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张孟乡董姓起名人家哪村有

河北省永年县各村村名由来18-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河北省永年县各村村名由来18-2
韩屯――光绪三年《县志》记载,该村原叫干将城,俗;刘窑村――据该村刘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刘凤翔;张西堡――相传这一带是明初“燕王扫北”是驻军的地;北两岗;胡家沟;温窑――据查,明朝初年,温氏奉诏迁此置田产,立村;李湾――据查,明以前这里建有村庄,燕王扫北时侥幸;孟湾――据查,明末本县龙泉村孟氏在此烧窑为业,后;豆庄――明末有窦氏迁此占产立庄,冠以姓氏明村
韩屯――光绪三年《县志》记载,该村原叫干将城,俗称韩子城,为春秋时期干将铸剑处,炉池俱存(群众称乔蘸剑池)。明清以来就改叫韩屯。 刘窑村――据该村刘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刘凤翔、刘凤翼兄弟二人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于邯郸县贾村。迄五世祖(大约在明正德年间)刘玉迁此占产立庄,因住窑洞,称刘家窑。后简称刘窑。 张西堡――相传这一带是明初“燕王扫北”是驻军的地方,有许多营、寨、堡作战遗址。明永乐年间,张氏兄弟二人奉诏自山西迁来居住,因位于中堡的西边,因此称张西堡。北两岗。唐书说,建中二年(781年),田悦攻打临名关,据守双岗(两头岗),为马遂所破,这里南北各有一条山岗,有居民在两岗之间建立村庄,称两岗,后分南北两岗。 胡家沟。明朝护驾村杜糜是山东武德道按察司副使,坟墓建于此。几个守坟人家住下来,因地处山沟,称护驾沟村,后演变为胡家沟。该村现有杜冀张大姓,1400多人。 温窑――据查,明朝初年,温氏奉诏迁此置田产,立村庄,命村名温窑。 李湾――据查,明以前这里建有村庄,燕王扫北时侥幸留下刘氏。明初有名李北玉者从涉县徐水迁此居住,渐为村大户。村南为河湾处,冠以李姓命村名李湾。 孟湾――据查,明末本县龙泉村孟氏在此烧窑为业,后逐渐聚落成村。又因位于河湾处,冠以孟姓命村名孟湾。豆庄――明末有窦氏迁此占产立庄,冠以姓氏明村名窦家庄,简称豆庄。 李家庄――据传明初李氏从山西迁来占产立庄,命村名为李家庄。刘庄――明代,刘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冠以姓氏命村名刘庄。 周营_____据传,明初周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冠以姓氏命村名周营。 谢庄――明代,谢氏人家从茹佐分迁于此居住,冠以姓氏命名为谢庄。 许庄――明初,三户姓许人家奉诏迁此定居,冠以许姓命村名为许庄。 前马营――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在此屯集兵力,建立营盘。明初王、马两姓氏在此占产立庄。故以姓氏命村名王马营。后来户籍繁衍,发展为两个村,称前、后王马营(光绪三年县志上记载)。清代以后又简化成前、后马营。该村位于澈幽习叮魄奥碛 太辛庄――古代太大不分,辛新通用,太辛庄就是大新庄,因靠近澈樱N加跋欤欢习崆ǎ式行伦虼笮伦鸾パ荼浠磷 东、西陈甫――传说宋元时代,有陈甫两姓氏在此地居住,村名称陈甫。明初山西迁民,为更村名,后人丁繁衍,发展为东、西两个村庄,该村在西称西陈甫。在东称东陈甫。 三召庄村南山上有泉亭寺,俗称赵王香火院,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游猎处,寺内有莲池,水流清浅,流成小河,当地群众称赵家河,清末村民打井时发现地下一块墓志亦云:头枕永痴颍诺耪约液印?杉僮妹且蛭盼缘睾驼院佣约易罄囱荼湮僮C鞒踔鸾ゾ勐涑啥⑽鳌⒅腥僮 双陵村 ――明永乐年间,杨昌先从山西迁此占产立庄,相继又有梁、赵、李等姓氏迁来居住。因这里有两个汉代陵墓,故命村名双陵。西屯庄――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实行驻兵屯田,休养生息,此为当时屯田之地,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董姓等人家,取村名屯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西屯村。曲屯――曲屯原名肖家屯,后改西小屯,清代中期曲姓大户更名为曲屯。地名普查时,为区别于大西堡的璩屯,冠以方位,改为西曲屯。 大小郑庄――大郑庄与小郑庄原为一寸。明“燕王扫北”时只剩下几户姓郑的人家,村名叫郑家庄。清末才分治成两个村,小的村叫小郑庄、校大的村叫大郑庄。 大小张村――明以前就叫张村,由张氏早居于此而命名。清光绪三年《县志》上有大张村和小张村二个村,因小张村位于大张村以西,所以后来又称西张村。 关村――明朝初年,关姓人家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冠以姓氏命村名关庄。清朝末年改为关村。 郑营――据传,宋代在这里住兵安营,村名称张营。明永乐年间从山西迁来四户郑姓人家,更名郑营。大、小龙马――据传说,这两个村由皇帝轩辕氏“龙驹起图于洛水”这个神话故事命村名“小洛马”和“大洛马”。清代有个府官从这里经过,认为落(洛)马是不祥之兆,根据龙马不分的道理,又维持愿意,责令改村名为小龙马和大龙马。何营――据查,何营村西北一里处有古校场地,宋金时曾在此作战驻军。明永乐年间,从山西迁来三户何姓人家在此定居,取村名何营。 马到固――由村西地名叫跑马岗地可知,唐宋时期这一带是战场,明之前,村名叫环溪村,以村周围有河沟环绕故。明之后,该村名为马道固,也写作马到固。 八汪――据查,元代之前,这里处名河道,有八处水泊。明永乐年间,贾、武、曹、李等姓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组成四个居民点。分别以姓氏命名为贾八汪、武八汪、曹八汪、李八汪。铺八汪,元代之前,这里有八处水泊。明永乐三年杨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村东有个讯铺,命村名铺八汪。宋小营――宋金时代在这里住兵安营,后来渐成村落,且宋姓为大户,故称宋小营。 北李固――明代以前就有李氏在此居住称李固村,明初又有白、冯等氏迁来,未更村名。1949年以后,为与邯郸县吕固村相区别,冠以方位称北李固。 申庄――据查,宋元时,有柴姓居住于此,叫柴庄。明洪武中申庸任山东掖县知县时,曾过广平永年之聪明山下,慕其山水之秀,遂自山西绛县留盂里迁居明山之阴,改柴庄为申庄。 北沿村――据考,清乾隆年间之前,该村北有一条澈拥溃衷谌粤艉奂#澈哟哟肆骶猿聘么褰醒卮澹肽涎卮迩鹚猿聘么逦毖卮濉 前、后朱庄――据查,原村名叫王四庄,以王氏四户居住而得名。明初有朱氏子敬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安居,命村名为朱家庄。同时迁来的还有李、苏等姓氏,后来以沣河(群众称运粮河)故道为界,根据方位称前朱庄和后朱庄。 段庄――相传,这一代居民原来从事绸缎织造业,故名段被庄。明永乐年间,居民将村名更名为段庄。逞舸濉攀焙颍么褰屑澹歉籽舫峭踝又圃旒牡胤健C魍蚶昙涓奈逞簦幽习段酰卑段簦蚱湓澈又保越逞舸濉 龙曹――该村原叫韩屯。神话传说,村里住过一个外乡长工,经常在牲口槽里睡觉,土地常年不旱,五谷丰登,后此人化作白龙,腾空飞去。明初群众借这个神话故事,将村名改为龙槽村,后改为龙曹。 后马营――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在此屯集兵力,建立营盘。明初王马两姓氏迁此战产立庄,故以姓氏命村名王马营,后来户籍繁衍,发展为两个村,称前、后王马营(光绪三年县志上有记载),民国初又简化成前、后马 睢宁 ――该村王氏为明以前的老户。燕王扫北。石、刘等姓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为睢凝。有仰望和平安定之意,后把“凝”字简写作“宁”字。 瓜井――据永年县之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冉子生了一身癞疮到沙河县朱庄温泉洗澡医疾,行至该村时口渴了,寻到一口枯井,井里有瓜,用以解渴,为纪念这件事,称瓜枯为瓜井,将村名命名为瓜井村。 龙泉――清光绪十九年《广平府志》记载:“龙泉寺在县(今永年城关)西北四十里龙泉村,明嘉靖间增修,有和丰碑记。”相传,龙泉村西南有龙水流入澈樱D瓴桓桑迕裎嗣缮弦恍┟孕派剩等ǘ#辛踉谄淠冢⒍ㄓ诿磕甓录峒漓耄殉上肮摺A恢问本勐涑纱澹鞔纫逊毖艹纱蟠澹匀土露妹 戴庄――据家谱记载:戴氏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迁此占产立庄,故命村名戴家庄,后简称戴庄。上庄――据碑文记载:郭氏于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迁此占产立庄,因村庄建于高岭之上,故名上庄岭,简称上庄。 西辛庄――相传,原村在澈颖卑陡浇骱槲淠昙浯笏迕淮遄迕裼衷诰澈咏显兜牡胤椒街亟以埃迕行伦罄醇蛐闯尚磷1981年10月,地名普查后,改名西辛庄,以区别于西沿村的辛庄。郝庄――原村靠近澈樱蚴苌胶橛跋欤鞒踅遄虮卑崆ǎ迕越泻伦院率献钤缭诖司幼《南尹固――该村与北尹固原为一村,形成于宋代,后分治称南尹固,以姓氏命名。 董庄――清初,有董氏在此建立村庄,冠以姓氏取村名董庄。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河北省永年县各村村名由来18等内容。 
 河北省盐山县各村名由来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盐山县】 建于汉高祖...河北省永年县各村村名由... 18页 免费 河北省盐山县庆云镇(39个... 暂无评价...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河北省永年县各村村名由来 18页 免费搜你所想,读你所爱 拒绝盗版,营造绿色文库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  之地。 村名由来 明弘治年间,先人在域神经病。 内筑一露天汤,常年二百五湿了。 沸腾涌流,如蛟龙吐 水,故取名为“龙泉” 不久,宋姓迁此,于龙泉汤旁建村, ...  位于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东 2.5 公里处的东桥村,...永年标准件教学目标 1、知道永年标准件的起源和发展...有工人三十多名,由 杨金标负责,先是修理枪支,以后...  栾城县自然村村名由来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luancheng栾城县自然村村名由来...河北省永年县各村村名由... 18页 免费 磁县各村村名的由来 暂无评价 24页 ...  说到村名的来历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说到村名的来历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长山县村名的由来...  沈抚新城各村村名由来汪家:有一汪姓在朝廷为官住在此地,早年称朝廷的官为大人,故取名 汪大人村。一九五六 年成立乡政府时改名汪家。 丰乐:位于浑河的夹心处,...  稻香 村名 字由来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稻香村名字的由来昨天晚上, 我和我的一 些同学去了稻香村。 到了那里,我们使用了猜 拳的方法看谁...  丰南村名由来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丰南村名由来 据 1981 年全区第一次地名普查资料显示,丰南区自然村名渊源来历大致有以下 13 种。 (一)以姓氏得名 如...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阁后张村董氏家谱序之一(请勿转,正在编辑中)
&&&&&&&&&&&&&&&&&
阁后张村董氏家谱序
自始祖八兄弟
&& 洪武二年,三子士能、奉母迁至青州府益都县东北乡,离城四十里,洱水之右,范疃园子庄居住,兄弟事母,耕织为食,聚首数年,太祖母故去,葬于河山寺南,洱水涯西.茔碑一座,地半亩。
后始祖分处三河,依河而居:
长公士贤,移居溎河,人才众盛,富贵共昌。(始祖董士廉由章丘迁居寿光溎河后改名董士贤)
二公士能,移居丹河.文武并见,功名迭出.。
三公士诚,移居洱左,立产业,世务农桑,教子孙嘗读诗书懼宗祀之无所.茔田立右憂宗派之失守.
广川王寿村始祖董志先(子忠)有八个儿子,王寿村留下两子,其余六子均在明朝奉旨向鲁北迁徙.目前最使人迷惑的是五子董士诚一支,据家谱记载,他的后代竟有数十门后裔下落不明,这与他们先人在当年私自铸币扰乱金融有关.
我丹河董氏士能公为始迁祖.原住河北省枣强县南张庄(在前后王善友村之间).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初迁至山东省济阳县董家道口,九年后(永乐十三年即1415年)留鼐鼎二公固守基业,亲携雪.林.会三子选迁来寿光县稻田镇丹河村定居.
《世说新语》载:董仲舒儿子符起,被误为不孝而赶出家门,投靠于其父挚友王善有,董符起在此生活了一辈子.&&&&
昔日,前王寿村有董氏家庙及祠堂,位于村南,始建年代无考.占地20亩左右,四周环以高墙,歇山大门,上刻"董子祠"三个大字.院内有前后殿两座,前殿三间,灰瓦覆顶,饰有脊兽,前出抱厦,花棂门窗.二柱书对联:"书受秦烧十三经重阐奥义,策承汉诏四百载广开文明".门上悬木匾:"汉代鸿儒".大门至前殿,砖铺甬道,两旁翠柏参天,数十株.殿中央有一木阁,高三米,董仲舒泥塑彩像端坐其内,形如旧县董子祠内石像,头戴九旒冠,串珠以垂,手执躬圭,左右分立一书童.像前供桌,香炉烛台摆列于上.壁饰书画,画彩色,字清秀,其中一幅对联为:"龙吞江水月,虎啸海山风".时有外迁后裔寻根祭祖来此.后殿为董氏家庙,三间二楹,同样灰瓦盖顶,饰有脊兽,花棂门窗,壁悬家谱(10&6米),前置香案,烛光摇影,香烟缭绕,东西厢房各一大间,西厢房存放祭器,南端一古柏,挺拔参天,树围双人合抱有隙.东厢房守庙者以居,南端有一东向便门,门楣上书"董氏宗祠",对联为"三年不窥园","夜读五车书".后王寿亦有董子祠一座,始建年代无考,位于前街东段路北,临街面南,围以高墙,歇山大门,门楣刻"董子祠"三个大字,门内照壁,甬道通殿,登阶而上.祠堂三间,上悬"慎终追远"匾额,黑地金字.出厦,花棂门窗,二柱对联"才贯天人共仰廷陈三策,文兼敦化永传学富五车".灰瓦盖顶,脊似龙背,饰兽,殿内绘壁,太始祖董仲舒泥塑彩像,端坐中央,左右各立一童.像前置长方供桌,上摆香炉烛台.院内古柏数株,苍翠葱郁,枝桠盘曲,如龙飞凤舞.祠东侧悬挂一铁铸古钟,高五丈,围九尺,敲击声闻数里.除夕,前王寿将族谱悬挂于家庙内,后王寿将族谱(8&3米)悬挂于祠堂内.悬挂之前先将当年故去者名字写上.供品盈桌,一应俱全,香烟袅袅,烛光煌煌,数只各异的灯笼挂于柏树,奇妙多姿,上香老者不断,三拜九叩,祈祷自语.初二上坟回来,两村凡董氏子孙齐聚于家庙和祠堂,先拜太始祖董仲舒,再拜已故先人,最后按辈份依次相拜.拜毕将当年新生男性载入谱书.故两村董氏族人某属某支,某为某后,一目了然,世代有序.上老坟祭祖(明代先祖董志先墓),两村分别进行.后王寿正月初九,前王寿正月初十.祭祖隆重,双套骡马大车数十辆,任人乘坐,只有抬食盒(盛供品)者步行.锣鼓喧天,爆竹声声,神枪轰鸣,纸火烈烈,在吹鼓手吹奏的乐曲声中,由司礼者主持,一齐叩拜.然后面向西方,意对长安下马陵董仲舒墓,行三拜九叩大礼.祭毕回村,吹鼓手各于两村棚内吹唱一天,三里五乡前来观者如潮,犹如庙会.前王寿董子祠与家庙,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土改时拆除,旧址已建村民新居.后王寿董子祠则于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拆除,砖木用于打井.古钟先移于小学内,供报时之用,后于1958年大炼钢铁被毁.每年一次伙会,后王寿每年正月初二上坟回来后即餐,前王寿则在农历十月二十日.伙会这天,凡董氏族人,都可到宗庙内领取一碗肉菜,一斤馒头.伙会费用由家庙地产收入中开支.会首(理事)每年初推选一次,操持当年宗祠事宜.祖坟茔,地敞道宽,柏树数万株,庄严肃穆.四十年代土地改革中树木被两村董氏族人平分,每户五株,之后陆续伐掉. ("后王寿村谱序与董氏家庙".摘自枣强 王桓,刘鸿玉主编《董仲舒记闻》)
董志先后裔董士能二子董林嫡孙(丹河董文通支十七世孙)董迎三书写的谱牒渊源:
...据祖籍族谱考证,我董氏祖先 世居古广川枣津郡枣强县前王寿村(原名:前王善有村).确系汉代名儒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先祖之后裔.一九四八年以前,前王寿村有董子庙,董氏祠堂.祠堂分前后两殿,前殿供有先祖董仲舒塑像.后殿供有董氏族谱.前王寿村东北十八华里处有董学村,是先祖仲舒教学之所.在前王寿村正东十二华里处有董故庄村,原名董子故里.是先祖仲舒公诞生圣地.先祖曾任江都王相,遂徙居茂陵(今陕西兴平县).数世达官显爵.前王寿村东北八华里处有旧县村,该村的西南角有先祖董仲舒石像,高丈余,重数吨...金太宗天会四年(1126),江水泛滥,淹没城郭.官民庐舍倾塌殆尽,族谱书付之东流.遂致宗族世系难考,族人家世详情难述...元至正四年至十年(1344 - 1350)严重水旱灾害持续六年之久.大饥荒刚过,又染大瘟疫流行,灾区人民死亡过半.山东河北两省首当其冲.至此庞大家族史记又遭中断.我太始祖志先等家人幸免于难.继而励精图治,繁衍生息.原配陈氏生士明.士敬.士能.士安.士诚.继配朱氏生士新.士廉.士宽等兄弟八人 ,先后都成家立业.至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岁在癸卯,人地不均,异地交迁.除长支士明公仍住前王寿村,次支士敬公住后王寿村外,先后迁入山东六股.奉牒四支士安公迁居章丘县康家庄和董高唐寨两村,太始祖志先墓在董高唐寨.五支士诚公迁居青州董家庄.士新,士廉,士宽三公同迁章丘县张家林.惟士廉公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又奔东土,在寿光东南距城四十华里的溎河村安家落户.枣强谱书与溎河谱书所述史实一致,惟名字有异.可能士廉公到溎河后更名为士贤.部分后裔已散布于昌乐,潍县,安丘,诸城等地...我三支士能公原住枣强县张家庄,在前后王寿村之间,于明永乐四年(1406)初,迁济阳县董家道口.含辛茹苦惨淡经营,至永乐十三年(1415),留鼎鼐二公固守基业,亲携雪,林,会等三公选迁仓颉圣地寿光,定居丹河村,至今已成望族.
士能士贤由枣强向鲁北迁徙过程中,曾在济阳与阳信滞留若干时期.如士能曾在济阳的董家道口落籍,十数年后复迁至寿光的丹河,在济阳留下了董鼐董鼎两支后裔.这些遗族就是目前分布在济阳董家道口村和曲堤镇董家,乃至商河县的三董家村的董氏一族.
据道光十二年丹河董氏族谱讲:...今岁有警佚者居济南府济阳县董家道口庄,敬来丹浒询得始祖士能公墓,参拜之下三坠泪焉.言彼处有鼎鼐二公冢,皆为士能公子...又言,始祖兄弟八人,士安公居康家庄...曲堤镇董家村家谱说:董氏建谱是道光皇三年,由十三世孙铎生,若愚...修谱.但苦无旧本不得不费斟酌.经访问故老,..大概修谱书一套...山西洪洞县(应为枣强县)境内有前后两王善有村,中间则仲舒之墓与庙存(中间应为张家庄,乃董士能原居所)...皆曰:商河县三董家庄(现人口2000余)与章丘张家林村及我族原系同胞兄弟,共出一派...首世志先,次世士新兄弟八人...永乐初年由直隶枣强迁来...
而在阳信,同样在士贤东迁时将自己的长子留在了那里.他们就是现在的阳信县商店镇与水落坡镇的董家村始祖.据大董家村谱书记载:董久之洪武年间从枣强迁来.又据史料介绍:现寿光桂河谱书第一篇序言撰写者,乃弘治时期进士高平令董琦,他于嘉靖年间从河南巡抚少参致仕回乡.史书记载:董琦,阳信人.
又据另一支董氏家谱记载:...碑石载:原来从山西洪洞(移民)第一步大部分董氏落籍阳信县,山东惠民地区.后阳信又分三支,第一支迁丹河镇,第二支迁莱阳,第三支迁日照.&
&&&&&&&&&&&&&&&&&&&&
图片&&&&&&&&
溎河董氏始祖碑
&(乾隆三十九年董翰林所立)
董翰林手稿《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蝇头小楷,长约70厘米。
曾读书于青州松林书院,为康熙时山东学政黄叔琳之得意门生。高中康熙丁酉(1717年)解元、辛丑(1721年)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出为河南许州知州。历官湖南常德、沅州府知府、粮储道。曾因“厘剔漕弊,有令名”。年六十余致仕。工诗,著有《晦庵文稿》等。寿光文庙大成殿戟门两侧乡贤祠有祀。
&康熙丁酉(1717年),高中山东解元。
康熙辛丑(1721年),
雍正朝最早提出教门问题的是翰林院庶吉士董思恭。他于雍正元年四月上折祈求禁止山东等处的一炷香、空字等教,谓“山东之内,邪教有二,一曰一炷香,一曰空字教。名虽不同,而其所以为人心之害则一。”(注2)一炷香教相传始自明末清初山东人董四海(即董吉升),教徒默祷时面对一炷香祈福,至香灭而止。空字教疑是孔子教之音讹,因辗转相传或上奏官员为避讳而称作“空字教”,为八卦教有名的异名同教支派。(注3)当时这两种教门在山东较为活跃,屡为访闻。董思恭认为,教门流传,惑人迷众,危害甚大。一炷香“其人专以烧香惑众,谓领香一炷,诸福立至,百病皆除。无知愚民,因相崇奉为师,或五日或十日轮流作会,效尤成风。以致荒弃农业,不事生理”,“至所谓空字教者,则较此更为甚矣。其人惟以邪术哄诱人心,一家之内有一人其教者,势必举家从之。从之之后遂如痴如迷,卖田宅、弃物利,以恣其掌教者之欲。甚至妇女杂处,恬不知耻,昼则散居各村,夜则相聚一室。”并说康熙五十九年在山东滋事的盐徒内,即有许多是教门中人,虽经惩处,稍知收戢,然“邪教”末除,恐渐为滋蔓。为防患于未然,董思恭请求旨令山东地方官员就地查禁,“敕谕山东巡抚,令其申饬地方官员,每村之中牌甲相为互结,里长时加稽察。倘有其人,许即告首,如或隐匿不报,事觉之日,一并重究”。当时查禁“邪教”条款中有奖赏出首的规定,“凡旁人出首邪教者,不论犯人男妇多寡,共追银二十两给赏。如系专拿之人拿获者,追给赏银十两。”(注4)为防止邀赏滥告,激起事端,董思恭又提出“至于挟嫌妄控者,亦勿许滥入无辜”。这样宽而有制,实力奉行,则必能达到“息邪说、正人心”的目的。
乾隆十年(1745),沅州知府任上,董于常德创建培英书院。乾隆十一年(1746),复增修湖南芷江明山书院并捐资以供经费,延师设教。招芷江、黔阳、麻阳3县生徒肄业其中。支持武陵县令运标修复常德石塔。乾隆十二年(1747)丁卯,董思恭至黔阳县审度、迁建黔阳义学宫于龙标山。乾隆十四年,湖南著名“儒林模范”谢家瓒(1675—1750)殁,郡守董思恭诔曰:“文行矜式”,以表其德。
董翰林工诗。乃是写其湖南任上之生活,诗句自然恬淡,如行云流水:
向夕荆门道,轻帆挂好风。云低千舰黑,岸阔一镫红。昼夜随流水,东西笑转蓬。啸歌翻自乐,无事到胸中。
董明俊,男,汉族,1962年5月生,山东寿光桂河村人,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学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董润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研究生部主任,作品:
试评《桃花扇》中的侯方域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五研究所
董学武,男,汉族,山东寿光人,硕士研究生,1968年9月生,1990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淄博市政协副主席(不驻会)、淄博市工商业联合会会长
&&&&&&&&&&&&&&
董姓是最古的姓氏之一,有四千六百年的历史(一般姓只有二千年历史),从董父得姓至今,繁洐有一百七八十代之多,七百三十多万董姓人群。
  在炎黄时代,中华大地有千千万万的原始人群,组成许多不同氏族、部落、部落联盟,董姓是炎帝后裔,是炎帝部落联盟的一员,是有名的祝融八姓之一。
  1、祝融部落是炎帝部落联盟的一员
  传统观点认为董姓于黄帝己姓(也有说姬姓),其后颛顼(高阳)生称、称生老童、老童生重黎与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惠连、惠连生飂叔安、飂叔安之子为父,父因豢龙而得姓董。
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似乎已成定论,但却是一个美丽神话。
《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炎帝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有古迹为证:贵州省关岭县晒甲山上原始社会石刻的“红崖丹书”,有四、五千年历史,其内容正是上述炎帝世系,因此有理由认为祝融部落当属神农炎帝系统。
  2、董姓出于炎帝部落联盟中的祝融部落
  祝融为部落首领,并负责火种保存工作,担任炎帝部落联盟的“火正”之职。祝融部落又分为六个氏族,其中第一氏族“己”为原祝融中的母族,并继承了燧人氏、炎帝、祝融“用火管火”的传统,其后我董氏族又从己姓中分出,形成有名的“祝融八姓”:己、董、斟、彭、秃、妘、曹、芈。
  3、祝融部落分支惠连氏族即董氏族
  出于己姓的董部落在惠连的带领下活跃在今山西太行山南侧,因以董草为图腾,称为董氏族,也以首领名字称为惠连氏族,
“董”本义是一种制绳索的草,即蘱草。祝融部落长期担任保护火种的重任,熟练地采用火绳法存火,即干草编成绳子点燃一根续接一根,以不断续燃保存火种。此法代代相传,因此我惠连氏族就是一个擅长制草绳的氏族,也以董草制绳为因,以董草为图腾。(其它胞族也有自己图腾:彭为鼓图腾、曹为枣图腾、斟为桑果图腾、而楚王、屈原的祖先芈为羊图腾)。
&“己”,是蛇图腾。黄帝系统中也有己姓,也是蛇图腾,后人以为是一样的,常常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源渊不同。原祝融部落,因存火用绳、绳象己、己又象蛇,作为祝融八姓氏族母族自然以己为姓,以蛇为图腾,而董姓又出于该氏族分化,这就是我董姓原于己姓的典故,当然是炎帝系统的己姓。
  4、惠连氏族因父豢龙有功为董姓
  到了舜帝之时,我部落出了一个叫“父”的人。“父”有一手驯养、管理一种叫“龙”的动物,为舜帝豢龙有功。舜帝便把今山西闻西原本惠连——董氏族活动区确认为董部落的封地——董国,父封为豢龙氏,以封国为姓称为“董父”,这就是我董姓第一代父系始祖,至今有四千六百年左右历史。“董”的含义从一种“草”、“氏族之称”转化为姓氏,並赋于“管理督正”之意,今企业的“董事长”即管理督察事务之首长。
  董姓发祥地应为山西南部,原惠连氏族活动区,称为鬷川,鬷音ZONG实为DONG一音之转。也许董氏族一支分化向东至山东定陶一带活动,根据东称夷、南称蛮,这一支称为鬷夷氏。
(定陶为曹氏族封地——曹国,因助禹治水有功封于此。虽为胞族,岂能容人?在今天的定陶,曹氏族遗址比比皆是,古曹国贵族墓群堆积如山,称为“仿山”,但我董氏族遗址至今尚无发现。定陶只是曹氏族发祥地。)
  5、接纳百川
  上述是董姓之主源,其后有许多人源源不断加入董姓队伍。
  有辛有之后,任晋掌管历史记载之官——董史,因官为氏,加入董姓。也有其它民族,如:汉有匈奴董金吾、宋有吐番董毡;南方的山越、北方的氐、羌等,西南夷首董暠、大理的白族董姓;近代满族董鄂氏、佟佳氏、珠赫勒氏均有改姓董的,致使东北地区多董姓。
  6、龙的真相
  董姓因豢龙而得姓,神话中的龙是没有的,龙实为一种大形鳄鱼,称湾鳄、蛟鳄,长可达十余米。远古山西河南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地很适合鳄鱼生存,天欲雨时常隆隆吼叫,古人以为有布雨本领,呼之为“龙”,以后随气候变冷逐渐灭绝。
总结:董姓为炎帝族系后裔,继承炎帝、祝融用火管火的本领,因管火而制绳、因绳而取董草、因董草为图腾、氏族之称、因绳如蛇为出己姓。因豢鳄鱼而确认董氏族活动地为董国,“父”因国为姓董,並为豢龙氏。
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很得帝舜的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其后代就以董姓自居,董父也被尊称为董姓始祖。而董姓早於董父,为什么以董父为董姓始祖?
董姓是一支继承祝融部落制绳存火传统,擅长用一种叫董的草制绳的部落,以董草为图腾。
龙的传说起自虞瞬,始于山西河东(闻喜)董泽湖。当时舜命叔安之子董父豢养龙。“董父亦甚好龙,且善饲之服事帝舜”(《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但龙是圣洁之物,非甘泉不饮,非灵水不憩。董父便在普天下找甘泉,后来在闻喜的凤凰垣和峨嵋岭之间,发现有一条长40华里的大甘泉,水质甚佳,犹如湖泊,清澈明亮,实为豢龙相宜圣地,心中大喜,便定下居来。此地便是闻喜东北方向横跨东镇、礼元两乡镇的40里白水在滩。因董父豢龙有功,舜变将白水滩一带“封为董父之国也”(《左传》云:“董泽之蒲,可胜既乎?”杜预注:“闻喜东北有鬷川,即董泽也,舜封董父之国矣。”)。此处白水滩又名董泽湖,这便是传说中的董父豢龙之处。四.《闻喜县志》这样记载:“董氏,始祖董父,世居董泽。”
“是鬷川即董泽,舜所封董父之国也。泽之名董,因所产藕根或蒲苇而得,又因‘鬷’为‘董’之转音,故又称为鬷水,而鬷水之畔称为鬷川,非因董父之封也。龙长水族,豢龙必滨水而居,人纵能训龙性,龙不易随人徙居,乃帝舜就其豢龙之泽,封之以地,又因泽名而赐以姓耳。故董父断为董泽土著无疑也,泽名为董氏得姓之源亦无疑也。”所以说,闻喜董泽为华夏董氏之发祥地,董父为华夏董氏之鼻祖。
五.清明节为何起源于闻喜豢龙文化?首先要从中国闻喜董父豢龙历史文化典故谈起。龙即鼍,指中华古鳄,水陆两栖爬行动物。〈尔雅翼.三十一〉记:‘鼍,状如守宫而大,长一二丈,灰五色,背尾皆有鳞甲如铠,能吐雾致雨,力尤酋健,善攻倚岸,夜则出,岸边人甚畏之,声亦可畏,性嗜睡,目常闭。大者自啮其尾,极难死。’龙有冬眠习性,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前后,龙饱食而人穴冬眠;次年清明时节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其慢慢苏醒,爬出龙穴,开始一年紧张而有序的觅食、求偶、产卵、育子、营穴幸福生活。虽然龙凶残无比、受人敬畏,但它具有物候节令的“生物感应”现象。在先人尚未发现二十四节气以前,龙指导着人们的四时农业生产和生活,因而在古代农业亦称龙业。闻喜豢龙文化最早源于《左传.公二十九年》记载:魏献子问①龙,晋蔡墨答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②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姓曰③董,氏曰豢龙,封诸④鬷川’中国闻喜董父豢龙历史文化典故。清明时节,董父在董泽湖岸至龙穴处夹道燃放烟火,用莲藕喂养龙,防止龙进人居民区,以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见,‘天下无二董’的闻喜董父为中华和平龙文化鼻祖。众所周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久而久之,人们自然而然萌生了‘烧纸上坟、祭祀祖先’的清明祭祖行为,来祈望先人复活。董父豢龙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又一次伟大创举,从此把人类从动物界中完美提升出来,具有‘和谐先生’的划时代意义闻喜豢龙文化是上承伏羲、下启老子的探索精神,是‘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以柔弱胜则强;道,可道,非常道’中国哲学思想的启蒙实践,是具有养龙(服务)——龙(控制)——(激励)三大功能的中国古代和谐文化。
六.董父后裔为弘扬祖德,激励后世,在祖居董泽里建有“豢龙祠”一座。祠庙位于村南观龙阁前,座北面南,占地面积二亩余。祠内北边建有“圣母殿”,内有董父之女塑像(女及帝妃,俗称娘娘),前有献殿;东侧建有“董父殿”,内有董父塑像;西有董氏碑厅,内有“董氏宗谱碑序”;南有戏台一座,戏台两边有庙门各一个。东门内有廊房三间,放董父轿。庙门外有“五龙壁”一座。庙对面南堡高阜建有“观龙阁”一座。村西南有龙门桥,驿道旁董父亭一座“内有董父石像一尊”。
& 豢龙祠位于董氏祖居董泽里,后裔为弘扬祖德,激励后世,纪念其始祖董父而建。董父,虞人,裔孙,擅养龙,许多龙都飞到他的身边,听说此事后,非常高兴,当即赐董父姓豢龙。
豢龙的故事在桐乡大地流传已数千年之久矣。,虞时人,裔孙。《》晋太史蔡墨曰:昔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甚好龙,能求其嗜欲,饮食之,龙多旧焉。乃扰蓄龙以服事帝舜。帝赐姓董氏,使豢龙,封诸。传说龙非甘泉不饮,董父遍寻之,终在鬷川找到甘泉。鬷水东依凤凰垣,西傍峨嵋岺,南通,北邻鬷川坡。水域宽旷,泽水浩荡,碧波万倾,一望无际,实属豢龙之佳池。董父使择鬷水之源,鬷坡高阜,结芦而居。从此,鬷水更名为董泽湖,董父居所命为董泽里(即现在的),盛产莲藕、蒲苇。《左传》云:“董泽之蒲,可胜既乎?”杜预注:“闻喜东北有鬷川,即董泽也,舜封董父之国矣。”
中文字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形声字约占中文字的80%。董,一看便知,取自“重”的字音,乃是形声字。
  据所查资料,甲骨文中并未发现“董”字。但请注意,未发现不表示甲骨文时期没有“董”字。这是因为,刻在骨板上的甲骨文,所用的辞汇多半为占卜用字,时间、地点、所卜事情、周君名讳…等,没有使用代表董国或董氏部落的“董”字,实属正常。
  1978年山西闻喜上郭村出土一只炊器-董矩方甗(现收藏於北京恭王府),甗内壁铸有“铭文”四行共二十二字,为“□(董)五世孙矩作其旅甗,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此甗应是“董国(五世孙董矩)”的用器。这里有个董字的铭文,因为网上只看到个“□”,无法判断文字样貌,俺估计是董字的图腾。
古代图腾的董
  “董字图腾”出现在广东省海珠区仑头村黎氏公祠里的姓氏图腾里,公祠约二百年历史,无法证明此图腾之真,只好从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中找找看。铭文字典里有董字图腾中央的“重”字,也有一些草头的字。组合起来,确实可以组合成这个漂亮的董字图腾。
铭文里部分草字头的写法
“重”字的铭文(铭文字典里不知这个字是“重”字,只表示这是个图像字。)
  如同甲骨文一般,青铜器上的铭文多半写了些君王、时间、地点、祝福、祈祷的字,最常出现的便是那一句“子子孙孙永宝用之”。董字要出现,还真不容易,估计董矩方甗上的董字铭文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现存最古老的董字(在此要强调,董字的历史要更长得多。),若要一探究竟,还得靠各位董氏同宗使把劲。
“鲁大司徒匜”中“子子孙孙永宝用之”的铭文
“董”字是个很古老的字,原始社會中就有董字的图腾,看起来像在点火,同宗董金荣考证董氏源於祝融部落。祝融古代是掌管火苗的官,今日被称为火神。您看那图腾,的确像极了薪在周围守著那火苗,不过,中间的重字,看起来更像是某种可以平稳站立的器具(在商周的“女帚卣”上可以找到重字的图腾)。
古代图腾的董
  陶器时代陶文的董字变得很像今日的董字,不过底下的“重”,更像“童”字。在古代,董、蕫两字是通用的。
  基隆市童姓表示:“汉朝末年董卓(字仲颖)的後代为避免夷族之祸,乃弃草易立、改董为童。”这也是董童联宗的由来。不仅如此,从元代藁城董氏的墓碑刻字也可以发现《董文用神道碑》、《董士珍墓碑》、《董士表墓碑》、《董守义墓碑》均使用了“蕫”字,而非“董字”。
大元赠宣猷左理功臣少保银清荣禄大夫追封赵国公谥忠穆董公神道碑(董文用神道碑)
  到了秦代董有了篆体字:
徐三庚的篆书
吴昌硕的篆书
  汉朝化繁为简,将篆书改成较容易书写的隶书:
广武将军碑的董字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这也是当今“董”字的写法。
颜真卿的楷书
  汉朝还发展出行书与草书:
董其昌的行书
董其昌的草书
  至於甲骨文或金文(亦称銘文或钟鼎文),我没找到。可以确定的是山西闻喜出土的“董矩方甗”,甑内壁铸有铭文四行共二十二字,为:“□(董)五氏孙矩作其旅甗,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董字是铭文。
图腾释义:
董姓是炎帝第五世祝融(烛龙)八姓之一。董姓是风姓分支,祖先名飂叔安,其子继承太昊氏(风姓)驯养扬子鳄(古称龙)的本领,服侍于舜,赐董姓,为侯伯,因而可以在居邑设立天文仪器“重”,有了祭天权。董由天文仪“重”(中)和四游表()构成。“重”为主表居中,四隅方置四游表。
附录1:董草,金针菜的古名,又名黄花菜、忘忧草、萱草。味甘、性凉,有养血,平肝、利水、消肿,镇静,安脑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头晕耳鸣、咽痛、心悸、吐血、衄血、便血、乳疮、水肿等症,具有保健作用:健脑、抗衰老,降低胆固醇,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蔬菜,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中华姓氏通书.董姓》载:董姓是中华民族巨姓之一,人口达793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1%,居中华民族百家大姓的第二十九位,仅次于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等大姓。若把从董姓分支的姓氏也加起来统计,那数字将会十分惊人,中华大姓之首就非董姓莫属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董姓家族构成了汉族和中华民族的主体。
董姓也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早在三皇时期,古老的董姓氏部落,就给了董字一个标记。三皇时代的燧人氏,是董姓公认的血缘亲祖,据董姓史载,还可以把董姓的血缘关系,追溯到立耶以上的三代祖先——董荣。大约在五千多年前,定居泰安董庄祖居之地,以地名确定了自己的姓氏。董姓这一支,繁衍极盛,不但人才辈出,而且后裔家族鼎盛。数千年来,族人繁衍迁徙,悲欢聚散。董姓有着数千年的修史传统,记录了祖祖辈辈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和家族文化的璀灿光芒。吾董姓这个血缘亲族,以总徽记为核心,详细介绍吾族血缘关系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徙,繁衍历史及家族独特的风俗礼仪、文化等等。
二、竹木简《董氏族谱》
三皇时代,公元前2882年,祖先立业公在山东泰安董庄居住42年;2世祖健成,原名董根,公元前2840年由山东泰安董庄迁徙陕西岐山西,居住160年正;12世言学,原名董正,公元前2680年(五帝时代),由山东泰安董庄迁徙陕西岐山西。公元前2173年(夏朝时代),44世祖新念,原名董深,由咸阳迁徙西安(长安)半坡村,居住861年。公元前1312年商朝皇帝盘庚年间,天气大旱,发生战争,不断抓兵,人心慌慌不安,吾族商定,长门91世祖大智,原名董芝,由半坡村迁徙甘肃临洮,居住计680年。
谱载次门迁徙云南曲靖,居住628年后于公元前684返回陇西临洮。祖先桀(7)由云南曲靖迁徙咸阳,第二年夏朝建立,居住507年。到公元前16世纪,造反起义首领汤灭夏朝周朝建立。祖先监(4)由咸阳迁徙西安(长安)半坡村,居住934年。
西周末年,社会动荡不定,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结束,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
公元前770年祖先谨()由西安半坡村迁徙临汾,居住515年。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统一中国。公元前253年祖先佶(992-107=885)由临汾迁徙洪洞,居住839年。隋朝建立的第二年是583年,祖先塨(534=112=646)由临汾迁徙洪洞居住544年。祖先高祖(6)1127年南宋建立迁徙赵城,住241年。1321年祖先御由洪洞迁徙赵城。1271年元朝建立,太鹏迁徙赵城30年(太鹏葬于洪洞)。
董氏一支自秦朝215年由云南曲靖迁徙到西安半坡村,西汉17年由半坡村迁徙到山西临汾,三国225年从临汾迁徙到洪洞。
公元前632年春秋东周时期,周襄王姬郑发动战争,四处抓兵,人心不安,132世祖徙阳,原名董长,由临洮迁徙临汾,居住401年。公元前231年,春秋战国末年时代,周赧王姬延执政,后期战争较多,152世海关原名董德,字道忠,由临汾迁徙洪洞,居住1548年。公元1317年,199世祖虞,字昌淳,由洪洞迁徙赵城,居住50年(吾族老人,全部葬于洪洞)。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201世祖全,字昌普,由洪洞赵城,迁徙河南省新安县石佛村涧河北岸,居住五年,又迁徙渑池西十里曲礼村柏树山东头,居住十五年,时86岁,后又徙居到西曲村南边小寨上,居住五年,时九十一岁,寿终。214世德信携二子天浩、天兴由东曲村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西迁陕县张茅十里铺村落居,至今已有240余年。
三、董参胡简介:
据《董氏族谱》竹木简世系表上记载,35世,原名岑胡,官名威汉,字悟道,生于公元前2338年,卒于公元前2260年,终年78岁,五帝时代山东平原人,高大魁伟(身高7尺),聪明英武,才华过人,明达事理,参胡在昆吾国时任火正(掌管民事之官)。尧帝说参胡懂理,说他是具有说服力的辩论家,封参胡是懂理官(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所以参胡姓董,但究其实质都是黄帝之孙颛顼的亲骨肉。并赐封参胡为参胡国君主,都城在今山东泰安。据有关古籍史书记载,参胡是陆终(34世)次子,名惠连,封于韩墟,为夏伯(周时改为胡国),亡于楚。参胡在泰安地区领导族民辛勤耕作,发展生产。
整续者:36世裔孙眉夫、眉仟撰修,唐尧67年吉日。
123世裔孙董算梁、算棠敬写 重修
四、参胡国简介:
据参胡国志史记载,董氏尧封参胡国,国君参胡坐泰安。董姓远祖颛顼帝的玄孙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官,有个儿子名终,因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县一带),所以叫陆终。陆终有六个儿子,其次子岑胡,原名参胡。公元前2318年唐尧帝把参胡封为参胡国,赐参胡为开国君主,都城在今山东泰安董庄东(原名榃塥,唐尧帝46年改名泰安),定居45年,后都城迁至西部鄄城南董口北,发展至菏泽、定陶、济阴、巨野、梁山、成武、郓城、曹县八个地区。参胡国疆界西至河南清丰县长垣地区,东至山东沂山,北至济阳桓台地区,南至江苏徐州、河南虞城、杞县。参胡国共历五主,参胡执政45年,量旺(原名叔旺)35年,量兴(原名叔兴)26年,眉忠28年,眉炫19年,共153年。夏代禹帝死后,他的儿子启杀死了伯益,灭了参胡等许多小国,自己称王,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建立了夏王朝。故将其“著于竹帛”,流传后世,成为不朽典籍。
48世董备战撰写
竹木简《董氏族谱》的来历
我叫董振民,董氏第222世,排行“先”字,是一名董氏家谱爱好者。2005年叔父国正倡议我们续修我河南陕县张茅草地十里铺村董氏家谱,我奉命当了主编,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续好了家谱。循着先祖的足迹溯流而上,我终于发现:董族竟有如此深厚的渊源。
吾201世全公于大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山西洪洞赵城徙居河南渑池英豪镇东曲礼村后,宗枝昌大,迁居祖国四面八方。214世德信由东曲礼村携妻白氏及二子天浩、天兴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西迁至陕县张茅草地十里铺村落居,成了我十里铺村一百余口董氏后裔的始迁祖。通过回乡走访,我接触了老家两位研究董氏渊源的高人,一位叫董耀武,研究董氏渊源已有30多年,主要负责族谱的整理编辑工作;一位叫董好贤,绝大多数的外访和资料搜集工作都由他来完成。他们对董氏的渊源研究地非常透彻,也非常系统。他们找到了公元1330年我董氏先祖续修的一捆竹木简《董氏族谱》,比照原谱抄回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才搞清我董氏的真正渊源和世系图。说来大家一定不会相信,我董姓的渊源有记载的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362年,距今已有5300多年,而且能够有条不紊,一脉相承。我引用原谱上的一段话:“早在远古三皇时代就开始有了董姓,董姓先祖是在山东泰安董庄之地境内的一大名门望族,传说神龙氏董荣活到500多岁高龄(公元前世董备战撰写的家谱记载)。因原载至立业,以上失传30代,计480余年,后又自公元前2882年,第二次作了明确记载,以立业的寿命高长(138岁),定为始祖。”
由216世好贤和217世耀武先生编著的家谱资料有10余本,详实、全面、系统地记载了董氏5000多年的源流和世系。三门峡报社的张总编看了后说,《董氏族谱》堪称一部董姓发展和社会演变史,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董氏世系大通谱》”、“《董氏世系大宗谱》”,遂于1992年由董耀武先生提议,经曲礼村渑池曲礼村董氏家族委员会商议,将《董氏族谱》更名为《董姓史传》。他们是特别实在的前辈,对待族谱认真仔细,毫不含糊。虽然没上过几年学,但学习劲头十足,一说是续修家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一切都置之度外。他们是董族为数极少的“谱迷”,我深受感动,打算尽我所能,帮助二位先生续好《董姓史传》,圆他们为族尽孝的强烈愿望。所以,只要他们有什么要求,我都全力支持,一个电话,我准能在最短时间与他们见面。也许是我的诚心感动了他们,他们将自己所了解的一切和我想要知道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我。随着对族谱研究的不断深入,董氏的源流渐渐地清晰了起来。我于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先后多次拜访了二位先生,就《董姓史传》上一些疑问和有关情况进行了咨询,并把他们掌握的资料详细地做了研究,尤其是对竹木简《董氏族谱》的来历最感兴趣。下面是董好贤先生向我提供的真实情况。
日,我从河南省鲁山县辛集乡肖老庄大队后董庄董中贤那儿外访回来,在宝丰汽车站等车时,忽然有人在我后背上拍了拍,说了声“一家子”。我扭头说:“你怎么知道咱俩是一家子?”我有点诧异。他说:“你身上不是写着吗?”原来,我背着一个纤褡子,上边写着我的住址和姓名:“渑池县英豪镇王家坪董家坪村董好贤”。我和那人聊得很投机,越说越近。他从随身携带的书包里掏出一32开本家谱,让我看了看,我也让他看了看我带的家谱,我们能够续上!他叫董拴军,祖上是宝丰人,准备回现住地陕西洛南。于是我给他买了车票,一块坐到洛阳转车,又给他买了火车票。也许是被我的实诚所打动,在车上,他说他家里有竹劈上写的族谱(即先人留下的竹木简族谱),我异常兴奋,相互留了通信地址,依依惜别。
没过几天,我便乘车到华阴下车,一直往南,还从来没有走过如此难走的简直不能叫路的山路,也不知走了多远,终于找到了他所住的村庄——陕西省洛南县庵沟乡陈耳村。一见到朝思暮想的族谱,顿觉眼前一亮,好气派的族谱!有米筛子那么粗一大捆,比桌子低点,有鞋刷子那么宽,比鞋刷子还厚点,中间用两道牛皮绳穿着(日下午,我和好贤先生去找耀武先生时,在耀武的大女儿家,好贤给笔者比划,竹木简应有二尺多高,大约在70厘米左右,宽在3厘米左右,厚在6毫米靠上)。展开一看,虽然有层浮灰,用布一擦,启明发亮。只见用桐油刷的竹片泛着淡黄色的亮光,上面用墨所写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我象鱼儿见了水一样,尽情地沉浸在祖先所记载的年代里,就象见到了他们,在和他们拉家常一样。我很释然,终于找到了我董氏的真正源流和世系。于是我伏下身来,按照原谱的样式,白天抄,晚上挑着煤油灯抄,废寝忘食,本打算一两天就回来的,一下子待了五天五夜,才把和我们有直接关系的世系表谱抄回来。由于内容较多,有的只抄了个名字,其他资料都没来得及抄。另有40世的世系资料也没找到。
由于竹木简《董氏族谱》大多数写的是繁体字,有的更加复杂古老,辨认起来很费劲。回来后,我找了各种各样字典,将其翻译成现代简化字,费时一年半有余,但仍有部分字找不到,附在谱上,也算是先人留下的一点纪念吧。
据说甘肃武威也有竹木简族谱,1991年过了正月初五,我去了后并没有找到,回来我又去了陕西省洛南县石坡乡两义河村和董拴军家。4月中旬又从董拴军家抄回部分竹木简族谱。4月下旬去洛南南百里又找了四、五世人和碑文等。7月初,董拴军同族捎信给我,说丢失的40世资料找到了。原来他把竹木简订到架子车上作了铺板,我又去抄了回来。8月中旬,天下着雨,我趁机又去了一趟,开回了历次序言和徙居图、遗漏附注。回来时道路泥泞,崎岖陡峭,我从山上摔了下去,腿都摔折了,但从来没敢告诉任何人(这是日笔者和好贤先生去渑池东曲礼村老家回来时,他在路上和我第一次说的)。9月下旬,我再次去洛南抄回来董信、董全编的《历史朝代歌》等。
经过洛南的七次之行,1992年10月,《董姓史传》蜡板油印本在竹木简《董氏族谱》的基础上问世了。我第八次去了洛南,带了一本给董拴军同族送去,心想再看看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可惜的是他说全部烧了。我问他为什么要烧掉,他说你把族谱抄了回去,一传出去,知道的人多了,害怕有人找他的麻烦。他把他家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原来他的先祖200世利颛和201世全升父子俩因邻里纠纷,误伤了邻居致其死亡,被抓了起来,若上纲上线的话就有可能被杀头,结果被看守警察训斥了一顿,说你一个小毛贼,还不快滚!趁势他爷儿俩跑了出来。经打听才知道这名警察也姓董,是洛阳董村咱一家子。在他们的心里,对一家子真是感恩戴德,谢天谢地。他们再也不敢在老家待了,遂携妻儿偷偷背着竹木简和行李,迁到了陕西洛南这山疙崂里,生息繁衍过日子。文化大革命时,有人揭发说他家里有竹木简家谱,搞封建迷信,他把竹木简家谱藏到了草堆里,搜来搜去没被找到,痛挨了一顿完事。每当我现在回想起来,心里总感到悲痛、感激、遗憾和自责。当时为什么不把他抄全呢?(好贤先生总是低头沉思,他自言自语地说都因年少时家贫如洗,无力供读,文化有限,才导致思想认识不足。)
据董拴军同族说,孝、弟、全、忠、信、楠、柠、杞、武、惺、棠、尉、骞兄弟十三人每人保留有一捆竹木简族谱,共有13捆。他所保留的这捆是哪位爷所流传下来的,还需做进一步考证了。
2006年腊月,我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想再看望看望拴军他老人家。于是给学校(注:当时好贤先生在陕州中学观音堂分校食堂干临时工)请假,第九次去了洛南。遗憾的是这次去了什么也没找到,问邻居及他人都说不知去向,惟独剩下那十分熟悉的残窑破屋让人有一丝慰籍。
如果拴军同族健在的话已有八十三、四岁了。拴军同族,你和家人还好吗?无论你到那里,都有董氏同族在为你祝福,为你祈祷!你是董族的骄傲,你把董族一脉相连,你把《董氏族谱》完整地传承了下来。历史不会忘记你,董族不会忘记你!《董姓史传》会为你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让我们再来重温这竹木简《董氏族谱》吧!竹木简族谱原名叫《董氏族谱》、《董氏姓谱》。这次续修是“七十次小续、第七次大续修。整续者:201世裔孙孝、弟、全、忠、信、楠、柠、杞、武、惺、棠、尉、骞十三人。总整续者:董全。撰书者:董信。时间:元朝至顺三年孟冬月癸丑吉日(公元日)。”外访经过中还写到:“吾族以农为主,抽时整修,决定2人在家整修,其余11人骑马外访,自公元1318年农历正月十六至1330年农历三月底,经过12年多才完成这部家书的续修。途中花费变价折合小麦柒拾石柒斗,共计续谱花费小麦壹佰伍拾石肆斗整。整续告竣,特请戏剧两台,庆祝五天。”开始整续族谱时董全16岁,完成时28岁,此时董全已在杭州当了两年吏部(掌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人事调动等)。而开始整续族谱时董信才10岁,完成时也不过22岁,董信在次年1331年时任陕州兵部(掌管军队军械等事务)。比董信大的孝、弟、全、忠应该说出了大力,比董信小的最大的楠完成时18岁,柠14岁、杞13岁、武12岁、惺11岁、棠8岁、尉5岁、骞2岁,应该说这8人只是挂了个整续的名字,也许他们的父辈替他们出了大力。原谱这样写明了族谱的范围和整续时间:“中国(原山西洪洞赵城)《董氏族谱》、《董氏姓谱》陇西郡济阴郡《董氏宗谱》不分卷,始祖开派宗谱全卷(竹木简),公元前204年汉高祖西汉元初三年篡修,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8年(注:实际是1369年)摘抄”。原谱《董氏姓谱》是分两部分续修的,有总姓谱、分姓谱。其中:41世分续两本,49世分续三本,70世分续三本,81世分续三本,91世分续六本,95世分续四本。
《董氏族谱》能够有条不紊地传续下来,最主要一点在于我们的先祖严格执行早在公元前2080年就制定了的家谱规章制度。董氏后裔一律按世系排行字起名,不乱用字起名,长辈、长门、长子起到了带头作用,起名不准重字,特别是下辈不准重上辈字。少数人不按制度执行,扰乱宗派者,严加惩处。重者按法律规定,给予刑事处理。
竹木简《董氏族谱》下派了218个排行字。1991年元月19日好贤先生去伊川续谱时在洛阳火车站,恰遇董氏218世祎珍,收到了由湖南省株洲东关家族委员会、湖北省汉阳瓜堤街家族委员会、上海董家宅路家族委员会联合通告下发的《董氏世系排行字》。他们在竹木简《董氏族谱》下派的218个排行字的基础上,后续70个字至288世。后经曲礼村董氏家族委员会商议,又续了16个字至304世共304个排行字。
据第七次大续修留言:“我董姓巨族之家谱,第一次大续修为公元前2281年,第二次大续修为公元前1681年,第三次大续修为公元前1081年,第四次大续修为公元前481年,第五次大续修为公元后东汉118年,第六次大续修为公元718年,第七次大续修为公元1330年。家谱规定为60年一小续,600年一大续。董全、董信同族人议定改为50年一小续,100年一大续,或时间更短些。”
201世祖全公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山西洪洞赵城,迁徙至河南省渑池县西曲礼村,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至今已有600余年了。我等董氏同族决心在董耀武、董好贤先生的精神感召下,励志整续好《董姓史传》,做好《董氏族谱》的第八次大续修工作!
竹木简《董氏族谱》内有始祖立业至201世的世系资料、迁徙地址,有第一至第七次大续修序言、董姓家谱制度及上坟祭祖制度、史事要载、先祖留言、简历表等等。内容充实,颇有历史价值。是目前已知的最为完整的最为系统的《董氏族谱》。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竹木简《董氏族谱》,但好贤先生从河南伊川等《董氏族谱》上摘抄的部分史料,竟与竹木简《董氏族谱》上的资料基本吻合,并有所补充。这充分证明了竹木简《董氏族谱》的可靠性、可信性。
壮哉!董氏五千余年世系绵延有条不紊,一脉相承;董氏五千余年源渊涌流枝繁叶茂,本正源清。
董氏222世振民于日敬撰
附录2:寿光丹河董士能后裔分布派衍名录.
(原文:西丹河村董迎三)
我丹河董氏士能公为始迁祖.原住河北省枣强县王常乡南张庄(在前后王善友村两村之间,先改名为前王寿村,后王寿村).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初迁至山东省济阳县董家道口,九年后(永乐十三年即1415年)留鼐鼎二公固守基业,亲携雪.林.会三子选迁来寿光县稻田镇丹河村定居.现已遍布寿光市之纪台,田马,洛城,稻田镇的30个村定居.昌乐县,青州市,安丘县,平度及潍坊市区均有丹河董氏后裔迁居.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华北的山西省天津市以及甘肃省陕西省台湾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亦有我丹河董氏后裔落籍.也有美国定居者.分布地点人数统计如下:
稻田镇西丹河:1世.士能.人口:2500人.
东丹河:2世.会.7世.煋:1100人&&
北董:2世.四公.人口:150人.&&&&&&&
潍坊望庄:3世.文高.1900人.&&&&&&&
圈子:4世.菽.人口:165人.
孟家桥:4世.芳.人口:110人.
步家楼:9世.盘.人口:10人.平度市高羊山庄:9世.长城.35人.
北屯:10世.明玉.人口:280人.
纪台镇.张家庙村:12世.董子源.先人口:180人.
凤凰庄子:13世.董毓扑.现人口:350人.
田马镇田马村:13世毓光.人口;75人.
北夏:13世.芳峰.人口:32人.
增盛:13世.来远.人口:145人.青州冀家庄子:13世.毓樟.120人.
西庞:13世.经.人口:310人.
葛家:13世.立兴.人口:180人.洛城任马村:13世.毓桦.人口:55人.
北慈:13世.来增.人口:52人.
安丘市儒家林:13世.文杰.人口:12人.辽宁铁岭杨咸楼村:13世.辉光.6人.
刘家尧河:14世.鸿椐.人口:24人.
德盛张:14世.鸿山.人口:34人.
阁后张:15世.作忠.人口:55人.毕家庄:15世.作栻.人口:18人.凤亭:15世.超凡.人口:20人.
阎家庄子:15世.林茂.人口:30人.
宋家庄:16世.传升.人口:45人.
娄家庄:16世.道成.人口:15人.查芦村:16世.传吉.人口:45人.
山西屯留北官庄:16世.传训.5人.
南夏:17世.炳林.人口:10人.任家洼:17世光明.现人口:30人.
潍坊市:17世.与梅.7人.
济南市:17世:与仁等.14人.
济南市:17世.与庆.人口:8人.
辽宁昌图傅家屯:17世花香35人.
哈尔滨市:17世.振武.人口:36人.
天津市:17世.兴泰.人口:36人.
天津唐沽:17世.兰金.人口:5人.
台湾省:17世.与进.人口:5人.
台湾省:17世.象恒.人口:5人.
台湾省:17世.与全.人口:5人. 郑州市:17世.与信.人口:8人.
美国洛山矶:17世.信武.人口:22人.吉林图门石砚:17世若参.5人.
哈尔滨:18世.升齐.人口:8人.
哈尔滨:18世.志刚.人口:5人.济南槐荫区:18世.建声.人口:8人.
吉林浑江净沟煤矿:18世.节长.8人.
陕西省:18世.维新.人口:6人.&宁夏:18世.维章.人口:8人.
兰州市:18世.节功.人口:7人.
昆明:18世.敬堂.人口:3人.贵阳市:18世.节声.人口:8人.
哈尔滨:19世.利生.人口:5人.哈尔滨市:19世.星联.人口:14人.
兰州市:19世.云福.人口:9人.黑龙江尚志亮河镇:19世春华8人
昌乐市龙角村:4人.北展:8人.
&&&&&&&&&&&&&&&&&&&&&&&&&&&&&&&&
父亲董玉功,字子竹,生于一九一八年六月十九日(戊马年),出生不到百日,祖父董续文因破伤风舍亲人而去。祖母赵氏为将父亲和姑姑拉扯成人,终身守寡,从一而终。
孤儿寡母,生活之艰辛,几行文字怎能表述?
丹河至田马后北行三里而东折,河北面有三通石碑,碑东一里有阁子,阁子南北有三村,阁上村,阁后张村,阁后王村。阁后张村因张姓始居而得名,另有韩董李三姓,董姓源自西丹河村。
曾祖董作忠,年轻嗜赌,输掉宅地,无乃迁至岳父家居住。后去掉恶习,种田置业,无事读书,育有三儿,续文为小。并立下规矩,子孙应耕读传世,不得赌博,远离恶人与恶习。
父亲幼年丧父,祖母躬亲抚养。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是每天晚上,父亲在小煤油灯下看书,记账,母亲做针线,我们没睡时,他用算盘算账目,清脆的珠声,伴着我的成长;天晚些了,他就去写毛笔字、看书。
从我懂事起,他就教我识字,算术,学的最多是打算盘,练书法,演几何。稍大,让我看《幼学琼林》,因此从上学起,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矛,也以前贤为师。
每年春节前二十天,父亲就为村中的老少爷门写春联,那时房子小,三间屋基本摆满了。
过去,村中只有我父亲等几个人会量算土地,他是晚辈,在他常看的一本书上,全是各种形状的地块,有方园三角的,还有月形梯形的,他说,量地算亩数,一要公,二要准,三要快,不要有偏心,人家用咱时要好用,不能难为人家。
父亲从十六七,就在村中做事,经历过民国、土改、三五反、文革、联产承包和大包干,老百姓相信他,上级也相信他,他为人谨慎胆小,心地善良,账目一清而楚,公私分明。文革时,母亲天天到街上看,有没有他的大字报,她始终没有看到一张,这也是我引以自豪的。五六十年代姥姥家一门有共产党员七人,是有名的革命家庭,但他们对父亲除认为胆小无用外,就是尊重了。
董姓在村中户门小,也有个别不怀好意的人向父亲发难,父亲除阐明道理外,大多时候是躲着这样的人。在村中形成了谁欺负董玉功就不是好人的说法。父亲85岁时,村民有红白公事,还要请他帮忙。
父亲常看的书还有《增删补易》等古籍书,他敬天地,尊神明,过年时,让我们说吉祥的话,少说话;二月二,他起的特早,当我醒来后,看到天井中有三五个用草灰打的粮囤,大门口内撒着芝麻秸。他说,人要顺应天地,顺其自然。
父亲一生节俭,我很小就会背诵“粒粒皆辛苦”了。父亲种地一般,春节前能割上百十斤韭菜,用小推车推到潍县下河街去卖,来回100多里路,卖了钱,也是积攒着,从不自己在外享受,有时托人买点肉食,带回家,全家人享用。至到晚年,父亲还自食其力,当体力不支时,有时就到集市上为人占卜算卦。在他和我认为这都是为百姓服务和积善的做法。
父亲一生没长过病,在我参加工作前也从没吃过药,后来吃药也是我劝他老人家。他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不会喝茶,对三种嗜好,也不拒绝,只是有人劝时,享受一点点而已。
母亲二000年去逝后,父亲就随哥嫂住,二000五年夏天,父亲病重,按节气说,正值酷署,可在他卧床到走的的八天内,每天都是阴雨天。我们兄弟四人议论说,他没长病时就很少给人添麻烦,现在老天爷在酷暑夏天送给这样凉爽的天气,也是我们全家族人的福。在外上学的晚辈也都放假在家,好为他老人家送行。
父亲走后的第二天,在整理他用过的东西时,我们发现了一本书,这是我们全家人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一本《圣经》。
父亲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老百姓,一生没有积畜财产,手中没有权力,也没有名声,但他的人格魅力、观世哲学、处事方法影响着我和我们的家族。
父亲,你与母亲放心走吧!为你们载的松柏陪伴着你们,冬天为你挡风,夏天为你遮阳。每年祭祀时晚辈都会送给你们好多钱财,让你们永远不差钱!
清明时节,春暧花开,愿父母双亲永远无忧无虑,象神似仙。
愿父亲母亲的在天之灵,保佑着我们。
&&&&&&&&&&&&&&&&&&&&&&&&&&&&&&&&&&&&&&&&&&&&&二00九年清明记于梅雪斋&
董玉功书法作品
与董明俊合影
&跟司法部常务副部长张苏军合影
《八闽董氏汇谱》凡例
(一)新编《八闽董氏汇谱》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摒弃封建文化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实事求是地记述我族的历史与现状,以“敬祖收族,弘扬祖德,正本清源,理顺脉络,教育后代,耀国荣族"为宗旨,运用历史唯物史观记述族情,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反映八闽董氏风貌和各支派特色。
(二)本谱取事,详今溯古,贯串古今,上限力求追溯至事物发端.本谱上限,原则上起始于东汉未建安年间,下限截止于公元二零零九年一月,个别地方越限至搁笔之时。鉴于我族的历史灿烂辉煌,故有些内容可尽量上溯其发端。
(三)本谱为卷、章、节、目结构,采取记、志、传、图、照、表、录等形式,以世系图为主体,横排竖写,纵横结合。本谱编为董氏荣典篇、董氏大事篇、董氏渊源篇、董氏郡望篇、董氏易姓篇、董氏礼训篇、董氏名贤篇、董氏名作篇、董氏胜迹篇、董氏海外篇、董氏全统篇、董典附录篇。其中辑有各支概况&&篇、谱牒序跋&&篇、碑铭墓志&&篇、科第弁记&&篇、文武仕籍&&人,贤哲传记&&人,名人事略&&人……等。另收集有董氏族史研究论文&&篇,颂诗赞词、祠宇楹联总共&&大类。
(四)本谱谱式:承旧谱,以竖列直系为经(父子线),横行辈世为纬(兄弟线),经纬分明,条理清晰。本谱“配”XXX之“配”,乃“配偶”之缩写。
(五)本谱博采众长。人物以其推动历史进程所起的社会影响为取舍标准,以本族人物为主,已故者设人物传,在世名人载简介、名录,适当介绍历代为董氏家族谱牒题词、作序等社会较有影响的人物。以历代旧谱所载数据为准,以充分尊重我历代族人的劳动成果。部分数据,源于大量知情人提供的口碑,以及一些实物数据。对所有数据,均经考证鉴别后方予加载。同时,注明搜集者,但不一一加注其来源。
(六)本谱大事记,主要收入反映我族精神风貌的大事和新事。同时,也收入了发生在八闽的部分要事。个别历史事件的时间,是编者估算出来的,仅供参考。如果与具体时间有差异,实属无意。
(七) 本谱所收序跋、志铭、传记,均按成文年代序次编列,仕籍则按地域或支系分列。
(八)凡归汇谱之支系,在汇谱占一个席位。一个支系即为该支《董氏宗(族)谱》中籍迁一世祖之下全体后裔。近年来,因人多分散的边远地区,在续修宗谱时,就近分宗另立新谱的,则认可为一个支系而立户接纳归入汇谱。各支系入汇谱的有以下资料:①本支籍迁一世祖画像;②叙述本支历史源流与现状的谱序;③世系源流图表;④世次、派语对照表;⑤人口分布地图;⑥家族名胜古迹图文;⑦古代近代现代名人简介;⑧赞助编纂统谱、制作光牒之知名人士照片、
(九)本谱中名人,分为古代名人和近现代名人及各支系知名人士。
(十)本谱选择反映方氏历史、价值较大的人文景观彩色照片&&幅,地图&&幅,名人手迹&&篇,刊于卷首。黑白照、表一般随文附入,与文字相济互补。
(十一)国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如果继续沿用女性不能上谱的规定,将会产生许多新的“无嗣”家庭。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基本国策的执行,故本谱将收录女性及承嗣女性之子女的姓名,以解决女性入谱问题,更体现男女平等之国策。
(十二)本谱谱序文中带□者,为残缺模糊不辨之字,文中()和标点符号系编者加注。因印张所限,本谱部分文章的段落,与原文相去甚远,敬请作者谅解。
&济南府董氏家训
1:上忠事国,不虚不贪,下诚交友,不嫉不攀,此心不亏,终能长久;
2:敬父孝母,爱妻爱子,姐弟和睦,互帮互勉,做人大器,做事慎微;
3:日出而作,多闻提要,日落而息,多读善择,强身健脑,厚德上善;
4:量其所入,不偷不骗,度其所出,不毒不赌,若不自约,终难立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董姓有多少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