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北有仙居杨梅采摘基地地吗

图文:敞开大门迎游客洪北加速发展观光农业_楚天都市报副刊_多媒体报
&第63版 农业四季
第33版 : 情缘周刊第34版 : 情人节特刊第35版 : 情人节特刊第36版 : 情人节特刊第38版 : 情人节特刊第39版 : 情人节特刊第40版 : 情人节特刊第41版 : 武汉城建第42版 : 要闻第43版 : 聚焦第44版 : 形象展示第45版 : 形象展示第46版 : 动态第47版 : 互动第48版 : 楚风第49版 : 锦绣五里界第50版 : 街区新闻第51版 : 经济脉动第52版 : 界兴2014第54版 : 幸福家园第55版 : 梁子湖畔第57版 : 美丽蔡甸第58版 : 区街新闻第59版 : 民生速递第60版 : 美食健康第62版 : 明星人物第63版 : 农业四季第64版 : 知音故里
?图文:敞开大门迎游客洪北加速发?图文:蔡甸试种福建白茶成功
图文:敞开大门迎游客洪北加速发展观光农业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图为:洪北有大片葡萄园本报资料图片&&&&本报记者鄢婉&&&&红色的红叶石楠,金色的金边女贞,绿色的樟树苗……深冬季节,洪北乡的苗圃基地里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蔡甸打造“武汉西部休闲旅游胜地”进程加快,洪北的观光农业也渐成气候,力图为武汉人提供一个“慢生活空间”。创办近15年的洪北苗圃基地,正调整发展方向。&&&&千余亩的苗圃转型观光农业&&&&走在1200亩的洪北苗圃基地的苗圃间,四周都是整齐划一的苗木,有的还未成形,有的正在静候买主。苗圃经理朱树山告诉记者,洪北苗圃基地始建于2000年,当时只有不足300亩地。随着武汉城市快速发展,不少城市道路和社区绿化需要苗木,洪北苗圃基地的生意越做越大,苗圃面积也逐年上升。&&&&朱经理指着路旁的一颗红叶石楠告诉记者,苗木树冠直径越大越值钱,一颗直径一米为红叶石楠收购价约200元,市场价则高达600元。去年,洪北苗圃基地销售苗木纯利润约200万,还有价值千万的苗木仍在苗圃里生长。&&&&苗木种植带来高利润,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2012年起,不少人开始跟着投资苗圃,其中新增1000亩以上的苗圃就有两家,整个洪北乡苗圃面积达到4000多亩。洪北苗圃基地优势不再,朱树山开始谋划转型。&&&&洪北苗圃基地没有门禁,进园也不收费。朱树山发现,每年洪北举办“葡萄节”时,不少游客会顺道来苗圃转转。“咱们苗圃里春天有樱花和桃花,夏天有苹果花,秋天有紫薇花和葡萄,冬天还有梅花,四季都有看点。”朱树山说,苗圃的旅游资源不差,苗圃边上就是农家乐餐馆,游客驱车30分钟即可到城关住宿。他计划2015年在维持苗木供应的前提下,多种一些果树,尝试发展观光农业,寻找新的收益突破。&&&&村民家的大棚也欢迎游客&&&&洪北乡是蔡甸的主要农业种植区,以蔬菜、西甜瓜和葡萄种植为主。这些农作物产业和苗圃一样,在生产面积和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它们也在寻求新的发展突破――观光农业。&&&&日,洪北葡萄产业科技园举行了首届“葡萄采摘节”,上万游客涌入3000亩葡萄园,摘走5万斤葡萄,销售额高达40多万元。洪北葡萄产业科技园负责人王茂松之前预期只有1000人来参与,但截至20日下午4点,涌入葡萄园采摘的游客已过万。葡萄采摘游让洪北葡萄产业吃到了甜头,也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游客素质良莠不齐,葡萄损毁率较高。”吸取经验后,去年,洪北葡萄产业园专门开辟了60亩采摘区。游客只能在规定区域进行采摘,一个区域摘完后,才开发其他区域,有效控制了损失。&&&&大型企业和种植园青睐观光旅游,洪北的普通村民也有意开放观光。2月6日,记者来到洪北什湖村村民田凯家的温室大棚,田凯一家人正在收获最后一批生菜,改种西甜瓜。田凯告诉记者,今年是他们第一次尝试在钢架大棚里种西甜瓜。“西甜瓜成熟的时候,我们欢迎城区市民来地里采摘。”他告诉记者,洪北乡通过整合地坪,将过去零散居住的居民统一搬迁至居住区,农田进行规范整合,增设来钢架大棚,农村面貌一新。“我们有信心,迎接来自市区的客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仙居杨梅采摘基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