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为什么向朱元璋为什么能当皇帝投降

极端分子阿巴奥德,把尸体当玩具微笑自拍。
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两盒金饼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割据湖广的陈友谅亲率大军60万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意图夺取江西,与朱元璋决一死战。此时身在安丰的朱元璋,急忙调遣军队,准备亲自援救洪都,就在这关键时刻,他得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诸暨守将谢再兴叛变了,他率领全城军马赴绍兴投奔张士诚。
  谢再兴是谁?许多历史人物埋没在尘埃里,其实他们的经历并不平凡。谢再兴不仅本人是位能征惯战、智勇双全的大将,而且他的身份极其特殊,他不仅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还是徐达的岳父。原来谢再兴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给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次女嫁给了大将徐达。谢再兴与朱元璋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为何却选择投奔完全陌生的张士诚?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
  现存的史料中关于谢再兴的记载并不多,这与他的叛变不无关系,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透过一些资料,看出谢再兴堪称一员大将。“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春二月,金华、处州苗帅叛,张士诚乘间遣其弟士信、同佥吕珍率兵十万围诸暨。守将谢再兴鏖战二十九日“,在援军的配合下,谢再兴大破敌军,将其击退。
  此后谢再兴又多次成功抵御张士诚的进犯,但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年他就叛投到自己手下败将的麾下,这和三件事密切相关。
  其一,走私违禁物品。谢再兴镇守诸暨期间,他的心腹将领左总管、糜万户经常前往张士诚的地盘扬州做买卖,贩卖些违禁物品。朱元璋知道后,害怕他们会泄漏机密,于是擒杀二人,并将首级悬挂到谢再兴的帅厅。
  其二,朱元璋赐婚事件。之后谢再兴被调回应天府,朱元璋令派李梦庚往诸暨节制军马。回到应天的谢再兴,得知自己的两个女儿被朱元璋”赐婚“了。长女嫁给了朱文正,次女的丈夫是大将徐达,但谢再兴却非常不满,自己身为父亲,却不能自主两个女儿的婚姻。
  其三,权力之争。女儿完婚后,谢再兴返回诸暨,但朱元璋却没有调回李梦庚,战功赫赫的谢再兴屈居人下,他愤愤的说道:”女嫁不教我知,有同给配。又着我听人节制。“最终他选择挟持李梦庚,背叛朱元璋,投奔张士诚。
  此后谢再兴多次率军进犯自己当年的驻地诸暨,但都无功而返。那么谢再兴的结局如何呢?史书上却没有明确的交代,不过他的兄弟们有记载。1373年,李文忠率军攻打浙江,合兵包围余杭。守将谢五,是谢再兴的弟弟,在李文忠免死的招降下,谢五开城归降。但事后朱元璋却说:“谢再兴是我亲家,反背我降张士诚,情不可恕。仍将谢五凌迟了。”
  谢再兴的兄弟被剐了,但朱元璋对谢再兴的态度却又让人捉摸不定。那个激化谢再兴叛变的李梦庚应该是朱元璋的心腹,他死于张士诚的狱中。但“太祖以再兴数有功,叛非其志,故凤与梦庚皆不得恤云”。最后关于谢再兴的结局,也许谢再兴在张士诚灭亡之前就已经病死,抑或自杀,这也许是朱元璋最希望看到的结局。
  最后说一句,虽然谢再兴下落不明,但他的血缘却并未断绝,长女为朱文正生有一子,取名朱守赞,后被朱元璋封为靖江王,著名篮球运动员朱芳雨就是靖江王一脉的后裔。次女为徐达生有三女二男,长女嫁给了燕王朱棣。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请关注【纵横五千年】
  微信公众号:纵横五千年
  本文系编者【独孤雁】创作发布,其他任何媒体、任何人不得转载!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媒体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中华五千年,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传奇,历数华夏风云人物,...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朱元璋是怎么起家的_百度知道
朱元璋是怎么起家的
  从游方和尚到郭子兴帐下做兵卒,一步步得人心拥戴成为郭子兴帐下大将,郭子兴为拉拢朱元璋,将义女马氏下嫁于他,后郭子兴死后,成为首领,名义上拥戴明王,受封吴国公,后战功显赫,受封吴王。暗杀小明王韩林儿后,与元廷势力,张士诚,陈友谅等各路势力争夺天下。消灭南方割据势力,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派遣徐达北伐,元顺帝听闻,逃至上都,徐达顺取元大都,追元顺帝,顺帝逃至漠北,国内安定,着手平定广西,广东二行中书省,一举平定巴蜀,击败云南之梁王。是继秦始皇,刘邦,刘秀,司马炎,杨坚,李渊,忽必烈,之后再次一统天下的传奇帝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从游方和尚到郭子兴帐下做兵卒,一步步得人心拥戴成为郭子兴帐下大将,郭子兴为拉拢朱元璋,穿笭扁蝗壮豪憋通铂坤将义女马氏下嫁于他,后郭子兴死后,成为首领,名义上拥戴明王,受封吴国公,后战功显赫,受封吴王。暗杀小明王韩林儿后,与元廷势力,张士诚,陈友谅等各路势力争夺天下。消灭南方割据势力,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派遣徐达北伐,元顺帝听闻,逃至上都,徐达顺取元大都,追元顺帝,顺帝逃至漠北,国内安定,着手平定广西,广东二行中书省,一举平定巴蜀,击败云南之梁王。是继秦始皇,刘邦,刘秀,司马炎,杨坚,李渊,忽必烈,之后再次一统天下的传奇帝王。
其他3条回答
参考:140248.htm?fromId=1690&from=rdtself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庄稼被蝗虫吃得干干净净。祸不单行,接着又发生了瘟疫。一时间,家家户户都死人,一个村子中一天中竟死去十几人,甚至几十人。[21]
不久,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其64岁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朱元璋和二哥眼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29]可叹朱世珍一生劳苦,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处。朱元璋和二哥放声痛哭,惊动邻居刘继祖,于是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他们兄弟二人好不容易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30]三十五年以后,朱元璋回忆起此事时,仍难抑悲痛之情,他在《皇陵碑》中写道:“殡无棺椁,被...
能简单点么?300~400字。,。。本人要做PPT。。。。。。
好的。朱元璋,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后 因其友汤和(疑似)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并改名“朱元璋”。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军中称之为“朱公子”。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 至正二十七(1367)四月,吴王朱元璋率军25万,北进中原。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明洪武元年(1368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 (1368)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元顺帝妥欢贴睦尔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明军进入大都,元朝至此灭亡。朱元璋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有点难缩减了,麻烦您自己减一下。
朱元璋出身平民,早年参与元末起义,打击蒙元政权。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大一统的明皇朝。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天历元年)在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 在明代徐祯卿的《翦胜野闻》中,他引用了朱元璋自己作的《朱氏世德碑》碑文,那上面是这样记载的: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其地在今江苏省句容,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以便在这里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
  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朱元璋在走投无...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陈有谅怎么败给朱元璋的_百度知道
陈有谅怎么败给朱元璋的
提问者采纳
陈友谅打造战舰,让陈友谅兵分三路,让敢死队架着放火药与芦苇的船杀过去,让康茂才派人给陈友谅送信,20万攻打60万,假意泄露了很多朱元璋的军事秘密,到了碰头地点就中了埋伏,主力在什么地点与老康碰头,其他船也跟着着火,趁乱调上陈友谅战船。洪都守将朱文正是朱元璋亲外甥,又有几个大将临阵投降了朱元璋,从七月打到八月,陈友谅挂了,朱元璋20万大军赶来援救,说要和陈友谅内外夹击攻打朱元璋朱元璋先使计策诱骗陈友谅,陈友谅一船着火,点燃后与敌军同归于尽,粮道被断,激战85天。而最后一决胜负的鄱阳湖大战,号称60万大军,倾巢出动,彻底覆灭。陈友谅的船大,想逃走,陈友谅攻破不了洪都,主力被全歼。再放火箭,还多条连在一起,朱元璋才用火攻,结果脑袋伸出窗外,白刃拼命。群龙无首。最后陈友谅的军队被杀得所剩无几,被飞箭击中。陈友谅竟然信了,杀得天昏地暗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陈友谅(1320年—日),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友谅曾任县小吏,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复破沔阳,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杀倪文俊,将其头颅献给徐寿辉。深得徐寿辉信任,后控制徐寿辉统领其军队,最终将其杀害。
陈友谅在反元战争中竭力争取汉族地主阶级合作,收罗了不少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知名的有元兵部尚书黄昭和进士解观等人。同时,他在天完内部制造分裂,篡权夺位。至正十九年九月,陈友谅杀害了在反元战争中功劳卓著的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十二月,杀徐寿辉左右侍臣,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杀徐寿辉于采石,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
这个,那时候的事情,后人再怎样推测都不是真的
朱元璋先使计策诱骗陈友谅,让康茂才派人给陈友谅送信,假意泄露了很多朱元璋的军事秘密,让陈友谅兵分三路,主力在什么地点与老康碰头,说要和陈友谅内外夹击攻打朱元璋。陈友谅竟然信了,到了碰头地点就中了埋伏,主力被全歼。
而最后一决胜负的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打造战舰,号称60万大军,倾巢出动。洪都守将朱文正是朱元璋亲外甥,激战85天,陈友谅攻破不了洪都,朱元璋20万大军赶来援救,20万攻打60万,从七月打到八月,杀得天昏地暗。陈友谅的船大,还多条连在一起,朱元璋才用火攻,让敢死队架着放火药与芦苇的船杀过去,点燃后与敌军同归于尽,陈友谅一船着火,其他船也跟着着火。再放火箭,趁乱调上陈友谅战船,白刃拼命。最后陈友谅的军队被杀得所剩无几,粮道被断,又有几个大将临阵投降了朱元璋,想逃走,结果脑袋伸出窗外,被飞箭击中,陈友谅挂了。群龙无首,彻底覆灭。
朱元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朱元璋是怎么发迹的???_百度知道
朱元璋是怎么发迹的???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 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他们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4]
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有时仍会受到老和尚的斥责。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8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险。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 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 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 ,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滔天大势。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于定远、钟离一带,数万百姓起而响应。 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随后,郭子兴据濠州而坚守,号令彰明。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朱元璋入伍后,因为他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兵到了濠州,彭大与郭子兴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将郭子兴弄到孙家毒打一顿,准备杀掉他。朱元璋闻讯后,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从此,两派结怨更深了。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旱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城,于是他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
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统率着这支队伍,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
。在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李善长和朱元璋一见如故,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的书记,并嘱咐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朱元璋很快攻下了滁州,其亲侄儿朱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来取名李文忠)前来投靠。从他们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三哥、姐姐都去世了。其时还有定远孤儿沐英,于是,朱元璋就将这三个孩子收作养子,改姓朱。后来,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在朱元璋进攻滁州时,郭子兴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1355年,朱元璋一举攻克了和县。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一次,朱元璋外出,看到一个小孩在哭,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哭,答说是等父亲。朱元璋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朱元璋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朱元璋深得民心。此年中,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在浙西驻扎6年[75]
,借助覆船山
为中心的秘密明教总舵,奉行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策略, 迅速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这三条战略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朱元璋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成了问题。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79]
、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没有船只。这时恰好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朱元璋亲自处理合并事宜。七月间,巢湖水军千余只战舰突破元军封锁抵达和州。朱元璋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到达对岸的采石,常遇春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80]
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
。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陈兆先军营,其部三万六千人归降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
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朱元璋进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
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朱元璋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小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次年,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而朱元璋亲自率众攻取宁国。随后赵继祖克江阴、徐达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 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此时,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不过,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这样一来,朱元璋暂时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在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了。在初期,军粮的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在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92]
为了积粮,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朱元璋大怒,坚决严明军纪,于是自己动手将胡三舍杀掉。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朱元璋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1358年召见儒生唐仲实 ,询问汉高帝、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皇朝。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8条回答
/blog/CommList:?
学历:(至少三代)贫农
最喜欢的颜色:皇帝
家庭出身:陈氏农民(不好意思,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A):无文凭:朱五四农民
母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朱国瑞
性别,后曾自学过
民族姓名:你的就是我的://www:///blog/CommList:朱重八.blogms:父亲.aspx:汉
血型?BlogLogCode=" target="_blank">http,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详细的见<a href="http:朱元璋别名(外号)
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年在位),元 末农民起义军首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
元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至正四年(1344),逢大饥疫,父兄相继去世,遂入皇觉寺为僧。后游食庐州(今合肥)、光州(今河南潢川)、汝州、颍州(今安徽阜阳)等地,历三年复返寺。十一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次年,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初为亲兵,后升九夫长。英勇善战,才能出众,被郭招为婿。十三年,升为镇抚,旋与徐达、汤和等南攻定远(今属安徽),计降驴牌寨地方武装3000人。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精壮2万,严加治理。后率兵克滁州,拥众3万余,号令严明,军容整肃,甚得民心。十五年春 ,率部克和州(今和县),奉命总领诸将。...
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饥寒交迫的农民军掀起大规模的扩张战争。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攻占应天,势力不段壮大。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当年秋天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
去读读那本很流行的小说 明朝那些事 就会知道了 很好看 推荐你去看
已经是历史了还能全吗?何必太投入。
一生中作过许多职业,最后造反,作了皇帝。虽然治理国家有方,但非常残暴,杀人无数,大脚皇后{马氏}死后,更是肆无忌惮。
朱元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元璋为什么叫朱重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