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含义的小组名字称水墨韶华含义

美术报网络周刊
           首页&&
● 报名:周韶华新水墨工作室
美术报名家工作室?周韶华新水墨工作室招生细则
  为了有效地推动当代美术的发展,服务读者,美术报名家工作室特聘著名画家肖峰、姜宝林、周韶华开课授徒(按签约先后排序),分别担任油画工作室、国画统合工作室、新水墨工作室导师。美术报名家工作室旨在以弘扬中华传统艺术精神,广纳古今,并通过集中短训、贴身示范的方式,培养有潜力、有实力,同时勇于开拓创新的美术名家。具体招生事宜如下:
  一、报名条件:
  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岁;
  2.各地画院和美术单位的专业创作人员或会员、艺术院校的美术教师;
  3.大学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有一定美术基础者;
  4.从事美术创作成绩优异者(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学员,港、澳、台同胞,外籍人士及自学成才有书画基础的爱好者,可适当放宽录取标准)。
  二、招生学制、规模、结业:
  1.学制:2年,每季度集中强化授课20天,累计120天(第1学年名家提高班,第2学年名家精英班)。
  2.规模:为保证教学质量和特色,每班30人左右,贴身传承,小班教学。
  3.结业:各班学员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颁发美术报相关名家工作室结业证书(导师签名,美术报盖章)。
  4.学费:学员学费3万元/年(不包括外地写生、结业展览、结集出版等费用);学员住宿费五星级标准9000元/年(两人一间),四星级标准6000元/年(两人一间)。
  三、报名和考核:
  1. 报名时间:日至7月10日截止,工作日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3时(根据报名情况,有可能提前截止报名)。
  2.报名方式:
  报名者须提供以下材料:
  ① 近期创作作品彩色图片3至5张(彩色照片或印刷品);② 个人小二寸免冠证件照4张;③ 身份证复印件;④ 学历证明复印件;⑤ 填写完整的报名表。
  以上五项材料,于截止日期前,寄交或面交美术报名家工作室办公室;报名费每人100元,为方便核实统计,统一通过当地邮局汇款(汇款凭证上请注明“某某某工作室”字样、汇款人姓名、以及学员姓名)。
  3.考核与录取:以各名家工作室导师为核心,由美术报名家工作室组委会组成评审小组,根据报名材料由评审组统一考评,先入围,通过材料审核的将接到面试通知;然后由名家亲自主持面试,择优录取。入学后如发现材料不实,将作退学处理。
  4.联系方式: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美术报社
  收件人:美术报名家工作室办公室
  邮政编码:310039
  招生办公室电话:96、(骆老师、张老师)
  传 真:3
  (美术报名家工作室报名登记表,请到本报网络周刊:下载打印,并如实填写。)
  四、其他:
  1.外地学员较长时段在杭的暂住证及其他事宜自行办理;
  2.学员在入学时需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和《学员守则》;
  3.报名材料及报名费恕不退还;
  4.正式录用学员及作品将在《美术报》集中刊登;
  5.凡获得美术报名家工作室优秀结业证书的学员,如本人需要在美术报做有偿宣传,凭证享有刊例价的8折优惠。
  未尽事宜及变动,请及时咨询美术报名家工作室办公室。水墨普陀—周韶华新水墨高研班走进舟山水墨特展
作者:未知 09:54:42 来源:网络
(1/3)水墨普陀—周韶华新水墨高研班走进舟山水墨特展
(2/3)周韶华提词
(3/3)周韶华 黄河魂 彩墨纸本 80cm×94cm 1982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水墨普陀—周韶华新水墨高研班走进舟山水墨特展
展览时间:~
展览地点:[浙江]-舟山市新城海天大道610号
主办单位:舟山市委宣传部、舟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普陀区委宣传部、普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普陀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承办: 舟山市美术家协会、舟山美术馆、普陀区美术家协会、普陀区图书馆、普陀区档案馆
参展艺术家:周韶华
张强+魏离雅
水墨普陀(代序)
为“水墨普陀——周韶华新水墨研修班走近舟山水墨特展”而作
画画怎么画,是个问题。
画的像,容易,画得好,不容易;画的有模有样,有程式,容易,画的有个性,有高度,不容易。
传统的、当代的、个人的;西方的、东方的;古代的、现代的;怎么协调,怎么融合,怎么发展。
不仅仅画画怎么画是个问题,其实,画画怎么教,画画怎么学,更是个问题。
在中国,在早些时候,画画是师傅带徒弟,先洒扫,再小学、训诂,进而十日一山,五日一水,是先文人,然后修为、渐悟的套路;现在,特别是在当下,画画是老师教学生,先素描,再色彩、速写,辅以临摹、写生,最后创作,是直接奔着培养艺术家去的范式。在国外,二战以前,大多的绘画教学是画家画室制完成的,后来,即便从印象派开始算起,教学的模板也差不多,叫导师工作室制。东西方的高等美术教育时间都不长,我们国家更短,满打满算也就100年的时间。这100年里,患得患失,时好时坏。在一目了然的当下,我们发现市场、扩招和功利思想等等莫名其妙的问题,让这些年的教学步入尴尬之境。
2014年,通过3年的“公关”, 美术报邀请周韶华在杭州举办以他为大导师的实验水墨班落地,中国画还是水墨画、实验的水墨还是新的水墨怎么教?学生以什么样的方式学?文化、教育的管理者和艺术家、教授、学生、爱好者对艺术、对美术、对中国画、对水墨、对新的界定以及传承如何传授,变成了周韶华之维。
周韶华没有在高校从事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工作,这一次只是作为艺术家的周韶华挑战了热衷于提携后学的周韶华而已。周韶华新水墨研修班显然不是对当下高层次教学的叫板,也不是补充,它就是一次重温私塾制的一种尝试。
周韶华新水墨研修班的学员来自于全国各地,有大学教授、有敦敦长者、有90后新秀、有博士、有专业画家、有周韶华的粉丝,凡21人。他们当中,有的人熟稔艺术史,有的人就是喜欢画画,追随周韶华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意思的是,他们为了艺术相聚在了杭州。
一年过去了,他们一起画画,一起生活,一起做展览,收获了不少欣喜。当然,现在还不到评价这个班级学术水平的时候,也不是讨论这个班级教学意义的时候,因为,他们还有一年的时间韬光养晦,等待毕业展的检验。所以,现在我能说的是,记住这个展览,记住这帮走在艺术路上有梦想的艺术家们的面孔,如果有可能,请记住他们的作品,看看来年和以后他们的改变。
感谢舟山海纳百川的姿态,感谢关心本次展览的朋友,感谢他们为本次展览做出的努力,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体察到舟山之美。同时我也相信,正是他们高瞻远瞩的互溶性文化交流,让舟山的朋友们见证了美术史即将展开的传奇。
日于杭州钱塘江畔急就
责任编辑:
本官方网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均由艺术家本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提供并认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我公司通过中国美术家网发布。涉及版权等事宜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汲平
客服专员:杨小薇
客服电话:010-
京ICP证110842号[转载]“水墨”之名:必然还是权宜?&文/范美俊
“水墨”之名:必然还是权宜?
载《中国收藏》2015年第9期
&一个幽灵,一个水墨的幽灵,在艺术的大地上徘徊……
&时下的水墨很热,创作、展览、拍卖及媒体。热到什么程度?一些业界不太知名的人,每平尺的画价能由数千涨到数万。多年来我知道一些人在进行水墨实验,在加观念加特技,没想到如今修成正果了。今之语境下的“水墨”,明显区别于传统国画的观念、内容、图式及技法。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谁能借我一双火眼金睛,看清水墨?它是艺术的新物种?有怎样的名与实?它与中国画的关系如何?文化根基与当代价值又是什么?能否形成独立的从学理到审美、从创作到市场的完整体系?以后,中国画将如油画那样以材质命名更为“水墨”?……
&“水墨”一词,在知网有16万余条文献,而百度居然多达300万个结果。我看了百余篇文献,记得最后一篇是《资本追逐下的新水墨》。一些文献的用词很鼓舞人心,如:中西碰撞、柳暗花明、民族情结、“无害”的当代艺术、观赏投资两相宜……。当然,也有些用词也疑虑重重,如:模糊边界、何去何从、里应外合、或藏虚火、看上去很美……。当时,女儿正在隔壁看电视,突然传来一句颇熟悉的台词:“哪里来的妖孽?吃俺老孙一棒!”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并无“水墨”条目。无疑,中国画无法脱离水与墨,但约定俗成的中国画绝不只是水与墨。否则,就不会有方人定与黄般若、邱石冥与徐悲鸿的论战。邱石冥在《论国画“新旧”之争》曾有经典一问:“惟艺术既主革新,另创新格,显与国画精神相左,又何必盗袭国画之名,冠以新字?”(载《世界日报》-5日。)王维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意即不上色为佳,和媒介无关,中国画的十三科也没有水墨。时下的“水墨”之名并不固定,还有实验水墨、现代水墨、当代水墨、新水墨等称谓,依内容风格分有都市水墨、新文人画、新工笔等,按存在方式有绘画、装置、影像、综合材料等形式,本文姑且以“水墨”统摄。
&当今世界,以国家命名的画种仅有中国画、日本画,而这两种画的概念在古代并不存在,都来自西画冲击的防御性文化自保。不过,明治维新后才有的“日本画”有些新内容,与西画融合后形成了以岩彩、水墨材料为主的平面装饰性画种,此前的画风多受中国影响,如山水学南宗称“南画”。而“中国画”直接将传统打包,逐渐成型为以笔墨为中心、追求文学性且有一定程式性的文人画,对周边国家影响巨大。因此,即便在西风甚烈的时代,也拒绝飞机大炮等新题材、素描造型等新手段。中西融合的林风眠,甚至徐悲鸿的马、蒋兆和的人物、李可染的山水,被认为是新国画而不是老传统,争论至今未绝。
<img TITLE="图1:(日)西野阳一 《秦岭》 纸、墨、碳精,2011成都双年展" STYLE="MAx-WiDTH: 700 BorDer-Top: BorDer-riGHT: BorDer-BoTToM: pADDinG-BoTToM: 0 TexT-ALiGn: pADDinG-Top: 0 pADDinG-LeFT: 0 MArGin: 0 BorDer-LeFT: pADDinG-riGHT: 0px"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blog.artintern.net/data/pic/800/.JPG"
ALT="[转载]&水墨&之名:必然还是权宜?&文/范美俊" />
图1:(日)西野阳一 《秦岭》 &纸、墨、碳精,2011成都双年展
&显然,今之水墨虽有其特有的精神内核,依然与传统文人画、当代艺术诸形式纠缠不清。下面分述之:
&其一,水墨与传统中国画。在全球化的时代,画种流派间的交融互补是一种必然,丛生出的艺术集群则是时代精神镜像的多面棱镜,炫丽多彩而各领风骚。中国画的裂变也不可避免,只是手段与结果各不相同。这里仅涉及传统文人画与新中国画,不涉宗教、民间及宫廷画。
&先说传统文人画。与之对应的,大致是李津、朱新建、李老十等为代表的“新文人画”。普通意义上的中国画,实乃国人数千年精神、媒介和图式等复杂元素遴选后的固化程式,如笔墨至上、偏文人趣味、诗书画印结合。传统文人画面临20世纪启蒙、革命、改造及建设等诸多主题,其衰落不可避免。新文人画在新时期接续传统文脉的努力值得肯定但问题也多,如文人阶层整体不存,往往因袭前人的一鳞半爪。
&当然,所谓“新”也是有的,如题材的肚兜、大胡子和大肚子,泳池、泳衣和大裸体,西瓜、鸡爪和大猪蹄。既有如李津表现凡夫俗子沉重肉身的虚胖体型、鼻孔洞开和超好胃口,也有朱新建借《金瓶梅》表现情欲画小脚女人及脐下三寸的故事,还有李老十基于当下人际关系所画面目狰狞如鬼打架的众生相。画面大多丑怪黑乱,有人归纳出“穷山、危房、丑树、人傻”为其特征,当然也可以美其名曰“画意不画形”。
&再说新中国画。蒋兆和、徐悲鸿构建的写实且与革命美术相结合的新中国画传统,一直是学院教学与官方美展的主力,这种以人物画为主关注现实而且对社会有用的新中国画曾经贡献巨大,但在新时期也面临挑战。比如长征、抗日等革命主题的作品在画展上数量渐少,水平今不如昔。毕竟,宏大叙事的严肃历史题材,个体画家要精准把握有一定难度,得以“工程”等形式完成。
<img TITLE="图4:杨之光 矿山新兵(中国画) ,59&83cm,1971年,中国美术馆藏1" STYLE="MAx-WiDTH: 700 BorDer-Top: BorDer-riGHT: BorDer-BoTToM: pADDinG-BoTToM: 0 TexT-ALiGn: pADDinG-Top: 0 pADDinG-LeFT: 0 MArGin: 0 BorDer-LeFT: pADDinG-riGHT: 0px"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blog.artintern.net/data/pic/800/.jpg"
ALT="[转载]&水墨&之名:必然还是权宜?&文/范美俊" />
图2:杨之光 矿山新兵(中国画) ,1971年,中国美术馆藏
&似是有意对有宣传倾向人物画的反拨,李孝萱、刘庆和、田黎明等人的都市水墨,表现的则是普通人的普通状态,精神面貌与国人熟悉的“三结合、三突出”思想指导下追求戏剧效果的经典国画人物没关系,不是《矿山新兵》那样红光亮、幸福、革命且健康的人民形象,也不是刘文彩那样被夸张的恶人或冷月英等被损害者的形象。因此,新水墨有意逃避拔高与贬低,甚至以艺术家自身的素面朝天形象示人。刘庆和笔下的人表情呆涩,李孝萱笔下的人黑重如莱热笔下的机械人,田黎明笔下沐浴在阳光下的人稍感轻松,也似是发呆。这与当代油画作品中木讷有僵尸感的文革形象,或呆傻自嘲的光头形象如出一辙。水墨变得儿童画那样自由无拘了,与新旧传统无关任性而随意,当然也能自出机杼。未来的水墨,能屈身与新文人画、新中国画鼎足而三,构成新的中国画吗?
<img TITLE="图2:2007成都双年展水墨版块现场,范美俊摄1" STYLE="MAx-WiDTH: 700 BorDer-Top: BorDer-riGHT: BorDer-BoTToM: pADDinG-BoTToM: 0 TexT-ALiGn: pADDinG-Top: 0 pADDinG-LeFT: 0 MArGin: 0 BorDer-LeFT: pADDinG-riGHT: 0px"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blog.artintern.net/data/pic/800/.jpg"
ALT="[转载]&水墨&之名:必然还是权宜?&文/范美俊" />
图3:2007成都双年展水墨版块现场,范美俊摄
&其二、水墨与当代艺术。要在传统国画界要混到吴昌硕、张大千的地位,在新国画界中混到蒋兆和、刘大为的地位,还真不容易,得另辟蹊径?当国画界还在为创新图式挣扎时,一些圈外人玩水墨却玩开了,而且玩得风生水起。在我看来,水墨与当代艺术诸多形式更加有关,如绘画的抽象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以及装置、影像、综合材料等新媒体形式。
&先说当代绘画诸图式。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我看来有不少水墨艺术家确实以当代艺术创作的水墨视角及模式取得了成功。之前林风眠中西融合的现代水墨创作,上世纪80年代“大灵魂”、“文化热”中吴冠中平面构成式的“形式美”水墨,周韶华的历史文化符号水墨可谓是其先声。当代倾向的水墨其出路很多,如刘国松、谷文达、张羽、刘子建的抽象水墨;徐冰以书入画的机械版文字水墨画、邱振中的文字待考实验水墨;黄一翰的新卡通图像、邵戈的城市垃圾;南溪、蔡广斌的水墨新影像。
<img TITLE="图3:2007成都双年展的抽象水墨及局部1" STYLE="MAx-WiDTH: 700 BorDer-Top: BorDer-riGHT: BorDer-BoTToM: pADDinG-BoTToM: 0 TexT-ALiGn: pADDinG-Top: 0 pADDinG-LeFT: 0 MArGin: 0 BorDer-LeFT: pADDinG-riGHT: 0px"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blog.artintern.net/data/pic/800/.jpg"
ALT="[转载]&水墨&之名:必然还是权宜?&文/范美俊" />
图3:2007成都双年展的抽象水墨及局部
&从审美来看,不少水墨是当代油画的水墨版,意趣旨归及状态都差不多,所不同的是水墨媒介。就构图看,要么人多爆满,要么空寂无人,要么杂乱无章,绝不是四平八稳。刘晓东的油画,《白胖子》画一个营养过剩的城市大男孩穿裤衩站在太阳下,是真实的生活之丑,这类作品被称“痞子现实主义”,在新水墨中也不难发现。当然,表现太空虚无的实验水墨,以及徐累的“新工笔”作品《霓石》,还是唯美的。
&再说装置、影像等形式。装置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就有,后现代及当代艺术中更是主流。今之称为“水墨”的东西不仅仅是画,还有装置、行为、影像等形式。如王天德、王南溟的水墨装置;黄岩、戴光郁的水墨行为;邱志杰的水墨书写与数字影像;邱黯雄的水墨动画《新山海经》、朝鲜李二男的录相装置的《溪山行旅图》。2013年美国大都会水墨展35位艺术家中,至少有一半并非大家所理解的专司水墨的艺术家,而是擅用不同媒介的当代艺术家,这次都集体披上了水墨马甲,而“水墨”译为Ink
&art,也有些滑稽。
<img TITLE="图5:(朝)李二男 《溪山行旅图》录相装置,2011成都双年展1" STYLE="MAx-WiDTH: 700 BorDer-Top: BorDer-riGHT: BorDer-BoTToM: pADDinG-BoTToM: 0 TexT-ALiGn: pADDinG-Top: 0 pADDinG-LeFT: 0 MArGin: 0 BorDer-LeFT: pADDinG-riGHT: 0px"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blog.artintern.net/data/pic/800/.jpg"
ALT="[转载]&水墨&之名:必然还是权宜?&文/范美俊" />
图4:(朝)李二男 《溪山行旅图》 录相装置,2011成都双年展
&美国黑山学院诞生过偶发艺术、波普艺术、观念艺术等多种全新艺术门类。国内能否成立一个水墨学院,成为新艺术的孵化中心?水墨曾有不少成功先例,如设计界靳埭强的水墨招贴,动画界《牧笛》等水墨作品。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水墨能取代瓷器成为中国的代称么?以后的中国画,会分出宣纸画、毛笔画等概念吗?
&在我看来,近年来有些水墨作品堪称玩坏了的中国画与当代艺术的跟屁虫,不俗但可能低,如此热也不知道是艺术自律的发展逻辑,还是媒介、资本炒作的结果。我的本科专业是中国画,创作与传统有所不同,能算“水墨”吗?“中国画”自得名后,历革命、启蒙、改造,再到今之水墨,其实一直有西方艺术为参照,主动选择被动选择皆有。中国先前的诸多水墨实验还有些左右逢源,试图接续传统、借鉴西方,再加上当代观念与个人体验,没有当下年轻人画水墨如试吃新菜品那样果敢淡定,笔者因此担心中国画沦为媒材而失去内在精神传统。同时,也对以本土水墨示好国际艺术界充满疑虑,这其实是变异了的异域风情展示,难道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识别性与传播效果?虽无文化盗版之虞,实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文化不自信。徐冰的作品“新英文书法”就颇具隐喻性,他将英文单词的字母以汉字结构排列,是可读的类汉字英文,貌似书法却与书法及汉字无关,这种削足适履的语言沟通其真正含义是无法沟通。
&传统绘画需要从语言范式到精神内涵的转型,“洋奴隶”与“笨子孙”态度都不可取。但是,会是水墨这种对外国际化对内颠覆化的开疆辟土吗?在我看来,水墨与媒介、精神皆看重的传统中国画,也与不择手段标新立异的当代艺术诸形式若即若离,媒介则有同有异。换言之,它被这些成熟艺术挤压,只剩下了媒介的意义,还算不上一种从材料到内核都独立的艺术。因此,水墨还不是画种与风格、不是流派与思潮,而是一种权宜之计的偏媒介称呼,这也是对其学术定位的尴尬之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代中国水墨画的困境与可能的出路可能,困境,当代,中国水墨画,困境和,中国当代,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当代中国水墨画的困境与可能的出路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含义的小组名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