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马嘎尔尼尼使团画的画是彩色的吗?

马嘎尔尼使团与「中国废墟」的诞生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马嘎尔尼使团与「中国废墟」的诞生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日,三艘英国舰船“狮子”号、“印度斯坦”号和“豺狼”号离开英国南部的朴茨茅斯港,开始了前往中国的远航。一年之后,在热河的行宫里,英王乔治三世的特使马嘎尔尼获得乾隆皇帝的接见,两个分别以新晋实力和悠久历史屹立于世的帝国,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会面。      此次会面的结果是众所周知的不欢而散,各自的傲慢与偏见,使得一方无法达成它在经济和外交上的预定目标,从而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不断进行各种方向上的试探,最终以发动战争达成目的;对另一方来说,盲目的自大使之错失了与新兴的科学技术并肩前进的最好机会,任由一个反应迟钝的夕阳帝国沉溺在昔日的光辉荣耀之中,直到生机尽失,土崩瓦解。      中国见闻录的商机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国已经成为英国以至欧洲重点关注的对象,使团来华之前都做了大量功课,使团成员在旅行过程中对中国人的生活、生产方式的详实记录便是一个例证,如对船闸、水车这类充满“中国智能”的装置的考察,包括了对外观的如实描绘和对功能的简述。而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从使团带来的礼物的遭遇可见一斑。英王送给乾隆皇帝的精密仪器、快膛枪等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被当作“工艺品”摆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的角落里,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圆明园的时候,这些“贡品”仍然完好无损地摆在那里。      尽管此次外交行动失败,但对英国的普通民众来说,这仍然是一次前往东方神秘古国并成功归来的传奇之旅。人们期待使团成员能著书介绍此次出行的所见所闻,正是这一巨大的商机,让使团中至少九人都有日记或见闻录存世。      占得先机的是“狮子”号第一大副爱尼斯·安德逊(Aeneas Anderson),他于1795年出版了《年英国至中国使节团之叙事》(A Narrative of the British Embassy to China, in the Years
and 1794),这套书没有收录图片,但仍然大受欢迎,当年5月又印行了一种八开的普及本。由于这是使团成员出版的第一套见闻录,市场反响十分热烈,被译成法、德、西、日、中等版本,亦在爱尔兰、法国、瑞士、德国和美国发行。      1797年,马嘎尔尼的私人秘书、使团副使斯当东出版了《大英国王派遣至中国皇帝之大使的真实报告》(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 Embassy from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这一版本的第一、二册是文字,第三册是大开本的画册,共收录44图。其中3幅动植物图,如交趾支那的霸王树及其叶子上的昆虫、爪哇的凤冠火背鹇和鸬鹚;11幅地图及海岸线,如舟山群岛、山东半岛和澳门等;5幅剖面图,如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古北口长城、热河布达拉宫、运河水闸、水车等;25幅中国的风俗人物图,均出自随团画家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之手。这套书也再版多次,但是开本都更小,且没有再次发行单独的画册。      同年,担任小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家庭教师的伊登勒(Johann Christian Hüttner)也出版了自己的记述,名为《英国派遣至中国之使节团的报告》(Nachricht von der Brittischen Gesandtschaftsreise durch China)。这部书在柏林以德文出版,后又发行过荷兰文和法文版。伊登勒曾负责中英两国官方文书的翻译工作,他的记述也普遍被认为客观。      1799年,马嘎尔尼的侍卫霍尔姆斯(Samuel Holmes)在伦敦发行了《塞缪尔·霍尔姆斯先生的旅行日记》(The Journal of Mr. Samuel Holmes),这本书后来也发行了德文和法文版。      1804年,马嘎尔尼的私人总管巴罗(John Barrow, )在伦敦发行了《中国之旅》(Travels in China),书中共有8幅插图,也主要借用自威廉·亚历山大的作品。巴罗出版的这套回忆录是关于那次访华之旅发行较多的版本,德、法、荷兰的版本都有。1807年,伦敦还发行了两卷本的巴罗《与马嘎尔尼伯爵公务相关之一些报告及其未出版著述之选集》(Some Account of the Public Life, and Selection from the Unpublished Writings of the Earl of Macartney)。这套书以文字为主,最大的亮点是收录了部分马嘎尔尼的使华日记,因此也广受关注。      在使团中担任机械专家、掌握礼物中数理和天文仪器部分的丁维德博士(James Dinwiddie)也曾写下日记,1868年由他的外甥整理出版,名为《英帝国访华使团天文官詹姆斯·丁维德博士的传记回忆录》(Biographical Memoir of James Dinwiddie, LL.D., Astronomer in the British Embassy to China, , 1794)。      在诸多回忆录中,马嘎尔尼的日记无疑最被读者看重,而唯独他在生前没有出版自己的日记。他的访华日记原稿现在被分为两部分,日至日,抵达中国之前的部分现存英国维亚科姆图书馆;至日,在华期间和离开之后的部分现存日本东洋文库。刘半农曾于1916年在上海出版了《乾隆英使觐见记》,节选翻译自马嘎尔尼抵达中国后的日记,完整日记至今未曾出版。      纵观使团成员的记述,对行程的描述大多雷同,有丰富配图者则显略胜一筹,而这些配图几乎都是威廉·亚历山大的作品。在亚历山大之前还没有哪个西方画家有机会深入中国内陆,用画笔记录中国的风土人情,可想而知他的作品在欧洲引起的反响有多剧烈。不仅使团成员出版的游记中选配他的作品,在摄影术尚未发明前的很多年,但凡与中国相关的书籍的插图都会以他的作品为蓝本。      绘画记录的中国   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出生于英国肯特郡一个名叫梅德斯通的小镇,从小就学习绘画,1784年进入当时英国最有名的皇家美术学院。亚历山大毕业后第二年,在他的启蒙老师伊博森(Julius Caesar Ibbetson)推荐下成为马嘎尔尼使团的一名绘图员。亚历山大在旅途中画了大量素描,并获得马嘎尔尼的称赞。      亚历山大并没有全程跟随使团,热河之行就没有参加,从杭州到广州的返乡之行他又被安排走海路,错过了一路靓丽的风景。尽管如此,亚历山大还是根据自己的素描以及同伴的描述,绘制了他错过的长城、热河以及江南的风光,如果不了解背景,这些作品一定会被认为是画家亲眼所见而作。      亚历山大回英后,每年都会到皇家学院举办画展,年间,他共举行了16次画展,其中前13次均与中国相关 。而今,大约有3000幅亚历山大的作品存世。      亚历山大的画作公开之后,英国掀起了不小的中国热,不少画家都受到影响而前往中国。乔治·钱纳利(George Chinnery)于1825年来到澳门,并游访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创作了一系列油画作品。他在澳门收了一位中国学生——林呱,正是从林呱开始,西方绘画中的透视、明暗效果等开始影响中国的外销画,造就了新呱、煜呱等重要的外销画家。      亚历山大自己也出版了关于那次使华之行的书,不过是以图画为主,散页形式,共12辑,每辑4幅。最后在1805年合订成一册,书名为《中国服饰》(The Costume of China) 。这本画册共收录48幅经手工上色的铜版画,尺幅巨大,且都为亚历山大本人绘制,每幅图还有一页文字说明。1814年约翰·默里(John Murray)在伦敦刊行了一套4本、名为“图鉴”的画册,其中一册即亚历山大的《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Picq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收录彩色铜版画50幅,内容与1805年出版完成的《中国服饰》不同,图画的精细程度亦不如前。此外,亚历山大还在1798年出版了《年沿中国东海岸之旅途中各海岬、海岛之景貌》(Views of Headlands, Islands &c. Taken during a Voyage to, and along the Eastern Coast of China, in the Years 1792 & 1793, etc.),这样的内容始终不及那些反映中国社会风俗的水彩画,因此并无太大反响。      西方通过亚历山大这个西方人的眼睛和画笔了解中国,18世纪末开始盛行的外销画,则是通过中国人的画笔向西方展示中国。亚历山大有关中国的精美画作的传播,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风”,来到中国的水手和商人都热衷于带回一些表现中国的艺术品,这使得外销市场上对用西画技法表现的中国风俗画大为渴求。在广州,画馆如春笋般涌现,很多外销画家在紧靠十三行的同文街和靖远街开设了画室。水彩画所用的纸张多半需要从欧洲进口,这样一来就不能满足外销商品成本低廉的要求。为此,智慧的画师们找到了合适的替代品——取出一种名为通脱木的植物茎髓,旋转切割成片,再在这种薄片上作画。完成后的作品统称“通草画”。通草画的内容多是反映中国的社会风俗,这些画作都可以看作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大清帝国的侧写。
《看历史》2012年第5期浅析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及其影响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因此,英国派遣一个使节团到中国访问,自然它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去的。事实上,中英两国交易往来的情况确实也应当有所改变,自从英国初到中国开辟市场之日起,以及以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改善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而其他欧洲各国商人在中国的处境却都比英国人好得多。”①正因为如此,英国政府期望通过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体制,扩大双方的通商。日,作为英国政府访华特使的马嘎尔尼,以为乾隆祝寿为名,乘坐狮子号、豺狼号、印度斯坦号等五艘船只,从普利茅斯港出发,通过英吉利海峡,向遥远的中国扬帆驶来。马嘎尔尼使团经过9个月的航行终于到达中国的澳门。在乾隆皇帝命内务大臣徵瑞为钦差大臣专司接待英国使团的情况下,马...&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英国是在怎样背景下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_百度知道
英国是在怎样背景下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
在欧洲,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在本国无法满足其需求,必然要向亚非拉等一些地区进行扩张。这些均是标准答案 满意请采纳~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他名义是庆贺乾隆皇帝80寿辰,实际上是希望通过同中国皇帝谈判,要求开放通商口岸,扩大中英贸易。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当时对世界还是茫然的一无所知,乾隆断然拒绝了马嘎尔尼提出的全部要求。
英国人在严密监视下离开北京起程回国,皇帝派出专使日夜兼程到各地传达他的命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违者严惩!
日,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嘎尔尼使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