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车己跑了5000公理应该换夏季机油还是夏季用冬季机油油

& 机油是不是5000公里要换?不需要!别再被4S店坑了!!
机油是不是5000公里要换?不需要!别再被4S店坑了!!
&机油是不是5000公里要换?不需要!&&&&&&&&以下是汽车之友对统一壳牌总经理李嘉的访谈的节录,2006年11月份的《汽车之友》也登了全文。&&&&&&&&&汽:据我们观察,国内车辆的换油周期比国外的车要短很多,经常是5000公里就换,而国外至少是一万公里才换。这样是否不太合理?有什么建议?&&&&&&&&&李:你说得很对,这属于不理智消费。有的汽车公司在国外要求15000公里换,但同样的车和油到中国就变成5000公里了,这对厂家来说是保险了,但消费者付出更多。但这并不是厂家能决定的,润滑油公司做了大量的消费者教育,但是没有用。而且我们教育完了,厂家在说明书上还写“5000公里换油”。比如标为“SL”的油,是全球第二高级的油,就算中国的路况再差、油再不好,1万到1.5万公里换都有富余。而且润滑的效果有个曲线,我们测试SL级的油&7500公里是最好用的时候,但这时候很多人已经把它变成废油了!不是说黑了就不能用了。我们自己用的油都是1万多公里才换油。&&&&&&&&&汽:对于油品级别与发动机的匹配有什么建议吗?&&&&&&&&&李:车跟人一样,20岁的人跟60岁的人吃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新车用正常级别的机油就行了,但是,如果车很旧,我们就建议提升一些级别,用些更好的油。比如说到了五十万公里,级别更高、粘度大些的油,吸收脏东西的能力更强一些。到冬天,选用起动性好的油,要不起动机打好多下,对发动机磨损太大。所以车况好坏跟保养有非常大的关系。我认为中国的车都怎么坏的?除了撞坏的就是修坏的。其实车你好好养,它没毛病。只要你一修,它就有毛病了。&&&&&&&&不要5000公里换机油了转载:日前无意中听到几位同仁反映,他们驾驶的威驰轿车换油周期只有5000公里。都是买了不到一年的新车,因此没有介意频繁换油带来的麻烦和为此付出的时间、金钱,只当是对车辆的关爱。&但是大家凭经验可知,对于2001年以后推出的新车,换油周期如此之短似乎有点不合适宜。&记者驾驶的1998年购买的富康车,装配的是国产第一代电喷发动机,使用国产SG级润滑油,维修手册上指定的换油周期是7500公里。2003年底,东风雪铁龙售后服务用油全面升级为SJ级润滑油后,换油周期延长为1万公里。记者随机调查了几款常见轿车的换油周期:毕加索和赛纳使用SL级油的换油周期为1.5万公里。派力奥1.3轿车的换油周期是:SJ级矿物油为1万公里;SL级合成油为2万公里。高尔夫的换油周期为7500公里~1.5万公里;POLO为1万公里;赛欧为1万公里;嘉年华也是1万公里。&&&&&&&&记者查阅了丰田威驰保养手册上对换油周期的规定,不论是用SJ级还是SL级润滑油,不论是多尘崎岖道路、城市道路还是长途行驶,换油周期一律都是规定为5000公里。这是由于对中国消费者的“特别关照”?还是想从并不富裕的中国消费者身上捞一把?&威驰的使用环境有那么差吗&&&&&&&丰田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中国的道路条件和使用环境差,所以规定了一个最保险的换油周期----5000公里,这是否符合真正的中国实际?&丰田进入中国的历史不算短了,可以说对中国的国情了如指掌。实际情况似乎并不象丰田理解的那样糟糕。中国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气候、环境、路况差异很大,既有与欧洲相似的海洋性气候,也有风沙多尘寒冷的西北地区。既有全世界最长里程的高速公路,也有乡村的沙石路。地势上既有丘陵、盘山路也有城市坦途、平原大道。但这些并不是丰田威驰单独面对的问题,而是进入中国市场所有品牌的车型都要面对的问题,丰田威驰并不特殊。不分具体情况笼统地定下一个5000公里,是否有偷懒和不负责任之嫌?&&&&&&&&威驰的发动机是否很脆弱&上个世纪80年代的轿车,由于发动机技术和工艺水平低,换油周期常定为5000公里。丰田对威驰发动机换油周期的解决方案显得“绝对保守”。令人怀疑威驰的发动机是否很糟糕?能让润滑油5000公里就失效?威驰5A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恐怕要高于上世纪9年代的发动机,丰田汽车的制造质量水准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丰田绝对不会承认威驰发动机比其竞争对手的发动机水平低一倍。威驰保养手册中,对车辆的使用环境和条件进行了比竞争对手更多更细的划分,让人感觉很人性化,为什么换油周期比竞争对手规定的低一倍以上,甚至比“老三样”轿车都低。在专家看来,威驰发动机的技术虽不是最先进的,但质量水准也不是最低的。即使是最差的使用环境和路况,威驰的发动机也不会如此弱不经风,需要依赖5000公里的频繁换油来得到保护。&威驰的纯牌润滑油是否不够纯&&&&&&&&上个世纪中叶,轿车用润滑油由于品质等级不高,换油周期常定为5000公里。记者看到,威驰指定的售后服务用油的包装桶上,标示着:日本丰田纯牌SL&SAE5W/30润滑油。这在长城润滑油的总工张春晖眼中已不算低了,他说,不能以直观的润滑油变黑简单断定润滑油“脏了”,该换了,这说明润滑油的清洗性很好。5000公里是润滑油黏度刚刚进入状态最好的平稳期,此时换掉他感觉可惜。张总认为5000公里的换油周期是把保险系数放得过大了,这不符合目前国际发展的趋势,不符合节能、环保的原则,也不符合消费者的利益。&记者了解到,派力奥轿车使用SL合成油的换油周期达到2万公里。两者的反差竟是如此之大。威驰手册中规定可以用SJ级润滑油,许多同类车型使用SJ级润滑油的换油周期里程都在1万公里以上。专家指出,即使这样。至少还留有1万公里的保险量。长城SJ级润滑油经过6种车型行使2万公里以上不换油实际测试可知,润滑油主要指标的劣化程度很低,2万公里还远不是极限。现在,国内外轿车用润滑油级别都升级了,换油周期都应该延长到1万公里以上。威驰车的换油周期不升反降,那么丰田提供给中国用户的“纯牌”润滑油是否不那么纯?&中国的资源是否很富有&我国目前生产SJ,SL级润滑油基础油绝大多数依赖进口,高档基础油资源奇缺,从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至少可以正常使用1万-2万公里的润滑油,强制性提前报废,是否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是否是对环境的损害?&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度,国民骨子里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日本汽车除普遍省油外,润滑油也都是长效换油周期,其本土轿车的换油周期高达3万公里。此外,日本还常常使用一种润滑油劣化指数快速检测仪,随时检测出润滑油的剩余使用寿命,物尽其用,很会过日子。&我国目前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年进口量达1亿吨,虽然基础油占有的份额不大,但是润滑油是汽车整个使用寿命内需要频繁更换的产品,节约润滑油与节约燃油的意义同样重大。丰田为什么要在中国反其道而行呢,搞润滑油“奢侈”消费。&一个没有悬念的答案&:威驰的换油周期按照规定的5000公里一换,每次4升。按每年平均行驶2万公里机算,每年换油4次,需16升油。在30万公里或15年的使用期内,要做60次换油保养,需换油240升。每次费用200元计,总计约12000元。按照威驰10万辆的保有量,需要2400万升润滑油,消费者为此要付出12亿元。&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都照此规定行事,丰田的售后服务商和OEM润滑油供应商就能够通过缩短换油周期,获得可观的利润。但如果延长一倍的换油周期,消费者就会少买一半的单,相关润滑油供应商就会多损失一倍的进项,但同时也会少产生一倍的废油。这一缩一延,一多一少是个没有悬念的答案。&关于机油的探讨&&&&&&&&&&&&&引子:厂家规定的换油周期是15000公里或1年,而从坛子里大家的反映看,鲜有等到这个里程的,甚至有些车友&1、2千公里就换。读来不仅扼腕叹息——银子就这样白白浪费了。究其原因,多是因为大家对这个15000表示怀疑,而宁愿相信一些传统的说法。&&&汽车换油周期的延长主要取决于润滑油品质的提高,此外也与汽车设计、材料、加工制造工艺水平等有关。这是使用SJ级机油的实验结果,SL级机油的换油里程只会更长&一、基础知识机油的粘度和级别是合理使用机油的决定因素。国际上对机油粘度和质量级别的认定,采用SAE的机油粘度分类法和API的质量等级标准。1、SAE的含义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英文缩写,SAE等级代表油品的黏度等级。SAE规定了11个机油黏度级别,表示在什么大气温度下使用什么级别的机油。这11个级别中有6个是冬季机油,用英文字母W表示,共有0W、5W、10W、20W、25W。W前边的数字表示该级机油适用的最低温度,数字越小,温度越低。如SAE0W适应的最低温度是零下35摄氏度,SAE5W适应的最低温度是零下30摄氏度,以此类推。夏季机油不用字母表示,直接标注数字,共有20、30、40、50、60五个级别,这些数字表示机油适用的最高温度。如SAE10W-30。以下列出各种W润滑油的边界泵送温度:粘度级别&适用的气温范围℃&季节&我国地域30&0~+30&夏季&东北西北40&0~+40&夏季&全国各地50&+5~+50&夏季&南方5W/30&-25~+30&冬夏通用&东北西北5W/40&-25~+40&冬夏通用&东北西北10W/30&-20~+30&冬夏通用&华北、中西部10W/40&-20~+40&冬夏通用&华北、中西部15W/40&-15~+40&冬夏通用&华北、中西部20W/50&-10~+50&冬夏通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也就是说,5W的润滑油可以用于空气温度不低于-35摄氏度的环境中。以此类推。2、API的含义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API等级代表发动机油质量的分类。它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工作能力。API发动机油分为两类:“S”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C”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当“S”和“C”两上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如“S”在前,则主要用于汽油发动机。反之,则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从“SA”一直到“SL”,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J级别以上的。SA&1930&年代初期,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SB&194O&年代后期,首只含添加剂的机油,含有些防锈剂及防氧化剂.SC&1964&提供防止高温及低温沉积、磨损、锈蚀及腐蚀的保护.SD&1968&表现比SC机油好.SE&1972&更多防止氧化、锈蚀、腐蚀及高温沉积的保护.SF&1980&氧化稳定性较SE为佳.SG&1989&对发动机沉积、机油氧化及发动机磨损的控制较SF为佳.SH&1993&测试通过程序较SG严格.SJ&1996&世界顶级机油.SL&2002&SJ级别的升级版本各品牌机油参数表!(转帖)&&&&&&&这些表格里,40°C的机油粘度cSt大致反映冷启动一分钟后机油的流动性,跟点火启动难易及缸体保护有关,数值低一点较好。100°C机油粘度cSt大致反映的是汽车在正常行驶状态下的机油粘度,与行驶流畅和节油性能有关,数值低一点比较节油。&&&&&&150°C温度下的机油抗剪切强度HTHS,与车子激烈运动恶劣条件下的发动机保护有关。数值大一些能较好保护发动机,但数值越大,机油粘度越高越耗油,而且会阻碍发动机的功率有效输出。酯类全合成机油既能做到粘度低,也能使抗剪切强度高(如图中红线的参数),有效地克服了这对矛盾,性能是卓越的!&&&&&&HTHS还跟活塞密封性有关,高温缸套上部的油膜,影响到燃烧室的密封性。如果机油的HTHS数值偏低,机油消耗会增加。机油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不多,这个指标的影响就不大!&&&&&Viscosity&Index&&粘度指数,是衡量机油温度特性的指标,一般矿物油只能达到&70-120之间,半合成与三类油在120-150之间,全合成含PAO或酯类的机油可以达到140-200之间。粘度指数越高,机油粘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范围越小,性能越好。&&&&&&还有一个低温的“倾点”,是一项硬指标。全合成机油,如酯类全合成,可以轻易的做到零下60°,四类全合成机油PAO可以做到零下40°到零下50°,其他的几类机油就只能做到零下20°到零下30°。&&&&&另一个就是高温的燃点,燃点越高,说明基础油的性能越好,矿物油的燃点一般会比半合成、全合成机油低一些。&&&&&因此,倾点、燃点是体现基础油性能的参数。&&&&&&平时行驶要安静、舒适、省油,选&5W-30比较理想。如果各位还想兼顾高速动力澎湃,那就要找150°C时的抗剪切强度大的。在5W-30里面,满足这个条件的,从参数表里挑,最佳的是&红线酯类全合成机油&SM&5W-30&&为3.8,其次是&美孚1号ESP&&SM&5W-30&&为3.58,第三是&美孚1号HM&&SM&5W-30&&为3.4,都是在3.5这个标准值附近。&&&&&&如果长时间跑高速或者用车比较多,加全合成&SM&0W-40、5W-40&,机油流动性好、高温抗剪切值HTHS在4-4.5,比较大,对发动机保护比较到位!&&&&&&康菲76白金天使的半合成&SM&5W-30,各项参数与普通的全合成&SM&5W-30&机油相当,但价钱便宜很多,性价比很高!&&&&&追求省油的,用美孚一号&全合成&EP&&5W-30,&&&&&追求安静、舒适的,用灰壳&全合成&SM&5W-30,黑嘉0W-30,&&&&&平时安静省油,高速动力强劲,用红线酯类全合成&SM&5W-30&&或&美孚一号&ESP&&5W-30,&&&&&追求激烈动感的、常跑高速超车的,首选脂类全合成,也可考虑用美孚一号&SM&0W-40、5W-40&&,或者&SM&0W-40&、5W-40的其他品牌全合成机油,&&&&&用什么标号的机油,要根据自己发动机状况来定!远景夏天用美孚全合成30的机油,没什么问题。如果矿物机油,远景夏天就不适合用30的,而要用40的!因为相同的油膜厚度,全合成机油的油膜强度会比矿物机油要高很多!&、、、、、&&&&&一句话概括不了,要根据个人爱好和用车情况!网友,一万一换机油测试!&其实最近一直想发一个类似的帖子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有这个想法的起因是家里的两台车我同时壮着胆子破天荒头一次超过5000公里换机油(两辆车一辆是现代伊兰特一辆是奇瑞QQ)&&下决心一定要10000公里换&&看看到底会怎样&&反正豁出去了结果这两台车同样在接近7000公里的时候突然性能变得非常好&&提速快了&&发动机平稳了&&声音也轻了&&这个结果让我非常意外后来想想&&会不会机油本就不应该在5000公里的时候换掉&&是不是正是印证了某些“机油在7000多公里的时候正是它性能最好的时候”、“机油15000公里换没有问题”等说法&&楼主转载的这篇文章很早以前我也在网上看到过&&但当时是半信半疑现在仔细想想我认为15000公里换机油是可信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做的这个试验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国外同样的车确实是15000公里才换机油的为什么到中国就变成5000了呢?某些“专家”给的解释是国内路况差&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差其实这个说法我感觉是站不住脚的说国内路况差&交通拥堵其实国外也好不到哪儿去说国内空气质量比国外差这个倒是真的但是发动机用的空气是经过空滤过滤过的&&经过过滤之后的空气难道还达不到发动机的要求吗?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达不到要求那就不是机油要提前换的问题了&&对整个发动机都是有损害的这样的话汽车厂家会允许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改进空滤而偏偏要改变机油的换油周期呢?所以结果是厂家一定会认真改进空滤的质量&&确保给发动机提供纯净的空气OK&&就算厂家没有改进空滤&&空气质量不合格好像机油润滑整个发动机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和空气接触吧?所以这些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机关大院不止一位很多年以来一直给领导开车的老师傅给我说过机油根本就没有必要5000公里一换&&真是太浪费、太可惜了综上所述并且再保守一下普通的在国外要求15000公里一换的机油在我的车上我准备10000公里一换长效的在国外要求24000公里一换的美孚一号EP我准备20000公里一换关于对机油的认识(再转帖)&&&&看到大家对机油的认识都有误解的地方啊,SA/B/C/D等指的是机油的磷含量和添加剂指标,对于现在的电喷车尤其三元催化的车来说,磷含量高容易使三元催化失灵,导致排放超标,对三元催化来说,要求磷含量不超0.12,SH级别的就能达到,只是添加剂指标不够罢了;所以没必要要求更高级别的,当然越高越好;其中5w-40的40不是说耐环境温度最高40度,而是说在100度时候的粘度是40。我觉得现在的发动机包括咱们远景的在内,都属于制造比较精密的了,应该采用低粘度机油,省油、还润滑充分。当然,喜欢高转速驾驶的朋友、发动机运行时间长的、7-8十年代的发动机的发动机可以提高一到两个粘度。因此各位朋友可以选好符合当地的最低气温的w前面的数值,然后,后面我推荐新景友用30的,也就是SH-M&&&&?W-30的机油,至于选用矿物油还是半合成还是全合成就看大家的银子和爱好了。举个例子,我在呼和浩特,最低气温不到-30,所以我选用的5W-30的,一年四季就都可以了,个人使用感受,发动机明显安静顺畅了,加油提速略有感觉,油耗还没有统计,应该有降低。我还看到有人提出用-20的,我还没试,不过有一点,用低粘度机油,一定要勤检查机油,一般一个用油周期损耗在0.5-1升就属于正常。为什么到夏季也不用10或者15W的呢?因为5W的低温也就是冷车启动性能、冷车润滑性能更好!再扫扫盲,带W的机油其实就是多级机油,也就是所谓的四季机油了!转一篇文章:机油一般分为夏季用机油和冬季用机油,近年又开发出了冬夏两季通用的机油。请回忆一下你的车上用的是什么油,如果恰巧是夏季机油或自己也拿不准的话,那就干脆换了它。换什么样的机油呢?许多朋友心里并没有底,车上原来用的是什么品牌的油,他就还买什么油,或者是听朋友的、听卖油人的推荐。其实你只要掌握两个指标就能选到最理想的机油。一个是机油的档次指标,一个是粘度指标。这两个指标国际国内都有比较一致的标准。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机油分档标准是美国石油学会的API标准,粘度标准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SAE标准。我国的国家标准也是参照美国标准制定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油品也就符合了国际标准。这两项指标在规范的机油油桶上都标注得很清楚。API分档实际上就是我们习惯的分级,分等。北京吉普用什么级别的油,德国奔驰用什么级别的油,都依据API分档标准。API将机油分为S(汽油机油)和C(柴油机油)两个系列。以S系列为例,它从低到高分为A、B、C、D、E、F、G、H等几个档次。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SD级以下的机油在我国已基本淘汰。SE级机油适用于70年代水平的发动机,如夏利、昌河、拉达、大发。SF级机油适用于80年代开发的发动机,如奥迪100、切诺基、标致、斯科达、桑塔纳等。SG、SH级机油则是专为电喷发动机预备的,如丰田、奔驰、桑塔纳2000型、红旗98新星、富康AG等车型。知道自己的车型,也就知道该选什么级的机油了。第二个指标是机油的粘度。SAE规定了11个机油粘度级别,表示在什么大气温度下使用什么级别的机油。这11个级别中有6个是冬季机油,用英文字母W表示。共有0W、5W、10W、20W、25W。W前边的数字表示该级机油适用的最低温度。不过你得弄明白了,W前边的数字越小,表明其适应的温度越低。如SAE0W适应的最低温度是-35摄氏度,SAE5W适应的最低温度是-30摄氏度,以此类推。夏季机油不用字母表示,直接标注数字,共有20、30、40、50、60五个级别。这些数字表示机油适用的最高温度,例如SAE30机油表示其适应的最高温度是30摄氏度。了解了这些数字的含义你就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合适粘度的机油了。机油选好了,换油就简单多了。换油最好能在地沟上或把车托架起来。将发动机油盘放油螺塞拧开,将油放净,在放油螺塞上涂些密封胶,拧紧。换上新机油滤清器,从加油孔中加油,边加油边观察机油尺,到合适为止。换油时有几点应注意。一是许多车辆机油滤清器设置的位置不太好下手,卸滤清器时需要专用工具,如果没有你最好别自己换油。二是要注意检查换下的油,里边是否有水,是否有大量的金属屑,往往能发现发动机是否有&病&。第三,换滤清器时应先灌满机油,将其中的空气挤出来。有些司机喜欢用一点新机油先注入发动机,然后用手摇柄摇转发动机清洗一番再排净换油,这应该说是个好习惯。
其实我也一直有这个疑问~半年5000公里,现在的技术也太落后了吧同事的标致1.5万公里保养一次,我觉得这才是技术的体现,下一步准备换标致或者雪铁龙了
我们家的一台175柴油动力,84年买后,到如今没修过,机油也就换过两回,缺油才补点机油,也没看到坏
我打算超过5000公里再换。。
现在的社会,上厕所拿手机比拿手纸还重要
&学习了!有点长,没看完,有空仔细看。我也认为保养换机油5000公里有点短。10000公里应该没问题。过保后我准备1万公里换一次机油,不去4S店换,自己搞。
引用原帖由爱在这个春天于&6:32:50发表&学习了!有点长,没看完,有空仔细看。我也认为保养换机油5000公里有点短。10000公里应该没问题。过保后我准备1万公里换一次机油,不去4S店换,自己搞。奇瑞车的机油是专用的?
引用原帖由cyayong于&16:00:39发表奇瑞车的机油是专用的?据说是。其实也是代工的,看看机油壶上的标注就知道了。
向前,不要回头
好,开一万在换吧,10000能开半年了,以后就用好机油,美孚1号或嘉实多极护。
出保就不去4S了,太TM黑了
引用原帖由爱在这个春天于&6:32:50发表&学习了!有点长,没看完,有空仔细看。我也认为保养换机油5000公里有点短。10000公里应该没问题。过保后我准备1万公里换一次机油,不去4S店换,自己搞。支持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已阅读并同意《》摩托车换机油要多少公里换一次?
摩托车换机油要多少公里换一次?
那要看你买什么牌子的
现在市场的机油很多
但也有很多劣质油
我是个摩托修理工
我向你推荐几个牌子
你在买机油时 看清级别
和生产日期
例如SF15W-40 这个级别是最大众的
一般1000公里换一次
如果你买比SF级别大的例如SG
5000换一次
如果你是名牌摩托车
建议你买专用机油 一般是3000公里换一次
还有每一千公里检查一次机油
其他回答 (7)
磨合期时候两千到三千公里换一次,过了磨合期五千公里换
第一次400、第二次是800、第三次1600、后边是一个月换一次
磨合期第一次五百……第二次一千,第三次两千……随后看车情况……
lz这类问题你到专业的网站去问或者查找相关资料可能更有效,推荐你个中国润滑经济网
里边很多相关的信息,下边是转发的其中一条, 关于摩托车换机油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你要知道:1润滑油的作用,再告诉你机油的选择. (1)润滑作用   发动机在运转时,如果一些摩擦部位得不到适当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实践证明,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件的损坏甚至卡死(许多漏水或漏油的汽车出现拉缸、抱轴等故障,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必须对发动机中的摩擦部位给予良好的润滑。   当润滑油流到摩擦部位后,就会粘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减少摩擦机件之间的阻力,而油膜的强度和韧性是发挥其润滑作用的关键。   (2)冷却作用   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动力输出以及摩擦阻力消耗和辅助机构的驱动上;其余大部分热量除随废气排到大气中外,还会被发动机中的冷却介质带走一部分。发动机中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这一方面*发动机冷却系来完成,另一方面*润滑油从气缸、活塞、曲轴等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   (3)洗涤作用   发动机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污物。如吸入空气中带来的砂土、灰尘,混合气燃烧后形成的积炭,润滑油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机件间摩擦产生金属屑等等。这些污物会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如不清洗下来,就会加大机件的磨损。另外,大量的胶质会使活塞环粘结卡滞,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及时将这些污物清理,这个清洗过程是*润滑油在机体内循环流动来完成的。   (4)密封作用   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以及气门与气门座间均存在一定间隙,这样能保证各运动副之间不会卡滞。但这些间隙可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燃烧室漏气,结果是降低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 润滑油在这些间隙中形成的油膜,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保持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并能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   (5)防锈作用   发动机在运转或存放时,大气、润滑油、燃油中的水分以及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对机件造成腐蚀和锈蚀,从而加大摩擦面的损坏。润滑油在机件表面形成的油膜,可以避免机件与水及酸性气体直接接触,防止产生腐蚀、锈蚀。   (6)消除冲击载荷   在压缩行程结束时,混合气开始燃烧,气缸压力急剧上升。这时,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油将缓和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等机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使发动机平稳工作,并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2机油的选择 市面上品牌机油说明书上经常会出现"SAE"和"API","SAE"用来评定机油粘度的,后面跟随的数字由5至50不等,数字越大机油越稠反之越稀。"API"是评定机油优劣级数的,用"S"表示汽油(我国用"Q"表示汽油),"C"表示柴油,随后的英文字母表示机油级别,"A"是最低级,"G"是最高级,常用的有"C"、"D"和"F"等级别,例如"API CD"就表示"API"标准中用于柴油机的"D"级机油。   机油的选用有两个步骤:一是使用级的选择,二是粘度级的选择。   机油使用级的高低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别在于第二个字母,次序越*后,级别就越高。使用级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发动机机型。不同机型的发动机升功率和活塞平均速度的不同所产生的气缸有效压力和发动机转速也不同。而气缸有效压力越高,发动机转速就越高,对机油使用级别的要求也就越高。一般而言,新型号的发动机对机油使用级别要求更高。在选用机油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机油使用级选用,若无相同级别的机油,可以使用高一级的机油,但绝不能用低级别的代替。   机油粘度级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环境温度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在4~9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选用20~40号的各级夏季用机油。冬季用机油的选择就要注意了,在我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10℃—0℃,可用25W级;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5℃~-15℃,可用20W级;在华北、中西部以及黄河以北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15℃~-25℃,可用15W或10W级;而在东北、西北等严寒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25℃~-30℃,要用5W级;对于其它高寒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也能到-30℃以下,就需要用0W级。当然,如果嫌换机油麻烦,也可以选用冬夏两用的多级机油,各种多级机油的适用范围如下:   粘度级号 适用气温范围(℃)     5W/20 -45~20     10W/30 -30~30     10W/40 -30~40以上     15W/30 -25~30     15W/40 -25~40以上     20W/30 -20~30     20W/40 -20~4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用机油的粘度级时还必须考虑发动机的负荷、转速和磨损情况。如果发动机负荷大、转速低或磨损严重时,应该选用粘度较大的机油,反之则应选用粘度较小的机油。   需要说明的是:机油的选用还是应该以手册推荐的型号为准!如果手册中推荐了不同的机油型号,应该首先弄清自己汽车发动机的特性和使用手册所推荐的机油的粘温性能。而且,说明书上也规定了机油的更换周期,这个周期是机油的最长更换周期,实际使用中如果能提前更换当然更好,那样不会出任何问题。新车第一次换机油的行驶里程要短一些,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上都有规定,在以后,每5000km~10000km换一次机油,如果汽车使用频次少,要几年才能跑满10000km,那就按时间来换,可以每两年换一次,但更换周期不能太长,因为时间长了机油会变质。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机油也有消耗,在发动机工作期间,正常情况下都有烧机油的现象,只是量多量少的问题,一般都比较轻微,但仍然应该定期检查油尺的油面高度,发现不足及时补充。如果你发现机油消耗量突然变大,就应当注意一下,这有可能是活塞环或者气阀杆磨损加大的原因,无论是什么原因,都要及时检查消除。   一般机油都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大多采用矿物油,添加剂则有金属清净剂、抗氧抗腐剂、除锈剂、无灰分散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等。机油添加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品能改善机油的品质,不仅能减低发动机的磨损延长机子的使用寿命,使到活塞及燃烧室较为清洁,润滑油路和细滤器上的沉积物少,而且能节约燃料延长更换机油的使用里程,一般换油期可达一万多公里以上。   一般来说,汽油机转速高而负荷少,润滑压力低,柴油机转速低负荷大,润滑压力高,两者对机油性能的要求不同,因此机油也视发动机的类型不同而分两种,一种叫汽油机机油,另一种叫柴油机机油,二者不能混用。至于市面上有一种既可用于汽油机又可以用于柴油机的通用型机油,其性能满足两类发动机的机油级别的重叠值,所以也标明适用的机油级别范围,并不能适用所有汽车。   总之,机油的正确选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冬天,冬季的低温使机油在夜间静止时粘度加大、变稠,这也是造成汽车在冬季不易启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千至少最多三千公里太少换油不合算、太多机油变坏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购车养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季机油和夏季机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