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枝子的功效与作用何以做药吗?有什么作用

&&所属分类 &&
  中药材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的功效: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1、泻火除烦:适于热扰心神。a.外感热病,邪郁上焦,心胸烦闷不眠。b.火毒炽盛,高热烦躁,甚至谵语。   2、凉血解毒:用于血分热毒证。a.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b.咽肿目赤,热毒疮疡,属实热的。  3、清利湿热:适用于肝胆及下焦湿热证。a.肝经湿热郁火,心烦易怒,胁痛口苦。b.湿热黄疸及湿热下注,热淋涩痛。  1.《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鼻,白癞,赤癞,疮疡。"  2.《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3.《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4.《药性论》:"杀现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5.《食疗本草》:"主?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6.《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7.《药类法象》:"治心烦懊?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8.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9.《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10.《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1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栀子&栀子的作用:  1、栀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医学启源》   2、栀子治火丹毒: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3、栀子治热水肿:山栀子五钱,一钱半,二钱半。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4、栀子治肺风鼻赤酒齄:老山栀为末,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本事方》)   5、栀子治尿淋,血淋: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闽东本草》)   6、栀子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濒湖集简方》)   7、栀子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纲目》   8、栀子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柜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9、栀子治湿热黄疸: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10、栀子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别录》   11、栀子治疮疡肿痛: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12、栀子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鼻,白癞,赤癞,疮疡。《本经》   13、栀子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普济方》栀子汤)   14、栀子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朱震亨)   15、栀子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16、栀子解踯躅毒。《本草经集注》   17、栀子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18、栀子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   19、栀子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人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圣济总录》栀子汤)   20、栀子治妇人子肿湿多: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21、栀子主?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食疗本草》   22、栀子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23、栀子杀现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药性论》   24、栀子治鼻中衄血: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   25、栀子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金方》)   26、栀子治赤白痢并血痢:山栀子仁四七枚。锉,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栀子仁汤)   27、栀子治心烦懊?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药类法象》   28、栀子治烧伤: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   29、栀子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30、栀子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31、栀子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
  1.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NONG: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昧, 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栀子  2.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  3.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栀子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4.治湿热黄疸: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5.治尿淋,血淋, 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闽东本草》)  6.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7.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青木香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8.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普济方》栀子汤)  9.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入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圣济总录》栀子汤)  10.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11.治鼻中衄血: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  12.治肺风鼻赤酒:老山栀为末, 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本事方》)  13.治赤白痢并血痢:山栀子仁四七枚。锉, 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栀子仁汤)  14.治热水肿:山栀子25克,木香7克,白术12克。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15.治妇人子肿湿多: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16.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濒湖集简方》)  17.治火丹毒: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18.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金方》)  19.治疮疡肿痛: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 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20.治烧伤: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  21.治远年日久 内外臁疮:山栀(烧作灰 研为细末)、乳香(另研)各半钱 轻粉少许.上再研为末 用瓷器盛贮.每用时先将葱白、花椒煎汤洗疮.稍歇 再温浆水又洗一次 候恶水去尽 再将白水煮百沸 候温再洗.但疮口脓水血丝清水各尽 又用粉帛拭干.然后敷之.如干者香油调敷 湿者干掺.但恶疮口满实软 绢帛护之.中硬不作脓者未可用.如肿软有脓者 依前法再洗 敷贴之.(《普济方》奇妙栀子散)  22.治下疳疮:栀子一枚 去穰 装入明矾末 面糊合口 火烧存性为末.洗净 干掺上.(《奇效良方》栀子散)
  禁忌  脾虚便溏者忌服。  ①《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②《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栀子的食用方法
  栀子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栀子用药禁忌:脾虚便溏者忌服。   栀子清肝汤  功效:主治肝火风热上攻,遂成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等处,或寒热晡甚,胸胁满闷,口苦舌干者。   组成:牛蒡子3克、3克、3克、3克、石膏3克、3克、山栀3克、3克、1.5、1.5、甘草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食后服。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香附栀子粥   功效:舒肝理气,清热泻火。   配方:香附6克,栀子1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把香附、栀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一起煮粥。   用法:早晚分食。      栀子厚朴汤  功效:主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组成:栀子9个(劈) 厚朴12克(炙,去皮) 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 后服。   来源:《伤寒论》      栀子豉汤   功效:清热除烦。   主治:发汗吐下后,余热郁于胸膈,身热懊?,虚烦不得眠,胸脘痞闷,按之软而不痛,嘈杂似饥,但不欲食,舌质红,苔微黄,脉数。   组成:栀子9克(擘)、香豉4克(绵裹)   用法:以水400毫升,先煮栀子,得250毫升,纳鼓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方论:方中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降中有宣;香豉体轻气寒,升散调中,宜中有降。二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之功。   来源:《伤寒论》      黄连栀子汤   功效:泻火解毒。   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   组成:黄连3――9g,黄芩、黄柏各6g,栀子9g。   用法:水煎服。   出自:《外台秘要》      栀子仁莲子粥  功效:清热化湿,主治老年性阴道炎证属湿热下注兼有心火盛,症见带下黄,心烦易怒,失眠。   材料:栀子仁5克、莲子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栀子仁5克碾成细末。先煮莲子10克,粳米50克。粥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加白糖适量调匀服食,分两次服,每日1剂,每一疗程连且艮3―5日。      大黄栀子汤  功效:治热病毒气入眼,赤痛生翳,不见光明者。   组成:生大黄1两,升麻半两,瞿麦1分,甘草1分,栀子7个。   用法:水2升,煮至1升,去滓,作4次温服。以利为度。难利者,先煮诸药至1升半,乃下大黄。大黄先以水渍,和水下之,煎药毕,下朴消,则折热易利。   来源:《伤寒总病论》卷三。
&&&&&&栀子树&&栀子花&&栀子果&&栀子&&栀子&&栀子&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声明: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暂无同义词
超级管理员
最近编辑者
浏览次数: 24441 次
编辑次数: 8次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功效与作用
  桅子的功效与作用:桅子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分为:生栀子,山栀仁,山桅皮,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栀子有清热,泻火,凉血的功效,桅子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等,栀子别名黄栀子、黄栀、山黄栀、山栀、木丹、鲜支、卮子、 支子、越桃、山栀子、枝子、小卮子、黄鸡子、 黄荑子;   生栀子: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   山栀仁:取净栀子,用剪刀从中间对剖开,剥去外皮取仁。
桅子的功效与作用  山桅皮:即生栀子剥下的外果皮。   炒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取出,放凉。   焦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   栀子炭: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 桅子的功效: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   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1、《纲目》:"栀子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2、《本草备要》:"栀子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栀子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4、《本经》:"栀子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5、《本草经集注》:"栀子解踯躅毒。"   6、《医学启源》:"栀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7、《药类法象》:"栀子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8、朱震亨:"栀子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9、《别录》:"栀子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10、《药性论》:"栀子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11、《食疗本草》:"栀子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桅子的作用:   1、栀子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柜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2、栀子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   3、栀子治风痰头痛。用栀子末和蜜浓敷舌上,得吐即止痛。   4、栀子治火焰丹毒。用栀子捣烂和水涂搽。   5、栀子治眉中练癣。用栀子烧过,研为末,调油敷涂。   6、栀子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7、栀子治湿热黄疸: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8、栀子治尿淋,血淋: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闽东本草》)   9、栀子治霍乱转筋,心腹胀满,吐泻不得。用栀子十几枚,烧过,研为末,熟酒送服。   10、栀子治热病食劳复(按:指热病之后因饮食不慎或房事不慎而使旧病复发)。用栀子三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一升服下。须出微汗为好。   11、栀子治小儿狂躁(蓄热在下,身热狂躁,昏迷不食)。用栀子仁七枚、豆豉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或吐或不吐,均有效。   12、栀子治眼来肠秘。用山栀子七个,钻孔煨熟,加水一程式,煎至半升,去渣,放入大黄不三钱,温服。   13、栀子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14、栀子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青木香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15、栀子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普济方》栀子汤)   16、栀子治烧伤: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   17、栀子治血淋涩痛。用生栀子末、滑石等分,葱汤送服。   18、栀子治下泻鲜血。用栀子仁烧灰,水送服一匙。   19、栀子治热毒血痢。用栀子十四枚,去皮,捣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疗效显著。亦可用水煎服。   20、栀子治临产下简。用栀子烧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三钱。若上焦热,则连壳用。   21、栀子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煻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人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圣济总录》栀子汤)   22、栀子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23、栀子治鼻中衄血: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   24、栀子治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濒湖集简方》)   25、栀子治火丹毒: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26、栀子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金方》)   27、栀子治疮疡肿痛: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28、栀子治肺风鼻赤酒齄:老山栀为末,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煿。(《本事方》)   29、栀子治赤白痢并血痢:山栀子仁四七枚。锉,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栀子仁汤)   30、栀子治热水肿:山栀子五钱,木香一钱半,白术二钱半。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31、栀子治妇人子肿湿多: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栀子用药禁忌:   脾虚便溏者忌服栀子。   1、《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2、《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栀子图片:
上一篇下一篇
浏览次数: 19655 次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炒栀子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栀子是什么
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本品生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每年秋、冬两季采收。炮制后入药。
&&& 【性味归经】& 苦,寒。入心、肺、胃、三焦经。&&& 【功效主治】& 清热利水、祛火除烦、凉血解毒。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引起的心烦、不安以及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发热等症。&&& 【现代研究】& 本品具有退热、消炎、止血的作用。&&& 【用法用量】& 常用量:每日3~10克。煎汤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者不能服用本品。&&& 【妙方应用】&&& 1.栀子汤:栀子10克,将其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什,~日内分2~3次温服。主治热病引起的烦躁、、衄血等症。&&& 2.清瘟败毒饮:栀子、、知母、赤芍、玄参、连翘、丹皮各9克,生石膏15克,生9克,犀牛角1克,3克,甘草、鲜竹叶各6克,将以上药物放入药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主治瘟疫热毒、头痛欲裂、吐血、斑疹等症。&&& 3.栀子柏皮汤:肥栀子15克,6克,甘草3克,将三味放入砂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即成。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主治口渴心烦、发热等症。&&& 4.栀子粥:栀子10克,白15克,50克,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5.栀子炒豆芽:栀子10克,豆芽菜250克,食、各2克,花5克,料酒6毫升,炒制。佐餐食用。&&& 6.栀子炖仔鸭:栀子10克,仔鸭25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片各6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炖至熟烂即可出锅。佐餐食用。&&& 7.栀子绿茶:栀子3克,绿茶3克,将两味一起放入杯中,以适量沸水闷泡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责任编辑:/)栀子有什么药用价值?
13:48:08 本文行家:
栀子的药用价值  栀子的花、果、叶、根均可入药。具有清火解毒、泻火除烦之功效。其花对肺热咳嗽有良好疗效,其叶可治毒疮。栀子的果实有消炎解热、明目止血、解消渴、利小便的功效,可治黄疸病和因热引起的剧痛性心烦,也可用于吐血。栀子研成末,调入面粉和鸡蛋清制成糊状物,涂敷跌伤、挫伤患处,可消肿止痛。栀子根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  (1)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2)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3)本品又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颉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常与黄柏、茵陈蒿等同用。又用生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服,有消肿活络的作用,可用于跌仆损伤、扭挫伤、皮肤青肿疼痛等症,为民间常用的“吊筋药”,尤其适用于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肉、肌腱损伤。  (4)栀子,一名山栀,轻清上行,能泻肺火,去肌表热,在外感热病、表里有热之际,能起双解的作用;本品苦寒泄降,又能泄三焦火,凉血清心热,可用于热病心烦;血热妄行及热淋尿血等症。故山栀既能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至于泄热利湿,可用治黄疸,也是它的特长。本品配黄芩,能泻肺火;再加淡豆豉,能双解表里之热,配以黄芩,能泻三焦火、清心热;配以生地、丹皮,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吐衄尿血;配以黄柏、茵陈,能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过去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山栀皮去肌表热、山栀仁清心热的用法,现在上海地区已予简化,均用整个栀子,不再分栀皮、栀仁。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百科科普达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百合的副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