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游摇头的时候脖子咯吱响摇头这么了

  一亿三千多万年前,浙江,缙云。
  连续几天,仙都上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
  这天傍晚,滴血的残阳撕开乌云的裂缝,把一束强烈的余晖射向崇山峻岭。突然,大地剧烈地抽搐起来。顷刻之间,天昏地暗,地动山摇。随着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一股鲜红色溶岩从山顶喷射而出,暗红色的蘑菇云从火山口迅速升空,并不断地翻滚、膨胀。接着,滚烫的岩浆从火山口源源不断地溢出,化为一层层又厚又稠的熔岩,向四面八方流淌。熔岩所过之处,繁盛茂密的原始森林、走投无路的飞禽走兽,顷刻间化为焦土而灰飞烟灭。
  不久,纷纷扬扬的火山灰自天而降,覆盖了周边的大地,厚度高达近百米。原本生机勃勃的仙都,陷入一片死寂&&
  &&这就是距今一亿三千万年前中生代侏罗纪晚期的仙都火山大喷发!
  不知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雨侵蚀、寒暑交替,在地球暖湿气流的作用下,每年不请自来的季风为仙都带来了大量的植物种子。它们用柔弱的毛细根扎入表层疏松的火山灰中,头顶却迎着阳光,顽强地举起两片脆嫩的绿叶,仙都大地逐渐恢复了生机。
  随着植被的不断生长、演化,形形色色的昆虫、飞禽、走兽,纷纷回到了这片它们的祖先曾经生活过的故土。
  然而,这些新来的&殖民者&惊异地发现,当年动物们经历了灭顶之灾的生活场景早已荡然无存,火山口附近长出了一根巨大的擎天石柱。它脚踏溪流,头顶蓝天,傲指苍穹,雄奇伟岸,有如立地撑天的&不周之山&。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这根石柱为中心的这片繁茂大地,又成了动物们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
  斗转星移,世纪更迭。
  终于有一天,一批从遥远的黄河流域长途跋涉而来的人类,闯进了动物们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
  当他们那支勇猛彪悍的先头部队来到溪水之畔,惊奇地发现这根顶天立地的石柱时,心底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他们立刻将这一消息报告给自己的最高首领。
  这位首领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又曰缙云氏。他就是北方那个威震诸侯、纵横中原的黄帝。
  此时,他已经平定了整个中国的北方地区,正带领着自己的精锐部队&&有熊部落最骁勇善战的将士,为寻找炎帝余部,跨长江,渡洞庭,入益阳,登湘山,然后往东进入浙江南部(请参见下文《江南奇祠》)。
  黄帝得到先头部队报告的这一消息后,立即前往察看。当他抬头仰望这根矗立于清溪之畔,阳刚无比,其势冲天的石柱时,顿时热血奔涌,激动不已。他立即叫战士劈出一条小道,自己亲自围着这根石柱转了一圈,然后宣布:停止前进,准备宿营。
  原来,当时的中国刚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对&男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可以说无以复加。因为,在那个时代,一个部族的强大与否,不仅依靠其首领的智慧和勇敢,还须视其部落男性青壮年数量之多寡。他们认为,要增加人口数量,必须依靠男性强大的生殖能力。汉字祖先的&祖&字,最早写作&且&,而&且&字是个像形字,就像一根坚挺的男性之&根&。
  此刻矗立在面前的石柱,不就是一条勃然挺立、拔地擎天的&男根&么!
  正在此时,先头部队又气喘吁吁赶来报告:沿溪而上五里,又发现一个巨大的山峡。远远望去,如同芙蓉万朵怒放于溪流之畔。进入峡谷,只见其山如同一女子仰身而卧。顺着女子双腿之间行至峡底,则见两侧山崖凸鼓,有如女子丰满之圆臀。
  最为奇怪的是,峡底深沟之形,状若女阴。其间又有一不息之泉,清冽甘甜,突突涌流。其所溢之水泻入清溪,直奔下游,滋养着那根擎天石柱之根部,使之更为清润峻拔。
  黄帝闻之大喜过望,决定在此安营扎寨,采石柱&男根&之阳,汲石峡&女阴&之泉,炼成丹丸。令男子服之壮阳,女子服之滋阴,阴阳调和,部族人口将如江河之滔滔,子孙后代将似群星之闪耀,又何患叛乱不止,天下不定?
  然军中煮食之鼎(锅)太小,难以炼丹。黄帝正在发愁,不料喜讯再次传来:先头部队又在附近十里之&荆山&(东渡镇荆坑)发现&黑金&!
  于是,黄帝择日升火,采&金&铸鼎。不久,巨鼎顺利铸成。黄帝即命士兵采阳汲阴,炼制丹丸。
  巨大的铜鼎下燃起了通红的的火焰,黄帝君臣将男根石、女阴泉、黄金砂、灵山乳、五色土等放置鼎中,慢慢烧炼。昼夜不熄的炼丹之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溪水,后来人们就把这段溪流叫做&炼溪&;烈火还把石柱下游一块巨大的崖壁烧燎成赤红色,人们就称其为&小赤壁&。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这一年的九月初九,巨鼎之中忽然升起&非红非紫&之烟霞。黄帝掐指一算,刚好已满九九八十一天,丹丸已经炼成。于是,命人熄火,准备取出丹丸。
  揭开鼎盖的一刹那,只见鼎中光芒四射,直冲斗牛,日光为之黯然。接着,紫气飘浮,香溢峡谷,群臣为之惊绝!黄帝见之大喜,当即宣布:召开隆重庆典,共享丹丸。
  庆典在山势逶迤、溪流如带的擎天一柱之前举行。
  雄峰幽谷,云雾缭绕,羽仪飘扬,华旗招展。黄帝君臣及当地百姓,衣着鲜丽,兴高采烈,沉浸在无比喜悦之中。
  只见轩辕黄帝缓缓登上高台,沸腾的会场即刻安静下来。他拿起金光闪闪的丹丸,首先分发给前排的臣妃。
  黄帝与前排臣妃刚刚服下丹丸,雄峰之顶突然飘下朵朵五彩祥云,涌向高台。黄帝用手轻轻一拂,云层深处突然金光闪耀,一条灿烂夺目的金龙出现在众人眼前。只见金龙游到黄帝面前,摇头摆尾,伏首而迎。
  黄帝见此,已知天命。
  回顾自己的一生,临危受命,克暴制凶;开疆拓土,天下一统。而今,集天地之精华,蕴日月之灵气的丹丸也已炼成,此生应了无遗憾。他深情拜别部族群臣及众多百姓,抬腿跨上金龙。
  众臣民见金龙载着黄帝慢慢腾空,大惊失色,有的抓住龙须,有的攀上龙背,有的抓住黄帝所佩之弓,有的抓住黄帝所穿鞋履,皆欲随之而去。不料,抓龙须的,体重须断;抓弓、履的,弓滑履脱,先后纷纷坠地。只有服下金丹、身轻如燕的七十二位臣妃,随黄帝乘龙向天际飘然而去&&
  仰望黄帝驭龙升天,群臣百姓齐跪黄土,叩首于地,千呼万唤,声震峡谷。而那些落地无伤的臣民,或持须而泣,或抱弓而号,或捧履而嚎&&
  后来,人们就将这座&黄帝乘龙升天&之山,以黄帝之号&缙云&二字冠之,称之为&缙云山&。而黄帝&铸鼎&之擎天玉柱,因有龙之&胡须&断落其上,人们称之为&鼎胡峰&。后闻攀龙须坠落者言:半空中曾见峰顶有&湖&,故&鼎胡峰&又称&鼎湖峰&。而那些掉落缙云山化之为草的龙须,也被后人称之为&龙须草&,故晋崔豹《古今注》云:&龙须草,一名缙云草。&
  自此以后,轩辕黄帝在缙云山铸鼎炼丹、乘龙升天之传说,以及鼎湖峰、芙蓉峡,一阳一阴之奇观,奠定了&缙云&为天下名山之地位。而&男拜鼎湖峰、女拜芙蓉泉,求子者生龙、求女者得凤&之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仰望&鼎湖峰&,其绝对高度170余米,故无论你近在好溪之畔,还是远在初阳之山,都会被它的雄奇挺拔、移步换景所震撼:左视若亭亭玉立之石笋,右观若乘风破浪之巨帆;前望如伟岸坚挺之男根,后览如长须飘飘之轩辕。真可谓莫测其变化之万端!
  鼎湖峰周边还分布着婆媳岩、舅轿岩、凌虚洞、仙水洞等秀岩谜窟、奇峰异洞,构成了缙云&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九曲练溪、十里画廊&之奇特景观。以至谢灵运、李白、白居易、颜真卿、皮日休、陆龟蒙、沈括、朱熹、刘伯温、徐霞客、汤显祖、袁枚、潘天寿、郭沫若等等历朝历代之文宗巨匠纷至沓来,在这里留下了他们不朽的题刻和诗篇。
  而在21世纪这个阴盛阳衰的时代,充满阳刚之气的鼎湖峰,则让那些前来旅游观光的&模范丈夫&&优秀老公&们,一改往日低眉顺眼、卑躬屈膝之态,使他们真正昂首挺胸,扬眉吐气了一回!
  逸踪山人曰:
  从母系的女娲炼石&补天&,到父系的黄帝炼丹&补肾&;
  从仰望天上的&洞&,到崇拜地上的&峰&;
  从追捧&英雌&,到追捧&英雄&;
  人类就这么一步步走来!
  本文摘自西泠印社出版的《仙境寻奇》
碧草奇洞 (项一中摄)
黄帝乘龙 (朱国猫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睡觉的时候摇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