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甘油果糖注射液价格为什么会离针眼10cm处外渗

婴幼儿液体外渗的处理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婴幼儿液体外渗的处理
大小:4.9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转载]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预防、观察及处理
来源:网络
静脉输液中引起渗漏的几种处理方法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渗漏 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是防病治病和抢救生命的重要给药途径,但在临床工作中,因些主客观原因而可能出现药物外渗或渗漏损伤,因此,及时观察和处理渗漏问题,是保障病人治疗的一重要问题&
  1& 常引起静脉输液渗漏的药物
1.1& 抗生素类
1.1.1& 青霉素类&
青霉素钠、舒氨西林、氨苄青霉素、新治君等。
1.1.2& 头孢菌素类&
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噻吩钠、头孢呋新钠、头孢噻肟钠、头孢米诺钠等。
1.1.3& 环内酯类&
红霉素等。
1.1.4& 氨基糖苷类&
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等。
1.1.5& 其他&
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磷霉素、白霉素等。
1.2& 高渗溶液& 甘露醇、山梨醇等。
1.3& 阳离子溶液& 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
1.4& 升压药& 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巴胺等。
1.5& 扩血管药&
葛根素、丹参、碟脉灵、血栓通、培丙脂、丹奥等。
1.6& 抗癌药物类& (略)。
2& 输液渗漏的处理方法
一旦发生渗漏,应立即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组织的毒性作用。
2.1& 治疗原则&
(1)促进液体重吸收。(2)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3)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
2.2& 具体方法
2.2.1& 对血管刺激性较小的药物&
如抗生素类:(1)肿块&5cm&5cm时,可采用热敷方法(拔针4h后可进行)。(2)肿块&5cm&5cm时,应及时给予硫酸镁或呋喃西林湿敷。(3)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局部产生无菌炎症反应)如:红霉素或沙星类药物,应给予冷敷(收缩血管,减少吸收,灭活药物毒性)或硫酸镁湿敷(预防小血管内膜炎),也可采用0.5%的654-2溶液湿敷(可对抗微血管痉挛,提高细胞免疫及补体含量,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而达到增强自身抵抗力,控制炎症的目的)。
2.2.2& 阳离子溶液与高渗溶液&
(1)钙剂:首选硫酸镁湿敷(因其对抗作用强),其次,也可采用0.5%654-2湿敷。(2)甘露醇发生渗漏时,初期可用热敷,也可用硫酸镁湿敷,还可采用75%的酒精湿敷。
注意点:渗漏超过24h以后,不可热敷。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之后逐渐转暗红色,可产生局部出血,如此时热敷,可造成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代谢增强、细胞耗氧量增加,可加速组织坏死。
2.2.3& 扩血管药物& 上述方法均可采用。
2.2.4& 升压药&
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等,渗漏轻微时-热敷、严重时按医嘱处理,可局部封闭,654-2湿敷等(也可用酚妥拉明封闭,氢化可的松湿敷)。
2.2.5& 抗肿瘤药物&
少量渗漏:只要可疑渗漏,立即停止输注,然后先将针内药回吸出来,再注入5~10ml生理盐水,稀释局部药物浓度,同时冰敷(收缩血管、减少吸收、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性反应)。其他按医嘱执行。
抗癌药物应行二步注射法:盐水引路-药物输注-盐水冲注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关键词】& 静脉 输液外渗 预防 处理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
1& 药物外渗的预防
1.1& 提高穿刺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是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1.2& 血管的选择&
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头皮针。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1.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1.4& 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
输液前告诉病人药物外渗透后导致的后果,输上液后交待注意事项,勿动静脉肢体,嘱病人有疼痛感、烧灼感等不良反应时及时报告。
1.5&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1.6& 做好患者的宣教&
交待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1.7& 正确拔针&
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或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为5~10min,切忌在按压处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2& 药物外渗的处理
2.1& 小范围外渗&
(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以用热敷,或用95%的酒精持续湿敷,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2.2& 大范围外渗&
一般在药液外渗的48h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可以用马铃薯、生姜外敷。
2.3& 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肿痛、肿胀、坏死。
2.4& 药物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碘伏外涂。
&山莨菪碱湿敷治疗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朱桂菊&&&&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安医院,山东泰安
&&&【摘要】&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湿敷与传统50%硫酸镁湿敷小儿输液外渗的各自优、缺点,为临床处理输液外渗提供参考。方法
96例因静脉输液所致液体外渗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采用山莨菪碱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处理小儿静脉输液外渗,进行疗效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显效时间比较,P&0.01;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不良反应比较,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山莨菪碱湿敷与硫酸镁湿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多方面的优势,山莨菪碱湿敷处理小儿输液外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护理新技术。
【关键词】& 输液;外渗;山莨菪碱;硫酸镁;护理
由于小儿血管细、皮肤嫩、自控能力差、多动等原因,在小儿静脉输液时,液体渗漏现象时有发生[1]。一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外渗,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皮肤瘀血,甚至引发静脉炎,增加患儿的痛苦。对液体渗漏的处理,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较差。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采用山莨菪碱湿敷治疗静脉输液液体外渗,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统计期间,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液体渗漏的患儿共96例。其中48天~1岁57例,1岁~2岁32例,2~3岁7例。男孩71例,女孩25例。肿胀面积均在6.6
cm&5.5 cm~9.3 cm&6.1
cm之间。渗漏部位均在四肢。因头部血运丰富,液体渗漏后能较快回吸收,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外渗程度、部位无明显差异。
  按渗漏发生时间排序,单数病人为实验组,双数病人为对照组。渗出面积两组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现液体渗漏后,立即用药湿敷渗出部位,一小时更换一次。使用的药物是:实验组,先用0.5%碘伏棉棒消毒针眼及肿胀部位,山莨菪碱10
mg加NS 10 ml浸湿无菌纱布覆盖在肿胀部位,一小时更换药液一次;对照组,先用0.5%碘伏棉棒消毒针眼及肿胀部位,硫酸镁粉剂50
g加温开水100 ml,浸湿无菌纱布覆盖在肿胀部位,一小时更换药液一次。观察两组疗效,并记录。
1.3& 效果评价
  显效:6小时内肿胀消退,皮肤纹理恢复正常,血管弹性恢复;有效:12小时内肿胀消退,皮肤纹理恢复正常,血管弹性恢复;无效:肿胀消退时间超过24小时,血管弹性恢复较慢[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率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消肿起始时间为2小时,完全消肿时间为8小时,显效时间为3.16±0.76小时,显效率为72.9%,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消肿起始时间为5小时,完全消肿时间为12小时,显效时间为5.12±0.78小时,显效率为47.9%,总有效率为97.9%。详见表1、表2。表1&
两组病例肿胀面积消肿起始与完全消肿时间表2& 两组病例治疗效果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6.2722 ,P=0.0123。
结果表示,实验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明显的差异性。山莨菪碱湿敷治疗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法。
2.2& 实验组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针眼处发红现象。
目前输液外渗治疗方法主要有冷敷、热敷、硫酸镁湿敷等[2]。冷敷使用于充血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伤;热敷使用于血管收缩剂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变。热敷稍有不慎,易造成患儿皮肤烫伤,小儿皮肤娇嫩,角质层薄,局部用药能迅速吸收,有时甚至发生一些不良反应[4]。因此,对于小儿输液外渗局部药物处理较为慎重。硫酸镁为输液外渗的传统用药,其高渗性和药理作用可缓解局部肿胀,解除血管痉挛和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我们经过临床比较研究,发现山莨菪碱湿敷和50%硫酸镁溶液湿敷均有较好的消肿、止痛效果,其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7.9%,消肿、止痛效果全组病例均在发现渗漏后随即处理,山莨菪碱湿敷组消肿、止痛最短时间为2
h,其中有22例消肿、止痛时间≤3 h;硫酸镁湿敷组最快为5
h,而且仅有10例。山莨菪碱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可使平滑肌松弛,有解除微血管痉挛作用,湿敷有促进药物迅速渗透到皮下组织,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解除静脉血管痉挛,扩张局部血管的作用。改善微循环,以利于外渗液体的回吸收。山莨菪碱价格低廉(0.1元/支),有利于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周茹玲,韩卫红.小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防治[J].实用护理杂志,):25.
[2] 冯佩君. 立其丁与硫酸镁冷敷治疗小儿静脉渗漏[J].现代实用医学,):399.
基础护理知识: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
  药物从静脉注入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思想上麻痹,技术上不娴熟,病房巡视的忽略和有关药理知识的缺乏等,常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输液外渗影响给药,甚至引起组织损伤而加重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要了解静脉输液外渗的机理。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同道们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和尝试,本文对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报告如下。
  1&渗漏性损伤的因素
  造成静脉渗漏性损伤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1.1&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引起渗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有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阳离子溶液,如氧化钙、葡萄糖酸钙;高渗液,如50%葡萄糖,20%甘露醇;抗肿瘤药物,如氨甲喋呤等,其发生率为:血管收缩药占20%,阳离子溶液占40%,高渗液占35%,抗肿瘤药占5%。
  1.2&机械因素&机械性损伤多为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选择血管不当,特别是患儿易动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由于病人长期输入,组织缺血缺氧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特别是在肢端末梢循环不良部位如手背、足背内踝等处穿刺所致。
  1.3&机体与外环境因素&病人本身血小板数量多,静脉注射部位弯曲,血管充盈度差,病人不合作,尤其患儿头皮静脉比较浅,易滑动,不易掌握深浅度,由于头皮静脉成网状分布,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回流于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至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正中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此静脉直不易滑动、易固定,但易外渗。
  2&静脉外渗的预防
  2.1&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经常观察巡视病人,尤其对意识障碍患者,更要经常观察输液情况。输液外渗一旦发生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合理使用静脉,有计划地选择静脉,保护静脉不受损伤。原则上:从小静脉到大静脉,从肢体远端到肢体近端静脉。各条静脉交替使用,使受损的血管有足够的修复时间,一般选择弹性较好、部位适当、较直的静脉有利于穿刺。进针要充分,中途要抽回血,证明针头确实完全在血管内,再将针头固定妥当。
  2.2&正确掌握静脉输注药物的浓度&静脉应用强烈刺激药物应正确掌握给药的方法、浓度及输液速度,如碳酸氢钠给药浓度成人一般选用5%,而新生儿应用浓度即1.25%等渗碳酸氢钠,静滴氯化钾浓度一般为0.3%以下,输液速度每分钟30滴左右,静滴钙剂除严格控制滴速外,还要经常更换输液血管,输液量多时,应先输钙剂组,有把握将药物注入在血管内以防药物外渗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坏死。
  3&静脉外渗的处理
  3.1&减少静脉外渗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我们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清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毒性作用。
  3.2&热敷&主要用于血管收缩药,阳离子溶液,高渗液及化疗药物外渗治疗,如肾上腺素、阿拉明、葡萄糖酸钙、甘露醇等外渗治疗均收到很好的效果。但也有学者认为高渗液如20%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外渗如超过24h多不能恢复,此时局部皮肤由白转为暗红,产生局部充血,若局部进行热敷使温度增高,代谢加快,耗氧增加、会加速组织坏死不能采用热敷。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等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奏效,如果不加思考地只要是药物外渗就给病人热敷,反而增加病人的痛苦。
  3.3&冷敷&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如化疗药物外渗用20%~40%碳酸氢钠冷敷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3.4&中药湿敷&主要用于长期静脉注射的药物如氯化钾、红霉素、10%葡萄糖酸钙等致注射部位的静脉壁炎性渗出而引起的炎症症状,采取中药湿敷取得较好的效果,减轻病人的痛苦。
  综上所述,静脉渗漏性损伤的诸多因素中主要的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积极消除危险因素,如提高静脉穿刺技术,避免机械性损伤,根据不同药物掌握好其浓度和静注速度,加强护理观察,尽量避免药物外漏,对已发生渗漏损伤者,应及时根据药物理化性质,渗漏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适当选择热敷、冷敷、药敷或拮抗剂注射等处理,若能早期治疗完全可以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给病人减少痛苦。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论文:甘油果糖注射液在骨科应用中出现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专业写手团队→竭诚为你服务→代写论文请联系客服→
臂力论文网
助你一臂之力
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甘油果糖注射液在骨科应用中出现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甘油果糖注射液在骨科应用中出现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甘油果糖注射液在骨科应用中出现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由臂力论文网(WW W.ZiDI</)整理提供
  [关键词]甘油果糖注射液;骨科;静脉炎
  甘油果糖注射液是甘油与果糖的复方制剂,属高渗性脱水剂。早期用于脑水肿及颅高压的治疗。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甘油果糖作为一种脱水剂,因其对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小,又具有影响血液流变学、全面改善组织水肿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到骨科领域,如颈椎病、腰突症、四肢骨折肿胀等,用来消除神经根水肿、消除局部肿胀、促进功能恢复等。然而在临床应用甘油果糖注射液中常出现一些疼痛、肿胀等血管反应及静脉炎的问题,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近段时间以来,笔者对应用甘油果糖注射液中常出现的血管反应及静脉炎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我院日&日应用甘油果糖注射液出现局部血管反应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2组年龄、静脉炎程度、基础疾病、输注甘油果糖的量无显著性差异。每天使用剂量250~500mL,一次滴注或分上、下午滴注完成。疾病种类: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颈椎病26例,腰椎压缩骨折24例,髌骨骨折12例
http://www.ZidiR.com
臂力论文网写手团
竭 诚 为你 服 务
提供各类论文代写服务
如有需要请联系客服
http://www.zidi</
,尺桡骨骨折8例,骨转移2例。
  112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判断静脉炎的标准[1]。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1英寸,有脓液渗出。
  113护理方法
  11311观察组根据静脉炎的程度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0级:静脉穿刺针眼上方2cm处,三黄软膏外敷,长度6~8cm,宽度3~41级:三黄软膏外敷范围超过静脉炎2cm以上,外用胶布固定,每日2次;2级:先用三黄软膏外敷,再用TDP超短波理疗20~30min,每日2次;3级:先用三黄软膏外敷、TDP理疗,再在穿刺针眼处增加PVP碘伏消毒,每日2次;4级:先在穿刺针眼处PVP碘伏消毒,百多邦软膏外涂,再用TDP理疗,每日2次。
  11312对照组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湿敷处理。
  114疗效判断标准[2]
  痊愈:红肿、灼热、疼痛消失,无压痛;显效:红肿、灼热消失,疼痛稍减轻,受累静脉有轻微压痛;有效:红肿、灼热、疼痛减轻,受累静脉仍有压痛;无效:静脉炎的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115统计学处理采用&2
  检验。
  2组患者治疗5~7d评定疗效,见表1。表12组静脉炎治疗效果比较例(%)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5248(92)
  ①3(6)1(2)052(100)
  ②对照组(27)5(10)6(12)42(88)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11静脉炎发病机制经静脉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大的物,或在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导管,引起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输液过程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感染;病情危重、高龄、机体免疫力低下患者,对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修复能力低下,亦是发生静脉炎的原因。
  312甘油果糖注射液引起静脉炎的机制甘油果糖注射液具有高渗性、刺激性,物在进入血管后,致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组织炎性渗出,受损静脉皮肤周围极易形成水肿,物长时间持续刺激血管内膜,使内皮细胞破坏,引起静脉炎。
  313三黄软膏、TDP、PVP碘伏、百多邦软膏的理作用及优点三黄软膏是我院自制制剂,成分包括大黄、黄芩、黄柏,性味苦、寒,无毒。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壅滞水气,可清热、泻火、化湿、消肿止痛,使硬结的血管变软,弹性恢复,保证局部组织正常的代谢,加速炎症愈合,具有保护静脉的功效。临床上笔者在每次输注甘油果糖注射液时,积极地预防性地在输液针眼的上方2cm处给予三黄软膏外敷,长度6~8cm,宽度3~4cm,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酸胀痛情况,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并能治疗静脉炎。TDP超短波治疗,每日2次,距离40~60cm,每次20~30min,TDP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止痛,TDP照射后,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扩张,皮肤乳头层水肿,血管周围白细胞浸润,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增强,使免疫能力加强,炎症产物加速吸收消散而消炎,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使组织接近正常生理状态,加快吸收渗出液,有消除红肿的作用。PVP碘伏对多种细菌、病毒、真菌等有杀灭作用,降低感染机会,减轻疼痛。百多邦软膏则对皮肤感染有关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有效,尤其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敏感,对耐金
葡萄球菌也有效,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以上措施治疗静脉炎的优点是消肿、止痛、软化血管效果迅速,操作简便,不影响患者休息。
  314硫酸镁湿敷的理作用及不足镁离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使血管舒张,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使组织接近正常生理状态,加快吸收渗出液,有消除红肿、促进炎症消退的功效。但硫酸镁湿敷时,须不断更换以保持湿润才能起到作用,患者感觉湿漉不适,增加换洗衣服的频率,也干扰了患者的休息。
  315注意事项①对三黄软膏过敏者慎用;外敷时间不能太久,一般5~7h,以免软膏水分蒸发变硬。②有新鲜出血者禁用TDP理疗。③对PVP、百多邦软膏过敏者禁用。
  316血管反应、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曾有报道,骨科常用的脱水经典物甘露醇在滴注时轻者出现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其疼痛可自穿刺点沿静脉走向放射至远处;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静脉塌陷等[3]。龚明华[4]也曾报道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引起患肢干性坏疽等病例。
  甘油果糖注射液虽具高渗性、刺激性,所幸甘油果糖性相对温和,物本身对血管刺激小,且滴速相对较慢,只要在给过程中积极地采取护理措施,其血管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甘露醇,所以护士加强对患者静脉输液的全程监控是降低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临床中滴注甘油果糖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①使用甘油果糖前,应向患者说明该的个体差异(血管通透性、年龄等),物的作用是消除神经根水肿,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对可能出现的血管反应,做好耐心的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②选择较粗的、弹性相对好的血管穿刺,使物进入血管后尽快被稀释,从而减轻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刺激。定期更换穿刺部位,尽量减少同一静脉连续性注射的次数。③做好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固定妥善。④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拔针后应多按压一会儿穿刺部位,防止液外渗刺激局部皮肤。⑤对心功能不好的,尤其是老年人,应缓慢滴注,在滴注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多观察。⑥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积极采取护理措施。本文观察组以三黄软膏为基础用,TDP、PVP碘伏、百多邦软膏为辅助理疗和辅助用,除1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转院外,51例均未引起组织坏死,也未发生投诉和停。说明不同时段的不同护理方法,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庄倩,单丽霞,田亚男,等.外周静脉留置输液皮肤消毒法的改良及应用[J].现代护理,):31
  [2]黎观妹,戴金英,黄伟平,等.新鲜芦荟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92-93
  [3]夏小平,单桂丽,李艳妍,等.甘露醇的临床安全性[J].物不良反应杂志,):241-245
请你记住我们臂力论文网,竭诚为您服务www.zidi</
《甘油果糖注射液在骨科应用中出现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由臂力论文网(WW W.ZiDI</)整理提供
臂力论文网www.zi</免费提供原创论文,论文范文,实践论文,论文范文,法律法学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行政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理工论文,会计论文,英语论文等范文
上一篇文章论文:
下一篇文章论文:
具有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中国大型论文站的名气的臂力论文网,提供论文原创,经济论文,教育论文,实践论文,法律论文,行政管理,计算机论文,会计论文,理工论文等范文 此篇论文:甘油果糖注射液在骨科应用中出现静脉炎的护理体会由臂力论文网整理提供
专业代写论文,请联系客服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大小:272.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转载]为何有医生会将甘油果糖和甘露醇合用
以下资料也可以回答:甘油果糖的不良反应?甘露醇和甘油果糖的区别?
为何有医生会将甘油果糖和甘露醇合用
甘油果糖注射液:是高渗制剂,通过高渗透性脱水,能使脑水分含量减少,降低颅内压。本品降低颅内压作用起效较缓,持续时间较长。本品经血液进入全身组织,其分布约2~3小时内达到平衡。进入脑脊液及脑组织较慢,清除也较慢。
甘露醇注射液:高渗透降压药,是临床抢救特别是脑部疾患抢救常用的一种药物,具有降低颅内压药物所要求的降压快、疗效准确的特点。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本药T1/2为100分钟,当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延长至6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脏排出。
因而,似乎可以理解为“一快一慢”,而发挥理想的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甘油果糖的作用机制有三方面:(1)通过高渗性脱水产生直接的降颅内压作用;(2)使各种组织中含有的水分向血液中移动,稀释血液,降低毛细血管周围的水肿,除去了机械压迫,升高脑灌注压,脑血流量增大,对缺血部位的改善更明显[4]
;(3)甘油经代谢后产生能量,促进脑代谢,最后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本组资料的初步分析表明,椎管肿瘤压迫以及手术损伤造成脊髓水肿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甘油果糖作为一种脱水剂,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组织水肿有全面的改善作用。
【不良反应】大量、急速输入时可产生乳酸中毒。偶见尿潜血反应、血色素尿、血尿。
【禁忌证】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患者禁用。
【用法用量】静滴,降颅压,每次250~500ml,每日1~2次,连续用药1~2周,500ml静滴时间约为2~3小时。降眼压及眼科手术,每次250~500ml,静滴时间45~90分钟。
甘露醇的药理机制和特点及副作用:
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63是尿素的三倍,PH值为5-7。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常用剂量为0.25-0.5克/kg.次成人一次用量。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等。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
(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9312;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
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9313;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9312;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9313;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9314;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寒战、发热。(3)排尿困难。(4)血栓性静脉炎。(6)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7)头晕、视力模糊。(8)高渗引起口渴。(9)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  
&#9312;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9313;严重失水者;&#9314;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9315;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  
(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5)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6)下列情况慎用:&#9312;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9313;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9314;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9315;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9316;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8)随访检查:&#9312;血压;&#9313;肾功能;&#9314;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9315;尿量。
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可以合用吗?
联合应用不等于是混合应用。甘露醇本身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无配伍禁忌,但20%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加入其它溶质后易析出结晶影响用药安全,气温低时尤甚。即使溶液澄明并不能保证肉眼不可见微粒不存在,而不良事件的发生不是用一起必然发生一起,存在概率问题。《国家处方集》静脉给药注意事项要求“不应该将药品加入到血液制品、甘露醇或者碳酸氢钠溶液中”。建议医师规范用药。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油果糖说明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