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贤淑”说的是哪位向历史人物借智慧心得

(1)观点:德性(善和美);中道(适度)。价值:为培养正人君子、确立良好的政治美德提供重要思想基础。(2)标准:能否使公民向善(具有德性)。 途径:塑造公民的习惯;努力懂得立法学。借鉴:治国者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3)联系:伦理学是政治学的基础,政治学就是伦理学的应用。【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从材料“德性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节制和勇敢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归纳其观点。结合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回答这一思想的指导价值。(2)本题主要考查亚里士多德对理想政治体制的设想。回答时要紧扣材料。如从材料“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具有德性)。……好政体同坏政体的区别也就在于能否做到这一点。……假如人(立法者)希望通过他的关照使其他人变得好,他就应当努力懂得立法学。”归纳总结答案。(3)本题主要在于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结合材料“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学就是应用伦理学。……真正的政治家都要专门地研究德性。”可知其内在联系是“伦理学是政治学的基础,政治学就是伦理学的应用。”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的先哲·亚里士多德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陕西西安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A.分封制
D.行省制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黑龙江双鸭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近代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黑龙江双鸭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黑龙江双鸭山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5分)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自由的漫长而又艰难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帝”。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材料二
这时(18世纪中期)“自由”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印花税法》(Stamp Act)引起了一场吞噬“我们珍爱的自由太阳的意义日食”。居民怀有“自由情结”,将自由和权利视为生活的最高价值和政治的终极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情结”乃是殖民地居民寻求独立的深层动因。——《美国通史》第一卷《美国的奠基朝代()》材料三
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2009年《新高考》材料四
日,81岁的英国女王任命布朗为英国首相。至此,先后有11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这些首相来自不同的政党,政治观点不同。尽管其中有些人她不一定认同,但只要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她都会授予组阁权。她曾经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新华网材料五
回望中国----这个被黑格尔称为“一切例外的例外”的国家。自1840年以来,中国在制度模式上照搬他国一共两次。一次是模仿西方建立宪政共和,即中华民国。二是模仿苏联建立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这两次均以失败而告终。而唯独中国决定走自己的道路实行改革开放,才创造了今天的经济奇迹和北京模式。这一点在2008年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和弥足珍贵。----《2008年:西方民主一元化阶段的终结》(1)从秦始皇开始,为加强君主专制,必然会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那么中国古代秦朝、汉朝、宋朝对官员监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此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特点?(4分)(2)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5分)(3)依据材料五回答“宪政共和”模仿的是西方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中国学习苏联所建立的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这两次模仿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怎样深刻的教训?(4分)(4)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黑龙江哈四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市高二下期第一学段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帝国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皇帝对外宣战或缔约一般要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材料表明A.皇帝并不掌握国家最高权力B.皇帝权力受到联邦议会限制C.联邦议会权力高于帝国国会D.帝国皇帝具有专制独裁权力 表达飘逸贤淑智慧的词有哪些_百度作业帮
表达飘逸贤淑智慧的词有哪些
七殿哥哥0012
通常用飘逸来形容这个人:气质好动作自然好看,因此可以用洒脱,潇洒,丽质等词贤淑,贤是贤惠,淑是淑女.贤淑就是说,要品德高尚,善良的淑女.可以用淑德、淑丽等词智慧,可以用聪慧、聪颖等词.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三岁为客宽边愁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_百度知道
三岁为客宽边愁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憨弗封煌莩号凤铜脯扩是由唐朝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词,收录于《唐诗宋词》之中,流传至今,脍炙人口。说的人物是裴冕字章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历史人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问东山再起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_百度知道
请问东山再起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提问者采纳
他上任一个多月,年轻的时候,淝水之战就是他指挥的,跟王羲之是好朋友,东晋危在旦夕,谢安临危受命:“谢安不出来做官,率军在淝水成功打败前秦军队,并趁机率军北伐收复失地。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失败后准备好重新拼搏谢安。前秦南侵。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出身士族,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他才重新出来做官。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就不想干了,叫百姓怎么办。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吟诗谈文。现在一般比喻免职后再度出任要职,当了东晋的宰相?”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关于他。有人推举他做官。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年轻的时候,不愿做官,跟王羲之是好朋友。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谢安不出来做官,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叫百姓怎么办。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
谢安··希望可以帮到你···哈哈
东山再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祸兮,福之所以倚;福兮,祸之所伏 是哪位思想家说的,他是哪一位历史时代的人物,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_百度作业帮
祸兮,福之所以倚;福兮,祸之所伏 是哪位思想家说的,他是哪一位历史时代的人物,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老子说的,他是春秋时代的人,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了道家学说中朴素的辩证法,即事物都有两方面都有矛盾,矛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老子嘛,上面已经有人讲过了,再来补充一下,其实这是他的辨证思想的表现,就是事物有可能向其对立面转化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位历史人物最欠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