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县政府打算怎么处理桉树种植桉树的危害带来的危害!

应高度警惕和重视人工种植巨桉树所带来的生态危害
作者:&&&&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应高度警惕和重视人工种植巨桉树所带来的生态危害
乐山沙湾沫若中学&彭先云
自从被引入中国后,外来物种巨桉树就给中国的不少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害: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化和荒漠化等。近年来,这种危害正在日益加剧,许多地区的混交林、天然林、次生林、甚至原始林正在被破坏,许多珍贵的本土天然树种和其它植物已灭绝或正在走向灭绝。原来的本土混交林、天然林、次生林、甚至原始林正在被人为地改变成人工巨桉纯林。
&&&&由于巨桉是速生树种,见效快,每亩巨桉每年生物量可达到2吨左右,6年一个轮伐期,平均每亩每个轮伐期生物量可达12吨左右,按目前一般市价520元/吨计算,6年每亩巨桉总收入可达6500元左右,每亩巨桉年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农民只要种上了巨桉树,不投入任何成本和劳动,6年以后就有可喜的经济收益。因此,农民视巨桉树为绿色银行,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利益也大力鼓励和提倡农民砍掉原来的自然山林,大面积种植巨桉树。
&&&&现以笔者所在的乐山市为例,整个乐山正在成为巨桉之地(注:乐山市龙头企业吉象木业公司是巨桉木材的主要收购者)。乐山市所属各区县:市中区、峨眉山市、夹江县、五通桥区、沙湾区、沐川县、峨边县、犍为县、井研县等,均在争先恐后地大量种植巨桉树。混交林、天然林、次生林、少部分原始森林和常耕地都正在被巨桉林取代。
&&&&据乐山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和相关新闻报道,全乐山市目前已有巨桉林65万亩,储蓄量230万立方米(合299万吨),年生长量65万立方米(合83.5万吨)。而且,乐山市内各区县正在加大巨桉种植发展的力度,巨桉林的总种植面积在近期内还会迅速扩大。
&&&&巨桉树引种所带来的生态危害极大。它是“抽水机”、“抽肥机”、“霸王树”和“毒气树”。
&&&&巨桉树作为“抽水机”的危害:许多地区种上巨桉树之后,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就慢慢枯竭了。原来吃山泉水------“土自来水”的村民喝不成“土自来水”了,只能靠打井取水,而且要打到30到40以上才能见水。巨桉林造成的旱情一年比一年严重。原来的混交林、天然林、次生林和原始林能保土保水安民,现在的巨桉纯林正在给农民带来缺水的麻烦和苦恼。桉树长势很快,吸收水肥能力超级强,会抑制其它植物生长,特别是巨桉一类,几乎完全不让其他植物生长,所以巨桉林下面,是没法长其它树木、灌木,甚至草都不能长。要解决由此而引起的干旱,成本很高,困难很大。
&&&&巨桉树作为“抽肥机”的影响:巨桉树和巨桉林大量吸收土壤营养,日益加剧土地的贫瘠化和荒漠化。由于巨桉生长特别快,对土壤中的养料和水分是掠夺性的吸收。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它直接加速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长期种植巨桉树,将牺牲和耗尽有限的天然本土环境资源,给本土原始生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本土天然林和混交林原本是保护水土的,现在被巨桉林大量取代,造成土地肥力减退,修复能力差,长远损失不可估量。
&&&&巨桉树作为“霸王树”的绞杀:巨桉树是真正的霸王树。由于巨桉树生长特快、吸收土壤的水分和营养是掠夺性的,种上巨桉树后其它树种和植物都将被残酷的绞杀。再加上农民在种植巨桉树之前往往会首先完全彻底地砍伐掉原来的混交林、天然林、次生林、甚至原始林,种上巨桉树后,原来的树种和植被就永远不可再生了。以乐山市沙湾区为例,由于地处大渡河流域,山区面积广大,沙湾区有不少珍贵的天然植物品种,如野杨梅树、高山杜鹃、低山杜鹃、各色茶花树、金蛋子树、桫椤树、桂树,各种椿树,各种野生兰草等,在农民砍掉这些植物种上巨桉树后,这些植物就在所砍之处永远绝迹了。真是令人痛心!在一些地方,就连松树、青冈树、桤木树、泡桐树、黄柏树、洋槐树、板栗树、各种楠木树和香樟树等,在巨桉树的威胁下都快要绝迹了。形势已十分危急。
&&&&巨桉树作为“毒气树”的威逼:巨桉树,对人和其它动物也是无好处的。巨桉树病虫害少,与它所含的有毒物质关系密切。它所排出的气体对人、动物和其它植物是排斥的。巨桉树林不是人们的纳凉场所,也不是其它动物的安乐窝。巨桉树以自己的霸性和侵略性无情地残杀中国的原始物种。那些相伴中国人民几万年,几十万年的物种正在巨桉树的危害之下人为地消失和离开我们。我们的本土物种、本土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需要护卫。
思考和建议
巨桉树的危害是外来物种危害的典型例子之一。
巨桉树的危害在乐山、在四川、在整个西南地区、在全国都有代表性。
我们希望此事能引起全国范围的高度重视。不少专家、教授和有识之士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正在向各级党和政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各级党和政府能站在可持续发展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巨桉树的生态危害,制定有效措施,科学地引导和指导巨桉树的种植,保护好本土物种,维护好本土生态,在发展生产和经济的同时,留给后代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本土生态环境。
我们希望看到以下的几个结果:
要吸取云南思茅的教训。要象云南思茅地区一样,在引进外资,砍荒造林,发展巨桉木材生产、加工产业时,充分考虑对当地生态的保护!不要干把自己卖了还替别人数钱的事。要在引进外资时注意对本地生态的保护,留给子孙后代一个良好的环境!要拒绝带血的GDP!要拒绝断子绝孙的GDP!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GDP,我们更要拒绝!
在开展巨桉树种植时,不能成片地、不加区别地砍荒、烧山,将原来的本土物种,无论珍稀与否,一并砍掉!天然林、原始林、天然次生林坚决不能砍!常耕地和基本农田坚决不能用于种植巨桉树。应该加大对原有物种的保护,严禁砍伐天然林和原始林。
在种植巨桉树时实行其它树种同时种植的配额制,确保人工林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多样性。
希望有关部门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巨桉树种植和外来物种生态危害的调查,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吸取有关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及人士的意见,制定一部全国性的防止巨桉树种植和外来物种生态危害的法律法规。
附:①.&笔者外出考察时用手机拍摄的一段视频:某地次生林和原始林交界地带,一处700多亩的荒山被人承包、整体砍伐,准备种巨桉树。
②.&笔者外出&考察时用手机拍摄的几幅照片:农民成片砍荒烧山,所有物种全部消灭,然后在原地种巨桉树。
图一:成片砍掉混交林,种巨桉
图二:砍荒烧山造巨桉林---曾经的梯田也快变成巨桉林
图三:砍荒烧山造巨桉林,灭掉原有的一切树种和植物
浏览器不支持嵌入式框架,或被配置为不显示嵌入式框架。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多地下达“禁桉令” 桉树种植未来如何
  新疆兴农网
  22:57:37 浏览次数:
更改文字大小:
  多地政府部门的林业系统人士表示他们已意识到桉树林对于生态带来的影响,未来将逐步退出桉树林。这一政策,将给靠桉树作为原材料的造纸、制浆等森工行业带来不确定变数。未来广东的桉树产业格局,值得关注。
  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桉树正成为中国应用最广泛、颇具竞争力的经济发展引擎。CFP供图
  也许,124年前将桉树带入中国的意大利人不曾想到,彼时这一仅作观赏的植物,如今会在中国南方上,被作为重要工业原料大规模种植,形成巨大的产业链。
  桉树,以快速成材而闻名,从种植到成材只需5~7年,其木材可以做成纸张和人造板,树叶可以炼桉油,树皮可用于发电……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桉树正成为中国应用最广泛、颇具竞争力的经济发展引擎。
  然而,桉树近年来却是非“缠身”,“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以及有些地方政府下达“禁桉令”……凡此种种,让业界震动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十余年来,桉树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广泛种植,对消灭荒山、增加林区经济收益、促进林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其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如单一树种长期连续高强度种植和短轮伐期经营,导致土壤肥力衰退,桉树林造林炼山和过度采伐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干旱、表土坚实、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等。
  时代周报记者历时两周,走访广东清远、梅州、湛江等地,探寻桉树在广东省的种植和经济脉络。
  经不完全统计,多家上市公司在广东地级市占山圈地造林,并设置了自己的桉树丰产林基地,为自身的产业发展提供材料来源。
  如今广东省政府正在调整林业产业政策,新一轮十年绿化工作路线图明确表示将要改造布局不合理的速生林,目前广东多地已下达“禁桉令”。
  多地政府部门的林业系统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们已意识到桉树林对于生态带来的影响,未来将逐步退出桉树林。
  这一政策,将给靠桉树作为原材料的造纸、制浆等森工行业带来不确定变数。未来广东的桉树产业格局,值得关注。
  一亩桉树净利润超4000元
  目前,广东省的桉树林主要分布在湛江、清远、肇庆、梅州等地,而拥有360万亩桉树丰产林的湛江,是中国最大的桉树丰产林基地,享有“桉树王国”之称。
  5月中旬,时代周报记者驱车100余公里,前往广东省清远市。在广清高速公路上,入目最多的“风景”是桉树林,郁郁葱葱连片排开。
  这样的“风景”,在清远市清新县的114省道周边也能看到,一路上桉树连绵十多公里。
  而早在2012年,围绕着桉树的争论,在广东的深圳、江门、高明等地就十分激烈。
  “桉树带走了土地的肥力,周边的农作物难以生长,”在清远市清新县探访期间,多位当地居民告诉记者,“我们都是靠种桉树为生的,虽知道它的厉害,但为了养家糊口,实在没有办法。”
  清远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营林科科长曾球根从事桉树种植工作10余年,他介绍,当地村民对种植桉树有的比较反感,村民反映桉树是“抽肥机”和“抽水机”,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水质安全。
  此外,速生林对土地只耗不养也令村民们忧心,一名刘姓村民告诉记者,速生林“抽肥”特别厉害,他们担心种久了以后难复耕,“速生林长不起,不赚钱,还耽误种其他作物。”
  虽然饱受争议,但桉树带来的经济效益依然有目共睹:桉树从种苗培育到苗木种植,到木材运输、木材加工,再到木材销售,一条“桉树产业链”逐渐在清远形成。
  一位林农对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植桉树在80-120棵之间,以五年一轮伐的生长周期算,一亩桉树能产八九立方米。
  目前的速生桉价格大概600多元/立方米,这样算来一亩地毛利近6000元。除去树苗、人工、肥料等成本,净利润4000元以上。而在清远,一般农户家的山地有的在几十亩甚至上百亩以上。
  5月16日,时代周报记者在清新县114省道上看到,路边有很多木材市场和伐木场。四川人老牛早年来此做工,“种树、砍树、搬运,什么都干过”。
  而据他透露,桉树的大面积种植,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来此讨生活,他们有的在林场做林木养护员,有的长期种树、砍树,他们的手被树汁染成了黑色。而路边班车亭内,不断有许多小广告,标写着种苗销售等信息。
  清远市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清远市目前有速生桉树林共计200万亩,该市下辖多个县市区,其中英德市的桉树林最多。
  除了影响生态环境,桉树林的产业链条上,饱受着巨大的争议。有的村民虚报桉树林面积,肇庆一位老板介绍,他在佛冈、肇庆等地的林地正在砍伐中,一些砍伐完成的林场收成比预期少了很多。
  “一方面是被历年的台风吹断了一部分,使得木材产量减少;另一方面,砍完树才发现当时租山时依据的面积实际上有很大的水分,几块林场加起来应该有10000多亩的,实测下来只有8000亩左右。”
  多名林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桉树林面积“注水”几乎已成了行业潜规则,大多数林场的实际产量都少于按照面积和单产计算的理论产量。他认为,面积“注水”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是主观虚报。
  有的村民在历史数据基础上虚报,许多村集体发包林地时,大多都是估算,有人来包山种树就在历史数据基础上上浮一点,以获得更多的租金。
  随着桉树产业的发展,很多投资桉树的老板都是非林业人士,“急于包山,又不懂得如何准确测量面积,因此吃了亏。”
  时代周报记者在土地资源网上看到,很多清远市清新县、英德市等地的桉树林老板,急于转走手上的数百亩甚至上千亩桉树林,有的人士介绍,“桉树林亏了,赚不到钱”。
  一系列桉树山林纠纷此起彼伏,为此很多林业部门成立了纠纷调处委员会,以解决辖区的农户与种植老板之间所产生的林业矛盾。
  被人为误解的桉树?
  桉树传入中国是在1890年,当时一个意大利使节把桉树带到中国。1990年,在桉树进入中国100周年之际,外来桉树品种已达上百个。且桉树的经济效益得以显现,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作用不可替代。基于此,中国林科院在广东湛江成立了“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该国家级桉树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协调全国的桉树研究及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承担国家攻关课题、国际合作项目以及省(市)课题,负责相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等。
  该机构目前有多项研究成果面世,从1999年至2004年,该中心专家研究出了“耐寒桉树种质资源改良及培育技术”。
  接着,从2001年1月~2006年12月研究的“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获得面世,提高了桉树的生长量。
  除了技术外,桉树的品种多年来并未增加,“桉树的品种研究十年了没什么进展”,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副主任、森林培育学专家张国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张国武看来,目前中心专家课题的研究已有100多个,但十来年了,突破性不大。
  张国武说,桉树的育种分为多个阶段,即种子苗、扦插苗到组培苗三个阶段。目前,种子苗基本已被淘汰。
  其次,扦插苗管理较为繁琐,牵涉到母苗,若管理不善,将影响到桉树的发展质量,因此工序比较复杂,现在市面上也基本上没有了。
  最后是组培苗,组培苗类型较多,最主要的是黄心土即黄泥巴做育土,塑料袋包装,种苗较重,若栽种时剪掉塑料袋,存活率将会降低。
  经过张国武及其团队的研究,他们尝试着用可降解的布质材料作为包装,直接培育,存活率提高,被广泛应用。
  桉树的品种繁多,目前达到900多个,但在生产上真正运用的仅10余种,应用最广泛的只有3~5个,如尾巨桉、广林9号等。
  张国武称,目前在广东本地种植的桉树品种普遍是DH3229和广林9号。关于桉树品种研究,10多年没太大变化,新研制出来的品种有一些,但耐寒性不高。
  桉树属亚热带植物,耐旱,畏寒,因此在地理位置上,仅限于在北纬25°以内种植,如今唯一要克服的是桉树的耐寒性,“若研制出来的新品种耐寒性能向北移动一个纬度,那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桉树的经济价值不断扩大,围绕着桉树的争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未曾消除。
  桉树的争论主要是对于生态功能的影响上。在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的专家们看来,桉树是被人为误解了。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耀坚说,对桉树的质疑,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它的不了解造成的。
  谢耀坚称,桉树生长快,吸收的养分多,因此要施肥,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一般没有问题。
  关于生物多样性问题,谢耀坚认为,研究表明,桉树并不产生化感作用,完全可以和其他植物和平共处。
  而张国武认为,除此还有种植不合理的问题,很多桉树林业主为了高产,在桉树林超规模密集种植,导致桉树周围没有其他植物可供生长的土壤空间。
  据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桉树的总面积大概是40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广西和广东,两省的桉树面积占据了全国总量的八成以上。其中广东种植超过1650万亩。
  资本市场热炒速生林概念
  尽管桉树仍然备受争议,但作为速生林的主要品种,桉树一直是资本市场热炒的概念。
  目前,广东威华股份(002240)重大资产重组一事,在资本市场闹得沸沸扬扬。而这家以中纤板制造出身的老牌上市企业,在广东耕耘多年。
  其2013年年报披露,“公司通过自建自营和合作联营的方式,建设了60多万亩速生林基地”。
  在林产品加工领域,谁掌握了丰富的后备原材料资源,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广东省林业资源丰富,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目前有多家造纸和国外财团在广东深耕速生林。
  据威华股份2011年度、2012年度和月审计报告,该公司旗下有5家公司分布在梅州市、清远市、阳春市、惠州市龙门县、广州市及广州增城区。
  引外界关注的是,这5家公司均注册于2002年8月至10月。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的清远威绿木业有限公司系威华股份旗下的公司。
  拥有200万速生林基地的清远市,是广东林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有两家上市公司和一家国外财团在当地拥有大面积林地。
  5月17日,记者来到清远市,据当地知情者介绍,清远威绿木业有限公司的林地分布在清远多个县市,是当地较大的速生丰产林公司。
  记者沿着114省道来到清新县龙颈镇和禾云镇。两镇交会处有一座陶瓷工业园,园外一旁有多处郁郁葱葱的林地。
  威华股份2008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清新县政府征用该处约3万亩土地用于建设“云龙产业转移工业园”,涉及到公司旗下清远市威绿发展有限公司速生丰产林基地面积约12870亩。
  日,威绿公司分别与清新县龙颈镇、禾云镇政府签署了《林木补偿协议书》,获得1500万元的补偿款。
  2013年,威华股份的林木销售量为5.23万吨,而其2012年的销售量为7.38万吨,较之下降29.13%。现阶段,威华股份正面临传统林木主业行业巩固调整时期。
  在清远还有另一家大型丰产林公司,金清远丰产林基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清远公司”)。该公司系印尼金光集团属下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APP(中国)”的子公司。
  截止到2012年底,APP在中国拥有20多家全资和控股浆纸企业,并拥有近20家林业公司,总资产1203亿人民币。
  APP(中国)2011年3月招股书显示,截至日,金清远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00万元,APP(中国)100%控股。
  清远市当地知情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该公司系清远当地最大的速生林生产基地,林场主要分布在英德市等地,“清远当地的桉树林,最早是金清远公司1996年左右入驻时所种”。
  截至日,APP(中国)在广东省境内拥有林地面积为66万亩,全部都是桉树。
  2009年10月,随着国家林权制度的改革,截至2011年3月左右,APP(中国)在6个省份拥有合计498万亩的林地,其中已获得林权证的林地面积为399.40万亩,“从目前来看,此次改革对明晰公司相关林权是有利的”。
  此外,上市公司吉林森工(600189)在清远下辖的县级市连州深耕细作。吉林森工木业有限公司于日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经营刨花板、饰面刨花板等。
  此外,肇庆市也是广东省桉树林种植基地,来自福建的永安林业(000663)在肇庆拥有桉树林。
  永安林业2007年与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环岛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林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新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其中:永安林业出资6000万元人民币,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广州分公司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广州环岛实业有限公司出资7000万元人民币。
  该公司成立后,将出资收购广东绿洋实业有限公司的控股权,并将其余资金用于林地购并和其他林业投资项目。
  据悉,广东绿洋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该公司拥有林地33.07万亩,其中已营造桉树林20.5万亩;林地的使用权期限30-40年。
  “禁桉令”的背后
  资本市场火热很可能会受到政策的影响。
  5月17日,清远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营林科科长曾球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按照广东省林业厅的布局,未来该市将逐步退出桉树林,改种其他类型的丰产林。
  清远是广东省林业大市,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曾球根也给记者列出了时间表,“未来五六年内,尊重业主意愿,以人为本逐步退出。”
  这项规划的背后,源自桉树林带来的一系列争议。广东最早种植桉树始于1954年,彼时的广东雷州半岛的国营林场开始大面积种植桉树,用作建筑材料。
  此后,桉树在广东这块广袤的南方土地上“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广东的速生桉树林面积已达110万公顷。
  广东的桉树发展第一轮高潮是1988年至1999年,来自泰国、新加坡等的10家外商投资造林,分布在河源、惠州、江门、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云浮、韶关、清远等地。第二轮高潮为年,上述地区桉树林进一步扩大。
  由此,以桉树为主的商品林解决了全省60%的自用木材,有关“桉树是垄断性植物”的生态问题争议在年达到高峰,某些地区人心惶惶,为此广东省林业局2006年专门出台《关于发展桉树人工林的意见》为其正名,明确表示桉树无毒无害,适地适度发展符合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此政策背景下,桉树在广东经历了6年的高速发展期。2012年,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出席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新一轮十年绿化广东工作。
  朱小丹表示,要用4年时间,改造布局不合理的速生林共1000万亩,实现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体的混交林全省覆盖。
  政策甫一出台,广东各地纷纷出台陆续规定和政策,调整桉树林种植政策,各种禁桉令纷至沓来。
  2013年7月,当时的广东增城市出台禁桉令。按规划,2014年增城公路两边的景观桉树、村民房前屋后的零星桉树,将被清退;2017年,增城的25万亩桉树林将彻底消失。
  当时增城市副市长江慧雄解释,桉树林对植被的破坏、水源的破坏、生态的破坏非常严重,清退它,是增城实施大生态工程的一部分。
  其实早在2013年3月,增城清退桉树的消息刚传出时,就引发了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多名研究员的不满。
  他们联名给媒体写信:《我为桉树鸣不平》。他们认为,增城为桉树安的严重破坏生态罪名是“莫须有”,希望增城市在清退之前拿出事实依据。
  近年来,广东各地对桉树的态度各不相同,大致分为两种,限制发展和严厉禁止。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广东21个省辖市发现,截至目前基本没有鼓励种植的地区,而已明确禁止种植的有揭阳、河源、佛山、江门、云浮、梅州、广州。
  追溯最早开始禁桉的地区,要属佛山高明区,从2004年开始,当地连发三道“禁桉令”,但速生桉种植规模有增无减,从2004年的15万亩增至2010年的34.38万亩。
  接着是地处西江南岸的云浮市,2006年起,云浮市在全市范围内停止种植桉树,第一代桉树砍掉后,就要改种其他树种,实行多样化种树。
  由桉树引发的各种利益和冲突博弈不断,此起彼伏。2008年,河源市出台《关于处理桉树人工林种植遗留问题的意见》,暂停桉树种植计划审批、暂停山地出租、暂停桉树种植。当时,河源市领导表示,河源大面积、单一种植速生桉,已引发了纵火烧山、频繁盗砍生态公益林等一系列的生态安全问题,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规律,而且出现了各地荒山面积递增的不良现象。
  随后,江门台山也以保护水资源为由禁桉,2010年,台山市出台《台山市水资源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报告》,在水库集雨范围内禁种速生桉。
  尽管广东省各地禁桉,但对于靠林业资源致富的多市来说,莫衷一是。清远市林业局一名人士表示,如果不种植桉树了,可以用杉树替代,目前杉树的价格飙升得比较厉害,“虽然生长速度没桉树快,但只要选好种,施好肥,搞好培育,经济效益也挺大。”
  对于桉树的未来,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国武则比较乐观,他认为,以桉树的经济效益而言,目前还没有一个树种能够代替它。
  而张国武承认,目前桉树的黄金期已过去,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这块阻力很大,但发展前景还是很大。桉树未来走向如何,还存在着多重迷局。
文章来源:
 责编:李战超
信息资讯推荐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承办:新疆气象局
电子信箱:   技术支持:
电话: 传真:
版权所有:新疆兴农网信息中心 新ICP备号-2
地址:乌鲁木齐市建国路46号
关注新疆兴农网
微信公众平台
请关注兴农气象
兴农网客户端桉树有哪些危害呢?要详细!_百度知道
桉树有哪些危害呢?要详细!
提问者采纳
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中央电视台等诸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单位的权威意见和客观报道、退化:1,土地贫瘠。4、
桉树是“霸王树”桉树对当地乡土的、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鸡屎藤。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凡种植了桉树的,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金银花等),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原产,造成大面积损害、大面积引种桉树的危害性和严重恶果综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地被上没有草。2,很易感染虫灾,时间长了,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灌木(如家乡俗称的当泥树,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生态十分脆弱。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另外;还会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土地表面板结,植物种类极为单一、
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速生丰产林,保持水的能力很差,生物食物链断裂。而且不一定在两三年内显现出来、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会导致“绿色沙漠”,引发土地退化,而且会慢慢地退缩。它生长了,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3,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将很难清除干净、
桉树是“抽肥机”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一,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毒效长;干燥且易形成火灾,对水质污染极大,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据说种植桉树时将施用某些毒性强、牛奶根、
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且难以恢复。原生物种衰减,林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中国西南林学院及国家林业局、毒效长的化工产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一个山头本来有很多种树木,别的没什么问题的,说到危害,种一种树,就是影响生态平衡,我觉得就是种桉树附近的草木是比较难生长的?现在你去乡镇,只是广东居多?,国家是给予支持放宽的,需要的木材是供不应求的,很多山头都种上了这树,但是没那么严重,现在这经济社会发展,每年都需要人工去剪割,别的省市就种不了,现在全倒了,那国家林业部门还给投资商种桉树吗,但是还是见到很多杂草我觉得危害是有点.再说了.,因为气候温度等问题,如果按一楼的说法.
大面积种植任何一种树种都是会都会导致生态失衡。桉树其实没那么要紧,主要是大面积种植的原因,如果说种有桉树的林地,别的植物就没法生长了,我个人认为不对,因为桉树人工林,前三年每年都是要进行人工砍草,有的还用除草剂,这就说明了杂草还是会长的,要不然还做这些工序干嘛,等到三年以后,林子基本郁闭,林子中间光照不足,所以才导致杂草不能正常生长,你在看看松树林,到了十多年的林子,也是郁闭了,里面基本也没什么草了,也是光光的,其实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植物没有足够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吧!
桉树的危害跟人的危害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君不见哪里人多哪里环境就差,哪里发展哪里就污染。
科学定义里的桉树:原产澳洲的速生树种
桉树不是一种树,而是桉树全部种类的统称。桉树种类繁多,约有808个种类以及137个亚种或变种,共计945个种类,其中具有重要经济用途的树种有100多种,绝大多数桉树都分布于澳洲大陆及其邻近岛屿。桉树成林期较松、杉短,五到七年即可成才利用,它与速丰林树种松树、杨树并列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世界三大速生树种。
桉树木材广泛用于制造浆纸、人造板工业、房屋建筑、家具制造、园林绿化;桉树树皮则被用以提制栲胶供工业使用;桉树花分泌的花蜜量大、成色好,桉树又因此成为非常优秀的蜜源植物。因此,与其他本土植物相比,桉树的经济价值显而易见。
大约一百年前,桉树被引入中国作为园林树种和防护林、道路两旁绿化树种,建国后开始在广东的雷州...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桉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桉树种植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