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重生成为爱新觉罗溥仪儿子的小说

爱新觉罗·溥仪的珍宝众所周知溥仪于1924年被冯玉祥逼出紫禁城,携带了大量珠宝文物,想在出宫之后生活所用。除很多名人字画和古玩之外,还有大批珠宝首饰。其中有康熙大帝最钟爱的大猫眼儿宝石。和乾隆皇帝的田黄三联章外,还有慈禧太后的硕大钻石及诸多珠宝首饰。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被苏联红军逮捕,在监狱中溥仪分两次上缴了这些稀世珍宝。后来溥仪被中国接手,珍宝被苏联归还中国。先来这用料奢侈的三连印。 乾隆爷真是玩出水平。当年溥仪出宫时还有一小匣各色钻石水晶,皆为历代皇室传世珍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民国政府未立即将清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允许他与家族居住在紫禁城的后半部,且由民国政府每年拨四百万两经费作为生活费。但是皇室成员挥霍成性,为维持奢侈生活,溥仪命人偷运宫中珍宝给银行作抵押,以此换钱。此六件餐具均为溥仪当年押天津盐业银行之物,1951年回归故宫。赤金錾花八宝餐具金镶石圆盒这件倒不是宫中之物,也很少见到。它全是红木制作,加围起来的屏风“圈地”,占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据传是当年末代皇帝溥仪落难到天津时,当地的家具制造厂特地为他打造的。现在的收藏者周先生十多年前从天津拍得。在后来一次拍卖会上,有人愿以8000万买走,周先生没有同意。嘿嘿,不小心找到了宣统帝当年一剪子搞掉的辫子。真不知道是如何保存至今啊。慈禧当年的无数翡翠发簪之一,也被溥仪盯上了。翡翠是慈禧十分钟爱的玉石,这枚发簪用一整块翡翠制成,精雕细琢的盘龙簪首以珍珠和红宝石点缀,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它与溥仪后来捐赠给沈阳故宫的一支翠玉头簪残件原本是一对。这是在颐和园展出的溥仪御用北极熊皮。这是睡觉铺着用还是冬天垫屁股呢?婉容和文秀的点翠簪溥仪的朝服近视镜凤冠当年溥仪被押解的心酸清宫旧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皇帝冬朝冠水獭皮制成,上缀红绒,顶饰金龙、东珠(最上端顶珠缺失)。藤编冠帽盒圆锥阶梯形,盖钮平齐呈柱状。此盒先用竹篾构结骨架,然后再用细藤皮攀援编织,并按照藤丝编织纹理,用黄、红、蓝等色油漆,依次描绘山字、蝙蝠和花卉等极具装饰效果的变形纹样。盒内底部中心为承以冠帽作柱状凸起,并叠套壁状铁皮圈和明黄色丝绸丝绵衬垫。内壁描绘纹样与外同。西太后又一翡翠——花叶游环花篮翡翠步摇,由整翠圆雕制成人手、花叶、游环花篮,形成步摇簪头,簪杆为银杆制成,上有多道弦纹。这是被溥仪偷运出宫,被前苏联红军在沈阳东塔机场截获的。溥仪有眼光,净盯上老太太的东西了。这件色彩斑斓的勋章项链、表壳镶着【100多颗一品珍珠】的珐琅珍珠怀表一露脸,便引起了阵阵惊叹声。珐琅珍珠怀表设计精巧,通体镀金,十分华丽。其表壳镶着100多颗一品珍珠,大小一样,圆润通透。勋章项链为悬挂式,在开金镂雕盘肠纹的饰件间镶嵌了珐琅八宝吉祥图案。色彩斑斓,给人以华贵之感。其实溥仪的各类怀表钟表收藏都是当时最先进最精致的,快赶上高宗了。七宝烧是日语中对金属珐琅器的称谓,已有500年的历史,日本人认为这种工艺品非常美丽华贵,恰如佛经中提到的七种珍宝,故以“七宝”名之。清宫廷七宝烧,以明灿莹润的釉色和精致美妙的图案著称于世。七宝烧种类很多,一般分作有线、无线、盛上、罩釉、省胎七宝等,其制作方法与我国的景泰蓝相似,分设计、制胎、描图、制丝、镶丝、填釉和焙烧(这两项需反复数次)、磨光、口足装箍等步骤。与中国景泰蓝纹样装饰习惯相比,日本七宝烧图纹装饰大多在器物正面,主题突出,底子一般不再作繁缛的细纹。这对就是当年日本天皇赠与溥仪的七宝烧瓶。溥仪访问长春时与昭和天皇握手。左溥仪。伪满宫廷皇帝御车——派克牌轿车。这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皇帝时的宫廷御车,日本人给配的。是溥仪从天津运到长春的私人用车,该车20世纪20年代末期由美国密歇根底特律市派克公司制造的名牌豪华老爷车,车体长5.7米,宽1.8米,高1.7米,8缸发动机,右舵轮,该车具有马力大、速度快、行车稳的特点。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买了一辆四门别克豪华轿车。现代化汽车第一次驶进了帝苑深宫紫禁城。金镶宝石领针,金针顶有托,嵌宝石。图1针嵌方形祖母绿宝石一块。宝石表面似玻璃而晶莹过之,被称为“透水绿”。图2针顶嵌翡翠一块,翠质圆润,色泽嫩绿。此领针曾被溥仪携带出宫,1955年回归。“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展出的清代错金银牺尊。清宫的错金银工艺应该是不多见。溥仪登基时穿的小龙袍和“伪满洲国皇帝御用大元帅正装”看溥仪当年宫内的自行车之一,那时候前后轮都有支腿。这车1912年产于德国,品牌为蓝牌,28车型。宫里多少门槛儿都为他而开。中国第一辆汽车(奔驰)由袁世凯献给老佛爷慈禧,由马车夫孙富龄驾驶,老佛爷赏御酒于孙,由于不能大不敬,故命孙跪着开车,从颐和园知春亭,穿过文昌阁,沿东堤小路一直开到铜牛,十七孔桥掉头返回,结果撞死一宫女,司机连夜逃回大兴县老家,这也算是第一个酒驾肇事逃逸!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史诗科幻连载《创世录》以下内容可能跟不同的宗教观点、理念有所相悖,敬请选择性观看!如 有 冒 犯 , 敬 请莨绸(香云纱)莨绸又名香云纱,是中国丝绸的一个传奇!关于莨绸的记载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是将坯布用中草药薯莨汁液世界文明与易经、八卦我对易学充满敬意,但是我对《易经》却没有任何研究,所以近似盲目崇拜,虽然我也可以装模作样史诗科幻连载《创世录》以下内容可能跟不同的宗教观点、理念有所相悖,敬请选择性观看!如 有 冒 犯 , 敬 请天价金丝楠,一木换一房?据记载,当年,嘉庆皇帝罗列了和珅20大罪状,其中第13条大罪是:“昨将和珅家产查抄,南宋官窑瓷器釉质特征及形成机理古儿2015.8南宋官窑已发现的窑址有两个:老虎洞窑址和郊坛下窑址,其出土的大为什么有钱人都买玉很快就买不到好玉了玉石是不可再生的珍稀矿产资源,储量非常有限,经过几百年的开采,特别是现代活着,我就是不想凑合大自然不凑合,四季轮回分明,逢节必至,一草一木不失信,岁岁枯又岁岁荣。老农不凑合,“人误宋瓷除了五大名窑外,还有八大民窑系,南北方各四个,北方是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南方是饶州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饶州窑即是景德镇窑。韩非子、孔子、老子顶层设计改革开放30年的指导哲学,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当初提出这一理念,一是宋代官窑瓷器,“官窑” 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了一批宫庭所需的高档瓷器,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什么说庄子是古今第一男神?一个人可以无味,但绝对不可以无趣。所幸庄子就是一个趣味十足的男人,简直就是古今无古董好于股票 跌了依然美丽东西方收藏名家对话艺术品收藏日,来自伦敦的世界知名中国艺术品古董专家喜热闹
行家静悄悄这些年,不少古玩鉴定专家可谓非常的风光,通过在大型的寻宝、鉴宝现场活动,或在电视里节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名窑中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51%的人生!妙手是围棋术语,指最精妙的下法,一着妙手可解开困境,可扭转败局,可一举制胜,堪称妙到极致的智慧爱新觉罗·溥仪的珍宝众所周知溥仪于1924年被冯玉祥逼出紫禁城,携带了大量珠宝文物,想在出宫之后生活所用。除中国历代高僧书法作品欣赏难得一见!石涛智永,本姓王,名法极,法名智永,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山阴(今浙静,似禅一路下來,有起有伏。我只是想要安靜下來。不受外界干擾,靜靜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一路下來,有喜有優。我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广州解放北路象岗山上。在南越国第二代王赵昧的墓址上原地建馆保护的。(第一小和尚卖石头,唤醒无数人下面内容非常重要,请认真阅读每一个字,因为它有可能将影响你和你的家庭,你的公司,还有瓷器是中国古代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绞胎瓷则是瓷器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手艺人,守艺人。渐行渐远。致手艺人。探讨古玉线切割技术加工技术该死就死的市场经济一般人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很可能是错的 人们对比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经常说的是计划经济下商品的放下你,非我薄情。1918年的春天,一个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寻遍了杭州的庙宇,最终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庙里找窑火红千年
遍地如星星中国古代各地烧瓷窑口汇集江西景德镇青
杨梅亭窑 七里镇窑 石虎湾窑 柳中式椅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有一把中式椅子放在那里,整个环境感觉马上不一样。有一次采访一个著名的家具品牌,她说:能山河精蕴——出土商代玉器精品选粹台北故宫 · 国宝瓷器dmchnz古今中外艺术交流热门文章最新文章dmchnz古今中外艺术交流《我的前半生》
爱新觉罗·溥仪
  十 太监
  
  
    讲我的幼年生活,就不能少了太监。他们服侍我吃饭、穿衣和睡觉,陪我游戏,伺候我上学,给我讲故事,受我的赏也挨我的打。别人还有不在我面前的时间,他们却整天不离我的左右。他们是我幼年的主要伴侣,是我的奴隶,也是我最早的老师。
  
    役使太监的历史起于何年,我说不准,但我知道结束的日子,是在二次大战取得胜利,我从帝王宝座上第三次摔下来的那天,那时可能是太监最少的时候,只有十名左右。据说人数最多的是明朝,达十万名。清朝使用太监,在职务和数量上虽有过限制,但西太后时代也还有三千多名。辛亥以后,太监大量逃亡,虽然优待条件上规定不许再招阉人,内务府仍旧偷着收用。据我最近看到的一份“宣统十四年(即一九二二年)正月行二月分小建津贴口分单”上的统计,还有一千一百三十七名。两年后,经我一次大遣散,剩下了二百名左右,大部分服侍太妃和我的妻子(她们还有近百名宫女,大体未动)。从那以后,宫中使用的差役只是数量小得多的护军和被称为“随侍”的男性仆役。
  
    在从前,禁城以内,每天到一定时刻,除了值班的乾清宫侍卫之外,上自王公大臣下至最低贱的扶役“苏拉”,全走得干干净净,除了皇帝自家人之外。再没有一个真正的男性。太监的职务非常广泛,除了伺候起居饮食、随侍左右、执伞提炉等事之外,用《宫中则例》上的话来说,还有:传宣谕旨、引带召对巨工、承接题奏事件;承行内务府各衙门文移、收复外库钱粮、巡查火烛;收掌文房书籍、古玩字画、冠袍履带、鸟枪弓箭;收贮古玩器皿、赏用物件、功臣黄册、于鲜果品;带领御医各宫请脉、外匠营造一切物件;供奉列祖实录圣训、御容前和神前香烛;稽查各门大小巨工出入;登记翰林入值和侍卫值宿名单;遵藏御宝;登载起居注;鞭笞犯规宫女太监;饲养各种动物;打扫殿宇、收拾园林;验自呜钟时刻;请发;煎药;唱戏;充当道士在城隍庙里念经焚香;为皇帝做替身在雍和宫里充当喇嘛,等等。
  
    宫中太监按系统说,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太后、帝。后、妃身边的太监,一类是其他各处的太监。无论哪一类太监,都有严格的等级,大致可分为总管、首领、一般太监。太后和帝后身边都有总管、首领,妃宫只有首领。品级最高的是三品,但从李莲英起,开了赏戴二品顶戴的例,所以我所用的大总管张谦和也得到了这个“荣誉”。三品花翎都领侍,是各处太监的最高首领,统管宫内四十八处的太监,在他下面是九个区域的所谓九堂总管,由三品到五品,再下面是各处的首领太监,由四品到九品,也有无品级的,再下面是一般的太监。一般太监里等级最低的是打扫处的太监,犯了过失的太监就送到这里充当苦役。太监的月银按规定最高额是银八两、米八斤、制钱一贯三百,最低的月银二两、米一斤半、制钱六百。对于大多数太监,特别是上层太监说来,这不过是个名义上的规定,实际上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集团的或个人的,合法的或非法的“外快”,比名义上的月银要多到不知多少倍。像隆裕太后的总管太监张兰德,即绰号叫小德张的,所谓“贵敌王侯,富埒天子”,是尽人皆知的。我用的一个二总管阮进寿,每入冬季,一天换一件皮袍,什么貂翎眼、貂爪仁、貂脖子,没有穿过重样儿的。仅就新年那天他穿的一件反毛的全海龙皮褂,就够一个小京官吃上一辈子的。宫中其他总管太监和一些首领太监,也莫不各有自己的小厨房,各有一些小太监伺候,甚至有的还有外宅“家眷”,老妈、丫头一应俱全。而低层太监则特别苦,他们一年到头吃苦受累挨打受罪,到老无依无靠,只能仗着极有限的“恩赏”过日子,如果犯了过失撵了出去,那就惟有乞讨和饿死的一条路了。
  
    和我接触最多的是养心殿的太监,其中最亲近的是伺候我穿衣吃饭的御前小太监,他们分住在殿后东西两个夹道,各有首领一名管理。专管打扫的所谓殿上太监,也有首领一名。这两种太监统归大总管张谦和和二总管阮进寿所管。
  
    隆裕太后在世时,曾派都领侍总管太监张德安做我的“诸达”,这个职务是照顾我的生活,教给我一切宫中礼节等等。但我对他的感情和信任却远不如张谦和。张谦和当时是个五十多岁、有些驼背的老太监,是我的实际的启蒙老师。我进毓庆宫读书之前,他奉太后之命先教我认字块,一直教我念完了《三字经》和《百家姓》。我进毓庆宫以后,他每天早晨要立在我的卧室外面,给我把昨天的功课念一遍,帮助我记忆。像任何一个皇帝的总管太监一样,他总要利用任何机会,来表示自己对主子的忠心和深挚的感情。因此,在他喋喋不休的聒噪中,我在进毓庆宫之前就懂得了袁世凯的可恨、孙文的可怕,以及民国是大清“让”出来的,民国的大官几乎都是大清皇帝的旧臣,等等。外面时局的变化,也往往从他的忧喜的感情变化上传达给我。我甚至还可以从他每天早晨给我背书的声音上,知道他是在为我担忧,还是在为我高兴。
  
    张谦和也是我最早的游伴之一。和他一起做竞争性的游戏,胜利的永远是我。记得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敬懿太妃叫我去玩押宝,张谦和坐庄,我押哪一门,哪一门准赢,结果总是庄家的钱都叫我赢光。他也不在乎,反正钱都是太妃的。
  
    我和别的孩子一样,小时候很爱听故事。张谦和以及许多其他太监讲的故事,总离不开两类:一是宫中的鬼话;一是“圣天子百灵相助”的神话。总之,都是鬼怪故事,如果我能都写下来,必定比一部聊斋还要厚。照他们说来,宫里任何一件物件,如铜鹤、金缸、水兽、树木、水井、石头等等无一未成过精,显过灵,至于宫中供的关帝菩萨、真武大帝等等泥塑木雕的神像,就更不用说了。我从那些百听不厌的故事中,很小就得到这样一个信念:一切鬼神对于皇帝都是巴结的,甚至有的连巴结都巴结不上,因此皇帝是最尊贵的。据太监们说,储秀宫里那只左腿上有个凹痕的铜鹤,在乾隆爷下江南的时候,它成了精,跑到江南去保驾,不料被乾隆射了一箭,讨了一场没趣,只好溜回原处站着。那左腿上生了红锈的凹痕便是乾隆射的箭伤。又说御花园西鱼池附近靠墙处有一棵古松,在乾隆某次下江南时,给乾隆遮了一路太阳,乾隆回京之后,赐了这松树一首诗在墙上。乾隆亲笔诗里说的是什么,这个不识字的太监就不管了。
  
    御花园钦安殿西北角台阶上,从前放着一块砖,砖下面有一个脚印似的凹痕。太监们说,乾隆年间有一次乾清宫失火,真武大帝走出殿门,站在台阶上向失火的方向用手一指,火焰顿息,这个脚印便是真武大帝救火时踏下的。这当然是胡说八道。
  
    我幼时住在长春宫的西厢房台阶上有一块石枕,据一位太监解释,因为附近的中正殿顶上那四条金龙,有一条常在夜间到长春宫喝大金缸里的水,不知是哪一代皇帝造了这个石枕,供那条金龙休息之用。对这种无稽之谈,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皇帝的帽子上的一颗大珠子也有神话。说是有一天乾隆在圆明园一条小河边散步,发现河里放光,他用鸟枪打了一枪,光不见了,叫人到河里去摸,结果摸出一只大蛤蜊,从中发现了这颗大珍珠。又说这颗珠子做了帽珠之后,常常私自外出,飞去飞回,后来根据“高人”的指点,在珠子上钻了孔,安上金顶,从此才把它稳住。关于这颗珠子,《阅微草堂笔记》另有传说,自然全是胡扯。用这颗珠子做的珠顶冠,我曾经戴用过,伪满垮台时把它丢失在通化大栗子沟了。
  
    这类故事和太监的种种解说,我在童年时代是完全相信的。相信的程度可以用下面这个故事表明。我八九岁时,有一次有点不舒服,张谦和拿来一颗紫红色的药丸让我吃。我问他这是什么药,他说:“奴才刚才睡觉,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手里托着一丸药,说这是长生不老丹,特意来孝敬万岁爷的。”我听了他这话,不觉大喜,连自己不舒服也忘了,加之这时由神话故事又联想到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便拿了这个长生不老丹到四位太妃那里,请她们也分尝一些。这四位母亲大概从张谦和那里先受到了暗示,全都乐哈哈的,称赞了我的孝心。过了一个时期,我偶然到御药房去找药,无意间发现了这里的紫金锭,和那颗长生不老丹一模一样,虽然我感到了一点失望,但是,信不信由你,这个白胡子神仙给我送药的故事,我仍不肯认做是编造的。
  
    太监们的鬼神故事一方面造成了我的自大狂,另方面也从小养成了我怕鬼的心理。照太监们说,紫禁城里无处没有鬼神在活动。永和宫后面的一个夹道,是鬼掐脖子的地方;景和门外的一口井,住着一群女鬼,幸亏景和门上有块铁板镇住了,否则天天得出来;三海中间的金鳌玉陈桥,每三年必有一个行人被桥下的鬼拉下去……这类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十二岁以后,我对于“怪力乱神”的书(都是太监给我买来的)又入了迷,加上宫内终年不断地祭神拜佛、萨满跳神等等活动,弄得我终日疑神疑鬼,怕天黑,怕打雷,怕打闪,怕屋里没人。
  
    每当夕阳西下,禁城进入了暮色苍茫之中,进宫办事的人全都走净了的时候,静悄悄的禁城中央——乾清宫那里便传来一种凄厉的呼声:“搭闩,下钱粮①,灯火小——心——”随着后尾的余音,禁城各个角落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了值班太监死阴活气的回声。这是康熙皇帝给太监们规定的例行公事,以保持警惕性。这种例行公事,把紫禁城里弄得充满了鬼气。这时我再不敢走出屋子,觉得故事里的鬼怪都聚到我的窗户外面来了。
  
    [①“下钱粮”可能是“下千两”,意思是“下锁”,宫中忌讳“锁”字,故以“下千两”代替;“下锁”,后又讹传为“下钱粮”。总之,已经没有人说得清。——作者]
  
    太监们用这些鬼话来喂养我,并非全是有意地奉承我和吓唬我,他们自己实在是非常迷信的。张谦和就是这样的人,他每有什么疑难,总要翻翻《玉匣记》才能拿主意。一般的太监也都很虔诚地供奉着“殿神”,即长虫、狐狸、黄鼠狼和刺猬这四样动物。本来宫里供的神很多,除了佛、道、儒,还有“王爹爹、王妈妈”,以及坤宁宫外的“神杆”、上驷院的马、什么宫的蚕,日月星辰,牛郎织女,五花八门,无一不供,但惟有殿神是属于太监的保护神,不在皇室供奉之列。照太监们的说法,殿神是皇帝封的二品仙家。有个太监告诉我说,有一天晚上,他在乾清宫丹陛上走,突然从身后来了一个二品顶戴、蟒袍补褂的人,把他抓起来一把扔到丹陛下面,这就是殿神。太监们不吃牛肉,据一个太监说,吃牛肉是犯了大五荤,殿神会罚他们在树皮上蹭嘴,直蹭到皮破血流为止。太监若是进入无人去的殿堂,必先大喊一声“开殿!”才动手去开门,免得无意中碰见殿神,要受惩罚。太监每到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都要给殿神上供,平常是用鸡蛋、豆腐干。烧酒和一种叫“二五眼”的点心,年节还要用整猪整羊和大量果品,对于收入微薄的底层太监说来,均摊供品的费用,虽是个负担,但他们都心甘情愿,因为这些最常挨打受气的底层太监,都希望殿神能保佑他们,在福祸难测的未来,能少受点罪。
  
    太监们为了取得额外收入,有许多办法。戏曲和小说里描写过,光绪要花银子给西太后宫的总管太监,否则李莲英就会刁难他,请安时不给他通报,其实这是不会有的。至于太监敲大臣竹杠,我倒听了不少。据说同治结婚时,内务府打点各处太监,漏掉了一处,到了喜日这天,这处的太监便找了内务府的堂郎中来,说殿上一块玻璃裂了一条纹。按规矩,内务府司员不经传召,不得上丹陛,这位堂郎中只是站在下面远远地瞧了一下,果然瞧见玻璃上有条纹。这位司员吓得魂不附体,大喜日子出这种破像,叫西太后知道必定不得了。这时太监说了,不用找工匠,他可以悄悄想办法去换一块。内务府的人明白这是敲竹杠,可是没办法,只好送上一笔银子。银子一到,玻璃也换好了。其实玻璃并没有裂,那条纹不过是贴上的一根头发。世续的父亲崇纶当内务府大臣的时候,有一次也是由于办什么事,钱没有送周全,没吃饱的太监这天便等在崇纶上朝见太后的路上,等崇给走过,故意从屋里设出一盆洗脸水,把崇给的貂褂泼得水淋淋的。那太监故作惊慌,连忙请罪。崇给知道这不是发脾气的时候,因为太后正等着他去觐见,因此很着急地叫太监想办法。太监于是拿出了一件预备好的貂褂说:“咱们这苦地方,还要托大人的福,多恩典。”原来太监们向例预备有各种朝服冠带,专供官员临时使用时租赁的,这回崇给也只好让他们敲一笔竹杠,花了一笔可观的租衣费。
  
    据内务府一位旧人后来告诉我,在我结婚时,内务府曾叫我的大总管(刚代替张谦和升上来的)阮进寿敲了一笔。因为我事先规定了婚费数目,不得超过三十六万元,内务府按照这个数目在分配了实用额之后,可以分赠太监的,数目不多,因此在大总管这里没通过,事情僵住了。堂郎中锺凯为此亲自到阮进寿住的地方,左一个阮老爷,右一个阮老爷,央求了半天,阮进寿也没答应,最后还是按阮进寿的开价办事,才算过了关。那位朋友当时是在场人,他过于年轻,又刚去“学习”不久,许多行话听不懂,所以阮进寿得到了多少外快,他没有弄清楚。
  
    不过我相信,像张谦和和阮进寿这些“老爷”,比起小德张来,在各方面都差得很远。我在天津时,小德张也住在天津。他在英租界有一座豪华的大楼,有几个姨太太和一大群奴仆伺候他,威风不下于一个军阀。据说一个姨太太因为受不住他的虐待,逃到英国巡捕房请求保护。小德张钱能通神,巡捕房不但没有保护那个女人,反而给送回了阎王殿,结果竟被小德张活活打死。那女人死后,也没有人敢动他一下。
  
  
  【本馆所有资料(包括文章、图片、网友留言)任何网站、论坛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事先与本馆联系,并请注明转载于“溥仪纪念馆 www.”】&浏览:377
录入时间: 20:47:19
最新文选Top 20网友:(收藏于 15:36:33)网友:(收藏于 15:35:31)中央档案馆 编:(收藏于 12:40:22)中央档案馆 编:(收藏于 12:39:50)中央档案馆 编:(收藏于 12:39:21)中央档案馆 编:(收藏于 19:53:42)中央档案馆 编:(收藏于 19:53:07)中央档案馆 编:(收藏于 19:51:55)中央档案馆 编:(收藏于 15:53:07)中央档案馆 编:(收藏于 15:52:35)1/2页&
访问排行Top 20王庆祥:(访问14292次)唐海炘:(访问12134次)李玉琴(忆述)王庆祥(撰写):(访问11655次)叶祖孚(执笔):(访问8824次)王庆祥:(访问8162次)李玉琴(忆述)王庆祥(撰写):(访问7075次)中央档案馆 编:(访问7002次)爱新觉罗·毓喦:(访问6658次)网友:(访问6477次)中央档案馆 编:(访问6015次)1/2页&
Powered by ,有声小说 爱新觉罗溥仪(10集) - 人物传记,有声小说网
┆┆┆┆┆┆┆┆┆┆┆┆┆┆
┆┆┆┆┆┆┆┆┆┆┆┆┆┆
┆┆┆┆┆┆┆┆┆┆┆┆
论坛名称:
爱新觉罗溥仪(10集)
【名称】 爱新觉罗溥仪(10集)
【分类】 人物传记
【格式】 MP3
【音质】 64 kbps
【语言】 国语
【备注】 无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他一生经历了多种身份,从清末皇帝到公民,其中的心酸又有谁知道,他一心一意想坐皇位却最终无可奈何。新中国成立后,得到特赦的他最终成为公民。他就是溥仪。
共有10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页次:1/1页 转到: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评书吧网站 站长信箱:
如本站资源侵犯您的权利请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请试听后去购买正版光盘,其版权归相关影音公司所有
ICP备案许可证: 冀ICP备号-8末代皇帝溥仪-搜狐读书-挖掘更好看的阅读-搜狐
& 末代皇帝溥仪
出版社: 定价:元 总点击数:160359
 末代皇帝溥仪是一个很难定位的历史人物,本书在鞭笞了溥仪投敌叛国的负面形象的同时,也展示了大动荡时期他的悲惨境遇和传奇命运,公允地认定了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为将日本战犯送上断头台所做的努力。溥仪的人性是复杂的,他有过背叛国家、民族的污点,但他又为灾民捐款,信佛吃素,最终向真理低头,自请国家给他最严厉的处罚,直到流着眼泪走出了战犯管理所的高墙,融入人群。本书将揭开历史面纱,揭秘溥仪的心路历程,带领读者走近一个真实的末代皇帝。
阅读全部简介
关 键 字:
综合评分:8分
1693 人参与评分
《末代皇帝溥仪》:作品相关
  溥仪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人类历史上拥有非凡经历和传奇命运的特殊人物,然而,笔者很难给溥仪作出一个总体性的评价。他身为皇帝却没有掌握过一天国家政权;长期处于政治漩涡中却未发挥关键的作用;他是亡国之君和叛国罪人,最后成了新中国改恶从善的典型;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无疑是失败者,但他的每一步失败都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人民的解放,而他最终也成了自豪的中国人民中的一员。
溥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末代皇帝溥仪》:第一部分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史称宣统皇帝;同时,他也是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君主;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从皇帝转变为公民的人;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拥有非凡经历和传奇色彩的特殊人物。他的一生堪称是个奇迹,是中国百年巨变的一个缩影。
《末代皇帝溥仪》:第二部分
时光荏苒,溥仪在成长,转眼到了1911年,六岁的他正式入书房读书,然而,恰在此时,一场统治危机骤然降临……在民主浪潮高涨的20世纪初年,监国摄政王载沣既不愿顺应潮流,又缺乏独裁专制的政治手腕,直到武昌起义爆发,在压力之下被迫起用袁世凯应对危机。袁世凯东山再起,大权在握,他真的会践行诺言,效忠大清吗?大清朝走完了268年的历程,寿终正寝,跟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不同,溥仪依然保留着皇帝的地位与尊严,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末寓居北京的埃蒙德·巴恪思爵士撰写的回忆录。全书以他的宫廷奇特见闻为主轴,揭
 乾隆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皇帝。他一生拥有多重角色——既是政治家,又是学者,
 北戴河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之特殊。和它与许多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的紧密相连不无关
同类作品排行
最新图书榜
月点击排行
连载: sohubook@原创: yuanchuang@书友会: sohubook@听书: 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新觉罗.溥仪的儿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