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和顺县政府农村残疾低保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2016农村残疾人低保申请书范文(精选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6农村残疾人低保申请书范文(精选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关于印发《和顺县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和顺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100
发表时间:
和政办发〔2015〕44号
和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和顺县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
&&&&&&&现将《和顺县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和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和顺县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解决我县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确保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年度目标顺利完成,按照《晋中市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认真落实农村危房改造相关政策。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为目标,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经济适用和程序透明”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机制,从根本上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推进原则。确保住房最危险、家庭最困难户优先实施危房改造。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所占危房改造比例,不得低于年度任务总量的20%。
&&&&&&&(二)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确保改造的住房符合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要求。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各级危房改造主管部门要规范操作程序,公开补助政策、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和审批结果,接受群众监督,阳光操作。
&&&&&&&(四)坚持自愿自主的原则。农村困难群众是农村危房改造的主体,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五)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要把安全、经济、适用、节能、节地、环保要求贯穿农村危房改造全过程。新建的住房要符合规划要求,坚持一户一宅,先行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空置宅基地和老宅基地进行建设。
&&&&&&&(六)整村推进与分散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把解决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等惠民政策结合起来,优先实施危房集中的村庄整村危房改造推进工程,同时要兼顾偏远分散危房户改造。
&&&&&&&三、目标任务
&&&&&&&2015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指标为460户,其中:义兴镇84户、李阳镇61户、青城镇72户、松烟镇48户、横岭镇36户、牛川乡35户、马坊乡36户、喂马乡8户、平松乡20户、阳光占乡60户。
&&&&&&&四、改造对象、方式和标准
&&&&&&&(一)改造对象
&&&&&&&居住在场地危险或房屋整体危险的D 级、C级危房或无房的农村低保户、农村低保边缘户、因灾因病返贫户、不宜集中供养享受国家定期抚恤的农村重点优抚对象、一般困难户等。已经在残疾人危房改造和2015年以前危房改造中解决了住房的不再重复解决。
&&&&&&&(二) 改造方式
&&&&&&&坚持旧房利用和新房建设相结合,多方式多手段推进改造工作;坚持统一组织建设维修与住房户自行修缮相结合,多途径多方法完成改造任务。危房改造任务比较集中并具备一定条件的村,可将危房改造纳入整村推进规划。
&&&&&&&改造工作要与各村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村庄整治、土地整理、村庄绿化结合起来,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按照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要求,结合移民搬迁、残疾人住房改造,结合农村困难群众的意愿,采取新建、修缮等方式做好改造工作。
&&&&&&&(三)改造标准
&&&&&&&1、建筑面积:危房改造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内。家庭人口为3人及以上的农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18平方米。
&&&&&&&2、质量标准:
&&&&&&&(1)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应为一层砖混或砖石结构的平房,铺水泥地面或地板砖,刷内外墙壁,更换门窗。
&&&&&&&(2)修缮住房的,根据实际情况,可选做墙壁维护、屋顶维修、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更换门窗等。
&&&&&&&(3)置换住房后需要维修的,可以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更换门窗等。
&&&&&&&3、补助标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为14000元/户,其中中央财政补助7500元、省级财政补助2600元、市级财政补助1950元、县级财政补助1950元。
&&&&&&&五、危房改造程序
&&&&&&&按照个人申请、村委评议、乡镇审查、县级相关部门复查核准的程序开展工作。
&&&&&&&(一)个人申请。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家庭,由户主自愿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籍证明、土地证明、家庭成员身份证明、现有住房危险情况证明、家庭收入证明、低保优抚等证明材料。
&&&&&&&(二)村委评议。村民委员会收到危房改造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或经村民代表会议评议,依序排队,初定危房改造对象,并予公示7天。对符合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填写《山西省农村危房改造申请表》,上报乡(镇)政府,对经评议或公示存在异议的,不符合补助对象条件的,要及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
&&&&&&&(三)乡镇审查。乡镇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申请材料,及时组织专人逐户核查,将核查结果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公示7天以上。符合条件的,将《山西省农村危房改造申请表》及提供资料报县级农村危房改造领导组办公室。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原村委会,并说明原因。
&&&&&&&(四)县级复查核准。县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管理部门根据乡(镇)政府审查意见,对危房改造申请人资料进行复核并在县政府网站公示14天。符合条件的,批准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说明原因。
&&&&&&&六、工程建设、验收、档案管理与资金拨付
&&&&&&&(一)工程建设。在选择施工队伍上,原则上要由危房改造户自主决定。改造户直接与施工队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安全责任及工期。施工队伍或建筑工匠要按照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构件,不得偷工减料,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工程验收。
&&&&&&&1、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后,由乡镇政府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进行初验。初验内容包括户主姓名(改造户与申报姓名相符)、家庭类型、改造方式、改造面积、原房屋结构、现房屋结构、工程质量、补助协议、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工程标识、档案建立与管理等。对初验合格的房屋拍照存档,村委主任、村镇助理员、包村干部、分管副乡镇长、乡镇长等验收人员在初验报告上签字并提出验收申请报县联席会议办公室。
&&&&&&&2、县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各乡镇政府提供的初验报告及申请组织有关部门及乡镇政府、村委会有关人员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及《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联合验收。农户危房改造竣工入住后,原有危房应拆除,消除安全隐患。对质量不达标或不能及时完成的,由乡镇人民政府督促整改并明确整改内容和时间节点、限期完成;逾期或整改不合格的,取消当年危房改造资格,并不予拔付危房改造资金。
&&&&&&&三)档案管理。县联席会议办公室、乡镇政府要加强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档案管理,按照一户一档,确保档案准确无误。具体内容如下:
&&&&&&&1、《山西省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申请表》;
&&&&&&&2、危房改造户籍材料(身份证、户口本);
&&&&&&&3、家庭住房材料(土地证及其它证明材料);
&&&&&&&4、低收入情况证明材料(低保证、五保证、优抚证复印件,其他困难户由村“两委”证明);
&&&&&&&5、危房照片(包括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三张电子版和纸质照片);
&&&&&&&6、农村危房改造合同或协议(置换协议),并注明改造方式:新(改)建、修缮加固、置换;
&&&&&&&、危房改造电子档案;
&&&&&&&8、《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标准验收表》。
&&&&&&&9、《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表》。
&&&&&&&10、由乡镇组织评估组对改建、修缮、置换的房屋进行评估,并提供评估明细表。
&&&&&&&(四)资金拨付。
&&&&&&&县财政应将本级配套资金和上级专项资金一并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并按专款拨付管理规定实行封闭运行。危房改造工程竣工并验收合格后,改造补助资金一次性对危房改造户一卡通账户进行拔付。
&&&&&&&各乡镇将危房改造户名单、改造方式、改造标准、改造补助最终确定,公示无异议,且与危房改造户签订合同(协议)、确定开竣工时间并开工建设,项目完成并验收合格后,经乡镇政府以文件形式申请县财政局,县财政局会同联席会议办公室、住建局联合批准,由县财政向各乡镇危房改造户一卡通账户一次性拔付改造补助资金,各乡镇政府应要负责向联席会议办公室、县财政局上报改造户资金拨付花名表(按表中要求认真填报姓名、身份证号、一卡通号、补助金额、验收情况等)。
&&&&&&&(五)时间安排
&&&&&&&1、4月底前全面开工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开展实施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内容的收集、建档及电子系统数据录入工作;
&&&&&&&2、5月—9月组织相关部门督查危房改造户的建设进度情况;
&&&&&&&3、9月底前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并组织竣工初验,完成所有危房改造农户电子档案信息录入工作;
&&&&&&&4、10月份县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及乡镇政府对全县危房改造进行联合验收。
&&&&&&&(六)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为召集人,住建、财政、民政、国土、审计、扶贫、残联、电视台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和顺县解决困难群众住房联席会议”。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业务管理、统计上报、复核资料、督查进度、组织相关部门联合竣工验收等相关事宜。办理联席会议交办的农村危房改造的日常工作。
&&&&&&&举报电话:9 邮 &箱:
&&&&&&&2、明确工作职责
&&&&&&&危房改造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任务,各负其责,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乡镇主管,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村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机制。
&&&&&&&(1)各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实施主体,一把手负总责,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负责制定本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确定危房改造户改造标准、改造方式、改造补助资金,签订危房改造协议,签订建筑合同与安全合同;负责做好基础资料审查及上报工作;按照一户一档要求,负责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负责组织做好该乡镇辖区内的农村危房改造初验工作;做好农村危房改造涉及农户的思想发动、组织实施、项目推进,工作协调等工作。
&&&&&&&(2)住建局负责统筹协调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工作认真抓好农村危房改造业务管理与统计上报。
&&&&&&&(3)民政局要做好危房改造对象低保户、五保户、低保边缘户、因病因灾返贫户、农村重点优抚对象等农村特困户的认定核实,要落实核定好危房改造户的家庭收入等工作(并且在农村危房改造个人申请表上,民政部门核准意见栏签字、盖章)。
&&&&&&&(4)国土局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的土地审批、发证工作。
&&&&&&&(5)财政局负责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筹集和拔付,设立专户、专账,要定期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危房改造户(一卡通号)手中,要安排足够的工作经费,用于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资料建档等项目管理。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政策宣传。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采取网络、传单、宣传栏和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把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涉及的政策、法规讲清讲透,使农村危房改造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努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改善我县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作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监督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审查把关。对拟定改造对象要严格把关,严格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审核不严、优亲厚友、损害群众利益和不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开展工作,影响工程进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要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要按照改造工作要求,做到信息录入真实、纸质档案齐全,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确保工程进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危房改造时间安排尽快组织实施。每月20日前,将工作进度上报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确保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附件:和顺县农村危房改造联席会议领导组成员名单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人民法院, & & & & 县检察院,各人民团体。 & &  & & & & & & & & & & & & & &&
&&&&&&&和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 & & & & & &日印发 &
友情链接:中共和顺县委组织部发布公示
中共和顺县委组织部发布公示
来源:本网&&|&&编辑:侯英俊
人民网晋中7月9日电 经和顺县委研究,周建红等25名同志拟调整职务,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市委组织部任前公示的有关规定,现将25名同志的相关信息和本人申报的“3+1”实绩进行公示,如有意见或问题,可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日至14日),向县委组织部反映。反映问题应实事求是,并尽可能提供可查的具体线索。可当面反映、书面反映、电话反映。县委组织部电话:。
周建红,男,1976年4月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历任平松乡科员,牛川乡副乡长、纪检书记,现任阳光占乡党委副书记兼政协工作联络组组长。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党建工作。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一帮一”、“全覆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2、政协工作。共提交政协议案5件,连续4年被评委为“优秀提案工作者”,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3、点上工作。担任点长四年来,为群众办实事共计30余件,完成项目建设10余个,促进农民人均创收700余元。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在农村干部教育上只注重理论教育,不注重实践指导,导致个别村的“两委”班子有软弱涣散现象。
郑志刚,男,1977年2月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历任喂马乡科员,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科员、副主任,县人大常委会人事工委主任,现任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主任。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企业改制后续服务工作到位。帮助到龄职工查阅核实个人劳资档案,配合县人社局为100多名职工依法办理退休手续,确保职工老有所养。2、“三联五帮”工作,成效明显。为帮扶村争取发展项目一个,新建18个半工厂化双孢菇棚,为村民增收创造条件。3、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稳步推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排查隐患,重点突出整改和企业人员素质提高。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同省内外同行业企业对接不够,致使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寻源工作进展不大。
巩华杰,男,1976年1月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历任义兴镇、国土资源局科员,现任县旅游局副局长。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旅游项目建设工作。积极推进 “文化旅游避暑休闲目的地”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向旅游产业集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项目建设总体稳步推进。2、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在前几年引进几家旅游开发公司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引进邢州集团开发的鹊桥生态文化园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3、旅游宣传促销工作。通过自主举办和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宣传促销活动,以及通过电视、报纸、微信等媒体宣传推介和顺旅游,和顺旅游名片的知名度在不断扩大。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个别旅游项目未能及时完成建设任务和对外开放,成为工作的最大遗憾。
赵彦,男,1979年10月生, 2002年8月参加工作, 200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 历任喂马乡、组织部科员,现任县委办副主任。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负责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资料工作,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2、文件起草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思路、决策和部署,先后主笔或参与起草讲话、文件、汇报等文稿200多篇。3、信息上报工作。分管党委信息工作,三年多,累计起草、审核、上报和下发信息2000余篇(条),在全市名列前茅。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改进提高的能力:一些文稿和信息的质量还不够高。
宋丽丽,女,1976年1月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松烟镇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包点包村工作,积极支持所包村发展核桃经济林200亩,圆满完成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工作。2、城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30个村,66户低保户、五保户、低保边缘户危房改造任务。3、统计工作,完成了第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一、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特别是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获得了晋中市“先进个人”。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在城乡清洁工程工作中,监督不到位,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刘东,男,1974年5月生,1994年8月参加工作,199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青城镇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尽心尽责做好办公室工作。各项工作做到了准确无误,充分发挥了办公室的纽带和窗口作用。2、圆满完成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完成了全镇18个贫困村、5500个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做到了准确无误。3、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建议,提出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传帮带做的不好,以上率下少,没有培养办公室的后备人选。
赵世芳,女,1973年5月生, 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喂马乡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深入推进计生协会工作,在24个村开展了村民自治,并且连续二年创建高标准的市级先进示范乡; 2、认真核对、审核每一户独生子女、双女结扎家庭,做到准确无误,及时规范。3、带头遵守机关各项规章制度。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改进提高的能力:到基层为群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不及时,还没有达到全覆盖。
赵莉芳,女,1971年11月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喂马乡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协调处理了远佛口等7个村占地补偿问题,使1800余村民及时得到补偿。2、指导所包的9个村的圆满完成2014年农村“两委”换届选举。3、指导西九村推广藜麦种植120亩,新建19亩籽粒苋试验基地。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改进提高的能力:在负责的司法工作中,对社区矫正对象管理中不够扎实,办法不多。
霍彦Z,女,1976年8月出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200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马坊乡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深入开展妇女创业培训,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帮助10名贫困妇女获得生活救助金2万余元,帮助1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2、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程序操作,规范了乡村两级财务管理。3、积极配合市扶贫队工作,使北马坊村农牧基础设施得到提升和改观。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改进提高的能力:创新意识不足,化解矛盾和纠纷的办法不多,经验不足。
张星,男,1985年10月生,2007年9月参加工作,200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县委组织部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推进文明和谐单位创建。在和顺县非公工委、工商局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微公益活动;2、三联五帮工作。积极同帮扶村联系,在发展市场主体、申请注册商标等方面协调帮扶。3、协助推进远程教育平台、“党建云”平台的使用和农村党员培训工作。健全了远程教育管理员管理相关制度,推进了党建云平台使用,促进了农村党员培训的规范化。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改进提高的能力:对一些基础资料没有系统整理,致使工作没有留下详实的资料。
白世伟,男,1977年11月生, 1997年8月参加工作, 200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 现任李阳镇计生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与同事们走访慰问困难党员;2、晋中市计划生育“宜人宜家”优质服务经验交流会在李阳成功举办;3、全程参与了李阳镇2014年农村“两委”换届工作。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所管理辖区各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宣传服务工作还有提升空间。
张旭梅,女,1976年9月生,1998年11月参加工作,201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青城镇农业站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在计生工作上,完成奖励扶助对象家庭户小额意外险累计达到451户;今年,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9500元,征收率100%。2、在农技工作上,举办各类技术培训41场次,为全镇240名科技示范户提供技术服务,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100%。3.在包村工作上,引导和支持村民发展双孢菇大棚10个、种植核桃经济林350亩。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在计生工作方面,没能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孕前优生任务指标,导致参检率不高。
刘江,男,1987年11月生,2009年9月参加工作,201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平松乡计生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提高了办公室工作效率。规范办公室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纪律,完善办公室工作各项制度。2、提高了远程教育站点使用率。走访全乡26个行政村,掌握每个村的远程教育终端设备使用情况,并对使用有线网络远程设备的村全部更换了机顶盒。3、提高了党务工作能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积极工作,此项工作成为全县的示范点。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在工作中总结提炼不够,撰写调研报告缺乏深度、高度。工作中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李银亮,男,1979年6月生,2003年12月参加工作, 200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县工商联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信息工作方面。上报省市信息3000(篇)余条,下发和顺信息500余篇,县委信息科连续多年被省委评为优秀单位,连续多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单位。2、文件起草方面。认真按照省市委安排部署,围绕县委“和民心、顺民意”理念,先后参与各类文稿、文件、调研起草70余篇。3、在组织协调方面。认真协助分管副主任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加强了与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改进提高的能力:资料工作缺乏深钻细研的态度,文稿、信息的完成质量不高,文字资料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胡旭峰,男,1980年6月生, 2006年8月参加工作,200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 现任县老年大学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把好党员“入口关”。发展党员工作关系着党员的质量问题,按照上级的文件要求和我县的实际工作,严格程序,努力做好发展党员工作。2、远程教育网的管理工作。对全县的远程教育网的网络及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维护。到目前为止,远程教育网的使用率一直在全市排名前三。3、全县党员轮训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突出思想性、灵活性、实效性培训,采取小班制、封闭式的培训方式,已培训农村主干党员400余人,培训县直单位骨干党员600余人,培训大学生村官100余人。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改进提高的能力:针对不合格党员的退出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没有建立起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
宋建振,男,1979年11月生,2005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现任县矛盾排查调处办公室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平安创建工作。协调配合综治成员单位,积极做好社会治安稳定、普法宣传、各种专项整治活动等相关工作。2、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和工作网络,对各级部门督办或交办的案件进行了及时处理和解决。3、办公室工作。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按照办公室工作制度要求,细心做好来电、来文登记办理,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解答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处理和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和方法还有欠缺。
郝晓明,男,1982年9月生, 2002年9月参加工作, 201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具体实施“一家一本”,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审核发放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证》,实现机构编制信息系统化、全覆盖。2、具体实施“一编一人一卡”,提升编制管理水平。圆满完成全县人员编制管理实名制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导入,以及人员编制使用卡的发放工作。3、起草政府《三定规定》。在政府机构改革中,负责起草政府工作部门的《三定规定(初稿)》,服务各项机构改革。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与基层群众沟通协调的经验欠缺,做好群众工作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谢政伟,男,1984年5月生,2007年12月参加工作,200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县人社局劳动保障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宣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通过调查摸底,在全县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台账》,确保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2、编制人社工作信息。三年来共编制各类人社工作信息103期,被市级采用26期,及时反映人社工作动态。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协助局领导查找“四风”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个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解决群众问题的经验不足,办法不多。
冯玉庆,男,1975年4月生,1995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义兴镇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扎实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指导520对夫妇进行了孕前优生免费检查。2、认真审核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发放,奖励政策的兑现率达到100%。3、完成了镇计生便民服务大厅的改造及办公设备的更新,规范了25个村的计生服务室。
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改进提高的能力: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方面能力不强,业务能力不够全面,有待提高。
王素芳,女,1975年1月生,1995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松烟镇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民政工作。对全镇900余户低保户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把申报、复核、领取等各个环节,做到零失误、零上访。2、残联工作。每年对全镇100多个一级残疾人进行一次走访,并为他们发放了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3、包村工作。工作20多年,严格执行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特别是顺利完成了第五届到第十届“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在农村工作中,对扶贫开发、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措施力度不大。
陈建萍,女,1965年2月生, 1983年11月参加工作,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平松乡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矛盾调解工作,在乡镇30多年工作中,化解了多起矛盾,特别是圆满化解了平松村刘某和曾某的土地纠纷矛盾。2、包村工作,认真执行乡党委政府各项规定,圆满完成了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工作。3、危房改造工作,积极宣传政策,真心实意帮助危房户,给他们想办法找路子,争取了危房改造指标。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学习能力不足,特别是对电脑操作不熟练,工作中的电子报表不能独立完成,影响了工作效率。
张文先,男,1966年4月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喂马乡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严格按照新预算法管理各项资金,保证了涉农惠农资金落实到位;2、对全乡的残疾人员进行了统一的调查摸底登记,认真组织残疾人补贴及轮椅、助听器发放。3、扎实开展包村工作,深入到农户,妥善解决农村矛盾与纠纷。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改进提高的能力:自身学习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文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闫素芳,女,1976年9月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牛川乡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1、全面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以村“两委”换届为抓手,积极推进村级班子建设;以党员活动为平台,推进党内活动制度化,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2、扎实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督促全乡各支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使全乡党员干部经历了一次灵魂大洗礼,全乡政治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集中精力抓了中心工作。与村干部走村入户、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协助牛川村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农村电网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具体工作。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要改进提高的能力:创新意识不强,满足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上存在“能办事就行”的思想,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工作缺少亮点和创新。
李仲英,女,1975年1月生,1995年8月参加工作,199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马坊乡科员。
三项满意的工作:1、完善各项制度。健全完善了《农村干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行为。2、严把党员入口关,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坚持将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能力强的同志吸收到党员队伍。3、圆满完成2014年农村“两委”换届工作。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改进提高的能力:工作创新能力不强。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方面有所不足。
卢秀青,女,1967年3月生, 1985年8月参加工作, 198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 现任阳光占乡科员。
三项最满意的工作: 1、财政、核算中心工作。在组织好财政收支的基础上,注重立足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求发挥好乡财政引导调节作用、核算中心收支平衡。2、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辛勤努力工作,连续两年被县计生局评为优秀分管领导先进个人。3、农经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共计300余件,创建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三个,为规范农村集体财务、三资管理不遗余力。
一项最不满意的工作或一方面最需改进提高的能力:农民增收明白卡入村入户工作不力,导致全乡增收明白卡没有达到全覆盖。
中共和顺县委组织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