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超级农民的小说小农民高山著

& 八零电子书免费为书友提供创作的;如果你觉得本站提供的不错,请把分享推荐给你的朋友!&&&&平凡的都市入门级小白领无意间得到一个神奇的珠子,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混到美帝内部,开牧场,改良牛马,养点猛兽,伴着蓝天,雪山,还有青翠的草场,没事赶赶牛,打打猎,骑骑马,悠闲而自在,不用为上班打卡而烦恼,也不用再看老板的脸色,也不用在管同事间为了升职钩心斗角,迎着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嗯!下午到了在睡个小午觉
&&&&扣扣群号:
&&&&--------------------------------------------------------------------------------
&&&&新书《匪风悍气》上传
更多,更多,敬请关注八零电子书。
别担心女朋友跟着我会出事。只要她一下蛋,我们便立即把蛋踩破,绝不让校长和父母知...
小张不爱学习,成绩很差。大学快毕业了,他问教授:“老师,我大学毕业后该读点什么...
胸有艳词千千阙,不及汪伦送我碟。
短篇小说我爱你母亲的上半部分,今天就播送到这里,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欣赏,我爱你...
有点疯的人心里想什么从来不说.别人也猜不到;
再逼我,再逼我我就装死给你看!
教导主任今天训话:我们学校,是你们成人成材成功的地方。。不是你们成双成对成家的...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哎,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小声说。
公告:高山牧场TXT全集下载 已修复,对大家造成的不变深感抱歉!!
公告:高山牧场 正式开通 手机TXT全集下载 !!
公告:高山牧场 正式开通 电脑TXT全集下载 !!
公告:高山牧场
已开通游客书评!请勿刷书评,严重者关禁闭或者积分清零处理!定价:3分/千字&&
字数:1180236
上线时间:
最新更新章节:
夏阳是标准的农二代,高考落榜后就被迫扛起锄头在村里打理自家那片菜地,某天意外得到一个神秘的玉石之后,一向讨厌种地的他一改以往,天天埋头在地里折腾。这一鼓捣,夏阳折腾出了金灿灿的前程,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
道具 • 打赏
喜欢这本书,就给作者送朵花表示一下吧!
花费 50 书币
账户余额不足,请
这本书不好看,扔个鸡蛋,让你不好好写!
花费 100 书币
账户余额不足,请
后扔鸡蛋!
后扔鸡蛋!
更新太慢了,能比蜗牛快点吗?
花费 100 书币
账户余额不足,请
后送蜗牛!
后送蜗牛!
本书今日已阅,朕知道了!
花费 20 书币
账户余额不足,请
我太喜欢这本书了,要打赏书币给作者!
账户余额小于100,请
帐户余额不足,请充值后赠送道具!
扫一扫,在手机偷偷看
&&直接阅读
查看全部章节
在孤独中走过,在沉默中思考
作者其他作品对话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农民不富就没有小康社会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政协报、凤凰网联合对话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陈章良。陈章良在访谈中表示,希望中央尽量减少西部地区项目的地方资金配套,建立边境地区发展基金,并免除贫困高中生学费住宿费。他还表示,农民如果富不起来,整个国家就不可能进入小康社会,城乡收入剪刀差不能再继续拉大,各级政府、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民增收。以下是此次联合对话的文字实录:
  主持人(何庆宇):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陈章良先生,谈广西的农业、扶贫和抗旱工作,陈委员,您好。
  陈章良:你好。
  建议免除贫困高中生学费住宿费 扶持广西边民
  主持人:您这次参会提交了三份提案,具体内容包括扶持广西边民、免除贫困高中生教育费用和农村饮用水问题。提交这三份提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陈章良:这三份提案,是经过很长时间准备的。在工作过程中,我觉得不光是广西,全国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和贫困农民家庭,目前关心的就是这几件大事,所以提了这三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考虑的是我们政府提出,2013年要基本解决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去年广西解决了差不多5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现在,我们还有接近2100万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需要解决。这压力就非常大,今年怎么也得要想办法解决300万以上。到2013年,要全部解决,这个工程很大,工作量很大,需要大量的经费。国家非常重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就是人饮工程,给了很多经费上的支持。可是,在经费支持过程中,有地方配套的问题。比如说,国家给1000万,那么地方比如说要配300万、400万,就是配套。对沿海的很多省来说,它们经济实力很强,所以地方能配上去,对西部一些省份来说,就非常艰苦,比如说广西,我们努力地配套,作为自治区政府,在这一块,我们财政配套上去了。到了市里,也要配套,那么有些市财政就非常艰苦,有些县就更艰苦,所以配上去就比较困难。这就造成国家的经费做的是一个大工程,例如说将远处河里的水,抽起来,拉到村里,主要的管道、设施是国家投资的,但水管到了村里的时候,从村口到农民家里这一段也需要钱,而这一段按规定就是地方来配套。地方如果配不上钱,就变成水管拉到农村的村头,农民仍然还是没有水,也还是不行。所以我提案中建议,在安排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农村重大项目的时候,尽量减少地方的配套经费,特别是对西部省份,对经济还不发达的一些省,能够减少经费配套。人饮工程要配套,水利项目,比如说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也得要配套,所以这个配套,那个配套,地方本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财政转移支付的,本来就是转移给我的,结果又拿出钱来配套,又没有钱,所以造成了一些问题。在我自己分管领域的工作过程中,老碰到这个问题,所以就写了这个提案。
  第二个提案,也是我自己分管的领域,提高边境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广西有上千公里与越南交界的边境地区。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大山里的边民生活相对比较艰苦。广西有8个边境县,8个县的财政收入都比较低。边民的生活牵动着国家领导的心,主要领导都做了一系列批示,一定要让边民们生活能够改善,我们也努力地做了。比如说距离边境线0-3公里的边民,我们大概拿了4亿多,做边境大会战,解决路、水、电、住房、沼气问题,建学校、建医院,搞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发展当地产业,比如有些地方种茶叶,有些地方种八角,努力让他们能够有些钱。但力度仍然不够,我们的经济能力有限,还是存在着许多的困难。所以我这次写提案,希望国家更加重视边民的生活,不光是广西,还有云南及其他很多省,都有边民的问题。
  怎么能够提高边民的生活水平,我从几个方面考虑:一,除了投资在基础设施以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央能不能建立边境地区发展基金之类的给边民?比如说种茶叶,能不能先给一点启动资金,在山上做梯田,也得有点钱吧?他们没有钱;第二,能不能在税收方面,对边境地区的产业给予减免,或者收了以后,能不能都还给边境地区,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都还回去;第三,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能不能制定扶持边境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贴息贷款来帮助边民发展,比如说有没有可能在边贸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除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再一个就是教育问题。一定要有好的学校在那儿,一定要好的医院。我走了边境的几个县,那坡、防城港、崇左、百色等。医疗、药,怎么能够便宜一点,怎么让边民能够享受到好的政策,低保、医保、社保能不能有一个特殊的考虑?广西是做了一些,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这次提案,是针对全国的。这是第二个提案。
  第三个提案,是关于特贫困山区的子女教育问题。比如说库区移民,家被淹了,到山上去以后,本来地就不多,开垦了一点地,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养活自己应该没有问题。但要说收入能够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这基本上不可能,环境、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非常艰苦。我去了这么多次高山地区、库区移民地区,心里很着急。我觉得特别高兴的是,国家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我本来就是校长,是老师,到了村里一看到小孩,我摸着他的头,说,读书了没有?小家伙说,读了。我说读几年级?他们很高兴,在山上每天都可以看到,背着书包的小孩子,在小小的羊肠小道上,走很远的路去上课。我觉得很好。有时候我见到他们的妈妈,我说你小孩读书了没有?说读了,我说那太好了,然后这位妈妈补了一句,现在教育也不要收钱了,书本也不收钱了,现在让小孩子去住宿,还都免了,这个多好啊,我不把他送去就亏了。很纯朴的一种思想。但反映出政府的好政策,使这批小孩子能够读书了。
  我这次提案,不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一些初中毕业的小孩,还很小,就去广东打工,家长也不放心。年纪那么小,也做不了太多,也很辛苦。再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到了那些山区,在家里问初中快要毕业的小家伙,我说你愿意读高中吗?都举手,说我要读。然后妈妈就在边上说,你别想读。爸爸说,一个小孩子,现在要送到县城去读高中,一年差不多要花一千块钱左右。按低保的补法,现在补给他们的就那么点钱,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给一个小孩子读书,所以就跟小孩子说,你别想。我就思考,他们祖祖辈辈在山沟里面这么生活,小孩子十几岁就不上学,去打工,没有工又回来了,所以面貌改变不了太多。我们努力想帮助他们发展产业、解决道路和水电等,广西扶贫工作做得很出色,应该说是尽最大力气。政府真是拿了能拿的钱,尽量支持扶贫工作。可是产业发展不起来,他们也就这个样。所以我就想,如果把他们的后代能出去读书,读高中,能考上大学,在大学里,他会认识朋友,毕业以后工作,他一定能够找个房子住,他会结婚,他们找的朋友,又是另外一个地方的,他会生孩子。他就不会再回山区那样的环境里生活了,孝顺一点的,还能够把爸爸妈妈接到城里。这样山区人口就会减少,就可以恢复它的生态,恢复它很美的喀斯特地貌。人少一点,还可以办一些旅游,这就很好。
  我知道像上海、江苏,很多地方都开始考虑免高中学费。免掉高中学费书本费,对贫困山区农民、库区移民,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先解决这一拔人,让穷人家的孩子有机会读高中。他们就有可能能上各类的大学,有好的,有相对条件差一点的大学。但那没有关系,他们能上大学。所以我第一个希望就是,国家和地方能共同筹集一笔钱,对特贫困山区、库区移民,能够做到十二年的义务教育。他们还要到县城读,根本不可能回家。大深山区很困难,他住在家里,对家里都是个巨大负担。
  很多农民家里,房顶都是漏雨的,看得我都心酸,改革开放都已经32年了。我小时候,也是头顶瓦片,就是漏雨的。小孩子在家里没有什么太多开支,因为都一起吃饭,要住到县城,去读高中,开支就很大了。所以有没有可能免掉学杂费、书本费和住宿费?这样家长就会说,这些都不用钱了,不读白不读,他是很纯朴的思想。但更重要的是,小家伙们终于有机会读高中,有机会上大学。第二个,对那些不想读高中的同学,可以去中专职业学校,一样免掉学费、书本费,然后再补贴他的吃住,这样爸爸妈妈就会让他去读书,就会读职业学校,读中专。
  为什么?中华民族的美德就在这儿,就是总希望孩子能读书,能成龙成凤。政府给你免费了,小家伙那么小为什么要去打工呢?他就会去读中专,读职业学校,就进城去了,以后找工作就好找,到广东打工,也好找工作。特别是职业学校,那些工厂来招工的时候,首先是招职业学校的学生,比如说汽车修理。我去职业学校看了,农业系统有自己的农业职业学校,林业有林业的学校,畜牧水产有自己的学校。那些小家伙们多高兴,学点这种知识,广东的工厂来这招工的时候就很好办,因为他多学了两年、三年,所以第二个措施,就是初中毕业以后不想上高中的同学,给他们一个机会,上职业学校和中专。
  中专毕业以后,如果愿意上大专的,中学毕业以后,考上大学,拿了录取通知书的,中央和地方,要给大一点的钱,比如说五千、一万,谁考上就给他。我以前在中国农大当校长,我们提的口号就是,我录取的任何一个学生,不管再穷的家庭,绝对不能因为没有钱交学费而读不起大学。在穷山沟里,爸爸妈妈一看,高中毕业可以打工挣钱了,哪有什么钱供孩子读大学,路费都出不起。政府给他一笔钱,学校再给一笔钱,银行再贷款,各种办法,能够保证他们上大学。去读大学也就是那点钱,买箱子、买鞋子、买衣服还有一些必需品,花一些路费,爸爸妈妈一看,如果读大学,政府还补五千块钱,很好,就送走了。因为后面几年读书,大学会把学费减免,还可以贷款,可以在学校里打工,那不就解决了?所以第三点,就是考上大学的,一次性给他一些钱。那些特贫困山区里的孩子,考上大学的,他们一定会读得很好,像我们都是很穷的家庭长大的,都会很珍惜读书的机会。中专愿意上大专深造的,也一样,给他一次性补贴,让他们读完,这样他们大学毕业工作就好找,本来就是从很艰苦的家庭长大的,找到相对来说苦一点的工作,他们也会愿意。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好的工作,在城市找到一席之地,就有可能把爸爸妈妈或家里亲戚带到城里。他就成为城市的固定居民,这有什么不好呢?这些补贴的钱要很多吗?我算了算,钱并不多啊,一个地方,你认定特贫困家庭以后,并不多,一年大概有一两个亿左右的钱就够了。
  主持人:这是一个县需要的数目?
  陈章良:总的,几个县,很好算,一个小家伙,你就补来补去,也就那么几千块钱,是吧?所有的小家伙算在一起,我们认定为特贫困的地方,人数也没有那么巨大,所以算了算,也就那么一两个亿。当然,大学里不止了,我没有算那一块,我算的是补助的这一块。所以中央如果在抓教育的时候能够把这一块考虑一下,那么不光是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小孩子的前途,也改变了山区的命运。因为山区人口就减少了,终于可以恢复很多生态,许多野生物种,恢复山清水秀。
  当然,我还说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比如连续六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连续六年,这归功于党对农业的高度重视,连续七年了,都是三农问题。这得益于许多好的政策,种田的&四补&,免掉了农业税,很好。我在发言中说了,千万不能因为连续六年的粮食增产,各地方,包括中央政府和各部门就放松对农业的重视。如果农业出问题,粮食要不够,粮食价格要猛涨,会带来很多问题。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很重要,金融危机再大,老百姓吃的能保证,应该对社会稳定会起很大作用。我在政协发言中,还是强调粮食不能放松。
  另外一点,农民的收入必须想尽办法提高。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的收入和农民收入是2比1,现在拉到3.3比1了,有些地方,都已经拉到了3.8比1,还有4比1的,那就说明,农民的收入实在是低。他的收入低,买一些日用品,肥皂、糖、油、酒等,跟城市居民花的是一样的钱。现在电器是补助了,有家电下乡政策,别的并没有。他还是拿一样的钱,去买脸盆、肥皂,所以他生活能不穷吗?今年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还是比农民增长快,剪刀差还是在拉大,所以我还是请求政府,请求各部门,请求各地高度重视农民收入,剪刀差不能再继续拉大。农民的收入很重要,一个是农业的收入,另外一块是打工,就是农民工的收入。农民工的收入在许多地方已经占一半了,所以农民工收入要上不来,农民的收入,还真有问题。所以一定要关注农民工,这是从农民收入角度来看农民工的作用。他们稍微富一点点,他们的子女教育就有保障,整个国家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还是一句话,农民要富不起来,国家要进入小康社会是不可能的。中国最大的群体就是农民,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是5100块,广西差20块才到4000。广西的总人口去年到了5100万,农民人口占那么大的比例,如果农民富不起来,到不了5000块钱,而城镇的收入都1万以上,怎么叫小康社会呢?所以我觉得,粮食的生产,农业的稳定生产,农民的增收,实在是至关重要的。
  广西贫困人口还有298万 扶贫任务很重
  主持人:广西的地域特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它沿海、沿边,但跟其他沿海省份比,广西经济还是有一些差距。
  陈章良:我们经济还比不上深圳。
  主持人:还有河池、百色这两个老区是比较困难的?
  陈章良:还有崇左。
  主持人:对这几个地区,有什么样的扶贫战略?
  陈章良:对,广西这几年发展很快,中央给了很多特殊政策。以前人们都喜欢叫桂林,现在对广西很熟悉了,这几年东盟博览会使南宁名气也上来了。但因为很多历史原因,广西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国家对广西投资真的不够,至今南宁都没有一条铁路能够直通广州,那怎么叫做东部产业往西部转移呢?南宁到广州至今直通的高速公路也没有,要走北海、湛江,绕一大圈,应该是打通玉林、梧州,直达广州的。广西的确欠发达,这跟国家的支持还是直接相关的。沿海省份已经有多少高速公路、铁路,广西最重要的南宁到广州的铁路都还没有修。去年终于动工了,金融危机使我们终于得到许多大的支持,去年动工兴建二十几条铁路,二十几条高速公路。再过三四年,估计面貌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广西的贫困人口,原来是800万,政府想尽各种办法扶贫,国家大力支持,广西财政上也拿了很多钱,贫困人口降到了前年的250万。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把低收入的线拉到了1198块,这么一算,广西的贫困人口就从250万变成了298万,又多了。广西还有崇左、百色、河池这几个老少边穷地区,扶贫的任务很重很重。
  政府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另一方面,自治区和市、县也在加大力度做扶贫工作。此外,还在教育、培养我们的贫困人口,自强自立,发展产业。我们也在请求一些发达地区支持我们,更重要的发达地区的公司产业能够转移到这些贫困地区来发展。希望国家政策能够对这些在贫困地区的企业实行免税、减税,这样,发达地区的一些公司、工厂,就有可能办到贫困地区来。既可以解决扶贫问题,帮助贫困人口致富,又解决了农民工的问题。几百万的农民工从贫困地区杀向广东,这么来回折腾,很辛苦,运输压力也很大。如果企业这些地区办产业,农民工为什么要离乡背井呢?有时候听到农民工的歌,说一到十五看月亮,就想到自己家里的爸爸妈妈,满脸泪水,说一看到口袋里面,辛辛苦苦一个月,也就挣几百块钱,全当了回家的路费,心酸。哪一个农民工愿意这样?如果这些公司的老板到贫困的、人口集中的地方办工厂,国家能免税,还给贴息和支持,就能减少多少外出农民工啊?
  解决扶贫问题,不外乎靠中央政府和我们地方政府,解决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路、电、水、气、医院、学校等一系列的问题。第二个就是教育,用知识去改变他们的命运,这就是我们想尽办法要做的事,压力很大。但还是有信心,可是没有钱也很难做上,还是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温总理走几个小时山路看望旱区百姓很令人感动
  主持人:今年广西一些地区旱灾非常严重。温总理在春节期间,也都到了河池灾区去看望百姓。您能介绍一下抗旱的情况吗?对今年的蔗糖产业,影响大不大?
  陈章良:今年真是很奇怪,云南、广州、广西西部,旱灾很严重,有些地方是遇到了60年少见的旱灾。而柳州、南宁、桂林这一边,往东,就没有旱灾。广东、福建沿海,都不缺水,现在还下暴雨,有几个地方还准备启动三级防汛。广西的西部却旱成这样,这次开两会,广西的代表们、委员们都是坐一个飞机到北京,那一天我根本没有办法和大家一起走,还在百色救旱灾。
  旱灾严重,又导致森林火灾严重,因为没有雨水。广西又是大面积的森林,覆盖率超过54%,列全国第四位。这场旱灾又是收甘蔗的季节,农民烧甘蔗叶,春耕又开始了,农民烧荒,再加上祭祖、烧纸钱等,所以这边着火,那边着火,到处救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给我打电话说,陈章良,你现在还有45个火点啊,卫星能看到着火的地方。没办法,请求飞机支持,现在三架直升飞机,一直在灭火。那一天代表委员都来北京了,我早上七点多开始就到了百色,坐直升飞机看火灾情况,指挥救火,一直在山沟沟里。
  我很感谢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当然中央领导也多次批示,一定要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所以都高度重视。现在把米-26飞机调来了,就是汶川地震调推土机的的那架飞机,现在调到了广西。火灾已经烧了一点保护区了,保护区里有很珍贵的动物,特别怕它烧到,结果立即安排几架直升飞机灭火,人上去灭火,终于扑灭了。当然救火队员很辛苦,我调动了超过十支的救火队下乡,现在还驻扎在那儿。
  因为没有雨,所以我们一直在渴望下雨。旱情特别严重,牵动了国家领导的心,总书记批示了几次广西的旱情,一定要解决农民饮水问题。前不久在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在一起的时候,总书记、总理专门过问了广西的旱情。我记得总书记还专门两次问我,说现在老百姓喝水有问题没有?解决了没有?总书记说拨了一笔钱给你们,先应急吧,先保证他们春节有水喝,牲畜有水喝。但长期这样是不行的,一定要好好规划,看怎么解决缺水地区老百姓饮水安全的问题。国家拨了款,自治区也拿了钱,差不多将近7万人,我都去到缺水的山区里,7万人我们给定了每天20公斤水,就跟我们小时候的布票、油票一样,一家一户发一个票。
  主持人:水票。
  陈章良:水票就是二十公斤。总书记问我为什么要二十公斤?我说是根据科学家的精确计算。一个星期洗一次澡,一天煮饭、洗脸的水,各种用途,专家算了要二十公斤,就是一桶水,现在还是这样。为了这些旱区百姓,我们把消防车都调过来了,不够,又焊接了一些水桶车,还是不够,然后拖拉机都上,各种办法来解决他们的饮水问题。春耕来了,麻烦大了,要种了,没水。
  所以现在一方面,求老天爷能够给这些旱区下一场大雨,有一些毛毛雨,我们也高兴。另一方面我们调了部队,云彩一过来,就迅速使用火箭炮,把雨水打下来。今年老百姓要吃饭的,错过了春耕季节怎么办?
  第三,要做个规划,水利工程、水窖、水柜建设,然后还有抽水站,都要做好。其实有些地方离水也不太远,十几公里就有水源,但就是没钱做水管,也没钱抽水,水抽出来后把水管安到农民家里,农民又交不起水费。这么大一个国家,也不缺那么几个亿的钱,这个民生工程也就花不多的钱。总书记说好好规划一下,我觉得我们一定要认真把它解决好。
  总理今年过年还专门到了广西,到了河池的缺水地区,看望老百姓。我们把水运到旱区,老百姓在那里接水,总理都十分关心。他到了村里,很感人。总理的汽车走的山路,非常危险。因为山区的路很窄,盘山路一直在盘,不是几十分钟,而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在山路上走,他这个年纪还走这么远的山路,真是让我们很感动。我也都陪同去了,我身边的人都还晕车,还在吐。
  主持人:山路都是坑坑洼洼的。
  陈章良:一直在转圈,我们都累得半死,腰都立不起来。我到广西后,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在乡下,每次几个小时下来,站着都疼得半死。总理过大年,几个小时在山路上这么走,关心旱区老百姓饮水安全问题,看他们的春耕生产,真是一想起就很感动,我觉得做一个总理真不容易。我们工作做不好,那怎么能够交代得过去?
  云南、贵州有些地方也都一样的。所以我真希望国家好好地拿出一笔钱来,能够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
  我是海边长大的,家里真的穷,小时候穷成那样,可能这一代人怎么都不信,我没办法描述,反正很穷。所以我觉得自己是带着一种同情心在做三农和扶贫工作。
  刀耕火种不行 广西甘蔗种植一定要机械化
  主持人:广西是全国最主要的蔗糖产地,甘蔗产业发展非常好,这几年在提高蔗农收入上,都做了哪些努力?
  陈章良:甘蔗产量最大的省就是广西,生产的甘蔗、糖占全国60%以上。我在美国佛罗里达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乡镇专门种甘蔗,当地官员每次都跟我开玩笑说,我们这是&甜蜜的县&Sweet County。我想起了他说的话,就立即把广西叫成了Sweet Province(甜蜜的省)。
  今年因为旱灾等原因,再加上国际甘蔗产量在减少,糖价在上升。去年这个时候糖价只有3200元左右,我们发现问题实在太严重,有时候都卖到2800了,低于3200的话糖厂就亏本了。这种情况下,去年中央政府果断决定出击,也就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的收储糖,大规模收储。去年收储了近40万吨糖,保证了糖价不低于3200,也就保证了糖厂和110万蔗民的收益。我们对甘蔗的收购价是固定的,去年是260块再加15块补贴,本想取消15块钱补贴,后来考虑到糖价实在太低,农民太穷,我们还是想尽办法别取消农民的补贴,就等于是275块。
  所以我们感谢中央政府去年果断采取措施收储糖。今年糖价上升很快,4800元,高的时候到了5200,所以糖厂挣钱,农民的甘蔗价格就升到了300块,过310,所以今年蔗农的日子好过。当然,旱灾对甘蔗有一些影响,不过因为价格上升,所以总体来说糖厂也高兴,农民也高兴。广西甘蔗今年可以产8000万吨,糖产量过750万吨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从长远来看,广西的甘蔗发展不能靠高价格来保护,还得想办法解决几个问题。第一是品种,现在大量用的是台湾的品种,叫台糖,产量很好,抗旱性也不错,但还得有一些新的品种,所以还要下狠心提高单产。比如说现在平均亩产4.5吨-5吨,真正在甘蔗有水的时候,应该产6吨,好的能产到8吨。如果能够到6吨,种植面积就可以减少,可以种等别的农作物。
  第二是栽培措施;第三是水,甘蔗只要有水,产量就高了。每次一下雨,我们叫黄金雨、钱雨。为什么我那么重视人工降雨?只要任何时候适合人工降雨,我立即就批。因为降一场雨,甘蔗就挣一笔钱。
  第四,一定要发展农业机械化。甘蔗种植、收割,绝对需要农机,现在广西的甘蔗农机率很低。
  主持人:都是手工收割。
  陈章良:到现在为止都是手工砍,大面积的甘蔗都是靠手一根一根的砍。广西可是1600万亩左右的甘蔗,产量是8000万吨。有时候看农民干活,真是惨不忍睹,因为砍甘蔗还要刮得满脸都是痕。砍完以后还要把叶片剥掉,打捆,一直抱到田埂外,搬到卡车上再运到糖厂。
  印度、泰国、澳大利亚、巴西、古巴、美国种甘蔗都是全自动化,连非洲的某一个国家都是,而广西现在很多还是像刀耕火种一样,这不行。一定要想办法机械化,把成本降下来,这样在国际上才有竞争力,因为我们的糖价现在比国际上的要贵。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在运转了,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降低成本。
  广西特色农业优势明显 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主持人:广西特色农业发展得非常好,您能介绍一下今后的发展思路吗?
  陈章良:特色产业特别重要,广西的特色产业非常明显。水稻产量排在全国第五、第六,不过因为人口多,所以现在粮食还不够,还是要输入的。去年是农业大好的一年,粮食增产,而且是几年来第一次这么高的增产。去年粮食增产了7亿公斤,这算是不错。
  但广西更重要的农业是特色农业。比如甘蔗产量占全国60%以上,木薯占全国70%以上,都是第一位。木薯做什么用?非洲人拿来吃,我们拿来做淀粉,淀粉非常重要。中国现在需要大量的淀粉,广西种了这么多木薯都不够,全国一半的木薯片还得从国外进口。更重要的是木薯能做酒精,叫生物质能源,能做燃料。去年北海的燃料乙醇厂生产了20万吨的燃料乙醇,全部用于广西的汽车,广西的汽油10%加的是燃料乙醇。这个燃料乙醇是木薯来做,所以木薯让汽车跑起来,少用了20万吨的成品油,不得了。这么大的燃料乙醇产量,才用了很少的木薯,所以这一块空间很大。
  如何让木薯产量从现在的1吨-1.5吨提高到3吨?国际上好的木薯品种,一亩产3吨没有问题。去年广西产760万吨木薯,如果从760万吨做到1000万吨呢?通过品种改良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燃料乙醇就可以多生产,提供给广西和附近几个省。这叫非粮生物质能源,能解决国家的大问题。
  第三,是桑蚕业,这也是列全国第一位的。广西一年生产在20-23万吨的蚕茧,原来第一位都是浙江、江苏,现在转到了广西。过去六年广西一直是全国第一位,现在的产量比印度一个国家大,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丝绸生产国家。在以后很多年,广西仍然保持第一位没问题。现在关键是加工,广西桑蚕业的生产只是生产蚕茧,抽丝能力不够,抽完丝以后染色能力不够,染完色以后制成丝绸、布,我们的能力也不够。广西蚕茧还要运到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去加工。怎么能够把这些产业转移到广西来,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将来广西丝绸在全国就是第一位。
  第四,是树森林,桉树等,广西现在是全国第一位。去年国家林业局给广西的产量指标是1400万立方,这是全国最大,占1/7了。很多人不知道广西居然能够生产1400万立方的木材,广东现在用的木材很多都是广西运过去的。做家具、等需要大量的木材。广西地处亚热带,桉树长得特别快,一年长几米,4-5年就能长到15米-25米,就能砍。简直不敢相信树能长得这么快,气候太好,降雨量是平均1400万毫米。这就解决国家大量的木材需求。
  去年我们生产760万吨的水果,在全国差不多是第四位。
  主持人:芒果、香蕉。
  陈章良:荔枝、龙眼、菠萝这一系列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在全国都排前三位。还有蔬菜,去年广西生产了2300万吨蔬菜,北京冬天吃的蔬菜,超过10%是广西提供的,像河北、北京很多小西红柿,除了山东提供以外,大量的是产自广西的,我们有20万亩-40万亩的西红柿。百色生产的西红柿,产量和品质非常好,一直运到北京。所以蔬菜也不错。
  最后是畜牧业,畜牧市场是个很重要的市场。广西大概有3000万头猪,除了提供广西以外,猪肉还供给广东、香港和澳门。
  主持人:港澳的猪肉都是广西提供的?
  陈章良:我们提供的。广西有3000万头猪,有1000万头调出。去年的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广西一共生产了大概370万吨。鱼肉,包括罗非鱼等,还有海里捕捞的,去年大概是260万吨。加在一起的话,光肉的产值就过了1000个亿。
  主持人:很大。
  陈章良:这也是广西的特色,很好的产业。去年全国进出口是负增长,但广西的罗非鱼出口增长了30%,销往美国、欧盟,现在还在增长。罗非鱼的出口行情非常好,这一块还可以继续发展。
  广西农业资本化运作还有欠缺 品牌偏少
  主持人:在广西特色农业的品牌战略和资本化运作上,有什么样的考虑?
  陈章良:这是一个欠缺。品牌要打出来,像广西的巴马香猪,桂林三宝,这些都是有名的,但品牌还是偏少。比如说罗非鱼,我跟罗非鱼的加工厂说,你一定要想办法打出自己的品牌来,不能光代工。
  另外一个是资本运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整个广西的上市公司才30多家,太少。全广西的企业从资本市场上拿到的钱,占比连1%都没到,大概是0.5%。怎么能够利用资本市场,扩大我们的特色农业?比如说糖厂上市,罗非鱼上市,应该没问题。在广西工作这段时间,我不停地鼓励大家,一定要向资本市场进发,想办法上市融资来发展。我特别高兴,经过几年的努力,2010年中国第一个敲钟上市的是广西的农业企业,皇氏甲天下乳液,这是三聚氰氨事件之后,第一家上市的奶业公司,做的是水牛奶,水牛挤的奶。
  主持人:水牛产奶,这还是一个挺稀奇的事。
  陈章良:水牛奶产量比较低,一头牛在1.5吨左右。黑白花都能够产到6吨,水牛才1吨多。但广西水牛数量特别大,列全国第一位,有300多万头,其中有3万多头挤奶的水牛,所以这个产业很好。今年这个公司第一个开盘,我还到深圳去敲钟,这还要感谢相关部门的大量支持。
  今年还要再做一两家农业企业上市,比如说农业、水产、糖厂、淀粉厂,在今年、明年再培育培育,看有没有策略投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能一起来做,把广西的特色产业给做起来。去年广西农业增加值1459个亿,在中占了18.9%,全国的这个比例只是10%。
  主持人:您以前是一位生物学家。广西当地的老百姓曾开玩笑说,希望您到了广西之后,让广西的荔枝和龙眼变得更大、更甜、更多产,把广西的甘蔗变得像胳膊这么粗。虽然是玩笑,但也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从您的学科出身这个角度,您希望能为广西的百姓做些什么?
  陈章良:对,我一直觉得,这也许是我的优势,因为我本来就是做生物技术的,这么多年一直在大学里做研究,又当了好几年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接触的科技也比较多。&863&计划刚刚实施的时候,我担任国家&863&专家委员会的委员整整15年,在其中参与了国家布局转基因的专项。现在发展得非常迅速,近70%都是转基因的,转基因技术已经给国家贡献很大。
  我们布局了国家的一些研究项目到广西。虽然做不到百姓希望的那样,让荔枝、龙眼很大、又甜,不可能做那么好,但科技的确是很起作用。比如甘蔗,怎么提高它的产量、糖含量和抗病、抗旱水平?这就是将来科学家要做的。甘蔗单产能不能从4吨变成6吨?比如说木薯,怎么提高产量?能不能从1.5吨做到3吨?这是可能的。比如水奶牛,每头现在产奶1吨-1.5吨,能不能做到3吨?这就是科技工作。
  在广西的这两年多时间,已经布局了不少的农业课题,一点一点在做。不过都需要时间,它不是一夜之间做成的,需要很艰苦的努力,还要很多科学家一起参与,然后运用科技来提升特色农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能够生产出更多好产品,为低碳经济多做贡献,比如说木薯能够做成酒精,那就是低碳。它还可以做很多化工产品,比如丁醇。所以这一系列本身就是很好的工作。
  主持人:您现在还亲自操刀一些科研项目吗?
  陈章良:广西科研项目的一些组织工作我在做,但不能再做实验室研究了。工作非常忙,忙得焦头烂额,管三农工作非常辛苦。
  北部湾经济充满活力 自贸区是很大的机遇
  主持人:广西北部湾获得了国家很多的政策支持。大家的期望很大,尤其是广西的百姓,都指望北部湾能成为广西经济起飞的引擎。您怎么看北部湾的前景?广西以前一直定位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目前建设情况如何?
  陈章良:广西人民的确对北部湾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当然国家领导人也寄托了很大的希望,通过北部湾能够振兴西南经济。在西部省份中,北部湾是唯一一个面朝大海的出海口,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市,连成一条线。这个湾后面就是越南,另一边就是湛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港口非常好。
  中央确定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工作,对北部湾来说这三个市是至关重要的,后来在布局北部湾经济区的时候,把南宁和玉林、崇左的一部分都纳入,统称北部湾。去年一年运转很好,它的增长速度比整个广西增长速度要高很多,所以充分证明其经济活力很强。
  国家为了支持北部湾,还批准了几个重大项目。这几个重大项目对广西来说,对中国的西南出海口来说至关重要。比如说港口,亿吨的港口,今后从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就直接通过铁路,昆明到南宁的、到北海的,今后铁路连通,就打通了大西南,出口方便,产品进出都便宜。
  、石化、这些重工业、轻工业的发展,我想再过几年就可以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常重要。从广西的角度,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错过这个机遇就没了。中央给了这么好的政策,广西要用好、用足。另外,金融危机似乎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困难,但倒给了广西很好的机遇,本来很多项目没有钱建设,金融危机后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了我们很多机遇。
  主持人:投资很大。
  陈章良:去年广西贷款突破了5000亿,在5700亿左右。这么一个盘子,许多一直想做的事就可以做了。比如北部湾这几个城市的连通,很多交通项目开始建设,比如说打通到贵州的高速公路、铁路,都开始考虑布局了,所以这是个机遇。我们要抓住金融危机和北部湾建设的机遇往前走。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因为北部湾太美了,比如北海的银滩。
  主持人:涠洲岛也很好。
  陈章良:北海银滩的沙子细得像土一样,非常细,别人的沙子都很粗,北海的沙子拿在手上像拿细土一样,也不粘脚,细细的,多美的沙滩。国家地理杂志评全国最美丽的岛,涠洲岛评第二。那是特别特别美的一个小岛,我去过两次,印象特别深,岛上还有两座教堂,一座天主教堂、一座基督教堂,都有一百年的历史,一个小小的岛居然是这么漂亮。所以在发展工业的时候,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既能够发展,又能够考虑可持续发展,保护一片蓝天碧海。如果失去蓝天碧海那就没有意义了,整个发展最后还要再回过头来清除污染,那真是不行。
  所以现在从项目一开始建设,排污、污水处理的工作,环境的保护,总体布局就得跟上。但我更希望能多发展一些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北部湾应该大规模发展的。比如说IT产业、软件生产和新能源行业,面对东盟。燃料乙醇、核发电、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包括环保产业,这些应该多考虑,当然更重要的是服务业。这就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考虑保护住这一片海滩。
  主持人:对。
  陈章良:不能因为一些重工业,让沙子的颜色变了。广西的红树林那么大面积,在全国列第二位,也要保护。
  主持人:在北海。
  陈章良:北海、钦州、防城港全是一大片红树林,有野生的,有种植的,红树林多好、多美。如果污染了红树林就完了,还得要注重保护。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中国-东盟自贸区,对广西的影响有多大?
  陈章良:农业跟自贸区关系最大。
  主持人:如何跟东盟国家对接呢?
  陈章良:自贸区建成,对广西农业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和机遇,免掉了8000多种产品的税,其中大批是农产品。进出口很大的一个比例是水果,现在源源不断地从广西进东南亚。去年别的省份进出口都往下降,广西的进出口是上升的,我们去年的进出口增速在全国排第二位,其中出口排第一位。所以可以看到,我们的地理优势是直接对着东盟,自贸区给广西带来太好的机遇。去年许多农产品已经是免税了,有几个统计数据是大规模增加,比如出口的水果。中国通过广西出去的水果,像陕西苹果往这边走,柑橘往这边走,所以出口增加很多。我们进口一些热带水果,比如榴莲进口很多,所以整个进出口都增加很多。
  当然挑战也是明摆着的,比如龙眼就被泰国产品占了很大的位置。原来我们的龙眼挺好的,现在免税了,大批的龙眼进来,所以处在一种挑战和竞争的状态中。但我们的柑橘进去了,现在香蕉是互相打,紧接着芒果互相打,这就是市场经济,逼着我们要做低成本、好质量、安全的食品,这很好。所以我觉得中国-东盟自贸区给广西农业这个口,提高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怎样把握这个机遇,尽量把我们农产品的成本降低,保证质量和安全,包括蔬菜在内,都是很大的机遇。
  主持人:好,谢谢陈主席,祝广西农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陈章良:好,谢谢你。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小农民高山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