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的妃子历史天涯何处无芳草?

寻找消逝的中卫古十二景之星渠翠柳_应无所住而生其心_天涯博客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故曰:大雄也。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3840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429109
(27)(20)(8)
(1)(1)(1)(7)(2)(6)(15)
星渠柳翠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垂杨垂柳倚平潴②,拂水拖烟翠浥裾③。
&&&&&&&&&&&&&&&&&&&&&&&&&&&&&&&&&&&&&&&&&&&&&&&&&&梅雨乍添新涨满④,踏青人上七星渠。
①这首诗选自《乾隆中卫县志》。星渠柳翠,中卫知县黄恩锡设置的中卫十二景之一。星渠,即流经于今卫宁平原上的干渠七星渠。
《宁夏省水利专刊》第一期载,七星渠开凿于公元前92年,即汉武帝征和元年;《宁夏农业地理》载为公元前100年,即汉武帝天汉元年。只是不知渠为何名,&七星渠&一名始见于明《宣德宁夏志》。渠口原在泉眼山下,相传其地有泉七眼,形若列星,因此而得名。又云:灌区原有柳青、贴渠、大滩、李滩、孔滩、田滩六渠,七星渠位列其他六渠之首,形似七星,故名。现该渠全长88公里,灌溉中卫、中宁及3个国营农林场的耕地40万亩。
《中卫各景考》云:&七星渠,自冯城环洞(即今中宁县七星渠双阴洞沟环洞)以下,观察钮公(廷彩)于雍正十二年,请项创修红柳沟环洞飞槽,渠始下浇白马通滩。沿岸植青杨垂柳。春夏之交,渠流新涨,千株挂绿,翠色涵波,足供人游赏不置云。&
史志载,明末以来,七星渠红柳沟涵洞和渡槽被山洪冲决,致使七星渠中断上百年,下游百姓无法引水灌溉。
雍正十二年(1734年),官任分巡宁夏道的钮廷彩,相度地形,亲率僚属,督修七星渠红柳沟涵洞渡槽及泉眼山渠口进水正闸,历时3年竣工。工程竣工后,钮廷彩又号召沿渠农民在渠的两岸栽植杨柳树,从新宁安堡(今中宁县新堡镇)到白马(今中宁县白马乡),几十里相连不断。数年后,每年春夏之交,七星渠满渠春水,雨后新涨;两岸柳树,千株挂绿。游人踏青渠岸,又清爽,又惬意,遂成为中卫十二景之一。
②潴:水停聚的地方。此指七星渠水。
③浥:湿润。裾:衣服的前襟或指衣袖。
④梅雨:本指初夏产生于江淮流域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此借指春夏之交,宁夏地区雨水较多的时候。
& & & 罗元琦,字用璞,号昆圃,云南石屏人。清代乾隆戊午举人,官陇西知县。有《兰陔堂诗集》。
&&&&&&我生在宁夏平原与黄土高原交接的地方,我家南面靠近香山山麓地带的南山台山脚,北临黄河。出我家大门,沿着南面一条小路,不到百米就到七星渠。周围上年纪的人都叫&大渠&,小时候,家人总是告诫我,不要到大渠边玩。
&&&&&&七星渠是一条人工控制的引黄灌溉渠,春夏用水时,开闸引黄河水,水盈充全渠,浩浩汤汤。秋冬季节关闸,只剩一点从渠底默默淌过。始凿于西汉,名载于明朝。大规模修复于清。在清朝前期,就成为一道风景。沿溯七星渠的历史,可以将周边地区的开发历史向前推进到西汉甚至更早。因为有人大规模集聚的地方才会组织去开渠,而现存能说明周围人口迁入的最早只能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本村刘姓族谱只能向前推到12代,始载于清嘉庆年间第三代。推此推断,始祖活动于清康熙年间。这都是移民政策从山西迁过来的,那么之前是哪些姓氏的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呢?
&&&&&&&这是一条引自于黄河的农业灌溉用渠,是宁夏黄灌区典型的灌溉渠,从中卫沙坡头区永康镇申滩村引自黄河,然后流向中宁县。主要的作用是满足于下游中宁黄灌区农业用水的需要。&
&&&&&&现在看到的七星渠面貌是在我小学五年级即1999年春天整修过的。河底稍有所加深,两岸略有所劈宽。用现代化的挖掘工具将两岸修理的整整齐齐。我家附近的&调水闸&桥头,也炸毁重修。以前,调水闸上的桥只是块宽约两三米的水泥板搭在上面,两旁的围栏也是破烂凋敝,两块桥板交接的中间,间隙很大,走在上面,望着湍急的水流,听着哗哗的水声。让人不寒而栗。小时候还和周围的孩子,站在桥面上比谁的但量大,呆的时间久。
&&&&&&新修后的桥,用钢筋混凝土搭建,桥下的水坑用水泥抹平,还设置了减压带。再也不会在几百米开外就听着那令人恐怖的哗哗的流水声了。两岸还是跟以前的堤岸一样,铺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和细沙。
&&&&&今天,看到收录于清乾隆年间《中卫县志》罗元琦的这首诗,勾起了我对家乡这条渠的最早记忆。在90年初,我有大概记事能力的时候,渠的两岸满是杨柳树。枝干遒劲的大柳树。那时还没有现在的沥青公路。尤其是到春天的时候,闸坑两旁柳树吐出新芽,东风吹来,新柳依依。真的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是我最早一点模模糊糊的记忆。&
&&&&&翻阅县志,七星渠大规模的植柳源自于清朝雍正十五年,主要在于下游的中宁段。据我小时候的一点记忆,在我们上游段也有。只是柳树体态婀娜,观赏作用大于使用价值,它的使用价值就是枝干烧柴。随着人口的增长,在政府管理疏松后大量的柳树被砍伐,而种上了使用价值较大的杨树。杨树枝干挺直,家乡人称之为&窜天柳&,意为高大挺拔,直窜天际。它可做房屋之栋梁、家具等。不管是七星渠两岸还是农户宅院前后,都有大规模的种植,就像福州的榕树一样。只是,在我只有三四岁的时候,因为天牛祸害,据说是进口的俄罗斯木材带来的灾害。大大小小的柳树、杨树全部被砍掉了。包括清朝年间首植的那些百年老树,从此,星渠柳翠的记忆消逝殆尽,只存在于古文献中了。
&&&&&&在我小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很多的杨树和柳树,每年三四月的时候,柳树嫩枝吐出新芽,万条垂下绿丝绦,引得兴奋的鸟儿站在枝头啁啾,&鸣翠柳&,唱响春天。风吹来,荡漾在水面上,徜徉在风中。六月柳絮满天飞,让人浮想联翩。&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就源于这般意境。大人在树下歇息乘凉,小孩子在树下玩。对于本地农民来说,这是寻常之处,对于文人雅士而言这就是春季踏春的绝佳去处。
&&&&&&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在渠边种杨树,既可以保护两边堤岸水土,涵养水源,更重要的也是一项经济收入,在北方农村屋舍典型的土木结构盛行时,谁家盖房都需要树做梁。没有就得买。父亲分家时,爷爷给他分了几棵树。这就充分说明了树在农村的重要性。
&&&&&&现在,七年在外,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后,城市的面貌真让人耳目一新,可城市的迅速发展也不断加深农村的衰败。我家周围还是曾经的那般景象,只是人明显的少了,变得清冷有衰败感。现在七星渠两旁,都被现代机械推成了平路。上面依旧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躺在细沙里。没有了柳树,也没有了杨树。路边新补种的槐树参差不齐立在路边,全然找不到古中卫的十二景的感觉。&
&&&&&上次回家,正好七八月雨季,渠水汹涌。一个傍晚,阳光散散的洒在河面上,我坐在家门附近的七星渠桥头。看着从小到大熟悉的这条渠,听着哗哗的水声,水浑成砖红色。时而形成漩涡,时而卷起浑浊的浪花,两岸变的光秃秃的。想到一百多年前,我的某位祖先头上盘着辫子,穿着自家织的土布褂子,在这里种植柳树。在七星渠的河畔,他或许还曾遇到坐着带着车篷的马车。戴着便帽,身着便服前来视察民勤的黄恩锡黄大人,甚至看到这位亲民的黄大人,背着手,站在星渠河畔,长辫子自然的垂在身后,晃着脑袋吟诵星渠柳翠的诗作&&&&&&&&&&。&&注:&罗元琦,乾隆年间官陇西知县,说明他在甘肃做官,并不在中卫,据我推断,这首诗是他来中卫拜访在这里做官的云南老乡黄恩锡。黄恩锡系云南永胜县人,今丽江人,罗元琦,云南石屏,今红河州人。到了大西北,云南四处都是老乡了。黄恩锡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科进士,罗元琦清代乾隆三年(1738)戊午科举人。进士要比举人高两个级别。不论在为官还是在诗词文学,进士出生的黄恩锡的成就都比他的老乡高的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时日我的博客今天5岁355天了,我领取了徽章.&&
,我在新浪博客安家。,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我上传了第一张图片到相册。至今,我的博客共获得3,195次访问。这些年,新浪博客伴我点点滴滴谱写生活!
岁月如尘,往事已矣!济职的校园里早已没有了我们的身影!我所钟爱的新校没有,我所难忘的西校没有!史林风却铭记人们的心中!我们是奠基者,我们是开拓者,我们曾被人铭记,而又被人忘记,我们成为历史,我们成为了一阵风。
人说有夫妻七年之痒,而我却在七年的时候想到你!那时的我们风华正茂,那是我们该与担当,我们为了社团不懈努力,我们挑战自我……
一方热土,让我们欢聚,让我们一起担当,我们为历史欢唱,我们为历史回想!“通古惜今,悟史明智”在我们的心中。多少年,弹指一挥间,而今的我们天各一方,我们早已忘却年少的梦,我们追求着每个人心中不老的传说,不,那不是一个传说,我们还在继续走着……
诚挚希望每个人都能回到那一方热土看看,看看史林风诞生的地方……
我的博客今天4岁163天了,我领取了徽章.&&
,我在新浪博客安家。,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我上传了第一张图片到相册。至今,我的博客共获得1,618次访问。这些年,新浪博客伴我点点滴滴谱写生活!
首届中国大学生人文原创写作大赛暨百强文学社团评选活动中国大学生百强文学社团入选名单
(按省份首字母先后顺序排序)
  地方高校(83)
  1.安徽师范大学玄鸟诗社
  2.安徽淮南师范学院世纪星文学社
  3.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
  4.清华大学火石新诗社
  5.清华大学文学社
  6.清华大学文苑报社
  7.中央财经大学读书社&昭明文学社
  8.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社
  9.北京师范大学五四文学社
  10.中国传媒大学青果文学社
  11.北京语言大学来园文学社
  12.北京语言大学文音文学社
  13.中央美术学院空白诗社
  14.中央民族大学"朱贝骨"诗社
  15.三峡学院三峡文学社
  16.福建省莆田学院木兰溪文学社
  17.深圳大学浪淘沙文学社
  18.广州河池学院堆云文学社
  19.广东五邑大学侨苑文学社
  20.广东韩山师范学院
  21.广西师范大学芒诗社
  22.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诗群
  23.天水师范学院瀚海潮文学社
  24.宁夏师范学院北斗文学社
  25.武汉大学风光村诗派
  26.华中农业大学南湖风文学社
  27.武汉理工大学原点文学社
  28.襄樊学院草庐文学社
  29.中南民族大学玫瑰园诗社
  30.河南大学书评学社
  31.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文学社
  32.河南科技大学文学社
  33.商丘师范学院绿枫文学社
  34.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汇贤诗文社
  35.河北北方学院晨曦文学社
  36.河北工程大学学生家园
  37.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建院青年文学社
  38.黑龙江大学和光文学社
  39.南京大学诗群
  40.南京师范大学四维文学社
  41.南京师范大学那天文学社
  42.南京理工大学正行文学组
  43.扬州大学透红亭文学社
  44.南京审计学院荻思文学社
  45.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青年文学社
  46.徐州师范大学桃蹊文学社
  47.常州工学院新绿文学社
  48.苏州大学弄潮文学社
  49.东北师范大学原诗社
  50.东北师范大学逐风文学社
  51.内蒙古科技大学紫宸文学社
  52.复旦大学复旦诗社
  53.同济大学兰樱诗社
  54.山东师范大学陀螺文学社
  55.山东政法学院晨露文学社
  56.烟台大学观天文学社
  57.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
  58.济南大学青笋文学社
  59.济南大学觅航社
  60.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沁芳文学社
  61.山东教育学院泉韵文学社
  62.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笔耕文学社
  63.山东师范大学绿洲文学社
  64.济南职业学院史林风社团
  65.济南职业学院浥雪文学社
  66.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北斗星文学社
  67.山西大学《我们》杂志社
  68.山西师范大学红烛文学社
  69.太原师范大学外语师范学院汾河文学社
  70.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湖畔文学社
  71.大同大学白桦林文学社
  72.运城学院中文系大学生活报社
  73.稷山师院中文系文学社
  74.延安大学文学社
  75.西安交通大学《大学》杂志社
  76.四川大学锦官城的魂儿诗群
  77.四川师范大学天堂桌子文艺沙龙
  78.南开大学学生原创实验剧社
  79.天津大学冬至诗群
  80.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瀚海诗词社
  81.绍兴文理学院河洲文学社
  82.嘉兴学院文学社
  83.湖州师范学院太湖文学社
  军队院校(17)  全军大学语文协作体入选团队17个(名单略)
  军队院校入选团队将由大赛组委会与全军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颁发荣誉证书
  (以上社团负责人或联系方式如有变动,请速发邮件到进行登记核实,以便邮寄荣誉证书,如有其它补充或说明请一并发此邮箱,截止日期为日)
全国大学生人文原创邀请赛暨全国大学生百强文学社团评选组委会
            日
1.战国时有一位君王是赵惠文王,那么他的父亲是是谁?
2.刘邦开国授予“汉兴三杰”的辅佐,请说出他们的姓名?
萧何 张良 韩信
3.京剧四大名旦是?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4.二战公认名将
&美 麦克阿瑟. 巴顿 马歇尔 艾森豪威尔
英& 蒙哥马利
俄 朱可夫 崔可夫
5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 北王翼王
6.中国现代六大文学家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曹禺
7.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形容的是
8.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9.现在我国政协主席是 贾庆林 人大委员长 吴邦国
10.井冈山会师讲的是毛泽东和朱德的会师
11.有持灯女郎之称美誉的职业是?护士
12。台湾自古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请问台湾第一巡抚是 刘铭传
13.牡丹亭的作者是 汤显祖
14.朱元璋皇帝的年号是 光武
15.水浒传中有浪子之称的是 燕青
1.& 李解放 刘跃进 张开放 王援朝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人民公社化 抗美援朝
2.靖康之变 贞观之治 土木堡之变 开皇盛世
明朝 宋朝 隋朝 唐朝
3.卫青 岳飞 秦琼 狄青
宋高宗 汉武帝 宋仁宗 唐太宗
1.童话 光良
2.中华民谣 孙浩
4.精忠报国 屠洪刚
5.我和你 刘欢
6.爱拼才会赢 叶启田
7.青花瓷 周杰伦
8.晚秋 毛宁
9.一剪梅 费玉清
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作者,曾亲切的把自己比喻为 孺子牛
2.成语“高阳酒徒”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3.明末,镇守山海关,后降清的将领是
1难:十大将军: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
中:十大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易: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难 猜字谜
重山,两重山,山峡层之渺然,依稀屋檐。
从西山,望东山,南北岸点相叠世,朦胧一月残。
中 六根不净的六根是指
,眼、耳、鼻、舌、:身、意
易 六亲不认
父 母 兄 弟 妻 子
3难 二战中轴心国三元首
希特勒 东条英机 墨索里尼
中 一战中协约国三巨头
威尔逊 劳合·乔治 克里蒙梭
易 雍正皇帝的名字?
爱新觉罗·胤禛
1.战国时有一位君王是赵惠文王,那么他的父亲是是谁?
2.刘邦开国授予“汉兴三杰”的辅佐,请说出他们的姓名?
萧何 张良 韩信
3.京剧四大名旦是?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4.二战公认名将
&美 麦克阿瑟. 巴顿 马歇尔 艾森豪威尔
英& 蒙哥马利
俄 朱可夫 崔可夫
5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 北王翼王
6.中国现代六大文学家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曹禺
7.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形容的是
8.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9.现在我国政协主席是 贾庆林 人大委员长 吴邦国
10.井冈山会师讲的是毛泽东和朱德的会师
11.有持灯女郎之称美誉的职业是?护士
12。台湾自古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请问台湾第一巡抚是 刘铭传
13.牡丹亭的作者是 汤显祖
14.朱元璋皇帝的年号是 光武
15.水浒传中有浪子之称的是 燕青
1.& 李解放 刘跃进 张开放 王援朝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人民公社化 抗美援朝
2.靖康之变 贞观之治 土木堡之变 开皇盛世
明朝 宋朝 隋朝 唐朝
3.卫青 岳飞 秦琼 狄青
宋高宗 汉武帝 宋仁宗 唐太宗
1.童话 光良
2.中华民谣 孙浩
4.精忠报国 屠洪刚
5.我和你 刘欢
6.爱拼才会赢 叶启田
7.青花瓷 周杰伦
8.晚秋 毛宁
9.一剪梅 费玉清
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作者,曾亲切的把自己比喻为 孺子牛
2.成语“高阳酒徒”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3.明末,镇守山海关,后降清的将领是
1难:十大将军: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
中:十大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易: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难 猜字谜
重山,两重山,山峡层之渺然,依稀屋檐。
从西山,望东山,南北岸点相叠世,朦胧一月残。
中 六根不净的六根是指
,眼、耳、鼻、舌、:身、意
易 六亲不认
父 母 兄 弟 妻 子
3难 二战中轴心国三元首
希特勒 东条英机 墨索里尼
中 一战中协约国三巨头
威尔逊 劳合·乔治 克里蒙梭
易 雍正皇帝的名字?
爱新觉罗·胤禛
【影片评价】  影片记录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所遭受的一段屈辱的历史,揭示了清政府昏庸腐朽的本质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影片场面宏大、人物鲜明突出、景观设计精致逼真,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部电影均为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的作品,是香港和内地电影工作者共同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电影作品。李翰祥先生早在1980年就想将清朝末年的这段历史搬上大银幕,其间查阅了大量史料,并请教多位清史专家,几易剧本,后因材料大大超过一部影片的容量,遂扩展出两部电影,即《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李翰祥大导演一生玩味,酷爱清史。作为移民到香港更辗转于台湾的北方人,他的北京情结还是难以割舍。在八十年代初,由于返乡禁令解除,他有幸回到故乡游历了紫禁城,更连拍下《垂帘听政》与《火烧圆明园》两部清宫戏,令国内电影界绝迹数十年的野史正说得以重见天日。
  影片韵味独到,影像沉稳,戏剧火候扣得是令人击节三叹。大导演自身的意趣成就了这么一部中国电影史上少有的佳作,更在不经意间成就了两位红人,一位是凭借此片夺得当年香港电影最佳女主角的刘晓庆,一个是刚刚走出训练班的新晋文艺小生梁家辉。
·历史背景
   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迟迟不定战守之策。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清军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
  ·抢劫圆明园:
  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圆明园可抢的东西实在太多。据一个英军目击者称,在整个法军营帐内满堆着很多装潢异常华丽的各色钟表,在士兵的帐篷周围,到处都是绸缎和刺绣品。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国二等带兵官,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藉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
  ·火烧圆明园
  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译自英文)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国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据有关材料记载,10月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妄行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把这种行径看作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的正直人们却为这野蛮的罪行所激怒。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格兰”。这段话代表着千百万正直人的心声。
  罪魁祸首就是传教士将中国的圆明园传达到了西方!
  圆明园还在熊熊燃烧之时,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59460;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
[]【衰败过程】
  其实,圆明园只受过一次劫难,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洗劫时,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拿不动得用车或者牲口拉,实在拿不走就任意破坏!那群没人性的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罗干净了,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守园的太监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
 民国初期走马灯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作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罗干净,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 
  至此,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昔日的皇家园林麦垅相望。1940年以后的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这处在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遂面目全非。
[]【遗址保护及整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在十年动乱中,遗址虽然遭到过一些破坏,但它毕竟被保住了:整个园子的水系山形和万园之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十几万株树木蔚然成林,多数建筑基址尚可找到,数十处假山叠石仍然可见,西洋楼遗址的石雕残迹颇引人注目。
  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
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杯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来园凭吊游览者有大幅度增加,圆明园园史展览馆,自1979年11月举办,其中十分之一为中小学生集体参观。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及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园内农民实现了联合,采取民办公助形式,依靠社会备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建设遗址公园。从而使遗址保护整修工作迈出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日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1985年孟冬接着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这两期工程均以挖湖补山为主,并修建园路桥涵和园林服务设施,清整古建基址,进行绿化美化。两年动土方40万立方米,使ll0公顷范围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复原貌,其中水面55公顷。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绮春园的新宫门,以及西洋楼的欧式迷宫(万花阵),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样修复。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6年来,园内游人已超过1,000万。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整修建设主要进行了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完善提高了福海、绮春园两景区的绿化美化、园路桥涵和服务设施。二是园林遗址的清理整理水平有明显提高。这两个景区已有蓬岛瑶台、涵虚郎鉴、观澜堂、别有洞夭、涵秋馆、天心水面、凤麟洲等十余处遗址,清运碴土,廓清石建基址,整理临水台基,界定遗址范围,立石镌刻盛时图景,供游人凭吊。三是择要修复了几处景点,如绮春园的仙人承露台、&#57348;碧字和浩然亭,福海别有洞天的四方亭等。四是全面补砌了绮春园东半部的河湖自然石驳岸,计4,960延长米。五是全面清理整理了西洋楼遗址的西半部,清运碴土16,000立方米,廓清谐奇趣、蓄水楼、养雀宠、方外观、五竹亭、海晏堂等各座古建基址及喷水池,并归位大批台基柱壁等石件。六是从1992年12月起,全面整修长春园山形水系,至1994年4月基本竣工。共动土方20多万立方米,浚挖河湖水面28公顷,整砌石驳岸9,500延长米,整理山形42座,使该园山形水系均基本恢复原貌。并整理了海岳开襟、思永斋、流香诸、得全阁、鉴园、狮子林等处园林遗址和临水台基;挖掘复位乾隆御题匾诗刻石31件;种植各类乔灌木35400余株(丛),栽种莲藉藕10公顷。至此,圆明三园整个东半部(200公顷)已初步连片建成遗址园林。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已是山青水碧,林木葱茂,花草芬芳,景色诱人。它既富于遗址特色,又具备公园功能,是一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群众游憩的好去处。
  由国家与园内农民联合建园这一形式,经数年过渡,全面开辟遗址公园的条件渐趋成熟。按照首都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加快遗址公园建设步伐,于1990年和1993年分两批正式办理了遗址公园全部占地的征用手续,将园内原以土地谋生的农民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安置其劳动力从事园林建设。这就为在圆明三园范围内全面建设遗址公园、保护文物古迹创造了全新的条件。争取恢复原样。
【圆明园简介】
位置与规模
  圆明园[1]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
  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8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名称由来:
  “圆明园”,是由命名的。御书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另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号“圆明”。
  园林建筑特色: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区,是处理公务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海宁的安澜园.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苏州的狮子林........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祭祀祖先的,举行宴会的,模拟《》的,再现《》境界的。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艺术特色: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秘府、钟鼎、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极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雍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