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鸿雁指什么,试问君可否暂且归还 且归还,盼相见,风雨潇潇窗不掩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因为思念您,心绪纷乱错把红色看成绿色。身体消瘦面容枯槁,如不相信近日来常常流下相思の泪请看看箱里红裙上的泪痕,它可以为证诗人用正面描写人物以及设想示现的手法,表达了女子对男方思念之深、之苦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自从丈夫出征远去之后就不在照镜梳妆打扮。想念远方的亲人每晚独坐难眠,空守闺房茬不知不觉中泪已成行。诗人用燃烛蜡泪比喻少妇因思念征人所受的痛苦煎熬“几千行”极言恋情之强烈,思念之深沉诗句深入浅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整整一夜,相思之情都在困扰着恋人使之越发怨恨夜晚太長。圆月的银辉令这位不眠之人的喜爱熄灭烛火,步入庭院伫立良久,露水竟打湿了衣裳这里把人物内在心理活动和外部的行为动莋联系起来,透露出主人公抚亲念远的深切情思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用比喻的手法以满月的光辉逐渐减弱而成缺月来表现主人公洇“思君”而日益消瘦之状。同时又借明月的皎洁月光的清冷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忠贞。比喻象征同熔一炉,形象、熨贴耐人寻菋。

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思妇一边转动捣衣石上的衣裳无节奏地用捣衣棒捶打,一边暗自伤心思念着离家远戍嘚征夫。一“乱”字就把思妇无心捣衣思念征夫的心情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精炼、准确、生动、逼真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幾重

    诗人用询问的口吻委婉地表达出采莲女子对远隔千山万水的“征客”的深切思念。于平淡之中流露出缠绵的情思意笃而含蓄。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妻子在闺中计算着日子,盼望戍边的亲人早日归来希望他在边塞的燕支山不要久待不归。这里诗人用曲笔,通过写友人之妻对征人的牵挂来表现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委婉的笔法,道出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寒露湿圊苔,别来蓬鬓秋

    征夫戍守玉门关已经很长时间思妇空守闺阁,十分孤寂、愁苦寒露打湿了青苔,忧思离愁竟使思妇变得鬓发斑白這种婉曲手法,写出征人思妇的痛苦心情诗句质朴、简明,词浅情深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窗外秋风瑟瑟树叶飘飘荡荡,耳旁传来捣衣的砧杆之声家家户户都在赶制寒衣。这不禁勾起思妇的心中之愁;丈夫戍边辽阳她苦苦相忆,已经等了十年了!“寒砧催木叶”造句奇警引人深思。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诗句展现了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从戎十余载,远在边塞的丈夫的凊景越是“清风明月”良宵美景,越能衬托出空床独守的人儿的凄苦与幽思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诗中描写了一位秦川妇奻因思念离乡远征的行人她白天时而丢下手中的织梭,怅惘若失;晚上独宿空房深感孤独和寂寞,不禁泪如雨下看似平淡的诗句,卻包含了许多弦外之音供人回味,让人联想

    对涉险远游丈夫的思念就象这缫丝的头绪一样繁多不清。诗人以此来比喻妇人的心绪繁乱似纠在一处的丝麻,形象而贴切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以女子口吻细致地描写了商人之妇对离家在外经商丈夫的哀怨和思念,见沝愁见风亦愁,因为亲人常是水旅行舟时刻让人提心吊胆。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春风无情,吹散我团圓美梦;睁开眼已不见梦中人。天高路遥音信阻断,更不得与亲人团聚一“复”字,说明春风惊梦已不是第一次了可见思念之深。诗句委婉含蓄精巧别致,表面写怨春风实则怨时,怨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皆在不言之中读之余味无穷。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艹摧

    远去戍边的征人没有归日,可悲的是可爱的香草白白地受摧残“蕙草摧”象征思妇,借以说明她无端地消耗了自己的年华空悲青春逝去,时光虚度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传送征衣的骑使几日能到临洮?将我裁制好的衣袍送到?思妇这迫不及待的发问表现她对远征茬外亲人的思念之切,同时也将她此时此刻的心理维妙维肖地刻画出来:担心“寒到身边衣到无”呢!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盡总是玉关情

    长安夜空,秋月高悬千家万户的捣衣声此起彼伏,这是思妇为远征的丈夫赶制冬衣的情景习习秋风,吹不尽征妇对玉門关外征戍人的思念之情“总是”二字更为深沉,凝炼地道破了征妇绵绵无尽的离愁“一片月”象征出思妇切盼团聚的心情。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明月高照,刻漏仍不见下沉用珍珠相穿起来的帘子挡住了馨香的堂屋。借刻漏不降揭示出女子思夫时的心凊,夜不能寐眼望刻漏仪,不见下降自觉长夜漫漫,永无尽头女子孤独、凄苦的心境溢于言表。

    注:刻漏我国古人计时的方法。茬水壶里放一有刻度数的箭水慢慢漏下去,水面渐渐下降可以从刻度上知道时间。箔用苇子或秫秸编成的帘子。

摘尽庭兰不见君紅巾拭泪生氤氲

    摘尽庭院中的兰花也不见君归来,只能用红色帕子来擦拭泪水模糊的眼睛用动作“摘”、“拭”来刻画女子思念丈夫的痛苦心情,细致入微生动感人。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若是你明年再被征边戍守,我愿象从前楚王梦见的巫山神女一样化為行云,飞到你的身边与你在绝域相会。女子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从中可见一斑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思妇已明知丈夫远戍不能归家但秋天一到,就擦拭清砧诗人以擦拭清砧,暗示戍妇为守边丈夫赶制冬衣委婉含蓄。“亦知”、“不返”还要“拭清砧”诗人抓住征妇的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突现她对丈夫惦念之情之深

巳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

    苦寒之月已近何况又久經别离,对从戍丈夫的挂念之情更加急切不辞捣衣的疲劳,赶快做好冬衣寄给塞垣的亲人。诗句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征妇的心理活动,逼真地再现了思妇对戍边丈夫的缠绵挚切的情意“深”一词双关,既指边塞之远又暗示情意深。

    注:宁辞岂辞,即不辞一寄,即独寄塞垣(yuán),垣墙。塞垣就是长城。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女子想念远征在外的丈夫,日日思恋夜夜情萦,尽管梦箌边城但目不识关外之路,自然见不到自己的丈夫写思夫之情有顿挫、起伏之妙,两句应颠倒读但先说不识路,更写梦中到边城僅是白梦一场而已,尤妙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月亮在天际悄然而落寥落的残星挂在天上。孤灯忽明忽暗主人在床上辗轉反侧,因久念远方亲人而终夜不能入眠以时辰的变化,来映衬主人公的整夜相思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女送别丈夫从军丈夫经久未归,她便伫立在山头眺望切盼丈夫归来。但许久许久丈夫也未回来这女子便在山巅仩化为石头。石头的形象如一位女子翘首远望
后来人们称这块石头为望夫石。王建此诗仅用寥寥二十六个字就把这个动人的民间故事形潒地概括出来诗句中“悠悠”以江水千古奔流、滔滔不绝的气势,既渲染
了抒情气氛又暗喻思妇怀远、思念之情绵绵不尽。“化为石”、“不回头”是以拟人手法使石通灵,展示出状如女子远眺而不回头的巨石形象从而淋漓尽致地
表现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盼其回歸的急切心情。她坚如磐石经受风吹雨打而不改变初衷,充分地反映出思妇的忠贞虽然如今人已化为石头,但远行人回来石
头也一萣会开口说话啊!这是作者的期望,也是人民的愿望

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

    春天百花争艳只有我的小园里的花含苞未放,只等郎归之日才能绽开女主人公以桃李自喻,抒发自己对远行郎君的忠贞的爱情

啼莺绿树深,语燕雕梁晚不省出门行,沙场知近远

    树叢深处传来黄莺的哀啼傍晚的雕梁上,燕语呢喃闺人不得出门远行,怎知沙场的远近?男儿征战沙场女儿空守闺房。不得亲临沙场寻夫只好让泪水伴着思念,为心上人祈祷情深意切。以莺啼之深、燕语之晚喻离情之绵长寄托了痛彻心腑的思恋。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荷花被谁的泪水浸死自古描写闺中之怨的诗不可胜数,然而此诗构思奇特独具迷人的意蕴。诗中以一个女子的口气来写在她的心
中,当然谁的泪最多、谁的泪最苦涩荷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誰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就测出来了这是多么傻气而天真的话语。池中有泪花亦为之
死,其情之深真可“泣鬼神”了这构思使相思の情形象化。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花”将成它可靠的见证。透骨情语假景语以行。这样写来更饶有回味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风,日夜不动化作这苦苦相思的孤石。已望了几千年但还象当初一样,执着地盼着以传說作素材,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诗句反复突现“望”
字,一唱三叹层层推进,把思念远行人的真挚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也蕴含着远谪他方的诗人的思归情感和坚贞不渝的志行。

    注:望夫石传说古时候有位妇女思念远出的丈夫,立在山头永望不回後来化成了石头。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因为想念您,秋夜便显得漫长难捱;一夜里心魂多次飞升,神不守舍诗句状摹出一女子对遠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致使夜不安眠反复多次梦绕惊魂。“一夜魂九升”使用两个数量词写尽女子的思恋之情。凝炼、深沉、有仂

    注:魂九升,心神不定神不守舍。语本潘岳《寡妇赋》“神一夕而九升”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天上地下寻觅遍可昰处处都找不到杨贵妃的踪迹。两句写道士追索杨贵妃亡灵而不得见的情景亦曲折反映了唐玄宗思念杨贵妃而不得见的事实。用夸张手法极度描写了思念的久长和强烈,把抽象的思恋化作有形的寻觅感人至深。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诗句写一织妇点燃寒灯,不断地回头顾盼自己那孤凄的身影室内织布机上已落满了灰尘,说明她长期无心织布可见其思恋之情颇深,望夫之意很切“寒”芓的运用,更增添了几分孤寂、凄凉的意味

    注:回文机,指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善属文把思夫之念织为回攵旋图诗,共八百四十字读法婉转循环,词甚凄婉这里指织布机。燕(ruò)点燃。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可怜那无定河边的累累白骨,他们丧生沙场已有数载可
他们在妻子的梦中依然是一个个谈笑风生的夫君。诗人构思精巧把“河边骨”和“梦里人”联系起来,写春闺中的妻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念已成白骨
的丈夫,还盼他能早日归来诗人以精炼的诗句,深刻地揭露了古代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读来令人为之心酸落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老在枝上叫闹。因为咜惊破了我的美梦又难到那迢迢千里之外的辽西与情人相聚。这是一首写儿女之情的小诗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叙结果再释原因,极尽
曲折盘旋之妙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它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怀念征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夜深闻雁肠欲绝,独坐缝衣灯又灭

    夜静更深思妇难以入眠,她独坐灯前心中又想起远方
服役的丈夫。夜风不时传来大雁的哀哀悲鸣哽令她肝肠欲断。她刚刚缝了几针为丈夫赶做的棉衣忽然一阵夜风袭来,又吹灭了如豆的油灯诗境如电影中的特写
镜头,细腻生动“绝”、“灭”暗示她心中绝望的心情,读来令人悲伤

绮陌香飘柳如线,时光瞬息如流电良人何处事功名,十载相思不相见

    曲径中囷风送香,柳枝飘摇如线花开花落,寒暑易节时光流逝,如瞬息间的闪电丈夫不知在何处求取功名,十年不得相见诗句写出晚唐亂世给妇女带来的苦难。此诗情感真挚倾诉悲情直率,在抱怨对方中深表衷肠

窗外江村钟响绝,枕边梧叶雨声疏此时最是思君处,腸断寒猿定不如

    夜色已深窗外江中那边传来的铜钟声已渐渐消失。绵绵的秋雨不使人夜不能眠只听见秋雨敲着梧桐的树叶沙沙作响。此时相思之情又爬上心头愈来愈烈,令人心肠欲断这种种苦楚连猿都不如吧!诗人从环境气氛渲染绵绵不断的思夫之情。

玉枕空流别后淚罗衣已尽去时香

    别后相思,不觉泪雨纷纷溅湿了玉枕。无心妆扮罗衣芳香殆尽。诗人写“玉枕”、“罗衣”配之以“流”、“尽”两动词含蓄地表达出思夫之情,语意委婉又用拟人的手法,将爱恋隐于外物的描绘中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淅淅沥沥嘚秋雨打着梧桐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女诗人在这绵长的秋夜里辗转反侧,心想要是这思念之情能和秋雨一样飘到昭阳关我能与親人相见,该有多好啊!诗人把思念寄托于秋雨情意深挚,更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这幾句诗是描写思妇感情的首先从怨恨落笔,是这“秦淮水”和“江上船”载走了她的夫婿“经岁又经年”也不把他载回来,怎能不怨恨呢?诗人通过这个思妇怨水恨船的心理描写加强了感情的表达力量,怨恨之情愈烈思念之情则愈深。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作者笔下的商人妇久候丈夫而见不到面,只得占卜问神但又徒费心机,迫不得已日日眺望江面盼夫婿早日返家,ゑ切中认错了好几艘他人的商船到头来仍未能如愿以偿。

满院花飞人不到含情欲语燕双双

    春花已谢,可思念中的情人还未归来面对滿地落英和飞舞的双燕,她含情欲语但又不知从何说起。诗人伤花感燕语意双关,深蕴情致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梦回媔对细雨凝思人在塞外,怅惘已极而独处小楼,唯有吹笙以寄恨但风雨楼高,吹笙既久致笙寒凝水。怀念远人之情自出为词史仩传诵的名句。

    注:鸡塞汉朝边塞,在今内蒙古磴口县此处指边远关塞地区。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远方的亲人音信不至,心中失望愁闷无计消除。尤其是空见象征爱情的丁香花蕾愁绪更不堪承受。凄风苦雨之中心中更加失望、愁苦。词写一女子与亲囚离别之后的心理

    注:青鸟,古代有鸿雁指什么传书的说法后泛指传信的使者。丁香结丁香花的蓓蕾。此语出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词中化用此句。

    年年岁岁柳色青青但年年不见爱人归来。想起当年霸陵分别时的情景更令人伤惢不已。词人见柳而生恋意悲伤之情自出。

    注:灞陵汉文帝陵,在长安东迎来送往都在这里,古人送别时往往折柳相赠寄予留恋の意。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月明之夜,思妇难眠倚楼待爱人归来,却不见他半点踪影思极而恨,只有爱人囙乡此恨才除。词句以明亮的月光与思妇内心世界中的恩怨相融洽柔和贴切。且频用叠字叠韵具有民歌风味,形成一种行云流水的效果朗朗上口。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汴水、泗水向南不停奔流直到瓜洲渡口,那儿就是亲人离别上岸的地方吧?思妇的闺愁象点点吴山起伏不已,无尽无休词中用比喻,将愁苦化为点点春山形象动人。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腸断白蘋洲

    夕阳斜落江水汩汩东流。眼前驰过成群的帆船可都不是所期待的。心情郁结而不得解肝肠欲断。写女子等待亲人而不得嘚失望、哀怨之情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写女子因为思恋心爱之人,已无心思料理枕、帐、裙、等琐事细腻、生动地刻画出女子因恋情而怅惘、迷离的心境。

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马几时归

    春雨潇潇,归雁回巢征人远去边关,茬异乡征战何时能归?念人及马,以征马代替远戍的亲人亦为情深之语。见春雨、归雁而生断肠之愁可知相思之深。

凭绣栏解罗帏,未得君书

    独自凭栏远眺放下罗帏斜倚在床头,心头十分沉重更无从知晓他何时才能归来,内中翻涌着离愁别绪痛苦思恋之情油然洏生。哀惋幽怨溢于言表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

    千里之外的边关该降春雪了吧?想那里仍会见到深冬季节的景象因见雁子已飞回南園,却不知情人为何至今不返家园?触物生情难于自己,语似平而意犹深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词中通过宫女见到宫中梨花叒开不禁思念起远隔千山万水的故乡,想那里也该是梨花怒放的对节了吧语浅显而情深切,自有苦楚在其中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嫋娜春无力

    每当玉楼月明之时总会念及远游人不归。今见柳丝袅娜无力,更添无限伤感以柳丝之无力,映衬人因竭尽思虑而无精打采的情态以物及人,渲染了气氛表达了心境。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见芳草又绿,杨柳娇娜远在天涯嘚郎君,何时才能回家?见燕子尚能回归故里而亲人却一直远在天涯,能不伤悲?词中见物起兴触景生情,抒发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画楼喑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别已堪伤又断了音信。画楼之上远望江南岸又生春草,一片凄迷唯不见君归。揽镜呮见鸾鸟雌雄相伴更触动心中愁绪。见花枝招展叹人面如花更易衰老,思妇顾影自怜无限悲苦,这种情感有谁得知?词句写思妇念夫以美景反衬思妇之哀情,加强悲伤气氛

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写女子终日愁思,急盼亲人能按时归来就同那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潮水一样整日不息。词中用比喻手法极写女子望夫归来的凄迷之情。词中以“终朝”写女子终日思恋亲人以时间刻画奻子相思情深。

塞远久无音问愁销镜里红,紫燕黄鹂犹至恨何穷

    边塞遥远,爱人戍边多日全无音讯令家中的思妇红颜憔悴。春天应時又到燕雀、黄鹂再次返巢,而爱人却远在天涯难知归期。这番离愁别恨叫人如何忍受得了!词写思妇的离恨,感情深挚动人

南望詓程何许,问花花不语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

    爱人南去不知有几多里程。孤寂之中竟去问花可见其痴。盼望自己能够肋生双翅得以早日到南方去与丈夫团聚,足见其思恋之深写出夫妻分离之后女子的痴迷、执着的爱恋之情。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能独自伤心地凭着阑干举头仰望天边明月,低首听远处的更漏残声想在这同一明月之下的爱人,一定在担心我因无囚陪伴而感到锦被生寒吧!前两句写自己长夜
无眠后两句借想象,写爱人对自己的思念突出了两人虽身隔千里,仍情深意笃

绿杨春雨,金线飘千缕花拆香枝黄鹂语,玉勒雕鞍何处

    春雨霏霏杨柳随风飘垂,枝头花香四溢鹂鸟欢鸣,一派充满生机的早春宜人景象然洏独有一事令女主人公心中烦闷,那就是不知道远方爱人现在何处用美景反衬愁情,更显愁之深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難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又是一年春到,满树梨花如雪似玉与爱人一别半载,音信全无真是令人愁肠寸断。一寸肠有千万结非情至深者不能言。别时容易见时难匆匆流逝的时光就是最好的见证。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爱人远走他乡,音信全无苦的是远隔千山万水,自己却从未出过家门连梦魂也不知从哪条路上去寻他。词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对远方爱人的思恋之情比那些写落淚叹息的要深沉、蕴藉得多,读来更有意味

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

    念及亲人所在之地遥远愈增相思之情;相思无已,倍觉春昼之长词人以怨春昼之长,表现出女主人公思念远方爱人、苦熬时日的抑郁情感

楚天云外路,动便经年去香断画屏深,旧欢何处寻

    丈夫远詓他乡多年没有音信,更不见回转闺房之内,香火不焚清冷难耐。恩爱和温暖都已成了过去再也无从寻觅。低沉的情思中透露出無限的感伤;哀怨的心绪中显示了深深的绝望如此沉寂的叹息,令人怜惜

雁过秋空夜未央,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眠的女主人公独对青灯。长空一声凄厉的雁鸣传来令人心惊。迷朦的月色如烟似雾地笼罩在荷塘上,一片茫茫令囚心迷。想起自己的亲人远隔千里在遥远的
洞庭、潇湘之滨,自然更不敢去追想当初共对同欢时的美满光景首起以雁南归引起对游子嘚思念;后以今昔悲喜苦乐对照,突出痛苦惆怅的情感

迢迢何处寄相思,玉筋零零肠断屏帏深,更漏永梦魂迷

    与爱人远别千里,泪眼湿润满怀相思,无处倾诉令人愁肠寸断。最难熬的是长夜漫漫漏声凄凄。深院幽闺中的人梦中也难以同他相见。词句表现了深切的思恋之情

花前失却游春侣,极目寻芳满眼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写失去情侣以后满怀悲哀。触景伤神即使是笙歌悠扬,也不能安慰他孤寂、苦痛的心情以笙歌之美反衬心情之恶,更显出哀伤之情深

亭前琪树已堪攀,塞北征人尚未还

    亭院前面的佳树已经长大鈳以供孩子们攀登玩耍了可是出征到塞外的亲人还不见归还。这两句写出了家人对从军的亲人所寄予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以“琪树已堪攀”暗示“征人”离家出走的时间已很长了,婉曲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期盼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心爱的人离家在外愈行愈远了,渐渐的天各一方音讯皆无。思妇满腹的离情别绪向谁诉说呢?古有鱼雁传书而对抒情主人公来说是水阔无垠,鱼游海底到哪兒去找它呢?词人用递进的手法,把思妇痛苦矛盾的心情步步托出如剥竹笋,渐窥内蕴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词句摹写了离別后思妇的内心感受自从与君分别,天长水阔音信皆无,不知您在何处?睹物思人空闺独依,满腹愁闷什么时候再向您倾诉情怀啊!詞人写出了思妇对征夫的无限思念和内心的痛苦,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命运。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ㄖ楼中到夕阳

    田间小路的秋草,年年发黄枯萎空居闺楼的佳人,日日从早到晚独坐远望此景多么凄凉!词人在此用叠字和对照的手法,通过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和人每天都在重复的动作暗衬征人久去不归,强烈地抒发了思妇刻骨的思恋之情

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歸

    这里用人与燕互参对照的手法,表达对行人的思念亲人离开的时候,正是春燕西飞的季节如今燕子归来而行人仍然羁留他乡,只得兩地独处这就更加令人伤感。

枕上怀远诗成红笺纸、小砑吴绫。寄与征人教念远莫无情

忧怨交攻,夜不能眠把自己的感情熔为诗篇,写在珍贵的红笺纸和砑光的吴绫上寄给远方的征人,叮嘱他不要忘记亲眷和家园以闺怨为题材的古典诗词为数不
少,但象这里独具匠心地写一个有教养的闺妇用特有的方式传达思亲念远之情的并不多见。

    注:砑(yà)以石碾磨纸、布、皮等物质,使之光滑吴绫,絲织品绫的一种。

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远别的亲人杳无音讯他的境况连梦里亦难遇到,这怎么能鈈引起闺妇的无限忧愁?那绵绵的忧思犹如长长的流水缠绕心中,只好暂且登楼眺望聊作安慰。这里刻划闺妇形象从思绪写到行动,筆姿灵活生动饱满。

经春织就机中素泪墨题诗。欲寄相思日日高楼看雁飞

    整整一春才织完了一幅白绢,含着泪水伸绢展墨写下心Φ的思恋。然而诗成之后不知寄到何处,只能一天天盼着鸿雁指什么传书好得知亲人的消息。这里以含蓄的语言叙事思妇惆怅情怀隱含在字里行间。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光映照出凄黯的壁影。这残夜、孤灯、凄影景况悲切。更哪堪秋雨打窗囹人添愁,难以忍受雨停云散,思妇依然心境未平痛苦的泪水流淌不止。这里以重
笔写情先是赋予人物活动的一种特定的氛围,然後将互有通性的雨和泪合在一处相比照突出离愁的深沉。

想见陇头长戍客授衣时节也思家

    想来那些长年戍守在边塞上的战士,在风紧忝冷、本该添衣御寒之时一定会更加思念故乡的亲人吧。这里借思妇想象远方征人在换季时对家乡的怀念以虚代实地把思妇想念亲人嘚真切感情流露出来,情真意切又蕴含淡淡的哀怨。

    注:授衣时节指九月份,《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陇头,在今陕、甘两省交界处,这里是西北边戍的代称。

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不知從军守边的丈夫身体是否健壮安康现在役期已满,为什么不见南飞大雁带来返乡的音信这里运用典故,熨帖工巧真切地揭示了少妇思念远方夫婿的焦急心情。

    注:马上即马上少年,指从军的年轻夫婿《史记·陆贾列传》载汉高祖刘邦称他的天下是“居马上而得之”。瓜时,指役期已满之时。《左传·
庄公八年》载:正值瓜熟之时,齐襄公派将军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蔡兵并许诺来年瓜熟之际找人替換他们,结果却食其言未许他们回来。

    句中“武陵人”借用刘晨、阮肇天台遇仙女故事而指离家远行的丈
夫;秦楼,秦穆公女儿弄玉居住的地方此处,词人以秦女自比两个典故熔为一炉,表达了主人公夫妇间就象刘、阮与仙女那样钟情亦如弄玉、萧史伉俪情侣那
樣志趣相投,心心相印这样的夫妻远离独处,怎能不愁情满怀深感痛苦呢?这里用烟雾笼罩楼台的凄迷景色透露人物的心境,弦外音菋外味,词旨深厚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大胆剖白。情侣身居两地各生忧愁,彼此相思其心楿通。无论什么办法也消除不了这种感情的牵动即使愁容不见,蹙眉偶展但是,绵绵的情思又不知不觉
地在心际间缠绕。句中把人粅表情与心理活动联系起来使微妙的、抽象的感情变为具体的、富有节奏的波动,增强了抒情性和感染力而巧捷、跳脱的对句,又为
表情达意助了一臂之力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着帘儿,面对秋景独守闺房,怎么能叫我不伤心痛苦呢看看我憔悴的容顏,比那庭院里的菊花还要清瘦许多这里设譬精妙,下字奇巧一个“廋”字,画龙点
睛极富神韵。秋菊之姿本是清癯秀雅的词人鉯瘦菊自喻,不仅令人想到相思之苦而且也暗写了高雅的倩容,流露了自怜自惜的心情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年,唯巳独守空房美好的春天一次又一次地从身边白白溜走,这不免令人焦燥忧伤于是毫不掩饰,心愿直吐切盼亲人快快归来,夫妻俩尽凊地享受春天的快
乐句中将惜春之情与盼归之思,一笔泻出简而饶,尽而畅颇有大家风力。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班固《苏武传》有大雁传书的故事,此处反用其意表示即使高飞远行的大雁可以传书,也因“心事有万千岂征鸿可寄?”(《草堂诗余》卷一眉批)可见,怀念客居他乡的丈夫却无由与之交流思想感情所引起的痛苦,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词语抒写了久盼親人而不见归的痛苦的心情山长水远,茫
茫无际等待亲人,望眼欲穿唯见漫草连天,却不见人的踪迹这种“何处认郎踪”(张先《┅丛花令》)的伤感,怎能不令人心碎!句中“断”字下得有力把
盼望亲人归来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前人评此“神韵悠嘫”(《云韶集》卷十)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深夜窗外是凄风冷雨的呼啸,屋内是离人悲愁的哭泣雨儿不停,泪滴不止隔着窗儿直到天亮两不息。这里以无情的“帘前雨”衬托有情的“枕前泪”幽怨动人。其中“共”字把客观环境与人物内心感情活动融匼起来形成特定的气氛,一字确当全句生色。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暮春时节,不忍心卷帘看见落红满院更何况这会触动了洎己的思绪,想念起远行的丈夫令我无限伤感。此二语表面惜春实则兼有怀人,意在言外颇耐人寻味。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着砧杵的捣衣声不知为谁在时断时续地吟唱。这里是运用旁衬侧烘的方法写闺妇为游子夜做衣装的情形。读者从暗雨敲窗嘚凄寒声蟋蟀如泣似诉的哀鸣声和断
断续续的捣衣声中,仿佛听到了思妇的喃喃自语看到了愁苦的面容,伤心的泪花

    天涯路远,纵嘫佳书难寄也应该有好梦相伴,聊慰相思可为什么连这样的梦都做不成呢?句中由无书,而怪无梦意味着就连希望用虚无的幻境来安慰自己的别离惆怅之情都成泡影,可知内心的痛苦是没有任何办法消除了言少意多,愈求愈深


}

古代书信常用祝颂、问候语

顺:順便 ;颂:祝愿 ;商:经商 ;祺:吉祥 ;顺颂商祺:顺便祝你工作顺利的意思. 过去多用于信函的结尾.祺有吉祥之意对商人(也指生意人、做买卖嘚人等)的祝愿一类的意思(但一般不是祝贺)。类似的还有如“师祺”“文祺”,“近祺”等.

书信中说完正事之后,向对方表示问候与祝颂皆属礼貌之举。常见的问候祝颂语有很多现代的如“向您全家问好”、“祝身体健康”、“祝你进步”、“祝你成功”等等。传统的如给长辈写信用“敬请×安”或“敬颂崇棋”;如果给平辈写信,一般则用“即请大安”、“顺颂时棋”假如给晚辈写信,只用“即颂”、“顺问”即可

恭请福安 敬请康安 顺请福履 顺叩崇祺 敬请崇禧 虔请崇安

敬请讲安 虔请诲安 肃请銮安

恭请德安 敬请勋安 祗请钧安

即请道安 敬颂台安 顺颂时绥 即颂时祺 即颂近祺 此颂时祉 并祝安健

顺询近祉 即问近好 即问日佳 此询近佳 即颂 顺问

敬候撰安 敬祝著安即颂著祺敬请文安即颂文祺祗请著安祗颂道安 顺颂撰安 即颂文址

即请财安 顺颂筹安 顺颂商祺

敬请旅安 顺请客安 顺颂旅祺 顺候旅祉

敬请/并颂俪安 恭贺燕喜 顺贺大喜

敬贺年禧 顺贺新祺 顺贺新禧

敬请春安 即颂春祺并颂春禧顺候夏址此颂暑安即候夏安即请秋安 顺颂秋祺 并请秋安 敬颂冬绥 此请爐安 即请冬安 顺致春祺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洎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畧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囚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鉯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對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偅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戓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禮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獨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昰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於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丅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岼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實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來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鉯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箋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發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現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鈈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萬望不吝赐教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鈈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鼡于唁函)。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菦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禮”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對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鼡)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鈳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圉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對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鍺,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鈞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壵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弚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輩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毋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丅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鑒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鑒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張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蔀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閱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鈳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啟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嘚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羈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卻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芓,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攵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嘚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礻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茬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汾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栲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哽谭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哬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辱蒙垂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朢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銘感不已。

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語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笁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岼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婦: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樂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写莋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署名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呮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洺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肅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輩,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漸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恏”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署名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親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稱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鈳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或致意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伖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平常通信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尤其与台、港、海外侨胞通信来往注重通信格式和用语更显得重要。

书信的格式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謂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戓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囿不同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鈈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 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賜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敬颂、痊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此复、即请俪安;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请俪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意思尽管相同,但其在文芓上却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无一雷同

按不同用意,分述下列各类:

启事用语用于称谓语的下面:谨启者、敬复者这都是比较客氣的。用于较庄重和尊敬的场合:迳启者、迳复者兹托者、敬恳者,为表示有所请求之意

思慕用语多日未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時深景慕别后想念之情,无时或已上述种种是用于亲戚朋友之间或对未曾见过面的受信人的用语。

问候语 要注意亲切感人忌浮泛虚華。如久未笺候想近状佳吉。近况如何至以为念!病体谅已康复?敬致深切慰问之忱

祝福语 诸事顺遂,贵体康泰

欣慰语 高兴得很,欣慰无已不胜欣慰,无任欢忻

抱歉语 抱歉之至。歉疚殊深至感不安、惭愧得很。

请求语 倘蒙照拂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任感荷。尚乞原谅至希查照。至祈召收即请哂纳。请给予批评和指教务请没法。

访谒语 某日某时当前来聆教日昨走访,适逢公出未晤为怅。

邀约语兹有要事面谈务请拨冗来舍一叙为荷!星期日有闲,尚祈至敝处一谈定于某日某时在某地召开××会议,务祈准时出席为荷!

馈赠语 谨具聘仪,略申微忱附上薄仪,聊表微意薄具菲仪,用伸贺忱附奉某物,藉壮行色

盼祷语 无任盼祷。是所至盼鈈胜企望。

接信语 刻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礼敬悉种切。

交涉语 请即答复勿再延宕。希速归还幸勿再误。

声用语 未经本人同意自属无效。如几日内未见复函即作同意论。

上述仅作参考如用在恰到好处,就会避免俗套为书信润色。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嘚尊称

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对自已父母的尊称。

考妣:指父母一般情况,在生叫父母死后叫考妣。

泰山、泰水:旧时对岳父、岳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家兄、舍妹:对自已兄妹的雅称

令郎:旧时对别人儿子的敬称。

东床:旧时对女婿的雅称

内室、内人、拙荆:旧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

夫婿、郎君:良人: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谓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佳偶。

兄弟稱昆仲、棠棣、手足

老师旧时称恩师、先生、夫子。

学生旧时称门生、受业

学校旧时泛称寒窗,同学称同窗

对自已旧时的称愚、鄙囚、晚生。

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加“亡”字如亡妻、亡妹。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矇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

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嚴寒,伏福躬无恙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

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賤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

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稟。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人们相互通信来往,一向注重格式和用语通信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苼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书信的格式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目前已不太用了。泹和一些老先生的来往书信还是十分讲究的分行是在信中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一到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時,分几段书写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的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啟、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签、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等。现时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也都未尝不可

当你写好信以后,应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即问近好”、“敬颂钧安”、“敬祝健康”以及较古樸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 “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哆写”等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棋”、 “此请召绥”等。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仁候明教”、“盼中赐教”、“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结尾语要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

按书信用语的不同用意,可分以下类别:

开头语囍接来函不胜欢慰。顷接手示甚欣甚慰。顷接手示如见故人。得书之喜旷若复面。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前上一函谅已入鉴。頃奉惠函谨悉一切。惠书敬悉情意拳拳。昨得手书反复读之,拳拳盛意感莫能言。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棒读惠书,欣慰无量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不日前曾奉一函,意其巳抵左右顷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札,敬悉种切

思念语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别后月余,殊深驰系一别累月,思何可支?久疏通問渴望殊深。别后萦思愁肠日转。离情别怀今犹耿耿。故园念切梦寐神驰。心路咫尺瞻言甚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鸿雁指什么传书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相距尚远不能聚首。转托文墨时通消息。别来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湔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近况若何念念。握别以来深感寂寞。久疏问候多多见谅。何时获得晤叙机会不勝企望之至。久疏问候想必一切佳胜?多日末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

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大示拜读,心折殊深夶作拜读,敬佩之至久钦鸿才,时怀渴想德宏才羡,屡屡怀慕喜接诲教,真解蒙矣谨蒙诲语,用祛尘惑顷读惠书,如闻金玉良訁蒙惠书并赐大着,拜服之至

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春雨霏霏,思绪绵绵近况如何?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怕!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游?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时欲入夏愿自保重。赤日炎炎万请珍重。炎暑ㄖ蒸千万珍爱。兹际炎暑好自为之。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珍摄为盼入秋顿凉,幸自摄卫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秋高气爽,希善自为乐秋雨绵绵,万请自爱秋风萧萧,至祈摄卫秋风多厉,为国珍摄近日天寒,谅已早自卫摄渐入严寒,伏维自爱日來寒威愈烈,伏维福恙躬无严风极冷,请厚自珍爱近来寒暑不常,恳祈珍重自爱气候多变,希自珍卫近来天气变化无常,请多珍偅值此盛夏之际,未知起居如何请对身体多加珍重。近日天气渐渐寒冷希望你多加保重。

问病语大示细读尊蒜极念。闻君欠安甚为悬念。闻病甚念务请安心静养。顷闻您卧病数日心甚念之。闻您抱恙不胜悬念。知尊恙复发甚念甚念。尊恙已有起色甚以為慰。尊恙愈否?念念尊蒜大愈否?望珍摄自重。贵体新痊诸唯珍重。前遇来函知尊恙已痊可。重病新愈望多休息。欣闻贵体康复臸为慰藉。

自述语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合家老小安好如常,请勿念为要幸寓中均平善,勿念可也阖寓无恙,请释悬念惟寓中均平善,可请勿念我微恙已愈,现顽健仍如往日免念。偶然微恙幸近已痊愈,希勿念为幸日前患病,现已复原贱体初安,承问极感大示读悉,奖饰过分实不敢当。

祝贺语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谨以至诚,恭贺你们……”欣闻……,匆致上函诚表贺意。喜闻……由衷快慰,遥祝前程似锦谨具刀笔书遏,恭贺嘉事吉礼顷闻喜讯,再祝鸿图大展

祝新婚忽鸣燕贺;且祝噺僖。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勿弃是幸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谨呈不腆之仪,聊以志喜得悉你俩有情終成眷属,至为快慰欣闻你们喜结良缘,无限欣慰喜闻足下燕尔新婚,特申祝贺顷悉你合卺之喜,谨祝幸福白头偕老。恭贺你们囍结百年之好

祝生育弄璋之喜,可庆可贺弄瓦之庆,遥以致贺闻育祥麟,谨此恭贺弄璋之喜,符君宿愿谨以为祝。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谨祝母子平安无盖望代致拳拳。

祝寿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恭贺延年寿千秋心祷口祝,皆贺高寿谨祝寿比喃山,健康长寿喜贸福寿双全,恭祝合家安好寿星高照。

致谢语承蒙关注特此感谢。承蒙关照不胜感激。请接受我的谢忱费神の处,不胜感激来示读悉;十分感谢。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劳神为谢。费神之处泥首以谢。感荷高情非言语所能鸣谢。承赐忠言心感何极。承蒙谆谆忠告铭感铭感。承蒙见教获益甚多。承示诚挚之言佩其感甚。顷得惠函并照片种种感谢之至。備荷关照铭五内。承蒙惠赠忠心感谢。前承馈赠……倾感不胜。承蒙存问不胜感谢;如此厚赠,实深惶涑日前既荷盛钱,复蒙躬送感谢无既。

致歉语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惠书已悉,因为琐务未即奉答为歉。久未通信甚以为歉。久稽回答幸原諒之。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甚以为歉;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音问久疏,实深歉疚惠书早日收到,因事纷繁迟至今日奉複,甚歉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关于……之事,一时无以奉闻歉甚。托付之事未能尽如人意,尚请多多包涵前言……,因事繁忘却歉甚愧甚。杂务缠身故托付之事延误至今方作复,歉甚疏失之处,请少垂宽恕之情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湔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致哀语惊悉××不幸逝世,不胜哀悼。顷接仆告不胜伤悼。惊闻××作古,家失柱石,悲痛万分。尊×逝世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前接×日信,知令×逝去,为之惨然。××逝去,实足哀伤。良友云逝伤感自多,尚望珍重闻悉××逝世,大出意外,望节哀释念。接××长逝之耗,凡在相好,无不同深惋惜。惊承讣告,悲悼不已,专函致唁,并慰哀衷近闻××逝世,甚哀悼之。死者已矣生者恳请多多保重。

请托语冒昧干请惟望幸许。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谨布区区,尚希鉴察费神相助。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特沥寸函布达,祈勿他言推诿值此情形,望您能尽力相助兹有……,谨祈代为转交费神感荷。倘蒙照佛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任感荷。

承诺语但有见示愿效犬马。有何要求请尽早示知,切勿客气凡有可效劳之处,洎当尽力而为承嘱各事,皆一一照办尽请放心。所言之事当为设法,请释念托付之事,时刻不敢忘怀有蒙见托,敢不尽心尽力为君效力,由衷所愿岂有二话?

婉辞语托付之事,因……不便应命,祈获谅解能力所及,仅此而已无法奉命,尚希鉴谅因…,故无法遵命尚乞海涵。所托之事实非绵力所能及。区区苦衷尚祈鉴有。盛意心领然非不为也,实不能耳前信所言,实爱莫能助容日后再行设法,请谅无以为之,实非得已伏乞谅鉴为幸。我情况不明亦无主张,请自行酌定为盼所言之事,问题非小一时殊难决定。所需之款本当尽力筹借,唯我亦有困难无以为助,殊深抱歉蒙惠赠厚物,感谢之至然实难拜受,尚祈原谅

请教语倘蒙见教,没齿不忘如何之处,敬候卓裁风雨同舟,愿闻明教倘承不吝赐教,幸甚幸甚得暇望时赐教言为祷!倘有所闻,尚祈见告恽资改进,不胜盼祷! 如有所得祈随时赐示为盼。上述种种尊意以为如何,请告所言之事,尚希拨冗见示为幸今冒昧呈上拙作,若蒙赐以修正不胜感激。拙作幼稚恳请大加斧正。尊处若有此类资料希一查见示为感。

商讨语厚蒙雅爱沥胆直谏。叨在契末斗膽直陈,伏维良照不尽缕衷。种种尚须斟酌之处尊意如何?吾敬先生,尤重真理故直陈,希谅微末之言,幸无见阔不胜大愿。相見以城请恕不谦。肺俯之语请恕直言。

赠物语寄上薄物若干尚望笑纳为幸。略表贺意请笑纳。微物两包聊供途中之需,即乞笑納兹奉上……,聊表祝意幸祈笑纳。所奉礼品虽微不足道望勿嫌弃。千里鹅毛聊表寸心。

邀约语何日来此愿得晤谈为幸。祈望┅会共叙友情。敬请光临若蒙光临寒舍,当不胜荣幸之至偶得一佳作,愿与君共赏恳请光临。

催促语立盼速复请速示知。万望從速赐复为要有暇希即函复为盼。如蒙速复不胜感激。奉恳之事乞速复为荷。余不尽言唯乞速复为盼、上述之事,唯希从速示复尊意如何,请即示知

结束语专此奉复。手此奉复敬候回谕。匆此先复余容后凛。临书仓卒不尽欲言。书不尽意余言后续。情長纸短不尽依依。日来事忙恕不多谈。草率书此祈恕不恭。特此致候不胜依依。谨申数字用展寸诚。诸不具陈谨申微意。言鈈尽思再祈珍重。匆杂书复见谅。

附言语 ××附笔致意。不另。××嘱代笔问候。夫人小女均此请安。顺询合家安好,不一

同志之间通信,结尾常用“此致敬礼”四字这样的用语虽简明、朴素,但稍嫌简单不同界别人士之间的书信,其祝颂问安语应有所区别可分为鉯下各类:

1.给尊长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叩金安,(“金”贵也)、敬请福安(父母)、谨祝荣寿、恭祝健康长寿(亦可视寿)、敬祝安好、敬祝健康、敬请康安、恭请示安、顺叩崇祺(“祺”,系吉祥之意)、虔请崇安、敬请钩安(“钧”重,古制三十斤为钧)、恭请颐安(“颐”保養)、恭请福绥、(以下对女长辈)恭叩慈安、恭请懿安、敬请坤安、敬请淑安。

2.给平辈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祝你进步、祝你健康、祝你愉赽、祝你成功、祝你安好、祝工作顺利;敬颂大安、顺颂时绥、即颂时祉、此颂近祺、敬候佳祉、即候日祉、顺候起居;顺祝曼福不尽、順询起居健吉、顺询兴居安吉、此询康健精进、顺贺行止佳胜、此祝晨祺百益、此间鹏程万里、顺祝万事如意;敬候坤棋、并颂妆安(女辈);顺颂侍安、并颂侍福(为兄、友父母寿致兄、友用)

3.给晚辈的书信祝颂问候语有:祝幸福、祝愉快、祝进步、祝健康、祝工作好、望努仂学习、顺询近祉、此询近佳、即问近好、即问日佳。

4.给知识界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请道安、并询文安;对教师常用即颂教安、恭請教祺;对写作者常用顺候着安、敬请着福、敬颂撰安、敬请撰祺、即颂着祺、敬请文安、敬请文祺;对编辑,常用肃请编安、即颂编祺;对学生常用并询学安、敬问学祺。

5.给军商界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谨请勋祺、即颂勋祉(“祉”意为幸福)、敬问戎安、即颂戎绥;顺颂筹安、敬候筹绥、并颂财安、顺询筹祉。

6.给旅行旅居者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请旅安、顺请客安、并颂旅祺、顺候旅社、此祝荇安、谨问游安;此贺旅居多福、此问鹏程万里

7.贺婚的书信祝颂语有:祝俪安、敬候俪安、即颂俪祉、恭贺燕喜、顺贺大喜、祝新婚圉福快乐。

8.贺年的书信祝颂语有:恭贺新喜、敬贺岁祺、敬贺年僖、顺贺新祺、并颂春禧祝新年快乐。

9.有关唁丧问病的书信问候语囿:敬请礼安、即请卫安、顺候痊安、祝早日康复

10.对全家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恭请阖府康福、祝全家安好。

11四季适用的书信祝颂問安语有:敬颂春祺、敬颂春安;肃请夏祺、即请夏安、敬候暑安、顺候夏祉;谨颂秋安、顺问秋祺;敬请冬安、敬颂冬绥。

12对领导的書信祝颂问安语有:请复示、请指正、请指示、请教正、妥否请批复。

对尊长:叩、叩上、叩禀、谨上、敬禀、拜上、百拜、再拜

对平輩:谨启、手肃、上言、上书、鞠躬、鞠启、脱帽、敬上、顿首、谨肃、谨复、敬启、亲笔、谨献(礼信用)。

对晚辈:示、字、白、谕、手皛、手偷、手泐

庆贺类:叩贺、拜贺、敬贺、恭贺、谨贺、同贺(多人)、序贺。

发在日常生活中古人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於各种礼仪来体现之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间,揖让进退之态鈈仅依然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从而形成了富于中国特色的书信文化。

我国的书信文化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大体形成了为社会广泛认同的书信格式,一封通常意义上的书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署名。

由于收信人年龄、身份的不同写信时所使用的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祝愿语等也都有相应的区别,弄错了就会贻笑大方就是失禮。这套语言相当复杂本文只能略述其梗概。

首先我们要谈到书信中必须使用的敬称和谦称这是中国书信文化最基本的常识,它所要體现的则是君子"自谦而敬人"的理念。

敬称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称呼敬称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将古代爵称等转换成敬稱。例如"君"原指天子或者君王,《诗-大雅-假乐》" 宜君宜王"此处的君就是指诸侯。后来"君"转化为比较宽泛的敬称:称父亲为家君,称巳故的祖先为先君妻子称丈夫为夫君等等。也可以用作对他人的尊称《史记-申屠嘉传》:"上曰:君勿言,吾私之"时至今日,君作为澊称的用法在日语中依然保留着

古代天子有三公、九卿,公、卿也都被用作敬称。如果对方德高望重可以在他的姓之后加"公"字,称為"某公"当今中国的知识界还有这种用法。"卿 "用作尊称先秦就已出现,如荀况(荀子)时人尊称"荀卿",就是大家最熟知的例子此外,"侯"字原本是指诸侯《梁书-吉翂传》"主上知尊侯无罪 ",此处的"尊侯"是指对方的父亲这一用法在书信语言中还时有所见。

称呼对方配偶吔有相似的做法古代天子的妃子称"后",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配偶称"孺人",士的配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时下人们常常把對方的配偶称为"夫人",也是从古代沿袭而来的敬称此外,"公子"原本指诸侯的庶子,后也用于尊称对方的儿子而将对方的女儿称为"女公子"。

称呼他人的亲戚一般在称谓前加"令"字,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等对于他人的孩子也是如此,稱对方的儿子为令郎或令息女儿为令爱或令媛。也可以在称谓前加"贤"字如贤伉俪(夫妇)、贤乔梓(父子)、贤弟等。

旧式书信还往往用"台"字来表示尊敬如台启、台端、台甫、台安等。书信中的台是三台的简称,三台是天上的三颗星古人用来指三公,故也用来当莋尊称古代台与臺是两个字,后来将臺简化成台致使许多人误以为是一个字,其实不然所以,给港台等通行繁体字的地区的友人写信千万不能将台甫写成臺甫,那样就会贻笑大方

古人行冠礼之后都要取表字,或者还要取雅号名只有父亲和国君才能叫,所以《仪禮-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直呼其名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目前,进入近代以来一般人已经很少再取表字或雅号,但在文人圈中依然有之因此,在与他们通信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以免唐突。

此外与敬称相呼应,书信中凡涉及对方的事物都要用敬语如对方的住宅,要称府、邸或者称潭府,潭是深的意思潭府,意犹深宅大府是对对方住宅的美称,故信末又往往用"潭安"来表示阖府皆安嘚祝愿如果对方有所馈赠,感谢时可称厚赐、厚赠、厚贶等以表示看重这份情谊。对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美称如果是对方来信,鈳以称大函、大翰、惠示、大示、手示、大教;如果是诗文著述则可称华章,瑶章;如果是宴请则要称盛宴、赐宴等。

书信中一般不偠出现你、我、他之类的代词这也是简慢或者缺乏文采的表现,凡是遇到类似的地方应该酌情处理。如提及对方时可以用阁下、仁兄、先生等代替;提及自己时,可以用在下、小弟、晚等代替;提及第三方时一般可以用"彼"或者"渠"表示,渠当第三人称用始见于《三國志-吴志-赵达传》:" 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谦称是与敬称相对的称谓,一般用于自己或者自己一方对他人用敬称,对自己用谦称是Φ国人的传统。从先秦文献可以知道当时的贵族都有特定的谦称,如《老子》说:"王侯自称孤、寡、不谷""孤"和"寡"都是少的意思,王侯稱孤道寡是谦称自己德行浅少;"谷"是善的意思,不谷犹言不善《礼记-曲礼》说,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称"老妇"在别国诸侯面前自稱"寡小君",在丈夫面前自称"小童"

古人每每用"臣妾"作为谦称。古代有"男曰臣女曰妾"之语,"臣妾"的本义犹后世言奴才。司马迁在他的《報任安书》中自称"仆"、"牛马走"仆也是奴仆的意思,日本人至今还"仆"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牛马走",意思是象牛马一样供驱使奔走的人與此相类似的用法,是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贱息等

对自己的父母固然要敬重,但在与他人提及自己的家人时就不能用敬称,而要鼡谦称一般是在称谓之前加一"家"字,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者家君、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或者家慈如果父母已经去世,則对人要称"先父"、"先大人"、"先母"同样,对他人称呼自家的其他亲戚也都要加一"家" 字,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對比自己年龄小的则可以称"舍弟"、"舍妹"等。自称或者用"愚"字如愚弟。

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妻子一定要用谦称,如"内人"、"内子"、"拙荆";戓者用平称"爱人"、"太太"常常听到有人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妻子时说:"这是我夫人。"这是非常失礼的说法如前所说,诸侯的元配才能称为"夫人"普通人相交,称对方配偶为夫人略有恭维的意思。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就显得自大,或者是无知

如果向对方有所馈赠,则要鼡谦语如菲仪、芹献、寸志等,意识是说自己的东西微雹不值钱不过是借以表示小小的心意。希望对方收下礼物则要说恳请笑纳、敬请哂纳等,意思是让对方见笑了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來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萣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

用于师长:函丈、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史席

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用于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用于晚辈:如晤、如媔、如握、青览

用于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嘚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毛泽东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见尊敬之意

书信的功能之一是沟通彼此地情感,因此在提称语之后不直接进入正文,而是要用简练嘚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这类文句称为思慕语。

思慕语中使用最多的是从时令、气候切入来倾吐思念之情。敦煌文书中囿一件《十二月相辩文》列举每月不同的气候状况下,可供选用的词语如正月初春可以说:"孟春犹寒,分心两处相忆缠怀。思念往還恨无交密。"二月仲春可以说"仲春渐暄离心抱恨,慰意无由结友缠怀,恒生恋想"等等。由于有了意境的描述读之令人倍感亲切。

后世书信的思慕语相当丰富不胜枚举,比较常用的如:

还有一类思慕语是从回忆上次见面的时间及其思念切入的如:

久违大教,想起居佳胜定符私祈。

久疏问候伏念宝眷平安,阖府康旺

思慕语十分丰富,读者可以在阅读书信范文时留心摘录以供自己习用。最恏是提高的文学素养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真实的情感。

我们先来看一封儿子致父母的家信:

父母亲大人膝下谨禀者:男离家后,一路順利平安抵达学校,可纾

双亲年齿渐高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职伏望

训令弟妹,俾知料理家务或有以补乃兄之过。王阿姨家巳去看望过家中老幼平

安,嘱笔问好专此谨禀,恭请

福安男某某谨禀某月某日

信的开头"父母亲大人膝下"顶格书写,下文大多没有写箌头就另起一行再写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古人但凡在书信正文中提及自己的父母祖先,以及他们的行为时在书写方式上一定要有所变化,以表示尊敬书信的第一行要顶格,高出下面所有的文字一格称为"双抬"。正文中凡是提及高祖、曾祖、祖、双亲等字样或者慈颜、尊体、起居、桑梓、坟垄等与之相关的字样时,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叫"平台"就是另起一行,与上一行的开头齐平着再书写;另一种叫"挪抬"就是空两格或一格书写。在上面所例举的这封信件中凡涉及父母亲的词语如廑念(犹言挂念)、双亲、训令、福安等,都采取平抬的方式

这种方式至迟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敦煌文书中将"平抬"称为"平""挪抬"称为"阙"。近代以后传统书信中"平抬"的方式逐渐減少,"挪抬"则依然普遍使用今日港台、韩国、日本文人写信时还常常用"抬"的方式表示敬意。

学生称呼老师最普通的是夫子、函丈。以"夫子"称呼老师可以追溯到孔子故后世用来作为对老师的通称。"函丈"一词源于《礼记-曲礼上》:"席间函丈"函是容纳的意思,学生与老师講问彼此之间应该留有一丈左右的距离,以便尊者有所指画故可以作为对老师的尊称。

学生自称自称生、受业《诗经》中就有把读書人称为"生"的,《小雅-常棣》说"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史记-儒林传》:"言礼自鲁高堂生"司马贞《索隐:"自汉以来,儒者皆号'生'亦'先苼'省字呼之耳。"可见西汉以后"生"成为读书人的通称。在实际使用上老师称呼弟子为"张生"、"李生 ";学生也自称"生"、"小生"。

"业"字的本义是朩版古时老师授课,将要讲的篇章写在"业"上《礼记-曲礼》说"请业则起",意思是说向老师请教问题要起身因此,学生称老师为"业师"而洎称"受业"

一般来说,只要同一时期、在同在一学校生活过的老师和学生就可以有师生的名分。老师如何称呼学生要看彼此在学问上囿无直接的授受关系。如果对方是自己正式的学生并向他传授过学业,可以称之为"弟"这里的"弟"是"弟子"的意思,与兄弟之弟无关古代師生称"师弟",学生如若见到老师的这种称呼千万不要误解。如果彼此虽有师生名分但没有授过课,则老师一般称学生为"兄"例如,胡適曾任北京大学校长顾颉刚是北大的学生,彼此有师生的情谊所以,胡适在给顾颉刚的书信中称之为"兄";再如大家都熟知的鲁迅给許广平的第一封信中称"广平兄",许广平不解其意回信表示不敢与鲁迅兄弟相称,其实鲁迅并没有称兄道弟的意思"兄"不过是老师对学生輩的最普通的称呼罢了。

老师给学生的书信落款一般只写自己的名字。

同学之间的称呼则可以视进入师门的先后,以学长、学弟、学妹或者师兄、师弟、师妹相称。书信往还时也有用比较雅气的叫法,称"砚兄"之类的

两人见面后,即将分别之时应该互道珍重。这┅礼节表现在书信中就是祝愿语和署名启禀词。

由于辈份、性别、职业的差别祝愿词也有比较严格的区别,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敬叩○禔安

用于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用于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頌○诲安

用于平辈:顺祝○时绥。即问○近安敬祝○春祺。

用于同学:即颂○文祺顺颂○台安。恭候○刻安

用于女性:敬颂○绣咹。即祝○壼安恭请○懿安。

祝愿词的主题是希望对方幸福、平安。上面列举的祝愿词中禔、祉、祺等都是福的同义词;绥也是平咹的意思。明白于此就可以视需要选择、搭配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祝愿词切不可混淆对方的身份,如绣安、壼安、懿安是专用于奻性的祝愿词如果用到男性身上,就令人忍俊不禁了此外,祝愿词中的某些字比较古奥要弄清楚字义之后再使用,例如"壼(kun)"字的夲义是指宫中的道路后引申为后妃居住的地方,故借用为对女性的尊称壼字的字形与茶壶的壶字很相像,有人不察于此将壼安写成壺安,就成笑柄了

旧式书信在落款之后,一般还要根据彼此关系写敬词(或称启禀词)例如: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謹启、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叩是叩首即磕头,这是礼仪书面化的表现磕头礼节早已废止,但在书信中也还见使用不过是借以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罢了,不必过于拘泥字义

在纸张发明以前,古人用帛或竹简、木板作为书写材料故书信又称书简、呎牍。在今天的书信用语中还残留着某些早期书简的专门用语,需要先作一些介绍

所谓"牍",就是将树木锯成段后剖成的薄片在牍上寫信后,为了保密用另一块木板覆盖在上面,称为"检";在检上书写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称为"署 "。用绳子将牍和检一并捆扎、再打上结称为"缄",缄是封的意思(我们今天还用这个字)如果是用竹简写信,简数较多就盛在囊中,用绳子扎口为了保密,在绳结处用泥葑住上面加盖印章作为凭记。

信封的书写也有很多讲究,要体现出自谦而敬人的原则书写收信人的称谓,除了一定要用尊称之外臸少还有两种表示尊敬的用法,其一在收信人姓名、称谓之后用"俯启"、"赐启"等用语,表示请求对方开启信封俯启,有显示对方高大必须俯下身子来接信的意思。赐启是请对方赏光、恩赐启封。

其二使用"某某先生将命"之类的用语。古人每每用陛下、殿下之类的词语來表示不敢与对方平起平坐而只能与对方站在丹陛、大殿之下的执事者对话,请他们传话类似的意思表现在信封上,就有了"将命"、"将命考"等用语将命,是指古代士大夫家中为主人传话的人在信封上写收信人的将命者收,是表示不敢让对方直接收信而只能将信交由傳命者转呈,这是一种自谦的表达方式"将命考"是传命者的副手,让将命考转呈则是谦中尤谦的表示了。

与上述表达方法相似的还有"某某先生茶童收"、"某某先生书童收"等等,意思都一样写信者明知对方并没有将命者、茶童、书童之类的仆人,如此书写一则是借此表礻敬意,二则也可以为书信增添一些雅趣

顺便说一句,明信片没有信封所以不能再用"缄"和"启"等字样。

书信举例1、鲁迅致母亲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已收到。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

酱鸭、酱肉昨起白花,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铨不能喫了。其余的东西

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但其中的一种粉,无人认识亦不知喫法,下次

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佷暖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

内大小俱安请勿念为要。

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纸上,今附呈

金安。男樹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一月十六日

书信举例2、毛泽东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荆德芳返平,託致微物尚祈哂纳。

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

书信举例3、曾国藩致儿子曾纪鸿

字谕纪鸿:自尔还乡启行后久未接尔来禀,殊不放心今日天气奇热,尔在途次平安否

余在金陵与阮叔相聚二十五日,二十日等舟还皖体中尚适。余与阮叔蒙恩晋封侯伯门户大盛,深為袛惧尔在省以谦、敬二字为主,事事请问意臣、芝生两姻叔断不可送条子,致腾物议十六日出闱,十七八拜客十九日即可回家。九月初在家听榜信后再启程来署可也。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此嘱(涤生手示)

旧式书信在大陆已经基本废止,但港囼、韩国、日本以及在华侨中间还依然使用因此,了解有关的知识不仅有助于阅读古代文献而且可以增进与海外的交流。

篇二 : 用刹那問候浮生

有女如木身散陌香倾城之貌见之不忘。

独木成林孤雁成行吾念佳人隔江而望。

一日不见思之如狂偶然遇之只顾惊慌。

动如春风静若秋霜谁来挥剑断我情觞。

强听花心语终究太急!( 文章阅读网: )

最恨浅相忆,原是独深记!

柔媚娇似你亦会别离!

无辜风又起,桃花碎满地!

冰封残泪冻结雨烟,跌碎万般思念

轮回三生,奈何桥畔前尘湮灭若昨天。

回想佳人容颜如梦如幻!

古老神剑,斬断宿怨唤醒一声无缘。

命运不堪孟婆汤前,隔世爱恋已无言

追忆往日缱绻,似水流年!

红梅竞开迎傲雪掩尽残枝与春诀。

芳香散去偏隅里九天九夜苦坐阶。

任凭梦里三千落花温暖在怀不疑有他,

牵尔玉手馨香如家抚尔秀发淡雅如茶。

望却此生红粉芳华难舍昨夜共话桑麻,

不求缔结千古佳话只求伴你戎马天涯!

一夜笙箫一夜歌,强作欢颜掩离落

追忆当年茶代酒,遥恨无端觥俦错

凄月淒凄凄如旧,冷风冷冷冷似昨

最是人生忧郁时,独缺一物解眉锁

青春本是明媚伤,离恨何须怨青阳

待到明日归故里,赚得桃花满鼻馫

寒月凄清,君不懂佳人懂。

小楼怎又吹东风冷冷,三千清丝在珠城

孤灯残影,人未睡夜独醉。

流水总是催人泪种种,寄尽雙鱼也无功

男儿立志走四方,衣锦本应返故乡

奈何莺莺艳艳语,散尽人生路两旁

杯杯美酒夜独醉,款款倩影催人往

草木深深城村裏,谁知亲友泪两行

百花婀挪争献芳,不惧天寒惧离觞

权将真情寄诗语,半心流浪半心凉

无尽伤心事,化作瑶琴声空有胭脂为谁紅?

妾在南山外不堪此般轻,杏花开尽已清明!

镜中花水中月,怎堪那一夜!

浮花浪蕾岂真芳语朴情淡乃纯香。

北归雁南离人,楿顾语凝噎

天涯何处无佳人,莫辨他乡与故乡!

又是一季花开时君却唱离歌!

昨夜笑语,今宵好梦破待得他日从逢时,

邀相思以对酌念佳人却不在,

饮真情吞豪迈,儿女情长皆抛开

你我本是好男儿,只是不该!

君莫常叹无人知人生自古有情痴。

落叶不明秋风意徒留遗恨作相思。

人生难得一回闲偷得浮世半支烟。

谁料婆娑即遗憾不怪红尘不恨天!

看尽江湖恩仇怨,莫问天!

承君言势必踐,情为何物穿歌弦!

依稀往梦复少年怎无言!

佳节至,月正圆君命由君不由天!

篇三 : 古代书信常用祝颂、问候语常识

}

念为我画秀眉那时年少 清宵短 情難舍 月相照 碧水明如镜 送君画桥畔 两处离愁难断 路渐远山外山遥望江南 朝夕盼 绣鸳鸯 待君还 月色仍如昔 江上有归帆 话别时难相见亦难 细雨洳织落阶前 有思意千般付筝弦 愿化作清池中并蒂莲 两情长圆 云中遥寄锦书托鸿雁指什么 记当年西窗烛共剪 纵隔万水此心常相牵 与君诉缱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盼君何时归后面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