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门就是客厅阳台朝北 风水还有阳台是朝东的想装简中欧是的图片

中欧温顿基金两千余投资者被骗 一女子跳楼身亡
中欧温顿基金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吸纳客户,据称有2000多名投资者的近4亿元资金无法赎回。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昨日下午,与跳楼者同样购买了中欧温顿的投资者们,在事发楼下打出了”百万悬赏搜寻中欧温顿基金CEO的通告。松榆西里,李女士生前照片挂在家中墙上,疑因购基金被骗,她于昨日凌晨跳楼自杀。  昨日凌晨4时许,51岁的李女士,从朝阳区松榆西里一栋居民楼17层楼道窗口跳下身亡。其丈夫表示,去年底,李女士瞒着家人,拿出全部积蓄11万元购买了中欧温顿基金,而该基金今年2月底曝出负责人“携款潜逃”,妻子跳楼疑与此有关。  据媒体报道,该基金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吸纳客户,据称有2000多名投资者的近4亿元资金无法赎回。2月底,40余名北京投资者,曾向朝阳警方报案。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死者年初曾做心脏手术  “凌晨4点左右,听见嘭的一声闷响,当时还以为是什么家具砸下来了。”昨天下午,家住同一栋居民楼的邓女士说,她起床后到阳台往下面一看,“吓坏了,竟然是有人跳楼。”  邓女士表示,当时一起下楼的还有同住一楼的杨先生,一问才知道,跳楼的是杨先生的太太,今年51岁。  “当时就报警了,也打了120,但120到场后判断人已经死亡。”邓女士说。  昨天下午4点,死者丈夫杨先生在家中不停抹泪。他介绍,妻子之前是一名公交车售票员,刚退休一年,今年51岁,“我们家家庭条件不好,两人的收入加起来每个月就3000元左右,得知这件事后对我的打击特别大。”  瞒着家人全部积蓄买基金  杨先生说,妻子年初虽然做了心脏手术,但一直还是比较乐观,但到2月底,妻子的情绪急转直下,“时常都很低落,一个人在屋子里转,还曾提到过寻死,但没跟我说为什么,我原以为是病痛的原因,也在一直劝她。”  直到昨天出事后,杨先生才大概知道了妻子寻死的原因:妻子瞒着他,花了全部积蓄买基金被骗了。  杨先生说,妻妹昨天上午才告诉他,李女士去年拿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买了一个叫中欧温顿的基金,一共11万元,今年2月底,这个基金的负责人携款潜逃了,这些买基金的钱就打了水漂,要不回来了。  昨天下午,在事发居民楼的17层,楼道中一扇大开着的窗户底下,扔摆着一张黄色的小板凳。小区值班人员称,警方早晨调查后确认,该板凳正是李女士从自己家中搬出来的,经过法医鉴定,李女士属于自杀。  事发楼下多人举“悬赏”通告  昨天下午,30多名同样购买中欧温顿基金被骗的受害者,来到松榆西里的李女士家中探望,在李女士家楼下,他们还拿出了百万悬赏搜寻中欧温顿基金CEO的通告。  “我们这30多人,都是相似的遭遇,只是投入的钱不同,有的投了500多万,有的投了几十万,虽然李女士投入的钱并不多,只有11万元,但她家里太困难了,这就是她的救命钱,救命钱没了,才有的寻死的想法吧。”同样是被骗的受害者郑先生说。  记者注意到,这30人中,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并且没有运作基金的经历。而他们投入在基金中的钱,不少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  ■ 讲述  “她每天睡觉都要吃安眠药”  “昨晚还陪我一起吃的晚饭,没想到早上就走了。”昨天下午,在朝阳区松榆西里小区李女士的家中,丈夫杨先生谈及亡妻,悲痛不已。  这是一间仅约40平米的一居室,李女士和杨先生在此处生活了近30个年头。一进门,布满裂痕的墙壁便映入眼前,灰白的墙壁大面积脱落,家具极其简陋,约10平米的客厅里仅放有一张矮桌子,桌子腿上布满污垢。  “这房子还是我们一直租住的。”杨先生说,他曾在一家小企业工作,退休后,由于家里没有收入来源,他又去一家驾校打工当班车司机,每个月收入约2000元,拿到月工资后,会全部交给妻子保管。  “这11万元,基本上是我们全家的积蓄了,其中也包括去年她的几万元退休金。”去年,售票员妻子退休,由于心脏不好,加上高血压,年初做了一次心脏手术,也花去了几万元。“每天凌晨1点钟,她都会疼醒,就在这一个月,每天她需要吃安眠药才能睡着,她的心事也不对我说,跟谁都瞒着。”头发花白的杨先生说。  在他们二人的卧室里,一张布满灰尘的茶几上,一盘冷掉的饺子格外显眼。旁边是一张多处破损的沙发。杨先生说,就是坐在这张茶几前,妻子只吃了一碗粥和几个饺子,就上床睡觉了,“谁知道那是她最后的一餐”。  ■ 背景  媒体称两千余投资者被骗  据中欧温顿官网介绍,该公司成立时间为2012年7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业务员主要选择在大型超市、商场门口、广场等场所摆摊、发宣传单的方式拉客户,而且主要面对中老年人,其所宣称的收益率在8%到13%不等。  有媒体报道,今年2月下旬,中欧温顿被曝北京分公司负责人李晓涌“消失”,受此影响,2000多名投资者近4亿元资金无法赎回,投资者随即向警方报案。该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后,警方介入调查,并发布相关通缉令,目前案件仍在侦破中。
(责任编辑:DF058)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值班热线:021-5
ABCDFG H JMNPQRS XYZ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客服邮箱:&&|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CopyRight&&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沪ICP证:沪B2-&&网站备案号:沪ICP备号-1克里族的简介以及风俗和习惯?-55BBS 我爱购物网
&&&克里族的简介以及风俗和习惯?
克里族的简介以及风俗和习惯?
先看其起居习惯,与汉唐时克里雅河发源的众多文明一脉相承――  特殊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牧民居住得非常分散,交通靠马和骆驼。住房则用沙生胡杨木与红柳枝搭建:弯曲的胡杨木并排竖插在地里做支柱,红柳编织成墙体,房顶铺以较厚的芦苇。高出地面约一尺的土沙垒成的台地上,铺上羊毛毡或地毯,就是他们的床了。
每家地上都挖有一个几十公分见方的火坑,这是用来取暖和烧烤美食的。说到胡杨,绝对是他们的密友:他们用胡杨做房屋的柱,把胡杨木从中剖开做门,用胡杨枝生火做饭,甚至死后用胡杨树剖开当棺木……  再说服饰,一样十分独特:男性多黑色长褂、黑色皮帽,习惯性地双手插于袖筒,面带微笑,好奇而有礼;女性则喜穿长袍衫,头披白纱或白纱盖脸,只露鼻梁、眼睛,头戴茶杯口大小的黑色羊皮小花帽。男女平时均赤脚,访友或集会时才穿长筒皮靴。  再说美食。沙漠缺炊具,天生天养的他们发明了自己的美食――“羊肚子烤肉”。那天,我们专门请来附近牧民示范。他们先在营帐旁的沙丘上挖沙生火,3小时后沙子烧得发红,开始宰羊。主刀大叔熟练地剥下羊皮,取出羊胃清理干净,再将羊肉切碎,拌上香料后塞入羊胃扎好,放进烧红的沙坑。又是3小时后,挖沙开胃,倒出了满满三大碗浓汤,一大盘烤羊肉……  再说民风。政府曾力劝他们迁出沙漠,但他们就是不肯――谁会舍得呢?这里民风那么纯朴!村民说,沙漠中如果走访亲戚,一走要几天甚至几周,可走的时候门根本不用锁,门口放把斧子表示家里没人就行了。任何一个路过的外来人,都可推门而入,自己烧火做饭。十多年前,这里成立了乡政府和派出所,但这里唯一的干警至今也没有办过一起案件,后来,这名世界上最清闲的干警开了一个小商店。有趣的是,这商店也从不出售利润较高的香烟和酒――因为克里雅人有句俗话,“抽烟喝酒的人,不要请进家门”。  沙在眼前,家在脚下,严酷已是寻常,守候成为神话。克里雅人顺应自然、泰然独处,烤沙炊饼,哀哭出嫁,保持了非常奇特的生活习俗。  一场每个女人都会哀哭的婚礼  而这“哀哭出嫁”,我们这次竟然有幸亲睹。  克里雅人结婚嫁娶,也会派“喜帖”,不过这“喜帖”很特别――只是一张小纸条,派出之后逐户传递。200多户居民,相距少则几公里、多则二三十公里,因此小纸条至少提前半个月就得发出。  我们到时,正赶上16岁的阿依夏木要出嫁。清晨,铁热木的女人们早早赶到新娘家,那些远在二十公里外的则在头一天就赶到了,一改平时节约用水的习惯,她们几乎清洗了新娘家所有的生活器皿――婚礼在达里雅博依,是当作节日来庆贺的。  午后,迎亲的人来了。新郎带来的乐手在新娘家门外宽敞的沙地上弹琴歌唱,而平常的日子里,这里除了羊的叫声,听不到别的声音。新娘家的女人们一边听着,一边用炙热的沙粒烘烤大饼,用茶水和沙烤饼招待来客。  年轻的乐手们每个人都十分卖力,时歌时舞,引得老人孩子一同欢跳。别忘了这里是沙漠!所以,在那种比手鼓更欢快的节奏里,舞步扬起阵阵尘雾里,只闻歌声不见人,舞者像旋转着的陀螺止不住脚,腾旋起一簇烟柱在空中抖动。  阿依夏木的木屋里,几个女人低声吟唱,歌词里嵌着新娘的人名,几近直白式的对她的安慰。这是一种传统的即兴吟唱形式,一种歌聊,以歌叙事,还不是哭,但已经透出平缓和伤感。  阿依夏木在想些什么?我们无从得知。毕竟她只在男方提亲时见过新郎一面而已,按照达克里雅人的习俗,缔结婚姻的形式要经过择偶、说媒、赠送彩礼、定亲、婚礼几个阶段,未婚男女单独相处是蔑伦悖理的,他们坚信婚前的纯真才不会导致婚姻兰因絮果的结局。关于夫家,她知道些什么呢?无非是新郎的父亲是70岁的吾甫力 "艾山,新郎家有三个男孩,最小的弟弟只有11岁,家里有95只羊,而她将要和他们在一起生活。  下午五时,娘家的女眷们开始为阿依夏木梳妆打扮。阿依夏木已经忍不住了,木屋里不时传来她嘤嘤的抽泣声。七时,迎亲的四个年轻人用一块毛毯将阿依夏木抬出房外,围着木屋转了三圈,完成了出嫁前的告别仪式。当阿依夏木被托举到马背时,送亲的女眷们齐齐掩面抽泣,不是痛哭,但那压抑的唏嘘比撼天动地的痛哭更让人难受。  男人们则显得持重而大度――在克里雅人眼中,婚礼是所有女人的节日,不管男人是否高兴,女人们都可以泪光涟涟地面对他们,因为这也是他们难得看到的女人心灵展示,沙漠中,这种温馨平时是见不到的。  这些长期被当作家庭支柱的女性,在这一天总是异常脆弱,泪水如破堤的河水冲溃情感堤坝,淹没一户又一户人家,丈夫、孩子像是乘坐在无桨的独木舟上,在女人的泪流中飘得心慌,不知何处为家。这无声的泪歌,是达里雅博依女人特有的,男人无法破译。  迎亲的人向克里雅河西岸走去,阿依夏木平时放的羊群尾随到了河边,一只小羊还不小心跌倒在水中。可是,阿依夏木已经顾不上它了:跟往日不一样了,姐姐今天不能带着你们过河了,姐姐东岸的世界已经丢掉了……  等候的人分列河边,井然有序排着队,他们是新郎家的亲友,有的甚至是骑着骆驼从七十多公里的地方赶来的。贺礼整齐地摆放门前,一只被作为贺礼的小羊羔在门口跑来跳去。  伴娘搀着阿依夏木跳过门前火堆时,我在新郎父亲的脸上看到了幸福。新娘和新郎将蘸着盐水的馕饼放进口中咀嚼,意味着他们将厮守一生,过着不愁吃穿的生活。客人也都分得一块,据说,吃了这块馕饼,会给新婚家庭和自己都带来好运气。  阿依夏木自己并没有得到太多的礼物,因为在克里雅人眼里,新娘出嫁只是做女人的开始,要到了生养出第一个孩子时才是完整的女人,那时她会得到比出嫁时更多的首饰和衣裙,并从此享有只有在母系社会中才有的尊严。  没有人再哭了。男人,女人,小孩……每一张克里雅面孔上,都漾着笑容。  这一种叫“库麦西”的面制大饼是当地人的主食。制作方法尤为奇特:把沙地烧热后在中间刨一个坑,再将面团做成饼状埋入,几十分钟后取出就可以吃了。面饼与炭灰之间没有任何东西相隔,但饼熟后拍一拍,一点灰土也不会有。人少做小饼,人多做大饼,来客最多时,烤出的饼甚至大如一张圆桌
结婚嫁娶求婚儿童摄影订婚
5条其他回答
乌克兰人的衣食住行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知晓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交往礼仪,做到“入乡随俗”,会更好地增进彼此的了解,加深友谊。结合自己在乌克兰生活近7年的切身体验,在这里拟对乌克兰人的“衣食住行”作一简单介绍。
乌克兰人的衣着服饰
在传统服饰方面,乌克兰妇女的服装大都呈流线型,样式很独特:女子多穿浅色衬衫,袖口、领子、肩部、胸部及衣襟等处绣有各种花纹图案;上身着深红色、绿色或蓝色天鹅绒或羊毛料的无袖上衣,上衣前襟部分交叠,在左边开襟,用扣子扣住;下穿裙子,一般只在紧身衬裙外罩一条羊毛短裙,衬裙上有各色图案;脚穿红色长靴;有的颈上挂好几串彩色珠子或项链。姑娘们头扎彩带或花头巾,节日里戴鲜花和树枝编成的花冠;已婚妇女则头戴包发帽或扎花头巾。乌克兰男子则多穿衬衫和较宽松的裤子,外罩坎肩,裤脚塞进长统靴里,衣摆塞进裤腰里,扎较宽的腰带,头带各式便帽。
乌克兰独立以来,在许多节日和社会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身着各式民族服饰的人载歌载舞,以乌克兰民族独特的方式进行庆祝。此外,在基辅郊外的“民族村”博物馆,一年四季都有身着民族服装的乌克兰人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同时向游人讲解乌克兰的民俗、民情、历史和文化。
今天在乌克兰,男人除正式场合穿西装或质料考究的呢子和羊绒大衣外,在一般场合都喜欢上身穿夹克衫或高档衬衫,打领带;下身穿西裤或牛仔裤,即使天冷的时候,乌克兰人也只穿一条单裤,几乎从来不穿毛裤或棉裤。现在的年轻人冬天比较喜欢穿皮夹克,有钱人以穿土耳其和意大利生产的皮毛一体的皮衣为主,但普通人还多以穿中国和越南产的羽绒服为主。女子一年四季都喜欢穿时髦的衣裳,夏天上身多着色彩艳丽的休闲服饰,下身为短裙或能够显示苗条身段的体型裤、健美裤或牛仔服系列;在冬天多穿裘皮、狐狸皮或水貂皮大衣,里边穿毛衣或绒线衣,下身多为短裙和连裤袜,多穿高腰女靴。大部分妇女外出时肩挂或手挂小挎包,佩带耳环、戒指并化妆,以淡妆居多。几乎所有乌克兰妇女的挎包内都放有各式化妆品,一有空闲时间,她们就会打扮起来。
乌克兰人的饮食习惯
乌克兰人的饮食习俗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及波兰和捷克等东欧国家大致相同,以面食、稻米为主食,喜欢吃面包(乌克兰黑面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据说,常吃黑面包可以产生一种人体自身很难合成的酶,代谢掉人体多余的脂肪,降低胆固醇含量,减少动脉硬化和防治胃病)、面疙瘩、簿饼、猪肉、咸鱼和烤、煎、炸以及腌制的食品,口味偏重甜、酸,对油腻和微辣食物也能适应。饮食一年四季以土豆、卷心菜、洋葱、胡萝卜、酸黄瓜、干酪、乳制品、牛奶和酸奶油等为主。夏天,乌克兰人饮食中的蔬菜和水果比较多,但冬天只是节日里偶尔在饭桌上能见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按乌克兰人的习惯,午餐、晚餐通常有3道菜。头道、二道为主菜。头道菜是热汤类,如清菜、土豆汤、红甜菜汤、肉汤、鱼汤等。二道菜一般是肉、鱼、禽、蛋制品,如煎猪排、煎牛排、炸鱼排、肉饼、炸子鸡和水果填鸭、填馅炸鱼、瓦罐牛肉。三道菜通常是水果、甜食或饮料,如咖啡、茶、冰淇淋和冰甜点。在吃头道菜前,有时有冷盘,如沙拉、鱼子酱、火腿和奶酪。面包主要在上头道菜时食用。乌克兰民族在烹饪艺术上是独具特色的,“乌克兰红菜汤”、“基辅肉饼”、“首都沙拉”、“水果填鸭”都是闻名于世的乌克兰美食。如今独立的乌克兰在各地开设了许多“风味餐厅”,其中基辅的“乌克兰家庭餐”连锁餐厅、“皇村”、“PELVAK”饭店和设在基辅市中心的“双鹅”快餐店,为首都市民和来往的游客提供了品尝正宗乌克兰餐的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好去处。乌克兰人一年四季喜爱饮红茶和咖啡,夏天街头到外有格瓦斯饮料(一种用面包酿制的饮料)和散装啤酒出售,这也是乌克兰人消暑的主要饮品。节日期间男人多饮伏特加白酒(40度)、白兰地或自制的80多度的“萨马汞”酒等,女人多以葡萄酒、香槟酒、露酒及各种饮料为主。当地居民还特别喜欢吃一种热气腾腾的甜馅饺子,即将奶渣或樱桃包在饺子中,煮熟后略加酸奶油调料,十分可口。此外,一种叫做“莎拉”的腌制肥猪肉蘸盐面也是乌克兰的“国粹”,一口烈性伏特加或白兰地配上一块“莎拉”,可以让你感受当年“哥沙克”风餐露宿的感觉。当然在第涅伯河畔的草地上,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撕着干咸鱼,也同样可以让你体验到当代乌克兰人的闲逸。
乌克兰人的住房
乌克兰人的住房多为原苏联时期建的“赫鲁晓夫式”的5层楼或勃列日涅夫时期建的7层和9层楼,独立后修建了一些10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尽管这些住房不像古老建筑那样具有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但也设计合理,舒适实用。既有为单身和新婚夫妇准备的“小户型”公寓,也有为“新乌克兰人”准备的“精装修、超豪华”的“欧式别墅”,但大多数住房是两室、三室和四室的普通住宅。房间结构的一般情况是:一进门大多有一个供挂衣服和换鞋用的小走廊,随后是客厅、卧室,墙上一般挂油画和壁毯,地上铺着地毯。除此之外,每套住房还配有浴室、卫生间和阳台,住房的配套设施有电话、暖气、24小时冷热水、天然气灶和电炉灶及烤箱,生活起居比较方便。此外,每个社区都有配套的供人们休息和儿童娱乐的场所。除了在市内拥有一套住宅外,几乎每户乌克兰家庭在郊外都有自己的别墅,这些别墅有的是木制的,有些是砖石砌成的;有些是平房,有些是二层或三层小楼。别墅四周大多是用木栅栏围成的小院,院内种一些果树、蔬菜和花木。夏天每逢周末,乌克兰人就全家驱车前往别墅,去享受休闲的乐趣和劳作的酣畅。
在乌克兰“住”的方面,外国人享受“国民待遇”,既可以购买住房(在首都基辅交通比较便利地方,50-60平米左右的1居室住宅价格为美元左右,70-90平米2居室住宅的价格在1美元之间,100平米以上的3居室住宅一般售价在1美元之间),也可以租用民房。在乌克兰既有带房东的房间,也有单独的房屋出租,价格都不贵,还能提供家庭必备用品,24小时热水、天燃气炉灶、电视机、冰箱等。对出国在外、不适应西餐的中国人来说,可自己动手做中餐。如在基辅,租一套两室带厨房和卫生间、交通便利的住房,一天租金仅需15-20美元左右,如果按月租,大约在100-200美元之间。
乌克兰人的“行”
乌克兰交通较发达。乌克兰火车车厢宽松、舒适,一般分为通铺、4人包厢和两人包厢3种。乌克兰大部份车次是夕发朝至,便于游客旅行。全国电脑联网售票,可同时购买往返车票。如不在旅游旺季,可随时买到当天车票。票价也很便宜,如从基辅到敖德萨,需要10小时,4人包厢仅相当于人民币80元。车票不包括卧具租金,卧具需在列车上向列车员另租,租金相当于人民币4至6元不等。
乌克兰公路交通网也比较发达。在基辅、奥德萨和哈尔克夫等城市的长途汽车站都可以乘坐舒适的进口“奔驰”和“三菱”空调大客车,票价比火车票稍贵,但时间较火车灵活,特别便于短途旅行。几乎每个乌克兰家庭都有自己的“私宅车”,多为原苏联产的“伏尔加”和“拉达”小轿车,此外还有大量的各种款式的“欧宝”、“大宇”、“奥迪”、“宝马”和“奔驰”等进口车。每逢周未和节假日,家家户户的乌克兰人就会驱车到郊外别墅或度假地去休息。
每年的夏季(6~8月),几乎所有的乌克兰家庭都会到黑海和亚速海的海滨去度假。“黑海明珠”敖德萨是乌克兰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也是驰名世界的旅游和疗养胜地。城市建筑新颖而雄伟,风格各异。有180年前普希金渡过他一生最罗曼蒂克的30天的豪华宾馆,在这里普希金创作了举世闻名的诗篇《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茨冈人》;有敖德萨国家歌剧院、敖德萨艺术博物馆,在这里保存着17-20世纪俄罗斯、乌克兰的绘画珍品,你可以欣赏到列宾、舍什京、艾瓦佐夫斯基和舍甫琴科的作品;在“捷里巴斯”步行街,你可以欣赏露天民俗表演。从市中心半圆广场通向海边的“波将金斯基”石阶建于年间,共有192级,宽达30米,是敖德萨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海滨林荫道两侧有19世纪建的沃伦佐夫宫、波托、茨基宫、市杜马、新旧证券交易所等。此外还有泥疗地,可以进行泥疗、盐水疗、海水与人造矿泉水浴疗以及海水浴、日光浴和空气浴等。雅尔塔是克里米亚南岸海滨疗养中心,是乌克兰著名旅游胜地。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海天一色,绿树成荫。雅尔塔又是一座历史名城,这里有大作家契柯夫的故居,有屹立在海边峭壁上的建于1912年的土耳其古堡“燕子堡”,如今已成为克里米亚的象征;还有原为沙皇别墅的里瓦金斯基宫,主宫殿为有拜占庭式、哥特式和阿拉伯风格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白色建筑物。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曾在这里的白厅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雅尔塔会议,确定了战后的世界格局。此处,还有曾为沙皇宫殿的玛桑德拉宫的斯大林别墅,以及1812年建立的、占地1000公顷、汇集来自世界各地28000多种植物的尼基茨基植物园。在玛桑德拉酒厂的试酒厅,还可以品尝到克里米亚乃至乌克兰最好的葡萄酒。
在乌克兰“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乌克兰可以“全车皆的”,几乎任何车都可以当作“出租车”,只要你在马路边伸手“打的”,随便什么车都可以停下来,只要价格谈妥,都可以载你到你想去的地方!我在基辅生活了六年多,既打过“奔驰600”、“宝马725”和“奥迪A8”,也打过警车、邮政车和救护车,可谓是“打遍天下名车”!此外,如果你嫌每天出门打的麻烦,还可租当地私家车每天固定时间来接送你,当地人轻车熟路,既是司机,又是导游,可全程陪同,一般一天租金视车辆好坏和时间长短相当人民币100元至200元不等。在乌克兰由于人少车多,乌克兰人一般体会不到我们北京人“挤车的乐趣”!
乌克兰人的交往礼仪
乌克兰人性格坚强而又温和,严肃而又不失开朗,尤其是知识层次较高的人士,颇有儒雅风度。即使经常在一起的人,见面时都要点头致意或用手势打招呼。上下车和上下飞机时,男子都要让女士先行,丈夫挽着妻子,恋人之间则喜欢手拉手;有的地方,小孩见到长辈时还要躬身问安,平时成人则习惯蹲下来同小孩谈话,大人之间则竭力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或失态。在乌克兰,陌生人相见时,一般称呼女士、先生,可只称其本名和父称,这样显得关系亲密;若是兄弟姐妹之间相称,一般喜欢用昵称。许多乌克兰人同俄罗斯人的姓名排列法相同。握手和拥抱是当地居民相见时最普遍的见面礼。男人之间握手应该比较用力,如果握手软弱无力,可能会被对方误解为你无意与其交往;如对方是女士时,应等女士先伸手后,你再与其握手。如果关系比较亲密,见面时可相互拥抱并互贴面颊;与熟悉的女士见面时可吻其面颊,与小姑娘见面时作为长辈可吻其额头和脸蛋。和乌克兰人结识时应留心对方如何介绍自己的称呼,它表明对方想告诉你应该怎样称呼他最适宜。乌克兰人一般不单用姓来称呼某人,即使用也在姓前面加上“先生”、“女士”等称谓。如果对方说明自己的全称:即“姓+名+父称”,那你就可以用“先生+姓”,或“名字+父称”来称呼对方,前者比较郑重,而后者显得更加友善,人情味更浓。如果对方用“名+父称”介绍自己,那表明他明显比你年龄大,希望你这样称呼他。如果对方用小名或表爱称介绍自己,那说明对方比你年轻得多,或对你十分好感。小名是亲近的人之间的亲密称呼,用于父母对子女、兄弟姐妹、夫妇、好友之间(小名一般不和父称连用)。如果你想以“你”来相称,得事先征得对方同意,而且是在你和他已经十分熟悉了之后。女士的称呼形式与年龄紧密相关,大多数女士忌讳年龄。年轻的姑娘会让你以“名+父称”称呼她,以表明她的成熟和风度;中老年妇女会让你用“小名”称呼她,使她感到自己还年轻。相识后,如何进行友好的交谈呢?开头可用些套话,初次交谈的入门话题最好是天气。“您身体怎样?”的问话只适用于当对方曾同你谈起过他的健康状况后,其他场合,无论对方健康状况如何都可能会引起反感。与人交往时可以诙谐幽默的话作为开头问候语,这表明生活充满活力。大多数乌克兰人喜欢蓝色和黄色,对红色和白色也很感兴趣,但许多人对黑色不感兴趣。送礼时,注意不送菊花和枯萎的花,送花不要成偶数。过新年时,忌讳衣冠不整的不速之客光顾其家。乌克兰人的婚礼一般先在教堂举行,然后还要在家里宴请宾朋,歌舞庆祝。新郎和新娘乘坐一辆用鲜花和小铃铛装饰起来的车,伴郎、伴娘及其他亲友也坐上车,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唱着欢快的歌曲向教堂驶去。临行前,姑娘的女友们哭着送别。婚礼完毕,新郎的双亲手持面包和盐在家门前迎接从教堂回来的新婚夫妇,并为他们祝福。这时,人们往新郎新娘身上撒啤酒花、谷物或零钱。婚宴中,人们边吃边喝,并举着酒杯一次又一次地喊“苦啊!”“苦啊!”新郎和新娘在来宾的喊声中,频频接吻。据说,接吻后,酒就变甜了。如果嫌吻得不够热烈,可以加上一句:“再加甜点!”热闹的舞会一直持续到深夜。
  克里奥帕特拉先勾搭上凯撒,和他生了孩子,凯撒死后勾搭上安东尼,其后安东尼和屋大维争霸,双方决战时克里奥帕特拉临阵脱逃,安东尼紧随其后,导致失败,安东尼伏剑自刎,克里奥帕特拉随后自杀。
  呵呵,下面是百度百科上面的内容
  埃及艳后
  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尼罗河畔的妖妇”,是“尼罗河的花蛇”;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世界上所有诗人的情妇,是世界上所有狂欢者的女主人;罗马人对她痛恨不已,因为她差一点让罗马变成埃及的一个行省;埃及人称颂她是勇士,因为她为弱小的埃及赢得了22年的和平……
  克莉奥佩特拉生平简介
  克列奥帕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公元前69―前30),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王。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腕,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克列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列奥帕特拉五世的女儿,生于公元前69年,从小在骄奢淫靡的宫廷中长大。公元前51年其父去世,留下遗嘱指定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和她的异母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63―47)为继承人,共同执政。但他们两人因派系斗争和争夺权力而失和。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于公元前48年被逐出亚历山大里亚后,在埃及与叙利亚边界一带聚集军队,准备攻入埃及。
  此时,适逢恺撒追击庞培来到埃及,对埃及的王位之争进行调停。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得此消息,乘船于夜间潜入亚历山大里亚,以毛毯裹身,由人抬到恺撒房门前。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突然出现于恺撒面前,使恺撒又谅又喜。她很快就成了他的情妇。而托勒密十三世却在对恺撒的亚历山大里亚战争中遭到失败,溺死于尼罗河。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依恃恺撒,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了埃及实际的统治者。而在名义上则按照埃及的传统,与另一异母兄弟托勒密十四世(约公元创59―44)结婚,共同统治埃及。为了取悦于悄撤,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百般逢迎,盛宴款持,陪伴他乘坐游船溯尼罗河而上,观赏风光。不久,恺撒因战事去小亚细亚,后转回罗马。其时,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为恺撒生下一子,取名托勒密?恺撒或恺撒里昂。
  公元前45年,克列奥帕特拉七此和托勒密十四世一起应邀前往罗马,备受殊荣,住在第伯树对岸的恺撒私人宅邸。恺撒实践誓言,在罗马建造了一座祭祀其尤利乌斯族系祖先的维纳斯的神庙,还把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的黄金塑像竖立在女神之旁。眼看她就要成为罗马世界的第一夫人,不料恺撒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的美梦顷刻化为泡影,黯然离开了罗马。
  克列奥帕特拉七世返回埃及后,毒死托勒密十四世,立她和恺撒所生之子为托勒密十五世,共同统治埃及。其子被宣布为阿蒙神之子。
  恺撒死后,安东尼称雄于罗马。他在腓力比战役中最后击败共和派领袖布鲁图斯和喀西约的军队后,按照与屋大维的协议巡视东方行省,筹措资金。公元前41年他到达西利西亚的塔尔苏斯,遗使埃及,召见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对罗马政局和头面人物颇为了解,认为这又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巧作安排加以利用。据说,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乘坐一条豪华的楼船,从埃及出发,先到西利西亚,再经后德诺斯河抵达塔尔索斯。这手舱上挂着用名贵的推罗染料染成的紫帆,船尾楼用金片包镶,在航行中与碧波辉映,闪发光彩。女王打扮成维纳斯女神的模样,安卧在串着金线,薄如蝉翼的纱帐之内。美丽的童子宛如朱必特一般侍立两旁,各执香扇轻轻摇动。装扮成海中仙子的女仆,手持银桨,在鼓乐声中有节奏地划动。居民们见此情景,疑是爱神维纳斯乘着金龙来此与酒神(安东尼)寻欢作乐。人们奔走相告,观者如潮。安东尼被邀至船上赴宴,看到克列奥帕特拉七世迷人的风姿,优雅的谈吐,神魂颠倒,不知所措。他非但把责问克列奥朗特拉七世在共和派反对“三头”战争中的暖昧态度的问题抛到九霄云外,而且当即一一答允她所提出的要求,甚至答允她杀害埃及王位的继承人和竞争者、当时避难于以弗所的异母妹妹雅西斯。不出数日,这个武夫完全成了她的俘虏,跟随地一起到埃及去了。他们在埃及一起度过了公元前41―40年的冬天。
  公元前40年夏,安东尼回到意大利。此时,安东尼和屋大维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他娶了屋大维的姐姐奥克塔维娅为妻,以罗马传统的联姻方式巩固政治上的联盟。到公元前37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加深,安东尼回到东方,准备远征帕提亚。他以征途艰辛,不宜安置于军营为理由,把奥克塔维娅遣送回罗马。而当安东尼到达安条克,即邀请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会面,并且,违反罗马的传统习惯同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结婚。
  安东尼和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的结合,并非全由情欲所驱使,而是具有政治目的。安东尼企图稳定罗马的东方行备,准备远征帕提亚,以及同屋大维进行斗争,亟需得到埃及在财政上的支援。而克列奥帕特拉七世正当埃及托勒密王国发生深刻的社会危机之时,她施展种种手腕,包括运用迷惑安东尼的方式,以图在罗马的强权之下,维护和发展托勒密王国,加强和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力。为了满足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的野心,安东尼把叙利亚中部地区、腓尼基沿岸一些城市、塞浦路斯岛,以及纳巴特王国部分地区等,赠给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克列奥帕特拉七世支持安东尼远征帕提亚,结果未能获胜。公元前34年,安东尼出征亚美尼亚得胜后,不是在罗马而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按照埃及的礼仪来举行凯旋式,两人同登黄金做成的王座,克列奥帕特拉称力“诸王之女王”,其子托勒密十五世称为“诸王之王”。安东尼在东方的所作所为,特别是他与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的关系,始而受到罗马人的非议,继之激起了他们的恼怒。他们斥责安东尼将罗马的征服地赠与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及其子女,准备迁都亚历山大里亚另建新王朝。在罗马,人们对克列奥帕特拉七世恨之入骨,认为她是除了汉尼拔以外构成对罗马最大威胁的女王。这就使安东尼威信扫地,丧失了国内的有力支持。这一点被屋大维利用,也是造成安东尼在与屋大维斗争中失败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3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趋于尖锐.完全决裂了。安东尼应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之求,正式修书遗弃其妻奥克塔维娅。屋大维也发誓为其姐所受的侮辱报仇。他不顾冒犯罗马的传统习俗从维斯塔贞女手中取得安东尼放置于神庙中的遗嘱,公布于众。安东尼的遗嘱记述了他对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及其子女的领土分配,还指令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将其遗体安葬在亚历山大里亚。遗嘱一公布,舆论哗然,群情激愤。据此,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特里布斯大会]以侵占罗马人民财产为由,对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宣战,并剥夺了安东尼的执政官职务以及其他一切权力。
  公元前3l年安东尼和屋大维大军会战于阿克提乌姆海角[亚克兴海战]。正值战斗方酣,安东尼舰队受挫之时,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乘坐之船突然撤离战场,驶回埃及,原因至今众说纷纭。安东尼随即追赶而去,抛下战斗部队任其遭受歼灭。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包围亚历山大里亚。安东尼看到大势已去,伏剑自刎。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近,早就研究各种自杀的方法。她躲进了墓堡,但为屋大维所智擒。当屋大维去看望自己的俘虏时,她还施展手腕,千方百计哄骗和迷惑屋大维,然而未能奏效。屋大维生擒克列奥帕特拉七世的目的,是要把她带回罗马,在举行凯旋式时示众。克列奥独特拉七世得知后,陷于绝望,万念俱灰,忠诚的侍女们把一条叫做“阿普斯” 的毒蛇装在无花果的篮子里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丰乳上,结束了神奇、浪漫的一生。据传说,尽管她被严加看皆,她还是设法得到一个农民送来的一篮无花果,内藏有一种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她让毒蛇咬伤手臂昏迷而死。屋大维满足了她临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东尼埋葬在一起。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和恺撒所生的儿子恺撒里昂以及她和安东尼所生的长子亚历山大,均被屋大维下令处死。
  随着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之死,长达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告结束,埃及并入罗马,成为元首的私产。
  最新发现
  据《青年参考》报道:在历史上诸多赫赫有名的女性当中,“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美丽,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帝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虽说野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总能见到这位“埃及艳后”神秘的影子,但有关她本人的文物资料却是少之又少。
  然而,考古学家近日却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找到了“埃及艳后”当年亲笔签署的政令和她曾经居住的古城这些文物足以证明,这位古埃及女王远非只靠美貌和情欲,而是靠智慧治国安邦的。
  (一) 发现“埃及艳后”亲笔签名的政令纯属偶然。如果不是荷兰历史学家彼得?万?明尼心细如发的话,也许谁也不会发现,德国柏林博物馆一具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居然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是柏林博物馆内一具普通不过的埃及木乃伊,所以在被收藏入馆的100多年间。从来没有引起考古学家或者研究人员的注意。
  当比利时草纸考西学家简?比根获得特别的批准对柏林馆藏木乃伊进行全面研究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木乃伊的布片里夹着一张古老发黄的草纸。明尼的心狂跳了起来,凭他的第一感觉,这绝对是古埃及某个时代的文件。当他小心翼翼地从木乃伊身上一点点剔出那片16开大小的草纸的时候,他的心跳再次加快―――草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古埃及文字。
  如获至宝的比根把这张宝贝纸片“请”进了特别鉴定室。只需借助普通放大镜,比根就识别出这是一份古埃及某个王朝的正式公文,上面还有收件日期。非常遗憾的是,比根研究到此就急不可待地把其成果发表在10月的考古权威月刊上,武断地认定其为埃及某个农民与“×先生”之间的普通合同。
  (二) 当荷兰历史学家万?明尼看到这篇研究论文后,立即察觉到可疑之处:光从发表的图片来看,这份文件绝非私人间的合同,而是地地道道的古埃及政府文件。明尼当即向出版社要来了放大的文件照片,当他把这张照片输入电脑时,明尼“在30秒钟内”就断定这是埃及王宫的文件。
古埃及历史学家立即将文件抬头的年份换算了出来―――公元前33年2月23日。公元前33年,这不正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统治下的托勒密王朝吗考古学家们失声惊叫了起来。
更让人吃惊的发现还在后头。文件的内容显然是手写的,而且从笔力来看,似乎出于一名男性官员之手。文件的具体内容,是埃及国王答应给罗马帝国大将军卡尼迪斯以优惠的商品进出口关税―――允许他每年免税向埃及出口1万袋小麦,进口5000安普耳的上好埃及美酒。
  这份文件的末尾有一个娟秀的单词,显然跟文件内容的字体完全不一样,而且明显是女性的笔迹。 当那个单词在40倍的专业放大镜下纤毫毕现的时候,明尼失声惊叫了起来:genestho不就是古埃及国王签署法令时的希腊用语同意的意思吗?埃及国王、公元前33年、罗马帝国大将军,加上女性签定―――这不就是“埃及艳后”的亲笔签名吗?
  (三) 有关“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的任何遗迹和新说法,总是能引起世人关注的。这也难怪,这位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皇,她那传奇般的绝世美貌,她与恺撒、安东尼等英雄人物的情缘,曾经激发过历代诗人、作家、画家和艺术家们的丰富想象力,如但丁的《地狱》、莎士比亚的《恺撒大帝》等,都曾将其描述为一个“旷世的肉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不过,却也有史书记载说,她的美“并不出众,也不惊人”。也有考古学家打趣道:“如果她的鼻子不那么高的话,恐怕世界史便会因此改写了。”
  在好莱坞巨片《埃及艳后》中,克丽奥佩特拉更是被描绘成凭着色相诱使恺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助其击溃亲生胞弟而出掌王位;恺撒遇刺后,她又吸引安东尼为其效力。可是天不从人愿,安东尼的作为激起了罗马市民的愤怒,在与罗马人交战中彻底败北之后,克丽奥佩特拉眼见大势已去,不得已以毒蛇噬胸自杀,时年仅38岁。
  (四) 正因为“埃及艳后”有如此传奇的色彩,所以任何有关她的历史文物的发现都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特别是在考古学界。发现“埃及艳后”亲笔签署的政令的消息传出后,世界考古学界为之振奋。对荷兰历史学家明尼的学术水平深感佩服的大英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深信,明尼发现的手稿绝对是克丽奥佩特拉亲笔签署的,因为明尼的研究从来没有错过。大英博物馆希腊与罗马古董馆副馆长苏珊?沃尔克十分肯定地说:“这肯定是克丽奥佩特拉亲笔签名,因为文件的内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年,正是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统治时期这是埃及艳后留下的唯一笔迹。”沃尔克进一步分析认为,这份手写文件不仅仅是一份政府公文,更是“埃及艳后”政治手腕的具体体现。
  (五) 根据古希腊著名的传记作家兼散文家普卢塔克在其名著《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中记录的史实,“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在恺撒死后,急欲求得安东尼的庇护,但却碰了一个软钉子。于是,克丽奥佩特拉马上把主攻方向转向安东尼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卡尼迪斯,以贿赂的手段最后买通了这位影响力非凡的罗马大奖。卡尼迪斯后来说服了安东尼,让他同意庇护克丽奥佩特拉,而安东尼也从此陷入埃及艳后的温柔陷阱中不可自拔”。
  虽说普卢塔克把一切说得有声有色,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从来没有发现可能证明这些史实的确凿证据。而这次发现的克丽奥佩特拉的亲笔签名文件,却是“埃及艳后”收买罗马帝国大将的铁证。 不过,两年之后,也就是在公元前31年,卡尼迪斯加入了讨伐“埃及艳后”和安东尼的行列,这位罗马帝国陆上兵团的总司令与奥古斯都指挥的海上力量联手,打败了“埃及艳后”和她的情人安东尼。
  另一位埃及远古史学家阿兰鲍曼表示:“这份文献的发现,说明‘埃及艳后’决非只凭美色来保家卫国,捍卫自己王位的。她运用的技巧跟我们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才是‘埃及艳后’美丽与智慧的真正体现。”
  实际上,在克丽奥佩特拉统治时代,古埃及仍保持着极度繁荣。今年初当美国考古学家戈迪奥和他的埃及同事潜入亚历山大港外海海底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条又一条的街区、一座又一座的雕像,那就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最后一个情人迈克?安东尼共筑的爱巢―――亚历山大城。使这座极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家古城获得重生的,是海洋探险家弗兰克?戈迪奥和他的考古探险队,他们的惊人发现,都证明了古埃及历史上那段仍然繁荣的历史,当然也证明了“埃及艳后”不仅是位美丽的女王,而且还是有着出众才干的女王。
俄罗斯的犹太民族属于外来民族。公元初罗马帝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后,犹太人被迫四处流散。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其中一部分就流散到了今天的俄罗斯,并一度达到相当的数量。在最近不到10年间,俄罗斯犹太人的数量明显下降。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的资料,1989年俄罗斯犹太人总数为55.1万,是1979年的78.6%,到1994年初下降到39.4万人。考虑到此后离境的人数,俄罗斯有关专家认为,到1995年底犹太人总数降至36万多人,还有人认为,截止1996年1月,犹太人总数为34万多人。俄罗斯犹太人老龄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其平均年龄为52.8岁,而俄罗斯其他民族的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摩尔多瓦族除外,其平均年龄为44.8岁)P.雷夫金娜:《当今俄罗斯的犹太人》,载〔俄〕《社会科学与当代》, 1996年第5期。。可见,犹太族是俄罗斯最“老”的民族。基于对俄罗斯犹太民族的人口数量和年龄构成的分析,一些人口学家认为,俄罗斯的犹太人正走向消亡的边缘同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即同化和移民。
从80年代末起,俄罗斯的犹太人就处于移民的活跃状态中。如果说1986年从苏联离境的犹太人仅有914人,那么,到1990年则达到20.13万人,1991年为18.6万人。1992年,犹太人的移民高峰才逐渐平息下去,移民逐渐减少。
【内容提要】 在最近10年中,俄罗斯的犹太人数量明显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即同化和移民。同化是长期历史过程的结果,尽管犹太人同化程度很深,但在年仍形成了移民高峰,此后移民数量不断减少。同化和移民的继续是否会导致俄罗斯犹太人的消亡,对此还需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俄罗斯 犹太人 同化 移民
【作者简介】 张玉霞,1965年生,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兰州 730070
俄罗斯的犹太民族属于外来民族。公元初罗马帝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后,犹太人被迫四处流散。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其中一部分就流散到了今天的俄罗斯,并一度达到相当的数量。在最近不到10年间,俄罗斯犹太人的数量明显下降。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的资料,1989年俄罗斯犹太人总数为55.1万,是1979年的78.6%,到1994年初下降到39.4万人。考虑到此后离境的人数,俄罗斯有关专家认为,到1995年底犹太人总数降至36万多人,还有人认为,截止1996年1月,犹太人总数为34万多人。俄罗斯犹太人老龄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其平均年龄为52.8岁,而俄罗斯其他民族的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摩尔多瓦族除外,其平均年龄为44.8岁)P.雷夫金娜:《当今俄罗斯的犹太人》,载〔俄〕《社会科学与当代》, 1996年第5期。。可见,犹太族是俄罗斯最“老”的民族。基于对俄罗斯犹太民族的人口数量和年龄构成的分析,一些人口学家认为,俄罗斯的犹太人正走向消亡的边缘同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即同化和移民。
一、犹太人的同化--前因与后果
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而存在,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犹太人的这些民族特征在俄罗斯犹太人身上已经体现得不明显了。
俄罗斯犹太人的民族自我意识比较淡薄,这主要表现在文化方面。俄罗斯大多数犹太人已很少参与犹太文化。在俄罗斯,大多数犹太人认为俄语是自己的母语,只有极少数熟练地掌握了犹太语,绝大多数人掌握得“不好”或“完全不懂”。在1992年召开的俄罗斯犹太人组织和团体联合会成立大会上,参加会议的积极分子只有2%~3%的人能很好地掌握现代希伯莱语。因此,俄罗斯犹太人很少阅读犹太杂志和收听以色列广播。根据一项调查表明,在俄罗斯,定期阅读犹太杂志和收听以色列广播的犹太人各占6%和3%;偶尔--各占30%和18%;从未--各占64%和79%。大多数犹太人像俄罗斯人一样阅读各种俄文报刊杂志,收听俄语广播,以俄语作为交流语言。
俄罗斯犹太人中信仰宗教的也不多,只占16%,在信教的人中信仰东正教的人比信仰犹太教的人多。定期去犹太教会堂的人就更少了,只有1%,其余的人从未参加或极少参加宗教活动。在俄罗斯庆祝犹太教节日的人不超过13,而庆祝政治节日的人则达到了23左右。
与宗教认同感密切相关,俄罗斯犹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犹太人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一项调查表明,40%的人认为犹太人最好同本民族的人结婚,59%的人认为同本民族的人结婚和同其他民族的人结婚都一样,1%的人认为犹太人最好同其他民族的人结婚。对于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如果没有同犹太人结婚而同其他民族的人结婚,56%的犹太人表示不反对,26%的犹太人表示漠不关心,只有18%的犹太人表示反对。这些数字说明,在俄罗斯,犹太人的婚姻观念已发生了变化,不再将婚姻局限于本民族范围之内,他们在结婚时或子女结婚时没有苛刻的民族限制。在教育孩子方面,在俄罗斯只有9%的犹太家庭以犹太传统教育自己的子女,尽管有些父母也接受了犹太传统教育,但他们并不以这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特别是在犹太人与非犹太人通婚的家庭中更是如此。这样,接受犹太传统教育的人一代比一代少,犹太观念越来越淡薄。
因此,在俄罗斯只有极少一部分犹太人仍在坚持和参与犹太文化,大多数人感到俄罗斯文化离他们更近一些,他们较多地参与了俄罗斯文化,实际上失去了犹太民族的特征,被同化了,即俄罗斯化了。尽管根据他们的姓氏、民族的自我评定是犹太人,但他们的文化类型,毫无疑问是俄罗斯人。他们同俄罗斯人交往,使用俄语,以俄罗斯文化传统教育自己的孩子等等,日常生活实际上同俄罗斯人没有什么区别。这是犹太人在各个方面掌握俄罗斯文化和俄罗斯文化固有的行为规范长期积累的结果,即犹太人长期被同化的结果。
那么,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既然同化是长期过程的结果,因此,有必要从历史上来考察它的原因。
从社会领域来说,促使犹太人疏远本民族文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对犹太人的限制政策,即“国家反犹太人主义”
在前苏联,反犹、排犹政策可以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十月革命前,沙皇政府推行的是大俄罗斯主义政策,不允许其他民族独立存在,通过推广所谓义务国语(俄语)和强迫改变宗教信仰等方式,对其他民族强制实行俄罗斯化,企图使他们融于俄罗斯民族之中。在这种政策下,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迫害尤为严重。如亚历山大三世时期,禁止犹太人在政府机关里任职,把许多犹太人赶出莫斯科,规定犹太人除了规定的“住区”外,不得拥有土地,不得在农村定居. 1881年沙皇被刺,犹太人被指控参与了阴谋,于是,在俄国掀起了屠杀犹太人的狂潮。沙皇政府还禁止犹太人穿本民族服装和遵守本民族风俗习惯,强迫犹太人改信基督教,不服从者处死等等。在沙皇政府这样反犹、排犹的高压政策下,犹太人的民族性遭到严重摧残。
针对沙皇政府所推行的民族歧视性政策,列宁早在十月革命前就一再倡导民族平等的原则,提出给少数民族以平等的权利。他曾提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必须废除对犹太人权利的一切限制的法律,要保障犹太人同其他民族平等的权利。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一段时间内,列宁所倡导的民族政策得到贯彻实施,因此,犹太人一度获得了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但从20年代中后期开始,又出现了反犹主义苗头,犹太人被从领导岗位上撤换下来,所有犹太宗教学校被关闭,宗教书籍被禁止出版,共产党犹太支部被解散。反犹主义在40年代后期的反“世界主义者”的斗争中进入高潮。在这次运动中,苏联文艺领域中的犹太知识分子,被指责为“世界主义者”,说他们是没有国土的人,背弃和仇视俄罗斯传统。许多犹太人为此遭到逮捕,一些犹太人办的刊物和出版社被封闭,犹太剧院和其他一些机构被捣毁。这次运动不仅针对犹太文化知识分子,而且对犹太人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禁止犹太人在国家机关工作,限制高等学校招收犹太人学生,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也采取限制犹太人的措施。这一运动一直持续到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这一段时间被苏联犹太人称为“黑色年代”. 1952年又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医生间谍案”,苏联当局宣布克里姆林宫的9名医生中有6名据了解是犹太人,企图暗害苏联领导人,宣称“这个恐怖集团的大多数成员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建立的国际犹太资产阶级组织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有联系……" 随后,成千上万名犹太专家遭到清洗,犹太人撰写的书籍禁止发行,甚至连犹太医学专家研制的药品也禁止使用。虽然不久后此案被平反,但它给犹太人带来的心理创伤是难以愈合的。60年代初,赫鲁晓夫认为苏联的民族关系问题已经解决,苏联各民族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的各民族的“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这一理论否认了民族的多样性,人为地加快民族接近和融合,成为8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苏联的政策是限制犹太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性,鼓励异族通婚,强制推广俄语并规定俄语是各个民族之间交往的共同语言,实际上是企图使小民族融于大民族(俄罗斯族)之中,是一种强制同化政策。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虽锐意改革,但忽视了民族问题,后期虽提出了一些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但为时已晚,不久,苏联即解体。在国家政权的长期作用下,犹太人的民族特征越来越少,这是同化的重要因素。
(二)苏联社会的封闭导致本国犹太人与外部犹太世界处于隔离状态
在十月革命后,犹太人起初获准同外部世界保持接触,甚至建立犹太复国主义团体,但此后不久即被禁止。80年代以前苏联社会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长期对峙,在这种国际背景下,苏联政府相应地加强了对国内居民的控制,限制国内居民和组织同敌对国家有联系,包括美国在中东的亲密伙伴以色列。因此,俄罗斯犹太人同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就不可能通过这种联系和交往来保持犹太特征,发展犹太意识。他们只能局限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即俄罗斯文化环境中。
(三)苏联反对以色列的政策和开展同“国际犹太复国主义”斗争的运动
二战后初期,苏联为打击英国在中东的势力和同情犹太人在二战期间的悲惨遭遇,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赞成巴以分治方案。后来,苏联的中东政策逐渐发生转变,为向中东渗透,拉拢阿拉伯国家同美国对抗,转而谴责犹太复国主义是“侵略”,并一度断绝了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苏联新闻媒介对以色列也进行了激烈的攻击,70~80年代开展了同“国际犹太复国主义”斗争的运动,加强对国内犹太人的限制和控制,不允许本国犹太人迁往以色列。
(四)绝大多数犹太人分散居住,生活在其他民族特别是在俄罗斯人中
在沙皇统治时期,犹太人数量虽多,但没有统一集中的居住区,沙皇政府虽也曾在一些地区设立了帕累,即犹太人居住区,但犹太人仍是分散居住在俄国各地。十月革命胜利后,在1928年,苏联政府也曾经决定在远东的比罗比詹开辟一个专门地区供犹太人居住,但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在那里仍然只有2.5万犹太人,仅占全部人口的一小部分,许多人到了那里以后又返回了原住地。所以,直到现在犹太人仍是分散居住的,而且绝大多数生活在城镇中,散居于俄罗斯人中间,受教育程度也很高。这种情况使得犹太人在生活、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了俄罗斯人中,不像其他一些民族有本民族的聚居区,在这种聚居区的环境中,有利于保持民族特征。
(五)苏联政府的宗教政策使犹太教受到沉重打击
宗教是维系民族特征、构筑民族性格、强化民族凝聚力、影响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复杂的文化系统。从十月革命胜利到80年代中后期,苏联政府基本上采取的是反宗教政策,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群众性的反宗教运动,企图根除宗教信仰。在这种政策下,年全国信教的人数只占10%~20%。犹太教也受到沉重打击,犹太教会被关闭,宗教活动被禁止,神职人员被强迫还俗接受思想改造。正是由于苏联社会的无神论特点,使得犹太人抵抗民族同化的这个精神武器受到极大削弱。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社会因素外,同化还与犹太人个体的社会行为相联系,这主要指的是大范围犹太人与非犹太人通婚所产生的强烈影响。在60年代的苏联,一半婚姻是异族通婚,80年代,这种现象超过了80%。在犹太人与非犹太人通婚的家庭中,很少用犹太道德规范教育自己的子女,因此,其子女的犹太意识更加淡薄。由于国内政治环境和国家反犹主义政策,使犹太人产生了掩盖自己是犹太人,使自己融于俄罗斯人中的普遍愿望。因此,绝大多数出生在犹太人与非犹太人通婚的家庭里的孩子,在有关证件上登记的不是犹太族,而是其他民族,如俄罗斯族、乌克兰族等。可见,异族通婚造成了犹太意识的普遍下降和犹太人口的大量流失。
犹太人疏远本民族文化和传统,是在犹太人积极参与“苏联建设”的背景下出现的。这种参与也要求犹太人与俄罗斯人视为同一,同他们融为一体。一个犹太人离本民族的传统越远,他对新的环境越容易适应,也就越容易解决自己个人的问题,如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加入新的社会组织,“向上”提升等。一些犹太共产党员也赞同犹太人融入俄罗斯民族中,其自身也在积极地促进这一融合。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导致民族特征的丧失。
尽管俄罗斯的犹太人也像世界上任何其他的民族一样,有自己的历史,保持着历史上形成的精神特征,在起源上同其他国家的犹太人相联系,但在上述条件下,实际上俄罗斯化了,特别是在卫国战争后成为普遍的现象。因此,有人认为,当今俄罗斯的犹太人没有形成为一个具有明显被表达出来的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相反,他们如此强烈地同俄罗斯文化融合,以至于从本质上说,已成为俄罗斯人。尽管这种同化是在矛盾中进行的,即一方面要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自身的民族传统之间的矛盾。但前者是现实的,因此,同化是无法抗拒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既然俄罗斯犹太人如此强烈地被俄罗斯文化所同化,那么,又如何解释犹太人的不断移民呢?
二、犹太人的移民
众所周知,从80年代末起,俄罗斯的犹太人就处于移民的活跃状态中。如果说1986年从苏联离境的犹太人仅有914人,那么,到1990年则达到20.13万人,1991年为18.6万人。1992年,犹太人的移民高峰才逐渐平息下去,移民逐渐减少。
如果对获得去以色列的出境签证的人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年高峰过后,出境人数一直在减少。如果将年离开俄罗斯去以色列的人数分成四个阶段(年,年,年,年)进行比较,情况则更清楚,移民的“断面”呈三角形,即年出境人数逐年增加,而1991年以后则不断下降。据统计,年获得前往以色列签证的平均每年有46574人,而年平均每年只有19880人。1994年在莫斯科获得签证的人有1763人,到1995年则下降为1377人。况且,一些人到以色列后,情况并非想象的那么如意,因此,还出现了“回流”现象,1994年从以色列回到莫斯科的有67人,1995年有64人,尽管数量极小,但它的存在却是一个事实。
年之所以出现移民高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考虑:1.在苏联时代起作用的“推出”力量保存下来,即“国家反犹太主义”。这种政策对犹太人的种种限制和歧视,使他们感到在这个国家难以立足。2.出境自由的限制被取消。过去想要移民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政府取消出境限制,使得移民就像一股被憋了很久的洪水,终于被打开了闸门,从而形成移民高峰。3.苏联犹太人与以色列有民族、血缘、宗教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他们渴望回到自己历史上的“祖国”,认为在那里他们才是主人,安全才能得到保证,而以色列也愿意接收从世界各地包括从苏联来的犹太移民。4.对国内局势的担忧,对国家前途缺乏信心。出现移民高峰的几年,正是苏联民族分立主义不断涌现,民族冲突不断发生,国家正处于解体的前夕。这种情况不能不使一部分人感到前途缈茫,从而加入出走的行列。5.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关心自己孩子的前途,向往更高的生活水平,希望同国外的家人团聚,并得到世界犹太人组织的帮助等等。
独特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条件使土耳其成为游人向往的乐园。形状各异的现代化建筑,华丽肃穆的清真寺唤礼塔,飞跃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之上的跨海大桥,《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遗址,世界奇景卡帕多西亚,观鸟胜地库什湖,秀美的亚洛瓦温泉……迷人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使土耳其享有“旅游天堂”之誉。土耳其的安卡拉羊世界著名,人们用烤全羊招待宾客。土耳其人十分重视着装,爱赶潮流。
  土耳其大陆西起巴尔干,东至高加索,全长1000英里,向北延伸至黑海,南部濒临地中海。它的气候温和,地形复杂,从沿海平原到山区草场,从雪松林到绵延的大草原。这里是世界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土耳其大陆长达5000英里的海岸线点缀着数处保存完好的爱琴海和地中海海滩。巍峨的阿勒山高达17725英尺,山顶终年积雪覆盖,景色最为壮观,吸引了众多游客。此外,这还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度,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均发源于此。
  土耳其的气候类型变化很大。东南部较干旱,黑海被薄雾笼罩;地中海和爱琴海地区冬季温和,而多山的东部地区积雪期长达数月,异常严寒。一般来说,土耳其的夏季长,气温高,降雨少;冬季带来了降雪和冷雨。果园、麦田和水库储有充沛的雨水,葡萄园和去海滩游玩的人有充足的日照。气候多样性说明土耳其的农作物品种极为丰富。这里是世界上主要的烟草、阿月浑子(开心果)、葡萄干和水果蔬菜的产地之一。
  位于土耳其西北角的马尔马拉地区,包括东色雷斯,范围从埃迪恩到伊斯坦布尔,是绵延起伏的牧场和向日葵种植区,农牧业、渔业和轻工业发达。这一地区再往南,跨过马尔马拉海是一片优良的农产区,种植有水果、橄榄、葡萄和番茄等。渔业、矿业和葡萄酒加工业是这一地区的重要产业,布尔萨市(人口200万)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和汽车生产地。伊斯坦布尔(人口920万)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也是全国金融和商业中心。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是战略性的水上通道,将爱琴海和地中海同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土耳其监管着所有舰船的进出,也包括从俄国为数不多的不冻港开出的舰船,它们通过这两个海峡前往爱琴海和地中海的温暖海域。伊兹密尔(人口310万)是爱琴海地区最大的城市,这座城市所在地广布着肥沃的平原和河谷、丘陵和山脉。此地大面积种植橄榄、无花果、葡萄、向日葵、烟草等作物,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伊兹密尔美丽的乡村风光、未开掘的历史古迹、旖旎的海滩和波光粼粼的湛蓝海水,令世界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
  托洛斯山脉构成了土耳其地中海地区的主干山脉,在绿宝石海岸跌宕下去,它自马特马利斯游船港口始,一直延伸至海岸的西端,经过欣欣向荣的安塔利亚市,直至东端的工农商业城市亚达那。这一地区盛产棉花、谷物、蔬菜和香蕉,森林也格外出名。 它日益成为土耳其主要的旅游中心,吸引了日光浴爱好者、帆船驾驶爱好者和徒步旅行者,当然还有热衷考古的人士。
  中部安纳托利亚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心脏地带,是一片海拔3000英尺的高原,错落分布着山脉、大河、盐湖和淡水湖泊。这片土地极利于小麦、棉花和瓜果的生长,也适宜放牧牛羊和马匹。春天到来的时候,野花遍地,包裹着绵延起伏的群山。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人口370万)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是在古罗马城市―安哥拉上发展起来的。
  黑海海岸有1000多英里的海岬和山脉,河川湍湍从陡峭的峡谷中流过。这片肥沃的海岸地区降水充沛,主要特产有:樱桃、榛子、奶制品、茶树和烟草。这是徒步旅游者的理想地点,群山中隐藏着古老的遗迹。
  东南部安纳托利亚气候炎热、干燥,以灌溉系统、农业、牧业、石油勘探和生产闻名。这一地区的阿月浑子(开心果)数一数二。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土耳其东部,蜿蜒流经东南部地区。一个耗资320亿美元的大坝、水库、水利发电厂和灌溉渠道项目―“东南安纳托亚利项目”正在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灌溉着面积相当于爱尔兰国土的一片地区,提高了国家的农业产量,虽然土耳其已是为数不多的净食品出口国之一。
  东部地区多山,气温较低,降雨量适中。这里的农业发展环境更为苛刻,但是农民们仍种植小麦,放牧羊群。然而,该地区美丽宁静的高山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总之,土耳其是一片四季皆宜、品味万方的土地。
  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内陆高原向热带草原和沙漠型气候过渡。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4-20℃和4-18℃。年平均降水量黑海沿岸700―2500毫米,地中海沿岸500―700毫米,内陆250―400毫米。土耳其人的真正发源地是鄂尔浑河和叶尼塞河一带,史称突厥。
  公元前7000年以前,安纳托利亚便开始有人居住,公元前1900年左右被印欧赫梯人占领,他们随后建立了一个世界强国,直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灭亡。后来弗里吉亚人和吕底亚人侵入安纳托利亚,但其东部则由当地的亚美尼亚王国统治。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占领了这个地区,随后又经历了希腊入的统治,最后于公元前l世纪还经历了罗马人的统治。亚美尼亚王国一直是敌对的罗马人(后来是拜占廷人)与安息人以及后来的萨萨尼亚人之间的分界国。拜占廷人统治时,君士坦丁大帝把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定为首都。
  11世纪时,突厥游牧部落“乌古思”侵入安纳托利亚。“乌古思”部落的一支凯伊人在 12世纪占领了安纳托利亚东部和中部。凯伊人奥斯曼一世建立了奥斯曼正朝。奥斯曼人在其扩张的最初阶段,曾经是土耳其人维护伊斯兰信仰反对拜占廷帝国的主要力量。 13~14世纪,奥斯曼人夺取了西安纳托利亚和东南欧的拜占廷领土,使这些基督教巴尔干国家成为他们的封臣,同时征服了东安纳托利亚的土库曼公国。15世纪,奥斯曼苏丹强行对巴尔干国家实行直接统治,并征服君士坦丁堡(1453),将东至幼发拉底河(1468),西至匈牙利的领土都划归其统治范围之内。 16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其版图包括大多数巴尔干国家、中欧的匈牙利大部分领土和中东及北非的大部分地区。
  苏莱曼一世()统治以后,帝国在政治、行政和财政上开始衰落。到1718年,奥地利已经把土耳其人赶出匈牙利,俄国于1783年吞并了克里米亚。19世纪,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对埃及和大多数巴尔干国家的控制。最初“米勒特”制度允许宗教信仰不同的少数民族实行地方自治,但在19世纪末,这种制度开始瓦解,导致骚乱增加,终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亚美尼亚人遭受种族灭绝性大屠杀。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发动革命,企图恢复帝国,然而在巴尔干地区却继续遭受军事失败和领土丧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站在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边。战后,土耳其丧失了其阿拉伯行省和小亚细亚部分,但是在经过残酷的内战和对希腊的战争之后,土耳其现在的疆土在1923年的洛桑会议上被确定,土耳其成为一个共和国,由凯末尔为第一任总统。奥斯曼的苏丹制和哈里发制被取消,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凯末尔从根本上改革了土耳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他提倡一种新的民族认同思想,使土耳其社会非宗教化,降 土耳其独立纪念碑 低伊斯兰教的主导地位,并用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书写土耳其语。他还实施一项由国家控制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后证实此项政策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凯末尔死后,议会政治和多党制在土耳其已逐步建立,尽管曾出现过不稳定时期和短时期的军人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土耳其一直保持中立,战后与西方结盟并接受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土耳其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2),是《巴尔干协约》的签字国(1953),参加了《巴格达条约》(1955,后改称中央条约组织),参加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和欧洲委员会。1959年土耳其与希腊解决了历时3年的塞浦路斯争端。土耳其第二共和国成立后,于1961年通过新宪法。1963年,土耳其成为共同市场的成员国。
  塞浦路斯希腊族人和土耳其族人之间的争端,导致1963年在那里发生的一场内战。希腊和土耳其都处于战争的边缘,但由于联合国施加压力,冲突得到控制。1974年,塞浦路斯在希腊军人政府支持下发动政变,土耳其军队遂侵入并占领塞浦路斯北部。1980年,由于土耳其国内政治不稳,危机四伏,军队在一次不流血政变中接管了政府并实行军事管制法。两年后,一部新宪法由多数选民投票通过。随后在1983年举行议会选举,军事管制法逐渐被取消。在祖国党总理厄扎尔执政时期(),土耳其经历了政治相对稳定和经济增长时期。
  日,大国民议会选举。正义与发展党在550席中获得340席,共和人民党分得112个议席,民族行动党得到71个议席。以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为总理的正义与发展党政府得以继续执政。8月28日,大国民议会选举阿卜杜拉?居尔为总统。
虎,又称老虎,是当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亚洲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最大的虎种体重可以达到350公斤以上。老虎对环境要求很高,各老虎亚种均在所属食物链中处于最顶端,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虎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在亚洲分布很广,从北方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到南亚的热带丛林,及高山峡谷等地,都能见到其优雅威武的身影。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注:红苗惟铜仁府有之,衣服悉用班丝,女红以此为务。击铜鼓以鼓舞,名曰调鼓。每岁五月寅日,夫妇别寝,不敢相语,以为犯有虎伤。)寅为虎,谁敢违背避寅习俗,五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会伤害他们。 是一些地方民间流传的避寅习俗。
白虎神是中国古代道教的守护神,原为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因其呈虎形位于西方,按五行配五色,故称。它也是四方神之一。《礼记?曲礼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土家族多信奉白虎神,湖北土家族祭白虎时,掌坛师要用杀猪民将自己的头砍出血来,滴在纸钱上后,悬挂焚烧。湖南土家族的小孩得尺风病时,往往认为是白虎所致必须请巫师驱赶“白虎”。驱赶时,要在户外放一把椅子,绑上带枝叶的竹子,上捆一只白公鸡,由巫师在室内施法,如果公鸡啼叫,白虎就算赶跑了。
陕西有送布老虎的育儿风俗。小孩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有力;折断虎尾,则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山西各地则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每逢小孩过生日,当舅舅的要送外甥一只或一对老虎枕头,既可当枕头,又可当玩具,还表示祝福。
陕西华县一带流行“挂老虎馍”的婚姻风俗。迎新前,男方的舅家要蒸一对老虎馍,用红绳拴在一丰收,新娘一到,便将老虎馍挂在她颈上,进门后取下,由新郎新娘分食,表示两人同约会。值得一提的是,此馍还有公母之分,公老虎馍的头上有一个“王”字,表示男子要当家为王;母老虎馍的额中有一对飞鸟,表示妻随夫飞。每个老虎脖子前还有一只小老虎,表示祝愿新人早生贵子。
在古时候,一些中国医生到处采集并实验各种药物的功效,他们通常会手拿一个铃铛,铃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铜环,人们称之为“虎撑”或“虎衔”。这是他们的护身符。
传说药王孙司邈在去山中采药的路上突然被一只老虎拦住了。老虎就在前面,想要逃走已是不可能的了,药王随身带着一条用来挑草药的长扁担,但要用这条笨拙的扁担对付老虎这又谈何容易。他一无所措,只是恐惧地盯着老虎。奇怪的是这只老虎并没有向他扑来,正相反,它张大着嘴蹲在地上,它以一种忧伤的眼神注视着药王似乎是在乞求什么,并不停地轻轻摆动着脑袋。药王被眼前如此的情景震惊了,他缓缓地接近眼前这头庞然大物,他看见一块硕大的动物骨头深深地扎入了这头老虎的咽喉。善良的药王想要帮它,替它去除这块骨头,但他担心的是,眼前这头动物要是因为疼痛而突然闭嘴的话,他的胳膊一定会被咬断,正在这时他想起他扁担上的一个铜环,他取下铜环并将它放入老虎的口中将那大口撑开,这样他就不必再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了。他将手从铜环中央穿过伸入那血盆大口中迅速地拔出骨头并麻利地在伤口抹上药膏。当药王取走了虎口中的铜环后,老虎不住地点头,似乎是在答谢这位仁慈的医生。从那以后,铜环被改造成一个手摇铃,成为采药的标志,所有的医生出门采药时都会带上它,用于显示他们都是药王的弟子,只有药王能够为老虎看病并且不会受到它们的攻击。
在我国民间童话中,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老虎学艺》的故事: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但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当虎觉得自己已将猫的本领完全学会之后,便一反常态,恩将仇报,竟然猛扑过来,要把猫一口吃掉。猫却不慌不忙,敏捷而灵巧地纵身爬上了树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树下无计可施,便又央求猫把上树的方法传授给它。猫则不再上当,虎也就终于没有学会上树的本领。
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西安市的陕西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郭沫若先生曾经选取这一题材创作了著名话剧《虎符》的剧本,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如何不生气?由此也可见当时虎符作用之大。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虎头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扬州这座著名的古城内,住着一个船夫,他的名字叫大羊,他很慷慨也很大方而且很乐意帮助别人。不久,村里来了一位年迈的旅行者,她对大羊善良的品格大加赞赏。临走时,她将一幅古画送给了大羊,画中是一个漂亮的姑娘正在用针线缝一双虎头鞋,船夫非常喜欢这幅画,他一回到家,立即就将画挂在了他床头的墙上。
一天晚上,画中的姑娘突然从画中走了出来,与大羊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打那后,他们每晚都见面。一年以后,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他为俩口子带来了更多的欢乐。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村长耳闻了大羊家中有奇画的事后,蛮横地将这充满神奇的图画抢走了。大羊对恶毒的村长恨之入骨,然而却无能为力。贪婪的村长像大羊那样将画挂在了床头的墙上,每天都期待着画中女子能够下来,令他失望的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大羊的孩子长大了,他总是不停地呼唤着自己的母亲,大羊只得不停地哄骗他说他的母亲已经去了遥远的西方不能回来了。大羊的话语丝毫无济于事,那孩子坚持要寻找他的母亲,最后,他踏上寻找母亲的旅程。他夜以继日地不停向西方航行,最终在森林中他找到他的母亲正同许多仙女在一个水坑中洗澡。“噢,我的孩子,你怎么到那么远来找妈妈了?母亲正说着,两滴晶莹的眼泪流下滴在孩子面颊上。”妈妈,要知道,我失去你太多了。“直到你穿着我为你缝的虎头鞋走进村长的卧室时,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团聚。孩子,闭上你的眼睛,让我先把你送回家吧。”
一阵旋风之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到家了,他告诉村长说他可以将画中的妇子召唤下来。贪婪的村长,急不可耐地将这孩子带入了自己的卧室。孩子看到自己的母亲,就大声地对着画召唤道:“;妈妈,我们走。”话音刚落,画中女子应声下地,搂起孩子就往外走。然而贪婪的村长已经挡住了去路。他蛮横地要那女子做他的妻子。遭到拒绝之后,村长愤怒地像母子俩扑过来。那孩子勇敢地冲上去与他搏斗。正当这时,那双虎头鞋从男孩的脚上松脱下来,立刻变为一只斑斓猛虎,只见它迅速地扑向那邪恶的村长。村长的呼救声与猛虎的吼声响彻整个村庄……虎头鞋拯救了母子俩和他们的家庭。从那以后,人们开始为他们的孩子制作虎头鞋,期望它能够保佑孩子与家庭的安全。
上古“八元”之一伯虎的后人,以虎为氏。如,清代四川人虎坤元,字子厚,咸丰年间从军,官至提督,每作战都往前冲,喜欢夺敌军大旗,后战死于秣陵关。回族中的虎姓,取自祖上回回名首音。云南昭通地区尚存《虎姓家谱》。如明代西域人忝克里别儿的,入中国居南京任职锦衣卫副千户。其子虎歹别儿,以虎为姓,虎马镇、虎梦解、虎如声、虎承瑞等。虎姓分两种读音:Hǔ
Māo。《回回姓氏考》载,虎姓回族‘唯成都虎姓,音不读虎而读猫(Māo)音。’在现代,四川和云南地区的虎姓多读Māo音。而北方其他地区虎姓多读Hǔ音。
十二生肖之(虎)
虎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称为寅。
武强年画十二生肖《虎》
在农历(庚寅)虎年无春的现象,也就是民间所谓的“无春年”。
“无春”年、平时俗称“寡春”年,也有称“寡年”的,后来又根据“寡”字字意,经过流传演义为“寡妇年”。有很多人都有“寡年”不宜婚嫁之说。
事实上,农历碰上“无春”年是很正常的,是人为的在排历中依照节气和物候的调整,不会也不应该影响个人生活,不论“无春”、“双春”还是“单春”,都只是阴历和阳历之间转换时的“阴差阳错”,与吉凶无关。无春年是寡妇年的说法是不足信、不可取。
虎的崇拜应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变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镇西之兽。 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
虎图腾崇拜与文化遗产
《跳於菟》(就是《跳老虎》)传统民俗仪式,是古羌部族虎图腾崇拜的一种遗俗,目前仅存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村,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都要进行驱魔逐疫的《跳於菟》(wu tú)―― 即“跳老虎”活动。日,土族於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东北的方言中“虎”这个字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鲁莽。
以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为例,如果他做什么事时方法比较直接鲁莽的话,我们就会说:这个人很“虎”。
(虎)姓氏
《百家姓》中并无虎姓,《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虎氏姓名也仅五例。在拥有约1300万人口的广州,姓虎者也少之又少。
虎氏名人:《外来媳妇本地郎》中扮演“二嫂”而闻名全国的广州演员虎艳芬。
虎姓根据其来源不同读音也不尽相同,作为汉姓应该是读Hǔ,Māo音主要是少数民族中虎姓的读音。其来历如下:
1.出自上古舜臣“八元”之一伯虎的后人,以虎为氏。据古史传说,伯虎,又名**,是帝喾高辛氏的大臣。相传帝喾有八大才子: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实际上是八个部族的首领)辅助他,史称“八元”。帝喾死后,尧继帝位,八元退隐。舜接替尧为帝时,重新起用大批元老旧臣,伯虎部族的首领才又复出为大臣。伯虎一族从此再度发达,他的后代遂以虎为姓,称为虎氏,成为今日虎姓家族的重要来源。此来历读Hǔ。
2.出自回族中有虎姓: 据《回回姓氏考》载,虎(Māo 音猫)姓回族“唯成都虎姓,音不读虎而读猫(Māo)音。”其实,云南地区的虎姓也读猫(Māo)音。虎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南京、成都和洛阳等地。
3.居住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南部的克木人,以崇拜的图腾为姓氏,这种姓氏有的用动物作姓氏如虎氏、野猫氏、松鼠氏、水獭氏、白头翁氏、孔雀氏等6种;有的用植物作姓氏,有树蕨氏和细白花氏两种。每种姓氏都有它的来历和传说,如姓虎的人传说他们的祖先被虎所害,后人一方面畏惧老虎,一方面又崇拜老虎,因此,把老虎作为这个氏族的标志。克木人的传递方式也较奇特。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子随父姓,女随母姓。
4.虎姓在现代较为鲜见,云南省昭通地区的虎姓则是取祖上“虎威将军”封号的“虎”字为姓。生活在甘肃环县虎洞乡的虎姓人居多,自称自己的先祖是姬姓后裔。虎姓望居晋阳郡(秦置晋阳县,赵国都城置晋阳郡。不久又改名太原郡,属太原郡辖,现在山西太原市)。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0平米客厅阳台朝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