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与乐队葬花吟 二胡总谱谁有 急需谢谢

最新发布文章热门排行榜
朱昌耀二胡梁祝
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更新日期:日
- 朱昌耀二胡梁祝曲谱 - 有朱昌耀演奏二胡葬花吟和梁祝吗
这个二胡版梁祝是什么调??有个朱昌耀版的c调的,我觉得那个太低了。。
这个
里面是什么调的啊??有个朱昌耀版的c调的,我觉得那个太低了。。 这个 • 梁祝二胡独奏曲是什么调的? • 梁祝【化蝶】用二胡拉是用什么调{朱昌耀改编的(月儿湾湾照九州)有二胡伴奏曲吗?朱昌耀版本的,谢有?挺需要的!朱昌耀老师的演奏风格是我最喜欢的。中央音乐学院那些专家教授,副教授们:呵呵,听了朱老师的曲子后他她们的曲子太平淡了!对乐曲的理解能力、演绎水平,我欣赏朱昌耀老师。高胡我崇拜余其伟大师哪位有主场要的梁祝二胡片段的伴奏曲MP3的哪位有主场要的梁祝二胡片段的伴奏曲MP3的.我真急需啊.拜托各位了!这里有个《梁祝》伴奏,但不知是不是朱昌耀的,供参考。朱昌耀拉的二胡曲朱昌耀拉的月儿弯弯照九州是几级的二胡曲 ??还有谁有他的江南春色的拌凑?不知是几级,估计级别不是很高。我无江南春色的伴奏。曲谱及我收集的二胡自学教程同时发给你,要分几次发有朱昌耀演奏二胡葬花吟和梁祝吗你要什么 视频吗跪求朱昌耀版《兰花花》二胡曲谱!!!!我现在急需,请各位大虾帮帮忙!梁祝【化蝶】用二胡拉是用什么调{弦}????急急急呀!我特别想知道,蝴蝶那首曲子二胡用的是什么调。1=?比如{1 5弦}这种意思,我查了一下,就是不知道有几句什么低音3,怎么回事?到底是什么,时能告诉我,特别特别急急急,希望帮帮忙!谢谢O(∩_∩)O谢谢二胡曲梁祝常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主题联奏,一是朱昌耀版的梁祝选段。但都是用C调,也就是1=C,(2-6弦)的。低音3指的是,曲子的最低音是3。求&&梁祝&&(完整版)的二胡简谱 最好是D调,G调,或降B调请发到
谢谢有于红梅拉的是G 调,朱昌耀拉的是C调。求朱昌耀梁祝二胡伴奏音频和视频都行这个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在这个论坛注册了马上就可以免费下载里面还有很多其他资源想要东西就别嫌麻烦万一嫌麻烦朱昌耀二胡杨柳青的谱子谁有啊?分享下好吗?谢谢给你朱的24首,里面有杨柳青
二胡大师 中国音乐名家音乐会 曲目:
01 二泉映月
02 江南春色
03 欢庆锣鼓
05 苏南小曲
07 扬州小调
08 五月春潮
09 夜深沉 京胡演奏
10 赞歌 中胡演奏
11 步步高 高胡演奏
12 月芽五更 板胡演奏
13 枫桥夜泊
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歌舞剧院院长、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学务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南京大学及东南大学兼职教授。 
朱昌耀7岁学习二胡演奏,少年时代就是“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的主要演员,1973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得到了名师安华、甘涛、马友德和陈耀星等人的精心培育。他既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又刻意求新,逐渐形成了他柔美舒展、清新流畅的演奏风格。他力求揭示每首音乐的内涵,将音乐的“灵魂”献给听众。  
朱昌耀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优良的音乐素质,他以其优异的演奏,曾于1982年获“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优秀表演奖(二胡第一名),1991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第二届文学艺术奖”,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此外还曾多次在江苏省的文艺汇演及音乐舞蹈节中获优秀演奏奖。  
朱昌耀作品朱昌耀除了演奏外还积极参与音乐创作、担任民族乐队的指挥。所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二胡独奏曲《欢庆锣鼓》(1979年在“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二胡独奏曲《江南春色》和二胡协奏曲《枫桥夜泊》(1983年均获第三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三等奖)、民族器乐曲《姑苏情》(1991年获全国民族器乐作品怔集评奖一等奖第一名)。所指挥江苏省歌舞剧院民族乐认演奏的民族器乐曲被编辑成《归》、《月、《吟》、《舞》,《中国民族器乐精粹》等,以及所创作和演奏的曲目,己由海内外众多的唱片公司和音像出版社教制成激光唱片和磁带在国内外出版发行。  
朱昌耀曾多次赴许多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作为院长兼二胡独奏演员,曾七次率江苏民族歌舞艺术团赴日本访问演出,四次赴台湾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此外,还曾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新加坡、朝鲜等国家访问演出,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称赞。朱昌耀以其对音乐深刻、入微的理解和对乐曲细致、独到的处理,得到行家和同行的赞誉,被喻为“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弓弓诉人意、弦弦道世情”,“中国的帕尔曼”。“世界一流的弦乐演奏家”,“人间国宝”。
朱昌耀的职业生涯:
60年代末到70年代,南京有”一大一小”闻名全国,这大是指长江大桥,这小说的是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朱昌耀自小透着几分聪颖机灵,7岁学习二胡就有“小琴童”之称,12岁进入“南京小红花”,很快就成了“台柱子”。
“小红花”是朱昌耀从艺的起锚之地,那时候的小昌耀才华出众,就被老师认定为“不可多得的好料子”。我国最有名望的二胡演奏家陈耀星老师对他呵护有加,登台演奏机会总比别人多,打小练就了镇定自如的表演情绪,为日后成为一名享誉海内外的二胡演奏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段日子至今仍清楚地留在朱昌耀的记忆之中。
70年代初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两次陪同外宾来南京。一次是陪同罗马尼亚总统,一次是陪同马耳他总理,这两次的外事接待演出任务都是由”小红花”担当。第一次为周总理演出是在中山陵11号的宴会大厅,第二次为总理演出时,总理的身体已经不好了。总理在谈笑风生之间,向外宾介绍“小红花”,他如同爷爷在夸奖自己的孙子一样讲解节目,使朱昌耀心里特别高兴。             
歌舞团的”台柱子”:
1973年,朱昌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得到名师甘涛、瞿安华、马友德等教授悉心指教和精心培育。朱昌耀聪明好学,善于博才众长,对于甘老师考究的运弓、瞿老师独特的韵味和马老师精研的指法,以及其他老师各自技艺之特长他都加以吸收,融会贯通,艺术表现达到逐渐成熟的境地。学生时代他就被选拔随江苏省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全国调演,自己改编的一曲《家住安源》,技惊乐坛,崭露头角。
1976年,朱昌耀毕业进入江苏省歌舞团,一下子就当上了二胡独奏演员。小伙子刚满20岁风华正茂,在苦练演奏技术同时,还积极投入音乐创作,3年里,写出了全国二胡届公认的优秀二胡作品《江南春色》、《苏南小曲》和《欢庆锣鼓》,而且很快广为流传。1979年,他带着二胡新作品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得到首都专家和观众的热情称赞,被誉为”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欢庆锣鼓》还获得由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
在这之后,他一连又夺得了几个全国二胡演奏比赛大奖。在朱昌耀的记忆中,最有意义,最难忘的奖项是1982年的”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民乐比赛,全国近百名民乐演奏家汇聚一堂一争高低。他演奏了《二泉映月》、《江南春色》两首二胡曲,琴声停住,台下有近一分钟的寂静,而后爆发的掌声经久不息,他鞠躬谢幕下台后,居然掌声还响个不停。舞台监督当机立断,赶忙拉出来在后台正要卸妆的朱昌耀,再次返回舞台频频谢幕,这才慢慢平息了台下的掌声。他一举夺得二胡演奏第一名。一个演员能得到观众的如此认可,比获得什么奖更重要,更具价值,更有意义!
他不仅演奏出众,还积极参与音乐创作。为什么?是不满足于仅仅是演奏,还是因为兴趣?或是想有更高的追求?作为一个演奏家,不仅要在演奏上站得住、叫得响,还必须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作品,这是他的追求。当然,搞创作首先要有兴趣,但仅靠兴趣,这是写不出好的作品来的,还需要生活、积累、学习,更重要的必须有一种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勇气。
              
歌舞剧院的”当家人”:
1996年,朱昌耀受命担任江苏省歌舞剧院院长,他带领剧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乐章。歌剧《孙武》剧组北上哈尔滨参加全国歌剧汇演,获得了8个单项奖,后又南赴成都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得到了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评弹音画《忆江南》剧组赴苏州参加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获得了金奖;歌舞《好一朵茉莉花》剧组先赴昆明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演出,接着再去北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的献礼演出,再次得到了文华奖,之后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了”艺术节大奖”。。。。。他在任的几年间,省歌舞剧院改变观念,大胆改革,艺术生产红红火火。
在担任歌舞剧院院长的时候,剧院在创作上屡次获得国家大奖,同时获得了省政府授予的集体一等功的光荣称号。他认为如果给自己艺术打80分的话,而做领导只能打65分,一个人的能量的有限的明白可能十全十美啊!但是既然组织上和广大群众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他就尽心尽力。他说他是从一个普通演员走过来的,深知演员的甘苦。作为剧院的”当家人”,最重要的是为演职员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和环境,让大家感到在工作上 事业上有奔头。
正因为如此,朱昌耀不仅精益求精地拉着小小胡琴,更倾尽心力拨动着歌舞剧院这台”大琴”。他是”当家人”。但不是那种只抱电话或光下命令的指挥员,更多的时候,他仍然是一名冲锋陷阵的士兵。他的”交响工作法”中几乎就没有休止符,总是以”德艺双馨”来要求自己。11年的春节慰问”三下乡”,他年年参加,既是领队又是演员。演职员的收入逐年提高,而他却没有多拿一分钱的职务津贴和奖金。他的一切一切大家看在眼里,佩服在心。
“当家人”事无巨细,但朱昌耀一直坚守二胡和音乐。在担任院长的几年间,他创作了20多首二胡民乐和声乐作品,录制了10多张个人二胡CD VCD专辑,举办了几十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他作为江苏第一个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的音乐家,从1995年起,每年一次赴台湾讲学并作交流演出,在台湾举办了近40场独奏音乐会,拥有好多乐迷。
他身兼多职,一天当作两天用,8小时是工作时间扩大成16小时,再减去2个小时的睡觉时间,用来练琴。因此,晚上10以后,往往是他最好的练琴或写谱时间。为了不搅扰邻居,将二胡的琴码用夹子一夹,夜阑人静,思想集中,效果也还不错啊!
朱昌耀-名人名言:
二胡,确立了我做人的原则;二胡,明确了我人生的目标;二胡,让我懂得了情感.我的人生可能并不丰富,也不多采,但应该有价值,值得自己回顾.如果二胡能够带给我更多值得回忆的东西,那不是比鲜花和掌声更有意义吗?
“阿里山情话”— 朱昌耀胡琴独奏音乐会 曲目
(高雄市国乐团伴奏)
01、“台湾民谣四首”(联奏) 二胡独奏
1‘望春风’
2‘高山青’
3‘补破网’
4‘桃花过渡’
02、“台湾风情”组曲 胡琴与乐队
2‘庙会(大管弦演奏)’
4‘海祭’(中胡演奏)
5‘社戏’(三弦演奏)
03、日月潭随想
04、客家情
05、思想起
06、阿里山情话
第一乐章:山的对话
第二乐章:月下情
第三乐章:心的呼唤
07、扬州小调
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歌舞剧院院长、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学务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南京大学及东南大学兼职教授。 
朱昌耀7岁学习二胡演奏,少年时代就是“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的主要演员,1973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得到了名师安华、甘涛、马友德和陈耀星等人的精心培育。他既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又刻意求新,逐渐形成了他柔美舒展、清新流畅的演奏风格。他力求揭示每首音乐的内涵,将音乐的“灵魂”献给听众。  
朱昌耀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优良的音乐素质,他以其优异的演奏,曾于1982年获“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优秀表演奖(二胡第一名),1991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第二届文学艺术奖”,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此外还曾多次在江苏省的文艺汇演及音乐舞蹈节中获优秀演奏奖。  
朱昌耀作品朱昌耀除了演奏外还积极参与音乐创作、担任民族乐队的指挥。所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二胡独奏曲《欢庆锣鼓》(1979年在“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二胡独奏曲《江南春色》和二胡协奏曲《枫桥夜泊》(1983年均获第三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三等奖)、民族器乐曲《姑苏情》(1991年获全国民族器乐作品怔集评奖一等奖第一名)。所指挥江苏省歌舞剧院民族乐认演奏的民族器乐曲被编辑成《归》、《月、《吟》、《舞》,《中国民族器乐精粹》等,以及所创作和演奏的曲目,己由海内外众多的唱片公司和音像出版社教制成激光唱片和磁带在国内外出版发行。  
朱昌耀曾多次赴许多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作为院长兼二胡独奏演员,曾七次率江苏民族歌舞艺术团赴日本访问演出,四次赴台湾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此外,还曾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新加坡、朝鲜等国家访问演出,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称赞。朱昌耀以其对音乐深刻、入微的理解和对乐曲细致、独到的处理,得到行家和同行的赞誉,被喻为“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弓弓诉人意、弦弦道世情”,“中国的帕尔曼”。“世界一流的弦乐演奏家”,“人间国宝”。
朱昌耀的职业生涯:
60年代末到70年代,南京有”一大一小”闻名全国,这大是指长江大桥,这小说的是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朱昌耀自小透着几分聪颖机灵,7岁学习二胡就有“小琴童”之称,12岁进入“南京小红花”,很快就成了“台柱子”。
“小红花”是朱昌耀从艺的起锚之地,那时候的小昌耀才华出众,就被老师认定为“不可多得的好料子”。我国最有名望的二胡演奏家陈耀星老师对他呵护有加,登台演奏机会总比别人多,打小练就了镇定自如的表演情绪,为日后成为一名享誉海内外的二胡演奏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段日子至今仍清楚地留在朱昌耀的记忆之中。
70年代初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两次陪同外宾来南京。一次是陪同罗马尼亚总统,一次是陪同马耳他总理,这两次的外事接待演出任务都是由”小红花”担当。第一次为周总理演出是在中山陵11号的宴会大厅,第二次为总理演出时,总理的身体已经不好了。总理在谈笑风生之间,向外宾介绍“小红花”,他如同爷爷在夸奖自己的孙子一样讲解节目,使朱昌耀心里特别高兴。             
歌舞团的”台柱子”:
1973年,朱昌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得到名师甘涛、瞿安华、马友德等教授悉心指教和精心培育。朱昌耀聪明好学,善于博才众长,对于甘老师考究的运弓、瞿老师独特的韵味和马老师精研的指法,以及其他老师各自技艺之特长他都加以吸收,融会贯通,艺术表现达到逐渐成熟的境地。学生时代他就被选拔随江苏省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全国调演,自己改编的一曲《家住安源》,技惊乐坛,崭露头角。
1976年,朱昌耀毕业进入江苏省歌舞团,一下子就当上了二胡独奏演员。小伙子刚满20岁风华正茂,在苦练演奏技术同时,还积极投入音乐创作,3年里,写出了全国二胡届公认的优秀二胡作品《江南春色》、《苏南小曲》和《欢庆锣鼓》,而且很快广为流传。1979年,他带着二胡新作品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得到首都专家和观众的热情称赞,被誉为”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欢庆锣鼓》还获得由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
在这之后,他一连又夺得了几个全国二胡演奏比赛大奖。在朱昌耀的记忆中,最有意义,最难忘的奖项是1982年的”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民乐比赛,全国近百名民乐演奏家汇聚一堂一争高低。他演奏了《二泉映月》、《江南春色》两首二胡曲,琴声停住,台下有近一分钟的寂静,而后爆发的掌声经久不息,他鞠躬谢幕下台后,居然掌声还响个不停。舞台监督当机立断,赶忙拉出来在后台正要卸妆的朱昌耀,再次返回舞台频频谢幕,这才慢慢平息了台下的掌声。他一举夺得二胡演奏第一名。一个演员能得到观众的如此认可,比获得什么奖更重要,更具价值,更有意义!
他不仅演奏出众,还积极参与音乐创作。为什么?是不满足于仅仅是演奏,还是因为兴趣?或是想有更高的追求?作为一个演奏家,不仅要在演奏上站得住、叫得响,还必须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作品,这是他的追求。当然,搞创作首先要有兴趣,但仅靠兴趣,这是写不出好的作品来的,还需要生活、积累、学习,更重要的必须有一种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勇气。
              
歌舞剧院的”当家人”:
1996年,朱昌耀受命担任江苏省歌舞剧院院长,他带领剧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乐章。歌剧《孙武》剧组北上哈尔滨参加全国歌剧汇演,获得了8个单项奖,后又南赴成都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得到了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评弹音画《忆江南》剧组赴苏州参加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获得了金奖;歌舞《好一朵茉莉花》剧组先赴昆明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演出,接着再去北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的献礼演出,再次得到了文华奖,之后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了”艺术节大奖”。。。。。他在任的几年间,省歌舞剧院改变观念,大胆改革,艺术生产红红火火。
在担任歌舞剧院院长的时候,剧院在创作上屡次获得国家大奖,同时获得了省政府授予的集体一等功的光荣称号。他认为如果给自己艺术打80分的话,而做领导只能打65分,一个人的能量的有限的明白可能十全十美啊!但是既然组织上和广大群众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他就尽心尽力。他说他是从一个普通演员走过来的,深知演员的甘苦。作为剧院的”当家人”,最重要的是为演职员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和环境,让大家感到在工作上 事业上有奔头。
正因为如此,朱昌耀不仅精益求精地拉着小小胡琴,更倾尽心力拨动着歌舞剧院这台”大琴”。他是”当家人”。但不是那种只抱电话或光下命令的指挥员,更多的时候,他仍然是一名冲锋陷阵的士兵。他的”交响工作法”中几乎就没有休止符,总是以”德艺双馨”来要求自己。11年的春节慰问”三下乡”,他年年参加,既是领队又是演员。演职员的收入逐年提高,而他却没有多拿一分钱的职务津贴和奖金。他的一切一切大家看在眼里,佩服在心。
“当家人”事无巨细,但朱昌耀一直坚守二胡和音乐。在担任院长的几年间,他创作了20多首二胡民乐和声乐作品,录制了10多张个人二胡CD VCD专辑,举办了几十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他作为江苏第一个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的音乐家,从1995年起,每年一次赴台湾讲学并作交流演出,在台湾举办了近40场独奏音乐会,拥有好多乐迷。
他身兼多职,一天当作两天用,8小时是工作时间扩大成16小时,再减去2个小时的睡觉时间,用来练琴。因此,晚上10以后,往往是他最好的练琴或写谱时间。为了不搅扰邻居,将二胡的琴码用夹子一夹,夜阑人静,思想集中,效果也还不错啊!
朱昌耀-名人名言:
二胡,确立了我做人的原则;二胡,明确了我人生的目标;二胡,让我懂得了情感.我的人生可能并不丰富,也不多采,但应该有价值,值得自己回顾.如果二胡能够带给我更多值得回忆的东西,那不是比鲜花和掌声更有意义吗?
朱昌耀-个人作品:
所创作的主要作品有:《欢庆罗鼓》、《江南春色》、《枫桥夜泊》、《姑苏情》。
朱昌耀-个人评价:
朱昌耀以其对音乐深刻、入微的理解和对乐曲细致、独到的处理,得到行家和同行的赞誉,被喻为“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弓弓诉人意、弦弦道世情”,“中国的帕尔曼”。作为二胡独奏家,朱昌耀曾多次出访演出,获得了海内外观众的高度称赞,被誉为“世界一流的弦乐演奏家”。
——《中国民谣二胡之夜》中国音乐名家音乐会曲目:
01. 牧羊女
02. 雨夜花
03. 小河淌水
04.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05. 月儿弯弯照九州
06. 无锡景
07. 沂蒙山小调
08. 三十里铺
09. 阿拉木罕
10. 拔根芦柴花
?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民间小调,又名《沂蒙山风光》,主要流传于山东临沂地区。20世纪40年代,当地出现了一个叫做“黄沙会”的反动民间武装组织,为了揭露它的真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利用一首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曲调填上新词,起名为《打黄沙会》,不久,它就在鲁南地区广泛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词作了改动,内容以歌颂沂水、蒙山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新生活为主,并改了歌名,这就是后来在山东以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为传播的《沂蒙山小调》。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 这首民歌音乐舒展豪放,旋律优美,具有劳动人民憨厚朴实的性格。原在山东北部和河北等地流传,为单乐段分节歌的形式。唱词为两句一段,两乐句唱一句词,节奏较宽。每乐句都有以结束音为中心作回返进行的拖腔,增加了音乐的抒咏。解放后,流传范围更广,有许多表现山东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取之为音乐主题。
朱昌耀 —— 揭示每首音乐的内涵、将音乐的“灵魂”献给听众
朱昌耀,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江苏省歌舞剧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演艺学院院长。
197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瞿安华、甘涛、马友德和陈耀星等。1982年获“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优秀表演奖(二胡第一名),1991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第二届文学艺术奖“,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此外,还曾多次在江苏省的文艺汇演及音乐舞蹈节中获得金奖。
朱昌耀先生在长期的二胡演奏中,既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又刻意求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柔美舒展、清新流畅”的演奏风格 —— “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弓弓诉人意,弦弦道世情”,达到“民族管弦乐宗师级”的境界,成为“世界一流的弦乐演奏家”、“人间国宝”。
朱昌耀除了演奏外,还积极参与音乐创作、担任中国民族乐队的指挥。所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二胡独奏曲《欢庆锣鼓》(1979年在“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二胡独奏曲《江南春色》和二胡协奏曲《枫桥夜泊》(1983年均获第三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三等奖)、民族器乐曲《姑苏情》(1991年获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征集评奖一等奖第一名)。所指挥江苏省歌舞剧院民族乐队演奏的民族器乐曲被编辑成《归》、《月》、《吟》、《舞》,《中国民族器乐精粹》等,以及所创作和演奏的曲目,已由海内外众多的唱片公司和音像出版社录制成激光唱片和磁带在国内外出版发行。
朱昌耀曾多次赴许多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作为团长兼二胡独奏演员,曾七次率江苏民族歌舞艺术团赴日本访问演出,七次赴台湾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此外,还曾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新加坡、朝鲜等国家访问演出,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称赞。
朱昌耀二胡《江南春色-》
朱昌耀 二胡--《长相思》
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民乐比赛暨‘2009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
2009年10月 江苏南京
中国音乐金钟奖简介: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中宣部批准的全国音乐界综合性专家大奖,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广州市政府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2003年以来,通过主承办单位的精心策划和全力打造,永久落户广州后的中国音乐金钟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和第六届金钟奖均取得圆满成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中国音乐界的龙头工程,全国的重要文化品牌。
音乐会曲目:
(全场伴奏: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南京民族乐团;指挥:刘文金、王爱康、常畅、关道忠)
1、“盛世金钟”
民族管弦乐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南京民族乐团演奏
2、“牧民新歌” 曾格格 笛子独奏
3、“乔家大院—情爱” 邓健栋独奏 二胡与乐队
4、“阿细欢歌” 胡天泉 笙独奏
5、“水乡素描” 朱昌耀 二胡独奏
6、“小放牛” 戴亚 笛子独奏
7、“献给母亲的歌” 陈耀星 二胡独奏
8、“三五七” 詹永明 笛子独奏
9、“塞外情思” 刘长福独奏 中胡与乐队
10、“河南小曲” 王中山 古筝独奏
11、“祝贺” 张维良 笛子独奏
12、“追梦京华 — 除夕” 宋飞 二胡独奏
13、“百鸟朝凤” 刘英 唢呐独奏
朱昌耀 —— 揭示每首音乐的内涵、将音乐的“灵魂”献给听众
朱昌耀,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江苏省歌舞剧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演艺学院院长。
197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瞿安华、甘涛、马友德和陈耀星等。1982年获“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优秀表演奖(二胡第一名),1991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第二届文学艺术奖“,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此外,还曾多次在江苏省的文艺汇演及音乐舞蹈节中获得金奖。
朱昌耀先生在长期的二胡演奏中,既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又刻意求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柔美舒展、清新流畅”的演奏风格 —— “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弓弓诉人意,弦弦道世情”,达到“民族管弦乐宗师级”的境界,成为“世界一流的弦乐演奏家”、“人间国宝”。
朱昌耀除了演奏外,还积极参与音乐创作、担任中国民族乐队的指挥。所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二胡独奏曲《欢庆锣鼓》(1979年在“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二胡独奏曲《江南春色》和二胡协奏曲《枫桥夜泊》(1983年均获第三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三等奖)、民族器乐曲《姑苏情》(1991年获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征集评奖一等奖第一名)。所指挥江苏省歌舞剧院民族乐队演奏的民族器乐曲被编辑成《归》、《月》、《吟》、《舞》,《中国民族器乐精粹》等,以及所创作和演奏的曲目,已由海内外众多的唱片公司和音像出版社录制成激光唱片和磁带在国内外出版发行。
朱昌耀曾多次赴许多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作为团长兼二胡独奏演员,曾七次率江苏民族歌舞艺术团赴日本访问演出,七次赴台湾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此外,还曾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新加坡、朝鲜等国家访问演出,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称赞。
“赛马” 朱昌耀 二胡大师 中国音乐名家音乐会
二胡独奏 经典名曲
非常经典、难得的“名家、大师经典演奏”曲目:
1、“五梆子” 戴亚 笛子独奏
2、“卖菜” 曾永清 笛子独奏
3、“姑苏行“ 俞逊发 笛子独奏
4、“阳明春晓” 刘治 笛子独奏
5、“茶林山歌” 陈中申 笛子独奏
6、“原始狩猎图” 詹永明 笛子独奏
7、“听泉” 詹永明 笛子独奏
8、“鹧鸪飞” 詹永明 笛子独奏
9、“苏武牧羊” 詹永明 埙独奏
10、“京郊行” 姜克美 京胡独奏
11、“夜深沉” 艾兵 京胡独奏
12、“秦腔曲牌” 金伟 板胡独奏
13、“江南春色” 朱昌耀 二胡独奏
14、“养鸡场的早晨” 丁胜利 坠胡独奏
15、“草原上” 刘长福 中胡独奏
16、“平湖秋月” 余其伟 高胡独奏
17、“凤凰展翅” 胡天泉 笙独奏
18、“一枝花” 任同祥 唢呐独奏
19、“凤凰台上忆吹箫” 张维良 萧独奏
侠客行-中国风的视频空间 【民族器乐曲MV全集】:
中国民族音乐与乐器
O1非凡经典:全面详尽的启迪篇、弥足珍贵的记忆录
上世纪八十年代版(上海民族乐团及名家现场演奏37曲目) “中国民族音乐与乐器”介绍
/w41/album-aid-8053551.html
O1a非凡经典“国乐大全五集”之一:合奏/打击乐(暂缺)
非凡经典 “国乐大全五集”之二:唢呐/扬琴( * 新专辑)
非凡经典 “国乐大全五集”之三:古筝/古琴(* 新专辑、尚未完成..)
非凡经典 “国乐大全五集”之四:琵琶/笛子(* 新专辑、尚未完成..)
非凡经典 “国乐大全五集”之五:二胡/高胡(* 新专辑、完成)
遥远、恬静、玄惑,蕴藏着丰富的暇想;绮丽、秀灵、典雅,渲染着清心与脱俗。
民俗的风情,地方的色彩,文化的特色,汇集成我们灿烂辉煌、深远神秘的大中华古国文化。
国乐 —— 中华民族的音乐,用中华民族的乐器奏出中华民族的磅礴与忧怨,奏出中华民族的源远与流长……
【MV全集】全部专辑目录索引 —— 点击、自动浏览
一、民族器乐大类:
弹拨乐器 —— 古筝、琵琶、古琴、扬琴、柳琴、三弦类
古筝类:古典曲 集①
古筝类:古典曲 集②
古筝类:流行曲 集
古筝独奏及音乐会演奏
南派古筝演奏 专辑
周望、周展
古筝独奏 专辑( * )
《国乐雅韵》 古筝经典名曲 专辑
精品特辑①
精品特辑②
“锦绣筝程”—— 师生古筝音乐会
琵琶类: 古典曲 集
琵琶类: 流行曲 集
“踏莎行”—— 琵琶独奏音乐会
琵琶独奏 专辑
“气质”—— 琵琶独奏音乐会
《金钟奖之星》
琵琶获奖音乐会
《国乐雅韵》 琵琶经典名曲 专辑
琵琶独奏 专辑
“琵琶泰斗”—— 从艺六十六年音乐会
琵琶名曲独奏 专辑
刘海德 “霸王卸甲—琵琶独奏音乐会” 专辑
扬琴、柳琴
扬琴名曲独奏
“扬琴作品既师生音乐会”
师生扬琴独奏
“阳关三叠”—扬琴独奏音乐会 专辑(新专辑)
古琴 经典名曲独奏 专辑(新专辑…)
二、民族器乐大类:
拉弦乐器 ——二胡、京胡、板胡、中胡、高胡、革胡、马头琴类
二胡类: 古典曲 集
二胡类: 流行曲 集
精品特辑 ①
精品特辑 ②
精品特辑 ③
精品特辑 ④
朱昌耀 专辑系列:
中国民谣 二胡之夜
中国音乐名家音乐会
专辑(18首)( * )
中国音乐名家音乐会
专辑(15首)( * )
阿里山情话 —— 朱昌耀胡琴独奏音乐会
陈耀星 朱昌耀
江苏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 中国音乐名家音乐会 专辑( *)
“大浪淘沙”—— 二胡独奏音乐会
“弓弦情”—— 师生二胡音乐会
“红梅随想曲”、“长城随想”—
“弦 风”—— 二胡独奏音乐会
专辑 ( * )
《国乐雅韵》
二胡经典名曲
“两根弦上的帕格尼尼随想”— 二胡独奏音乐会
二胡独奏音乐会
二胡独奏及作曲作品
中国音乐学院师生《二胡名曲精品音乐会 》 专辑(*新专辑、完成)
“咏叹人生弦诗篇 — 献给刘天华、华彦均、蒋风之、刘明源”
《二胡 名家名曲独奏》专辑(*新专辑、完成)
张韶、许讲德、刘长福、陈耀星、田再励、赵寒阳、陈军等名家独奏
特别专辑 (*新专辑、特别制作)
京胡、高胡、中胡、板胡
“京胡演奏50周年音乐会” 专辑( * )
马头琴音乐 集
三、民族器乐大类:
吹管乐器 — 笛、葫芦丝、巴乌、箫、唢呐、笙(芦、排笙)、管子、埙
专辑( * 重做、上传置换中..)
专辑( * 重做、上传置换中..)
“风雅天韵”—— 竹笛独奏音乐会
《国乐雅韵》
笛子经典名曲
“天运风雅”—— 竹笛独奏音乐会
“笛子协奏曲音乐会”
葫芦丝、巴乌类
精品专辑①
精品专辑②
哏德全、李贵中
葫芦丝独奏
洞箫、排箫类
笙、芦笙、排笙、管子、埙类
唢呐类: 民间唢呐曲目 集
“唤醒”—— 唢呐独奏音乐会
唢呐名曲独奏
磊 “沧泱”— 唢呐独奏音乐会 专辑 ( * 新专辑)
四、民族器乐大类:
打击乐器 — 大鼓(缸、定音缸、小、排、长鼓)、大小锣、、大钹
和他的朋友们打击音乐会 专辑
八大锤 打击乐专场音乐会 专辑
五、民族器乐大类:
合奏、协奏曲、丝竹音乐、广东音乐,其他轻音乐类
《广东音乐》
《丝竹音乐》
《民族器乐合奏曲》
《黄河、梁祝》协奏曲
民乐小合奏、轻音乐
六、民族器乐大类:
专门主题专辑、综合性音乐会、乐队
《红楼梦》音乐 — 器乐曲、歌曲 特别专辑
‘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晴雯曲’、‘紫菱洲歌’、‘叹香菱’、‘分骨肉’、‘聪明累’........
“名家、大师经典演奏”
( * 重做、上传置换中..)
(曾永清、俞逊发、戴亚、刘治、 陈中申、詹永明笛子独奏,姜克美、艾兵京胡独奏、朱昌耀二胡独奏、金伟板胡独奏、丁胜利坠胡独奏、刘长福中胡独奏、余其伟高胡独奏、胡天泉笙独奏、任同祥唢呐独奏、张维良萧独奏等中国民乐大师的经典独奏作品,极具欣赏和研究价值。其他大师级经典独奏作品,还在陆续收录中....)
女子十二乐坊
专辑系列:
《女子十二乐坊》 03年日本演奏会现场版
《女子十二乐坊》 05年‘丝绸之旅音乐会’现场版
《女子十二乐坊》 国内音乐会现场版
《女子十二乐坊》 乐队特别专辑版
《女子十二乐坊》 世界著名圣诞音乐
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民乐比赛开模式音乐会
“江山如此多娇” 中国民族音乐会 中央民族乐团演出 专辑 ( * )
女子国乐坊
专辑 ( * )
“海上明月共潮生”2008两岸四地迎中秋大型民族音乐会(22首)( * )
敦煌女子古乐坊
“华夏新世纪”— 华夏民族乐团音乐会
( * 新专辑)
七、《中国民族管弦乐展映周 — 岁月如歌》 2005年5月 系列音乐会
O10 5月7日 中央民族乐团
系列音乐会(六) 专辑 (新专辑、完成)
此系列音乐会专辑,侠客行会收集齐全 ——
5月2日 岁月如歌系列音乐会(一)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音乐会
5月3日 岁月如歌系列音乐会(二)红星民族乐团维也纳新春音乐会
5月4日 岁月如歌系列音乐会(三)中国青年民族乐团音乐会
5月5日 岁月如歌系列音乐会(四)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
5月6日 岁月如歌系列音乐会(五)“东方天使”女子乐队音乐会
5月8日 岁月如歌系列音乐会(七)名团名曲荟萃
八、 中国音乐大类:《经典影视剧歌曲》 — 特别专辑
《跨世纪中国经典影视金曲》① 原唱
《跨世纪中国经典影视金曲》② 原唱
专辑 ( * 新专辑)
九、 中国音乐大类:《梁祝》—— 特别意义主题大型专辑
《梁祝-大全》 特别专辑一版 (33曲目版)
《梁祝-大全》 特别专辑二版 (37曲目版)
《梁祝》是一曲响彻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千古爱情绝唱,被称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周恩来总理曾将梁祝比作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梁祝文化”已具有1600多年的历史,且富有中国江南地方特色,体现了人类对于爱情的忠贞精神;其优美的艺术魅力,使她在流传过程中被许多艺术形式所接受,如故事、歌谣、传奇、戏剧、曲艺、音乐、电影、电视、文学、民俗、民间工艺美术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及各种艺术的不同特点,使之形成大量形式、内容各异的“版本”,这也使梁祝传说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梁祝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艺术之一,形成文学、艺术、手工艺、礼仪、民俗、信仰等庞大独特的梁祝文化。各版本还在陆续收集中....)
十、中国音乐大类:“高原风、草原情”—— 特别意义主题大型专辑
“高原风、草原情”
那是一个神秘的土地
蓝天、白云、雪山 、草地
那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每一座山,都是一个神的传说
每一个湖泊,都是一个圣地 ———
V01 《高原风、草原情》 民乐、歌曲 特辑
V02 《高原风、草原情》 民乐、歌曲 特辑
西藏乐 蒙古乐
V03 《高原风、草原情》 民乐、歌曲 特辑
乌兰托亚 歌曲
V04 《高原风、草原情》 民乐、歌曲 特辑
降央卓玛 歌曲
V05 《高原风、草原情》 民乐、歌曲 特辑
高原、草原歌曲
V06 《高原风、草原情》 民乐、歌曲 特辑
高原、草原歌曲
V07 《高原风、草原情》 民乐、歌曲 特辑
阿桑古卡、金花
V08 《高原风、草原情》 民乐、歌曲 特辑
索朗扎西、央金拉姆 歌曲 辑
V09 《高原风、草原情》 民乐、歌曲 特辑
亚 东‘向往神鹰’ 歌曲 辑
V10 《高原风、草原情》民乐、歌曲 特辑 齐旦布 ‘玛尼堆’ 歌曲 辑
V11 《高原风、草原情》民乐、歌曲 特辑 红 旗 ‘唐古拉锅庄’ 歌曲 辑
V12 《高原风、草原情》民乐、歌曲 特辑 ‘圣地拉萨’ 歌曲 辑
V13 《高原风、草原情》民乐、歌曲 特辑 米线 ‘情迷唐古拉’歌曲辑(40首)( * 新专辑)
V14 《高原风、草原情》民乐、歌曲 特辑 小玥(龚玥)‘梦中唐古拉’歌曲辑(40首)(上传中17首..)
V15 《高原风、草原情》民乐、歌曲 特辑 龚 玥‘民歌红①’歌曲辑(40首)(上传中...)
V16 《高原风、草原情》民乐、歌曲 特辑 龚
玥‘民歌红②’歌曲辑(40首)(准备中...)
V17 《高原风、草原情》民乐、歌曲 特辑 韩
红‘青藏高原’歌曲辑(40首)(准备中...)
V18 《高原风、草原情》民乐、歌曲 特辑 德德玛‘望草原’、‘我的根在草原’、‘草原的女儿’歌曲辑(40首)(准备中...)
“盛世弦和”二胡名家独奏音乐会
二胡大师 中国音乐名家音乐会 曲目:
01 二泉映月
02 江南春色
03 欢庆锣鼓
05 苏南小曲
07 扬州小调
08 五月春潮
09 夜深沉 京胡演奏
10 赞歌 中胡演奏
11 步步高 高胡演奏
12 月芽五更 板胡演奏
13 枫桥夜泊
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歌舞剧院院长、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学务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南京大学及东南大学兼职教授。 
朱昌耀7岁学习二胡演奏,少年时代就是“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的主要演员,1973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得到了名师安华、甘涛、马友德和陈耀星等人的精心培育。他既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又刻意求新,逐渐形成了他柔美舒展、清新流畅的演奏风格。他力求揭示每首音乐的内涵,将音乐的“灵魂”献给听众。  
朱昌耀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优良的音乐素质,他以其优异的演奏,曾于1982年获“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优秀表演奖(二胡第一名),1991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第二届文学艺术奖”,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此外还曾多次在江苏省的文艺汇演及音乐舞蹈节中获优秀演奏奖。  
朱昌耀作品朱昌耀除了演奏外还积极参与音乐创作、担任民族乐队的指挥。所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二胡独奏曲《欢庆锣鼓》(1979年在“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二胡独奏曲《江南春色》和二胡协奏曲《枫桥夜泊》(1983年均获第三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三等奖)、民族器乐曲《姑苏情》(1991年获全国民族器乐作品怔集评奖一等奖第一名)。所指挥江苏省歌舞剧院民族乐认演奏的民族器乐曲被编辑成《归》、《月、《吟》、《舞》,《中国民族器乐精粹》等,以及所创作和演奏的曲目,己由海内外众多的唱片公司和音像出版社教制成激光唱片和磁带在国内外出版发行。  
朱昌耀曾多次赴许多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作为院长兼二胡独奏演员,曾七次率江苏民族歌舞艺术团赴日本访问演出,四次赴台湾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此外,还曾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新加坡、朝鲜等国家访问演出,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称赞。朱昌耀以其对音乐深刻、入微的理解和对乐曲细致、独到的处理,得到行家和同行的赞誉,被喻为“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弓弓诉人意、弦弦道世情”,“中国的帕尔曼”。“世界一流的弦乐演奏家”,“人间国宝”。
朱昌耀的职业生涯:
60年代末到70年代,南京有”一大一小”闻名全国,这大是指长江大桥,这小说的是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朱昌耀自小透着几分聪颖机灵,7岁学习二胡就有“小琴童”之称,12岁进入“南京小红花”,很快就成了“台柱子”。
“小红花”是朱昌耀从艺的起锚之地,那时候的小昌耀才华出众,就被老师认定为“不可多得的好料子”。我国最有名望的二胡演奏家陈耀星老师对他呵护有加,登台演奏机会总比别人多,打小练就了镇定自如的表演情绪,为日后成为一名享誉海内外的二胡演奏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段日子至今仍清楚地留在朱昌耀的记忆之中。
70年代初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两次陪同外宾来南京。一次是陪同罗马尼亚总统,一次是陪同马耳他总理,这两次的外事接待演出任务都是由”小红花”担当。第一次为周总理演出是在中山陵11号的宴会大厅,第二次为总理演出时,总理的身体已经不好了。总理在谈笑风生之间,向外宾介绍“小红花”,他如同爷爷在夸奖自己的孙子一样讲解节目,使朱昌耀心里特别高兴。             
歌舞团的”台柱子”:
1973年,朱昌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得到名师甘涛、瞿安华、马友德等教授悉心指教和精心培育。朱昌耀聪明好学,善于博才众长,对于甘老师考究的运弓、瞿老师独特的韵味和马老师精研的指法,以及其他老师各自技艺之特长他都加以吸收,融会贯通,艺术表现达到逐渐成熟的境地。学生时代他就被选拔随江苏省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全国调演,自己改编的一曲《家住安源》,技惊乐坛,崭露头角。
1976年,朱昌耀毕业进入江苏省歌舞团,一下子就当上了二胡独奏演员。小伙子刚满20岁风华正茂,在苦练演奏技术同时,还积极投入音乐创作,3年里,写出了全国二胡届公认的优秀二胡作品《江南春色》、《苏南小曲》和《欢庆锣鼓》,而且很快广为流传。1979年,他带着二胡新作品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得到首都专家和观众的热情称赞,被誉为”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欢庆锣鼓》还获得由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
在这之后,他一连又夺得了几个全国二胡演奏比赛大奖。在朱昌耀的记忆中,最有意义,最难忘的奖项是1982年的”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民乐比赛,全国近百名民乐演奏家汇聚一堂一争高低。他演奏了《二泉映月》、《江南春色》两首二胡曲,琴声停住,台下有近一分钟的寂静,而后爆发的掌声经久不息,他鞠躬谢幕下台后,居然掌声还响个不停。舞台监督当机立断,赶忙拉出来在后台正要卸妆的朱昌耀,再次返回舞台频频谢幕,这才慢慢平息了台下的掌声。他一举夺得二胡演奏第一名。一个演员能得到观众的如此认可,比获得什么奖更重要,更具价值,更有意义!
他不仅演奏出众,还积极参与音乐创作。为什么?是不满足于仅仅是演奏,还是因为兴趣?或是想有更高的追求?作为一个演奏家,不仅要在演奏上站得住、叫得响,还必须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作品,这是他的追求。当然,搞创作首先要有兴趣,但仅靠兴趣,这是写不出好的作品来的,还需要生活、积累、学习,更重要的必须有一种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勇气。
              
歌舞剧院的”当家人”:
1996年,朱昌耀受命担任江苏省歌舞剧院院长,他带领剧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乐章。歌剧《孙武》剧组北上哈尔滨参加全国歌剧汇演,获得了8个单项奖,后又南赴成都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得到了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评弹音画《忆江南》剧组赴苏州参加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获得了金奖;歌舞《好一朵茉莉花》剧组先赴昆明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演出,接着再去北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的献礼演出,再次得到了文华奖,之后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了”艺术节大奖”。。。。。他在任的几年间,省歌舞剧院改变观念,大胆改革,艺术生产红红火火。
在担任歌舞剧院院长的时候,剧院在创作上屡次获得国家大奖,同时获得了省政府授予的集体一等功的光荣称号。他认为如果给自己艺术打80分的话,而做领导只能打65分,一个人的能量的有限的明白可能十全十美啊!但是既然组织上和广大群众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他就尽心尽力。他说他是从一个普通演员走过来的,深知演员的甘苦。作为剧院的”当家人”,最重要的是为演职员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和环境,让大家感到在工作上 事业上有奔头。
正因为如此,朱昌耀不仅精益求精地拉着小小胡琴,更倾尽心力拨动着歌舞剧院这台”大琴”。他是”当家人”。但不是那种只抱电话或光下命令的指挥员,更多的时候,他仍然是一名冲锋陷阵的士兵。他的”交响工作法”中几乎就没有休止符,总是以”德艺双馨”来要求自己。11年的春节慰问”三下乡”,他年年参加,既是领队又是演员。演职员的收入逐年提高,而他却没有多拿一分钱的职务津贴和奖金。他的一切一切大家看在眼里,佩服在心。
“当家人”事无巨细,但朱昌耀一直坚守二胡和音乐。在担任院长的几年间,他创作了20多首二胡民乐和声乐作品,录制了10多张个人二胡CD VCD专辑,举办了几十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他作为江苏第一个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的音乐家,从1995年起,每年一次赴台湾讲学并作交流演出,在台湾举办了近40场独奏音乐会,拥有好多乐迷。
他身兼多职,一天当作两天用,8小时是工作时间扩大成16小时,再减去2个小时的睡觉时间,用来练琴。因此,晚上10以后,往往是他最好的练琴或写谱时间。为了不搅扰邻居,将二胡的琴码用夹子一夹,夜阑人静,思想集中,效果也还不错啊!
朱昌耀-名人名言:
二胡,确立了我做人的原则;二胡,明确了我人生的目标;二胡,让我懂得了情感.我的人生可能并不丰富,也不多采,但应该有价值,值得自己回顾.如果二胡能够带给我更多值得回忆的东西,那不是比鲜花和掌声更有意义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胡曲谱葬花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