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古风凄凉独白散文有什么特点

心灵独白_心情散文_随便看看吧
在这寂静的黑夜里,独自坐在电脑前。听着王杰的《英雄泪》,多少年了这首歌一直珍藏在自己的心里,对它情有独钟。每次听这首歌时,心情也充满了莫名的伤感。这首歌仿佛是自己人生的写照,好像是在替自己在诉说无言的心声。 半生浮梦如烟云,万千心事谁与共。 岁月在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流逝,转眼间快到了不惑之年。可我还在追寻着自己年少的梦,多年以前,在大汶河的沙滩里,我埋下了自己的梦想。多少年来经历了那么多,多少的痛,多少的心酸,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已随着记忆远去。只有那个美丽的梦,留在我的心间让我难以忘却,随时伴随着我。它是我生命之路的指南针,随时指引我前进,给我方向和信念。在这条追寻的路上,我收获了快乐,收获了豁达的人生理念。我固守着这份孤独,我有一个属于我的思想的王国,它是属于我的心灵港湾。这里有安宁与祥和,任谁也无法踏进。我在这里静静的思索,任思绪四处飞扬,任想念飘向远方&&这里有独立,有坚强,有信念,有我独特的思维世界。我的心灵与心灵在这里独自对话,在这对话中完善了自我,审视了自己,找到了心的方向,铺就了通往成熟的心路历程。 在感情的心路历程上,经历了那么的多是是非非,我的心已经变得疲惫不堪。曾经以为爱情是那么的美好的,总是向往一份美好的爱。渴望一份真挚的感情,永远存在于自己的一生里,成为对方的牵挂和思念。曾经那么的痴情,付出自己的真情和真心,可是换来的确是心碎和失望。每一段感情都是一种伤害,曾经向往的美好,总是事与愿违。我不知道这世界有没有永远,到底永远离我们有多远&&。用一首古诗形容我的心情最为贴切了,&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在我的感情世界里,现在的我总是在想念一个人,那是我年少的一段感情。经历了那么多,也许只有他才是我心中最爱的人。因为他给了我最纯真的爱,最纯真的快乐。现在的我才深深的懂得,当年的他对我是那么的一往情深,在他深情的眸子里闪烁着,最深情的爱的光芒。只是当年的我,没有体会到罢了。在那段孤寂的,伤痛的岁月里,他给了无私的快乐和最深情的关爱,使我度过了那段最为灰暗的人生岁月。因为初恋,我在感情上受了伤害,我封闭了自己感情的心门。我固执的认为我不会再爱,也不敢接受爱,也怕在感情上伤害了他,所以我拒绝了他的爱。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对我,给与我关爱,给我买我最爱吃的炸肉串,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最快乐的美好时光。曾经的我为他剪了一头长发,为他蓄起了娃娃头。我们互相珍藏了对方的照片。我想对他说:阿虎,你好吗?我想念你,我曾经爱过你。你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相遇,我永远的想你,念你,你是留在我记忆里的一段最美丽的回忆,你是我生命中的最美好的感情。 现在的感情充斥着,莫名的浮躁和欲望。很多人是在寻找激情,寻找感情的依靠,我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没有真情存在。我想在感情的世界里也许没有对错,只是觉的事过境迁,物易人非。无论你有多少激情和向往,总得要面对现实的琐碎和平庸,总的回到原来的位置。
【相关栏目】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独白,或者挣扎——读易荣荣散文集《打开》随笔(文/胡亚才)
08:42| 查看:
  08年,09年?反正是个初夏的夜晚。在申城浉河畔天一阁二楼那个不大的茶室里,一群文学朋友小聚。我去迟了,环顾四周,发现东北角里坐在峻峰兄身后的那位陌生,正欲打探,谁说,“她叫易荣荣,中学老师。”  这,我们就算认识了。至今日,天一阁初识的那晚关于易荣荣的记忆是,她始终没有说话,再就是,一袭湛蓝色连衣裙,一枚云白色小丝巾,衬得她亭亭玉立。如此扮相,正好契合了我的感觉。那些时日,申城总是晴空万里,而在我看来,湛蓝的天空不一定非要一尘不染,有几大朵或几小片白云,悠悠荡荡的。一衬,才能使天空真正湛蓝起来,生动起来。  平素里,大家都忙,即便同城见上一面也不容易,所以,朋友们偶聚天一阁,总是天南地北侃,心绪逐浪高,每每使得二楼那间茶室弥漫出颇具热度的文学气息。不过,也有例外,易荣荣总是安安静静的,多数情况下言语很少,甘当听者,偶有那么两次,怎么着就忽发激情,且很认真,一板一眼,以不屈不挠不罢休的劲头与从容不迫的语调竭力想将某件事情说清楚,或想将自己的某个观点表达完整。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易荣荣似乎并不太在乎或多或少人的注意力。  我想,这也可能正是易荣荣置身写作之中的一种象征:她在当下的热闹喧嚣中保持着冷静与清醒,坦诚地打开自己:独白,或者挣扎。这也正是我这几年阅读了易荣荣一些散文篇章,再读散文集《打开》后的看法。  独白,并不意味着易荣荣放弃与世界与现实平等对话的权利,只满足于一种倾听者的姿势,甚至演化为一种闭抑的心态或某种自恋情结。正相反,易荣荣的独白,是闹中取静。她并没有与世界与现实关系紧张,也没有遭遇写作者常常无法回避的羞愧与尴尬,更没有让独白在她写作状态中成为唯一的方式。她以冷静旁观处之,不向外汲汲以求,而注意退回到自身,退回到内心,在日常生活中透过点点滴滴人间烟火气息与柴米油盐味道,寻找值得回味的片断,并从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在一些篇章中,易荣荣以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中心,娓娓道来,虽没有将叙事组织到一个完整故事或戏剧性情节上,但总能以散点的方式贴近生活本身,呈现出其内在的纹路与肌理。易荣荣从其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一路真诚书写,让我们在氤氲而起的温软的信阳散文的气息里,清晰地看到了她对世界对生活的认知与情感。  即便对一些事情的批评,易荣荣也是冷静的沉稳的,不像有些写作者,往往陷于其表面化而不能深入,有时被外在的东西所干扰,批评因此会有意无意地游离主题或存在偏颇,易荣荣则不然,她渗透于不少篇章中的批评,是从原点出发,从事情本身出发,这就避免了简单的“文学暴力”。  作为一个写作者,应当站在哪里?并且以什么眼光和心态看待当下乃至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件和事件里的人?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实则很不简单,因为它远非如我们眼睛所看见的那样,权力、欲望、财富乃至理想、爱情皆如此,普通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的琐屑亦如此。这些问题,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在接触,但它背后隐含的东西或者说最具体的内心感受,并没有被很多人所注意。易荣荣通过这些表面事务,走进它的深处,尽管她并没能给出什么答案,但她一直冷静提出问题的方式,至少像一点光亮,提示或启发一下我们在琐屑和无尽的事务中,能够想一想——为什么?  易荣荣的《打开》,既有岁月的投影,往事的闪回,现实的追光,也有社会伦理意义层面的较为深度的介入。第一辑“归去”,铺陈往事,缅怀故旧,平凡世界中尽诉人生悲欢之厚重、故乡亲情之浓意,文思闲逸而又不乏沧桑感喟的情调。第二辑“触摸”,青涩少年于零碎的校园片断中轻盈而沉重的行踪与心迹相映成趣,谱就别样情态的笔墨神采。第三辑“转身”,低回绵密,顾影徘徊,情感世界里的旷野无名小花,在经过默默对周遭的打量后一簇或一朵小心翼翼地绽放开来。第四辑“出发”,湿润而又阅世深切,冷静的风致,虽斑斓多姿,却不乏清冷孤傲溢于言表的况味。  据我所知,易荣荣在青年刊物和日报、晚报上发表了数目众多的散文,收入《打开》之中的是其一部分。为什么选,为什么没选,自有她的想法。这些年,一方面易荣荣以其中学语文教师的身份,自我人格的文人心理,决定了她有直接向现实问难的精神、形象和文化资格,因而也就有相应地凭据知识和文化来超越社会现实局限、现实压力的特殊的心理优势;另一方面,在易荣荣身上,文人与文学的联系压根儿就没有被切断,文学生活也就不曾从她的精神世界里被抽离出去加以硬化与格式化,而得以自然自在,用在柔软与坚实之间来来往往,以时而大我兼有小我的面相,姿态万千地存在甚或不时展示着,这该是我们当以珍视的颇具活气的那缕余风流韵。  《打开》呈现给人们的,除了闹中取静之独白,通过独白,“不安”——这些有意或无意的碎片,折射和反光在《打开》的字里行间中,对生命的不安,对生活的不安,对爱情的不安,对亲情的不安,对故乡的不安(在易荣荣回望故乡的眼里,尽是跟乡村有关的碎片,虽然一时无法将它们串联起来,似乎每个碎片都是过去不经意中扔弃的一片纸屑,现如今却以异常坚硬的方式刺痛她。她听到了自己哭泣的声音,那是一个远离自己熟悉、深爱并时时眷恋故乡的女人的声音,有忏悔、羞怒……更有深深的期盼,有焦灼的等待……),对灵魂的不安,甚至对某个情景、某个细枝末节的不安。这些不安让易荣荣无法闲情逸致地坐下来,尽享生机盎然抑或慵懒舒缓的生活,这些不安如影随行,成为易荣荣在经历了较长时段的写作积累欲跃上升之时,不得不严肃面对的。  易荣荣深知,要么,被不安的苦痛与艰辛之沼没顶,要么,从不安中挣扎奋起,实现突围。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方向明确,辨识度高,不仅是其他写作者的一个梦想,同样,也是易荣荣的一个梦想。但是,方向明确,辨识度高,只是事物的一面,事物的另一面是,辨识度高反过来也可能导致题材单一,格局不开阔和重复。这或许就是易荣荣目前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她常常深陷矛盾之中:在从容打开,能够沉静独白的同时,使出浑身解数在纠结中挣扎。在《打开》不少篇章中,她的叙述是游离的、断片式的,无法独立而显散漫,其同质性、互文性和重复性的东西较多,而对抗性、差异性和审视性的东西少了些。  我想,这个问题对于易荣荣,对于每一个写作者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写作之路才能更好地往前延展。当然,能被人发现呈展在作品中的鲜见,实属不易,能摆脱写作习俗,燃起文学创作不俗烽火的更是难上加难。但我仍然愿意相信,易荣荣会有所作为。  这里,我由衷地期待着易荣荣经过挣扎冲出重围。这该是一次纯粹的期待。  就在2015年元旦即将到来之时,申城的一群文学朋友又一次在浉河畔天一阁二楼那个不大的茶室里小聚。期间,谁不经意说起衣服,谁咋又说起易荣荣的衣服。这让我陡然想起几年前易荣荣那袭湛蓝色连衣裙与那枚云白色丝巾。不料,原本一言未发的易荣荣,此时,用她一贯冷静沉稳的语调说,“明年,我改穿旗袍。”  那天晚上,有雾,易荣荣眼睛很亮,如雾中浉河上的那盏渔火。  作家简介:胡亚才,回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信阳市散文学会会长。附作者易荣荣感言:世界很美,我们都在  喜欢一座城。  这个城里,有桥和水,像镜头里的最佳拍档,是粘住视线的那束光。  虹桥的弧度,带着软和柔。像一柔弱女子,怀着绵绵的诗意,谦卑地,化身为一张琴,等人来弹。我向浉河伸出纤纤素手,想要以虹桥为机杼,来织一幅素年锦时,或雨淡烟浓。盈盈一水间,垂柳们都脉脉不语。我也忍不住临河照个影儿……  关桥的钢手铁臂,有力地直指云天,仿佛志得意满的年轻人,有一番雄心壮志要施展。再看那浉水蜿蜒东去,看那两岸杨柳堆烟,心里只觉得敞亮和圆满。  还有申桥。那些中国红的柱子,搭成一座几进几院大宅的门楼。进去一个蹙眉的,出来一个欢喜的。当雨飘落时,那种湿润的红,更加的鲜妍,像新嫁娘未挑起的红盖头。潮湿的日子,因了这种张扬和喜庆,少了许多晦暗。  忘不了民桥的夜晚。我循声而来,轻提裙裳,蹑手蹑脚,怕不识音律的足,绷断了最纤细的那根弦……  喜欢夏天。  百花园里的花儿正开得欢。我捧了书稿去见亚才先生。在他办公室里坐着,见一拨又一拨的人来汇报、请示,他审阅、签批……竟分身乏术,无片刻闲暇。我眼都花了,心也凉了。  “每一篇文章我都会仔细地看。”终于轮到我,先生说。“我会一字不落地看完,提出我的意见。”他重申,但又接着说:“我不承诺会给你写点什么。”他语气很重,笑容很淡。  于是,我的书稿,厚了薄,薄了厚,历经两个夏天。亚才先生以他对文学的敬畏和审美,打量着我对写作的态度和热爱程度。我遂见识了先生的严苛和不苟。  “换稿!”他毫不客气。“改!”他亲自刀砍斧削。几易其稿之后,他还强调:“有的话我不想说。”先生话中的深意,我懂的。于是,我的心一直揪着,无论在黄昏的玉兰树下,还是在尘嚣声声的大街上,我总是不断拷问自己:我能辜负先生在百忙之中对这十多万字的逐一审视吗?我能有更高的目标写得更好吗?  新书出版,又逢夏天,荷塘向晚。约了好朋友吉玲和诗人温青,给先生送书。茶室里书香弥漫,茶香氤氲,师友们谈笑风生。呼之欲出的一番话,最终,竟嗫嚅着,没有说出口。只是,出门时,先生拍拍手上的书,望着大家,笑着,说:“好,好。”彼时,和收到序言的那一刻,感觉何其相似:一阵浓雾,模糊了我的眼睛……  喜欢文字。  当心火太旺,我拿文字把它熄灭;当梦想低温,我拿文字把它焐暖。  因了心中的夙愿,因了这座城、这些人,我不会再计较我是否被放逐而来,说话做事,也不会再带着某种幽怨和无奈。世界那么美,我们和桥和水,和理想,和爱,都在。我会继续用一天残存的最后时间,在那些新鲜多汁的感觉里,把自己倦怠的翅膀打开,像秋天把一枚枚成熟的果实打开,像阳光把枝头上的栗子带刺的篱笆门打开,把甜蜜打开……(编辑 &刘宏冰)  易荣荣,1977年2月出生,息县人。1999年在《儿童文学》发表作品,文字散见于《意林》《知识窗》《百花园》《辽宁青年》《教育时报》等报刊。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点击下面的表情进行表态)
刚表态过的朋友 ()
网友评论:
24小时点击排行    昨日的颜换来今天的泪水,昔日回忆让我彻夜不眠。时间和现实总在逼迫着自己成长,逼迫着自己去面对。不管我是否愿意,一切都是如此的变化着。哪怕让我遗失了许多,所以在我孤单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让自己的心真正的平静下来。越来越多的成熟和理智,换来的是更多的责任和顾虑。在别人看来,我的天空是一片蔚蓝,可没有人知道,我的记忆却总是惨白无力。曾经、我用笔写下了许多的东西,我却依然忘记了那些过去的时光。我忍着痛慢慢的前行,于是让那些和责备留在心底,我用仅存的气息支撑着一个故作洒脱的躯体,去追寻一个没有结局的梦。
  曾经的我、总以为自己很坚强,可每一次都倒在了自己的泪水中。曾经的我、总以为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止我前行,可最后还是输给了我自己。
  一个人走在熟悉的街道,那些陌生的面容,有着异样的味道。也许远离朋友、便罩上了忧伤,曾经以为,有的人会天长地久,有的事如过眼云烟。然而这一切都被我一一念起。
  时光的车辙载着往事的分量,不停的转动,记忆的年轮肆意的扩张,将我覆盖,我努力的奔跑,却还在回忆中逗留,注定我《走不出回忆的城》、《红尘一梦》却无法如《风过无痕》、
  我站在夜的缝隙,任内心的浑暗模糊了昼夜的界限,于是我静静的看《梦里花落》,而梦终会醒来,在《梦醒之后》我无可奈何只好任《泪在花间落》。也许是小小年纪便经历了太多苦楚的缘故吧!总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片,让哪些已故的往事是我《远去无涯》的美丽。我《戒不掉思》让那些过去的回忆、比如微笑、比如眼泪都将让我珍藏!成为我无法抹灭的痕迹。
  《雨下到忧伤》打湿了一世如浮华的梦魇。《有缘无分》、注定这一切皆是一场梦,《彼岸花》一样的结局。
  于是我《等待一声雷》、四处去追寻哪一个阿娜的身影!我期盼着一条全新的路,可每一次伴我回家的都是同一条路!我期盼着一个新的境地!可每一次醒来都是一个痛苦的轮回!想想自己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片伤感,也是是小小年纪便经历太多苦楚的缘故。而这些伤感,有些是往事、有些是前程!
  紫廉QQ;
------分隔线----------------------------
最近热门文章
抒情散文导航
随机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散文诗有什么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