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pdf包含唐宋八大家吗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800字_读书笔记800字_作文网
> 字数分类:
> 体裁分类:
当前位置: >>>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800字
最新读书笔记800字作文
热点读书笔记800字作文
热门体裁作文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800字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800字
我有过两套《古文观止》。一套是高中时在学校门口地摊上买的盗版的,一套是这版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竖排书。
那个时候正在农村上高中,穷,不仅穷钱,更穷书。我记得一个寒风凛冽的深秋下午我花了8块钱买了一本盗版的《古文观止》,如获至宝。接下来的半年里,我拿着一本王力编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一字一句地读那本盗版质量很差的《观止》。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一句话,怎么也读不通,查查字典才发现原来印错了一个字。我非常喜欢王力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的例文证字所出自引文大多在《观止》里。所以,我一边读书,一边作注,一边&校改&这本错讹颇多的《观止》。
等读到《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时候,我就上高三了。那种不管上什么课我都不听,只顾看我自己闲书的生活实在是不能再继续了。于是就把她放下,想着等上了大学再完成剩下的半本吧。后来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虽然把后面的文章都读了,但是高中的那种一字一句、每个字都查查它的释义、用典、出处的研读是再没有了。这一放就是10年,我终究也没有完成当年的&遗愿&,研读完剩余的《观止》。
后来的一版《古文观止》,是我从我的姑姑家里&巧取豪夺&来的。我跟我爸爸说,要高考了,我很喜欢读古文,姑姑家里有一套《古文观止》,你去帮我借过来看看吧(多么苍白的借口)。借来之后我就没打算再还,这么一套竖排古朴经典的书,谁都会&心生不良意&的。
我心里悄悄地有这样一个标准:如果拿起《古文观止》,随便抽出一篇,你都能从头讲到尾,讲它的构思,讲它的文义,讲它的用典,讲它的历史背景,讲得滔滔不绝行云流水&&达到这种程度说明你的古文功底,至少是古典散文的功底算是扎实了,可以得80分了。
我心里悄悄地有这样一个秘密:这么多年来,我作文布局谋篇、构思立意的能力完全归功于那一百多篇古文。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滋养,你不自觉地就会被她哺育。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我觉得,一大篇几万字的论文,其结构和构思与几十字的论证仍是大同小异。
如果你想涉猎一下古文,体会古典语文的魅力,《古文观止》绝对是不二选择。如果你是字斟句酌研究古文,吃的就是这碗饭,那么读精读透《古文观止》是个门槛,跨过去才能登堂入室吧。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800字
鲁迅先生曾说过:&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读的眼光&。《古文观止》便是一部优秀的书本。
《古文观止》的编选目的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即给青少年的我们提供一个学习文言散文的入门读物。孙洙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如果读了《古文观止》中的此文章,一定会受益非浅。《古文观止》的选文是比较全面而又有重点的。从春秋到明末两千年之间都有作品入选,且大多数都是非常优美的文章。这部书既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又重视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的锤炼,把说理、记叙、抒情、写景熔为一炉,搜集了许多名篇。
《古文观止》吸取了前代选家之成果,其作品大都是比较优秀的,全书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色,这部书对一部作品与一位作家选择了可以代表其思想和艺术风格的篇章。它宣扬了当时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民主思想,以及反对重神轻民,反对当时一些流治者的荒淫残暴,昏庸无道。在这部书,它择取的有唐宋八大家之散文,是具有独特物思想与艺术风格的,其中,韩文气势磅礴,曲折自如,善于发不平之呜,又善于在论说中插入对人情世态的典型刻画;柳文能突破儒家的某些思想的禁区,充满了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对人民的同情,他的山水游记在写景中寄托着忧愤,意境幽深,语言精粹。欧文善于跌宕唱叹,一往情深,风神疏淡自然,语言流畅清新:三苏父子都善于纵横议论,特别是苏东坡的散文,思想活跃,立论新奇,境界开旷,前人有&韩潮苏海&的赞誉,语言也很清丽,像行云流水,流转自如,往往在散文中创造出诗意盎然的新界;曾恐之散文,立论平实,笔力沉着,论述如层层剥笋,在明清两代影响极大;王安石散文则以见解深刻著称,表现出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眼光。在从《古文观止》收集的《左传》文章中,描写出了战场场面和记叙外交政治家辞会,都是婉转曲折的文章。则第二特色就是对同一作品的不同体裁或不同作品的同一体裁从不同角度着眼在其书中,选文大多不是应酬之作,而是各具特色,情义并茂的作品。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路温舒的《戒兄子严敦书》等。
此书影响广泛。鲁迅说:&评选本子,影响于后来文章力量是不小的&。正是这书的作用。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800字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留侯论苏轼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为当时的学子编选的一部古文教材,选取了从先秦到明代的222篇古文,所选文章以散文为主,骈文和韵文为辅,皆是古文中的精华。作者以&观止&两字为题,可以看出书中所收录的文章的尽善尽美,是典范之作。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两篇《出师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等都是千古名文。
王勃,字子安,初唐著名文学家,年少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骈文文采华丽,对仗工整,《滕王阁序》极负盛名。文中多处千古名句: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是本文的文眼。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
&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李斯,楚上蔡人,入秦,说秦王并六国,拜为客卿。佐秦王并六国,为丞相,著有《谏逐客书》。李斯幼年贫困,应厕鼠和仓鼠的生存环境不同而得出&老鼠哲学&。后师从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出师入秦为官。后因韩国派水工郑国来秦修建三百余里的渠道,以实施&疲秦计划&。秦王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主动上书,写下千古流传的《谏逐客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在古时或是当今,若要国家强大广招人才应为不可少的一项政策,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国际交流越来越密集的时代,是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广揽群雄不可不为!集招人才首先要不拘一格。
编辑推荐:
更多进入:
更多进入:
与“《古文观止》读书笔记800字”相关的作文: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略谈《古文观止》与《续古文观止》谭家健
中国堪称是散文大国,从先秦至明清,散文著作汗牛充栋,名篇佳作不可胜数。一般读者要想把握几千年散文史的全貌,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只能首先通过选本,撮其精要,然后逐步深入,扩而大之。古人很早就想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对古代散文进行精选的是梁昭明太子萧统。他主编的《文选》,一般目录书列为总集,实际是部选集,其中诗文,上起战国,下讫梁初。所收范围,限于后世所谓集部,即编者认为“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作品,经史子部则摈而不录。而集部中又以骈体文为主,对于散体文一一当时所谓“笔”的一类,较少注意。此书的文体观念,对后世古文选本有着深刻的影响。
唐代是散文的黄金时代。宋初,李P奉太宗之命编辑自南朝萧梁至五代朱梁诗文以续《文选》,名为《文苑英华》,分类体例完全依照萧统,同样只重骈文不重散文。稍后,姚铉编《唐文粹》,数量仅《文苑英华》十分之一,先分若干体,体下再分若干类,于文只取古文不取骈体;于诗只取古体不取近体,似乎和《文苑英华》唱对台戏。实际上已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先声。
到了南宋,骈散之争已成定局。散文家内部,又出现谈理派和论文派的分歧,谈理派以朱熹再传弟子真德秀为代表。他编了一本《文章正宗》,正集选春秋以迄唐末之作,分辞令、议论、叙事、诗赋四类。续集皆北宋文,仅叙事、议论两类。这本书有两点新贡献:一、史部类《左传》、《国语》、《国策》、《史记》之文首次入文学之选;二、叙事文首次单列成体,而且比重很大。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他的衡文标准以是否符合儒家圣贤之道为惟一原则,不大考虑艺术性。据说编者有意与《文选》相对。
论文派以吕祖谦为代表。他编《古文关键》,选录韩愈、柳宗元、曾巩、苏洵、苏轼、张耒等人的文章六十篇。其学生楼P编《崇古文诀》,选秦汉至宋古文二百余篇。稍后谢枋得编《文章轨范》,选汉晋唐宋古文六十九篇,按文章写作特点分类。这几本书都有评点,专讲文章作法,较少涉及思想内容。其影响比真德秀的谈理派要大得多。
明代散文领域,有秦汉派和唐宋派之争以及复古与反复古的争论;秦汉派以李梦阳、王世贞等为代表,他们主张“文必秦汉”,对唐宋文章特别是韩愈贬得很低。唐宋派代表有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等。他们认为学秦汉必须从唐宋入手,文章的规矩法度,从韩柳欧苏方成体系。唐顺之编《文编》,收先秦至北宋数十位作者的文章,依体裁分类,尤其重“论”,记叙文不到六分之一。其突出特点是第一次把《荀子》、《韩非子》、《庄子》、《孙子兵法》之文入选。归有光编《文章指南》,按文章作法分类,如“立论正大”、“用意奇巧”、“叙事典赡”等等,每类先有小序,然后举例文一两篇。从《左传》选到明代,以韩愈、柳宗元文最多。茅坤有《唐宋八大家文钞》,选而且评,八大家之名从此大振。秦汉派、唐宋派都有复古倾向。起来批评他们的是公安三袁和竟陵派钟惺、谭元春。公安、竟陵派反对文学退化论,认为各代有各代的文学,不可以优劣分派;作文反对模拟,强调个性。所选《周文归》、《秦汉文归》等皆有评点。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散文选本开始重视作品的抒情和作家的个性。最突出的是明末刘士l所编《古今文致》,此书收汉至明人文章七卷,多数是优美的抒情散文和棱角鲜明的小品文。顾宸的《宋文选》,应用文和学术论文均不收录。两书皆是难得的文学选本,可惜当时和后世都不受重视,倾向相同的还有陈眉公《古文品外录》二十四卷,选战国至元代文章三百余篇,其中六朝文占十卷。
清代初年,最高统治者以宋明理学为指导思想。徐乾学奉康熙之命编选的《古文渊鉴》,分体合编,每类按时代先后,从周至明,各代皆有作品入选,宋代理学家之文占重要地位。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有些人不满意明末标举性灵重视个性的倾向,有意识地突出以儒家正统的政治观念伦理道德为衡文准则。其选本以张伯行《古文载道编》为代表。编者是康熙年间著名理学家,所选以理学家之文为重点。自宋至明,朱熹作品居多,以议论文为主。其指导思想比真德秀更加片面,所以其影响连《文章正宗》也不如。
《古文观止》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编者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系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他们为学生编的教材。定稿后由楚材之叔、调侯之叔祖吴兴祚(曾任两广总督)作序,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
如果把《古文观止》和前代及同时的古文选本相比,不难看出它有如下特点:
一、它是一部比较系统的通史性选本。突破了分类选编容易流于琐细的局限,吸收了《文章正宗》从《左传》选起的长处,又避免了《文编》止于南宋之不足,取文能够大致反映古代散文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风格概貌,给读者以中国散文史大致的轮廓。
二、它是一部普及性教材。文章以短篇为主,数量简繁适中,比《古文渊鉴》少,比《文致》又稍多,便利初学。这一点看起来是小问题,其实很重要,大大影响一本书的流行和传播。不但在古代如此,即使在现代,卷帙太大的书也是难于普及的。
三、历代传颂的名篇尽可能人选,而又重点突出。作者显然是以前人和同时代人的选本为借鉴进行遴选的。全书以先秦文和唐宋文为主,就中又以八大家居多。可能是受茅坤的影响而又不为其所囿。
四、其衡文标准,似乎力图对思想与艺术兼顾,尽量避免《文章正宗》、《古文载道编》之类重理偏向和《文章指南》、《文致》之类重文偏向。当然,他们仍然是以不违背封建正统思想放在第一位。“异端邪说”是不可能人选的。
五、在宗派上,他们似乎要调和秦汉派与唐宋派的分歧,不存门户之见。在清初重新挑起的骈散之争中,他们既以古文为正宗.也收入几篇骈文,以见其并不完全否定骈体。这在当时选本中是不多见的。于赋只选散文赋,不取大赋和骈赋,这是颇有文体眼光的。
六、吸收了北宋以来评点派的方法,于每篇文章之中、之末有夹批或尾批,往往切中肯綮,有助于初学者领悟文章之妙。还有简明注释,要言不烦。这些显然是受明末清初评点家的启发。
但是《古文观止》也有明显的不足:一、完全不收先秦诸子,说明他们未能摆脱《文选》的束缚,其观念已落后于唐顺之。二、对叙事文重视不够,选史部之文多取其中议论文字,这可能是因为明清科举考试只考议论文不考记叙文之故。三、南北朝文只选一篇,金元文完全阙如,致使通史性选本中间缺了两段。前者可能由于仍然轻视骈体,后者可能是学力不够,故不能如张伯行《古文载道编》使元文亦有一席之地。张伯行这个人卫道气令人生厌,但他那部古文选本确实独出心裁,很少依傍前人,其学力是无可否认的。
《古文观止》在当时不受重视,在后世,一些学者并不把它放在眼里,仅仅当成一般初级课本。然而,从它问世之后,三百年来,一直流行,至今不衰。这原因,可以放在与后出选本的比较中来考察。
清康熙以后,散文领域影响最大的是桐城派。他们标举“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力图把重内容和重形式两种倾向加以统一,体现他们散文主张的有两部选本:一是方苞的《古文约编》,选两汉及唐宋八大家之文,虽然不取《左传》、《史记》和诸子,但并非出于不重视。可是,一部古文选本竟然缺了先秦一大批重头文章,其吸引力也就差多了。另一部书是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他把古文体裁分为十三类,在文体史上是更简约合理了,其影响超过了以往其他分体合编的古文选本。但他也未取《左传》和诸子,并排斥骈文,当时即为骈文家所不满,被认为宗派色彩太浓,也就不可能代替适应面更广的《古文观止》。清末王先谦有《续古文辞类纂》,收乾隆至咸丰诸家之文,以补姚编之阙。同时又有黎庶昌的《续古文辞类纂》,从横向充实姚编的内容,而不是纵向的延伸,应该叫“广古文辞类纂”,而不能叫“续”。此书深受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的影响。曾氏之书可以算是历代分体合编古文选本的殿军,其分类比姚鼐更合理,而收文范围包括五经、诸子,这是一个大胆而又十分正确的突破。他这样作正是吸收了宋明以来评点家的成果。把五经、四书、诸子当做文学作品来分析其写作技法,从北宋发轫,至明末清初而大盛。由于清初学风重考据轻辞章,评点家往往被学问家瞧不起,因而评点之书也不太被人注意。曾国藩以他在政坛和文坛皆能举足轻重的双重地位,堂而皇之地把经部之文选人文学作品之列,这等于把从《文选》、《文心雕龙》开始的广狭两种散文观念的纷争作了一个总结,其影响远非明清评点家所能比拟。尽管这样,这本书主要还是流行于士大夫当中,其普及程度仍然不能和《古文观止》相抗衡。
桐城派以外的其他清人选本还很多。其中有一些基本上因袭《古文观止》。如过珙《古文评注》(有康熙癸未即1703年序),程润衡《古文集解》(康熙甲申即1704年刊刻),两书篇目绝大部分与《古文观止》相同,不过稍有补充。稍后,有余自明《古文释义》(乾隆七年刻)、章禹功《古文析观详解》(乾隆八年刊刻),都是从《古文观止》中选编而后加以评注。后者的书名即取自《古文析义》和《古文观止》。也有些选本力图有自己的特色。或内容更丰富,如浦起龙《古文眉诠》七十九卷;或篇目更精练,如李光地《古文精藻》二卷(六十四篇)、朱宗洛《古文一隅》二卷(四十篇),都不如《古文观止》简繁适中。尽管以上各书在评点解说上下过很多功夫,但影响都不很大。
到了清末民初,又有《续古文观止》出现。编者王文濡,字均卿,清末贡生,原籍浙江吴兴,后长期寓居上海。他长于词章,先后任进步书局、中华书局、文明书局主编或编辑,是知名学者、评点家,编选过《秦汉三国文评注读本》、《南北朝文评注读本》、《明清八大家文钞》、《晚唐诗选》、《笔记小说大观》、《说库》等书,而且是以柳亚子为首的革命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续古文观止》出版于民国十三年(1924),收录清代六十多位古文名家作品一百七十余篇,分为八卷,大致以作者时代先后为序。上起明末清初,下迄清末民初。把活着的当代人作品入选,是一个创举。从选目看,可以说是众体皆备:有议论,有叙事,有抒情,信札较多,但没有奏章之类文牍。叙事文中有大量精彩的人物传记,有的甚至近乎小说(如王士祯《书剑侠事》);抒情文不乏名篇(如袁枚《祭妹文》),杂记文更有不少见识精辟表达深曲者(如龚自珍《病梅馆记》);还有些嬉笑怒骂之文(如李慈铭《复某书》、侯方域《与阮大铖书》)。总之,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可以大体上反映有清一代的散文成就。编者还继承《古文观止》体例,有眉批而更具体,有注释而更翔实。文章之前还汇集作家小传一一这是民国初年的习惯。本书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收录不少记录明末清初反清斗争的作品,如顾炎武、全祖望等人的文章。这和作者参加南社的思想基础一致。但同时也收录了一些宣扬不近人情的封建节孝观念的文章。但总的看来,好文章还是占大多数。
(本文是《〈古文观止〉、〈续古文观止〉鉴赏辞典》序言,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原载:《中国古代散文史稿》,谭家健著。重庆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阅读数[3398]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这是《古文观止》,里面都是名篇,全是唐宋八大家写的”。。。_哈尔滨工业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2,142贴子:
“这是《古文观止》,里面都是名篇,全是唐宋八大家写的”。。。收藏
卖书的大叔啊,你可真是幽默~~
一哥们儿买书,看到了这本,大叔要价七块,听完他介绍之后,该哥们儿跟他理论了半天,大叔开始还不承认,最后无奈之下,说了句:“兄台,是俺浅陋了。。。。”这个给我雷的~~
那哥们儿跟他理论完之后,一看定价,是6.8元。大叔却要了七块,大叔却解释说:“你看这书,都是几十年前的了,那时候啥价钱,能跟现在比啊。。。。”听完,那哥们儿笑着给他拿了七块钱。。。
真是佩服那老兄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古文观止古今翻译大全_百度百科
古文观止古今翻译大全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古文观止古今翻译大全》是一款IOS平台的应用。
《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 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尚书》是第一部散文集。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了诸子散文。《左传》与《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二是两汉时代,本期散文进一步发展,《史记》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代表了两汉散文的最高成就。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期文章多讲求声律,形成马并俪文体,《水经注》、《洛阳伽蓝记》不同凡响。四是唐宋时期。中唐韩愈、柳宗元领导了古文运动,“文起八代之衰”。北宋时,欧阳修力倡古文,苏氏父子等人互相应和,古文日渐占领文坛。五是元明清时期。本期散文基本上继承发展了唐宋古文运动的精神。明代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派,反对复古的唐宋派,主张性灵的公安派……,出现了归有光等散文大家,清代影响最大的是桐城派。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上迄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传》34篇 ,《国语》11篇, 《公羊传》3篇、 《礼记》6篇, 《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当然所谓思想性是以不违背封建正统观念为基准的。选者以古文为正宗,也不排斥骈文收入4篇,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帮助;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值得肯定。 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故选入了一些八股气息浓郁的文章。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必读理由 三百年间中国最通行的古文选本 中国散文清晰的发展脉络 一部细致独到的准文学史 一本最佳的古代传统文化读本 从文学的角度理解中华文明的幽深和博大 历史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文学技巧的集中体现 编者:吴楚才,吴调侯 国别:中国 类型:散文集 成书年代:清代,1695年 阅读时间:青年 推荐读书:《古文观止》,中华书局,2001年 ⊙背景搜索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吴楚材(名乘权)、吴调侯(名大职)为叔侄二人,生于浙江山阴(今绍兴市)。清吴兴祚在《古文观止序》中说:“会稽章子、习子,以古文课余子于三山之凌云处;维时从子楚材实左右之。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与从孙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调侯奇伟倜傥,敦尚气谊。本其家学,每思继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器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盖其得力于古者深矣。”二人的情况现在只能于此序中窥见一斑。“观止”二字,出自《左传襄公十九年》:吴季札在鲁国赏周乐,至《韶》舞,赞叹:“德至矣哉!大矣”,认为无美不具,于是说:“观止矣。”书名为观止,意在力图选编达到尽善尽美,无以超越。 ⊙内容提要 《古文观止》全书一共有12卷,收入上起周代下讫明末的历代文章222篇,论说抒情,写景状物,众体兼备。 书中西汉以前的文章以左丘明的《左传》为突出点,选录34篇,占全书的六分之一以上;《国语》、《战国策》、《公羊传》、《谷梁传》、《礼记》的文章选录有36篇,两者汇总计70篇,占《古文观止》全书的三分之一。编者有意强化对汉代以前文章的份量,是为了使读者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源本,以便打好根基。 对两汉的文章,编者比较重视司马迁的《史记》,汉文31篇,《史记》有14篇。唐代文章以“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为主,分别选入24篇和11篇;宋文以欧阳修、苏轼为侧重点,分别选入13篇和12篇。秦文仅选李斯一篇,六朝文章选6篇,元代一篇未选,明代选入18篇。 编者在文章的选择上轻重得宜,取舍有据,集中反映汉文及唐宋八大家文,有轻有重,便于阅读。 ⊙作品影响 《古文观止》篇幅适当,所选的文章以汉唐二代为多,以散文为主,兼顾骈韵二体,既有长篇大论,又有精短美文,反映出编者眼光的细致和周到。它本身的鲜明特点与突出优势使它在问世后的300多年里,成为最流行、最通俗、最广为人知、最有影响的初学古文选本,常作为私塾及学堂的启蒙读本,几乎家家备一本,海内风行。那么,它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呢 《古文观止》之前的古文选本,大多依据昭明太子萧统《文选》的体例,分类繁琐,常以条目为主线,阅读使用时都很不简便。《古文观止》则以时代为纲,作者为目,将作者的各类文体的作品集粹于一处,阅读方便,查看快捷,使读者对清代之前的散文史认识清楚,印象深刻。所以,《古文观止》的流行性与通俗性、权威性至今难以动摇,仍影响巨大,是青年首选的普及性古文选本,一版再版,依旧常售不衰。 ⊙精彩篇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唐刘禹锡《陋室铭》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北宋苏轼《前赤壁赋》 ⊙延伸阅读 《唐宋八大家文钞》是明代茅坤编定的一本书。此书流行以后,“唐宋八大家”的说法才得以固定下来。自那时起,学古文者皆以八大家为宗师,唐宋八大家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曾巩、王安石。 《文选》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501~531)编辑的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诗文总集。它收录从先秦到梁代八九百年间一百三十位作者的五百一十四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文人学习的榜样。民间曾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 “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新版本功能:
1.支持最新扁平化风格
2.修复一些bugs
3.修正一写细节翻译漏洞
童鞋们,再也不会为了古文翻译而发愁了~[1]
需要iOS 5.1.1 或更高版本。与 iPhone、iPad、iPod touch 兼容。 此 App 已针对 iPhone 5 优化。
.下载链接[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文观止赏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