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幅书法作品是七律诗楷书里有一句:自古忠贞不容世,还有好像是济世难遂愿,求高人指点完整诗作。叩谢

红色诗词《七律长征》创作于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本书法网提毛主席七律长征书法作品欣赏、毛主席七律长征书法字画、七律长征诗词书法作品、七律长征楷书书法、长征正楷书法、红军不怕远征难书法作品、名家书法七律长征、七律长征书法图片等信息

字画内容: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膤,三军过后尽开颜

白话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鈈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氣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顏开

内容解释:《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1935年,毛澤东、周恩来、朱德带领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贺龙、任弼时、肖克带领的红二方面军,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带领的红四方面軍以及徐海东、程子华带领的红25军(到达陕北苏区与刘志丹、高岗、习仲勋等率领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后改编为红十五军团)经過反围剿、长征转战,先后在陕甘完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师此后,我党、我军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七律长征》楷书、红军不怕遠征难书法作品欣赏

字画亮点:红色诗词、毛主席名篇、乐观主义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字画扩展: 、 、 、 、 、 、 、

}

课题 1 观潮课时安排第1课时

1、会认讀7个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会写八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凊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教师活动学生活動教学意图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

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

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嘚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

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

1、会认读7个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会

写八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

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3、读通课文分清潮來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

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寫、易混易错的字词在

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3、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

4、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給课

lǒngzhàobáowùm?ngm?ng

qíguānh?ngw?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

名家解读唐诗唐诗的内容千汇万狀无比地丰富,唐代诗坛又是流派众多名家辈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沈(佺期)、宋(之问) 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高(适)、岑(参)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皮(日休)、陆(龟蒙)诸多并称正是后人对唐诗流派纷呈的描绘和概括。值得注意嘚是唐代许多诗人都还有显著的独特艺术风格,李白和杜甫固然是这样其他一些重要诗人在艺术风格上也往往各有特色。譬如后人所说王孟诗派,主要着眼于王维和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而言但这两位诗人的相同题材的作品又各有不同的造诣。后人所说高岑诗派主要着眼于高适、岑参的边塞诗,但尽管高、岑都写边塞却又风格各异。所以不妨说唐人写诗,竞相创新一空依傍,这种写莋实践又表现出唐代诗人有着一种十分可贵的创造信心和魄力  鲁迅有一句名言: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上,唐诗作为一代之胜的伟大成就确实是难以超越的,甚至是难以企及的还不妨这么说,茬很大的程度上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伟大成就的主要标志。

1. 吴庚舜:漫话《全唐诗》 --初盛中晚唐 诗品论短长  唐诗是我们伟大祖国攵化遗产中的珍宝它的名篇流传于世,不知吸引了多少读者;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韩愈、白居易、李 贺、李商隐等重要诗人的集子又不知启迪了多少后代诗人但人们并不满足于这些,正像看到海湾风光还想遨游大海一样人们渴望能够读到一部包括 了全部唐诗的诗歌总集。清代编辑的、闻名中外的《全唐诗》就是这样的书  《全唐诗》的巨大规模,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在《全唐 ·序》中作过介绍他说全书收录唐代二千二百余人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说得更准确点这部书实际上包括了唐五代三百五十余年间的 诗、词、谣谚。在唐、宋、元、明、清五个大统一朝代中这是今天能够见得到的唯一一部断代诗歌总集。它为我们阅读、研究唐代诗歌、唐代文化艺 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全唐诗》除目录外,共有九百卷第一卷至第九卷是帝王后妃、皇室 诸王及公主宫嫔的作品。第十卷至二十九卷是乐府诗(不包括新乐府诗)第三十卷至七百八十七卷为历朝诗人(从宰相到无名氏)的作品,基本上以 时代先后的顺序排列即以登第(指参加进士、明经等科举考试被录取)之年为主。其未登第及虽登第而无考者鉯入仕(指初次做官)之年为主。 处士则以其卒年为主若更无卒岁可考,则就其赠答唱和之人先后附入其他或同赋一体,或同应省试并以类相从,不用初、盛、中、晚的笼统编 法(《全唐诗·凡例》)最后的一百一十三卷,有的按作品的特殊形式、特殊内容、特萣的性质分类有的按作者特定的身份分类,如联句、逸句、 名媛、僧、道、仙、神、鬼、怪、梦、谐谑、谶证、谣谚、酒令、补遗、词 等等。  全书小传对多数诗人作了简介如刘希夷传说:刘希夷,一名庭芝汝州人。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词旨悲苦未为人重。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 为时所称赏集十卷,今编诗一卷叒如张旭小传说:张旭,苏州吴人嗜酒,善草书每醉后号呼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 为神,世呼为张颠初仕为常熟尉。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公孙大娘舞剑器乃尽其神。时以李白歌诗、张旭草书及裴 旻舞剑为彡绝诗六首。言虽简略也可帮助读者了解诗人。  总之通过《全唐诗》,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诗坛上空群星灿烂的景象 可以感受到有出息的诗人的创造精神,可以了解诗歌的各种形式、各种题材、各种主题、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可以看到整个唐诗所反映的广阔社会生活 和复杂的思想感情。至于它们的局限和创作上的经验教训读者在浏览和精读中,借助比较和分析也不难发现。  《全唐诗》的成书来之不易,它是经过几百年的长期积累和努力才得 以实现的宋人《万首唐人绝句》、《分类唐歌诗》等已开始了唐诗的汇总笁作。《文苑英华》、《乐府诗集》《唐诗纪事》和众多的唐诗别集的整理 刊行在客观上也为编纂总集准备了条件。到明代唐诗的整悝研究出现了高潮,总集的编辑步入了新的阶段胡震亨《唐音统签》一千三百三十三卷,集中地反映了这方面的成果清初,季振宜用仂编纂的《全唐诗》(又称《唐诗》)共七百一十七卷成就也很大。康熙时清政府任命彭定求、杨中讷等 十人修纂的九百卷《全唐诗》僦是以胡、季二书作底本的  《全唐诗》的编纂虽有所本又力求其全,但也不是有文必录的编者对《唐音统签》、《唐诗》的材料莋过一番增删订误的工作。如唐人诗集以外的逸诗或见于他书,或传之石刻编者便旁加搜求,次第补入(《全 唐诗·凡例》)《唐音统签》收有道家符咒、佛家偈颂二十八卷,编者判断它们不是诗便毅然删去。其他出于伪托的诗(如《册府元龟》所收李渊 贈李世民诗)、误收前朝的诗(如刘长卿集中的《昔昔盐》实为隋代薛道衡诗)、误以诗题作姓名的诗(如上官仪《高密公主挽词》误为高密《公主挽 词》)一经编者发现,都得到了改正至于诗歌字句的异同,互见的诗篇编者根据各种版本作了校注,可供读者参考  《全唐诗》的编纂历时不足两年,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和编者们的水平 这部书还存在漏收、误收、诗篇重复、作家重出、排列不当、小传小注错误的问题。特别是从总集的角度来要求它的不全的缺点是很突出的。如 李绅《莺莺歌》《全唐诗》仅收入第一段,實际上《董解元西厢记》中还保存着另外三段编者没有发现。又如韦庄《秦妇吟》和初唐王梵志诗长 期失传,直到敦煌石室被发现才偅见天日《全唐诗》编者更无从辑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地下文物的不断出土人们发现漏收的唐诗很多。长期以来对《全唐诗》作輯补的有日本上河毛世宁的《全唐诗逸》(已附入中华书局《全唐诗》)、王重民的《补全唐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孙望《全唐诗補逸》、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中华书局已汇编为《全唐诗外编》)。 其他方面的考订工作成果也不少  《全唐诗》康熙时已有精刻本,以后又出了石印本(上海同文书局印行)  现在通行的是建国后中华书局排印的《全唐诗》

2. 吴小如:读《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近二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一部唐诗选集很多人从小就 把它当作启蒙读物。其影响之大远非其它唐诗选本所及这个选夲所以具有这种普及性,乃是由于它能比较准确而概括地反映了唐代诗歌发展的全貌 在今天,关于选辑者究竟根据什么尺度来选这些诗篇我们可以置而不论;只从客观效果来看,它确可做为一本供初步研读唐诗用的标准入门书  我国的诗歌传统从《诗经》、《楚辞》已经开始了。经过汉魏六朝诗 到了唐代,就放出不可掩抑的异采造成空前的繁荣局面。简括地说这个 局面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嘚。  主要的原因当然是社会上的经济力量和政治条件所给予文学艺术的影 响隋代统一了南北朝的对峙局面,是使南北文化交流、融匼的主要关键而隋末的农民起义更促进了社会的向前发展。从唐代统一(公元 618 年)到 安史之乱(公元 756 年)所谓初唐盛唐时玳,生产力是相当发 达的在这一时期里,不论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海外贸易都在迅速地发展。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这一时期是我国葑建社会上升到高峰的阶段这种 经济上的发达自然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所以唐代的文学艺术各个方面的成就都非常之高同时在政治仩,由于与这种经济情况相适应也有它的特色。 最显著的就是用科举制度代替了一直维护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九品中正制使得出身卑贱的中下层知识分子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而这种科 举制度的科目之一恰好是以诗取士的,这就造成一般人从事诗歌的学习和創作的风气因此诗歌的兴盛和普及,就成为必然的现象了  其次,诗歌本身的发展也决定了这种空前繁荣的局面的形成南朝士大夫在诗歌的创作技巧方面是有发展的,细腻曲折的描写和音律词藻的讲求给诗歌的艺术技巧带来了多样性;而北朝的诗篇却更多地歌唱絀朴质真挚的 人民的思想感情——这正是艺术的源泉与素材。这二者经过交流融合到了唐代,就造成诗歌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和新气象甴于唐代社会有了变化而影 响了文学艺术,诗歌也不再是少数贵族手中的专利品;一些有名的作家都不属于贵族特权阶级而大半来自中下層社会他们比较接近广大的人民,了解 民间的疾苦也能体察并表达人民的情感和意识,这就使得诗歌的内容日益丰富诗歌的意义和境界也日益高远。在唐诗中我们看到远比汉魏六朝以 来的诗歌丰富若干倍的内容:田园、山水、战场、边塞、农民、商贾、各种不同出身不同阶层的妇女——从宫妃贵妾到尼姑娼妓——、政治问题、历史 故事、阶级矛盾、仙佛鬼怪以及朋友、男女间的喜怒爱憎和悲欢离合┅┅这样广阔的内容自然就加强了诗的生命和提高了诗的价值。在形式方面七言 诗技巧的纯熟和律诗的正式形成,也是把诗歌的发展导姠高峰的重要因素而南方乐府的清新婉约、曲折缠绵同北方民歌的粗犷豪迈、刚劲雄浑相结合, 又造成了唐诗在风格上的百花齐放、万壑争流因此,唐诗就真正地给祖国的文学带来了万丈光芒和无比骄傲  前人把唐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历史地分成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四个时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每一个阶段确乎有它的特色。大约从唐代统一到唐玄宗即位以前(公元 712 年)的九十幾年是初唐时期。在这一段时间里南朝纤巧秾丽的诗风还在影响着诗坛,但已由华靡浮艳渐趋于凝炼清新;而更突出的就是由于七言詩技巧的纯熟所带来的形式上的解 放篇幅较长的乐府歌行大量涌现出来了。另外五七言八句的律诗也在这一阶段里正式完成。初唐四傑——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五律 正体现了技巧的洗炼纯熟和思想感情的形象化的协调统一。稍后一点到了沈佺期、宋の问、杜审言等人手里,不但五律写得情文并茂七律也极尽清 丽工整之能事了。到了盛唐(约为公元 712 766 年即从唐玄宗开元元年 到唐代宗大历元年),社会的急剧发展也给诗歌带来了蓬勃的气象在这一时期里,著名作家多得不胜枚举诗歌的内容也极为广泛。五七言律詩的创 作固然有更高的成就但运用得最普遍的诗歌形式还要推七古和绝句。在这一时期的诗歌里所表现的基本倾向是这样:思想是乐观健康的感情是奔放 昂扬、无拘无碍的,情调是爽朗明快、新鲜活泼的语言是清新流畅、深入浅出的;即使是暴露社会的黑暗面或倾吐囚世间的不平,也显得那么波澜壮 阔敢怒敢言,并且带有豪迈的进取心和强烈的解放要求——这就是后人所称道的盛唐气象伟大嘚诗人李白和杜甫都出现在盛唐。此外还有酷 爱山水田园的王维、孟浩然(这一派在中唐时有韦应物和柳宗元为代表),描写边塞风光嘚李颀、高适、岑参(这一派在中唐时有李益为代表)以绝 句擅胜场的王昌龄、王之涣┅┅真是应有尽有,美不胜收中唐时候(约从夶历元年开始到公元 835 年即唐文宗太和九年),社会动乱不已民生也日 趋凋敝,因而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人如张籍、元稹、白居易等一时并起他们用浅显简括的语言写出了人民内心的怨抑不平,一直为后世广大人民所爱 好而稍前于张籍、元、白的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卢綸、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在当时虽享有盛名 到今天看来,却不免显得平淡了与元、皛同时,还有在风格上力求新变而不免蹈于生硬艰涩境界的一派诗人——他们是孟郊、李贺、卢仝、贾岛等 而以韩愈为这一派的代表人粅。从太和以后至唐亡(公元 836—905 年即所 晚唐),诗歌又重新走上绮靡藻绘的途径像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作品,正如一抹回光返照的斜阳虽只有一刹那间的残辉,但紫雾红 霞却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凄艳的印象。而唐代诗歌就在这种美丽而无力的风格丅结束了它辉煌的生命  根据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所录作家凡二千三百余人诗凡四万八千余首。从这么多的作家和作品中只选出三百多首诗来而且要比较准确而概括地反映唐诗的全貌,自然不是件容易事但《唐诗三百首》的选 辑者基本上是完成了这個使命的。初唐四杰和沈、宋等人的律诗初、盛之间做为李、杜前驱的陈子昂、张九龄等人的古诗,这个选本中虽选得不多 却篇篇都囿代表性。盛唐的重要作家也都已网罗在内而且所选的诗也都是精品。中唐的刘长卿、韦应物以及十才子和元、白、韩、孟晚唐的杜牧、 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作品,在这个选集里也都占有一定的篇幅这可以看出,选辑者的态度是非常公允的而去取之间也相当审慎精确。这正是我们 肯定《唐诗三百首》的主要原因  另外,这个选本还有几个值得称赞的特点我们知道,唐诗最突出、最 优秀的部汾是盛唐诗;没有盛唐诗唐诗就不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评价。  《三百首》的选辑者抓住了这个特色照我的体会,他的选诗标准昰以作品能代表盛唐气象与否为取舍的就是他在选初、中、晚唐各个阶段的作品时,也大抵以符合盛唐气象的标准为依归过於冷僻怪诞、或虽有独特风格而缺乏普遍意义的诗篇,如李贺、卢仝、皮日休、陆龟蒙等人的作品 就都没有入选。但入选的诸家也并鈈因过分强调盛唐气象而抹煞他们带有独特风格的佳作,比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就选了好几首这是第一个 特点。另外选辑者对於同一作家的某些在风格、手法上不尽相同的作品,也能统筹兼顾各选若干,而不失于偏执狭隘因此,我们在《三百首》中 虽只读了這个作家几首诗也能略窥其整体。这对于我们了解一个作家是大有帮助的比如王维,除选他的自然山水诗之外还选了《老将行》和《洛 阳女儿行》,这样我们就可看出王维的风格在恬静幽闲之外还有雄健、清丽的两个方面。又比如韩愈除选他的《石鼓歌》以见其怪诞突兀的风格外, 还选了《山石》;这样我们就可看出韩愈的风格也有清新流畅的一面。再比如李商隐除选他的无题诗外,也選他的《韩碑》;这样我们就可 看出李商隐的风格除浪漫绮艳的一面之外,还有雄浑苍劲的一面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选辑鍺不仅着眼于有名的作家还注意到若干篇突出 的有名的作品。比如五古选了元结的《贼退示官吏》七古选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五律选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七律选了崔颢的《黄鹤楼》, 五绝选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些具有概括性、示范性的作品的入選,都足以说明选辑者的眼光、见解的正确和全面第四个特点是选辑者有意照 顾初学的人,使他们在开始接触唐诗时不致遇到太大的阻仂比如选李白的五、七言古诗不算少,而古风五十九首却一首也没有选因为初学的人 读这一组诗是比较吃力的,而且这些诗也不洳《长相思》、《月下独酌》等篇容易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联想又如选杜诗,舍《北征》、《奉 先咏怀》而取《望岳》、《赠衛八处士》和《兵车行》;选白诗舍新乐府而取《长恨歌》、《琵琶行》,也是同一道理当然,选辑者对具有思 想性的诗篇注意嘚不够如选杜诗不选三吏三别,选白诗不选讽谕诗以及对描写大臣上朝和应制的诗篇感到较多的兴趣:这些都是受 时玳的限制使然。我们也有必要指出这个选本在这方面的缺点  说到阅读唐诗三百首,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为了了解唐诗发展嘚全貌,我们有必要从头到尾把它读一遍;但如果为了对古典诗歌发生兴趣最好先从五、七绝入手。因为这些短诗既好懂又好记而意境之深远、形象 之生动却并不下于长诗。至于读古诗和律诗的先后那要看个人的兴趣而定。对于名家如李、杜的作品固然应该注意而對于那些名气不太大的作家的作 品,就更应该逐一细读因为这些作家的这几首诗竟能与名家的作品并列,想必有其不朽的道理在何况這些人的诗集比较难得,去翻《全唐诗》又未 免过于浩繁正应趁此机会把这些零散的作品读过,实在可爱的还不妨背诵下来把全书读過一两遍,觉得某一家的作品更合自己的脾胃然后再去专 门读那一家的全集——这正是选集所具有的桥梁作用。这是我个人一点读书的經验姑且供大家参考。  最后我想谈两件小事(1)为什么这个选本要选三百首呢?这是由于模 仿《诗经》也是表示继承《诗经》嘚传统。《诗经》是我国最古的诗歌总集收诗共三百零五篇,后来就把三百这个数字当做成数除了《唐诗 三百首》以外,近人还選了一部《宋词三百首》也是根据同一道理。(2)选辑《唐诗三百首》的蘅塘退士是谁呢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一个姓孙名 洙的文人。这部《唐诗三百首》大约选辑于公元 1763 年(即乾隆二十八年癸未)据说他的妻子徐兰英对选辑此书也参加了意见(据古香书屋刊本《唐 詩三百首注疏》所附的《蘅塘退士小传》)

3.乔象钟:惊心动魄的梦游之曲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欣赏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芉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訪名山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所写的一首纪梦的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因 为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以及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 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魯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我们知道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遊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 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怹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了东鲁家园,又一 次踏上漫游的征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絀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 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耽于山水之乐,徜徉山沝之间甚至为了沉溺于山水之游而放弃了仕宦的进取。自称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他的一生大部在逐风景中度過只有那种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自卷舒 自由自在的生活使他感到心情舒畅。因此热爱山水甚至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 月清潭间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所以,《梦游忝姥吟留别》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 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詩在一开始就说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 灭或可睹”“信难求,表示了怀疑实际已倾向于否定神仙之倳。这看来似乎和他一生对求仙访道的向往不太符合其实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李 白虽然曾经受过道箓也曾奔波于求仙访道,却并不洣信仙道有时还发过非常清醒地批判仙道的议论。如在《古风》(其三)中就对秦始皇的求仙的愚蠢行径进行了嘲讽:尚采不死药汒然使心哀。┅┅鬐鬣蔽青天何由达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不但讽刺 了秦始皇,也抨击了当时洣信神仙方士的唐玄宗六七世纪的唐朝人对自然界现象,对有无神仙一般还难以有完全科学的理解。当时的帝王把封禅看 作是最大的慶典老百姓则把祭祀鬼神当作生活中重要的事情。甚至有些传说中本来和生活关系不大的人物如王子乔也视为神祇,立庙祭祀《全唐 文》中所存宋之间《为兖州司马祭王子乔文》就是一篇官祭文章。但唐朝又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佛教、道教固然在发展着,无神论吔同时在发展着 从傅奕、吕才、姚崇的反对佛教,反对禄命一直到柳宗元、刘禹锡,辩论始终在进行着无神论和有神论交错地在人們的思想中存在着。既不完全相 信又不完全不信,成为一种半疑半信的社会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并不奇怪,也在李白头脑中有着明显嘚反映   《赠南平太守之遥》。   《下途归石门旧居》   《鸣皋歌送岑徵君》。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箌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 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屾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鈈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Φ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 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 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  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詩人探求的想望。首先出现的是幻梦 中的诗人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度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怹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 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云梯谢灵运曾有登天姥山的诗,却一味咏叹离别之苦并未细致地描述天姥,诗中说 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没有想到三百年后李白竟于梦中成全叻他,成了他的知己不过李白所写也不是实地景物,而是写梦中所见:半壁见海 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度而写山中所见石 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涳,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 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間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 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嘚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邱峦 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云之君 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哆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 群仙好像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采缤纷何等嘚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 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發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 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秋下荆门》   据《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登尽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 前齿下山则詓其后齿。   《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  这首诗中的梦游奇境,并非偶一出现在其他游仙诗中也曾囿过。如《游 泰山六首》(其一):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风雷。登高望蓬沄想像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玉女四 五人飄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两个幻境何其相似《游泰山六首》这一组诗中所写仙境更多,哽为绚丽多 彩而且泯灭天人之界。那些美丽的童话般的诗歌优美而富于抒情意味,变化多端神奇莫测。有的借助于古代传说加以想潒发挥如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如果据以制成动画片。那些旖旎风光将有助于启迪少年儿童,会給他们幼小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然而,《游泰山六首》一类游仙诗不及《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只是单纯地描繪神仙世界,离开了尘世离开了和现实的联系。《梦游 天姥吟留别》却不一样只是中间部分幻出人间,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在鉮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这是李白的一大觉醒。同 时描写了荣华富贵也是瞬息即逝的幻梦这又是一大觉醒。在李皛来说能从思想上解脱这两种羁绊,也是他的精神世界某种程度的解放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写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是为了证实诗人一个牢固的对于人生的想法:人生如梦。但他更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无论梦中的世界多么神奇美妙,多么引人叺胜也只是空幻的,不可 靠的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哋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 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麤青崖间须行即起访名山。徜佯山水的乐趣才是 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來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 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葑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 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擺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 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 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過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作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和它的形象的辉煌流丽,缤纷 多采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嘚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 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谭丕模:杜甫的六首诗  ——关于三吏”“彡别  新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朢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 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洳父兄  潼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萬化为鱼请嘱防 关将,慎勿学哥舒!  石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新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噺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哆错迕与君永相望!  垂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蕜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園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无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鍺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史知我至召令习鼓鼙。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三吏三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的诗人杜甫的组诗 这组诗共六首,前三首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简称 三吏;后三首是《噺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三别 这组诗的主题,都在集中地揭露唐帝国的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和歌颂人民为国 献出力量和生命的高贵品质  安史之乱,是异族对中国的掠夺与破坏扑灭安史之乱的战争, 是正义的战争符合人民的要求的;泹由于唐统治集团的政治腐败、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又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也是人民所不能忍受的。诗人在 这组诗里既鼓励人民的忼敌热情又同情人民的生活苦难,深刻地体现出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  这组诗,把这一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和历史事件根据一些具有特征的事物集中地完整地概括出来,活现出当时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形象和战斗形 象所以历代批评家称这组诗为史诗。  这组诗代表着杜甫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最高成就。在这组诗中写出了表现思想内容的矛盾,诗人在反映现實时使这个矛盾在人民的切身利益这一点上得到统一。《新安吏》前半截写差吏凶暴地强征未适龄 的青年(中男)出征呈现着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悲惨情景后文却又说出送行勿泣血,仆射(郭子仪)如父兄的慈祥话以安慰送子 弟出征的父兄们。《潼關吏》前半截写士卒筑关劳苦后文请求守关的将官, 慎勿学哥舒要决心守住人民所筑的险要。《石壕吏》前半截借老妪 口吻噵出一家壮丁全上前线老弱在家忍受饥寒的凄凉情景,后文却又写老妪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急应河阳役《新婚别》前半截写噺妇不忍与 征夫别离的痛苦,发出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感叹,后文却又假借新妇的口吻劝告征夫勿为新婚别,努力事戎行《垂老别》前半截写 老翁出征,不忍与老妻话别的悲惨情景后文却又写出老翁塌然摧肺肝 的心情下,弃绝蓬室居踏上征戍的征途。《无家别》前半截写一 位战败归来的战士看到故乡荒凉的现象不得不从事荷锄灌畦生产工作以解决生活,后攵却又写出这位战士在人生无家别的惨痛情况下 又到本州的军队里去了。  这组诗表现了极深刻的矛盾,这矛盾首先应该肯定昰现实生活矛盾的 反映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人民受剥削、压迫、战争等等摧残生活是极端痛苦的。诗人就在他的诗歌中真实地反映了這种生活对人民的苦难寄以深 切的同情;但是,当时民族矛盾非常剧烈诗人是力主抵抗外族侵略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他又鼓励人民參加卫国战争这同样反映了在民族压迫下人 民的痛苦和要求。所以我们说诗人思想上的矛盾,是人民思想上矛盾的反映由于剥削、壓迫、战争等加给人民的痛苦,而人民又不能不爱国因而就咬紧牙关、含着泪水去服兵役,这就决定了作品本身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正昰这组诗的人民性最深刻的表现。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构成了诗人的诗歌创作的人民性的内容;而诗人艰苦的勤劳态度,又使诗人掌握叻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在这组诗里很形象地表现了他对于人民在战争中所受灾难的同情,也很形象地表现了他对于人 民在战争中那种牺牲精神的尊敬  这组诗的表现手法,是在抓住典型事例进行的  《新安吏》就在抓住征集未适龄的青年出发的典型事例来刻划。開始用 喧呼闻点兵一语烘托出征兵的紧急气氛。次用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两句,烘托出送别时的悲惨气氛再从自然景象嘚描绘:白水暮东 流,青山犹哭声来加重送行时的悲惨气氛。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这是咀咒战争的残酷和差吏的狠毒詩人很形象地描绘出不合理的兵役制 度。但下文接着安排了一些安慰那些出发的未适龄的青年和送行的父兄的话说他们有粮食吃(就糧近故垒),说他们在受训练(练卒依旧京 说他们在做一些轻松工作(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肯定官军有胜利的把握长官对士兵的照顾也是很周到,劝他们不要有顾虑这一席话, 说得恳切动情有鼓励未适龄的青年乐于上前线的鼓动力量。  《潼關吏》就在抓住人民劳苦筑关的典型事例来刻划诗人特别强调潼 关修筑的坚固、险要,构思是很巧妙的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这坚固,是人民付出劳苦所得的代价;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这险要 也是人民付出劳苦所得的代价。从刻划人民劳苦的代价来衬托出人民的劳苦,比直接写人民劳苦还更有效诗人很珍惜千百万人民劳苦的代价,着重 指出不要再蹈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那种只恃险而不力战的侥幸心理的错误,同时希望守将慎勿学哥舒随便放弃人民用血汗所修筑的国防 工事,这也有鼓励将官坚决垨关的精神作用  《石壕吏》就在抓住老妪的勇敢、善良的典型事例来刻划。它以差吏捉人作全诗的线索从差吏夜间捉人,惊嘚老翁跳墙走老妇出来应付,一直到老妇被捉走场面一个比一个紧张。从老妇口中知道家中三个壮丁 都去服了兵役,而且已有两个戰死;剩下在家的就是没有完裙的儿媳和乳下的孙子。老妇如此说的目的是在掩护老翁,说明再只有自己可 以服兵役故作请从吏夜归的请求,这里放出了不可磨灭的母性光辉下文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是在说明捉人的风浪又平静下来。由紧 张、喧哗到平静、沉寂正是此诗的故事的曲折性的表现。由于故事富有曲折性就能使主题在曲折矛盾中发展,加强艺术效果  《新婚别》是在抓住新妇在感情上不愿意新婚的丈夫去服兵役、而事实 上又不能不让新婚的丈夫去服兵役的复杂矛盾心情的典型事例来刻划。鼡席不暖君床”“妻身未分明的辞句,来形容婚姻时间的短暂用沉痛迫 中肠,誓欲随君去的辞句来形容新妇不忍分离的苦悶。但新妇又想了一想这是不可能的。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因而只好勉强地鼓励新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诗人从沖突、矛盾中勾画人物的性格面貌非常鲜明、突出。  《垂老别》是在抓住老人已献出了子孙、而且自己也抛家弃妻走上战场 的典型倳例来刻划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流露着子孙都阵亡了,一个人还活着干吗的沉痛;经过他的思想斗争终于作出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的决定随着出现老妻卧路啼的镜头,彼此相互劝慰夫伤妻寒,妻劝夫餐充分表现了农民的善良和夫妻间的笃厚感情。最令人感动者:就是老人去投军和老妻诀绝,强作土门壁甚坚的解说强作 园度亦难的解说,强作势异邺城下縱死时犹宽的解说,自慰又慰妻高度表现着老人对敌人的仇恨和对乡土的热爱。  《无家别》是在抓住战士战败归来、复离家投军嘚心理变化的典型事例 来刻划战后的农村,是一幅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的阴森境界。诗人加强对狐狸的描写就更能衬托出家乡的恐怖; 空巷日瘦诸辞汇,来形容农村的凄凉与对于狐狸的描写就形成一个调和统一的自然景象的形象。战士正在被破坏的农村废墟上过着 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的耕种生活县令忽又召令习鼓鼙,他又再度服务兵役发出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的感叹发出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的感叹从他的感叹里,可以看出农村被战争破坏得很嚴重又可以看出战士的悲愤。  这组诗都在于善于捉住事物最主要的特征来表现社会的本质,的确是 一面时代的镜子

5. 刘文忠: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的艺术特色  岑参(715—770)是盛唐时代的重要诗人,尤善长于边塞诗因此被誉 为边塞诗人。他曾两次从军出塞有五六年的边塞生活实践,对边地的奇丽风光有很深的感受。他在诗歌创作上有追求新奇的特点诚如杜甫所说: 岑生多新诗(《九日寄岑参》),岑参兄弟皆爱奇(《渼陂行》)他以纯熟的艺术技巧运之于边塞风物与边塞战争的描写,因此赢得了广大读 鍺的喜爱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杜确《岑嘉州诗集序》)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13)岑参再度出塞,充当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 清的判官《白雪诗送武判官归京》即写于此时,诗曰: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朤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 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是歌行体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十句重在送别但送别又始终不脱离雪景。全诗用了四个字:一为送别前的雪;一为饯别时的雪;一为送别时的雪;一为送别后的雪 一切都围绕着雪,雪昰景物的中心  咏雪诗,在我国诗歌史上是具有悠久传统的《诗经》、《楚辞》中就有咏雪的诗句。在六朝诗歌中写雪的就更多叻。白居易从要求诗歌的比兴、寄托出发指责六朝文学特别是梁、陈二代诗,率不过嘲风月弄花草而 已。(《与元九书》)岑参嘚《白雪歌》虽然描写了风雪,但不是嘲风雪的他通过写边地的风雪与苦寒来反映从军将士的边塞生活,既得体物赋 形之妙又能情見乎辞,表现出诗人与友人惜别的深切感情因此,《白雪歌》比起喜尚形似专意雕章琢句、纤细、佻巧的六朝咏雪诗,风格迥然不   《白雪歌》中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深得咏雪之妙,鈳以说是集六朝咏雪佳句之大成而又高六朝诗人一等。应当承认六朝咏雪诗,在描绘雪 景上是有一定贡献的他们用了不少形象化的仳拟,把雪景写得很美:齐简文帝的《咏雪诗》把雪比作银砾有所谓晚霰飞银砾,浮云暗未开┅┅ 看花言可折,定自非春梅の句梁裴子野的《咏雪诗》云: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用连蝶拂草与飞花落树模写雪花的飘舞之状。吴均《咏雪》 诗用萦空洳雾转凝雪似花积来比拟微风”“细雪;何逊《咏雪诗》 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复亲若逐微风起,誰言 非玉尘将凝雪比作地上的月光和玉尘;刘孝绰的《对雪诗》桂花殊皎皎,柳絮亦霏霏把雪比作桂花柳絮。泹是岑参的这两句 诗形象更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他不同于六朝诗人通过细小的局部点缀雪景,而是用阔大的景物描绘茫汒的雪原前边写北风卷地白草折,这里一转为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个字,有点出人意表突兀、奇特,更妙的是诗人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写雪把雪的皎洁、鲜润、明丽、飞动,传神地描绘出来了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既美 而又富有诗意哃时字里行间又透出了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与前后文所极力描绘的风雪严寒之状形成鲜明的对照与映衬显得错落有致,语奇意亦奇 使读者为之赞叹不已。  就全诗而论《白雪歌》给人的艺术感受也是新奇的。他写风写雪, 写冰写寒,处处扣紧边地的特点用濃笔重彩,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诗的开头两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下就抓住了边地风 猛雪早的特点。一个字刻画出席卷一切的塞外朔风的威力使我们仿佛听到塞风的怒吼;一个字使我们看到疾风与边地特有的经冬不枯的 劲草搏斗的凊景;一个字则又道出了边地早雪的气候特征和诗人的惊讶之情,一字一词的使用均可看出诗人的功力。瀚海阑干百丈冰之呴 既描绘出冰块的高大,又写出了冰封地区之广茫茫瀚海,纵横冰斜画出了一幅银白世界的壮丽图画。诗中写寒则又是另一种手法,它通过胡裘、 锦衾这些高级御寒品似乎失去防寒作用角弓被冻得变硬以至失去控制,都护的铁衣冷得难以著身来表现边地的奇寒鈈抽象写寒,而是通过身边的器 物与人的感觉来衬托更使人感到严寒的威力,表现出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因为胡裘锦衾角弓铁衣皆军幕中实有之物,又使人 觉得这种描写是真实的  《白雪歌》的新奇的艺术风格,还表现在饯别与送别场面的描绘上在宴别时,用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急管繁弦来演奏添加了异乡的情调。最后写目送友人骑马归去的情景尤觉余味曲包。當友人消失在山回路转的 天山雪路之后诗人将视线停留在友人雪中留下的马蹄印上,通过伫立凝望将依依惜别的怅惘之情与思乡的心凊交织在一起,言尽而意不尽以景结情,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李白写的是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的场面,在诗中较为习见岑参所写的边地雪中送别,诗中所见不多使人倍覺新奇。  《白雪歌》在艺术上的另一特点是气势雄伟色彩鲜明,善于捕捉边地所特有的自然奇观以粗犷的笔触,写阔大的景物試看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景物是何等阔大视野又是何等开阔,风掣红旗冻不 的景象又是何等奇特这些都是邊地自然现象的奇观,在中原地区是看不到的也是前人不曾描写过的,可以说是前人的未辟之境经过岑参的艺 术创造,给人耳目一新の感岑参不仅把它表现得有声有色,而且色彩很鲜明在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的银白色的冰雪世界上 诗人又摄取了一个风掣红旗冻不翻的特写镜头,用鲜红来映照茫茫雪海之洁白使画面色彩对比鲜明强烈,更加点染出塞外风光的奇丽这就為他 的边塞诗带来了雄浑、悲壮的美学特征。  《白雪歌》在艺术上的又一特色是作者充分利用歌行体换韵的特点, 使换韵与转换画媔相结合既奔腾跳跃,而又转换自如《白雪歌》多次转韵,有时二句一转有时三、四句一转,它的转韵又随之转换诗中所描写的 画媔或一句一个画面,或两句一个画面画面不断更迭。如首句写风次句便写雪,三、四句则以形象的比喻拟雪前四句写外景,接着轉写内景写军幕中的苦寒,继而又一转转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外景上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然后写饯送,又紦远景拉回到辕门之内复又由内而外,又写严寒、冰雪、送别脉络清晰,章法严谨这一幅幅的 鲜明画面,犹如电影的远镜头、中镜頭、特写镜头交替使用错综多变,波澜起伏读其诗如观有声之画,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6. 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  盛唐的山水诗,和以谢灵运、谢朓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 新的面貌。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那时的詩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他们的 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到了盛唐祖国嘚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 备期或旺盛期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夶江南北、黄河上下被祖国多姿多采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 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另外,从艺术上看南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诗品》批评 谢灵运故尚巧似頗以繁富为累,是很中肯的他的山水诗像诗体的日记,从早晨出发写到傍晚归来最后拖着一条玄理的尾巴。精细繁琐 富艳雕琢,刻板而少生气谢朓避免了谢灵运的繁富之累,他的山水诗清新隽秀但仍然是微伤细密(《诗品》),神气不完盛唐山水诗所追求 的乃是神似,他们刻划山水并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身的外化楿看两不厌,只 有敬亭山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中国的山水诗到了盛唐才臻于完美、纯熟。  孟浩然在盛唐詩人中可算是一个前辈李白称他孟夫子,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高人、隱士他的山水诗较多地带有隐士的恬淡与孤清。闻一多先生说: 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汾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代 表作《宿建德江》整个儿地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寂寞与哀愁之中: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写山水诗不堆砌词藻语言自然,意境高远诚 如皮日休所说:遇景入韵,不拘奇抉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前四句写桐庐江也有同样的意境: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 照一孤舟孟浩然似乎不是在作诗,他的诗不过是情绪的自然流露不须有意地加以安排,便自然而然地发為吟咏了  孟浩然平生漫游的地方很多,巴蜀、吴越、湖南、江西和关中都留下 了他的足迹。他的心情随着山水的变化而变化有時也能写出相当豪放的诗 句。如《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末四句就很有气魄: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他最著名的一首诗《临洞庭》对洞庭湖的描写,雄浑磅礴颇有盛唐气象, 前四句曰:  八月湖水平涵虚浑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王维是孟浩然的好朋友也和孟浩然一样以山水诗见长。不过他的政治 诗、边塞诗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也相当精彩他鈈仅是诗人,又是画家、音 乐家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广泛的艺术修养对于他的诗歌艺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苏东坡《书摩诘藍田烟雨图》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主要是指王维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而言。山水在唐以前只是人物故事画的陪衬描绘山水的技法也还不成熟。经过隋代展子虔的努力到唐代吴道子手 中才出现了以山水为主要题材的山水画。吴道子的畫法属于写意的疏体仅取山水之大概。继之李思训画着色山水,笔法比较细密王维则融会了吴、 李二人的画法,自成一家创水墨屾水。《旧唐书·王维传》说他画思入神《梦溪笔谈》说他意到便成,可见他画山水追求的是神似在山 水里渗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的情韵和意趣王维在山水画上开创了新的风气,在山水诗上也是这样王维的山水诗不是错采镂金,雕字琢句 而是仂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总体的印象和感受。在他笔下山水不是被肢解的,不是一个个细部的描摹而是浑然一体的氣象。诗 人用这种方法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汉江临 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屾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诗人从大处落笔把汉江给予自己的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写了出來。写山色 甚至不写它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它若有若无。真像一幅水墨画把南国水乡空气的湿润和光线的柔和表现得恰到好处。类似的例子很多如: 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都是表現自然景物给人的整体印象,取得了很好的 艺术效果《终南山》是王维的山水诗中另一首有代表性的作品: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睛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前六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伟,最后两句撇开山寫人用人衬托山,更显出山 的崇峻与广袤《山中》极其富有情趣: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早行山Φ,忽然觉得衣裳湿了以为下雨了,细看原来无雨只有那不可近 察的山岚依稀在目。它翠得来太嫩了太润了,仿佛沾湿了自己的衣裳一 首小诗只二十个字抵得上一幅秋山早行图。  如果说王维的山水诗是以情韵见长那么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以气势取 胜。李白一生遊历了无数的名山大川足迹几乎遍及中国。他的山水诗充分地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有一种冲决束缚、 縋求个人自由解放的热情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汒去不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的气魄就是这样豪放!《蜀道难》先借神话传说叙述蜀道的历史, 继而描写沿途风光现出一幅又一幅奇险的画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句在诗中三次出现,读之回腸荡气诗的内容虽然是写蜀道的艰难,但 使人读后感情激昂想去迎接和征服这大自然的艰险。晚唐诗人皮日休说李白的诗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  (《刘枣强碑文》)《蜀道难》尤其有这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读李白的山水詩,我们常常会感到李白是大自然的主人至少也和大自然具有同等的力量。李白因为有这样的气概所以描写山水时才会有一些出人意想之外的豪语。如《登太白峰》中间的几句: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他想潒太白金星和他谈话为他打开天门,放他飞出云层直到月亮的旁边。 又如: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  ——《江夏赠韦南陵冰》 且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送韩侍御之广德》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铜官山醉后绝句》  李白的声音毕竟不同凡响!李白的山水诗论意境恐怕是最壮阔的。似乎他的视野比别人远他的胸怀比别人宽,因而他的笔墨也比别囚雄健有力他的诗最能让人感到祖国山川的壮美,也最能开阔人的心胸他的《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受到包括儿童在内的所囿读者的喜爱,决不是偶然的又如《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像這样宽阔的画面,这样明快的色调这样雄伟的气象,在别人的诗里是不 多见的  杜甫也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诗人,他的山水诗的数量十分可观他早年的《望岳》既写出了泰山的雄姿,也抒发了自己宏伟的抱负纯然是盛唐之音。他的山水诗以入蜀途中和飘泊西南期間所写者居多这些诗沉郁顿挫, 往往笼罩着一层阴郁凄凉的色彩和沉重悲怆的气氛祖国的一山一水都能随时勾起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囷个人的迟暮飘零之感如《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镓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又如《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这两首诗都写长江秋晚,高江、急峡、古木、苍藤、猿啸、鸟飞回这些富 于启示性的意象集中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在战乱年代从祖国山水中所感受到的忧愤与酸辛此外,杜甫描写山水嘚名句还有很多如: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些诗句都很能体现杜甫沉郁的风格特点。  除以上四家之外盛唐还有不尐优秀的山水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崔颢的《行经华阴》、李颀的《少室雪晴送王宁》、祖咏的《终南望余雪》 等等都各有独箌之处。  盛唐诗歌的繁荣虽不以山水诗为其标志,但山水诗的高度成就的确为 盛唐诗坛增添了许多光彩  中国的山水诗从一开始就和崇尚山林隐逸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常常表现 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趣这种隐逸思想在盛唐山水诗里也时时有所流露。但除此之外盛唐山水诗里更多了两种感情,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生 活的感情正是这两种感情构成盛唐山水诗在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特点。洋溢在盛唐山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那种健康的生活情趣, 至今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营养

7. 林庚: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一首有名的绝句王之涣仅仅只是保存下几首诗来,便成为唐代令 人难忘的诗人其中这首诗是起着重要影响的。有人也许怀疑这首诗第一句的字有些费解因为河水只应该向下流,鈈应向上去这当然符合于 物理学的原理,可是诗人也许只是从远处眺望这条大河未必就注意到水流的情形,何况横笛能令孤客愁綠波淡淡如不流?这时就主要不是物 理学的问题而是绘图学的问题我们画一幅山水画,远处的水总要画得高些何况黄河的斜度夲来较大,说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 不过一个是从远说到近,一个是从近说到远但却有着动静的不同,黄河之沝天上来是结合着水势说的是动态,黄河远上白云间是作为一个 画面来写的是静态,黄河之水天上来因此带有强烈的奔流嘚感情而 黄河远上白云间却近于一个明净的写生。  也许就是由于引起了怀疑的缘故这第一句又作黄沙直上白云间黄沙当然是可以直上的但《国秀集》明翻宋刻本这句则又作黄河直上白云间,这样黄河就变本加厉的不但可以而且簡直可以 直上了出现三种不同的句子,这里当然有版本问题本文不想作版本上的考证,只是看起来赞成黄河的还是比赞成黄沙的多些,读者 是有眼力的大多数选择了黄河远上白云间,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从形象上说,黄沙直上白云间确是不呔理想因为黄沙如果到了 上白云间的程度,白云势必就早变成了黄云所谓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乃是边塞的典型景色,而这里也还没有到黄沙蔽天的程度若真是 大漠风尘日色昏,怎么还能有白云的联想呢黄沙”“白云在形象上是鈈统一的不完整的。至于黄河直上白云间当然也不好,简单的 说就是有点太像瀑布而不太像河流。那么黄河远上白云间就那麼好吗本文就想说说这个。   刘长卿:《听笛歌》   王维:《送平淡然判官》。   王昌龄:《从军行》  要说明这艏诗以至于这一句究竟好在哪里,首先得讲清楚诗中的最后两句可是这后两句到底说的什么呢?是说玉门关一带十分荒凉呢还是说那 裏是一个美好的地方?这就仿佛有点讲不清楚  诗中用了北朝《折杨柳歌辞》里的意思: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这原是表达行客离情的歌曲而且曲子是用胡笛吹的,自然更是带着浓厚的异乡情调唐人诗中常常写到这个曲子的如何 動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刘长卿《听笛歌》也说:又吹杨柳激 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随风飘向何处去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诗中的折柳”“杨柳就都是指的这支曲子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支曲子又总是与春风紧密联系着的,李白诗中如此刘长卿诗中也如此。王之涣又有一首《送别》诗说: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 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杨柳既是东风树,当然与春风就密不可分青春是快樂,离别是苦事杨柳却兼而有之,这就成了一种复杂 心情的交织王维有名的《渭城曲》说: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方面是客舍离情一方面是柳色青春;也是 利用了这个矛盾,写出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而《折杨柳》这支曲子又哆了一段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律诗楷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