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小男生写相思日记渡一朵君不归的意思

男生对女生说:十年相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男生对女生说:十年相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是什么意思?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是《牡丹亭》中的词句。红颜远,相思苦,几番意,难相付。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
大意是说:一个男子,与心爱的人分开了,自己的情意无法传递,无法忍受思想的苦痛,决意斩断这份情丝.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大意是说:一个男子,与心爱的人分开了,自己的情意无法传递,无法忍受思想的苦痛,决意斩断这份情丝
个人认为有3种情况1.暗恋你,但如今决定放弃你2.想表白,用错词了3.分享一下
一个男子,与心爱的人分开了,自己的情意无法传递,无法忍受思想的苦痛,决意斩断这份情丝.
可能是一时兴起,有感而发。。可能是开玩笑的。。也可能是表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读元曲杂谈1-17
>>>>>>读元曲杂谈1-17
读元曲杂谈1
  以前是从没有读过元曲的,其实说实话,当年就是让我读我也不会去看一眼的
,那会被我认为是对自己的虐待--这就是无知惹的祸啊!嘿嘿~
  这本元曲鉴赏词典是我在快要回家时,在街边买的盗版书--我常买盗版书,因为
它的质量还是很令我满意的,比起正版的天价,它的价格也是很能让我接受的,正
所谓:价廉物美者也。书很厚,近一千页,字也很小,所以内容多信息量大,这二
者都很让我满意!有时候,我真为自己可以占到如此的便宜而开心不已的。
  话说回来,也并不只有我一人不看重元曲,在5。4以前,读书人对元曲的态度
都是不屑一顾的,对元曲作认真的研究并给予恰当评价的当首推王国维。王国维对
戏曲的研究开始于1912年。从他的著作[宋元戏曲考](后来商务印书馆改书名为〈宋
元戏曲史〉)发表以后,国人才多承认元曲是“元代最佳文学”,可以与唐诗、宋
词媲美鼎立!
  元曲一词,现在一般人把它分为杂剧和散曲两大类。其中的散曲,又可分为小
令、套数两种。王国维曾言元杂剧“大数二百”,但到现在所能找到的也不过一百
六十种,且还多有为元、为明尚争议(意即不能确定是元时就已存在的曲子)。
  现在在说散曲,在旧时代杂剧已经没能得到读书人公允的评价,但它比起散曲
的命运还是好些的。直到1922年,胡适等人办的[读书杂志]第四期上,才发表了胡
适写的[元人的曲子],表彰了一些元代散曲家及其作品,从他的文章看, 当时学人
已经对杂剧有了较好的评价,但对于散曲仍然是看不起。元人编得散曲总集,现存
者有四种:〈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新声〉,〈乐府群玉〉。
  元曲总的来说,就是这些了,具体而言,大致上小令以曲分,套数一套分,杂
剧以“折”(折子,现在看戏也有这样的说法,意思大致一样的八:)
  散曲这分小令、套数,那什么是小令什么是套数?举一列自然就明白
  杂居者:迷青锁倩女离魂--郑光祖著[第四折]
  [挂金索(此为曲调名)]募入门庭,则叫我立不稳行不正,望见首饰妆奁,志不
宁心不定;见几个年少丫鬟,口不住手不停,拥着个半死佳人,唤不醒呼不应。
  这是写倩女之魂随夫君来到京城过了三年爱情生活,后来夫君及第又带着她一
起风光还乡。于是飘离在外的魂和卧病在家的身合为一体。这支曲子就是倩女之魂
刚入家门,魂身相合的瞬间所唱。
  杂居者,与现代戏剧相似每一本讲一个故事,且为了舞台演出的方便分了很多
段落叫叫它为“折”。
  小令:[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邓玉宾子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
滩。晓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休干(意罢了),误杀英雄汉。看看,星星两鬓板。
  这首小令中,作者切断了四个意象之见的联系,本文章当求完整浑成的境界,
但此却偏以破碎为美!“万里玉门关”和“七里钓鱼滩”叠加在一起,作者显然表
示否了征战事功而肯定了隐居闲适。晓日和蜀道的叠加则更有意思,因元代常甲第
朱门朝荣而昔倾,得意时好象红日高升,失意时则如秋风蜀道了,讽刺意味强烈。
  鄙弃功名,向慕闲适,是许多元人散曲的共同特点。
  套数:[般涉调]耍孩儿--杜仁杰(此套耍孩儿乃是元代散曲中的名篇)
庄家不识”构阑“(即勾栏,宋元时演出各种戏剧和杂技的场所,相当与今日
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
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没麻烦)。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
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
答儿( 自己的村里)闹穰穰人多。(意思这里围了一群人,比村子里可热闹)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掾做的门,高声的叫“请
请”,道“迟来的晚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前段时间演[调风月]后段时间
演[刘耍和])
院本〈调风月〉,背后幺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
“赶场易得,难得的妆哈(意为捧场喝彩)”
[五煞]要了两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
层层叠叠团圆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
却是人旋窝。只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
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四煞]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
中间里一个央人货(害人精)。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
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这般样子怎生是好的意思)
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缀。
[三煞]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
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
低头撮脚,演罢将幺拔。
[二煞]一个妆做老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
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
子用一仪铺谋待取做老婆。叫小二哥相说合,但要
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
[一煞]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后挪,抬左脚不敢抬
右脚。翻来覆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躁,把
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
破,则道兴词告状,划地大笑呵呵。(这段小戏共有三个角色:张太公、小二哥和
年轻妇女。张太公与小二哥边走边说,经过街市时,见到一个年轻女子,张太公就
打主意取她做老婆。张太公要小儿哥替他说合,结果遭到小儿哥种种调弄,急得他
把皮棒槌都打成两半。庄家人看到这里以为是打破了谁的天灵盖,心想怕要打官司
,谁知台上人发而无端的“大笑呵呵”)
[尾]则被一泡尿,瀑得我没奈何,刚捱刚忍更待看
些儿个,妄被这驴颓笑煞我。(写庄家人正看的高兴,可突然尿急,本想强自忍了
再看一会儿戏,但因那台上一笑,觉得自己再也忍不住了,这可真白白的给那混帐
(驴颓)的笑煞了(笑死了,意即我们常所夸张的说什么笑死我了一般)
  这个套曲用通俗的口语记录了一个庄家人初次进城看戏的见闻,真实展现了元
代勾栏也就是现在的戏院演出的情况。
  因是第一篇,写少了什么也讲不清楚,所以写得很多。
读元曲杂谈2
[黄钟(曲调名)]人月圆(曲名)
卜居外家(他生母张夫人的娘家)东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
岫(山洞),舍后长松。十年中木,一年中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
渭(泾渭者河名),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昊挥涕,一醉都休。
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这两只曲子属于散曲。
  第一支曲子写的真是优游自在啊,虽比不上桃源胜景,但看看吧:山绵冈连,
就隔绝了那红尘中是是非非,更且今年是个丰年好景,可不愁衣食心自宽。心闲适
而可得乐趣,所以不防移居,换个环境也就体了心情。移居需有讲究,需窗外看得
岫列阵,屋后种得苍松傲。醒时明月耀我身,醉后清风抚我面,愿长醉不要醒,醒
也只为情更醉矣。万事不为?不需为之的,自有儿孙种树育绿阴,植谷养人家 。
  刘禹锡曾有名句“玄都观里桃千树”“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何处去”
,以长安玄都观中由盛而衰的桃花与种桃道士做比,讽刺当时打击革新运动的朝廷
新贵和当权者。这第二首曲子开篇即化用了刘禹锡的诗,再紧跟一句“花落水空流”
,真真是无限伤心溢于言表--因作者本是金国人,金被元所灭,而不禁痛定思痛反思
何以盛衰兴亡,然而,到如今思千遍万遍也是无用,不过是“花落水空流”而。花
本为根,水只载之,今有水无花,怎不伤心无限?所以,更不要问什么别的事了。
泾渭自去清浊,牛马随它来去吧!想东晋时,大政治家兼才子谢安受到会稽王司马
道子的排挤,出镇守广陵。不久患病还都,入西华门,因本志为遂,深自慨叹,怅
然对亲人道:“吾病殆(将)不起乎(没办法好起来了)”果然不几日就病卒。而
有一位叫样昊的史士(大约是写历史的编书之人)曾受到谢安的器重,谢安死,他
“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华路”,竟然是几年不享歌舞不过伤心之地,情谊真切!却
不料一日大醉,误入西华门,不觉忸哭,口中悲吟曹植诗[箜篌引]“生存华屋处,零
落归山丘”而去!这不觉让人想起陶潜“同体归山阿”句。百代兴亡人间哀苦,难
逃一死而已,所以更莫如“一醉都休”,“醒来明月,醉时清风”还(音读换)自在。
  元好问还曾作关于外家东圆的诗,一并奉上,对照读之也是有趣的。
[外家南寺]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塌眠。--作者当时
年纪已大,从他曲子中“老夫”一语就可看出,今此处又是“白头”,真是恨无言
惟有醉而!
[东园晚眺]霜鬓萧萧试镊看,怪来歌酒百无欢。旧家人物今谁在?清镜功名岁又残。
杨柳搀春出新意,小梅留雪弄馀寒。一诗不尽登临兴,落日东园独倚栏。
  乍一看,仿佛是诗愁而曲欢,其实感情一的。诗里还言自己的伤心恨意,至曲
已全成无奈而已。人生百年,归宿不过都是山丘而,“一醉同休“!
读元曲杂谈3
  此曲写法与词近,因宋元之交,词曲均称为乐府,都是被诸管弦,传与歌筵(
音读眼)的,所以早期的词曲分解不是很严。今人评其所表现的思想格调不高,就
是在封建社会也是并不高明的,成功的地方是在对于自然美的发现和在造上,就如
那“骤雨打新荷”句,表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夏令时节,以及其中流露的生活情趣。
  此曲当时广为流传,名姬多歌之,曾有人赋诗赞其:主人自有沧州趣,游女乃
歌白雪词。--此曲也正是以白雪词(高雅的歌曲)抒写沧州志(放浪江湖的逸志闲情
,是宋元时文人们的一种典型的精神生活)。
  此曲调名本为[小圣乐],或入双调或入小石调。因为元好问之作”骤雨打新荷,
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几句脍炙人口,故人们又将此曲称做”骤雨打新荷”元陶宗
仪《轰耕卷》卷九云:“[小圣乐]乃小石调曲,元遗山先生好问(遗山是字、表字
遗山)所制,而名姬多歌之,俗以为‘骤雨打新荷’也”。
[双调] 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著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
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
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开篇,作者就大手笔一带, 现一个池塘水阁避暑热。紧接着层层色彩展开海榴
红绽,更不却生机盎然: 乳燕雏莺乃是春天诞生此时正是刚刚新雏,其声稚嫩娇软
而可喜。那蝉鹅想必也是刚出虫蜕,距高柳而长鸣一幅得意色,正所谓“距高声自
远,非是籍秋风”啊--唐虞世南《蝉》。
  再看,如此热闹美景时突然来袭一阵暴雨,这雨可煞风景?不!它乃是过路客
还带来夏凉清爽意啊!吴敬梓曾有这样一段话:“一阵大雨过,那黑云边上镶着白
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的满湖通红。湖里有十来支荷花,苞子上清
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正是对“骤雨打新荷”的完美诠释。
  下曲则不再写景色,转为一种对情感的排遣。好象旷达样子,但心里苦涩言不
得,只有如此借以活命底!
读元曲杂谈之:)
  杨果是“工文章,尤长于乐府”(〈元史〉本传)的元代早期散曲作家,[小桃
红]是越调中常用的曲牌之一,他一共写了十二首。他的散曲,文采很美,〈太和正
音谱〉说他的曲“如花柳芳妍”(可见文章之华美矣)。由于这一时期的散曲是刚
从乐府民歌和两宋词演化而来的,因而带有浓厚的民歌和宋词的味道。
  要看这支曲,不妨先看看太白的诗“若耶溪畔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若
耶是会稽(今浙江绍兴)若耶山下的一条小溪,相传是西施浣(音读换,洗的意思
,旧时也称一月的上中下旬为上中下浣)纱的地方,所以又叫浣纱溪。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
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
情短藕丝长。
  开篇即是良辰美景致,江南水乡,月上稍头映水泛烟朦胧,有一佳人倚在小船
头,清歌漫唱,小船似乎也沾染上了美佳人的绝代姿颜带了花香。不禁思绪联翩,
当年相逢若耶溪上,我是客你载之,细细赏:子比西子也不羞!可人总分离长恨意
难平。隔着三湘你我相思,只我独望断秋水与长天、空思忆!终是见你,看你笑!
  美人嫣然笑,似还也怜!山虽长水虽远,年虽深月虽久,但你我的消息它却
隔不断。“莲花相似”,我对你的爱好象莲花出污泥不染痕;可你对我却是“怜
(莲)花样,我色衰时怕你就爱弛。“情短”矣,情郎总是薄情汉喜新厌旧情总博
;可我只“藕丝长”,对你的情意爱、丝般连绵不绝断!
  “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一言而多意,一喻而多譬,语言的密度美展现无
遗!!!而这也正是诗歌语言的共同特点,和它所以给人以美感的源泉。
读元曲杂谈5
  杨果是由金入元的诗人,金亡后五年才出来做官。这首小曲写得极其婉曲,言
外之意反成了曲的本意。看似仿佛一个失恋人儿独憔悴,但其实多少伤心事都莫能
道,金的腐败元的黑暗藏在幽幽深处默默叙述啊!
[越调]小桃红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
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
司马泪痕多。
  《文心雕龙、隐秀》言:“深文隐蔚,余味曲包”,谢榛的“妙在含糊,方见
作手”(《四溟诗话》卷三),以及李渔“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与无穷耳。”
都说的一个道理,就是诗文贵在隐(曲折也)方能秀(艳丽多姿精华内敛也)
  此曲开篇文意优美,一采莲女子唱着美妙的歌儿,荡着一只小船从杨柳岸边
而来,歌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此时文意徒转而专一写情不在着一笔于景色,一句“
夜如何”伤心即成。“独上江楼卧”这与才采练女子的快乐相差不知几多,更衬出
其的寂寞悲哀。
  陈后主曾作《玉树后庭花》,它“以绮丽相高,极于轻荡,男女相和,其音
甚哀”(语言华美精致,文词飘逸浮流,男女共唱音反哀可见是言情之作也)(《
隋书、乐志》),被后世称为“亡国之音”。“南朝旧曲”指的就是这首词。这里
显然暗示以陈后主的荒淫喻金宣宗、哀宗(金的末代皇帝)之无道,痛思于金的灭
亡恨之上之无奈之。
  白居易有诗“从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司马泪痕多”句显然是
由此化出。但白居易抒发的是“沦落天涯”之感,杨果则表达的是“故国黍离(黍
者一种米也,性粘可酿酒,黍离者远隔故土、亲不亲家乡水之意也,思念啊,总道
故里月儿圆)之意。
  无国兮乱离,前尘旧事历历眼前。其实那采莲女是唱不出什么亡国音的,不过
是一曲念情郎总不归的怅惘而已。亡国之音也需那有缘之人方可唱得,就好比相亲
想恋亲爱之的两个恋人,也怕分离,也曾能聚、难不成是无缘?
读元曲杂谈6
[越调]小桃红--杨果
采莲湖上棹(音赵,行如浆也是划船的工具)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几行泪,
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
何处不双飞.
  这是一曲明白的思妇怨歌,如刘采春的“朝朝江头望,错认几船人."都
是哀怨之情尽表矣.
  莲花浮随波漾,一只船儿行来,女子如梦水如风水青裙翠.如此好景色,本是欢乐
意,却不禁思忆郎君不归.恰弹唱,琵琶未尽泪双流.撑船行,幽幽;苦张望,切切.但见那芙
蓉落去,秋已深.此时天凉,君在远方,那冷暖谁人关照?唉,寒在君身,痛在妾心!你看这
鸳鸯红艳白鹭双飞,鸟儿相亲你我悲.流不尽的相思泪,思不绝的远方人.早归,早归,总
也莫要无了消息惹挂牵!
读元曲杂谈7
[仙吕]翠裙腰--杨果
莺穿细柳翻金翅,迁上最高枝。海棠零乱飘阶址,
坠胭脂。共谁同唱送春词。
  暮春间,黄莺儿金翅翩翩在柳枝间穿梭。可这女孩却只见海棠落红,仿佛满地
胭脂泪,轻叹息,谁来一起送春去?
[金盏儿]减容姿,瘦腰肢,绣床尘满慵针指。眉懒
画,粉羞施,憔悴死。无尽闲愁将甚比,恰如梅子
  女孩容颜消瘦姿色减,腰肢如柳似若折,闺床上尽那般的乱,尘也可见,也不
知多少时未曾收拾啊?正想问问:这女孩怎是如此不知羞?问不曾出口,已见其眉
邹色淡,面青无粉,真真是憔悴好如心里死。无事儿可做?却道是什么事也不做。
闲愁满腹,恰象了梅子季节黄梅雨绵绵无绝休。
[绿窗愁]有客持书至,还喜却嗟(音皆,文言虚字)咨。未委归期约
几时,先拆鸳鸯字。原来则是买弄他风流浪子:
夸翰墨,显文字,枉用了身心空费了纸。
  忽然心跳动,闻得客来带书信,心儿喜欢人儿却是自怜伤。这信上,只不言何
时归家,单单是件件虚事情满纸蜜语和甜言。好一封情书,假意都尽现,风流子不
知女孩儿需疼啊!
[赚尾]总虚脾,无实事,乔问候的言辞怎使。复别
了花签重作念,偏自家少负你相思。唱道再展放
重读,读罢也无言暗切齿。深吟了数次,骂你个负
心贼堪恨,把一封寄来的书都扯做纸条儿。
  可,这假惺惺的问候他怎能说得出口?莫不是自己看错!急忙间,又展了情信
念几遍,哎呀呀, 还是那风流习性全有,不见思念意。心实恨,丢开了不要理,可
胸里气总不平。再又读,银牙几咬碎。确是个负心的小贼,不要再怜你与惜你!好
你个冤家,只打你不到, 把你这荒唐信纸撕,聊解心头恨!
读元曲杂谈8
[仙吕]嘴中天 --著作、王和卿
谈破庄周梦,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
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
动,把卖花人煽过桥东。
  据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大名(地名也)王和卿,滑稽挑达,传播四
方。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小令,由是其名益著。时有关
汉卿者也是高才风流人也,王常加以讥谑(音虐)加之,关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
”由此可见王之敏捷智慧,虽然其名不若关汉卿显。
  这个小故事道出了这首曲子的由来,当时人以为是戏谑关汉卿寻芳问柳专做风
流采花人。不过,我们欣赏它时就不必将之看得过死过僵硬, 反不美。:)
  蝴蝶生猛,硬硬从庄子梦中挣脱出,不要他化了自己游四方。呵,这下真是自
由了,展动两翅宛若御风行。真是久困了自个儿,今终出牢笼那。耐不得,三百座
花园锦绣,抵不住蝴蝶的贪心念啊!万万朵花儿被采尽,确是个风流种,就连专司
采花的蜜蜂也因而失了职业,只被这大蝴蝶吓得四散逃避。再展翅,意傲然,把他
个看花护花人儿,轻轻煽,飞出几百米直从桥西到桥东啊!
读元曲杂谈9
  关于王和卿的生平现在留下资料的不多,只知他是个大名人, 性格豁达、幽默
、善辩。这些特点在他上首“咏大蝴蝶”中都可以清晰见之的。:)
[仙吕]一 半 儿
题情--王和卿
书来和泪怕开缄(音间,书信的意思),又不归来空再三。这样病儿谁惯耽(音担
,耽搁)!越凭瘦岩岩,一半儿增添一半儿减。
将来书信手拈者, 灯下恣恣(音子,仔细)观觑(音去,看)了(音辽)。两三行
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通撕)Γㄒ粝校丁危┮话攵铡
别来宽褪缕金衣,粉悴烟憔减玉肌。泪点儿只除衫袖知。盼佳期,一半儿才干一半
  这三首小令将女子的离情之苦一层层铺开,越展越现波折,越见情浓!其实男
子有时亦然的。
  多少年月日?盼来了君的书信,捧在手、捧上心,眼眶里泪花只流转,却不敢
拆开来看。本与君都说好归期何时,却几番你变化无常。这一封、可又是言语不归
家?唉,相思病儿最是苦,谁人能耐得它常把自己来折磨!别看我近来人儿愈发的
瘦且弱,可与君相见、早相拥的决心却更坚定!由了此,我身子虽瘦愈增,相思之
苦却稍减啊!
  也不知君在信中书写何?手里拿着这信儿心却犹豫:拆不拆?若是早回家,自
然好;可若又是归期改,其不让人恨煞、肠断!唉,罢罢罢,就着灯下仔细看,却
不料信里字样难以辩!到是写了些什么啊?看,看不明白心里焦; 不看又怕里面消
息重!怎生是好怎生办?不禁心儿焦躁,怨怒到极。一咬牙,将这风书信一半儿撕
扯,一半儿烧!
  自与君别,衣裳不着喜艳色,胭脂不施粉不沾,骨悴人儿销。心里把君思,还
不要他人知,只好这衫儿袖儿,将我泪儿拭。独盼佳期,君归时,不自觉:泪又流
!衫和袖一半儿才干一半儿已湿~~~~~~~~~
  思念从来是苦还不知苦,一人静品之,美得很幸福得很那~~~!!!:)
读元曲杂谈10
[双调] 拔 不 离
大鱼--王和卿
胜神鳌(音奥,传说中的大鳖),夯(音杭,砸地基的工具)风涛,脊梁上轻负着
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列子,汤问》 记载了渤海之东,有蓬莱仙岛,随波涛起伏漂流。天帝担心它
们流失,遂命十五只巨鳌分班轮流顶住。由此可见,鳌气力之大其行之魁!
  此篇仿佛蝴蝶篇也是言语夸张神思巧。
  大鱼大鱼何其大?镇风定波等闲事,脊梁轻挑蓬莱背负,浑若未觉潇洒如常。
人都夸那神鳌,那里知、 尚有大鱼多胜它!
  大鱼大鱼何其大!夕阳万里撒光波,茫茫世界见到它华美脊背若锦艳丽。看,
看,看,东洋太小!大鱼翻身实在窄,怕是心恨之。支撑天地一大鱼,太公如何钓
?它是自由自在身啊!!!
  也愿做这大鱼,天地之中优游,不敬鬼神不问神佛,逍遥做主!
读元曲杂谈11
[越调]小 桃 红
江岸水灯--盍西村
盍西村小令今存十七首,其中有两组分别题为“临洲八景”及“杂咏”的组曲,共
十四首,由此可见他善写组曲,本篇是描写临川元宵节灯会的。关于其人生平,不
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
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香烟乱飘,笙歌喧闹,
飞上玉楼腰。
  起处大笔渲染总写元宵佳节盛况,“万家”和“十里”从广阔的空间背景上描
写出倾城出动、人如潮马如龙,灯火闪耀光辉照映的盛大场面。紧接着就是以细腻
的笔触描写花灯华灯各展风采,良宵好夜色,水上灯船也煞是亮丽!
  十里江岸,灯火辉煌,携夫带儿闹灯春桥上。水波滟滟,光随水漂流。看、看
,这里是凤凰飞翔,那里是龙腾跃,活生生耀花了自家眼,曼妙此为最!
  真个是良宵月明人欢乐。乍寻江上,吓一跳,恍惚浮来个蓬莱仙岛?却原来、
是灯船,五光十色迷幻景。
  船儿飘摇,香烟起散,笙歌不绝,人声还沸。即是佳节日,闹它永夜又何妨?
歌舞歌舞,灯火更艳,九霄云外天上宫阙,怕也偷偷窥:人间好热闹!
读元曲杂谈12 -
[越调]小 桃 红
客船晚烟--盍西村
绿云冉冉锁清湾,香彻东西岸。官课今年九分办;
厮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杯盘不干,欢欣无限,
忘了大家愁。
  杜甫有诗言:“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 追攀者,意即招朋唤友来聚会!
  本篇仍是“临川八景”组曲之一,写了临川江湾船家生活。开篇大写意,却景
自为情生。香者鱼雁之美味也,香者因心情爽快景色艳丽也!
  江水秀、秀清湾,绿水潺潺流动,雾起云遮,仿佛云也被这清江水映得碧了;
绿思柳,柳畔花,花香自飘逸。
  官家有言,今岁税赋收九分,那一分竟减去!好大欢喜,亲朋友聚把酒欢!看
这鱼与雁,全是渡头新鲜货,稍烹调,却原来,香还自此出。
  往日愁苦深且重,暂抛了;他年未知徭役几多?先且全忘记不思量!呼喝喧哗
,杯中酒不尽,盘中菜不绝,无限欢欣意、乘今宵!不醉莫归~
  穷家自有穷家乐,就只少却一分愁与苦也是大欢喜啊!豁达者,民也;知足者
读元曲杂谈13
[越调]小 桃 红
杂咏--盍西村
杏花开侯不曾晴,败尽游人兴。红雪飞来满芳庭。
问春莺,春莺无语风方定。小蛮有情,夜凉人静,
唱彻醉翁庭。
  盍西村的[小桃红]杂咏八首,内容或叹世,或写景,或歌咏爱情。咏吟春景,多
从正面着墨,此曲却迥然不同。杏花开却恰逢多雨,对于春游之兴正浓的游人来说
实在是大杀风景的事。曲贵露,“败尽游人兴”正是本色语。但之后一句紧跟而来
,自出新境界!春雨连绵不绝休,杏花雨打落,一时纷纷扬扬坠满小径。花落本最
是凄苦的事,可在作者笔下却写得极富美感和情致。李贺的《将进酒》有:“桃花
乱落红如雨。”,白居易《同诸君携酒早看樱桃花》有:“绿饧(音读形)粘盏杓
(音读票),红雪压枝柯。”,“红雪飞来满芳庭”句却将李、白两诗的意境杂置
一处,新颖的很。此等美景色自是惹人感叹,不觉问春莺,就好象“泪眼问花”般
,本不必究其问什么的。春莺知趣,无声而胜。曲至于此处,可谓风景鲜且妍了。
但结尾三句生生一转,无情风景衬的还是有情人啊!在这雨夜花落时,曼妙的歌女
多情放歌,留下一串袅袅的余音在春天的凉夜中摇漾。醉翁本是欧阳修自号,隐含
“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意,醉翁之意春光也!
几多雨,不晓停,片刻亦不曾,声声恨
怪你不知春意美。尽糟蹋了杏花艳时赏不能
唉~ 大好春色徒撩人,败尽兴致!
欲去不甘愿,庭中闲做,不料却见
杏花借雨乘风零落下,悠悠飘满径!
姿势如雪风中舞,更增芳香与红颜。
叹而问春莺:天上人间谁还胜?
春莺也迷无语飞去,方觉风已熄。
多情歌女,夜凉更深人寂寥,请
请歌一曲、惜春华章,耳醉心明
余音袅袅绕梁传。
读元曲杂谈14 -
[越调] 小桃红
  元人散曲集《梨园乐府》收盍西村以[杂咏]为题的[小桃红]取八首,这首列第四
。八首曲不是统一的题材,此首咏的是暮春。
杂咏 盍西村
海棠开过到蔷薇,春色无多味。争奈新来越憔悴。
教他谁?小环也似知人意。疏帘卷起,重门不闭,
要看燕双飞。
海棠绽蕊,春意此盎然,沐春华
不知岁月去,已见蔷薇着枝头
春残矣春尽,余色味道浅
近来倚阑也无力,越憔悴
怎生好,谁能助?
“庭院深深深几许”,“帘幕无重数”
惊喜间,小丫鬟将垂帘卷
开重门,稀疏帘里蓝天明
看燕儿双飞,凭的深深谢
好小环,仿佛知我意
  春兰秋菊,夏荷冬梅。想起李清照[如梦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
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燕儿双飞,小姐憔悴,千万年,情思折磨多情种。
  宋~尚庭院、|中、和市井,元曲s多山水、田@和村居;宋代是士大夫
文人m然dU之L,s仍身在R堂之上;元代_官F人m然高居@位,s向往著
[居生活。多少可以看出c儒生心思的:世道和修身治家平天下,世道乖t善莫大
焉山身[居最好啊!
  盍西村此曲直是一副充M情的L景,其善作丹青,此曲可C矣!
南田曾u倪林之:“一木一石,自有千岩f壑之趣”,此曲亦可^:一Z一
~,包藏世g山水秀。
[越{] 小 桃 t
G畹膛限せㄖ蓿ㄞ{音聊}花小,生水,色榘准t二色),可巯叫恪水茫
茫晚鲠幔遏~舟,n_f玻璃u。y不收,霞y就,一片洞庭秋。
洲者,江中小地而
  湖岸堤畔盍G(有G字e了啊,乘了了,真是M愧的很啊~)
,蓼花s置,t白色喜。看山青,G水秀,凵费矍昂美景。^洞庭,茫茫水上
生寒,pL送e觯剂俊F讲ㄈfu忽然,打破江山o。s原恚~家秉
夜樯。呵!天上有vM,一c霞光y成、擅淖化自言情,此是洞庭秋。
  “y不收,霞y就”,m然不及李清照的“落日熔金,暮合璧”工,
但李~景之美G而悲人事已非,而此曲,霞m,s“y就,一片洞庭秋”,自
然出ψ匀簧剿男老壑橐猓谎郧楹窝郧椋克跃爸怼
  商挺在元代初年H得元世祖的信重,作到忻芨笔沟蔑@。@诬厝
的大^也寄情於散曲, 可r散曲作的L庵T缙诘那囊圆槐扑渍Z楫
行本色,充分表F出民g山歌的L味啊!
  商挺曲名不高,但未得曲不好不妙不可尤诵幕辍
月披星@怕,久立窗下。等候他,得
T外地皮禾ぃt道是冤家,原盹L虞鞭录堋
@首小令曾收入《梨@犯放c《雍熙犯担悴蛔⒆恕!独@犯匪d
:“月披星@怕,立花隆5却H鋈龅亍⑿⒌仄ぬぃ抑坏朗橇
冤家,s原硎秋L[虞鞭录堋!
  字句c上略有不同,但情趣一也。不^依我看,是上I好,其不豪放野趣
,但自有婉s女子秀庀。
  月寒星冷,身上若、披铀囊饫矬@怕,窗下久站。等候他--君莫扰、是伊
心上人。忽然f,得那T外踏步,心杭然呕拧渫ā,
`g喜、道那冤家恚伞⒖伞⒅弧⒅恢皇秋L吹^、茅草上白花蘼苗雨。
垡搽y危抟嗖荒埽槔汕槔芍徊w。
读元曲杂谈17
[双调]潘妃曲 商挺
闷酒将来刚刚咽,欲饮先浇奠。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谢神天,教俺也频
频的勤相见。
这支小令收在元刊《阳春白雪》前集第四卷,从前后几支同调的小令的参照中,可
以看出也是一组小令中的一支,都是以女子的口气倾吐相思的闺情。
  人说此曲中含一男女情爱的本事(也既故事事迹之意),妾意相思郎君他乡,
闷酒愁肠中,爱深达天下!到末了,一句“谢神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多少
可爱尽显,怎教人心里不怜惜?
  金圣叹评点王实甫的《西厢记》,特别欣赏全句结尾处“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
了眷属”一句曲文。与本曲的感情怕是相近的。
  酒不香闷来饮,举杯恰近朱唇,心思忽动。杯中酒诚祭天地,一声声祝愿切,
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啊,更一事,多求还谢神与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此
  真是好个心厮爱,比之现今的亲爱的等等不知那个更贴切些?心厮爱,朴实缠
绵;心厮爱,天地中两心纠结成一“邸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相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