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花报 国史党史国史手抄报内容 照片

纪念宋庆龄诞辰121周年
组图:记录“国母”宋庆龄非凡一生的23张照片【20】
日13:56&&&来源:
<font color='#60年4月,宋庆龄与邓颖超一起接见志愿军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左一)。
编者按:宋庆龄是20世纪伟大的女性,一生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为新中国的创立呕心沥血,被周恩来称为“国之瑰宝”。她晚年把加入中国共产党,毕生做人民公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今年1月27日是宋庆龄诞辰121周年纪念日,人民网党史频道特整理一组宋庆龄生平照片,与网友一同缅怀宋庆龄的非凡人生。
频道精选:
(责编:吴思瑶、谢磊)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珍贵组图:记录新中国历次大阅兵精彩瞬间的40张照片【2】
日15:05&&&来源:
<font color='#49年开国大典,朱德在聂荣臻陪同下检阅部队
编者按:阅兵,是古今中外军队的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对军队将士的褒奖。在当代世界,阅兵是尽显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国家的国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通过这种阅兵形式可以最直接的展示出来。为此,国庆阅兵,总是世界各国每逢建国周年大庆典礼时举行的一项声势浩大的活动。新中国先后进行了14次国庆阅兵,从程序、礼仪、内容和形式上看,汲取了古今中外阅兵的精华,在许多地方也充分体现着人民解放军自身的阅兵特点,如在受阅方队的武装力量组成上就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部队、武警部队、民兵方队等。
★ 新中国成立前人民军队5次大阅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的阅兵、中央苏区庆“五一”与红军大阅兵、“八一”建军节的诞生与瑞金阅兵式、八路军南下支队在延安举行阅兵式、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西苑机场阅兵式。
★ 1949年亮点:受阅部队的阅兵训练不足一个月。开国大典。朱德检阅部队。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受阅。受阅飞机中有4架携弹飞行,防备空袭。由于飞机数量不够,第一梯队9架战斗机绕飞第二圈成第四梯队。
★ 1950年亮点:公安部队首次受阅。1900匹白色骏马以6路纵队通过。朱德要求就朝鲜战争、台海局势做好战斗准备。
★ 1951年亮点:受阅部队最前列的方队是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高级军官,军事学院方队首次成为徒步方队第一方队。伞兵部队、探照灯部队、民兵方队、喷气式飞机首次受阅。告别了以往螺旋桨飞机受阅的历史。
★ 1952年亮点:仪仗兵首次参加国庆阅兵。160辆摩托车组成的三轮摩托化步兵方阵,来自全国各民族的民兵组成的方队,都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 1953年亮点:火箭炮兵方队、黄色战马方队首次出现,各种口径的大炮引人注目。35幅领袖画像分组5个方队的群体方阵,创历次国庆阅兵典礼之最。
★ 1954年亮点:彭德怀检阅部队。雷达探照灯首次亮相。骑兵部队最后一次受阅。
★ 1955年亮点: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空军飞机因浓云延迟起飞,与群众游行队伍同时受阅。
★ 1956年亮点:雨中阅兵,阅兵部队乘坐的汽车是第一批出厂的国产解放牌汽车。空军飞机因雨未能起飞受阅。
★ 1957年亮点:中国制造的伊尔-28式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首次受阅。受阅人数和飞机是历次国庆阅兵庆典中最少的一次。公安部队最后一次受阅。
★ 1958年亮点:“首都民兵师”首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战争气氛”很浓。成方阵的士兵船形帽最后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
★ 1959年亮点:林彪检阅部队。中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次亮相。受阅部队新式武器装备都由我国自行制造。参加游行群众多达70余万人,是目前历次国庆阅兵庆典中最多的一次。
★ 1984年:邓小平检阅部队。战略导弹首次公开亮相。战略导弹方队、武装警察方队和女兵方队首次受阅。受阅官兵身着“八五”式新军装。群众游行队伍中出现“小平您好”横幅。
★ 1999年:江泽民检阅部队。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和预民兵备役部队方队第一次汇入受阅大军中。女兵方队领队“姐妹花”。
★ 2009年:胡锦涛检阅部队。新中国迎来“甲子大阅兵”。同时也是迈入新世纪后,中国第一次举行盛大国庆阅兵。陆、海、空参阅部队的比例基本相当,二炮、武警较过去增大比例。
(综合人民网、新华网相关资料整理)
(责编:张湘忆、谢磊)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珍贵组图:历届中共中央领导人国庆观礼照片【10】
日14:21&&&来源:
<font color='#52年国庆节,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
编者按: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之际,党史频道独家盘点历届中共中央领导人国庆观礼照片,以飨读者。
★知识百科
历次国庆阅兵淘汰的兵种:骑兵、探照兵、铁道兵。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4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的三次。
★推荐阅读
(责编:张湘忆、赵晶)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珍贵组图:记录新中国历次大阅兵精彩瞬间的40张照片
日15:05&&&来源:
<font color='#49年3月党中央移驻北平,毛泽东乘美式吉普车在西苑检阅部队(这是我军最高统帅在解放战争史上惟一的一次阅兵,也可说是半年后所举行的开国大典阅兵式的一个预演)
编者按:阅兵,是古今中外军队的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对军队将士的褒奖。在当代世界,阅兵是尽显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国家的国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通过这种阅兵形式可以最直接的展示出来。为此,国庆阅兵,总是世界各国每逢建国周年大庆典礼时举行的一项声势浩大的活动。新中国先后进行了14次国庆阅兵,从程序、礼仪、内容和形式上看,汲取了古今中外阅兵的精华,在许多地方也充分体现着人民解放军自身的阅兵特点,如在受阅方队的武装力量组成上就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部队、武警部队、民兵方队等。
★ 新中国成立前人民军队5次大阅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的阅兵、中央苏区庆“五一”与红军大阅兵、“八一”建军节的诞生与瑞金阅兵式、八路军南下支队在延安举行阅兵式、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西苑机场阅兵式。
★ 1949年亮点:受阅部队的阅兵训练不足一个月。开国大典。朱德检阅部队。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受阅。受阅飞机中有4架携弹飞行,防备空袭。由于飞机数量不够,第一梯队9架战斗机绕飞第二圈成第四梯队。
★ 1950年亮点:公安部队首次受阅。1900匹白色骏马以6路纵队通过。朱德要求就朝鲜战争、台海局势做好战斗准备。
★ 1951年亮点:受阅部队最前列的方队是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高级军官,军事学院方队首次成为徒步方队第一方队。伞兵部队、探照灯部队、民兵方队、喷气式飞机首次受阅。告别了以往螺旋桨飞机受阅的历史。
★ 1952年亮点:仪仗兵首次参加国庆阅兵。160辆摩托车组成的三轮摩托化步兵方阵,来自全国各民族的民兵组成的方队,都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 1953年亮点:火箭炮兵方队、黄色战马方队首次出现,各种口径的大炮引人注目。35幅领袖画像分组5个方队的群体方阵,创历次国庆阅兵典礼之最。
★ 1954年亮点:彭德怀检阅部队。雷达探照灯首次亮相。骑兵部队最后一次受阅。
★ 1955年亮点: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空军飞机因浓云延迟起飞,与群众游行队伍同时受阅。
★ 1956年亮点:雨中阅兵,阅兵部队乘坐的汽车是第一批出厂的国产解放牌汽车。空军飞机因雨未能起飞受阅。
★ 1957年亮点:中国制造的伊尔-28式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首次受阅。受阅人数和飞机是历次国庆阅兵庆典中最少的一次。公安部队最后一次受阅。
★ 1958年亮点:“首都民兵师”首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战争气氛”很浓。成方阵的士兵船形帽最后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
★ 1959年亮点:林彪检阅部队。中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次亮相。受阅部队新式武器装备都由我国自行制造。参加游行群众多达70余万人,是目前历次国庆阅兵庆典中最多的一次。
★ 1984年:邓小平检阅部队。战略导弹首次公开亮相。战略导弹方队、武装警察方队和女兵方队首次受阅。受阅官兵身着“八五”式新军装。群众游行队伍中出现“小平您好”横幅。
★ 1999年:江泽民检阅部队。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和预民兵备役部队方队第一次汇入受阅大军中。女兵方队领队“姐妹花”。
★ 2009年:胡锦涛检阅部队。新中国迎来“甲子大阅兵”。同时也是迈入新世纪后,中国第一次举行盛大国庆阅兵。陆、海、空参阅部队的比例基本相当,二炮、武警较过去增大比例。
(综合人民网、新华网相关资料整理)
(责编:张湘忆、谢磊)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畅游七彩花海·重庆晨报数字报
第013版:专题
走进“三色”潼南
畅游七彩花海
重庆·潼南陈抟故里菜花节三月盛大开幕
  阳春三月风光好,陈抟故里菜花黄。被誉为拥有“中国最美油菜花海”的重庆潼南,将于日正式开启“重庆·潼南&陈抟故里菜花节”的大幕。30万亩油菜基地“七彩花海、流金大地”的迷人美景;陈抟故里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景观;中国之最、世界第七的千年室内饰金大佛;以及中国革命先驱杨闇公和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故居和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双江古镇的独特风采,都将在这个温暖的春天集中展现在重庆游客面前。  七彩花海缤纷醉游客  这里是陈抟故里&  潼南菜花节打出文化牌  今年的油菜花节与往年相比,在花海景观的设计和安排上,出现了众多亮点,为主城游客的春游生活增添了不少亮色,让潼南七彩花海更加名副其实。  首先是在菜花景区青岗村种植了直径为236米的中国最大太极图,目前这个太极图正在申请吉尼斯纪录;二是在菜花节景区长寿村布置了以油菜为主要背景,小麦为配景,长120米、宽80米的帆船图案;三是在白沙村主会场周边种植了长160米、宽80米的浪花艺术图,以黄色、紫色、白色精心搭配,精美别致,极富韵味;四是通过“公司+农户”、“大户承包”、“合作联营”等模式,整个核心景区的油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3.5万亩,品种达到169个,共有黄色、紫色、白色、蓝色、橙色、红色、青色等七色,形成了花的艺术、花的走廊、花的海洋,颇具震撼力和观赏性;五是扩大名贵花卉树木园的规模,增加名贵花卉树木品种达110余个,游客既可欣赏绚丽风景,还能丰富科普知识,开阔视野。  其实,具有“中国最美花海”美誉的潼南县,早在2008年就开始举办菜花节,而今年将其正式命名为“重庆·潼南&陈抟故里菜花节”的原因,县长罗建极告诉笔者:我们就是要彰显陈抟文化。  陈抟(tuán)(872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希指视而不见,夷指听而不闻,出自道德经),被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  故里在潼南&  拨开迷雾还本源  关于陈抟故里,历史曾众说纷纭,而最常见的说法有三处———河南鹿邑、四川安岳和重庆的潼南。而关于其故里在潼南的说法,在潼南民间广为流传,且有许多的地名与实证。据潼南县文化广播新闻局负责人介绍,著名国学大师、历史学家、《中国道教史》主编任继愈先生,曾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潼南作过实地考察,并根据大量的史料考证,陈抟故里就在潼南境内。笔者在百度里搜索到了任继愈先生撰写的《陈抟里藉考》一文,这篇洋洋万言的文章,在广征博引了历代史料与深入细致的田野考察之后,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亳州真源”、“华州”、“洛中”等地,只是陈抟的寄籍之所在,人们可以把陈抟称为“武当真人”、“亳州真仙”、“华山道士”,但陈抟的里籍应该在“普州崇龛”,即今四川省(当时重庆及潼南还隶属四川———笔者注)潼南县境内。近千年来,那种认为陈抟是“亳州真源人”的传统说法,应该加以澄清。  花海涌睡仙&  故里又添新景观  陈抟老祖不但因其对中国道教文化和古代哲学的不朽贡献,成为彪炳史册的思想家;更因为他注重养生之道,以118年的传奇人生,被历代百姓尊为“寿星”。在25日举行的“重庆·潼南&陈抟故里菜花节”新闻发布会上,潼南县长罗建极表示:本届菜花节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要突出发掘陈抟文化治国之略和养生之道的精髓。  据罗县长介绍,在本届菜花节期间,由四川美术学院知名的专家团队精心设计,在陈抟山上打造高36.9米的陈抟老祖铜像将向游客开放,游客可进入铜像内部拾级而上,以陈抟手持拂尘处为观景台,远眺壮观的万亩菜花景观;同时,按照道家风貌打造的太极古镇,新建入口牌坊、风雨廊桥、七层太极塔、水池栏等复古建筑,也将集中展示浓厚的道家文化;景区还复原“胡家睡仙像”,根据山形地貌,利用原生态手法,构勒了陈抟老祖睡仙像,远远望去,青山之上,睡仙似有若无。  陈抟老祖相伴观美景  据潼南政府相关领导介绍,今年油菜花的欣赏方式也有了新的突破,“如果说前几年市民来潼南看菜花,是在一个水平面上观看的话,那么今年观赏菜花则是在潼南文化的代表人物陈抟老祖的‘肩上’观赏金灿灿的菜花”,潼南菜花节组委会相关人士介绍。  除了在陈抟老祖铜像内部可以观赏油菜花外,今年潼南油菜花节将继续保留往年的"水上观花"的特色旅游项目,并增加游船的数量,提升游船的品质,进一步使游客尽享花海泛舟的旅游乐趣。  据悉,潼南率先在我市引进了10艘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同类型、同档次的画船,游客可乘船荡漾,享受舟行碧波上、畅游菜花海的美好意境。此外,潼南还在崇龛修建了多个亲水平台和赏花露台,方便游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营造“波光粼粼、花香阵阵、炊烟袅袅、杨柳依依”的温馨氛围。  与景区相连的睡仙山  潼南菜花节&今年看点多  “油菜花节的举办不仅是观赏油菜花这一个单项产品,它还带动了潼南旅游线路产品的升级换代。”潼南旅游局有关领导表示,在今年的陈抟故里油菜花节期间,潼南的旅游线路产品将变得丰富多彩。  “三色”潼南迎嘉宾  据悉,潼南首先整合了金色、红色、绿色之“三色”资源,精心打造了一日游、二日游的旅游线路,将大佛寺景区、杨闇公陵园、双江古镇、蔬菜基地、人工运河(桃花山)纳入菜花节旅游环线。游客除观赏最美油菜花海外,还可以到大佛寺景区亲眼见证千年金大佛历史上第五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穿金”盛事;可以行走在双江古镇,感受时光静流;可以瞻仰杨尚昆故居、杨闇公故居,缅怀伟人先烈;可以到西部菜都蔬菜基地,看田园风光,这些景点景观都彰显潼南旅游文化特色。  特色活动呈异彩  节庆期间,按照“红土地、红歌会、红经典”的策划创意,潼南邀请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故里以及山西、湖南、四川、重庆等红色故里的9支红歌队唱响“红色故里红歌会”,同时,还将特邀张靓颖、汪峰、李双江、斯琴格日乐、阿宝等知名歌星,于3月16日举办一场规模宏大的红歌演唱会。  笔者还获悉,在本届菜花节期间,潼南还将举办全国首场汽车短道拉力赛、最美“花仙子”评选赛和国际花都风情艺术展演。  相关链接》》  民间传说:讲述陈抟传奇  相关链接》》  笔者从潼南相关部门获悉,针对前几届菜花节总结的经验,今年潼南花了大力气来建设和改变———拓宽了渝遂高速潼南出口和双江出口的通道,车辆通行速度大为提高;县城围城路完成改造升级;到菜花景区路面拓宽,并实施了“白改黑”工程,可供旅游大巴车双向行驶,行程时间由近一个小时缩减到半小时以内。菜花主景区停车位也由1500俩增加至3000辆以上。  笔者在访问中得知,截至目前,潼南县城新建成宾馆饭店10多家,菜花景区崇龛镇和白沙村新开宾馆40家、新增农家乐61家,共增加床位2000张以上,游客接待能力大幅提升。  交通环境大变脸&今年看花不堵车  灵丹能使水变酒  崇龛当地曾有一穷生,家有老母,十分贫穷。一日陈抟路过这里,怜其贫苦,便赠与丹药一包,命穷生投入门前井里,自有妙用。那穷生半信半疑投丹下井,果然一夜之间井水竟变成异香扑鼻的醇酒了。从此那穷生靠卖酒为业,很快家境就富裕起来。3年后,陈抟再过此地,问那穷生如今家境怎样?那穷生答道:“家境到好了,可惜就是没有酒糟喂猪!”陈抟听后仰天长叹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凉水变酒卖,还嫌没酒糟。”说罢,对井吹气3口,顷刻之间那井内的酒又变成了凉水。从此,陈抟忌恶世俗就隐居华山去了。这就是希夷井的传说,至今尚有迹可寻。  妙笔生花喻哲理  与潼南相邻的大足宝鼎佛湾某处石壁上,刻有落款为“陈希夷书”的“福”、“寿”两个大字。  2字的书法极为奇特,有人发现:粗看是“福”、“寿”2字,细看则见字里有字,字中藏字。如“福”字细看则由“福”、“给”、“于”、“田”4个字组成;再看那“寿”字,其中若隐若现地藏有“林”、“富”、“佛”、“寿”4字。而这8个字又恰好构成一幅对联,“富林佛寿、田给于福”,其意为植好林则佛佑长寿,种好田就能给你带来幸福。多么环保而直白的哲理啊。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史国史手抄报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