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文”的作者是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欢迎您光临甘肃省环县第一中学信息网站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今日天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者: 来源:  点击:2607  更新:
  你是春蚕,把最后一根丝吐出来,奉献给了别人;  
  你是蜡烛,默默地燃尽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你是绿叶,枯竭了自己,却把甜美的果实捧给别人……  
            ――题记  
  我早就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我的战友、我的朋友、我的师兄,但心情一直很沉重,迟迟不能落笔,一直拖到今天,终于形成了一些片断,那就谨以此文献给远在天堂的孙扬先生吧。  
  ……  
  陈老师正要出门,突然电话铃响了,陈老师接起来:“喂,杨老师,你好。”
  杨老师:“听说孙扬老师病得很严重,你知道吗?”
  陈老师:“哦,他一直有胃病,没有听说有多严重么,就是去年有过两次胃出血,但后来好像好些了。”
  杨老师:“我也是听一个学生说的,他说,孙老师在北京住院,现在查出来是癌!”
  陈老师:“什么?你说是癌?不会吧,前两天,他还挺好的,怎么可能?”
  杨老师:“但愿我听到的这个消息是假的,但愿……”
  陈老师:“杨老师,你先别着急,我再打听一下,如果有什么事,我通知你。”
  杨老师:“嗯,那好吧。”
  挂断电话后,陈老师心里很难受,他有点担心,就匆匆向校长打电话。校长说:“下午才接到消息,是谁都不愿听到的结果……他先到省院检查,诊断结果是胃癌晚期,但医院劝家人还是带他到北京再查一查。在北京确诊的结果跟省院基本一致。他本人现在还不知道真情。”
  陈老师:“那现在是不是要化疗?”
  校长低沉地:“可能吧,但他们家的情况你也清楚……”
  陈老师知道孙老师的爷爷奶奶还健在,但都八十高龄;父亲又常年有病,卧床不起。一个妹妹,早已嫁人,所有的农活都由母亲一个人来承担,孙老师那点微薄的工资显然不能够养活全家的,况且他还有两个稚嫩的孩子,一个下岗而多病的妻子。所以,一有空闲,他就赶回老家,照顾老人,下田种地。这样的家庭能有多少收入呢?能够维持生活就不错了,现在突然要拿出来个十万八万的,那不是难上加难吗?
  陈老师:“校长,我们可以捐款呀。”
  校长:“对,我们也早有这个想法。”
  第二天,共计捐款8万多元,就全部打到孙老师的帐户上,大家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是,中午却传来消息说,孙老师因为癌细胞已经严重扩散,无法化疗。
  晴天霹雳!
  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多的人都落泪了。可怜孙老师才44岁,太年轻,太年轻,太年轻呀……况且,上有年高多病的老人,谁来养?下有年幼无知的孩子,谁来育?中有下岗多病的妻子怎么办?
  可是,孙老师还不知内情,很乐观地等着回来给孩子上课呢,初到北京时,他还买了一套辅导书!现在听医生说,胃上有病,需要手术,但他的肠道、尿道有些发炎,需要输一两个月的液,等到炎消了,再过来复查、动手术。孙老师信以为真,就来了精神,虽然觉得肚子还是很胀很痛,但医生说那正是肠道发炎的症状,开了很多药,让他带回去先吃。等到好些了,再电话联系手术。看到孙老师对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知道实情的家人和朋友,真是肝肠寸断,但只能把眼泪吞在肚子里,还得陪着笑……
  孙老师回来了,大家都知道这已经是放弃治疗了,等待他的是什么当然谁都知道!唯独孙老师不知道!所以,回来后,他还觉得轻生了许多,所以就在病床上看那几本辅导书,还作了一些笔记,对妻子说,这一届高三,他要争取出几个人才。还说,估计,他将来到北京手术可能要浪费一些时间,所以,要提前做一些工作。另外,他还给老家带信,说过一段时间,好些了,他抽空回来帮家里割麦……另外,他的病也不要紧,希望不要牵挂,过几天就好!他还对妻子说,那笔贷款不知怎样了,马上要交房款呢……妻子见状,心如刀绞,眼泪快到眼边了,她就赶紧躲出去,哭一阵子,擦干眼泪再回来,还得陪着笑和丈夫说话。有时候,孙老师的胃就特别疼,他就捂住肚子,锁着眉头,坚强地挺住,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真是如坐针毡,一日九回肠!她绝望了,但还得装作没事人一样,这样的痛苦和折磨谁又能体察得到?但老天要收人,又有什么办法呢?苍天呀苍天,为什么这样残酷?为什么这样绝情?为什么对孙老师这样不公?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呀?
  大家知道孙老师的日子不多了,就陆续去看。孙老师的病房里就一直人来人往,有时还会聚很多。有他的领导,有他的同事,有他的同学,有他的朋友,有他的故人,但更多的还是他的学生。孙老师觉着有些怪怪地,为什么前几次,他住院很少有人来看,而这次却来了这么多人?但转念一想,可能是听说他要做手术了吧。所以就没在意。
  杨老师就也和陈老师、马老师和张老师等去看孙老师。
  孙老师见是杨老师,就觉得特别亲切,因为他本来就喜欢杨老师,知道他本分老实,学养又高,工作又踏实,所以,就特别拉住杨老师的手和他说这说那。杨老师见孙老师躺在病榻上,正在输液。他没有想到分开才几天,人已经消瘦不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颧骨也突了出来,脸如蜡黄,嘴唇干裂……杨老师心疼得什么似的,不敢再细看,就把目光落在他的手上,却见手也干瘦如柴,腕上却带着一串佛珠,杨老师知道这是祈求平安吉祥的意思,他的眼泪早把心淹了……他不敢抬头,最后只好看向窗外,天灰蒙蒙的。他简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还是陈老师会说话。他呵呵地笑着,说:“孙老师,原来没有去过北京吧,听说你一直想去一趟,看看祖国的心脏,可是,不是太忙,就是手头太紧……”孙老师也笑着说:“是啊,这回终于了却了这桩心愿,噢,对了,我还在北京照了很多相呢,丹丹,你把相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孙老师知道杨老师没有去过北京,也听说过他也很向往。就指着照片,给杨老师介绍说,这是天安门,你知道;这是故宫,可大了,听说要999间半房呢; 这是颐和园;这个叫华表……突然,孙老师停住了,眉毛蹙了一下。大家估计他的胃又猛地疼了一下,就赶紧劝他躺下休息,孙老师说,那好吧,等我好了,出院了,再给你细讲。杨老师的眼泪快忍不住了,说要到卫生间去,出到外面,他失声痛哭。病房里的人一个个都心如刀割,眼泪在眼眶里打着旋儿,却恁是给咽了回去。还得陪着笑说一些宽慰的话,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说孙老师需要静养,不可太劳神,就告辞出来。一路上,谁都不说话。心情很沉重。德高望重的孙老师就要离开我们了!一想到这里,大家都伤感唏嘘,泣不成声。
  孙老师就这样在煎熬中盼望着自己能快点好起来,好到北京做手术,然后能尽量早点恢复,早点返校,早点走上讲台,他今年比哪一年都有信心,他们班要出几个人才!所以,一分一秒都耽搁不起……可是,病情渐渐在恶化,病魔在蚕食着孙老师的五脏六腑,他一天天变得虚弱起来,越来越不能进食了,每天只靠输液度日,看望他的人还是天天不断,后来,县委县政府也来人看了,孙老师有些觉察了,尤其他也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情况,他知道自己得上了绝症!但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为了安慰妻儿和老人,就也装作不知,互相隐瞒着,共同制造着一个看似“善意”的谎言!其实,他心都碎了,他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不在了,老人会怎样,孩子会怎样,妻子会怎样,这个特尖班会怎样,他的了“出人”计划能否实现……最可恨的是这个绝望的事实还不能说出来,他也不忍心说破,却执着地等待着那个日子――高考成绩揭晓的那一天!他有时心绪很烦,就对家人说,他想安静,于是就在门口挂了牌子:“谢绝探访!”
  煎熬呀煎熬……有一天,早上,飘起了毛毛雨,天黑沉沉的。下午,杨老师收到一条短信,是陈老师发的:“孙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杨老师虽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他还是一时不能接受,他泪流满面,悲伤不已。永别了,战友!永别了,孙老师!
  五点多,杨老师去了孙老师的家。他们家在五楼,搬进去还不到一个月,听说房款还欠十几万呢,乔迁新居,本来是人生一件大喜事,可怜孙老师他还没来得及住,就……杨老师想到这里,心里一阵发堵,眼泪又来了。
  楼下已围了很多人,雨又下起来了,天也越发阴沉。
  杨老师进了楼道,他觉得心在往下坠,新粉刷的油漆味,散布开来,让杨老师又想到,孙老师才搬进来几天,却……命苦的人哪!
  终于到了五楼,他不知为什么,心里突然一阵紧张,有些怕起来。静悄悄的,并没有人走动,进了门,客厅里也只有三个人。那个中年人,杨老师并不认识,他正跪在灵前上香。再有两个小孩。大一点的在抽抽答答地哭,小的却在玩儿。孙老师静静地躺在正中,全身盖着白纸,连头也没有露出来,供桌上有一张大照片,是孙老师的遗像,他在平和地笑,显得自信而稳重,眉宇间透着一种英俊与睿智,在蓝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素净优雅,人也显得更年轻。杨老师的眼泪终于破堤而出,他拿出纸递给中年人,然后上了一炷香,中年人就开始烧纸,大点的孩子见纸点着了,就放声大哭,小孩子吃惊地望着,杨老师早已泪流满面。中年人也一边掉着眼泪,一边不断地拿纸。杨老师泪眼婆娑,望着孙老师,心想,再也看不到他平易近人的笑容了,再也听不到他挥洒自如的讲课了,再也不能和他坐在门台上聊天了,再也不能得到他的谆谆教诲了……
  杨老师告别中年人,也告别孙老师,退出来,心头似压上了一块巨石,他喘不过气来。楼下,一堆一堆的人,都在议论着,说孙老师家里没有主事人,现在只有校方出面,为他张罗后事了。校长出面,帐篷搭起来了,请来了“阴阳”,布置了灵堂。把孙老师请下来,“住”进帐篷里。
  最后决定明天下午三点钟,开追悼会,送别孙老师。
  第二天,天还在下毛毛雨。
  杨老师早早就赶到了,但人已不少。帐篷的门额上是“沉痛悼念孙扬老师”几个黑体字,灵堂设置得很简单,一个七形件,外带一个四合头,正中还是那张大照片。灵前跪着的人,杨老师几乎全不不认识,他就走到灵前烧纸、敬香。孙扬老师的那个小儿子,就在灵前玩儿,并不知道他爸爸永远离开他了,若无其事的跑来跑去。纸点着后,好些人哭了起来,有一个年轻女子哭得尤其伤心,几次换不上气来,听说是孙老师的妹妹,她从小就跟着哥哥,读小学,读中学,最后考入大学,现在也就了业,所以,兄妹情谊最深,今天正当日子好起来了,哥哥却突然英年早逝,这简直挖了人心,让妹妹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三点钟,追悼会开始。
  雨还在下,而且越来越大,淅淅沥沥,落在杨老师的头发上,打着线儿,从额前流下来。
  杨老师环顾了一下会场,到会的人很多,最显眼的是那个学生方队,这就是孙老师带的那个特尖班。站在方队最前面的那个姑娘,她成绩名列前茅,作文写得很好,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她还拿过国家级二等奖呢,她一进会场就伤心地砥牛劬旌斓摹K员吣歉瞿泻改赣胁。饧改昀矗宦肥撬锢鲜戎吹模槐呖蓿槐呦蚯凹纷藕埃骸袄鲜Γ鲜Α闭龇蕉樱荚诹骼幔妥庞晁涣称喑K怯只匾淦鸷屠鲜υ谝坏朗钡目炖质惫狻D谴未河危锢鲜乖拗560元钱,给他们花用……在缪儿沟瀑布旁,老师即兴吟诗,弟子们也不甘落后,大家一唱一和,一下写了几十首,回来后,还结了一个集子……
  ……后来,老师就突然病了,每天只能喝两碗米汤,讲不成课了,但早晚自习还要挣扎着到教室来,看他们上自习,当时,有几个小女孩儿就偷偷地哭了……后来,老师扛不住了,就到了省城,后来又到了北京,再后来又回到了家乡……再后来,他们全班就去看他,老师虽然病得朝不保夕,却永远没有屈服,一脸平静,表情温和,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争取考清华,争取考北大,最不行,也要上重点……
  而今,距高考仅仅只有十几天了,老师却永远闭上了双眼,再也听不到他抑扬顿挫的朗读了,再也看不到他行云流水的书写了,再也没有机会和他一起谈心了……方队里的哭声越来越大……
  ……老师,我们来了,你还能看见我们吗?老师,你停下脚步,再听听我们的呼唤吧……老师,走得何其匆匆,我们的诗篇才刚刚破题……老师,雨在下,您说,潇潇暮雨,对江天,而今,这意境却成了绝调……老师呀,老师,我们想您,我们永远记着您,永远……
  追悼会在继续,哀乐低沉而忧伤,每个人都垂头不语,静静地哀思着。仪式很简单,主要是教育局、一中、二中、四中……以及孙老师一届一届的学生致辞,致辞从不同方面对孙老师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作了客观而细致的介绍和评价。语言素朴无华,却催人泪下,因为孙老师生前确实是这么做的,知道他的人,没有一个不敬重的……他今天突然离开我们而去,大家就倍感意外、遗憾和悲痛。所以,差不多的人都落泪了。
  孙老师的妹妹最后致答谢辞,她跪在灵前,话筒也拿不稳,泣不成声,短短几句话,哽咽得竟然一个字都吐不出来,勉强说出来了,却声泪俱下,根本听不清,但她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有人拉她起来,不要再说了,你的心意,我们知道,我们也有同样的心情,别再难过了,擦干眼泪吧,劝的人却早已潸然泪下……
  第二天,孙老师被送回老家,入土为安。远行的游子回来了,故乡!但却是以这种方式,这种姿态……但不管如何,请你张开温柔的双臂拥抱他、接纳他吧。他病了,病得不轻,瞧,还昏迷不醒。叶落终归根,大地呀,母亲,孩儿回来了,你一定不会陌生,他只是出了一趟远门,路上遇了点麻烦,现在他回来了,你张开怀抱,抚摸他,疼爱他,永远地照顾他吧。他正在睡,轻点,风儿你柔和地吹过吧,燕子,慢点,你还认识那个小时的玩伴吗?花儿呀,那是狗尾巴花,你们曾一起嬉戏过,现在继续吧……那叮咚叮咚的山泉,还在笑,当年那个小孩有些渴了,那甘美的乳汁没有变,就细细地喂养他吧……
  ……不久,高考成绩揭晓,孙扬老师带的特尖班共有69名学生,其中64名学生高于重点线。班里两名同学分别以664分、662分的高分位居甘肃省高考理科第21名和第24名,庆阳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和第二名,并被清华大学录取!正如,孙老师所料,这一届学生出了人才!之前的他之所以能这么自信地断言,全是因为他一直这么努力地工作着,他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与汗水,种瓜总得瓜,苍天不负有心人,高考的巨大成功有力地证明了他的功夫没有白费!
  ……孙先生,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却扩展了生命的宽度,在你有限的人生里,你努力了,你尽力了,你无悔人生!  
  绿叶是平凡的,但他成就了甘甜;  
  渡桥是卑微的,但他引领了成功;  
  流星是短暂的,但他释放了美丽……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
文章录入:匿名投稿&&&&责任编辑:刘金堂&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主 办:甘肃省环县第一中学 承 办:环县一中网络中心
地 址:甘肃环县 邮 编:745700 电 话: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号当前位置: >
教师的名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者/推荐:kaye 时间: 来源:经典名言网() 点击:
教师的名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 咱们都坐着,老师只有您站着!您站着的时候,咱们看见了一棵参天大树,您挥动的手臂摇落了满树的硕果。我多想再一次注视您的目光让热情重新把我的理想点燃我多想再一次聆听您的讲课让知识重新给我飞翔的翅膀。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 生命何求?桃李遍天下。消息传情,师恩永在我心。生命何求?桃李遍天下。
  4. 您像一只蜡烛,为学生献出了所有的光和热!您的品格和精神,能够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燃烧!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5. 我若是CEO,您就是CEO的老师。我若是总统,您就是总统的母亲。不管我将来人生的路将是怎样,我都会永远爱您,老师!咱们钟爱您,年轻的老师:您像云杉一般俊秀,想蓝天一样深沉;您有学问,还有一颗和咱们通融的心。
  6. 小时候总觉得您太严厉,此刻才知道这是您爱的表现。老师,祝您节日愉悦!小时侯,我知道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景;长大了,我知道我会成为像你一样的人!
  7. 如果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宽广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如果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宽广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8. 在笔和纸的摩擦间,你度过了你神圣地生命。祝福你,老师!再也听不到你的教诲,对我来说,真是遗憾。对于你为我付出的辛劳,我无以为报,我说一声&老师,你好!&
  9. 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是您奏响了我性命中最华美的乐章!老师,您听到了吗?
  10. 期望这天,所有的老师都会从心里微笑;为自我自豪吧,正因你是老师!期望这天,所有的老师都会从心里微笑,为了桃李满天下!只要老师愉悦,咱们就愉悦!
  11、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12、在集体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有信心。
  13、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
  14、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5、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16、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17、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18、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19、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20、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① 上一篇:
② 下一篇:
③ 点击返回栏目:
快速导航:
整个网络日志520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质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转)
&&&&&&&&&&&&&&&&质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于唐朝诗人李商隐以“无题”为题目的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本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爱情写照。可不知从何时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歌颂教师默默耕耘、甘于奉献的赞美之词,一代又一代富有责任感、讲求奉献心的人民教师,就这样被人们广为传颂着,而教师自己也会经常以此为戒,以此为荣。&&&&
这句话,作为对老师的褒奖固然有其可取之处,可是笔者却在这句话后忧虑着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民教师因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超负荷劳作和高压力运转,因为奉献太多,汲取太少,而对教育的激情日趋冷淡,教育才智日渐枯竭,职业倦怠日益严重,幸福指数日渐下降,教育人才大量流失。&&&&
那么,这句话作为赞美词为何不够妥当,这里面暴露了什么教育误区呢?&&&&
首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折射了这样一个教育理念:教师是无私奉献的,教师是不计索取的,教师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一种人生追求,这本身没什么不对。可是在这样的一味要求下的教师,却很容易失去汲取营养的土地,一味付出,不求回报的“消耗”,势必落得“丝尽”“成灰”的枯竭下场;而教师在教育生涯中,若想自始至终都充满生命力,满怀激情和干劲,则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知识的丰富积累、技能的增长提高,有心智的日益进步,有精神的愉悦陪伴。换句话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标榜,使一些教师迷失在“恩人”的角色里,丢失了自我。因为认定自己是无私的奉献者,所以教师很容易陷入施恩者的泥潭,开始期待学生的回馈。教师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既然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没有一处是不好的,那么学生就应该毫无疑义的服从老师的教导,不能说不。这样一来,师生之间便成了上下关系,而非平等关系。随着教龄的增长
,一些教师会越来越与学生形成隔膜,习惯以过来人的身份,以授予者的心态,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同时也习惯性地希望学生听话顺从,全盘接受。&&&&
从这一角度看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过度鼓吹,使师生都成了受害者。
其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课堂原本应该是师生平等交流的有效平台,每一次上课都应是师生之间对知识的传承与思想的沟通的宝贵时机。可是不对等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却使学生缺少了真正投入的体验式学习的环节。学生满脑子只有理论知识的识记,只有唯命是从的认同,却鲜有甚至没有好奇探索的快乐、大胆质疑的审思,长此以往,学生智慧的火花必将难以绽放。而一些教师虽然也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做着各种改变尝试,可是如果“奉献者”的姿态不纠正,师生之间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双向沟通,所谓的一些改革很可能会演变为形式、表演,甚至负担。&&&&
其二,它更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教师的成长之路,堵塞了教师的快乐之源。课堂作为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原本也可以大为受益的,可是“丝尽”“泪干”给教师带来的必然只能是过度消耗的麻木和日渐枯竭的停滞。教师从学生那里找不到可以吸收的营养,看不到自身成长的快乐,自然也就只能把目光投向外在的所谓认可,于是乎教师价值的体现似乎大多依赖于学生的分数排名,因此不仅社会、家长、学校看重排名,教师本人更加看中排名,导致的结果就只能是走向“排名----耗竭----排名”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那么,如果教师不把自己当成一味的奉献者,师生真能处于平等交流、互惠合作的平台的话,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什么呢?笔者以为可以得到以下这些:&&&&&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参与、收获的是:
一、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二、归纳、理解能力的提高与迁移;
三、情感的多向交流与沟通,包括与文本的、与老师的、与同学的;
四、良好品质的觉察与养成,比如学会如何克制、如何倾听、如何善待他人、如何积极面对等等。&&&&
作为成熟的个体,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学习、获得的可能更多:
一、随机调控的能力。45分钟的合理、高效分配,前期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综合把握,对每个学生的公平对待等问题,随时随地都在每一次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着挑战,教师只有摆正学习的心态,才能在每一次随机的状况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掌控的能力。
二、倾听、交流的能力。课堂不是一言堂,也不是几言堂,而是老师和每一个学生公平表达自己认识、感受的地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教师只有学会不带情绪的倾听,才能做到以最包容的心态吸纳不同的声音。
三、学生思想火花的撷取。年龄、阅历、角色、时代、认知水平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会让老师与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有不同的体验、解读,教师若用“开放式”心态去接纳学生的想法,不仅能准确察知学生的接受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与学生的灵感相碰撞,激发自已的感悟,提升自己的人生智慧。
四、涉猎、视野的开阔。学生比教师年轻,生命力更加旺盛,对新生事物有更强的好奇心和包容度,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教师若想与时俱进,不妨向学生学习,多与学生交流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从而涉猎更多未知的领域,开阔自己的视野。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能时时刻刻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自己付出越多,得到就越多的喜悦,我相信我们的教育激情绝不会冷淡,教育才智也不可能枯竭,职业倦怠必会被日新月异所取代,幸福指数又怎能不有所攀升。&&&&&
尊敬的各位老师,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同仁们,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要不得,而是想向各位愿意将教学之路走得更远,愿意与学生一起快乐、愉悦地学习、成长,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教师诚心请教:我们当老师的,该如何与时俱进,换一个怎样更有利的座右铭,激励、陪伴自己继续前行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伴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前行--《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13期
伴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前行
【摘要】: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需要义无反顾的热爱精神。而我们的责任就在于,我们应该像春风一样,唤醒一颗颗善和美的心灵!以忘我的职业操守和浓烈的职业情感,求真求善求美,增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也就要求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力图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但如何提高我们自身的专业修养、树立自身的良好职业道德呢?那就是"爱心、敬业、奉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5.1【正文快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做好一个老师,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就要求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力图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但如何提高我们自身的专业修养、树立自身的良好职业道德呢?那就是“爱心、敬业、奉献”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牛晓红;;[J];徐特立研究;2000年03期
慎帮超;;[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08期
韩妍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樊丽华;;[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3期
;[J];现代教学;2007年04期
朱志彤;;[J];河套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段水平;;[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4期
王效忠;;[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王红岩;;[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8期
李寿高;;[J];江苏教育;198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金水;侯金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大连市红旗高中课题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王根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刘莉宏;;[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唐晓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陈敬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高恩忠;;[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施东旭;石军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杨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刘建斌;郑生忠;;[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贺小玲;[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宏艳;[N];中国妇女报;2000年
李拾金;[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杨兰;[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王琪;[N];华夏时报;2002年
方建波;[N];浙江日报;2000年
相瑞霞;[N];青岛日报;2007年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
谌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牛秀英;[N];中国文化报;2007年
毕友娟;[N];黔西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俊超;[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李清臣;[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马焕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李艺敏;[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高慧斌;[D];吉林大学;2005年
黄黎明;[D];西南大学;2008年
赖铮;[D];厦门大学;2007年
高忠明;[D];西南大学;2009年
金瑛;[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朱火弟;[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利哲;[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简晏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明雷;[D];江苏大学;2010年
褚仁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麦共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黄飞;[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何嘉昆;[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代薇;[D];武汉大学;2004年
张自友;[D];西南大学;2010年
齐红;[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