专家、犯罪学家、气象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员做出共同的努力。为此,他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在一般情况下不动用作战部队,而是把美军在第三世界的主要作用规定为帮助执行美国的安全援助计划;二、对一些国家反对共产党政权的暴乱予以支援;三、美国应该与其第三世界盟国建立“联合部队”,特别是要在某些地区建立若干快速机动部队,以便在当地或去其他地区执行任务;四、要使美国在第三世界各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优势,特别是要以先进的技术装备去培训当地部队,使他们能以更有效的手段去对付恐怖和暴乱活动。  以上说明,美国人所说的低强度战争,实质上只是一种**反人民的斗争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是要支持其盟国镇压反对势力。  什么是化学战?为何必须加以禁止?  战争中用来毒害人、畜或毁坏植物的化学物质叫军用毒剂。装有毒剂的各种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毒烟罐、手榴弹、地雷和布(喷)洒器等,统称为化学武器。所谓化学战,就是使用化学武器杀伤人和畜,毁坏作物或森林的一种作战。它通过毒剂的各种中毒途径及其在一定的染毒空间和毒害时间内所产生的战斗效应,来杀伤、疲惫和迟滞对方的军队,以求达到预定的军事目的。对于缺少防护装备、防护组织不健全、措施不严密和训练少、素质差的军队来说,化学战的杀伤作用确实是重大的。  毒物用于战争,古代早有先例。在公元前5世纪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人曾燃烧硫磺产生有毒的烟,使对方人员室息。但是,化学战的真正出现,却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首先在伊珀尔战役中大量使用装有氯气的吹放钢瓶。整个一战期间,交战国共生产毒剂约15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战场,因中毒而伤亡的总人数达100余万。鉴于化学战的巨大危害作用,世界主要国家于1925年在日内瓦签署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国家准备了大量毒剂,其中包括新型的神经性毒剂。由于苏、美、英等国在化学攻击和化学防护方面都有准备,德国未敢在欧洲战场贸然实施化学战。但是,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军队,则在年间多次使用毒剂。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7月到1942年5月,日军共施放毒气1000余次,用毒地区遍及中国13个省,有近4万人受害。二战以后,美军在侵略朝鲜、越南的战争中,也使用过化学武器。尤其在侵越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了毒剂和植物杀伤剂,使越南南方广大地区的人畜中毒,森林资源和农作物受到严重毁坏。  当前,研制新毒剂与贮存化学武器,仍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实行军备竞赛的重要内容之一。  7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侵略战争中的毒剂使用者进行过多次谴责,一致强调要维护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的尊严。但严峻的事实告诫人们,新的化学战的危险仍然存在。  生物战是怎样进行的?  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等)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叫生物战剂。装有生物战剂的炸弹、炮弹、导弹弹头和气溶胶发生器、布洒器等,统称为生物武器。生物战就是使用生物武器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一种作战手段。它能造成对方广大地区传染病流行,大面积农作物坏死,从而达到削弱对方战斗力、破坏其战争潜力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利用马鼻疽、炭疽病菌,袭击协约国军队的人员和马匹,开创了使用生物武器的先例。侵华日军从1935年起,在中国的哈尔滨等地大规模研制细菌武器,在年期间,向中国浙江、湖南等省11个具市布撒了鼠疫杆菌,引起一些地区鼠疫流行。美军在侵朝战争中,对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某些地区,使用细菌武器数百次。  1952年,“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调查团”和“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调查了美军使用细菌武器的罪行,并向全世界作了公布。  生物武器一般没有立即杀伤作用,但有较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生物战危害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受袭击方面的防护准备、防护措施和卫生条件。只要能够掌握敌人使用生物武器的动向,积极采取各种防护手段,生物武器所造成的危害是可以消除的。美军在侵朝战争中使用细苗武器的规模相当大,由于中朝军队防护严密,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卫生运动,因而把危害作用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联合国大会曾于1971年12月通过了《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贮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并于1972年在苏、美、英三国首都签署执行。但是,仍有一些国家不顾公约的禁令,继续研制生物武器并秘密装备部队。因此,许多国家的军队至今对生物战保持着应有的警惕。  心理战何以受到普遍重视?  “心理战”本是一个外军用语,它并非使用刀枪进行拚杀,而是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家及其军队的一种手段。  从历史上看,一些军事家早就在研究精神因素和心理现象对军事活动的影响,注意在作战中利用心理因素克敌制胜。但是,心理战作为一种专门的斗争手段而彼普遍重视,却是在本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一些国家和军队组建专门机构,研究心理战的理论,搜集心理战的情报,制订心理破坏的政策和方法,考察心理影响的效能,研制并改进实行心理战的技术器材等等。到本世纪50年代初期,一些国家还相继成立了心理战学校、心理战中心、心理战局和心理战委员会等。  心理战的手段很多,例如进行无线,有线广播,散发宣传品,邮寄心战书信,开展策反活动,实行战场喊话等等,以此宣传自己国家和军队的政策、主张,促使对方改变看法和选择。有时,出于政治上或军事上的需要,还可能通过制造谣言、挑拨离间、策划动乱、进行破坏和暗杀等手段,来动摇和瓦解对方的民心士气。  一些外国心战专家认为,心理战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既可以在前线进行,也可在后方展开,无固定战场,不受时间和对象限制。许多国家把心理战作为总体作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情报、文化等方面的斗争紧密配合,交互运用。  何谓电子战?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电子战”或称“电子斗争”,是外国的军事用语。我们国家称它为“电子对抗”。它是现代战争中一种极重要的作战手段,是为了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已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措施,目的在于削弱敌方、保护己方的作战能力,为掌握战场主动权,夺取战役战斗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电子对抗的基本内容,包括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防御。  电子对抗侦察是进行电子战的基础。它主要利用电子侦察设备辐射的信号,经过分析、识别,获得敌方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工作方式、信号特征等技术参数,以及弄清其配置地点和用途,以便采取对抗措施。  电子干扰是电子对抗的进攻手段。它是根据侦察获得的情报,利用专门的设备和器材,或发射干扰电磁波,或反射、吸收敌方的电磁波,对敌方电子设备进行压制或欺骗。  电子防御,则是为防止己方电子设备辐射的电磁信号以及战术技术参数被敌方侦悉,消除或削弱敌方电子干扰对己方电子设备的有害影响,以及避免遭受反辐射导弹的破坏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电子对抗手段,即运用反辐射导弹摧毁敌方的辐射源。电子对抗是从20世纪初无线电通信应用于军事斗争之后才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曾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侦收对方的信息和干扰对方的通信联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对抗的领域、手段和规模都有很大发展,不仅通信对抗更为激烈,还兴起了寻航对抗和雷达对抗。同时,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电子对抗专业部队,发展有源干扰技术和无源于扰技术,涌现出数十种电子对抗设备和器材,并且立即用于作战。  50年代中期以来,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导弹技术迅速发展,各种战术导弹、制导炸弹和用雷达控制的火炮,纷纷涌向战场,促进了电子对抗的全面发展。仅在侦察方面,就增加了电子侦察卫星、无人驾驶侦察飞机、投掷式电子侦察设备等多种更为先进的手段。  近年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电子对抗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它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与地面、海洋、空中相并列的“第四维战场”。  “环境战”和“气象战”是什么样的作战手段?  所谓“环境战”,也称“地球物理战”,是人为地改变自然环境状态来为本事目的服务的一种作战手段。它包括制造暴雨、洪水、地震、山崩、地滑、泥石流、海啸、磁暴等现象,目的是要创造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敌人的作战条件,以便改善作战态势,转换力量对比,加速作战进程。  实施环境战需要有改变环境的技术和物质力量。古代,常常利用水和火来造成克敌制胜的条件,就是环境战的雏形。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出现了通过改变环境状态来影响作战进程的战例。例如,1945年4月,苏军在强渡奥得河时,德军在河的上游炸毁了水库大坝,淹没了苏军的渡河出发地,使渡河严重受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建立了环境研究机构,探讨改变环境的各种技术。例如,试用核爆炸的能量,激发地震和海啸;试验人造磁暴给无线电通信、导航和雷达带来的影响;进行控制台风的试验;利用暴风雨袭击对方等。  环境改变技术目前仍然处在研究阶段,但从其发展趋势看,利用某种技术改变环境以达成一定的战术和战略目的,在未来战争中有可能成为现实。因此,这个问题已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  1974年,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第一次讨论了“环境战”问题,许多国际组织都对环境战进行了抨击。他们强调,环境战将对人类生存产生广泛、深远和严重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为军事目的改变环境状态的行动。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禁止为军事或任何其它敌对目的使用改变环境的技术的公约》。但是,有些国家至今仍在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试验,把它作为军备竞赛的内容之一。  “气象战”是环境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称为“天气战”或“气候战”。它是用人工方法来影响局部的天气和气候,以此作为武器来推进作战的一种手段。  对天气和气候施加影响,离不开一定的气象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和技术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成一种造雾剂。  1943年9月,美军第5集团军在意大利的沃尔图诺河上利用造雾剂制造了一条长约5公里、宽约1.6公里的雾层,成功地掩护了部队的渡河行动。  二次大战后,由于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一些国家提出了进行气象战的各种设想方案。例如,以人工降雨造成洪水泛滥和交通阻塞;以人造干旱削弱敌国经济;人工引导台风袭击敌方港口和海岸设施;人工诱发闪电制造森林火灾;以及人为地使某一地区的气候发生灾变等等。美军在侵越战争中,曾用飞机向云中投掷碘化银弹,企图通过人工降雨造成局部地区洪水泛滥,阻碍越军的机动和物资运输。  “天战”真的会打起来吗?其作战武器有哪些?  由于航天兵器的不断发展和付诸实用,一些军事家和科学家认为,未来很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军种——“天军”,它将单独或者协同陆、海、空军进行“天战”。  所谓“天战”,就是敌对国家在地球的外层空间采取军事对抗行动,它包括外层空间、外层空间同地面或空中之间的攻防作战。  自50年代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美苏等国相继展开了航天技术军事应用的研究试验工作,先后发射了成百上千个军用航天器。超级大国为了侦察、预警、通信、导航以及气象目的而发射的军事卫星,已成为他们军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卫星卫星的出现和航天飞机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们不能不担心,随着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的不断加剧,有可能导致“天战”。  美国和前苏联都曾积极从事“天战”的准备工作,如研制反卫星武器,建立并不断完善地面指挥与监视系统,考察人在外层空间的军事活动能力,提高航天器的生存能力,等等。设想中的或正在研制中的天战兵器,大体上有以下四类。  一是轨道轰炸系统。设想把装有核弹的卫星部署在轨道上,一旦需要使用,指令它返回地球大气层,用以摧毁地面目标。  二是部分轨道轰炸系统。这是把装有核弹的卫星式武器平时贮存在地面,当敌对行动开始时发射到空间,然后按一定的指令袭击目标。  三是反卫星武器系统。其中包括:反卫星导弹,可从地面或空中发射;反卫星卫星,运行在轨道上,由地面或自身携带的指令系统指示拦截目标;反卫星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前者处于技术发展阶段,后者则在设想之中。  四是航天飞机——航天站——轨道间飞船三位一体的载人航天系统。航天飞机实际上是一种载人的可重复使用的多用途航天器。航天站是天上的军事基地。轨道间飞船可视为空间歼击飞船,它是“天战”中机动灵活的突击力量。载人航天系统在其他卫星系统的配合下,将成为各种新的载人航天战略兵器系统的基础。  “天军”、“天战”,虽然会对未来战争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毕竟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的背向,而不是几件新式武器。  鉴于超级大国在外层空间加紧进行军备竞赛,联合国外层空间委员会于1982年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多数国家的代表在会上呼吁,要停止外层空间的军备竞赛,强烈反对外层空间军事化。  海洋在未来将会成为重要的角逐场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海洋对于人类生活、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价值,已经是越来越明显,因而它们的军事意义也越来越重大。控制海洋的斗争,将在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军事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海洋所以会成为未来的重要角逐场所,主要取决于它们本身的具体条件,以及它们对于人类生活的直接和间接意义。  首先,海洋是一个特大的物质资源宝库。在整个地球上,陆地总面积只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9%,而海洋则占71%。海洋有着巨大的生物生产力。据可靠测算,地球上的生物生产力,每年约为8800亿吨有机炭,其中海洋的生物生产力即达4300亿吨,几乎占了一半。海洋中的动物,约有16-20亿万种之多,植物中仅藻类一项,即有10万种左右。海洋里的矿物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铁、金、银、磷、锰结核等等,储量十分丰富。铀储量达42亿吨,为陆地储量的4200倍;锰4000亿吨,铜88亿吨,镍164亿吨,钻98亿吨,分别为陆地储量的倍。海洋还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库。当代海洋学认为:海洋可从太阳辐射,月亮和地球本身的重力场,以及地球的旋转及其内部的热量中取得能量,而这种能量实际上是取之不尽的。  其次,海洋可为人类提供庞大的交通网络。海洋空间既有大范围的公有性,又有几乎处处可通的联接性,从而使它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借以通向四面八方的航道。凡是有远航能力的国家,都可共同使用这些航道。海上交通线不仅航线多、运费低、运量大,关系着濒海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海运快捷、稳定,也是保障战时军队行动和后勤补给的必要条件。  第三,海洋将是人类社会生产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史以来,地球上大多数地区的居民主要是在陆地上从事生产活动,虽有少数利用海域的例外,但规模都很小,而且也局限于渔、盐、运输少数部门。陆地上的资源已在逐渐减少,以至于濒临枯竭,而海洋作为人类生产空间的意义,也就越来越重大。当前,除海洋水产、海水制盐和海上运输这些传统的海洋产业外,海水淡化和海水化学工业、海洋动力工业、海底矿藏开采工业和海水养殖业等,正在不断兴起和发展。未来的海洋生产事业,以及为此而产生的海洋服务业,将有巨大发展。  第四,海洋是保卫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要依托。对于濒海国家来说,要想保卫自己的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必须有一支力量相应的海军,而这支海军的活动,有赖于一定的海洋空间作为依托。这是因为,击败和歼灭来犯的敌人军事力量,在现代条件下只局限于领海范围是达不到目的的。  第五,海洋空间将是未来军事行动的重要场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武器装备不断涌现,海洋空间的战略价值日趋重要。任何濒海强国要想追求全球性的战略目标,决不能忽视对于某些海域的控制甚至占领。有没有海洋空间的控制权,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军事活动的成败。所以,西方有些战略家认为,核潜艇出现以后,海洋空间已不单纯是交通网络和海上战场,而且是保证核发射的庇护所,它可以成为操纵危机和控制暴力的战略的一个选择场所。  上述几点说明,海洋必将成为人类生存竞争的重要角逐场所。一旦发生濒海强国之间的战争,海洋必将成为主战场。  现代化战争何以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当今条件下,倘若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或者是科学技术水平过于低下,不仅打不赢战争,而且根本无法进行战争。这是因为,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而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赛。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应用于战争,己使战争的特点产生了许多变化,如兵器毁伤力的加强,军队运动力的提高,战争规模的扩大,等等。于是,战争不断地向科学技术提出需求,而科学技术也往往在战争中首先得到应用。例如,雷达、核技术、电子计算机等,最初都是为适应战争的需要而出现的,并且首先应用于军事,服务于战争。  战争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一旦应用于军事,必然引起战争方式的改革。例如:火药的发明和应用于军事,促使火枪火炮逐渐取代了冷兵器,军队的战斗队形也随之由集团的密集队形转变为散兵的疏开队形;内燃机、飞机的发明和应用于军事,使军种、兵种的结构编组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地面战争发展成为立体战争;核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于军事,使战争涉及的范围和破坏杀伤力空前增大,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常规战争的新特点。  军队的科学技术水平,既表现在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上,也体现在官兵的素质上,还反映在人与物的有效结合上。科学技术越发展、武器装备越现代化,就越需要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去管理和操纵,就越需要具有科学的组织指挥能力的人去驾驭。因此,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根本无法进行和打赢现代化战争的。  当然,决定战争的胜负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如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环境和外部援助等等,单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能绝对保证战争的胜利。  未采战争为什么将是更加艰难的拼搏?  战争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私有制和阶级还没有消灭之前,产生战争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就会有战争。这是从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它的政治本质必然得出的结论。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局部战争从未间断,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并没有完全消除。不过,由于全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努力预防,新的世界大战已不是注定不可避免,至少是可以推迟的。  当前,人类正处在新的技术革命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不仅使常规武器系统得以不断发展和改进,而且正在相继出现并发展新的核武器系统,太空武器系统,气象、生物、化学武器系统,以及军队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等等。这些都将给战争带来许多新变化、新特点。  据军事专家们推断,未来战争既可能是使用核武器、同时又使用常规武器的战争,也可能是只使用常规武器的战争;既可能在陆地、海洋、空中进行,也可能同时或单独在外层空间进行。由于大量的新式武器和装备投入战争,因而时间、空间对于战争的限制将会相对地缩小,而战争的突然性则会增大,战线将更广阔,战争进程将大大加快。由于武器的破坏力、杀伤力空前增大,战争将会异常残酷,物资消耗空前增多,后勤保障更加艰巨。由于在战争中将广泛开展电子战,“第四维战场”的范围将急剧扩大,无形的角逐更为激烈。由于战争进程变化急剧,新的军种、兵种还会产生,以致战争的组织指挥将会更加复杂困难。  总之,未来战争将是更加艰难的拼搏,木仅需要勇气,更加需要智力;不仅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实力,而且要有先进的、适应于时代发展水平的科学技术。可见,未来战争不会降低人的作用,只会对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适应于未来战争的高质量的人才,是准备应付未来战争的头等重要的任务。  电子计算机对现代军事有哪些影响?  电子计算机作为本世纪重大的科技发明,已经涉人现代军事的绝大多数部门,如军事科研、军工生产、指挥自动化、武器控制、军队训练、后勤供给、战斗保障等,成为军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对现代军事产生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一)形成现代军事行动的一些特点。  (1)大信息量。现代战争中,师一级司令部的情报信息量远远超过了二次大战中的兵团级司令部,及时处理大量信息只有借助电子计算机才能实现。如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每天传输的情报量超过20亿字符,但差错率低于千万分之一。  (2)快节奏。电子计算机辅助指挥,大大加快了军事行动的节奏。如美全球指挥控制系统能在5~7分钟内把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下达到遍及全球的各战区总部。  (3)高效率。建立指挥自动化系统,组成人——机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现代战争的指挥效能。  (二)引起作战武器的根本性变革,出现了精确制导武器。电子计算机(包括微处理机)用于武器系统后,大大缩短了武器的反应时间,简化了使用程序,提高了命中精度和生存能力。例如,地面炮兵过去使用话音传递射击诸元口令,需要几分钟,而采用数据传输设备只需要几秒钟。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精度,比常规武器提高了10-100倍。  (三)推出了新的观念、新的组合方式、新的工作方法。越来越多的军事人员认识到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必要,逐步适应大信息量、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各部门、各部队开始摸索和实现人员的新的组合形式,尽量减少多余人员,提高工作效能。  (四)提供了先进的训练方式。现在先进的飞行驾驶、舰船操纵、坦克、汽车、火炮、射击等模拟训练设施,完全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可以制造各种情况,效果逼真。在电子计算机中输入演习程序,红蓝双方借助终端设备随时可以进行对抗演练,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五)出现了军用机器人。用机器人代替普通士兵,可以完成超越人力、危险性大的工作。在军事装备上,装上人工智能计算机或智能机器人,能自动完成侦察、分析、综合情报等军事任务。  什么是新技术革命?  它将对军事产生哪些影响?  新技术革命亦称“第四次工业革命”。西方学术界有人把工业革命分为四次。第一次始于18世纪晚期,其基础是英国的煤炭冶铁技术和棉织业机械化;第二次始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这是轮船、铁路和酸性转炉钢的时代;第三次始于19~20世纪之交,标志是电力、化学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第四次则是指20世纪以来新兴的技术群,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加强,形成了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其中对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影响最大的是微电子技术、遗传工程、新结构材料和能源等几个领域的突破性发展。由于电子技术开创了信息时代,因此,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信息革命”。目前,世界工业国家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正竟相运用这些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这样,必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并相应地带来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军事始终是社会生活中对科学技术最新成就利用得最多最快的一个领域。所以,新技术革命毫无疑问将对军事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现在可以预计的影响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出现新的、威力更大的武器系统。一是定向能武器系统。该系统一般分为三大类,即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和微波武器。它们都是通过能量发生器向一定方向发射射束,以光电效应和辐射效应毁伤目标。定向能武器既可用来截击空间卫星、中远程导弹,也可用于反坦克、反巡航导弹、反飞机、反潜艇以至反步兵。二是航天战略武器系统。包括直接或间接地为军事服务的空间飞行器和空间作战武器。其中空间作战武器已成为大国空间军事技术的发展重点。三是深海战略武器系统。目前海洋武器的发展主要有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水上武器系统和由各种潜艇组成的水下武器系统。  第二,现有的武器系统将得到巨大改进。新的科学技术将使现有的导弹、飞机、火炮、坦克、军舰乃至步枪等武器装备获得巨大改进,不仅具有火力更强、准确性更高、机动性更大、隐蔽性更好的特点,而且可能出现新的种类。其中发展最快的武器有精确制导武器、人工智能武器和隐形武器。精确制导武器能够进行末端制导,具有命中精度高、射程远等特征,且价格便宜。现在最普及的是反坦克导弹。其他常规武器也可能向导弹化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武器比精确制导武器更为先进,能“有意识地”寻找、辨别和摧毁要打击的目标。国外目前正在研究的有人工智能导弹、人工智能坦克等。隐形武器是指应用现代综合隐形技术对武器进行隐蔽,使之不为对方的侦察手段所发现。近几年来,美国等国在隐形轰炸机、隐形战斗机、隐形巡航导弹的研究上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第三,情报、控制和指挥系统将具有超常能力。随着卫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的情报、控制和指挥系统将具有全方位的情报侦察能力、全新的通信手段、全自动的指挥控制系统。部署在地面、海洋、空中、外层空间等各个地方的多种侦察监视设备,能够发现所有未采取隐蔽和反侦察措施的军事目标,还能自动地对搜集到的各种情报进行分析和处理,发出必要的警报。新的电子、光导等多种通信手段,能进行迅速、准确、不间断、大容量的通信,并具有高度保密和抗干扰的能力。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将承担相当多的一部分指挥工作,并根据最高指挥机构作出的决定,实施高度集中统一的指挥。  第四,军队的结构和素质将发生重要变化。军队的总人数将减少,直接从战的战斗人员的比例将下降,而后勤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司令部人员的比例将上升;编制和体制将不断调整和改变;在未来的军队编制中,也可能出现以外层空间为基地进行作战的新军种——“天军”,以及“机器人装甲部队”之类的特种部队,军队的知识化、专业化程度将大大提高。  第五,未来战争将出现许多新的特点。由于新的威力更大的武器系统的出现,战争的破坏性、突然性、残酷性将空前增大。战争初期交战的结果对整个战争的进程将起更加重要的作用;电子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形式,电子对抗将更加尖锐;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将更加密切配合。未来的战略防御系统具有同以往防御性武器不同的特点,它可剥夺对方进行战略攻击和报复的能力,略加改进还可作为战略进攻武器使用。因此,对战争的胜败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  第六,军事战略和作战方法将出现新的变化。在军事战略方面,随着威力更大的武器系统的出现,合国军事战略将出现新的形式和内容。在军事理论方面,随着空间军备竞赛的加剧,有人提出了所谓“制天权”问题。在指挥方式和情报的搜集、处理方面,各种作战预案的制订将显得更加重要,情报的搜集和处理将朝着集中统一的方向发展。在战役战术的原则和概念方面,也将随着部队火力、机动能力和远程投射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出现重大的变化。  中国古代兵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据《中国兵书知见录》记载,我国古代兵书有3380部,尚存2308部。它们不但是我国军事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在世界军事史中也享有盛名。  据记载,我国古代军事著作萌芽于殷商,甲骨文和金文中,已有军事与战争问题的记录。西周时期产生了专门兵书《军志》和《军政》。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方式的改变,出现了专门指挥作战的将领和军事家,军事著作也随着战争的需要而大量问世。比较著名的有:《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  另外,卫鞅的兵法、庞的兵法、儿良的兵法、信陵君集宾客所著的兵法也很有名。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著作创作的一个高峰。战国以后,还产生了专门论述战术问题以及“兵阴阳”(讲天候地理卜筮)和“兵技巧”(讲军事技术)的军事著作。  秦始皇焚书禁书,并未禁绝兵书。约在秦汉之间,又有名著《黄石公三略》问世。西汉王朝深知兵书的重要,立国之初就命张良、韩信序次兵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整理兵书。当时,共搜集到182家兵书,其中战国兵书占大多数,经过删取,选定了35家。后来,步兵校尉任宏重新编制分类,著《兵书略》,把兵家及其著作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大类。这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汉魏以来,尤其是三国时期,由于群雄并起,战争频繁,产生了一批著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著述也应运而生,如曹操发布的各种军令和诸葛亮撰写的《将苑》等。  晋和南北朝时期,兵书无名篇传世,仅在《士志》、《士录》中有兵书的著录。  唐代足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战争和战备被渐渐淡化了。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兵书,是《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和李荃所著的《太白阴经》。  我国古代兵书著述到宋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随着火器的出现和倭寇对边防的侵扰,军事研究越来越广。宋代开国后出现的第一部对后世有影响的兵书,是许洞所著的《虎铃经》。该书论述了许多用兵的实际问题,并汇集了许多与军事有关的天文、历法、记时及识别方位等知识。宋仁宗鉴于武备废弛,边防屡吃败仗,下诏令召集官府有关人员编辑兵书。后费时五年,编成了《武经总要》。该书序言由皇帝亲自撰写。这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百科性兵书,它较为详细地反映了北宋前期的军事制度。北宋神宗为了开办“武学”,培养军事人才,又诰命朱眼、何去非等校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和《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书,颁布为武学必读之书,统称《武经七书》。这是中国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对宋以后军事学和战争实践影响很大。此外,宋代还出现了一些很有特点的军事名著。如何去非撰编的《何博士备论》,陈规、汤é编撰的《守城录》,陈傅良编撰的《历代兵制》,以及无作者可考的《百战奇法》等。  由于国家防务的迫切需要,明代的军事著述也很丰富。赵本学及俞大猷著的《续武经总要》,把明代以前有一定影响的二十二种步兵阵法,“绘为图,纂为法”,又把汉唐以来文人俗儒编造的阵法一十七种辨假以非之,对后世颇有影响。戚继光的两部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对于整顿边防、训练部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明代的另一部兵书《投笔肤谈》,仿照《孙子兵法》的体系,明显地反映出明朝后期的御侮思想。明代的军事名著中,还有评论历代战略防御的《讲游百金方》,筹划沿海防务的《筹海图编》,论述选练、作战的《阵纪》,辑录名将传略的《广百将传》,论述火药、火器技术的《火龙神器阵法》、《火攻挈要》,以及类书型著作《登坛必究》、《武备志》等等。  清朝为了宣扬文治武功,把兵书列为仅次于儒学的第二位。但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却把一部分兵书列为“禁书”。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收录兵书仅二十种。这一时期的军事著作,更加重视从历史、地理角度论述用兵之道,如《读史方舆纪要》、《灰画集》等。  《孙子兵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有哪些基本内容?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为春秋末期大军事家孙武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全书共分13篇,即“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约6000字。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书《孙子兵法》是迄今最早的传世本,但由于年久损残,内容不完整。现在我们看到的足本,都是南宋以后所刻印或文印的。  《孙子》揭示了一般的战争规律,提出了战略上许多卓越的命题,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作战指导原则,历来为兵家所推崇,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兵法内容极其丰富,现简介其中几个方面。  (一)注重进步战争,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孙子》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必须认真进行研究。他主张对战争有备无患,提出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是“五事”和“七计”。“五事”、“七计”包括了“民”对战争的态度、天时地利、将须的指挥能力、军队的组织编制制度、训练程度、战斗力强弱,以及赏罚纪律等问题。孙武把“令民与上同意”的“道”(“道”,指政治)放在“五事”、“七计”的首位,表明他朴素地认识到了民心的向背、军心的稳乱这一政治因素与战争的关系。这种思想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二)重视军队建设,提出了文武兼施、刑赏并重的治中原则和选将标准。孙武认为,要使军队“上下同欲”,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必须“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其“文”就是怀柔和重赏,使士卒亲附;其“武”就是强迫和严刑,使士卒畏服。他非常重视将帅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把“智、信、仁、勇、严”作为选拔将帅的标准,要求将帅具有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严明军纪的良好素养,有“知天知地”的广博知识和高人一等的指挥才能,并且要有“知诸侯之谋”的政治头脑。  (三)揭示了“知彼刊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规律和其他一些有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孙武认为,敌情是“三军之所恃而动”的依据,战前必须认真地了解和掌握。在作战中,从进军、接敌到对峙、交战,都要十分重视“相敌”,注意观察各种征候,准确判断敌情,在知己方面,孙武提出了“识众寡之用”,“以虞待不虞”,“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的制胜之道。为了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武提出了一系列作战指导原则。如充分作好战争准备,了解敌我军力对比,兵力部署要从实际出发。进攻行动要突然迅速,将帅指挥要机动灵活,等等。  (四)反映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孙子》反映出来的军事哲学思想,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顶峰。例如,他在论述制胜条件时,把“五事”和“七计”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认为预测战争胜负“不可取于鬼神”而“必取于人”,表现了鲜明的无神论和反无命的态度。他注意到了时间和空间在战争中的作用,强调“兵贵胜,不贵久”、“兵之情主速”,认为时间因素在战争中十分重要。在论述战争指导规律时,提倡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并重视军心士气的影响,贯穿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的表现和作用。  《孙子》是我国一份极珍贵的军事遗产,具有根高的科学价值,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糟粕,如过分夸大将帅的作用,不可能揭示战争的阶级本质等。《孙子》间世后,已广为流传二千多年,并早在唐代就被介绍到了日本,后来先后传到了法、英、德、俄等国,所到之处,誉者无数,被誉为世界第一兵家名书。因此,它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各国的军事学术思想,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吴子》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有哪些主要内容?  《吴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六书》之一,相传为战国前期卫国人吴起所著。《吴子》以“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为核心,对于战争目的,作战指导和治军问题作了较为深刻的论述。  (一)明确提出了整军经武的目的是“图国家”。吴起认为,国与国“争名”、“争利”、“积恶”、“内乱”和“因讥”,是引起战争的原因,要避免战争,使同家强大,必须“外治武备”,“内修文德”。他把人事、军事、国事视为一体,在一定意义上触及到了战争的政治性质问题。  (二)提出了“因形用权”即根据不同敌情采取不同打法的作战指导思想。吴起十分重视对敌情、民性、经济状况和地理位置的分析,强调在总体上把握一个国家的强弱,并根据不同特性而分别采取分之、恐之、激之、劳之等方式去战胜他们。他列举了不失时机“急击勿疑”的数十种战法,指出了力不如敌时应“避之勿疑”的几种情况。  (三)提出了整军备武、明耻教战的治军思想。  首先,他强调安国之道,先戒为宝,认为要把“戒”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首要条件,指出军队只要常有敌情观念并保持警惕、做好战备,就可作到有备无患,确保国家安全。  其次,他主张严刑明赏,以治为胜。认为兵不在众,“以治为胜”。所谓“治”,一方面是明法令,即规定明确的号令作为军队行动的准则,并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将士,使军队“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另一方面是信奖赏,即对有功的将士二定给予奖赏,对于死亡将士的家属给予妥善照顾,“著不亡于心”。  同时,吴起也认为,单靠赏罚不能服心,所以他又强调:一要任贤选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二要爱兵如命,要求将帅对部下要“爱其命,借其死”,以此激发士兵自觉的战斗精神。  第三,他推崇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把严格训练放在治军的首位,并看作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治兵》篇说道:“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由于懂得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本事不高、技艺不熟,所以特别强**育训练的作用。  《吴子》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吴子》也有一些片面的观点,如把将帅看作“得之国强、去之国亡”的异常之才等。  《司马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有哪些主要内容?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按照《史记》的说法,《司马法》是战国中期齐威王召集大夫们追述的商周的古兵法,同时也把春秋末期齐国将军司马禳直的兵法附于其中。所以《隋书·经籍志》记载此书为司马禳苴所撰。总起来看,该书提出了以下观点:  (一)“以战止战”的义战观点。《司马法》主张:“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就是说,对于那些能够使人得到安全、拯救百姓和制止侵略的正义战争,要给予肯定和支持。但是,一旦进入敌国作战,就要严格军纪,不准烧子掳掠,并要求将士敬老扶幼,不杀缴械敌人,并对受伤战俘给予医治和遣返回家,认为这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有力保证。  (二)“以仁为本,以义治之”的治军原则。《司马法》强调,要使全军“力同而意和”,必须“以仁为本、以义治之”。所谓“仁”、“义”,就是对人仁爱、行事顺理。将帅要做到“见危难勿忘其众”,“胜利与众分善”。《司马法》认为,“以仁为本”和“以义治之”,是治军的两个方面,互为表里,刚柔相宜,不可偏废。  (三)先行“五虑”和“无复先术”的作战指导思想。《司马法》论述了作战要先有准备的所谓“五虑”,即“顺天、阜财、悸众、利地、右兵”。认为顺从大意、多备财物、悦服众心、利用地利和精良武器是应当及早谋划的五件大事。至于作战中的“无复先术”,就是要求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敌人的强弱来部署自己的阵势和兵力。  (四)“战相为轻重”的军事辩证方法。《司马法》把战争中的诸因素抽象为“轻”、“重”两个对立方面,认为将帅的具体战术指挥为轻,全局战略谋划为重。因此提出要求:在军事指挥上应当轻重相节,不可固执一端,既要作到战略战术兼顾,又必须分清主次、“以重行轻”,用战略统帅战术。  《六韬》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有哪些主要内容?  《六韬》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为西周初年太公吕望(姜子牙)所著,自宋以后一直被疑为伪托。全书就战争准备、对敌斗争策略、作战指挥和战法运用等问题进行了阐述,重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强调战胜攻取必先富国、爱民,以此增强军事实力。认为要作好战争准备必须首先治理好国家,只有国富民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提出人君必从事于富,使人民安居乐业而心无他虑,而要增强国家的实力,还必须懂得爱民这个为国之务。  (二)提出了“用兵之具、尽于人事”的全民防御战略。认为在天下安定。国无战争之时不可忘战,因而战争的武器和用具要常修,防御敌人的守备要常设。强调在平时筹划人民生产生活时就为战争作好充分准备。  (三)主张“全胜无斗、大兵无创”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六韬》把下文战而全胜、无杀伤而完师作为最理想的战争策略,并为此而提出了一系列作战指导方计。例如,战前对敌国实施“文伐”,即对敌方国君施以投其所好、贿赂左右、离间近臣、窃取情报和轻其戒备等手段。实施进攻时,强调采用“示形”方法,也就是采取战略佯动,击其不意以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在作战中,要求作到“可攻而攻,不可攻而止”。  (四)提出了一系列以少击众、以弱敌强的战术原则。该书大量论述了同敌人作战应当注意的问题。例如,对诱敌伏击、后发制人、突然袭击、速战速决和密切协同、并力台战等战法,都有详尽阐述。  (五)在治军方面,特别重视“立将之道”。提出了选将的五个要求,即“勇,智、仁、信、忠”。所谓“勇”,就是临战不惧;“智”就是不受惑乱;“仁”就是能得众心;“信”就是下欺上下;“忠”就是事君不二心。认为将领的表率行为是激励士卒精神、焕发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而赏罚有信、不分贵贱是提高将领威严,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为了求得良将,要求任人唯贤,量才选将,并须“按名督实,选才考能”。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
扫描二维码关注17K小说网官方微信,最新章节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点击微信右上角+号,选择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wap_17K”关注我们。
回复"大奖+你的QQ号"参与活动。10部iphone6,万名QQ会员等您来领!
1作者:梁七少都市激战 1246618字 连载507万读者 地狱训练营的终极教官带着母亲的遗愿强势回国,泡美女,打擂台,拆阴谋,与生父冰释,为兄弟两肋插刀,为亲人誓死守护,称霸都市!
2作者:苏月夕东方玄幻 1497273字 连载1514万读者 天下第一圣重生百年后,炼十成仙丹,修无上神功,争霸天下,羞煞万千天才……
3作者:莫溟奇幻修真 1419245字 连载106万读者 考古学家风清扬清理秦始皇陵时意外穿越修真世界,成为低等僵尸,误吞僵尸至尊精血,天时地利人和之际,他开始修炼生涯,终有一天他成为僵尸之祖!
4作者:暗夜冰雷东方玄幻 1367086字 连载644万读者 被家族抛弃的少年,流落在蛮荒之地,意外获得失传已久的符师圣典,以符咒画天地,破除体内封印,看九天魔地,谁主沉浮!
5作者:御剑仙流异界大陆 1476355字 连载44万读者 受尽冷嘲热讽的叶凡,带着神秘古玉踏天崛起,洗经伐髓,逆天转运,败尽圣地天才,打趴古族翘楚。一拳灭星河,一剑破万法,万劫加身,天地之间,唯我独尊。
6作者:风雨白鸽都市异能 1975670字 连载139万读者 一场从梦见衍生的英雄救美,一场有梦境提示的发财之路,超能附体的杨宁,从此好运连连,桃花朵朵开,且看他一路梦境未来,踩着桃花登上人生巅峰。
7作者:咸湿味辣条都市激战 713039字 连载136万读者 秦俊被紧急召回国,接到保护大小姐的任务,卷进国际阴谋,特种保镖生活就此拉开帷幕,傲娇萝莉,高冷女王,美女明星,冷酷女杀手纷纷登场。
8作者:半个太阳都市生活 1290898字 连载28万读者 他想要低调做人,奈何身边各色美女惹麻烦,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只能从容应对各方人士的挑衅!你有钱?有权?有保镖?哥是高手,就不惧任何挑衅。
9作者:沉歌都市重生 608123字 连载43万读者 陈东辉带着前世的记忆,重生于大时代1990年,却不幸成为一名入狱的囚徒,他凭借过人的机智,巧妙化解明枪暗箭,当他离开监狱的那刻,是一代商道大亨传奇的开始!
10作者:东城十四少电子竞技 1143289字 连载132万读者 他曾经DOTA圈子中的传奇,一场意外让他归于平凡。当LOL席卷中国时,一颗不安平凡的心再次蠢蠢欲动,带着对电子竞技的疯狂热爱,他开始了新的征途——一个全职业高手的传奇之路!
1作者:化蝶飞沧舟豪门世家 357615字 连载37万读者 在最狼狈的时候,她遇上了他,本以为是匆匆一瞥,但这个男人却在她的生命中无孔不入,各种死缠烂打,绝不放手。
2作者:三佑鱼生豪门世家 484987字 连载7万读者 她在街头捡到了一个失忆的男人,非赖在她身边不走了,还希望她能帮忙找回记忆,自己却陷入一个更大的迷。
3作者:巴特拉七世豪门世家 537572字 连载5万读者 他心怀天下,志在平定民国风云,却意外地遇见了她,从此只想为她撑起一方平安。
4作者:祭小尹耽美言情 317921字 连载7万读者 室友竟然是大神?身为小编辑,他果断选择了抱大腿,和大神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5作者:尉迟凌宫廷贵族 239997字 连载8万读者 京城最尊贵的相府千金,因父亲另取成为弃女,经过一番磨难之后,她又如何逆袭?
6作者:千千紫今穿越时空 458915字 连载2万读者 她对他情有独钟,终于坐上阁主夫人的宝座,敢来踢馆的花花草草,通通闪一边儿去!
7作者:小沿穿越时空 345944字 连载7万读者 重生的她,被推入漩涡,她为他顶下灾祸,命运注定纠缠不休的两人,难舍难离!
8作者:苜九灵异悬疑 170992字 连载0万读者 因为一条擒鬼手链,引来了神秘男子,霸气追爱,难抵温柔,她终于落入网中……
9作者:绵羊雅魔法奇幻 1089667字 连载76万读者 她是游走于生死边缘的性感尤物,他是游手好闲的富二代。一场死亡游戏,即刻开启……
10作者:秋玄玄幻仙侠 297880字 连载5万读者 他们曾被命运拆散,数年后再度相见,却要面临正邪不两立的局面,该如何选择?
作者友好提示: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本书作者大力推荐!支持原创,正版光荣!
请投票支持我的作品!
欢迎广大书友进入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在线版权所有,
等在线小说阅读网站,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京ICP备号-5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码:1217k小说网所收录
作品、社区话题、
评论、用户上传文字、图片等其他一切内容及17k
网所做之广告均属用户个人行为,与17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小说 越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