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乘风出海门天气,一行淡水带朝浑.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

长江入海口(三)
值得一提的是明永乐三年,航海家郑和开始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史书记载,郑和船队曾自刘家港出发,经崇明岛出长江口。还有一说,郑和船队因“船大难进浏河”,曾数次停泊崇明。&
12361303朱清,字澄叔,崇明姚(刘)沙人……伯颜平宋,知两人习海事,遣载宋库藏图籍,从海入燕会。议饷道,诣中书省,陈言海运。伯颜大善之,引入见,授金符千户。初,年运四万石,后至百六十余万石……”,,……&&&&&&&&&&&&&&&&&&&&&&&&&&&&&&&&&&&&&&&&&&
159416471643&&&&&&&&&&&
1891195319291932……&&&&&&&&&&&&&&
&&&&&&&&&&&&&&&&&&&&&&&&&&&&&&&&&&&&&&&&&&&&&&&&&&&&&&&&&&&&
&&&&&&&&&&&&&&&&&&&&&&&&&&&&&&&&&&&&&&&&&&&&&&&&&&
&&&&&&&&&&&
&&&&&&&&&&&&&&&&&&&&&&&&&&&&&&&&&&&
&&&&&&&&&&&&&&&&&&&&&&&&&&&&&&&&&&&&&&&&&&&&&&&&&&&&&&&&&&&&&&&&&&&&&&&&&&&&&&&&&&&
其二:&&&&&&&&&&&&&&&&&&&&&&&&&&&&&&&&&&&&&&&&&&&&&&&&&&&&&
渺渺乘风出海门,&&&&
一行淡水带潮浑。&&&&&&&&&&&&&&&&&&&&&&&&&&&&
长江尽处还如此,&&&&&&&&&&&&&&&&&&&
何日岷山看发源。&&&&&&&&&&&&&&&&&&&&&&&&&&&&&&&&&&&&&&&
唐一岑,广西临桂人。嘉靖二十年任崇明知事时,逢倭寇侵犯崇明。唐一岑筑土城,招募兵佣,率军民抵抗,多次击溃来犯之敌。翌年,倭寇再犯。城内一“千户”通敌,暗放倭寇入城。唐一岑又率军民与敌展开激烈巷战,手仞数敌后壮烈殉职。城中民众群起高呼“不杀倭寇,何以报唐公”,与敌血战,歼敌200余名,收复城池。唐一岑葬于城西南。为此,明皇帝赠唐为光禄寺丞,谥“愍忠”。百姓为其建墓、造祠、立碑以纪念。&&&&&&&&&&&&&&&&&&&&&&&&&&&&&&&&&&
如今人们看到的是1990年后易迁的唐墓。占地2亩,坐东朝西,墓呈圆丘型,内存石棺。墓碑由赵朴初书“明唐一岑墓”。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海客谈“瀛洲”——沉浮(图)
  日 23:27:48 星期日  
崇明学宫大成殿。
崇明学宫中展示的文物——唐代红陶羊。
古代渔民生活用具。
杭州网讯 1300年前的唐代,当一批先民渡江而来的时候,那时的崇明还只是长江口上一片露出水面、斑斑点点的沙洲,千余年间,这些分散的沙洲往往朝浮夕沉,崇明就在这一片沉沉浮浮的过程中缓慢连接成片,“可以说,崇明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先民们向大江向大海争取来的。”崇明县委的同志对杭州网记者说。
崇明当地政府在确定生态现行的发展战略之后,在保护崇明自然生态的同时,也之分注重对崇明本地文化生态的发掘、整理和保护。
崇明的学宫始建于1327年(元泰定四年),现存的学宫建于1622年(明天启二年),是现今上海仅存的三座学宫之一,又是崇明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大量崇明本土出土的文物。今天,我和我的十多位网络媒体同行们就将前往这里,探寻崇明1300年的沉浮。
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公元626年),长江口开始出现东、西两座沙洲,这就是现今崇明岛的雏形。宋代,出现了姚刘沙和三沙,元、明两代,路出水面的沙洲大大小小共有60多座,慢慢地这些沙洲连接成片,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崇明三岛。
元代至元十四年(公元1227年),当时的中央政府在姚刘沙建起州城,这是崇明岛有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次设立治所。后因姚刘沙不断向南坍塌,治所两次向北迁移重建。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崇明降州为县,治所从姚刘沙先后前往三沙、平阳沙,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58年),崇明地区的治所最终迁到了长沙城,也就是现在崇明县政府的所在地。
可以说,崇明岛虽然不大,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浮却一点也不显得单调。
历史上,与崇明扯得上关系的最大的大腕,恐怕就要属文天祥了。宋德佑二年二月(公元1276年),元朝的铁蹄踏进了杭州城,南宋灭亡,文天祥由通州渡海前往温州避难,途中经过了苏州洋、淡水洋。据考证,苏州洋,位于崇明东沙东南,淡水洋,位于崇明东沙东北。
当时的长江口是怎样一幅图景我们已不可能见到,但我们凄凉的诗人触景生情,迎着潮头和海风吟诵出了“渺渺乘风出海门,一行淡水带潮浑,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的诗句。它和诗人当时所作的另一首诗《过苏州洋》,至今,在崇明的知名度可以和李白的《静夜思》一较高下。
古代崇明的造船业和水上交通十分发达,适宜在浅滩暗沙中航行的崇明沙船,就源自崇明而名闻全国,与福船、广船、鸟船合称我国木帆船四大船系。
崇明发达的航海业,历代能人辈出,元代朱清、明代沈廷杨河现代的陈干青对中国航海事业所作的贡献最为显著,被后人誉为“崇明海运三杰”。
而在近代,提到北洋水师您一定不会陌生,但也许您并不一定知道,亲自为当时的北洋水师设计、监造了“定远”、“济远”等先进战舰的专家就是出生在崇明的清末的外交家李凤苞。
如今,崇明岛内已形成拥有五大客运码头和十大货运港口的密集水上交通网络,昔日的小舢板逐渐过渡到机帆船、双体客轮乃至那个让我一夜间记住崇明的气垫船。
在杭州工作,曾经有人问过我,西湖为什么美?当时我没有回答,却想起了一个传说:刘永作《望海潮》,金主完颜亮读到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词句后,赞叹钱塘繁华,西湖胜景,遂尽起大金铁骑南征,立志饮马钱江,可惜完颜亮最重没能在西湖边品龙井茶,看雷峰夕照,打到扬州就一命呜呼了。
传说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景之所以美,之所以能吸引人,除了它本身的天生丽质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厚重的文化底蕴,没有文化的支撑,再瑰丽的山水,再壮丽的海天,即使交通再便利,配套设施再完善,也注定只不过是人们烧烤、打牌的背景而已。
作者:见习记者 方剑锋
编辑:李建刚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杜琳金色崇明之崇明学宫+瀛洲公园
崇明学宫是现今上海仅存的三座学宫之一。元泰定四年(1327年)始建庙学合一的建筑群。自宋、元至明代中叶,崇明诸沙饱受海潮侵袭,州、县治城被迫五迁六建,学宫也随之屡建屡圮。今之崇明学宫
为明天启二年(1622年)由知县唐世涵在城壕外东南隅重建,其后又经历多次修缮。
崇明学宫可以说展现了崇明一路走来的各类足迹。这是清代用手工绘制的崇明地图。对面还有崇明在各朝代隶属省份的记录表。
宋代、元代的各类器皿
文天祥为迁居崇明的顾氏家族的诗句《过淡水洋》,也是文天祥当年避难途径崇明留下的诗句:渺渺乘风出海门,一行淡水带潮浑。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这诗句表现了英雄对于国难当头南宋无比热爱,一心报效祖国。
明代的双耳瓶,这种瓶子也是始于宋代。下面还有很多明代对酒当歌的器皿
这个是明代的锅尊,学宫的祭器
至圣先尊孔子。
崇明岛的居民世世代代以水为命,这是宋代的龙骨船。龙骨是在船体的基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个纵向构件,对船的重量稳定有重要作用,减少了船的倾斜或是反向转动。
三齿铁锚,充满了历史的沧桑。
郑和下西洋船队模型
崇明人生活起居
博物馆里面展示了主营农业崇明人的农具。谷风车能够把稻穗外表的杂物剔除,稻床可以把稻穗变成一粒粒稻米。
旧时代妇女的裹小脚绣花鞋
击禾器,也是脱粒工具。木耙用于晒谷,搂聚稻穗。
弹棉花用的
搁纱架子,恩,这个家里还有,很好玩。
各类手工艺服饰。恩,这些如今已经很难看到,来自于民间那些勤劳朴实的妇女之手。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大成殿隔壁还有民俗馆,里面不大,展示的是当年的崇明老街的各种店铺。
还有一个小馆展示的是崇明的盐文化,内含崇明人采掘海盐的各类工具,以及从明代至今的统治者对于崇明盐产业各类指导性文件。
另外崇明学宫门口有两颗巨大的银杏树,是学宫建造以来就有的,一雌一雄。笔者看来两棵老树已经相当年迈,顶都没有了,当地管理人员还用钢丝辅助他们生长,没有拍。
瀛洲公园建于1983年,1984年定名瀛洲公园,由周谷城题写园名。公园南濒长江,北与瀛洲广场与学宫(孔庙)、博物馆隔路相望,是目前崇明唯一一座综
合性公园。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园中央辟有面积约4700平方米的星湖及湖中的星岛,
主环路环湖而筑,沿湖建有观鱼揽胜、临波亭、破浪桥等建筑。园南沿长江边有沁风亭、云蔚涵碧廊诸景。公园主要景点有黑松山、沧海亭、临波亭、观鱼揽胜、幽
香亭、破浪桥、大假山、瀑布等。
该公园建设80年代建设,故没有特别之处。公园满口也有两颗银杏树。
公园很普通,随便拍了两张over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门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