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中提琴经典名曲怎么用的旧配件

泰兴市新艺提琴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提琴配件|提琴箱包
    新艺提琴厂是一家专业生产小提琴、大提琴、贝司、吉它和乐器箱包的企业。公司位于享有“小提琴之乡”美誉的江苏省泰兴市溪桥镇。公司拥有现代化标准生产厂房;众多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多名多年从事提琴制作的制作师,产品选用上等材料、优质的零配件,以精湛的工艺制作而成。产品无论从制作工艺、艺术风格,还是声学品质等各个方面都能满足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需求。……
版权所有:新艺乐器  地址:江苏省泰兴市河失镇
电话:86-523-  传真:86-523- 
邮箱: 设计制作: 北京长安乐器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已成为集技、工、贸为一体的企业。&主要自产产品包括:“MAVIS”弦乐器(提琴、贝司、二胡以及琴弦等);“CONDUCTOR”管乐器(黑管、长笛),并且公司还经营销售:“MAXINE”吉它、电吉它;“XS PERCUSSION”打击乐器;MAXSTONE”爵士鼓系列;“J MEISTER”手风琴等。 | 近几年来,由于长安乐器公司的“MAVIS”系列提琴聘请我国的提琴制作大师吴建新作为技术指导,不但从琴形、油漆上实现了突破,还使音色水平达到了国内的领先水平。长笛、黑管通过引进德国技术,品种已达到了一百多种,并且达到了国外著名品牌的水平,大量为国外乐器公司定牌加工(OEM)。今年,在全国二胡制作大赛上,我公司参赛的8支二胡全部获奖,这进一步肯定了我公司乐器制作上的严谨和精益求精。| 我公司秉承着:以优质的产品服务于客户的原则,衷心希望国内、外客户光临指导,共同发展。
中国乐谷之华东乐器:  华东乐器有限公司,小提琴十大品牌,始建于1988年,国内生产小提琴等弦乐器的大型专业企业,中国乐器行业知名企业,中国乐器50强,全国提琴出口创汇主要基地,中国乐器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一起来参观下中国乐谷吉他制作厂
站长推荐的文章
浏览最多的文章
1乐谷小提琴——你不知道的民族骄傲...
  小伙伴们,我们知道,许多演奏者在台下练习时感觉还不错,但一考级...
3&  我的孩子有没有学音乐的天分答案是:每个宝宝都具有学习音...
&  平谷文化馆小剧场内,该区首支民乐团成立,并举行了成...this.width*0.75){if(this.height>192){this.height=192;} }else{if(this.width>274){this.width=274;} }" title="中提琴琴码 中提琴配件 手工制作配件 中提琴 手工配件批发 琴码"/>
中提琴琴码 中提琴配件 手工制作配件 中提琴 手工配件批发 琴码
获取验证码
允许同品行业优质供应商联系我
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已成功发送给相应的供应商,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对不起,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发送失败,请稍后重新发起咨询。無標題文件
低音大提琴
弦樂器是由弦的振動而產生聲音的,琴弦的振動只能發出微弱的音響,所以所有的弦樂器都有一個中空帶音孔的共鳴箱,共鳴箱的樣式、大小、形狀以及琴弦的長短、粗細,都與樂器的音質有密切的關係。
用弓來擦弦的樂器,無論東西方,自古即有。演奏的時候,以左手手指在指板上按弦來控制音的高低,再以右手持弓擦弦振動而發聲。弦樂組是管弦樂器四大類中,規模最大的,也經常擔任樂曲中最主要的部份。
弓弦樂器用一支弓在弦上橫拉而發出聲音。演奏者一隻手拉弓,另一手按弦。拉小提琴和中提琴時,演奏者把琴夾在頦下;像大提琴那樣的大型樂器,就要放在地上或擱在演奏者雙腿上。大多數弓絃樂器也可以用手來撥,稱為「撥奏」。
提琴家族大概是在1550年左右出現,早期的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今天一般所使用提琴的音色,若以琴聲的性質來做比喻,小提琴就好像女高音,中提琴像女中音,大提琴相當於男高音,低音大提琴則是男低音。
提琴家族已有300年悠久的歷史,它們的造型優美,音色出眾,在音樂舞台上總是獨領風騷。
提琴家族中最登峰造極的作品應該是小提琴,小提琴自17世紀義大利琴師由古提琴改造後,由於它的性能完善,至今無人能提出更精進的作法,所以幾乎原型不改的流傳到現在。
古提琴多半有四根以上的弦,為加強共鳴效果,多在背板增加無演奏功能的共鳴弦,造型五花八門。但300年前小提琴問世後,很快就取代了古提琴,並發展出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
自中世紀時,人們便會使用弓與弦來奏出音樂,更發現在不同大小的樂器上可拉出不同的音高,古提琴遂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而古提琴的聲音總是太輕柔,拘謹且放不開,令人感覺隱密且羞怯,幾乎毫無音色變化。
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樂器都不能如同人聲一般,完完全全沒有音色及音質之分;因而在美學與巴洛克風格的改變之下,樂器經過了一段相當嚴格的考驗與取捨,希望要有能夠像人聲歌唱般的樂器,並且盡可能具有各種音色及音量上的變化,提琴家族的出現始於16世紀前半期,17世紀後半期古提琴即漸漸地在改變,直到18世紀中,樂團裡的弦樂器就完全被小提琴等所取代。因此古提琴的改變可說是由於小提琴的產生。
古提琴的弦數:1528年普遍為6條弦,1542年有6、5、4及3條弦,1567年又回到3條弦,1591年演變至7條弦,直到17世紀初固定為3及4條弦;而17世紀末在法國則為7條弦。
提琴是由大約70多塊不同的木片組合而成的。漩渦狀的琴頭是提琴獨有的特徵,四根弦的錐形調音弦軸是由積久耐用的青龍木或黃楊木製成的。弦軸箱的後傾斜面繃緊了跨過烏木弦枕的弦。弦枕上的四個勾槽,用於確定弦的位置,並把弦抬到指板的上方,讓左手手指能在紙板上壓弦控制音的高低。指板固定在琴頸上,整個琴頸及漩渦狀的琴頭和弦軸箱是由一塊楓木所刻成的。指板成弧形從弦枕端開始增加寬度,使跨過琴橋的弦有漸漸增寬的間隔,以便運弓。
琴身的框架是由側板構成的,由六塊薄楓木側板於加熱後彎曲定型而製成,接合處的內部用木塊加強。六塊側板構成提琴主要的外廓,即上側板、向內彎的中側板(C側板)、以及較寬的下側板。
琴身背部為提琴的背板。背版是由一至兩塊相配的楓木製成,可分為一塊式及兩塊式的背板,一塊式的背板可由「板狀切割」或「沿徑切割」獲得,而兩塊式的背板則是由「沿徑切割」獲得,在二塊式背板製作過程中央接縫及水平面上的圖案對稱是很重要的。在提琴背板中間部分部分留下大約5公釐的精確厚度,邊上大約減至2.5公釐。拱形的高度和形狀以及精確的厚度是決定提琴音質的基本因素。
琴面也是用同樣的方法製造的,但用的卻是雲杉木(Picea Abies),精確的厚度為3公釐。在前後邊緣有一狹窄的鑲條,又叫飾緣,鑲邊既能作為裝飾又能防止邊緣發生裂變。琴面上開了兩個音孔,以形狀命名為f孔。琴橋只靠弦的壓力架在琴面上,他的位置是影響音質的關鍵所在。
音柱是圓柱型的木頭,緊貼著琴身,對於音色很重要。一個很小的移動都可能改變提琴的音色,而且不能太長或太短,這樣都會影響提琴的音色。音柱太長很可能會使琴面產生裂縫,太短的話可能會在你弦鬆掉時音柱也一併鬆掉。如果提琴音質不好,可能需要調整一下音柱,或是換一個新的音柱。
對於音色的質感、力量…等有很重要的影響,是提琴中最複雜的部份。它的薄厚、木質、形狀、弦的間隔、高度、弧度、洞的大小和它的位置全部都會影響提琴的音色。雖然只是小小的一片,卻是需要很多年的功力才能做出一個好的琴橋。琴橋正常是放在兩個f孔凹槽的中央,提琴修理師傅有時候也會根據提琴的比例而往上或往下移,這就得連音柱一起調整,千萬不要自己動手!
如果琴頸歪了,那麼琴橋也會跟著歪,這時候叫要調整琴頸了。琴橋不應該傾斜,當調音或換弦的時候會往前或往後傾,要注意讓琴橋保持在90°。非常小心地把琴橋往前或往後拉,如果不容易拉動,那就一次只鬆一條弦,並且用鉛筆潤滑。如果情況還是一樣,那很可能是溝槽太深,這樣就需要換個新的琴橋不然弦會常常斷。檢查的時後要連續幾天都確定琴橋是保持在90°的,否則很難察覺琴橋是否傾斜,嚴重的話就需要更換新琴橋了。
如果在拉弓的時候有問題,那可能是弧度不夠或是太大,可以請師傅檢查一下。因為E弦很細,常常會嵌入琴橋,弦上的護片也會隨著弦損壞而且造成雜音。可以放一片很薄的皮布(小提琴放於E弦下;中提琴及大提琴放於A弦下),通常換新琴橋的時後都會這麼做,舊的琴橋也可以這麼做。&
弦在指板末端的高度對調音和彈奏是很重要的。如果太低可能會有雜音而且無力,太高的話琴會變的不好拉奏。
指板的位置高度決定琴橋的高度,而琴橋的高度又會影響音色。
(指板高=琴橋高& 板低=琴橋低)
可以拿一把尺沿著指板上放,並測量它到琴橋的高度來檢查。這個測量只是大概的情況,因每一樂器都會因為弧度的不同,而有些微的差異,這就得由專業的師傅來決定。
弦枕的邊緣要平滑,才不會造成使用者的困擾。它的高度不能太高,不然會很難拉奏,如果太低又會造成雜音。因此弦的間隔也是很重要的。&
弦枕的溝槽只需要剛好讓琴弦固定就可以了。如果太深的話會不好調音,繃的太緊弦又容易斷掉,琴橋也是一樣的。當您更換弦的時候要用鉛筆在琴弦及溝槽的地方潤滑一下,如此可使琴弦較容易移動,弦就比較不容易斷了。
提琴脫膠和裂縫:
用手指關節的地方沿著琴身的邊緣輕輕敲打,如果有任何脫膠的情形,請把樂器交給修理師傅,他會用最好的水膠來處理。許多人試著自己修理,用白膠或強力膠。這樣做對提琴傷害更大,而且也為修理師傅增添許多麻煩。
低音大提琴
低音提琴的外形和構造基本來說是和大提琴的相同,但低音提琴的四個弦軸是緊貼在琴頭的兩側,是用金屬造的。低音提琴的四根弦線的名稱與大提琴的不同,但與小提琴的卻剛剛相反。小提琴的第一根弦線名叫弦線E,在低音提琴裏,它也有一根弦線稱弦線E的,卻是第四弦線,它們的音高相差很大。低音提琴的體積比大提琴的還要大。它的琴腳比大提琴短,較粗大。低音提琴的聲音比大提琴的更加的低沉,音域較大提琴低幾度。當拉奏低音提琴時,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見弦線的振動,因為它的每一根弦線都是非常粗的。它每相鄰的兩根弦線成純四度純固定音高關係。低音提琴是管弦樂團和弦樂團中最低音而又不可缺少的一件低音樂器,也是弦樂器中最低音的樂器。                 低音提琴的體積大,要清潔琴身時可能會困難些,它的保養方法是和小提琴的一樣。   
低音大提琴是近代管弦樂中最大的弦樂器,構造和其它三種提琴有些微的不同,它是直接由古代弓弦樂器中的最低音提琴演變而來。它的音色比大提琴還要低五度,在早期,這種樂器常以比大提琴低八度音來演奏,故有&Double Bass&之稱,雖不適合獨奏,但在管弦樂團合奏時,能給予深沈的低音,而且具有幽默的表情,如聖桑「動物狂歡節」中描寫笨拙的「大象」一般,讓人不禁莞爾。在近代的輕音樂和爵士樂中,低音大提琴常用撥奏的方式演出,成為相當大眾化的樂器。
除了在外型上和其它幾種提琴有些不同外,低音大提琴的弓也分為德國式(German Bow)和法國式(French Bow)兩種。如下圖所示,法國式的弓樣子和其它提琴的弓類似,持弓的方法也與大提琴相似;至於德國式,在弓根的地方,弓毛和弓桿的距離較遠,持弓的方法也截然不同。雖然兩者在演奏的技巧上完全不同,但產生音色的原理是完全一樣的,使用那種弓視演奏者個人的感受而定。
在弦樂團中,低音大提琴的位置通常在後排,由於其龐大的身軀,演奏者常常要站著演出,因此也不難辨認。
低音大提琴各式各樣的弓,第一和第三支是法國式,第二、第四是德國式
低音大提琴的音色比大提琴還要低五度
低音大提琴為近代管弦樂中最大的弦樂器,演奏者須站立拉奏,音色莊重而低沉,在合奏中擔任低音部份,共四弦定音為E、 A 、D、 G,低音大提琴的最早製造者,據說是1670年左右的托第尼,至於它最初用入正規樂曲,則為葛路克的作品中發現,它所用的樂譜雖為低音譜表,但實音比原譜還要低八度。
低音大提琴為近代管弦樂中最大的弦樂器,演奏者須站立拉奏,音色莊重而低沉,在合奏中擔任低音部份,共四弦定音為 E 、A 、D 、G,低音大提琴的最早製造者,據說是1670年左右的托第尼,至於它最初用入正規樂曲,則為葛路克的作品中發現,它所用的樂譜雖為低音譜表,但實音比原譜還要低八度。
低音大提琴是弦樂器中最巨大及最低音的樂器,直接由倍低音「維奧爾」演變而成。低音大提琴在古典音樂中,通常是把大提琴的低音部份降低八度而重複演奏,但也可擔當獨立的低音部份。於爵士樂中,經常以撥弦的方法來演奏的低音大提琴,也擔當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低音大提琴由於樂器大,弦軫不易直接鈕動,所以採用螺栓式琴軫。當然琴弦粗大也是原因之一。
而低音大提琴的奏姿勢採用坐姿演奏,因為樂器太大,使用特殊的凳子,左腳擱在椅腳上的階台,利用腳脛邊來支持樂器。右腳踩在地面上。
演奏方法大抵上與大提琴一樣,不過琴體較大之故,有下列數點不同:
大提琴以上的樂器,右手運弓最重要的技術在於手指與手腕;低音大提琴則手臂的技術更重要。
左手的指法是指間與指腹要同時按指位
雖然能夠演奏運動相當快速的音形,但由於係低音域的琴弦之故,受音性的限制而影響了快速的運動,問題主要不在指法運弓的技術上
低音提琴單獨獨奏時,高音不以下的音陰霾不清晰,高音部亦無力而單調;可是一旦作為合奏裡的低音樂器時,其威力十分驚人。因此他不僅是弓弦樂器中最低音樂器,而且也可以作為所有的樂器之最低音樂器,因此常被安置在任何種類的合奏之最低音部。
低音提琴本質上是擔當最低音部樂器,但它的高音部最高音域得音,音性確有其獨特的魅力。
使用低音譜表記譜。由於若記實音,則需要許多下加線,因此移高一勻記譜。遇到高音域,有時使用下中音譜表,而且音還是移高一勻記譜,也就是與低音譜表一樣,實音比記譜低一勻。
低音大提琴是近代管弦樂中最大的弦樂器,構造和其它三種提琴有些微的不同,它是直接由古代弓弦樂器中的最低音提琴演變而來。它的音色比大提琴還要低五度,在早期,這種樂器常以比大提琴低八度音來演奏,故有&Double Bass&之稱,雖不適合獨奏,但在管弦樂團合奏時,能給予深沈的低音,而且具有幽默的表情,如聖桑「動物狂歡節」中描寫笨拙的「大象」一般,讓人不禁莞爾。在近代的輕音樂和爵士樂中,低音大提琴常用撥奏的方式演出,成為相當大眾化的樂器。
在弦樂團中,低音大提琴的位置通常在後排,由於其龐大的身軀,演奏者常常要站著演出,因此也不難辨認
低音大提琴在國樂團的功能:
低音大提琴在國樂團的功能,類似大提琴,用來取代「倍革胡」。倍革胡就是所謂的低音革胡,外型比革胡更巨大,演奏方式相近,低音大提琴豐富了國樂演奏弦樂低音部的力量。
由於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樂器史文獻記載上有一段幾近完全的空窗期,因此要找出低音提琴的歷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事實上並沒有人知道低音提琴是誰發明的,遠在、到1647年,都有自稱是發明者的人描述過,而在17世紀後半期,義大利羅馬卻還有一位製琴者自喻是發明低音提琴的第一人!
常常許多理論家認為Contrabasse這個名稱是由製琴者所給予的,但這是個錯誤!Double Bass / Contrabasse(低音提琴)這個名稱的由來是經過了幾個世紀才演變而來的;最初是在文藝復興時期,在那時弦樂器統稱為Viol(古提琴),而古提琴又有高音、次中音、及低音古提琴,Bass Viol 也就是當時對低音提琴的稱呼。另外在16、17世紀,義大利則又產生了一個名詞&Violone&,但它是一個不精確的名詞,這個名稱常用來稱呼古提琴(Viol),但在1619年又有文獻記載指稱為Bass Viol(Contrebasse de Viol de Gambe),意指低音提琴,特別是指體形較大且音色較低沈的樂器,如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有3弦、4弦及5弦。巴洛克時期,此字在德國是指低音提琴(Double Bass),而在義大利是指較早期的大提琴(Violoncello)類型樂器。
通常人們常將低音提琴歸類為較近代的樂器之一,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我們可追溯到16世紀,那時已有&Violone&這個名詞產生,而&Violone&是指在古代弦樂器(Viol)家族中體形最大且音色最低沈的樂器,這指的也就是Grande bass viol (倍低音提琴)。因此,低音提琴並不是比大提琴現代的樂器;相反地,大提琴的出現遠比低音提琴來的晚!
在德國,低音提琴有五種型款,弦數為3弦、4弦及5弦。除了1/4、2/4、3/4、4/4之外,還有一種體積更小、攜帶更為方便的提琴,稱Contrebasse de Biere,在鄉村間的啤酒屋才見得到。
最早的低音提琴是分別在義大利與德國被製造出來的,它們都為4條弦。弓的種類分為:法式、義式與德式。義式最後合併為法式。
自16世紀到18世紀,對於低音提琴的歷史以及它的角色,都一直有著許多不同的解釋與說法。
古低音大提琴從16世紀以來一直持續到18世紀末,即在教堂內拉奏,作為聖歌團的伴奏,替歌曲製造出回音,並使其在高音部份更具厚實穩固。
1539年,首次出現在歌劇院及戲劇院。18世紀後半期,低音提琴始在樂團中演奏最低音的部份,至於它最初用入正規樂曲,則為葛路克的作品中發現。在小型樂團方面,低音提琴扮演著加強低音聲部的角色。
在室內樂方面,17世紀的後幾年有三重奏產生,(二個女高音與一把低音提琴)目前低音提琴為管絃樂團樂器演奏,偶爾用於室內樂,有時是協奏角色。在爵士及舞蹈方面,是由撥絃奏出。
長久以來由於低音提琴手的程度不佳以及樂器的種種問題,使得低音提琴在樂團中未被重視,甚至被懷疑它的存在性。
一直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貝多芬有結識一位傑出的低音提琴演奏家達果奈提Dragonetti,因此在他的交響曲裡配置了許多低音提琴的部份,尤其是在第九號中。
之後陸續有不少作曲家如:馬勒、華格那、史特勞斯、拉威爾、史特拉汶斯基等,在他們的交響作品中都相當重視低音提琴。
傑出的低音提琴演奏家相繼有達果奈提Dragonetti、玻特西尼Bottesini、庫塞維斯基Koussevitzky等等,近十年較值一提的是蓋瑞卡爾Gary Karr。
「國際低音提琴聯盟」成立自1967年,會員來自世界各地,目前已超過3000 人。
另國際低音提琴比賽已有將近20年歷史,至少分佈於6處:大不列顛、捷克、丹麥、芬蘭、日內瓦、羅馬等地。
低音提琴的音色是輕盈且溫和的,它與其他弦樂器尖銳的音色比起來更具特色。目前為低音提琴而寫的作品,已包括了有200多首協奏曲。因此,低音提琴的未來發展是相當廣闊且樂觀
電子低音提琴 Silent Electric Doublebass
同樣有著攜帶方便與音色及演奏親切真實的特性。不論是撥弦或是使用琴弓,這個只有一般低音大提琴3/4尺寸的SLB-100,同樣有著完美的音色表現。不管是爵士或者流行都是非常適合。內部的電路設計讓您輕易的即插即用不需要外接任何前置擴大機,與任何低音大提琴相比,SLB-100更是非常方便於攜帶。
1,054mm (41.5&)
雲杉木+核桃木
指板、弦栓
硬楓木(高度可調整)
山毛櫸+鋁框
標準螺絲旋鈕
2個壓力拾音器 (Piezo pickups)
音響輸入(可控制音量)、耳機輸出
音量旋鈕、音調控制旋鈕
.電源 S-006P (6F22) 電池
.AC 變壓器 (DC 12V)
(持續使用)
.使用一般電池 : 約12小時
.使用鹼性電池 : 約24小時
.1735(L) × 525(W) × 435(H) mm
.68.3&(L) × 20.7&(W) ×17.1& (H) mm
約10 kg (2lbs 3oz)
.AC 變壓器PA-3B
.提琴架BST1
.膝靠墊 BKS1
.軟質琴袋 BSC1
琴身採用三段設計,可消除不必要的回音並擁有完整琴身所發出的音色。
可拆卸的設計讓您不但可以享受真實樂器般的感覺,同時也易於攜帶跟收納。
置於琴橋下的雙壓力拾音器,提供了最佳的聲音品質。可調節的琴橋高度以及拾音器的平衡控制,讓您輕鬆獲得您需要的音色表現。
內建的電子設備讓您即插即用,不須外接任何前置擴大設備。
耳機和Line Out 接孔提供了多樣的連接選擇, Aux 輔助輸入可讓您與CD、MD或卡帶做連接。
可使用一個9V電池或電源供應器(PA-3B)供電。
裝置於琴後的膝靠墊可提供琴身支撐。
立架讓您再不演奏時可供放置之用。
軟質的琴袋讓您便於攜帶與收納並且提供膝托的放置空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门中提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