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可以哪里买到虎骨酒吴登清痛敌骨

生&命&交&响&曲——走近中国最美乡村医生吴登清
20世纪60年代初,盐城新兴一个7岁的小男孩以手代步,爬行读书,这个小男孩就是吴登清。80年代初,
镇江军医被他顽强精神所感动,破例收治了他,3年中经10次20多刀手术治疗,瘫爬21年的他得以站立,他就是吴登清。手摇轮椅车日均往返40多公里,去市卫校学习光明中医函授大学课程,并赴京参加提高班学习
,这位中医师就是吴登清。
21世纪于传承、创新国医中开拓新纪元:三次走进央视,在全国“模范爱心大使”、“中国好人”、“感动中国”、“最美乡村医生”领奖台上屡屡获奖,在一片片热烈的掌声中,众人说:“他就是江苏的吴登清!”
&&&&&&&&&&&&&&&&&&&
&生 命 交 响 曲
&&&&&&&&&&&&&&
&&&&&&&&&&&&&&——走近中国最美乡村医生吴登清
&&&&&&&&&&&&&&&&&&&&&&&&&&&&&&&&&&&&&&&&&&&&&&&&&
一花一草一世界,一草一木尽显生命之美,生命之美无处不在呢,需要我们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
纵观生物的生命史,没有哪种生命在平稳过渡中成长。都需要随时去拼打、搏斗和付出,才能焕发出生命的璀璨和闪光。
世纪的长河奔腾不息,历史的苍穹云卷云舒。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中国需要奋斗者,未来属于艰苦奋斗的人。他两岁患小儿麻痹症,致双下肢瘫痪,以手代脚,爬行读书。1980年3月,镇江军医被他顽强求学的精神感动,破例收治了他。3年中经10次20多刀手术治疗,瘫爬21年的他得以站立,遂矢志学医。他以惊人的毅力手摇轮椅车日均往返40多公里,去市卫校学习光明中医函授大学课程,并赴京参加提高班学习。此间,他不仅虚心地向一切对他的面授函授的老师学习,还克服重重困难,遍访各地名老中医。受其矢志不渝的求学创新精神的感染,他们无不倾心倾力地予以指导或提供他们的绝招。此间,他又到北京光明函大理论提高班学习,有幸聆听到当代许多名老中医的教诲,使学业有了新的进展,奠定了他从医为民服务的坚实基础。他凭着不懈地努力,顺利地通过了行医资格考核,创办了盐城吴登清中医诊所。
结缘中医——迷上就要执着
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是对我们的考验,它考验着我们的毅力与耐性,督促着我们不断进步,逐步感悟生命,知道人生的意义,它让我们在不断的挫折与失意下成长着。尽管我们会为之伤痕累累,会为之心灰意冷,会为之感慨上苍的不公,但灾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挺过去了,我们就会看见雨后明媚动人的阳光,再次沐浴在那样的阳光下时我们会欣喜的发觉我们得到的比风雨带给我们的伤痛多,我们会发现生命的意义与真谛。到那时我们会感谢风雨让我们成长,会感谢阳光带给我们快乐!我们会发现正因为生活有了酸甜苦辣我们的人生才那样的真实,真因为有了无数次跌倒我们才会一次次从地上爬起来坚定的走下去。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她博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他波涛汹涌一往无前的奔流中。生命的美丽在每个生灵的身上展现着,我们人类万物之长不止会展现生命的美丽还会了解感悟生命的意义呢。
誓言是行动的前奏,目标是行动的动力。坚强不屈的精神使吴登清拄着双拐站了起来,他残而不废、矢志学医,在从医期间,他孜孜以求,钻研中医,形成数十万字医学心得并撰写成文,在国内外医学权威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1996年12月,他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邀,参编《中国中医特治新法大全》等多部医学专著。他的《自拟方“骨质灵”治疗骨质增生》获“国际优秀成果奖”,入选《中国中医药优秀学术成果文库、中国名医特技精典》,并被评为优秀论文。2000年4月,在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行的国际传统医学大会上,他的论文——《自拟寄生鹿角汤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986例》,获“优秀科技成果奖”,并被译为英文在世界范围内传播。20多年来,他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权威学术会议。学术论文在会议上进行探讨和交流,对祖国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20余载的从医生涯中,他将系统的中医理论与行医实践紧密结合,在攻克疑难杂症方面勤求古训、博采众长,遵古而不泥古,发扬而不离宗,将外治的传统膏药运用于临床并不断创新,发明了“登清痛敌膏”,已获得国家专利,为数万患者带来了福音。伍佑镇的蔡其超,砌房子时不慎从2楼坠下,致双腿骨折,到医院动手术要8000余元,用了“登清痛敌膏”几个疗程后,40天后即下床走路,恢复如初,市电视台专门进行了采访。
79岁老人李桂兰,因洗浴不慎滑倒,致双腿胫骨粉碎性骨折,因年龄较大,体质较差,不能动手术,慕名前来求治。贴了膏药两个月后,老人便恢复了健康。逢人便夸:“痛敌膏药真神奇”!2007年12月,"登清痛敌膏"荣获中国民间中医中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疗法发明奖”及江苏省科协、知识产权局等八部委颁发的“中国民间中医药创新发明优秀奖”;2008年9月,“痛敌膏”论文在人民大会堂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痛敌膏”因疗效独特,被海内外中医药学界、产业界广泛关注,正待大规模形成产业,走向市场,解除更多患者的痛苦。
2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生命无价,病人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对于一些经济困难,身患重病的患者,他不但想方设法治好病,还总是少收医药费。正是这种一切为病人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医术精益求精的刻苦钻研精神,至今,他接诊了十多万人次的患者。一些偏远地区的患者甚至坐飞机、火车来他的诊所求诊。他认真接待每一位患者,从不怠慢。当天回不去的病人,他为他们安排好住宿,使他们安心,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他被老百姓誉为轮椅上的好医生,被弱势群体誉为贴心人。多年来,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学校、社区、劳教所作报告,用他自学成才的经历感染人,以他自强不息的事迹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他以回报社会为己任,坚持扶助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连续20多年关心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免费为他们体检义诊,逢年过节,总不忘提前为他们送上衣物和礼品。逢公益事业,他总是慷慨解囊。汶川地震,他主动到市红十字会捐款千元,还为南方雪灾地区捐款千元和赠送了数千元药品。他为残疾人、军烈属、特困户、五保户开免费处方万余份,邮寄药品数十万元,减免药费5万余元;为公益事业捐款数万元;向广大农村残疾人赠送《中国残疾人》杂志;在全省设立首个特教助学资金,资助品学蒹优的残疾学生,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勇于面对生活。因这顽强拼搏、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三次受邀走进中央电视台,接受《东方时空》栏目的采访。2007年10月,北京新华社国医国药摄制组专程来盐拍摄了专题片——《崇拜生命》。
世界上什么路最漫长?心路。它似乎可以远远地超越生命的界定,无休止、无尽头地绵绵延伸;它永远没有一条既定的轨迹,唯一的导引来自心灵:痛苦的心,惆怅的心,甜蜜的心,凄梦的心,苦涩的心,欣悦的心。心路使生命得到绵绵延伸。
追逐梦想——再苦也要坚持
坚持是一份可贵的品质,一份前行的力量,一种永不言弃的人生信条,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坚持是一片绿叶。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斗志,绿叶长青,人生辉煌前行,当冬天万物的冰封,在冷风中步履蹒跚,怀着春日的翘首企盼,坚持是绿树上的第一片树叶,它给人以春的希望。
一剂处方也只能解除一个人的痛苦。如发明一张膏药,并走向产业化,那么无数患者就能重获健康。一个人的“小和”得到无数人的“大和”,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啊!在吴登清的心里,这是他“和”字哲学里的终极目标。为了研制这张神奇的“痛敌膏”,这些年,吴登清医海遨游,上下求索。
十多年来,他无时不刻地谨严考辩那不知名姓的老中医,慷慨高义地私授“吴庆余治”章印的医学书。无论是明代中晚期的线装本,还是清雍正的印本,即便是民国年间的手抄本,他无不默诵心间,或不忍释,反复研议。与此同时,他参阅《本草纲目》等数百种中医学名著,抄录十万字的第一手资料,走访民间百位老中医,研究临床万余病例,又辗转于京沪,潜心研学,每有新见就赶忙在自己身上试、在亲属身上试。人命关天,病人就是我的上帝。我可不能拿“上帝”开玩笑啊。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能听到或激昂或低沉、或直白或委婉的生命交响曲,总伴随着创业者无尽奋斗的艰辛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也有创业者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可以用挺拔的脊梁撑起神圣的使命,可以用结实的肩膀扛起大山般沉甸甸的责任,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民族的魂魄。他将系统的中医理论于行医实践紧密结合,取百家之家,推陈出新,吴登清梦寐以求的“痛敌膏”出炉了。
日。香港第三届全球华人医学大会上,他的“痛敌膏”荣获21世纪科技创新发明奖。随后中华医药学会授予他“中国中医优秀名医”的荣誉称号。“痛敌膏”也以其独特的疗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7年12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向他颁发的“民间中医疗法发明奖”,此荣誉在全国仅有两人获得。
“痛敌膏”的面世,为广打患者带来福音。家住射阳县长荡乡云安二组的85岁盲人乔云珍三年前不慎发生左下肢腓胫骨骨折,医院手术约需近万元。她的孙子慕名来诊,仅贴三张膏药,便消除病痛,如今行走自如。老人逢人便夸,这“痛敌膏”真有用!
吴登清没有陶醉在褒奖中。他如今又有了新的想法:我要尽快把自己的事业做大,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让更多的患者能用上我发明的——“痛敌膏”,使他们早日摆脱病痛折磨。
为让“痛敌膏”的事业早日实现,让“痛敌膏”早日形成产业,为盐城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他曾五次赴京北京振兴盐城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王俊、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李燕杰教授等都对“痛敌膏”寄予了厚望。2008年春天,王俊夫妇亲临诊所,在详尽听取了“痛敌膏”的研发汇报后说:“你不懈努力,肯定会有大的市场;有大的市场,就会解除更多人的病痛,也必定会形成大产业,让更多的人就业……这不仅对振兴地方经济助推盐城超常规崛起有很大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让‘痛敌膏’为更多的人造福,这太好了……”
吴登清记住了王老的话。他说,放心,王老,我会将步子迈得更快些。我坚信,传统文化是中医根脉,中医复兴在于中国文化的复兴。中医药更适合在中国的土壤上发展,等到产业搞大了,我再请王老回盐城看看。
感恩的心——奉献并快乐着
最有力的节拍——勇气; 最优美的旋律——纯真; 最动人的节奏——微笑;最和谐的音符——爱心;最动人的乐章——奉献。
“身体残疾了,干事创业的思想不会残疾。”吴登清说,作为一个残疾人,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就没有他的今天。社会容纳了他,也给了他温暖和帮助。他应该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悬壶济世,回报社会。从此,他觉得生活有了意义,人生也变得绚烂多彩起来,勤奋的学习、刻苦的钻研、大胆的探索,他发明了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吴氏疗法”,形成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腰腿病等疑难杂症方面的特色。东台市五烈镇万许村3组小赵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瞒着婆家结了婚,然而婚后病情加重,虽四处寻医问药,但收效甚微。公婆对她婚前隐瞒病情的事原本就耿耿于怀,加上病情又不见好转,小赵的婚姻因此亮起了红灯。小赵的父亲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这个仅有35公斤左右的重病号送到了吴登清中医诊所治疗,吴登清不负所望,妙手回春。小赵的婚姻被挽救了,如今,小赵夫妇恩爱如初,家庭很幸福。这么多年来,吴登清忘却了自我,克服自己身体障碍,轮椅走遍了田野、街头,送医上门,为患者解难500余次。
亭湖区新兴镇敬老院有十几名孤寡老人,为了让他们像正常老人那样安享晚年,吴登清连续18年坚持为敬老院老人体检义诊。逢年过节,他更不忘那些老人,总是提前备上礼品送给老人,和老人们分享节日的温馨。十多年来他解除了数以万计的患者的病痛,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自方‘骨质灵’治疗骨质增生”获国家优秀成果奖;论文获第四届国际传统医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并在日香港第三届全球华人医学大会上荣获21世纪科技创新发明金奖,2000年12月,第五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荣获优秀成果二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吴登清被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授予传统医学博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30分》、《新闻联播》等栏目及省、市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
生命就是一曲动听的交响,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时而欢快,时而悲怆。而追求生命真谛的每一个过程,就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
踏过千山万水,涉过泥泞坎坷,当我们停伫在人生的某一个路口,蓦然回首,才发觉,生命的交响,正以弹奏的方式,吟诵着如花似锦的流年。
奏响生命交响的乐手——吴登清,此时正走在满怀希望的路上,
那一幕幕亲历亲为的情节,正以演绎的方式,在我们的生命中散发芬芳!
荣誉罗列:
  1995年10月,被评为“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1996年,被评为“省自强模范”
  1998年6月,被评为“十佳文明新事当选人”
  1999年5月,被授予“城区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12月,获“江苏省自学考试优秀自学成才者奖”
  2001年6月,被市政府授予“残疾人自强模范”
  2005年,被卫生部授予“中国特色名医奖”
  2005年10月,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世界骨伤专家协会授予“当代中国骨伤名医”
  2006年5月,被评为“十佳爱心大使”
  2007年11月,被评为“全国模范爱心大使”
  2007年12月,被评为 “全国优秀医疗卫生工作者”
  2008年1月,当选为市人大代表
2008年1月,当选为市人大代表
  2008年2月,当选为区残联副主席
  2008年6月,当选市肢残人协会主席
  2008年7月,当选为全国残联代表
  2008年7月,亭湖区委授予“爱岗敬业好党员”称号
  2008年9月,被评为“中国中医优秀名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文《吴登清膏药(痛敌膏)治疗风湿病12288例》_吴登清中医诊所
吴登清膏药(痛敌膏)治疗风湿病12288例
江苏盐城吴登清中医诊所& 吴登清
盐城市人民北路528号 224003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足跟痛、强直性脊柱炎及跌打损伤均属风湿古上课骨伤病范畴。这类疾病病因复杂,病程漫长,易反复发作,在临床上属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为棘手。长期以来,被称为疑难病,并被列入世界五大医学难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风湿类病患者约4亿人。我国相关组织调查显示,患骨关节炎患者逾8000万人。由于这类疾病轻者给患者带来痛苦,重者造成终身残疾,甚至生命威胁。由患者疾病引起的连锁反应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了诸多困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患者牵涉千万个家庭,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
本文作者吴登清幼年病残,历经磨难,承受着病痛造成的肉体和精神双重折磨,矢志学医,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反复研究,为减少和避免患者长期口服药的副作用,不易坚持的现状。经过10多年的艰苦探索,研制出辨证明确、组方合理、剂型适宜、工艺先进、质量可靠、疗效显著的安全、有效、稳定的新型膏药&&吴登清膏药(痛敌膏),已获国家中药发明专利。本膏药经临床验证,在同类产品中处于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领先地位。
一、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288例,男5270例,女7018例,年龄最小11岁,年龄最大92岁,病程最短的1周,最长52年。其中颈椎病患者1320例,肩周炎患者124例,腰椎增生患者32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47例,膝关节炎患者1114例,足跟痛患者8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2例,各类跌打损伤患者1223例。
二、治疗方法
1、药物组成
当归、川芎、三七、红花、续断、威灵仙、独活、羌活、透骨草、伸筋草、细辛、白芷、防风、骨碎补、川牛膝、乳香、没药、血竭、麝香、自然铜、制川乌、制草乌等
2、配制方法
将上述药品按药典要求,炮制规范的道地药材,用传统工
艺制成&黑膏药&;或按本诊所发明的其他两种剂型配制成膏(国家专利,方法保密)&&&上述三种剂型膏剂,可根据不同体质,不同肤种的人群外贴敷用、涂搽等。
3、膏药性能
消炎消肿、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接骨续筋
4、使用方法
将疼痛部位洗净,直接直接贴膏药于疼痛部位。每张膏药可贴4天,
间隔1天,20天为1疗程,大多数患者同时口服本所研制的的骨质灵,并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针对上述疾病分别配制的相关内服方药,效更好。
5、注意事项
本品仅供外贴,严禁入口、眼;皮肤破损者禁用;孕妇及体质过敏者忌用。贴后皮肤若出现轻微的搔痒,属正常现象;严重搔痒者,可暂取下,待搔痒消失后可继续使用(亦可用皮炎平、氟轻松软膏外涂于皮肤搔痒处)。本膏药贴后几天,皮肤有痒感或局部疼痛加重,此为药力产生作用,属正常现象,不可停止用药。在药力没有完全吸收之前,不可将膏药撕下,否则会使膏药残留在皮肤上,弄脏衣服。
二、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能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为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能正常生活,劳累阴雨时有酸痛感的为显效;临床症状部分好转,基本能生活自理的为有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者为无效。
四、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12288例,治愈9756例,占79.4%,显效1126例,占9.1%,有效623例,占5.1%,无效783例,治愈显效率88.5%,总有效率为93.6%。
五、典型病例
单怀杰& 男& 65岁&&&
职业:干部&&&
住址:黑龙江省大庆市石油钻井队
初诊日期:1999年4月1日
主诉:右足跟骨骨质增生症3年,在当地医院反复服止痛药无效。此次来江苏探亲闻讯特来诊治。
病症:右足跟疼痛,行走困难,晨起不能着地,经反复试走活动约半小时后,才勉强行走。行走约百米后又不能行走。X显示跟骨呈鸟嘴样骨质增生。
本所采用痛敌膏治疗4个疗程,同时配合内服骨质灵痊愈至今未复发。
孙宏林 &男 &47岁&&&
职业:干部&&&
住址:新疆石河子市
初诊日期:2002年4月17日
病症:颈部疼痛板滞,向左上肢放射麻木至手指,现疼痛难忍,夜间尤甚。有时痛的难以入睡,畏寒,纳少。
检查:颈部活动受限(+),颈椎压痛(+ + + +)苔白腻,质紫,经络不通。
治疗原则:化瘀通络,祛痹止痛。
拟方:采用痛敌膏3个疗程,同时内服桃仁四物汤增减合止痉散,诸症若失。2003年回访,一年余时间未复发。
杨加冠 &男 &31岁
职业:军人
住址:天津市武警部队
初诊日期:2003年12月6日
病者患强直性脊柱炎10年,93年在天津254医院诊断HLA&B27(+)。诉因野外训练受凉引起,腰骶部疼痛,活动不便,腰部发僵,严重时整个脊柱僵硬。先后服多种镇痛、抗炎药不效。98年用小针刀等治疗亦未好转。曾服用柳氮磺胺吡啶1年余,后因脾大而停药。
现感腰骶部疼痛,转侧不利,晨起明显加重。阴雨受凉亦是,纳一般,二便调,舌淡苔薄,脉缓。拟方以痛敌膏为主,配合益肾壮督,健脾燥湿,活血化瘀,先后调理月余,患者自觉体质好转,疼痛明显减轻,嘱在家调养配合功能锻炼,情况良好。
临床体会: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性疾病,至今病因尚不明确。本病的治疗目的,以解除疼痛,减轻和防止畸形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和改善功能。本病坚持&三早& 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防畸形)。患病后应尽量卧木板床,使用较薄的扁平枕,这样能使脊柱生理曲度保持在良好的位置上,减轻或避免脊柱后凸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要点:本病血沉快,HLA&B27阳性,类风湿因子,粘蛋白正常。类风湿关节炎,血沉亦可增快,但类风(RF)因子阳性粘蛋白增高,血HLA&B27阴性。
夏诗礼 &男 51岁
职业:农民
住址:阜宁县陈良乡
初诊日期:1991年7月2日
病症:腰痛8年,劳累后加重。患者从事农村重体力劳动,劳累后腰痛不能直立,局部板滞发硬,无下肢放射痛。曾通过服用中西药、针灸等治疗,症状未见减轻。
检查:腰部外观脊柱后凸,活动时前屈后伸时感到不适,双下肢直腿抬高70度,腰部两侧骶棘肌有明显疼痛。X片显示,腰椎诸椎体前缘呈骨质增生,生理弧度反凸。平时腰酸纳差,脉细,舌红,苔腻。
诊断:腰椎增生症。此乃脾肾虚损,筋骨失养所致。
治疗原则:健脾滋肾,活血通络。
拟方:吴登清膏药为主。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已康复。回访,10多年来能做一般农活,精神爽朗,腰板结实。
乔云珍 &女 &82岁 双目失明
住址:射阳长荡云安2组
就诊时间:2006年6月11日
该患者不慎跌倒摔伤,右胫腓骨骨折移位,患肢不能活动。市级医院诊断要求手术,因年事已高、经济困难等诸多原因,特来我诊所求治,经手工复位,吴登清膏药外贴配合小夹板固定,同时内服骨折挫伤胶囊。换膏药4次,60天后能下地行走,至今身体状况良好。
蔡其超 &男 &56岁
住址:盐城市伍佑镇人
就诊时间:2007年5月19日
患者10天前从数米高的脚手架上跌下,导致双足跟骨骨折错位。来时双足肿胀明显,局部肤色青紫,疼痛如针刺刀绞般难忍,拒绝医院手术固定治疗,特来我诊所贴膏药。经用吴登清膏药治疗2个疗程,肿胀消除,疼痛消失,2个月后下地行走自如&&
本所近20年来,来我所治疗的病例数以万计,上述病例是有完整病史资料的统计。通过临床治疗,使我们对本膏药的市场前景充满着信心。中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中华医学精髓之一。在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地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感召下,吴登清医师将师授验方、民间秘方及中医前辈治疗外治风湿病的精髓有机结合起来;经过艰苦的反复临床研究实践,并将其发扬光大,获得广大患者认可的膏药方总结成文,该膏药市场价值合理,相信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必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和开放,我过国际威望显著提高,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知名度不断上升,国外许多病人正在寻求好的中药产品,这对于本项目也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本专利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廉,能起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果您有问题想咨询我们的专家,请点击右边按钮,如果还 有什么疑问,请来院就诊,或请提前。医院地址:地址:江苏盐城市人民北路528号 邮编:224003 咨询热线:0
吴登清医师,盐城市亭湖区人,优秀共产党员、省市自强模范、市六届、七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次残代会代表、盐城市肢残人协会主席。 他两岁患小儿麻痹症,双下肢瘫痪,以手代脚,爬行读书。1980年3月,被镇江军医破例收治。3年中经10次20多刀手术治疗,瘫爬21年的他得以站立,遂矢志学医。1985年5月至....
栏目ID=4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当前位置: >>>
吴登清:用双拐撑起乡间行医路
拄着双拐的吴登清在给病人检查病情
吴登清,男,1962年生,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第五次残代会代表。江苏省盐城市第六届、七届人大代表。
吴登清扎根乡村行医20余载,1985年至1989年,去江苏省盐城市卫校学习光明中医函授大学课程。2012年,入围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医生&。2014年,在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大会上,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日,拜国医大师唐祖宣为师。
2010年11月底,来自江西省的袁英明专程从老家赶到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龙桥村吴登清中医诊所,将手中的锦旗恭恭敬敬地送给吴登清,并向他深深鞠了一躬。袁英明曾因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引起左下肢疼痛不能行走而丧失劳动能力,四处求医不见疗效,后听说江苏省盐城有一位乡村医生吴登清专科门诊,专治颈肩腰腿痛等疑难杂症,特意前来治疗。在吴登清的精心治疗下,袁英明很快恢复了健康,能自如地工作生活。这次,她是专程从江西赶来向恩人吴登清致谢的。
吴登清这位双下肢瘫痪的赤脚医生,身残志坚,扎根乡村20余载,在乡村这块土地上,用精湛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百姓称他是&最美乡村医生&,患者说他是&最值得信赖的亲人&。
结缘中医 矢志不渝
吴登清生于农民家庭,两岁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瘫痪,只能以手代脚,爬行读书。爬行万里,他小学、初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虽然超出重点高中分数线,但因身体残疾,高中的校门没有向他打开。面对命运的不公,吴登清也曾灰心丧气,但是悲痛过后,他决定要战胜自我,同命运做斗争。
为了站立起来,吴登清向全国多家骨科医院发去几百封求救信。1981年,驻镇江359医院被他顽强求学的精神感动,破例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3年康复之路,经历10次手术,吴登清终于告别了20多年的爬行生涯,拄着双拐迈出人生崭新的第一步。投之以桃,报之以礼。吴登清被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所吸引,遂矢志学中医,他渴望帮助更多社会上像他一样身陷病痛折磨的人们。1985年至1989年四年期间,他以顽强的毅力手摇轮椅车每日往返40多公里,去江苏省盐城市卫校学习光明中医函授大学课程,并赴京参加提高班学习。学习期间,他抓住一切机会向授课的老师学习,课下认真复习,反复阅读课本,直至把书中的要点全都记住。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医实践技能,他还克服重重困难,寻访各地名老中医,拜师学习。被吴登清矢志不渝的求学精神所感染,老中医们无不倾心倾力地予以指导或提供自己的绝招。此间,他又到北京光明函大理论提高班学习,有幸接受了当代许多名老中医的教诲,对中医的精髓有了更深地领悟,更加坚定了他拯救病难的坚定信念。漫漫求学之路,凭着不懈的努力,吴登清顺利通过了中医行医资格考试,回到当地开办了中医诊所,将所学回报父老乡亲。
孜孜以求 苦攻顽疾
行医期间,他根据患者的病情,因人配方,辨证治疗,治疗费用低,疗效好,获得了乡亲们的广泛赞誉。因此&有啥病找吴澄清&已是乡亲们的共识。
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引起的腰腿痛是医学界公认的顽症,这类疾病病因复杂,病程漫长,易反复发作,不易治疗,病痛长期困扰患者,严重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20余年来,吴登清苦攻这项顽疾,他认为,骨质增生的主要病因是气滞血瘀,局部微循环障碍,造成营养不足,致使活动较多的骨关节发生增生、变形。吴登清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补气血、补肾强筋、抗衰老的原则,将骨质增生分为&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等5种类型,进行辨证施治。
为了方便患者、减少煎药服药的烦琐,吴登清翻阅大量古医书籍,他先后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医宗金鉴》等几十种中医学古典名著,抄录数十万字的笔记,收集各种民间偏方,研制出了治疗骨质增生的新配方&&骨质灵。为方便患者,减少煎药服药的烦琐,他拜访几十名老中医,结合10多年的临床实践,将外治的传统膏药运用于临床并不断创新,成功研制出外敷膏药&痛敌膏&,在治疗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关节炎等疑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获国家发明专利并注册商标,并获得江苏省科协、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中国民间中医药创新发明优秀奖&。他经不断实践,总结了一套采取内服中药、外敷&登清痛敌膏&的疗法,治疗骨质增生取得了显著疗效。
吴登清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十多万字医学心得,并在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中国中医特治新法大全》等多部医学专著。2000年吴登清参加第五届国际传统医学大会,其论文《五藤二仙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18例》被评为二等奖。
尽心服务 医患情深
吴登清常说:&虽然我身体有残疾,但同样可以为社会做贡献。&20多年来,他扎根乡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每到吴登清中医诊所,映入眼帘的总是络绎不绝的患者和吴登清忙碌的身影,他坚持每天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休息,几十年来一直坚持这个准则。吴登清总是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上,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遇到病情严重的患者,吴登清不顾自己身体残疾的不便,常常拄着双拐登门服务,为患者进行针灸、拔罐等治疗。
吴登清的医术经过口碑相传,吸引了许多患者慕名前来,小诊所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地患者送来的锦旗。
一位镇江的妇女,因长期劳累,患腰椎间盘增生20多年,由于没有对症治疗,腰已变形,走路时一歪一跛的。2012年,她来到吴登清中医诊所求诊,经过吴登清2个多疗程的治疗后,现腰已挺直,腰痛和腿麻也有明显的减轻。上海一位离休老干部,颈肩酸痛一年多,颈部肌肉发紧,活动困难,时有头晕,经诊断为颈椎骨质增生。在吴登清的悉心治疗之下,老人的颈肩疼痛有了很大的缓解。附近一位农民长期因从事重体力劳动,腰痛不能直立,局部板滞发硬,下肢放射痛,曾通过服用中西药、针灸等治疗,症状未见减轻,在子女的陪伴下来到吴登清诊所,经过3个多疗程的治疗,腰痛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008年,五条岭烈士陵园守墓人卞康全的母亲陈庆莲常年患病,全身关节疼痛,生活无法自理,到很多医院就医未果。卞康全对吴登清医术医德有所耳闻,就带着母亲来就诊。感念卞家多年来默默守护烈士陵园,吴登清决定全程免费治疗。3个疗程下来,陈庆莲的病情大为好转。&如今母亲虽然78岁了,不仅能生活自理,还能做些简单家务。&卞康全感激地说,他再次来到诊所致谢并送上3000元诊金。&你们两代人一直守候在五条岭,为无名烈士做了那么多事,我为老人家减轻病情是应该的,这个诊金我不能收。&吴登清推拒说。
对于一些经济困难、身患重病的患者,他不但想方设法治好病,还总是少收免收医药费。一些偏远地区的患者甚至坐飞机、火车来他的诊所求诊,他认真接待每一位患者,从不怠慢。当天回不去的病人,他为他们安排好住宿,使他们治病安心,从心里上感到家的温暖。
感恩社会 播撒爱心
吴登清不仅待病人如亲人,还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他扶残济困,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关爱残疾人家庭,帮助待业青年和下岗职工就业,鼓励支持残疾学生自谋职业。多次组织开展&自强自立、自主创业&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鼓励广大残疾人走出家门,立足社会,帮助他们走上创业之路。
20多年来,吴登清逢年过节一直坚持探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给他们义诊,为他们送衣送物,还自费租车带他们游市区,看城市发展新容貌。他在江苏倡导并个人捐款设立首个特教奖学金&&&吴登清爱心基金&,已资助60名品学兼优的残疾学生,帮助16名残疾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扶持15名社会青年和残疾人自谋职业;并在自己的诊所安排2名残疾青年,2名下岗职工就业;他免费为患者开处方1万余份,为残疾人、特困户减免医药费数十万元,无偿为全国各地邮寄药品3000多人次。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20多万元。
&身体残疾了,干事业的思想不会残疾。&吴登清说,作为一个残疾人,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就没有他的今天。社会容纳了他,也给了他温暖和帮助,他要用一辈子的行动诠释悬壶济世,回报社会,做一名真正&站立&的医者。(董鲁艳)
------分隔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骨生丸哪里能买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